时间:2022-02-17 07:24:42
导语:在吉林水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延边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延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999
国内刊号:22-1261/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人类进行边坡防护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防护与绿化美化两方面一直没有统一,与传统防护材料相比,生态混凝土既有较高的强度能有效地进行边坡防护、加强边坡的稳定性,提高防护年限,又具有很大的孔隙率便于植物在其中生长,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生态修复材料,因此,开展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强度、干湿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护坡构建和综合生态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基本性能方面,本论文研究了生态混凝土在掺加矿物掺合料时,其强度随着掺合料掺量的变化规律。除此以外,还研究了掺加矿渣的生态混凝土处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特点,进行了生态混凝土抗干湿交替性能的试验。在护坡构建中,还研究了植物必要的生长环境、生态护坡植物的选择以及生态护坡基质的选择。此外,本文最后研究了不同粗骨料的生态混凝土水质净化性能和污水处理的标准。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干湿交替,生态护坡,强度,水质净化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河堤护坡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河道水流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的一个通道。河道不仅仅具有防洪、航运等基本功能,还应具有生物栖息地和人文景观等功能。传统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河堤护坡虽然结构稳定,具有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作用,但水体封闭在河道中,切断了水体和近岸陆地土壤之间各生态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系统的有机联系,破坏了原有水陆交错带的生物群落。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不能正常生长而消失,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
此时就需要考虑发展能与自然协和共生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护坡。此护坡可保持水土,加固堤岸,又可维持甚至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净化水质。这样,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就被引进了。生态混凝土又称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又名亲环境混凝土,可以减轻环境负荷同时也与有机物相适应,它实质上是一种有着连续孔隙的多孔混凝土,水与空气能够很容易通过或存在于其连续通道内,能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可使水质得到净化。虽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它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所不及,但是其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生态混凝土的净水功能主要由于它存在大量的孔隙,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水与透气性。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它的净水机理主要是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生态综合效应三个方面:
1.物理作用
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在5%~35%之间,并且连通孔占15%~30%,平均孔径为4~5 mm,并且孔隙弯弯曲曲,这就形成了很好的过滤材料,但是它的比表面积是远远小于如沸石、活性炭等良好的吸附净水材料。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想像到,它的孔隙会慢慢堵塞,从而丧失了过滤的功能。因此它通过物理作用来净水的效果是不会太明显的。
2.化学作用
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常使用石灰来净化水质,因为它不但可以调节pH,而且作为无机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絮凝沉淀,在澄清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以及混凝土浸泡在水中都会不断地溶蚀出Ca(OH)2, 从而起到净化作用。但是这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其碱性也会对生态植物产生影响。
3.生态综合效应
由于生态混凝土是多孔结构的,所以它就提供了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生存环境。在其表面和内部有大量的细菌栖息繁衍,包括硝化菌、甲烷菌、脱氮菌等喜氧性和厌氧性细菌。而且多孔混凝土上形成的生物膜中生物种群较多,可以充分发挥生物膜的作用,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另外水草等植物附着生长在生态混凝土上时,可以吸收水中的N、P等污染物质。
总之,生态混凝土在水中富集的微生物、动植物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因此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水土保持、水质净化和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人们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保水、排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一系列包含复杂技术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多孔混凝土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含有连续空隙的混凝土,它既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又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在水中富集的微生物、动植物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才开发使用生态混凝土这种新型的材料,尤其是日本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进行了连续四年的探索性研究,在1993年提出生态材料(environment conscious materials)概念的基础上, 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在1994-1995年设立了“生态混凝土研究委员会”,1995年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提出了生态混凝土(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crete / eco-concrete )的概念。[1]
在生态混凝土的水质净化方面,文献报道日本近畿大学的玉井元治教授从90年初就开始进行多孔混凝土(POC)在自然水环境中生物附着和水质净化的可能性的研究。表明POC在自然水环境中会有大量不同的生物附着生长在其上面并具有水质净化的效果。[2]文献报道日本长崎大学于1994年起进行海水现场试验,将直径1m高0.5m的有孔试块10个一组地投入海中,并于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每月实测一次水质变化,发现生态混凝土有富集营养物质的功能. 另有文献报道,使用生态混凝土在公园内小河上建造净水渠(15m×2m×0.4m),水在其中停留1~3h可去除水中的BOD40%~50%,长时间停留可去除80%~90%。[3]日本德岛大学的水口裕之教授1997年在实验室建立了POC水质净化装置并开始研究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率,粗骨料粒径,孔隙直径对混凝土的强度,生物膜附着和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发现空隙率20%~30%,粗骨料粒径5~20mm的混凝土(28天强度7.5~23MPa)在实验装置中浸泡30天,T-P除去率达60%,T-N去除率达50%。[4]林正浩和水口裕之教授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添加高炉矿渣和沸石粉方法,研究其对多孔混凝土强度和水质净化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5]日本宫崎大学中泽隆雄博士等也通过室内实验装置对POC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表明POC对废水的TOC、T-P、T-N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6]
我国在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与国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清华大学、吉林水利科学研究所、吉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进行了一些研究。近年来,东南大学高建明教授、吕锡武教授和河海大学的吉伯海教授共同对生态混凝土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镇江的江滨治理上。[7]同济大学陈志山副教授利用生态混凝土为材料设置了一套装置并研究其污水处理的效果。[3]除此之外,国内对其研究还是空白。
[论文摘要]干旱是制约泰来县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介绍泰来县旱灾情况、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对本县抗旱及其他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全县辖8镇2乡,83个行政村,532个自然屯。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万人。全县总幅员面积3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1.5万亩、草原109万亩。境内有“一江五河”(嫩江、托力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小绰尔河、乌裕尔河)、374个泡沼。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2.37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3.22亿立方米。全县水源充沛,地表和地下水贮量非常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0-30mm,年径流量0.78亿立方米,过境河流嫩江多年通过我县水量241.82亿立方米,大绰尔河年平均引水0.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下水量为3.70亿立方米。
二、旱灾情况
泰来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大,夏季高温少雨,秋季干燥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雨量392.6毫米,且雨量分布不均,80%集中在6、7、8月份。年均蒸发量1717.1毫米,是年均降雨量的4.4倍。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在20天以上,最大风力达12级,是典型的风沙干旱区。自1949年-2006年58年中,我县发生旱灾48年,春旱连夏旱20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几乎年年春旱,特别是自2000-2006年,旱情越来越严重,春旱连伏旱,夏旱连秋吊。一是2000-2004年,五年降雨量分别为217.1毫米、189.2毫米、310毫米、385.8毫米和194.2毫米,分别比历年平均降水少175.5毫米、203.4毫米、82.6毫米、6.8毫米和188.4毫米。2000年以来,高温少雨导致我县连续特大旱灾,旱灾面积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二是连续干旱使全县土壤墒情降到历史最低点,我县岗地、平地、洼地1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只有6.9-12.7%。三是全县地表水蓄积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除嫩江、托力河和少数几个泡沼外,其它河流、水库和泡沼全部干涸,正常年份全县374个泡沼蓄水可达1.4亿立方米,但现在蓄水量不足0.2亿立方米。由于干旱,自建国以来,我县累计作物受旱面积3419万亩,受灾面积2760万亩,成灾面积2129万亩,绝收面积363万亩,旱灾共造成损失粮食13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9.9亿元。2004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82.9万亩,成灾面积155.6万亩,绝收面积80.5万亩,损失粮食24.1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7亿元,草场受旱面积109万亩,其中70万亩返青后干枯,林业受旱面积50万亩,导致新植林的成活率仅为45%。2005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00万亩,成灾面积75.8万亩,绝收面积30.2万亩,损失粮食12.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0.31亿元。2006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50万亩,2007年旱灾面积71万亩,绝产面积15万亩。
三、规划依据及工程概述
干旱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县的干旱问题,县委、县政府从我县水资源条件出发,依据通过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专家审查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抗旱总体规划报告》(2002年10月),委托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2003年11月)和《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位于泰来县中南部,行政区划包括江桥镇、平洋镇、克利镇、胜利乡、泰来镇、宁姜乡等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70万亩,其中耕地75.2万亩,总人口11.28万人。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从嫩江取水。工程有灌溉和引洪两项任务,提水灌溉水田8万亩,旱田22万亩,解决抗旱水源27万亩,提水流量20m3/s;引洪水到宏胜水库及周围湿地,年最大自流引水量1.084亿m3。
