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游戏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3-01-07 06:00:16

导语:在游戏教学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游戏教学法论文

第1篇

所以说,游戏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在中学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是否与教材联系紧密,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目标与要求,对预期的教学效果应有个大致的评估。游戏教学法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依据体育课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内容与形式。

人类体育文化的渊源就来自人类早期的游戏运动,它是从人类诞生起所形成的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是人类游戏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人类作为有效传递生存经验的方法与途径之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人们用情感与智慧、汗水与心血浇灌了它,让游戏运动逐渐成为了当今深受全世界人们欢迎、喜爱的综合性健身竞技的体育活动。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十分单调但又非常重要的基本动作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只有把这些编成一整套的游戏,有力地激发他们体育运动的乐观情绪,让他们不厌其烦地学习知识、掌握基本动作,这样才能达到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目的。依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编排选择对应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对基本动作练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又使他们的跑与跳等的基础技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本人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已有数年,在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中,我往往是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做一些“老鹰捉小鸡”“跳山羊”等简单的游戏,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热身运动效果也十分明显有效,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既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也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始终

体育游戏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健身锻炼、学习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之间友谊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荣誉责任感,使他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游戏在人类长期的活动中的构建,其中就包含了相互尊重及个人活动的自由平等,以及平等民主处事、约定自觉遵守的一些规则。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一定要大力倡导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与自我约束的原则,学生也会从这些游戏精神中得到启发,自然而然地将游戏中的精神变为自己应该遵守的行动,而且在他们自身成长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使“快乐体育”得到充分体现

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说人们在健身运动、学习动作技巧、相互交往、竞技比赛及自由民主、审美情趣、互相尊重等多种需求获得的满足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的体育活动。游戏教学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运动基本技巧、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运动的快乐。这样,既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锻炼,又能促进他们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

四、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审美因素蕴含于体育课程之中

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的完善,提高了他们的技艺,使学生的体形得到了塑造,而且游戏精神更让学生受到了熏陶,可以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洗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身心持续健康地发展。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们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现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了动作美、行动美、竞技美和环境美等。

五、体育与健康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是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催化剂”

运动游戏的构建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它的吸引力得到更进一步发挥。运动游戏的各个要素和结构本身有很强的变异性和开放性。游戏教学法在实施不同教学的同时,对其要素和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变异,这样在教学中就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开启了创新智慧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胡胜勇.论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6(05).

第2篇

关键词:回应历史教学法;主动学习教学法;通识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36-05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对教学法的诉求

2006年,哈佛大学前校长德拉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指出,比起半个世纪前,当今美国大学的建筑、设备、课程种类与数量都显著增加了;学生可以看到电脑投影的课,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写文章,可以经网络提交作业。但是,学生的写作、外语、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步了吗?学生的道德推理、公民责任感及文化包容度提升了吗?博克对这些公认的大学通识教育目标是否真正得以实现提出了质疑。

历史上,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一直较多地围绕通识课程目标的重建与课程内容的重整,较少地关注教学过程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在绝大多数的通识课上,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听教师讲,记笔记,背教材,并照搬到试卷上,但很快就遗忘了。根据计算,一般学生在课后15分钟内就记不得课堂上绝大多数的事实性内容了。相反,兴趣、价值观和认知技能却能够持续更久,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而非被动地阅读或听课所获得的概念和知识也会保持得更久。因此,学生从大学带走什么知识和学识技能,较少地取决于他们上了什么课,更多地取决于课是怎么教和教的质量如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著作和研究报告的发表引起了美国高校对本科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重视。1988年,美国大学协会(AAC)发表的题为“通识教育的新活力(A New vitalitv in General Education)”的报告指出,通识课程中“所教的内容可能不如如何教来得重要”,并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提出了如下建议:合作式学习、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利用电子媒介和引导本科生科研等。

美国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作出了积极回应,开发和实验多种主动学习教学法(active-learningpedagogy),以确定哪些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回应历史教学法(Reacting to the PastPedagogy,简称RTTP教学法)”,作为主动学习教学法的一种,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卡尼斯(Mark c.Cames)于1995年开创的。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RTYP教学法已经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300多所高等院校使用,40多所高校加入了“回应历史教学法协会”(RTrP Consortium)。该教学法于2004年获得了美国“西奥多・希斯伯格教学创新奖”(Theodore Hesburgh Award for pedagogicalinnovation)。在通识课程中使用过RTYP教学法的教师们普遍认为,RTrP教学法有效地实现了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AAC&U)在其研究报告《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学习》(College Learning for the New Global Century,2007)中提出的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中的多数目标,成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一种创新途径。

