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07:17:07
导语:在旅行考察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穿越黄果树瀑布
因了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介绍了“中华第一瀑”,从此黄果树大瀑布名闻四海。而无论20世纪80年代版《西游记》还是张纪中版《西游记》,都把黄果树瀑布作为核心拍摄基地,可见该瀑布的魅力。
位于贵州省西南的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大而者”。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就这样盛赞道:“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它是清代黄培杰心中的黄果树瀑布,也是我们的神往。
经过刘海粟题写的“黄果树”镶嵌的仿古牌坊,穿过古老的半边街,就来到了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
进入景区,远远随风传来一阵哗哗水声,渐近渐响,仿佛千军万马呼啸而来,又像交响乐的渐到。屹立岩头,遥望对面山崖上的大瀑布,白色的瀑布就像绿色舞台上一群身穿的白色长裙,随着舞曲摆动摇曳;也像墨绿的画板当中用毛笔画上一束束白色的笔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瀑布于其中,仿佛仙女下凡。 前方不远处,有一小巧的观瀑亭,上书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不错,这正是黄果树大瀑布的真实写照。据说,观瀑亭是眺望大瀑布的最佳位置,想当年,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路翻山越岭来到此地,站在观瀑亭小憩,深为黄果树大瀑布的雄伟气势所折服,却因大瀑布“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而为憾事。然而今天,游人已经可以沿着山间的石梯小道畅游整个瀑布。
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约101米,是世界上惟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惟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围绕着黄果树瀑布,四周有七个观瀑台,横看、侧看各有奇趣。
瀑布泻落在深潭中,但见白浪翻滚,水雾升腾。击起的水花和撞击在岩石上产生的飞沫,形成了细小水滴、雾气一起散落在其周围,笼罩着整个山谷,置身这雨雾的世界,真是感觉置身世外桃源……
凭吊徐霞客
我独自来到树丛中的徐霞客石像前,凭吊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旅游家。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徐霞客经庆远府、河池、南丹进入贵州,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黔西南之行。四月中旬,徐霞客在旅途中第三次遇盗。他的路费被所雇挑夫偷走,“穷途之中,屡遭拐窃”,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四月二十三日,在历经艰险跋涉后,他终于见到了白水河瀑布(即今天的黄果树大瀑布),面对气势恢弘的大瀑布,他不禁赞叹道:“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天下第一瀑”的美誉,黄果树瀑布当之无愧。感谢这位伟大的古代地理学家,正是他的妙笔使黄果树大瀑布名闻天下。
站在徐霞客塑像前,仰望对岸的大瀑布,树林里时隐时现的山道中,游人不时经过。回想300余年前,古人探幽之险峻艰难,方觉世幻沧桑。当代人类工程技术手段早已将古人视为“天堑”所“不能即”之处演变成了通途,山崖上甚至还修有电动大扶梯代步,为来自都市的旅客尽扫爬坡上坎的劳累。树林中交错的电线以及远处黄果树寨子中挤挤挨挨的水泥砖房,已经给这个当年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深山幽谷打上了现代文明的烙印,眼前穿越千年时空,亘古不变的只有依然清澈见底、生生不息的白水河。
天生一个水帘洞
空气中的水气越来越浓,似乎在下着毛毛雨。我们静听着眼前大自然的协奏曲,一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知不觉中,衣服都被润湿了,我们赶紧穿上了雨衣,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进入了瀑布中央——水帘洞。
水帘洞是个大型岩溶洞,有100多米长,洞内有彩灯装点,地面铺设水磨砂岩砖。俯身钻入洞中,头顶洞外大瀑布以飞泻千里的气势撞击岩壁,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洞内不时有水珠滴滴答答地飞溅在石钟乳、石花上,水花四射。缓步洞天福地,细细品味着“曲径通幽”的意境,眼前突然又豁然明亮,原来前面就是水帘洞的洞窗。凑在一个巨大的洞窗前,岩壁上赫然书有“水帘洞”三个朱色大字,一看落款,乃是著名的美术家刘海粟所题。站在洞窗前,手探洞外飞泻的激流,一试触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不免心惊神悚。
我们感受着夏日洞内清凉的同时,想象着《西游记》中美猴王在这水帘洞中的嬉戏场景,不禁佩服拍摄导演的艺术魅力。
岩溶瀑布博物馆
白水河勇敢前行于黔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每一处阻碍,多一个急弯;每一次跌落,多一道瀑布、一串风景、一江清波。白水河自上游而下,形成了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在上游和下游20公里的河段上的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二道沟瀑布、陡坡塘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螺丝滩瀑布、银链缀瀑布等18个瀑布,在这组风景乐章中,大瀑布无疑是最知名、最的段落。 有一份考察报告说,纵观世界名瀑林立,像黄果树如此集中而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则为我国黄果树所独有。黄果树瀑布群由于分布在岩溶洞穴、明河暗湖,构成“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棋布、奇峰汇聚”的世界罕见自然景区。它位于镇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多处古迹,民间建筑奇特,民族风情浓厚。