引水工程渠首位于江桥水文站上游约6km,嫩江与绰尔河交汇处的杏花山开山口。嫩江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江桥水文站45年径流系列(用水还原为天然径流)进行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5.3×108m3,(多年平均流量为714m3/s),年径流CV=0.46,P=75%的年径流量为149×108m3。
本区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地形坡降1/3000-1/7000,北部较平坦,南部遍布泡沼、湿地及沙岗。
干旱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地下水位降低,灌溉水严重不足,草原、苇地退化,土壤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四、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我县先后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技术审查工作,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水土保持论证等六个相关论证。省水利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具了审查意见,项目土地预审和水资源论证分别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松辽水利委员会批复。2007年11月,省水利厅将项目建议书报水利部审查。2008年1月,水利部委托松辽委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查并提出核批意见后,2008年6月水利部商同国家发改委同意该项目由我省发改委立项审批。2008年8月,省发改委先后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水利厅批复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项目渠首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8年9月20日工程正式开工。
五、工程建设其他意义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成后除可以解决本区农业用水解决干旱问题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引水工程是泰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各种经济的需要
目前泰来县中南部地区耕地面积75.2万亩,主要以旱田为主,种植结构为玉米、高粱、绿豆等低附加值农作物。引水工程实施后,可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湿,退耕还草,以草原为中心发展畜牧业,以水面为中心发展畜禽养殖业,促进各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引水工程可为泰来县中东部补充地下水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降水偏少,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据1995年至2001年对泰来县城周边6眼井(好新白庙子、宏升郑家屯、街基绿化、胜利五家子、平洋镇、泰来镇)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46m,极值最大降深达2.13m,致使该区20%的农田井抽不上水,60%的农田井抽水量不足,因此实施引水工程,将嫩江水引入该区的湖泡中,补充地下水。
(三)引水工程充分利用了现有工程
引水工程输水渠道利用已建江桥灌区灌溉渠道,进行整修扩建,引嫩江水入宏胜水库等库泡,进行调蓄,减少工程占地。
(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打造神农庄园:“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神农庄园宽阔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庄园里,红灯高挂,乐声悠扬,人头攒动。这边的热带植物园里,观光游客络绎不绝,逶迤前行;那边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身材苗条、穿着唐装的礼仪小姐热情欢迎每一位客人到来,庄园内洋溢着节日般喜庆气氛。
温泉洗浴区领班王女士告诉我:“庄园的生意每天都这样红火,像过年一样。”谈话中得知,她是从外地嫁到大荒地村的。现在,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她都在公司上班,日子过得很幸福。身旁的刘延峰接着说:“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大多数村民都把土地租给了公司,公司发给土地租让金,国家还给农民发种粮补贴。如果一家有三四口人在公司上班,全年收入十万、八万是平常的事。前些年,村里不少姑娘往外地嫁,如今外地姑娘争相嫁给村里的小伙,村里姑娘也娶了不少‘倒插门’的外地小伙子。我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有100多外地人来到大荒地村。”
2000年,东福米业成立后,实行水稻种植“五统一”,结束了一家一户粗放型种植模式,“大荒地”牌优质大米走向了全国四面八方。然而,单一的水稻种植、加工,乡亲们受益有限。“区政府要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区人大常委会号召人大代表为发展经济做贡献。我要响应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发挥企业‘农’字号优势,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尽快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于是,公司从2007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先后投入2.92亿元,利用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在东福米业所在地――大荒地村开发建设了集休闲娱乐、温泉体验、青少年教育、日光温室采摘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神农温泉度假村,带动了420名农民成为企业工人,年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我们跟着刘延峰出了庄园,继续向前,边走边看,忽听远方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前面是和庄园配套的神农酒庄,外部建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我们循声顺着刘延峰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绿色原野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修建污水处理厂:“让家乡的河水更清澈明亮”
村头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热火朝天。随着指挥员一声声号令,一台台挖掘机挥舞巨臂,把泥土从地上挖起,慢慢转动,“轰隆”一声,装上了卡车。这辆卡车刚刚装满开走,那辆卡车接着开了过来……刘延峰指着工程揭示牌对我说:“这个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奉土河的一期工程,由省、市环保专家按照目前国内先进技术设计施工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底前完工。”
刘延峰高度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2009年,他提出在大荒地村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落实,有效地改善了大荒地村的卫生环境。此后,他把目光投向流经大荒地村的季节河――奉土河治理。近年来,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中,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浑变黑,带有异味,经专家检测,结果为污染物超标,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越发显得不协调。
“我是人大代表,又是企业家,有责任带领乡亲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让家乡的河水变得更清澈明亮。”刘延峰多次与省、市环保部门协调,邀请专家考察论证,研究解决办法。最后,确定了奉土河治理方案,列入了全省新农村环境整治试点,争取到了省、市政策和资金扶持。
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我们将实施二期工程,对奉土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美化:清除淤泥,拓宽河道,修建河堤和林荫路;在下游修筑堤坝,提高水位,在河里添置游船。到那时,河中碧波荡漾,游船如梭;岸上绿柳成行,行人徜徉,‘清水绿带’让整个村子灵动起来。”他的眼神充满了对新农村美好未来的期待。
建筑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
村中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一座座高耸的塔吊,忽而缓缓升起,忽而徐徐降落;一辆辆装满混凝土的商砼汽车,出出进进,钢筋工、瓦工、木工,紧张地忙碌着,一座座楼房不断升高。“这是我们建筑的农民新居,每幢5层,构成一个四合院,共23幢,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刘延峰说。
多年来,农村分散的居住方式不但房屋简陋,而且浪费耕地。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提高生活水平的瓶颈,人们对改善住房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农民上楼后,倒出的大量土地,可以建设更多的产业化项目。”我担心问:“农民不愿‘被’上楼怎么办?”刘延峰说:“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只要让他们得利,不用动员,自己就会去做的。你想,一个100平方米的平房只能卖10万、8万,换同样大的楼房后,就能卖30万元,他们能不争着抢着去吗?”多么朴实,多么实在,又多么睿智。
“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利于农民。”是刘延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大荒地村,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和谐氛围:企业与村民和谐,村民与村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民们都说:“党的政策让我们富裕起来,东福米业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延东、延峰哥俩为人仁义,处事仗义,是难得的大好人。”
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眼前,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红旗路一片繁忙景象。公路两侧,堆放着沙土、石块,工人们运灰铺石,正在进行施工作业,随着推土机、轧路机轰鸣前行,路基不断向两旁拓展、向前方延伸……
这条10公里水泥路是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的唯一一条道路,修筑于21世纪初。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加,红旗路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东福米业投入1.2亿元,加固路基,拓宽道路,将路面由6米扩展为10米,可供4车并排通行。
“刘总经理性格沉稳,办事严谨,思维敏捷,是东福米业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东福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如此说。2000年,刘延峰辞去了孤店子镇水利所的工作,与兄长刘延东一起,创办了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10多年来,他们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带领公司由最初的单一水稻种植加工企业,发展成为现在集农业科研开发、水稻种植加工、农机修理、畜禽养殖、小额贷款、建材加工、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11个子公司。展望未来,刘延峰满怀信心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农业论坛,还要建设全市一流的中小学校,大力兴办教育和卫生事业。那时,大荒地村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教育体系;
1.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的农机装备水平一直是处于我国农机前列的,而且近几年还呈现出了结构性增长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拖拉机的发展非常的快,以2005年为例,我国的东北地区小型拖拉机的拥有数量是其他省份的两倍到三倍,而且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再有就是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因为在整个农业机械领域,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业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农机服务体系也可以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实施的有效手段。
2.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的关注度不高
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机事业并没有引起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很多的政府部门都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招商引资上,政府部门比较注重的是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能够带动政府的政绩,所以就将农业这一部门忽视了,而且农机部门对自身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还有所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知名度上影响不是那么深,再有就是农机部门自身的体制存在问题,很多地区的农机编制常常被换用,很多被调到农机岗位的人员大部分都对农机了解不深刻,而且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录用和调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具体的标准要求。
2.2专项资金紧缺