二、RTrP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及其三个要素

(一)RTrP教学法的教育理念

(1)一种融人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

美国绝大多数学院的习明纳采用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即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较难的文本。而在采用RTIP教学法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参加一种或多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游戏(game)。游戏以经典文本中的某一历史情境为背景,学生被指定扮演该历史情境中的一个人物角色。每一种游戏大约持续10课时(75分钟/课时)。教师的角色是游戏的管理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学生负责组织安排课堂辩论并实践历史上的议会、法庭及科学社团活动的程序。

在每种游戏的最初课时阶段,教师对游戏相关的议题及历史背景给予指导。第二或第三课时阶段,教师根据历史人物给学生分配角色。第三课时阶段初,整个班级分成几组,扮演相似角色的学生形成一组,将在课内外一起规划如何完成目标。到第四或第五课时阶段,全班学生碰面,扮演“管理者”角色的学生(如公元前403年雅典议会的主席、明朝翰林院的大丞相或1945年西姆拉会议上英国殖民地的大总督)将主持游戏过程。教师仅仅在解决一些争端或对其他事情进行裁决的过程中进行干预。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在课外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与个别学生直接接触或提供建议,赋予学生讨论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

游戏的核心是说服。对于分派给学生的每一个角色,他们都必须说服别人“他们的”观点比对手的更加有道理。“他们的”观点来自角色描述中引用的重要文献。在限定的6到7次课时中,学生试图解决一场危机或写出一部宪法。成功说服其他“代表”、“会议人员”或“官员”的学生将会得到选票并最终在这次游戏中“获胜”。但是,所有学生都共同参加这一次紧张而激烈的体验,体验的目的是,在与其他对立观点的对话过程中表达一种连贯的世界观,而不仅仅是从教师那儿获得学分。

最后的几次课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这次游戏引发的历史、政治、文化或宗教等方面的议题。学生通过参加这种游戏培养了特定的技能,如说服性的演讲与写作、团队合作、协商和领导力,这些技能是学生今后参与到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所必需的。

(2)历史的偶发性及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的通识教育概论式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已发生的事件。历史学家和其他学者推断出事件的因素--通常包含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种因素--导致某种结果。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引起了工人运动;古代雅典海上贸易的繁荣促使其海上霸权地位的诞生;等等。而这类学术研究往往缺乏对个人行为和个人决策重要性的研究。RTTP教学法认为:个人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约束了个人的行为,但是这些力量并不决定人的活动;个人的活动由自己决定。

RTTP教学法根据设计者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在游戏中再现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包含经济、社会、政治等所有因素的力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不一

定在这个游戏中完全重现,但是“真实的”历史将会帮助学生厘清历史起因并理解和判断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RTTP教学法也给学生提供从个人角度探讨反事实问题的机会:在古希腊,一群不同的领导者是否会有效地抵制雅典民主的崛起?一套不同的论点是否会阻止伽利略被罗马宗教法庭判罪?宣扬个人重要性意味着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RTTP教学法认为,历史的形成是源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的变化莫测。因此,历史是偶发性的。由此,学生能了解到个人参与的价值。

(二)RTTP教学法的三要素

(1)对重要文本的批判阅读

RTTP教学法的主要前提是:思想与生活相互交织在一起;特定生活所面对的问题则影响着思想的演变。对思想的研究不可能脱离思想出现的社会情境;对人的研究则需要了解决定人类社会和文化进程的知识建构。名著教学法主要是讨论经典著作,但很少论及著作出现的历史情境。与此不同的是,RTTP教学法要求根据名著出现的历史背景来审视这些经典文本。因此,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类:重要思想家的著作和反映当时社会或历史背景的著作与论文。如果学生扮演的角色是1945年印度的印度教激进分子,那么他就会被建议阅读有关印度教兴起和伊斯兰民族主义的文学作品,以及阿姆倍伽尔、甘地等人的著作。初次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的《论语》或清教徒的布道时,学生们可能会有点胆怯,没有充足的信心,因为这些思想本身就很深邃,不能轻易读懂。但是,为了能够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并在游戏辩论中获胜,学生必须在课前深入地研究和理解这些文本,使自己的论点建立在充分的论据基础上。

(2)有效而有目的的写作

RTTP教学法中,学生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主要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每种游戏都包含写作任务,通常要求学生写2到3篇、共10到12页的正式论文。学生必须理解影响他们所扮演的历史角色的思想,必须说服他人“他们的”思想是有意义的。RTTP教学法中,写作是一种说服的练习。学生在论文中提出强有力的观点,并将论文通过电子邮件或课程管理系统发给全班同学阅读,等待扮演对立角色的学生的批驳。另一方面,在学生批评对立观点之前,他们也必须批判地阅读每一位学生的论文。书面作业是课堂讨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只要学生认为有利于达到说服他人并赢得比赛的目的,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书面表达方式,如法律书、诗歌、宗教教旨、新闻稿、日记等。