人们说:“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有石头城。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黄果树瀑布形成于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区,统称“岩溶瀑布”。科学工作者经过考察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即经黄果树大瀑布为代表的河流袭夺型瀑布,经关脚峡瀑布为代表的断裂切割型瀑布。黄果树瀑布群被称为“岩溶瀑布博物馆”。 走出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我想看看其他几个瀑布,一路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村落点点,风掠过我的面颊发梢,载着我的灵魂,飞向天际。 导游带我穿过村庄,从不起眼的后门来到陡坡塘瀑布。夕阳西下,阳光把宽阔的瀑布渲染地锦绣富丽。陡坡塘瀑布落差小,但幅度宽,水量大,有种壮阔之美。
[关键词]银发族;婴儿潮;旅游市场;世界格局;机遇与变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6-0036-07
1 全球化人口结构转型与“银发市场”
1.1 全球化的人口结构转型
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口结构转型。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2007年3月13日,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从2007年的67亿增至92亿(高于2004年估计的91亿)。报告指出,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国家都将出现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象。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重要文件《2007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也明确指出,“人口老化不可避免,今后几十年内,全世界所有区域都会发生相当大程度上的人口老化”。
很显然,预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是推动“人口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基于如此变化,要确保人数日增的老年人在耆老之年得到足够的帮助,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并让那些需要和想要从事经济活动的老人获得待遇合理的就业等,都是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为此,保持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将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1.2 人口结构转型与“银发市场”
世界各地的老人,虽然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消费倾向有所差异;但是,如果从他们生理和心理以及所处环境的总体特点来考察,还是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如许多人在退休时身体仍然比较健康,也比较有活力,并希望做一些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些有着积极生活态度的老人,还希望继续增长见识,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另一些退休者又因自觉归属感缺失,愿意更多地回归社会与人交往,亲近自然与生命为邻。
现在人们习惯根据老人随着年龄变化而白发渐增的事实,用形象的语言将他们称为“银发一族”。虽然目前全球对“银发族”还没有统一的年龄界定,但是从联合国人口司的文件和我国目前的人口统计指标来看,应该说,“60岁”是一个普遍接受、争议也最少的划分。60岁,是中国退休年龄的一个突出划分点,基于对这一群体的社会职能、社会认知、体质体能,以及群体生活状态的综合分析,将60岁以上的居民称为“银发族”是较适合中国国情和全球多数地区共识的。
在中文里,有关“老人”的称呼,有许多带有不同色彩的表达方式;而在英语里,类似中国化的感彩的词语相对少些,然而“银发族”(senior citizens)却是一个很有内涵的用法。“senior”的字典义,除了“长者”、“年长者(尤其是指退休后的年长者)”、“退休者”之外,还有“父辈”、“资深的”、“高级别的”、“高水平的”等意思。因此英语中的“senior market”用“senior"来描述和修饰“市场”,就不仅含有对高龄消费者(consumers)年龄的关注,而且还包含了对成功、成熟、退休而有闲钱的顾客的尊重。
为此,我们这里不妨将“银发族”再作一次大致的界定:银发族指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即他们的主体是退休一族,是年龄大体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就像在中国又把“银发市场”称作“老年市场”一样,英语中对“银发市场”的称呼也十分多样,除了“senior market”之外,“older market”、“elderly market”、“mature market”,以及内涵扩而大之的“muppiemarket”等等⑧都有较多的使用。对应于seniors、elders、younger senior citizens、older senior citizens等等的使用,国外甚至还有研究者做了更细致的划分;但是,如果从总体上来把握,还是先把“银发市场”视作一个整体,更有益于对“银发市场”的深入研究。
2 战后婴儿潮的市场效应
2.1 战后婴儿潮
在全球关注的老龄化人口中,正在或者将要进入老龄阶段的“婴儿潮”(baby boomers,或baby boom)是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体。baby boomers,或者babyboom,如果用其辞源的完整含意来翻译,应该是指“战后婴儿潮”。因为最先在美国使用baby boomers时,主要指的就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一族,即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出生的高达7800万的婴儿潮人口。不过,现在baby boomers的理解与使用,已经遍及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国家了。