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资资金也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农机部门选择的是将农机具一次性购入,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回收期较长,农民投入的风险较大,从整个东北三省的农机发展状况来看,其农业机械的投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大型农机具都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一些辅的配套设施也与农机具的发展不像匹配,新型的农机具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制约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问题。
2.3对农机工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机的制造业在整个农机机械化的实现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有过曲折的过去,当时东北地区的农机具大部分都是由南方生产的,北方地区的农机具产品所占的比列是非常少的,在东三省,辽宁地区的主要产业是重工业,农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弱,而吉林是农业的主要生产地区,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农机工业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而黑龙江地区的农机行业近几年的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虽然黑龙江地区也尝试着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但是无奈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使得很多的企业没有办法去进行配套生产,再加上农机制造企业的独立作业,最终导致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破产倒闭。
3.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的响应农业机械的发展,尤其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的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颁布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在法律高度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加强政府对农机资金的补贴
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才是确保农机化事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去执行,一般的补贴额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机具的使用效率过低,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像联合收割机这种回收期较长的农机具,购买者所承担的风险过大,这也是购买者不愿意去购买这些大型农机具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对这些大型的农机具进行农机补贴,不仅可以让大型农机具的使用量增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调动购买者的积极性。
(2)政府部门对农机购买者可以实行贷款支持,支持的贷款额度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内,贷款的期限最多可以延长至十年,虽然说承担的风险还是有的,但是这样的风险是我们购买者能够承担的范围。
3.3加强东北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对险库的维修费用。尤其是乡村小型水利建设、农田排灌设备建设、排灌机具的维修改造、电灌站建设等,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和排涝能力,加强水土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田现代化建设标准,要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
(2)东北三省要建立粮食生产、调出调入和贸易等方面信息的定期收集和制度,对粮食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情况,当年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农户种植意向和存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定向定点的调查。
【关键词】失地农民 就业安置 就业培训体系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经超过4000万人,并仍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1]。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失地农民数量虽然还未有权威部门统计过,但是失地农民数量在不断激增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至关重要。
1.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和农民失地的必然性。
1.1 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非农业建设需要(农民住宅用地除外)国家依法征收而完全失去或大部分失去农业用地份额的农民。[2]从法学角度而言,失地农民是指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财产权利、就业的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其他权利的一类特殊法律主体。
从社会分工的规律看,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民自愿离开农业转向其他产业时才会产生产业结构的变化,但我国目前的农民失地绝大多数不是生产力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一种自发选择,而是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相当水平时伴随城市化而导致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的被动退出。
1.2 农民失地的必然性。
1.2.1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不断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推进表现为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而城市规模扩张致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和全面富裕,没有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没有农村的繁荣进步,城市化就会陷入虚假化的泥潭。因此,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1.2.2 通过城市化的发展来减少农民数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和资源的优化组合,这就需要通过城镇化转移来减少农民数量,实现农民的非农化。一方面让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享受工业化的成果;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农民的人均土地占有水平,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因此,只有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减少农民,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2.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现状。就业安置的特点是失地农民能及时就业,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就业安置虽然具有就业指向性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经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
就业安置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扶持力度、企业用工需求、农民个人素质和能力等,各地的就业安置能力存在偏差,即使是在同一地区,能够得到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也属少数。吉林省目前通过征地被予以安置的不超过15%,绝大多数的人处于失业状态,目前的就业安置率是非常低的。
就业安置也是目前一项难度较大的安置方式。首先,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景气,原国有企业工人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困境,乡镇企业也纷纷转制,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其次,大量基础设施项目无法提供就业岗位。在城市化进程中,征地的基础设施用地份额较大,这些用地几乎不能提供就业岗位,也就无法通过直接的建设项目实现征地“农转非”人员的招工安置。第三,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符合用工单位要求和条件的不多,安置面较窄,在激烈的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就业后的失业率也较高,其长远生计问题还是得不到保障。
3.吉林省失地农业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分析。吉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推动吉林加快振兴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奋力攻坚克难,在克服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影响中,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经济虽取得进步,但是吉林省失地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改观,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正是由于现在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致使很多“曾经的农民”(现已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从生活状态到自身心态上都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很多人由城市想要回到农村,想要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原因是现在的生活质量差,对近况不满,失地农民普便认为就业面太窄、就业培训与安置不相适应、创业环境差、就业门槛高等原因。失地后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占1/3多。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主要途径是:自谋职业、村委会安置、征地单位安置、政府安置。但是由于受文化、技能、年龄等因素限制,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窄,找工作困难,就业能力弱。尤其是40-50岁失地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缺少就业技能,他们再就业后,其就业岗位替代性强。因此,再就业后时刻都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机,成为二次失业人群。消极的就业心态对失地农民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影,还有些农民对就业时对工作岗位期望值过高,一般的活不愿干,因此也很难找到工作岗位。综合上述情况,很多失地农民想要回已失去的土地以至于采用了很多非正常的手段,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矛盾有待解决。
对于自谋职业的,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农民无改行建业的基础。现行法律规定征地补偿标准是按产值倍数计算。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但目前来看,各地征地补偿普遍较低,确定补偿水平的依据不合理,在土地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农民的安置费却仍沿袭十多年前的标准。按法律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3]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低限是10倍,高限是16倍,最高不得超过30倍。但是不管是低限还是高限,都远远不能保障农民失地以后的长远生计。此外,由于征地补偿标准按原用途进行补偿,而农业用地一经被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土地未来的增值因素。这种补偿标准既没有体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又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更没有体现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通过征地,农民不但没有从中获取收益,反而造就了新的困难群体,扩大了社会不公。从目前各地的情况看,凡是采取一次性安置者可以领取1.5万至3万元不等的补偿费。这点补偿费,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大约7年左右;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因此低价征用土地,农民难以维持长远生活。这样促使几乎无改行建业的基础,再加上部分失地农民思想保守,素质低,缺乏长远打算,往往在短时间内将补偿费消费完,出现坐吃山空现象,造成将来生活难以为续。
吉林省失地农民的就就业现状让人担扰,他所反映不仅仅是吉林省失地农民的情况,也反映了其它省市失业农民的基本情况。如果不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那么必然会阻碍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利国民经济的发展。