(3)有目的的课堂参与

RTTP教学法中,学生也必须通过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实现游戏目的。无论扮演的是何种角色,学生必须通过说服他人来实现目标并赢得比赛。在绝大多数游戏中,学生既站在讲坛上作简短的正式演讲,也通过提问、驳斥对手、澄清自己的观点等方式参加课堂的辩论。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课堂上通常都设有一个讲坛,由扮演“管理者”角色的学生决定由何人、在何时发言。如果某位学生已经站在讲坛上,那么其他学生必须排队。任何走上讲坛的学生都有权利发表演讲、提出问题或与全班同学对话。

三、RTTT教学法实现的通识教育目标

(一)合作学习能力

无论在今后的工作场域还是在公民服务、慈善事业中,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都是成年人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小组中学习的学生成就更高,有更好的学习态度和更坚定的学习毅力。在RTTP游戏中,扮演相似角色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共同实现目标。虽然学生必须以个人的形式上交论文或发言,但是他们会以小组形式在课内外协作研究和完成报告,因为出色的发言和论文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视野,这往往不可能由某个学生单独承担。为了提出最佳论点和维护自己的立场,每个小组经常将论题划分成若干相关的小议题,每人负责议题的不同领域。因此,RTTP教学法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与才能,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巨大。

(二)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

清晰的写作与口头表达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虽然关于如何最好地教学生写和说迄今没有共识,但是有研究认为,以下因素有助于提高写和说的技能:很强的观众/听众意识;能提供真实写作情境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任务;多样的写作与表达机会;修改的机会;等等。RTTP教学法的游戏中,学生除了完成10至12页纸的正式论文写作和课堂辩论,在班级报纸、网页、墙报和邮件中发表讨论的写作量一般也有10页纸之多,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是有理有据、论证有力。2009年4月,哥伦比亚大学对RTTP教学法任课教师的调查显示,96.1%的教师认为RTTP教学法“非常有效地”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86.7%的教师认为该教学法“非常有效地”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对所扮演的角色具有责任感,饱含激情地参与游戏,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更有说服力。另外,他们面对着真实的观众/听众--随时可能遭到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的批驳。同时,他们还要学会在论文(包括邮件)中利用不同的观点、以不同的风格和方式吸引不同角色的观众。学生之间会花费很多时间共同研究并修改论文,最后清晰、有效地呈现自己的观点。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

绝大多数美国高校将批判性思维列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困难在于许多本科生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动机,面对“杂乱无序”、无明确答案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RTTP教学法为学生设立了一个戏剧情境,确定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实现的具体的政治和社会目标。在游戏中,学生以历史人物的身份面对需要说服的观众,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机比在传统课堂上更加强烈。例如,在“法国革命”的游戏中,学生主要围绕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贝克的《法国革命的反思》构建自己的论点,同时也被引导去阅读那个时期的宪法条令、革命人物发表的演讲与散发的小册子,从他们的角色所处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进行多视角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他们的论点。RTTP教学法的游戏结局可以与历史事实相违背:苏格拉底可能在审判中存活下来;拉菲特可能保存法国的君主立宪制。游戏结束后的剖析阶段,学生们讨论不同结局的可能性以及事件的因果本质;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强调批判地分析历史的重要性,与学生讨论如何根据不完善的信息做出决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是如何与现实行动相联系的。

(四)道德价值观与移情

了解他人的道德价值观有助于理解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培养自己对他人的移情品质。了解另一个持不同道德价值观的人至少是理解和包容他人生活选择的基础。但是,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许多教师对“道德和伦理的教学”小心谨慎,因为这些名词往往和宗教与政治信仰联系在一起。“道德和伦理的教学”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思想灌输: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下面记笔记,最后通过考试获得分

数--这种师生身处两端的做法令人担忧。RTTP教学法则将学生置于某个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价值体系中,这是其他教学法很难做到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上人们曾经面对的道德上的两难抉择,而这些正是学生们在今后学校生活和工作生涯中可能要面对的。学生在揣摩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时,也必须理解角色所具有的价值观。要成为柏拉图、孔子、安・哈钦斯或卢梭的追随者,不仅要走进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更重要的是进入他们的思想道德框架中。最有意义、最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将它内化,融入到个人的观点中。从学识上和情感上透过他人的道德视角看问题,是促进个人价值观反思的非常有意义的方式。