在美国,正在席卷而来的退休“婴儿潮”一代中,每年就将有大约400万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他们在退出就业市场的同时,就加入进了银发消费市场的顾客群。美国总人口中的“战后婴儿潮”一代约为78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3,而其收入总和则超过了全国的1/2。对于这些大都年过半百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摆脱了对子女的负担,并且有稳定的事业和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他们之中,越来越多的人把退休生活看做生命的又一个新起点,因而希望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此,他们正思考着在离开原有工作或习惯的同时,如何休息和融入新的群体。或重拾当年意趣,或发展新的爱好,以及如何以积极的姿态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健康的挑战等人生的新内容。有资料说,目前他们正处在收入和消费的顶峰。
2.2 战后婴儿潮带来的旅游商机
就在这种新潮涌动的时候,商界发现了自己的莫大的商机。旅游业就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如此,在21世纪之初,美国旅游业协会就已经预测,“由于这些人有着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全球未来的旅游消费中,成熟的消费者将成为领军和增长最快的市场份额。这就是婴儿潮人口逐步进入55岁的年龄,从而将和更高年龄段的人口一起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力”。
据称,日本的战后婴儿潮也是一个极为富有的群体,尽管其中也不乏生活困难者,但就整体而言,其富有程度实在让人惊异。有资料估算,日本60岁上下的人口所拥有的资产,是40至50岁人口的3倍以上。近一时期日本媒体热炒的“团块世代经济”,指的就是日本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一 代人,也就是面临退休的日本战后出生的“婴儿潮”。2007年9月路透社的一则消息称,1947―194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约占日本1.27亿人口的6%。他们是日本企业丰厚退休津贴和政府退休金的最后一代“双重”受惠者,等他们到65岁时,即可开始领取这些津贴,估计他们的退休金总额约达50兆(万亿)日元(约合4300亿美元)。这批银发族的大部,月均每人约12万日元(合1000美元)的退俸就足以支应日常生活开销,更何况还有存款及雇主支付的丰厚退休金。据有关公营金融服务资讯机构的数据显示,六七十岁银发族所拥有的资产中约57%为银行存款和储蓄。据日本媒体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退休后想要在国内旅行的人多达68.3%,想要去海外旅行的也达54.7%。
比较之下英国的战后婴儿潮并不都那么富有,但是其出游所占比重也一样不容忽视。据致力于旅游数据与研究的“英国之星”网披露的UKTS(UnitedKingdom Tourism Survey,英国旅游调查)数据,2004年英国居民出游的年龄段分布表显示,在英国,55岁以上的出游者,占到了总人口的1/4。因为各国年龄划分统计的差异,这里就不作更多的比较了。
3 银发族的旅游需求取向
3.1 银发旅游需求与人类旅游总取向的异同
对于“老龄化”的趋势,无疑健康、保障是关键,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核心。但是,如果从生命的价值,从人类生存的价值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征来看,“老有所养”便又是其人生价值继续实现的基础。“旅游”不仅是人类休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交流交际的重要依托,而且在与大自然、与异地文化、与同行友人、与目的地居民的接触和交流中,人们不仅由此获得有益的体验,更为情操的陶冶、为思想的活跃、为爱国主义的培养、为老年人一生辛劳的慰藉和余热的发挥都平添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人类动机理论”的5个层级,与之对应的是《旅游学》作者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他把旅游动机分为了“健康动机”、“文化动机”、“社会关系动机”、“地位或声望动机”4类。当然也还存在着不同的分类,如刘易斯等近年的研究,便以旅游动机为基础把银发族的旅游群体分为了“热衷”、“挥霍”、“探索”、“环保”、“放纵”、“澳洲本地”等6个类型。如果暂且抛开哲学范围的冗杂探讨,比较之下,那对应着本文所论的银发族而论,麦金托什的“4个动机”或者兼而有之,或者更有多一些的概括力。
台湾学者陈劲甫、吴剑秋2005年论文《银发族海外旅游动机与市场区隔之研究》所分析的抽样调查,则显示出以“接近大自然,寻求精神上的提升”为目的的选择率最高。而台湾学者黄荣鹏、蔡宪唐此前在《银发族旅游消费行为之研究――以北高两市老人活动中心为例》得出的抽样调查结果,则是以“休闲、度假、散心”为最高选择率。
由此来看,老龄居民旅游需求出现差别是十分正常的,这不仅与其年龄相关,也与其自身环境及经历密不可分。如果再在另一些地方以另一些问题发放问卷,肯定还会有新的答案出来。
3.2 银发族旅游的社会心理与市场
休息的需要和求知的需要,是人类旅游动机中最主要的内容,这在现代旅游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实,这一点在银发一族的旅游中,得到了更充分的显现。如果运用休闲学的理论来衡量,用闲暇时间和闲暇心态作为重要标志,那么老年旅游反映的才真正是离开了工作羁绊和责任的休闲。这才是真正的自我的完全的放松和休息。然而人类的社会性又使得银发族的旅游有了多重性,怀旧和求新仍然在老龄居民的旅游选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银发族的出游选择,与他们的年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都密切相关,越年轻、越富有、越健康、越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越偏向以发现和自我提高为目的的旅游。关于这点,国外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证明。