3.2 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吉林省失地农民之所以失业率高,再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文化程度较低,就业技能欠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的都是进入某一个阶层或者从事某种职业的前提条件,吉林省失地农民自身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5年,以初中文化居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工厂需要更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人才的今天,失地农民的就业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②不具备学习能力,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农民是靠地吃饭的,整天与土地打交道,种地的经验会促使他们种好地,而且吉林省的农民土地占有量较多,每年只种一季粮食,冬天很清闲,但是这也足以养家糊口,所以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③心态不平衡,竞争意识弱。在农村种地不需要什么竞争意识,只要把地种好,全家就饿不着,这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他们不会去想什么竞争,竞争离他们很遥远;④沿习了农村的生活习惯,对城市生活状态不适应。
4.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从吉林省失地农民的安置现状和就业现状看,他们的就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长期以来,吉林省农民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低下,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十分有限,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再加上对他们的安置情况不理想,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是吉林省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如英格尔斯所说:“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
4.1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普及对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容易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表面上看,就业培训和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还都是孩子,一时半会和就业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们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没被国家征收,他们学业不好还可以继续种地,地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起码会保持温饱,但是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未来赖以生存的法宝,将来也将面临失业,所以不能用短浅的眼光来审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失地后义务教育甚至以后的高等教育才是他们在社会中制胜的法宝,所以一定要重视失地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培训要从失地农民子女抓起,由于土地补偿费用偏低,多数失地农民无力负担子女高昂的教育开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政府和村集体分得的土地收益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基金,用于补贴生活确实困难的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支出,或者用该笔资金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困难农民子女实行学费减免。据笔者了解,位于长春市柳影路的柳影小学就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小学。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才能使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4.2 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4.2.1 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解决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的关键。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要首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4.2.1.1 要不断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失地农民接受就业培训的权利。
4.2.1.2 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就业为宗旨。注意结合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战略也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都是吉林省发展的契机。长春市是东北地区交通要塞,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网络和枢纽的形成,吉林省将会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数量的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的构成看,2009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03.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0.72亿元,增长12.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41.55万亩,增长0.8%。[4]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而吉林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为城乡统筹中的几百万失地农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这些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仅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能否为他们提供机会,而且更在于这些失地农民是否具有进入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所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因此,基于以上的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情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的分析,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的导向应定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训,其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对他们进行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技能培训。
4.2.1.3 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比如从失地农民能否获取稳定的非农收入来区分,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和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有区别。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更要根据他们的切实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个性化培训。除了这一小部分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占人数绝大多数的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对他们的培训有四个层次:①基础文化知识培训。在这些失地农民当中,没有完整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肯定不是极少数。从前面的人口现状的分析中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占总数的87.78%。这些人数众多的没有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②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而且吉林省未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将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综合以上情况,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培训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还要重点对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③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其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这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特别是在进入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化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④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对话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依法维权等能力。
4.2.1.4 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这样一些做法可供参考: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使失地农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还可以尝试形成这样一些培训模式如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菜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产教结合等培训。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灵活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要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总之就是要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
4.2.1.5 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确保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与流失,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达到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真正目的。有如下做法可供参考:首先要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培训机构,最好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及时取消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其次,注重对授课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育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及时补充新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再次,要做好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工作。及时向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对已接受的培训的反馈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和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其中要特别关注已实施的培训和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的差异度和协同度。然后把这些情况综合汇总并仔细分析,对于好的方面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于不足、有缺陷的方面要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最后,可以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单位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培训数量大、质量高的单位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政府应重奖。
4.2.2 在坚持以上几个原则外,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4.2.2.1 要做好培训前的登记工作。失地农民在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时,同时填报《职业技能培训登记表》,根据其职业素质、就业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或转岗培训的指导工作。
4.2.2.2 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开展免费培训。
①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投入是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物质保障,失地农民培训作为让失地农民直接受益的公益性支出内容,符合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吉林省各级财政可以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
②在政府补偿中列支转岗就业培训费。征地补偿费用中应当列支一项转岗就业培训费,这部分费用应由征地单位从征地补偿费中直接拨付到所在区县的劳动就业促进机构,建立个人账户,专款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农民在失地后可随时根据自身需要参加社会各种教育和培训,也可以参加政府和集体专门组织的具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培训费用在征地补偿费的培训费用标准可以实报实销。[5]