(五)公民参与能力

在知识分化打破统一的价值观的时代,通识教育尤应让学生拥有心忧天下的公民职责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了解有关国家的创建、国家目前主要机构的构成与运作的理论是有用的,但是这些理论本身不能激发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兴趣。学生需要直接体验政治带来的兴奋感。在RTTP教学法中,学生作为公共群体的一员(如议会的议员或法庭的法官)参加投票选举、制定法律或审理案件;他们在公众场合通过反诘问和辩论学会独立思考、即席演讲以及维护自己的立场。一例如,在“公元前403年的雅典”的游戏中,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受了巨大失败后的雅典,学生负责重建雅典的民主,对“什么政治结构能体现民主”、“选举权的拓展范围是多大”、“是否继续过去的帝王政策”等议题作出决策。

(六)全球化的视野

2006年,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在报告《共享的未来:全球化学习和自由教育》(Shared Futures:GlobalLearning Liberal Education)中提到,“虽然绝大多数美国高校取得共识-全球化学习是当代自由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少有高校采取有效方式将这一观点融入课程中。”与近代历史相关的RTTP教学法游戏将学生置于历史危机中,这些危机往往包含重大的“全球化议题”,如民族冲突、贫穷、稀缺资源的管理和环境恶化。RTTP教学法中,学生将获得的历史教训应用于分析讨论当代的全球性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研究、历史理解和科学方法,在做中学,试着解决问题。在“第二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学生反思“在当代,什么是正义的战争”。“1945年的印度”这个游戏提出了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如何实现民主的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印度国内的民主现状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几乎所有的游戏都会联系相关的全球性议题,并在游戏的剖析阶段将之作为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探讨。

四、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

推行通识教育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也是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就大学内部而言,实施通识教育其实是系统的改革,不仅包括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课程内容的调整,而且包括课程组织与选课制度的建设,更需要教师精心安排、设计教与学的关系并开发更多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大学重视和推广RTTP教学法,不仅反映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对教学法的迫切诉求,而且体现了他们对如何培养全人的新的思考和实践,这对我国高校现阶段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大学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在教育理念上,我国高校应该重视通识课程质与量的与时俱进,避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因学生人数激增而造成的教学质量下降的恶果。在现阶段,部分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设各类通识课程,有的高校通识科目已达数百门。然而,任何好的理念、目标和课程设计必须通过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师教学行为才能成功地实现。教学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一环。正如阿什比所说:“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

第3篇

论文摘 要:近几年,英语教学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新型的幼儿英语教学法应运而生。TPR教学法是幼儿英语教学法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通过阐述TP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来分析TPR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对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具体探讨其在幼儿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与其它教学法的运用,最后提出在该领域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注意问题。

一、传统英语教学与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听力理解领先;②学生需要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③允许学生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活动;④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It is not a dog”,传统法讲解“Therebe”句型、动词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介宾结构“、It”句型及否定结构。简单的两个句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基本的语法知识,即使弄懂了,但学生一开口,还是单复数不分,肯定与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学的学生会话中还犯“he she”不分的毛玻同时,类似的“标准语法”句型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接触到。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教的不是生动的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即“死的语言”,幼儿极难掌握。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幼儿发音不准,老师就要自然状态下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幼儿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义反应。幼儿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心理学家证实,强迫幼儿重复老师的话会引起幼儿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限制幼儿语言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威望,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激发起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2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性,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未成年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在运动状态中,学生的思想也随着运动项目或运动深度的变化而随时处在变化之中。这种身心同步变化的特征,是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体育课上,同学们之间发生着更多的直接联系,比如:相互协作、相互对抗、相互竞争、互相学习等等,在这些关系下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进行交往,并发生直接的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课堂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在体育课上进行品德养成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使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对未成年人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手段,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思想性。把体育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互相渗透,把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对未成年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第4篇

学方法的现状、实施效果及其各种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内容,旨在为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教学方

法上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3—6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记忆力好,模

仿力强,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机。

然而,通过搜集资料,本人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幼儿园英语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的实践经验总

结。其次,关于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这一方面的问题有:对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方法理解不全面

,运用不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观察结果分析

本次一共观摩了20个幼儿园小班幼儿英语的室内及户外集体教学活动,主要以室内教学活动为主

。其中室内英语教学活动19个,室外英语教学活动1个。

本次一共观摩10个小班,其中外籍教师一共是4名,中国教师6名。,

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应用情况及分析

在观摩的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10位小班幼儿英语教师使用了9种教学方法,共计73次。

结果显示,儿歌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和TPR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

直接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多维重视教学法和交际法所占比例最少。可以看出,儿

歌、TPR、游戏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最广,其原因与小班幼儿(3~4岁)的年龄特点

及认知特点有关,3~4岁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跟唱及形象性的东西,并且善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直接

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等三种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中有适当应用,但受小班幼儿认知水平限制难以

大范围使用,只可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加深幼儿对英语的理解;而整体语言教学法、多维重视教学法和交际