对于我国银发族旅游市场或者老年旅游市场,此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关注,但是述及国外发展情况的却很少。其实,国外的研究早已多有收获了。不仅世界旅游组织早在1997年就召开了“第二届国际银发旅游大会”(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Senior Tourism),即使发展中国家,如印度,20世纪的TRR杂志的一期《Senior Tourism》专号就一次推出了8篇专门讨论银发族旅游的论文。虽然目前笔者在Google图书引擎上还没能搜索到senior tourism的单一主题的英文专书,可是引擎显示涉及银发族旅游的实证分析、实操书籍已经达到1300种之多,何况还有mature tourism、older tourism、elderly tourism,等等。Goode图书的PDF页面显示,英文著作中使用较多篇幅对这些内容予以讨论的,如布哈里斯和科斯塔的《旅游产业领域:消费者、产品与产业》(Dimitrios Buhalis,Carlos Costa.Tourism BusinessFrontiers:Consumers,Products and Industry),塞斯的《旅游业:第二代产品》(Praveen Sethi,Tourism:TheNext Generation),霍尔和威廉斯的《旅游和移居:生产与消费的新关系》(Colin Michael Hall,Allan M.Williams,Tourism and Migration:New RelationshiPs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等,就分别在不同年代就银发市场、成熟市场和老人出游状况与特征等做了较多的阐释。
就人们研究的进程来看,无论会议文件,还是个人论著,此前仍多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与分析,或是强调对银发旅游应有的重视;不能不略有一些遗憾的是目前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还远未进入学界、业界公认的理论体系阶段。
4 银发族旅游的群体“个性”
4.1 群体“个性”
虽然国外的老龄居民也有不少从来未曾旅游过,更没出过国。但是,在经济发达的部分国家,劳动者退休后大都有十分可观的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积蓄,更多自由时间,再加上其童心未泯,这些,便成为了银发族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成为了全球构建银发族旅游的重要基础。
美国的银发旅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张蔓在《美国银发族旅游的考察报告》介绍:一、虽然美国有许多老年人也是比较封闭的,有人从未离开过自己居住的州,有些从没出过国;而且以前曾经有过的出门消遣,一般也是探亲。但是因为孩子大了,往往又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工作,于是便利用节假日聚到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在感恩节、圣诞节,或者复活节家人的团聚,自然就成了探亲旅游。二、老年人退休后,在钱的方面大多是不用发愁的,有来自国家的退 休金,有些大公司还另外再提供一笔退休金,有医疗保险金,再加上个人存款,他们可供支配的收入是充裕的;但是老年人旅游理性、不奢侈。三、老年人旅游不像年轻人一样与时间“打仗”,他们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于是4―5月、9―10月便成了老年旅游者的黄金季节。
该报告还说,美国的银发旅游者大都喜爱或选择家庭自驾游、亲友结伴游、火车沿途游、乘船舒适游、分时度假游的旅游方式出游。
4.2 群体“个性”的因素解析
其实,美国银发族的这些选择,也与欧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相近。比如,澳大利亚的房车旅游就是世界著名的。全澳房车营地多达3000余个,较大的营地可以停泊四五百辆设施比较齐备的大篷车。而现在,房车旅游者中越来越多地充斥银发族。据报道,占澳大利亚总人口1/4的婴儿潮期间出生的老人每人平均拥有资产超过100万澳元(1万澳元约合0.9万美元)。这也许正是澳大利亚银发族被称为幸运一代的原因。
如果需要从更深层次来寻求银发族这些选择的内在因素,那么消费心理学也是应该提起学界和业界更多重视的。
消费心理学认为,在研究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方面,对群体行为的分析与预测远比对个人行为的分析与预测更有价值,所以我们这里将继续关注和讨论作为群体的“银发族”的旅游选择的形成因素。
群体的认知和选择,被一些心理学学者称之为“亚文化”现象。其实上述报告所提到的美国银发族喜爱的旅游方式,也不是只用“亚文化”所能够完全包容和解释的。因为这里不能不考虑银发一族的“非文化”的体力和体能。
前面所转述的张蔓女士所说的银发一族对“家庭自驾游”、“亲友结伴游”的热衷,其实就是这个群体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对“家庭”这个消费的“内圈”单元(基础单元)及其“亲友”这个外圈单元的习惯与重视。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在这个“内圈”和周边的“外圈”里的生活和消费,是最随意、舒适和安全的。而“火车沿途游”、“乘船舒适游”和“分时度假游”所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旅游供给,显然是一组已经安排好了的系列产品,它们不需消费者对此再费更多的心思和劳力,这正好与银发一族的思维倦怠和体能下降的总趋势相符。
严格来说,旅游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其惯常生活的不同之处,是离开了常住地而已。而在人们的生活与消费中,“习惯”几乎是不能够摆脱的惯式,老年群体更是如此。所以这个群体的选择,实际上偏重于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环境。对其中的异质文化的追求者而言,那就是:目的地的新颖,旅游日常生活的习惯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对多数老年旅游者来说是不合适的。