4.2.2.3 开展多层次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实实在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人员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中年人重点开展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岗位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则侧重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
4.2.2.4 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来定培训项目,以竞争定培训机构。要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区分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结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2.2.5 扩展培训教师队伍。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不仅要由常年担任相关工作的老师来承担,而且可以吸收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更懂得职业技能,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失地农民,那些企业技术骨干或者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实践远比理论对失地农民更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4.2.2.6 完善教育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2009年,吉林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84所,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4.06万人。另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691所。[6]应该说教育资源是相对丰富的,但是很少有失地农民能进这些职业培训教育机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学校的学费是比较高的,而且基本都是全日制学习,失地农民多数不会愿意花这么高的成本,所以建议政府监督指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就业培训班,免收学费,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这样可以利用上述机构现有的教育资源,又可以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两全其美。
4.2.2.7 建立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1987年英国建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为保证教育培训质量,各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担负教学与培训任务的教员或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除邀请学院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教学外,还请在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对于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班的学员,则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才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避免滥发资格证书,还成立了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7]这个做法值得吉林省借鉴。
4.2.2.8 建立职业指导队伍。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职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指导,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
4.2.2.9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要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要利用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鼓励各培训主体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重视失地农民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失地农民主动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培训,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鼓励兴办民办培训机构,加大培训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引入机制。
4.3 加强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失地农民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这是指农民在非农化的同时无法顺利实现就业非农化、生活方式非农化、心理市民化等矛盾状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部分失地农民既不属于已将其排斥出去的农村,又不属于无法吸纳他们的城市,所以他们被遗忘在现代化进程的边缘线上。
我国失地农民边缘化问题的产生是农村和城市双重排斥的结果。因为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与一般农民有了很大的差别,而且由于我国农村的收益都是以土地占有量多少为基础进行分配的,如国家对农村的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在农村发展的基础。而且很多农民在土地征用时户口的“农转非”,更意味着失地农民身份的转变。由于身份的转变和土地的丧失,失地农民不能分享在农村的收益,被迫从农民中分化出来,流向城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所存在的制度壁垒,失去土地的农民又很难融入城市,不能顺利转变为市民,在生活就业等方面与市民地位相差甚大。失地农民失去了农村的传统保障后,也无法分享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就业和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地位低下导致社会参与不足,使失地农民利益受损,身份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呈现边缘化状态。正如陈锡文所说:“农民失去土地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只能是社会游民”[8]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吉林省应该重视加强对失地农民和市民化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课程,聘请心理咨询师等一些专业人员对失地农民进行辅导,让他们从心理上转变角色,积极地融入城市,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市民。
结语:通过以上各种就业培训,吉林省要形成“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就业培训体系,相信这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继而是对其生存和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更进一步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前言第1页
2 李腊云、王全兴.《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载《经济法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4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第2款
4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 雷鬟.《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地,现代农业
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基地,为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潮流。从各国的实践看,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以色列,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这启示我们,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二、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总体思路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现代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 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其次是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比如,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科技论文。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许多农业设施陈旧、老化。第四是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五是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三、茌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粮棉生产,全面推进枣乡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乡镇特色产业,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菌菜、畜牧、林果、水产、桑蚕等五大主导产业,先后被林业部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园铃大枣之乡”。
我县的农业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科技论文。我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雨热共期、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三是农业经济具有较好基础,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积累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五是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全县形成铝加工、密度板、味精、纺织、制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六是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优越。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国道105、省道804、济聊馆高速公路、济邯铁路纵通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东接济南,西靠聊城,外部发展环境优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区域经济要强大,首先是县域经济要强壮。而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按照县委、县政府到2011年“跨入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和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筑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我县在致力“工业强县”的同时,农业工作重点首先是打造传统产业园铃大枣。科技论文。其次应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以农户经营为基础,有一定规模、有各乡镇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上。第三需要政府在农业基地开发、技术培训、标准化指导、无公害认证的方面加大投入。第四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开发特色基地、品牌基地。
(二)构筑农产品加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设立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促其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切实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检体系,大力培育农产品名优品牌。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投入,保障农业基础地位。针对我县农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的现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实施倾斜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投资和支持,确保拨出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户用沼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引导促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格局。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视农村教育,保证农村正常的教育经费,保证适龄儿童的正常入学。二是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3、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多争取国家、省部级资金。
4、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带动作用。
现代农业基地的要求是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培植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是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利民.浅谈现代农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2):29,106
2.张国秀,张秋玲,林俊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山东农业产业新体系[J].吉林农业,2010,(06).