法属于较为高级的英语教学方法,受教师水平限制运用较少。

1.中外幼儿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结果分析得出,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使用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上有较大差异,其中中国小班幼

儿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情景和听说教学法,而在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及交际法运

用最少;反之,外籍幼儿英语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多维重视和直接教学法,而听说法等最少。其

主要原因是英语对于外籍幼儿教师是母语,而对于中国幼儿英语而言是外语,所以在使用所选择的方法上

才会存在差异。

但是,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使用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相同之处,从调查加过可以看

出,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都以儿歌教学法、TPR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为主

3.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本次一共观摩了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由各个英语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

效果的整体评价可以看出:

(1)从整体来看,所应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中主要以儿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TPR教学法为主,交际

法、多为重视教学法和整体语言教学法应用最少,情景教学法和直接法居中;

(2)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效果越好,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

样性更能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由效果评分排名可以看出,排名较前的几个教学活动均在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了直接

法,由此可见这种通过外语和实物“直接”建立联系,广泛使用实物、图画、动作、手势、表情和游戏等

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以培养幼儿掌握把外语与客观事物直接建立联系和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这

种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可取的;

(4)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和听说法虽然使用的次数少,但是均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

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有必要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

(5)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交际法只应用了一次,原因在于交际法主要特点是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

且主要以幼儿为中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实施较困难,教师基本未使用。

4.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优缺点对比分析

经过对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的观察及教学效果分析,初步了解了各个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具体

见下表:

5.小班英语教学方法的特点

1.根据年龄特点看,3~4岁幼儿英语的学习应该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

2.小班幼儿喜欢重复的英语儿歌及游戏等;

3.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需要辅助丰富多彩的教具;

4.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游戏化的语言、口吻及夸张性的语言与动作;

5.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知道“随机应变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一定要符

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应知道“随机应变”,以吸引幼儿兴趣为基础,同时还要辅助丰富多彩的教具

,才能促进幼儿英语语言的发展。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本次访谈的10位老师,学历为本科的有5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有3个,英语为四级水平;其他

专业的2名。大专文凭的有5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有3名,非学前教育专业的2名,基本上都达到英语三

级水平。

(一)关于如何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由结果可知,本次访谈的10位小班幼儿英语教师获得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其中通过自学学习与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获得的占43%,其次是专业培训,占到36%,最后是通过观摩其他

教师的教学活动或看课获得,只占到21%。这说明实践教学与自我创新是幼儿英语教师获得幼儿英语教学

方法的主要途径,幼儿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培训和观摩其他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总结教学

方法并进行自我创新,从而掌握真正适合小班幼儿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关于小班幼儿学习英语(外语)的特点

1.小班幼儿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高,爱学英语,并学得快;

2.3~4岁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跟唱及形象性的东西;

3.3~4岁幼儿的发音不够准,英语熟悉不够;

4.3~4岁幼儿胆子小,教学活动上不敢开口说英语;

5.3~4岁幼儿活泼好动,善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但注意力易分散

6.3~4岁幼儿喜欢直观地学习,喜欢重复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且容易掌握的词汇以动名词为主;

7.3~4岁幼儿学习英语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具作为辅助。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学习外语的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在组织小班

英语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遵循小班幼儿学习外语的特点,合理运用英语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小班幼儿英语学

习的发展。

(三)教学活动后自我评价及反思的途径

1.自我评价;

2.与其他幼儿英语教师交流,找出不足及改进的措施;

3.观摩并学习其他幼儿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英语教师教学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的途径主要有以上三点

,笔者认为这三点对于小班幼儿英语教师的教学都很重要,因此,小班英语教师有必要教学活动后对本次

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等进行反思与学习。

三、结论与反思

本论文在20个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观摩及10人次小班幼儿英语教师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对小班

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获得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小班幼儿英语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儿歌教学方法、TPR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其他英语教学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也均有应用但使用次数较少。原因主要是与小班幼儿的年

龄特点及学习特点有关。

其次,对20个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估,由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在幼儿英语教学

活动中,使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直接法、多维重视

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和听说法等较为高级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可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再次,中外幼儿英语教师在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方法略有区别,中国小班幼儿

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情景和听说教学法,而在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及交际法运用

最少;外籍教师反之。主要原因是英语对于外籍幼儿教师是母语,而对于中国幼儿英语而言是外语,所以

在使用所选择的方法上才会存在差异。

最后对各教学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对比。经过对各教学方法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幼儿英语教学方

法的主要特点是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仿、易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的特点。而儿歌教学方法、游戏教学

方法及TPR教学法这三种幼儿英语教学方法更能符合3~4岁幼儿年龄及认知特点,更能够引起幼儿学习英语

的兴趣,提高幼儿积极性,因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由于调查时间及研究设计的局限性、研究者能力的有限等原因,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观摩