就旅游要素来看,旅游的供给因素也有着不同的侧面与层面。在人们习惯所称的旅游直接供给要素中,一类是旅游目的类要素(以“游购娱”为主体),一类是旅游支持类要素(以“食住行”为主体)。当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常住地去旅游时,旅游的目的地与目的物,是旅游者朝思暮想的追求,因此对于“游购娱”所出现的差异,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而对于实现旅游目标时不得不被动接受的“食住行”的多变(一日一变,乃至一日三变等),却不是每个人都十分喜欢的。老年人自然更是如此。因此,前面转述的张蔓报告所说的银发族对“火车沿途游”、“乘船舒适游”和“分时度假游”的喜爱,正是银发一族对“食住行”的“相对稳定性”的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消费氛围”。前面所说的银发族对“家庭自驾游”、“亲友结伴游”这种“亲情伴随”的喜爱与选择,正是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殊“消费氛围”在银发族旅游中的显现。
如果把握住了老龄居民因其年龄所铸定的体质体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心理特征,由地位经历所形成的群体“亚文化”,那么,银发一族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模式,也就不难探寻。从而,银发族旅游选择表现出的群体“个性”,也就有了清晰的来龙去脉。
5 银发旅游发展的制约与变数
5.1 部分“群体”的整体受制
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对银发族旅游的发展前景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二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发展相关要素的多变性。
人们的研究已经发现,因人口老化而改变的消费模式,在各国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首先与该地居民收入更为密切相关。因此,老龄居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实际取决于一个国家现有养老金制度,取决于居民个体的储蓄与资产积累,取决于整个国家社会福利的水平。在某些发达国家,有问题的可能仅仅是部分地区或部分特殊的个体;但是在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问题就较为普遍,甚至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与前面所说发达国家不同,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年届60的退休一族并不都富裕,虽然他们也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或者在他们的国家他也可以算是“成功者”,但是,他们却没有来自政府和服务单位的双份退休金,没有自己的财富积累,他们不是富有者。
在全球的又一些地区,居民进入老年便预示着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和健康状况恶化,因而变得更穷。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老龄化世界的发展问题综述》,“世界人口中80%的人实际上步入老年时都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以便应付保健、失能和收入方面的风险。这种情况意味着,目前单在发展中国家就大约有3.42亿老年人没有足够的收入保障。如果不扩大当前确保老年人收入保障的各种机制,那么,到2050年时,这一数字就会上升到12亿”。
就个体而言,老年人的贫穷程度可能又因职业、性别、子女多寡、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生活安排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上述文件还说,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包括小农场主、农村劳工和非正规部门工人)不存在退休一说,他们“没有资格”享受养老金;而如果没有积蓄或足够财产,他们就必须继续靠工作过活。那些非常老的人(80岁和80岁以上者)不能像较年轻些的老人那样健康而尚可工作,对他们来说,这种情况就很危险。特别是那些在壮年工作时就很穷的人,年老时如果不是更穷的话,也会继续很穷。那些处于贫困线以上、但却无法为年老时的花费而预作储蓄的人,到了老年也有受穷的危险,何况还有不少居民早就疾病缠身了。
全球的这些年长者,有的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前面所述的银发旅游的发展自然又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5.2 群体特征的自我制约
关键词:开发 特色 文化旅游 产品 发展 福建
一、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福建持续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福建旅游产业将进入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全国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凸显了在未来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地区的重要作用。福建省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提供支撑。”
根据《福建年鉴2009年版》统计,2008年全省接待游客885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93.19万人次,增长9.1%,外汇收入约23.93亿美元,增长10.3%;旅游总收入约1014.55亿元,增长1.1%。全省现有655家旅行社,其中,国际社60家,进入全国百强的5家;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由2006年排名28位跃居至第20位。全省现有星级饭店433家,其中五星级14家,四星级76家。截至年底,全省共评定绿色旅游饭店58家,其中,获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26家,获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2家。2009年全省共接待台湾同胞98.47万人次,增长22.9%;旅游外汇收入23.93亿美元,增长10.3%。2010年7月15日福建省旅游局公布全省旅游上半年经济分析数据,1至6月,全省累计接待旅游者534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2.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和16.5%。