关键词:滦平县;潮河;生态治理
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求,人们积极进行河道治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治理方式不符合自然规律,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需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文章主要以滦平县域内潮河为例,探讨河流生态治理修复的问题和具体方法,保证城市居民安全用水。
1河道现状与问题
潮河发源于丰宁县上黄旗哈拉海沟,在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区后注入密云水库。滦平县域内河长64.1km,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目前,潮河水域内并没有颇具规模的水利工程。现存的干砌石河堤由当地百姓自发修筑,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而且面临年久失修的问题,一旦发生洪水,就会对本地村庄、耕地造成较大的威胁,还会影响水库的水质,导致水库中的泥沙增加[1]。目前,我国河道水体整体呈现出日益恶化的局面,许多城镇的河道水体质量较低。由于河道的水体流动性比较差,导致面临污染的河道无法得到有效的循环,部分中小河流也缺乏有效监管。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但是并未设置更加完善的排水管网,导致污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许多污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河道中,影响河流的水质。此外,许多河流与农田的距离比较近,如果河流面临污染,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许多行为已经对自然河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河流景观的多样性。在河流中包含多种水生动植物,其对温度、有机物浓度的要求不同,若一味地设置硬质护岸,不仅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水流速度下降,使得环境日益恶化[2]。尽管自然河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若长期面临污染,水体就会处于缺氧或者厌氧状态,影响好氧微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此外,人们大量地修建护坡工程已对河道周边的天然湿地造成破坏,会进一步降低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由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积极在城市土地中兴建各种建筑,导致城市用地愈发紧张,也使得许多中小河流面积不断缩小,数量急剧下滑。由于河流日益萎缩,生物多样性面临破坏,天然河道景观不复存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此外,正是由于行洪断面不断下降,才会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3]。
2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原则
2.1生态治理
在进行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时,需遵循生态治理这一原则。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河道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避免对其造成破坏。此外,要及时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在河岸种植合适的植物[4]。
2.2远近结合
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河道治理视作长期的事业。制订合理的规划方案,分阶段展开治理。结合地形特征与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理措施,明确治理时间,使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2.3与区域规划保持一致
进行河道治理时,要认真分析城市的情况,重视细节,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充分做到以人为本。一旦人与自然发生冲突,需仔细权衡,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避免环境继续恶化。要将河道治理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明确治理目标和治理计划,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3河流生态修复的意义
3.1改善河流生态
进行河道治理时,技术人员会利用河流与河道的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对水流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河流的条件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满足灌溉与航运的需求,技术人员会采用相应的措施,使河道得到有效治理。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河道的治理,但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河流生态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5]。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影响河流内部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构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同时,河流沿岸的气候发生变化,当地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会影响河道景观的完善,甚至导致景观消失。因此,进行河道治理时,技术人员应采用恰当的生态恢复措施,以保证河流恢复活力,改善河流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些年,人们愈发重视河流生态保护,认真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了有效的修复措施。对潮河生态进行治理时,要严格遵循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修复。通过改善河流生态,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加稳定,更好地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实现对潮河生态文化的弘扬。
3.2进一步发挥河流功能
滦平县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承德市的交界处,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要高度重视滦平县潮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潮河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生态功能定位是京冀地区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区。滦平县区域内的植被、地质、水文条件将直接影响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对滦平潮河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对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可以进一步发挥出河流的作用。河流的功能主要有航运、防洪、灌溉、供水等,制订合理的治理方案,可以使河流实现上述功能。但若要保证其功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就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比如,修复河流生态,有利于灌溉。从防洪角度来看,河流生态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则会进一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使植被能够发挥出自身的调节作用,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4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4.1水质调整
要对水库进行合理调度,改变水质,及时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保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径流。此外,也可对水利设施进行调控,在下游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引入上流水体,改善水质。我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在改善水质时,人们经常会将生态和生物相结合,也会使用化学法、物理法。其中,生态与生物相结合这一方法比较常见,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常见的技术有以下三种。第一,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主要是对河床中的生物进行过滤。通过载体填充或者填料,确保细菌生长,由此形成生物膜[6]。由于载体和滤料的表面积较大,微生物数量繁多,因此可确保河流拥有良好的自我净化能力。第二,生物浮岛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生态工学原理,对水中的磷和氮等物质进行降解处理,从而有效改善水质,还起到抑制藻类生长的效果。该技术能够发挥出植物根系的功效,可吸收大量的富营养化物质,将水中的营养转移,提高河流水体的自循环能力。第三,人工湿地建设。进行湿地培育时,主要是通过人工培育湿地的方式达到修复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发挥出微生物、水生植物的作用,及时对河流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与吸附,确保河流生态尽快得到恢复[7]。利用这一技术可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在特定的洼池中,将填料和土壤进行混合处理,形成填料床,保证污水在床体表面自由流动,可在床体表面种植寿命长、适应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4.2河道曝气