的小班英语教学活动还不够丰富,对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实施原因的相关分析还不够深入等,希望以后

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牟映雪.《学前教育学》[M]. 海南:南海出版社 2009.1

[2]汤红娟.《中国儿童外语教育启示录》[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8

[3]杨 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 科学出版社 2008

[4]杨 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10

[5]李 琳.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张晓亮.浅谈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J]. 教育理论

[7]韩静.浅谈幼儿英语教学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第5篇

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每个公民懂法、守法、尊法,必要时候需要应用法律去维护自身权益。在每个中职专业中开设法律课程,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为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后能迅速成为社会上尊法、守法、能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性质

互动式教学法是在社会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通过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而逐步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体系。从内涵来看,互动式教学法以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特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为目标,将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集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参与主体双向互动

强调参与主体的双向互动,是互动式教学法的标志性特征。作为一种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新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授式教学有着明显区别,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角色的重新界定,是互动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显著标志。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教学整体过程的规划者、各个环节的调控者,其主要职责是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营造亲身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亲身亲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是恰当运用这一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正是这种改变,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并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气氛中,创造一种和谐、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与人交流、当众表达、自主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互动式教学法激发教学参与主体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互动式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只是辅助环节,而主要环节是通过组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演讲和情景模拟等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更为深入、更?橥赋更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89.html" title="地理论文" target="_blank">地理解和掌握?学内容。

(三)能力培养综合集成

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能力素养上呈现出全方位的综合集成优势,是互动式教学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学的目标范畴往往着眼于知识、技能、情感三大板块。在这种目标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是不充分的。借助互动式教学法所创设的参与主体互动交流氛围,以及所提供的实训操作平台,法律课教学冲破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学习情感等常规目标的局限,使学生在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设计能力、选择能力、批判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形成协调同步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集成优势目标。

三、中职法律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结合互动式教学法的特征和优点,有针对性地对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拓展、延伸,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以教学双方良性互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体系。根据法律课不同理论内容的特点,本人探索并应用了以下五种具体教学模式。

(一)主体导入模式

学习过程中,学生为学习主体。主体导入模式,课前学生以案说法模式开展互动教学。通过课前教师根据授课计划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应法律案例、课上介绍案例,让学生提前营造法律课教学气氛。案例的搜集可以与要讲述的法律内容直接相关,也可以是其他法律课的内容。在主讲学生介绍搜集的案例之后,引导、启发其他同学对主讲学生陈述的案例内容及其法律评价观点进行述评,或引起争论,或引发共鸣。教师则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创造新的焦点,并结合学生们对有关问题认知的差异性,将本次课堂教学法律重点知识引向深入。

(二)问题导向模式

即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主要做法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主动提问题,敢于提尖锐问题,同时搜集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经整理后反馈给主讲教师。采用多样方式引导学生互动,可通过课堂教学、媒体宣传、答疑会、辩论会等方式进行讲授与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而且针对具体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小游戏导入模式

互动小游戏导入,教师可以在定期综合复习或者中途学习考核学生采用该模式。互动小游戏设计了法律知识大转盘和“法律援助”等游戏,将法律援助知识编成20多道趣味知识问答题,让学生参与竞答,在活动游戏过程,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些许奖品(奖品可以为有形或无形的)。在游戏互动过程中,综合归纳法律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法律分析、应用能力。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初中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英语的教学,是要求老师以新课程为指导,以全面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来组织课堂上的教学,从而使英语课堂的教学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在这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含义,想必大家应该都能明白,意思就是说,兴趣所向,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于自己兴趣所向的知识,自己也能充分的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做游戏,利用初中学生爱玩好动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将玩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引入到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组织比赛、饰演小品等等环节,从而鼓动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仅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通过教学生英语歌曲,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上用英语编绕口令比赛或者是进行接龙游戏。

3.将英语课文的内容变成话剧,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演出;

4.课前选择一些有趣的谜语让学生去猜,并且对猜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趣味性的教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大地激发出来。

二、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交际能力上的运用

老师在课堂中应当营造一定的语境,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

例如,老师可以创造一些简单的真实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通过模拟沟通交流的情境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我吃苹果时一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

这样学生会回答:You are eating an apple.