一旦河道产生突发性污染,就可采用河道曝气这一手段。如果河水水质下降或者遭到严重的污染,将会消耗水质中的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出现分解现象,呈现无氧状态,还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味道较重,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采用河道曝气这一手段,向河水中注入空气,能够加速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有效改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4.3植物维护
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要发挥出水生植物的维护作用。植物维护成本较低,不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消耗,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许多河流污染区域,人们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维护时,可及时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产生的氧气能够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4.4堤防建设
加强堤防建设,建设生态护岸,可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在堤岸建设中,主要是通过种植植被及设置木材、石材等方式达到护岸的目的。开展堤防建设时,需将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此实现生态平衡,预防水土流失,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5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
5.1在抗洪方面的应用
在抗洪方面,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主要用于洪水后退工程。在尚未实施该项技术之前,河流流向均遵循自然规律,一旦发生暴雨,就会造成河流中的水溢出,从而形成洪涝灾害。实施洪水后退生态修复技术可确保溢出的河水得到有效治理,使河流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进行河道设计时,要避免河床有淤泥堆积,这样才能确保河流得到真正的恢复。洪水后退技术具有一定的使用要求,需确保河流区域尚未进行河堤建设。
5.2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在堤防建设中使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要维持河道的多样化形态,这样才能达到控制自然灾害的目的。需将恢复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视绿化植被种植,使植物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
5.3两级河道建设
将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两级河道相结合,主要是将两级河道作为主要的河道形式。上部分河道可发挥出泄洪功能,另一个河道可用来预防淤泥堆积,使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了进一步提高两级河道的社会效益,可将上部分河道设置成娱乐休闲场所,满足人们的休憩需求。在设置另一个枯流河道时,要保证其拥有自然流向[8]。
6生态治理修复在潮河治理中的应用措施
6.1对河床断面与护岸进行修复
要重视河床表面的清淤疏浚与整治,确保清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中,需对营盘村和后湾村的潮河干流进行清理。选择开阔的河段,在河道两侧种植睡莲、荷花等植物,建造完善的景观河道,提高河道景观的美观性。进行护坡建设时,要种植比较低矮的灌木,选择合适的花草,提高河道的绿化效果。同时,要重视对年久失修的护岸的修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还可采用干砌石等材料设置透水坝,避免使用混凝土等不透水的材料,完善护岸的性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
6.2对河道形态进行修复
在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中,要将河道形态的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可在河流中设置辅助水道,确保河道连续。为了不影响河道的行洪功能,提高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需根据河段防洪的标准建设河道护岸,及时对各类淤积物进行清理。为了确保水体正常流动,要将石头放入河堤中,或者修建生态石笼跌水坝。
6.3重视河岸绿化与湿地建设
要重新构建灌草植被过滤带,结合河流的水位情况保留常水位以上的区域,保证植被完整,还要补充种植灌木与花草,凸显出植物的层次感,营造良好的植物空间环境。可选择迎春、景天、金叶女贞等灌木,还可选择芦苇、水生鸢尾等水生植物,适当扩大绿化规模,增强河岸的绿化效果。在河岸两侧种植植物时,主要选择连翘、丁香等灌木,撒播合适的草籽,如白三叶、无芒雀麦。要考虑到河边公路的绿化,在沿岸公路栽植国槐、旱柳等比较高大的乔木。通过合理增加植被,加强人工湿地建设,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还能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及时修复生态环境。
6.4护岸生态修复
进行河道护岸修复时,要加强对叠石护岸的改造,或者新建生态坝结构式护岸,确保河道形态得到有效的恢复。对护岸进行加宽处理,使河道具有良好的排涝与泄洪功效。
6.5河道生态生物膜处理
对潮河支流的河道进行治理时,可选择生物膜处理技术,确保河流中的污染物及时降解,提高水质,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如果河道面临的污染比较严重或者河流水体中包含的有机物较多,可采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处理,确保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
7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展望
7.1制定完善的技术规范
为了进一步发挥出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作用,要制定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现阶段,该项工作缺乏明确的参考标准和依据,这样会增加河流的修复难度。因此,要考虑到每一个修复环节,重视细节,对各项制度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确保河流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7.2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河流生态修复是一项持久、复杂的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看到成效。部分河流面临的污染比较严重,需经过一段时间方可看到治理成效。为了进一步验证最终的修复效果,需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定期对修复情况进行监测。
7.3重视综合性修复
随着河流的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变,河道治理工作愈发复杂。若采用某种单一的生态修复技术,则很难保证治理与修复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修复技术,综合多个学科知识,采用完善的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确保河流生态得到有效的修复。7.4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要选择恰当的水生植物。首先,需对水生植物的抗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分类,进一步发挥出植物的功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净化效果。
8结束语
河流的情况比较复杂,在进行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时,需考虑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与恢复技术,确保河流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任涵璐,李永庆.基于满足度分析的永定河生态水量及修复策略[J].吉林水利,2021(7):30-36.
[2]刘丹.中小河流生态修复与治理策略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57-59.
[3]尹铭.河湖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研究[C]//辽宁省水利学会.辽宁省水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沈阳:辽宁省水利学会,2020:265-268.
[4]生农,辛琨,廖宝文,等.海口市美舍河生态修复工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1,17(2):47-49.
[5]郭锋,张舰.山西实施十大工程修复汾河生态[J].华北自然资源,2020(5):137.
[6]马军.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7]吴一帆,张璇,李冲,等.生态修复措施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以潮河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15):5168-5178.