然后我再拿出另一个苹果,并且做出要吃它的样子,再问学生:What am I going to do?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会说:You are going to eat an apple. 转贴于

在这样的语境中再分别用basketball、pen来描述这种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时态结构的变化。然后拿出一些道具,让一些学生上台来表演be going to do,在这样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了英语语句的使用。

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每次上课之前让学生上台进行发言,以自由演讲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3.将上课的内容变成一种场景,然后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表演,从这样的对话中增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班上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说的环节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英语词汇上的运用

在对学生进行词汇方面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模拟一定的场景,或者是拿出一些道具,使学生能够进行感知化的学习。例如,在学习clothes、bags、skirts等等单词时,可以拿到这些实物,然后再将这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能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还有,在学习一些表情方面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些表情,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要学习的单词,例如happy、sad、angry、relaxed等等英文单词,都可以用表情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下,老师应当有效地贯彻情境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一种感性的环境中学会更快更好地学习。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感官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的有力结合,这样的学习方法,将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zy.juren.com/news/200904/80788.html。

第7篇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基础英语课应该与专业挂钩,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职校英语教学现状,试从分析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入手,阐述其特征,论述其在英语教学中可尝试的独特设计及达到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现在的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国际交往,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也显得日趋重要,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英语程度差异较大、学习气氛不浓、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现象等问题。

二、针对职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应对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多提供一些与专业相关又能够实际运用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忠实于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分析常用的教学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一)视听教学法(Audio-visual Method)

视听教学法以主张视听而得名,是以学习日常会话为主旨的教学方法。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教师需在课前尽可能组织视听材料,在课上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模仿和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呈现有趣的动画、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新的知识。尤其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差或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同学来说,这一方法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激活他们的自身经验,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让他们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二)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在“用”中练,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定多个难度适中的任务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个完成,在将课堂活动任务化后,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实用、有意义的语言,并为完成下一任务奠定基础。任务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让他们增强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要通过交际而获得,交际教学法同时也强调向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课堂的交际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在所提供的交际活动中担任主角,使他们从中获得交际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大量运用信息转换、模拟情景、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声、色、形相结合,寓教于乐,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如在讲授如何保护环境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衣、食、住、行四类大家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自创剧情分角色进行交际训练。学生在自由交际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更牢固,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活跃。教师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和表扬,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使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

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语言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及优化,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情境教学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语言交流平台,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能力发挥的机会,畅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仿真情境来开展课堂活动。如在学习如何描述天气一文时,教师可用真实的气象地图和悠扬的音乐做背景,请学生到台前来模仿气象主持人播报天气,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做气象主持的乐趣。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不自觉地会努力去掌握所学词句,巩固新学知识,从而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春洞,王才人主编,贾冠杰(著).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3]冯克诚,西尔枭主编.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在工作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点滴启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的点滴启示

 

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他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纵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我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对幼儿教育我觉得小学音乐论文,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喜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总这一需要。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教卡尔·奥尔夫,他所创作的音乐教育体系无论从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上都非常有特点。奥尔夫认为,在音乐音乐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重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地有一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下我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看法:

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这个体系的突出特点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人的生命。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通过人们的自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而且,他对任何民族任何风格的音乐都可以适应,因为他是一种思想和原则,对于孩子们,对音乐都具有本能的反应,音乐就是儿童的生活,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而是反从皆原本具有的潜能唤醒、语重心“长”出来的。音乐是人的心灵表现,音乐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好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小学音乐论文,学生健康的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儿童,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何等职业,都会成为一个比音乐上无知的人更有用的社会成员。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从两个曾面理解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作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包括审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本身应有具有目的的把不同内容的艺术素质培养作为教育目标,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素质表现的是人的综合事例的生命质量,艺术教育应该通过高水平的教育实现他在人的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例如。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堆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成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等。

奥尔夫体系认为,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都是注重发展理性,而对人的感性、感悟、直觉等方面缺乏效的培养。而具有创造性的人必须是感觉灵感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尤其在孩子早期培育的一切,对他们的毕生都具有作用。儿童在早期培养的良好品格、趣味,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财富,也会成为公众精神的一部分,团体精神的一部分。他们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公众的修养、素质。

奥尔夫非常重视集体音乐活动中合唱、合奏的教育价值。

在合唱、合奏活动中,音乐具有烟密度整体结构和综合的整体表现。合唱、合奏所体现的严密,精确的配合、和谐、艺术的表现,都有助于形成高度纪律性和高度艺术性的集体,音乐内在的表现的集体荣誉感等等。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学习力与他人的非词语的交流形式、默契合作,学会了理解,接纳,欣赏他人,促进了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品格的发展。

即兴性——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小学音乐论文,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最直接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合唱演奏中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的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

奥尔夫明确指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儿童在成长事件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燥、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获得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态,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结合,即兴创造原则的精髓在于,不是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他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形式,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变现的理解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市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虽然我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时间不长,对于其理念和内容理解得也非常肤浅。

但是,却已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员的职责的重要性。以往,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总是按照大纲该教什么教什么。课上要求课堂纪律要好,不允许孩子乱说乱动,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挥,失去了奥尔夫所提级的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和即兴性。虽然课上纪律孩子们的表现不错小学音乐论文,但是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们并不是很喜欢上音乐课,有的孩子甚至把上音乐课当成一种负担,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害怕其他同学笑话他二音不全,或是害怕考试不及格,这些种种原因不仅仅限制了孩子们对学习音乐的乐趣,也限制了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性、原本性和即兴性。更让我感到工作起来不是得心应手,缺乏与孩子们的默契配合和心灵上的沟通,我想因为他们对音乐已失去了兴趣。

不过,现在好了,我学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它不仅仅让我在音乐教育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让我真正认识了音乐教育对了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我相信,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与实践,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与方法得到发扬,也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而成教大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要搞好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分析了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探讨了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是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重要教学活动。而成教大学生因其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本身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自主创业热情和较充实的创业基础与条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更加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由于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搞好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所以,加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推动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的内在性。在成教大学生中,虽有一些是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普通高校,而寄希望于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学历的年轻学生,但相当一部分还是希望通过成人教育弥补学历的不足,取得真才实学,并学以致用。他们当中甚至有一些是已经大学毕业,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或为了进一步更新知识而参加成教学习的。

2.学习的明确性。成教大学生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多方面的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获得新能量,进一步提高其技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以充分发挥其生命潜力,因此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更高。

3.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成教大学生希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地位,希望在互动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将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或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象的知识。

4.学习的实践性。在成教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较强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他们会更多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学习新的知识。

5.学习能力精力不足。成教大学生大多有着家庭、工作双重担负,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他们大多认为考试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课外复习、应增加实践课但不要增加总课时、考核要完全开卷或部分开卷。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针对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创业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因为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成教大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听、说、识记掌握全部的知识。此外,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要求我们不能躲在“象牙塔”中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需要亲身体验、实践式的教学。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短时间迅速产生大量主意的方法,它能够使成教大学生高度参与,而且能够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产生企业想法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具体步骤:(1)教师向所有学生说明应遵循的原则及所要讨论的主题、目的,并创造出一种融洽轻松的气氛;(2)所有的学生大胆联想,自由发言,教师记下发言人的创意;(3)将创意进行分类、归纳、评价,形成一个设想一览表;(4)把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切实际的创意进行完善,并作为问题的答案。

(二)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讨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创业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创业问题开展讨论。小组讨论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时,教师及时把握情况,因势利导;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简要进行讲评,或者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思考论证,总结概括,让全班学员思考并在课堂中自由发表意见。班级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案例或从现实中寻找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和诊断,如在讲“创业者的素质”时,可以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企业家创业的案例,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创业者的素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案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因此,选择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创业活动或模拟的企业创业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创业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以下三种:

1.创业情景模拟法。就是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个创业课题,从创业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一中收集相应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指导书,将创业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创业活动角色,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学习和运用创业知识即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创业软件是模拟实际创业环境开发出的创业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创业整个过程并对其创业效果做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创业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创业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3.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创业活动,学生在“企业”的创业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创业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创业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训练法

拓展训练法通过设计独特的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创业课堂教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在室内和户外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解决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思维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六)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指由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就一个模拟的情景进行竞争和对抗式的游戏,增强创业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游戏中,在趣味盎然的“玩”当中,体会解决创业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及团队素质。因此,如何让成教大学生更印象深刻的了解、掌握创业知识,尤其是对于从未接触过创业知识的学生,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的组织实施应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创业游戏的选择与设计、游戏教学前教师及学生的准备、游戏教学的课堂组织、游戏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七)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外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业技能的有效形式。通过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参与小企业运营。帮助目前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困难和问题的小企业主,进行企业调查或诊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事物、与他人和社会建立并保持联系的能力等。

2.组织并参与各种创业竞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极大的锻炼。可以以班级或者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小企业创业方案”、“职业生涯设计”、“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也可以组队参加全国的甚至是国际性的创业大赛。创业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3.创业扶持系统。由校方设立“创业园”,提供办公场地和基本的办公设备。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通过的学生可以开办一些校内企业或者在校内经商,让他们从中体验创业的艰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提高其自主创业的能力。这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

(八)远程教学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成教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函授、夜大等传统教学模式也己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效益,我们可以探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学法,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创业教育中采用远程教学法,就是以现代多种媒体为手段的数字化教学,以逼真的图像、声音,融形、声、光、动、情、意为一体,集艺术、知识、欣赏、娱乐于一身,使创业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新颖、形象、神奇,不仅提高了创业学习的效果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成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创业教学内容的传播和异地师生的交互提供了快速、有效地途径。

总之,探讨适合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培养成教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成教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实践的动力,提高成教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锐.成教学生学习特点及方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王小兵,罗珍.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新思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