Abstract: After global phasing-out agricultural tax, the countryside part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fell into the difficult position. The countryside public product deficient primary cause is the supplies mechanism flaw, the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countryside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responsibility unclear as well as the supplies pattern is unita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villager self-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ooperation angle elaborated how to divide All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s as well as how introduces in countryside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cope clearly the personal department and the non-beneficial organization to the countryside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realize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cooperation.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政府责任
key word: Countryside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the mechanism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负担得到切实减轻,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税费减少,原先主要以农业税为资金支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填补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真空以及如何完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值得探究。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
1.1、农业税取消与公共产品供给功能的弱化
税费改革后的乡镇财政运转困难,大大降低了其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除了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有较雄厚的财力来支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外, 在广大农村工业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税源基础比较薄弱,必然导致“吃饭财政”的出现。税费改革前,通过制度外财政筹集的资金毕竟还能提供一部分公共产品,取消农业税之后, 乡镇和村民自治组织收入急剧减少,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2、“一事一议”制度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从2000 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两工”,代之以“一事一议”。然而“一事一议”规定的数额较少,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的重大资金之间存在缺口。比如村村通工程国家每公里只下拨10万元,而市场价则超过二十万,这个缺口主要由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填补,通过一事一议很显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村大宗公共产品的供给。另外如果“一事一议”不按程序和规定实施,很可能成为变相向农民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的工具。【1】
1.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缺失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和地方公共产品理论,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地域性的公共产品、村社内的公共产品。辖区受益理论也说明各级政府应该负责提供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两元割据体制,使农村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有很大的差别,城市公共产品纳入全国财政支出体系,而农村却主要靠制度外自筹资金提供,主要资源源源不断的被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与维护上来,三农投入却很少【2】 。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供给能力低下,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不清,实际负担绝大多部分公共产品供给的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又不对称,农民在公共产品方面显然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原因
农村公共产品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
2.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不清,供给主体错位
各级政府没有明确的分工,农村公共产品分层提供机制没有建立。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权责划分不明晰、交叉重叠严重,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缺位或错位,实际上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或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提供的公共物品,却完全由农民承担;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却转移事权,交由基层政府提供,并且没有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统一。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一些基本公共产品的需求。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农民无法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相适应,效益低下。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应该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契合。但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政绩和利益, 在农村公共产品中往往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形象工程,如乡镇广场, 而不愿提供一些见效慢、周期长的大项目,如义务教育;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物品如上级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修建和电网改造, 而不愿提供农民群众热切需要的新品种以及农业技术。这种决策方式不但浪费资源并且与实际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想脱离,对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2.3、供给主体单一化,没有发挥市场的作用,没有引入私人资本,导致供给效率与质量低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供给多样性的要求。现行体制下,政府仍是单一的供给主体, 并且在整个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城市的大背景下,政府把主要的资金投向城市,导致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物品多样性、高质量的要求。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探讨
3.1、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突出各级政府的责任,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3.1.1、建议国家最好尽快制定一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义务范围【3】。
(1)、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是中央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比如中央政府应对国防、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海关、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民兵训练、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公平分配、货币政策等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履行职责。当然其中有些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操作可以由基层代为负责,如计划生育工作、民兵训练、义务教育等,但资金应当是中央财政本着公平的原则下拨。改变现在一些本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由资金匮乏的基层政府负责的情况,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关系。
(2)、省、地区、市、县等各地方政府的任务和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是:本区域内气象预报、消防、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区域性农牧业病虫害及疫病防治体系,等,本区域内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医疗卫生、农村职业教育、自来水、农村电网建设、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农技推广、排水设施等等。当然,分工不是说没有合作,省级政府可以和中央共同负责农村基础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等。各地方政府也有配合中央政府兴建与本地有关的各种大型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职责。
(3)、乡镇政府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主要是减少其不该负责的事权。改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状况,把一个全能的基层政府改革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本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供给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来抓。乡镇政府应负责本乡镇范围内民事纠纷处理、农村正常秩序的维护、小型水利灌溉、饮水、乡村道路建设、村社医疗、当地治安、农业技术指导、良种培育、市场开发、提供供求信息、农村福利院等各种公共产品的供给。
3.1.2、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纳入公共财政体制【4】。
改变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纯公共物品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改变过去利用“剪刀差”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做法,“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是必须坚持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并纳入国家预算,并且确保每年的投入量不低于中央政府预算及各级政府预算的10%,使广大的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3.1.3、改革地方政府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政绩考核趋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考核标准,其中又以GDP为准要标准,这一定程度上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得不到重视,因此应该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考核标准中的权重,同时可以采用“一票否决”,只要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各项指标不达标则坚决不能升迁。
3.1.4、改变“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与乡镇领导的直选制度。
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通过落实真正的“村民自治”, 推行“村务公开、财政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使村社内部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村民决定。 同时, 为了使县、乡镇、村干部真正为民办事, 真心为广大农民谋福利, 真心实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必须有序推行乡镇领导直选制度,只有当乡镇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他们才会真心真意替老百姓办实事,将农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纳入到决策中来【5】,使供给与需求趋向一致。
3.2、积极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增加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3.2.1、 政府与市场的合作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政府可以将一些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权通过合同出租的方式转给企业,再由政府出价购买,如由私营部门修建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科技服务公司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政府根据市场价格购买企业提供的公共产品。
(2)补贴制度
政府不再直接生产产品或服务,而是通过向某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提供一定的补贴,由后者来生产产品和服务。补贴的形式有资金、免税、低息贷款、提供贷款担保等【6】。政府对那些愿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及贷款优惠,激励私人部门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当中。
3.2.2、村民自治组织与市场的合作
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实行“一国有企业一村”的合作模式,对口支援,拓宽资金渠道,实现技术资金与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恰当结合,企业同时也可以扩大自己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赢得消费者良好的口碑,当然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援助农村。
参考文献:
[1] 杨.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考.甘肃农业,2006,(2):90
[2] 孙辉.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探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93
[3] 黄丽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4:216
[4] 游海疆.农村公共产品:政策成因与供给机制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