借助动车、世博的“双轮驱动”,赴台游、乡村游、自驾游全面发力,海峡旅游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据悉,上半年,全省景区接待国内游客519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1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其中接待台湾同胞49.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7.42亿元,同比增长16.4%,外汇收入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从2005年开始,福建省每年举办一届海峡旅游博览会,至2010年,共举办了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是两岸四地旅游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已成为对台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秉承海峡旅游合作共赢的主题,推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此来造福于两岸的民众。
二、福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从战略层面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进行挖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我省文化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旅游项目建设中,对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主题性、原生性等有利于提升产品品位的因素考虑不足,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不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我省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抽样调查显示,最吸引游客的仍是山水风光,文化旅游产品欠缺。
1、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但总体实力不强。总体上看,我省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用一个产业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我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2、产业发展的均衡性及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类型单一,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态。旅游开发水平低,缺乏大手笔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满足不了现代游客的多种需求。旅游企业结构不合理,小、散、弱、差的现象突出。各地文化旅游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不适应市场需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市场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能力差。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文化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福建省仍处在文化体制的改革阶段,原来的体制中所采用的行政管理方式,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文化管理缺乏活力与生命力;在建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意识较为薄弱,缺乏自我创新、自我生存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奇缺。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福建文化系统和社会上的文化经营人才极度缺乏,文化生产者的水平也普遍不高,文化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足。由于人类的无知,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化资源、文化宝藏呈现于人们面前时,却无人知晓,尚未意识到其中的稀缺性与珍贵性,被人们无情地践踏,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而对于一些民间文化、传统工艺等,却缺乏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投入上的重视,导致了这些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造成了极大的遗憾。福州民间的一些竹编手工艺,如竹编摇篮、藤椅、竹躺椅这些工艺品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儿时的回忆,远不如现代家居的产品时髦、美观,自然鲜有人问津。竹编店在店租高涨的时代,在闹市里渐渐隐去。由于赚不到钱难以维持,年轻人不喜欢学传的竹编手艺,久而久之面临失传。
5、涉台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足。涉台文化遗产是台胞寻根谒祖、朝圣观光和吊唁先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海峡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开展涉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深入发掘、展示和宣传涉台文物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救保护相关文化遗产,推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级、省级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但是更多的涉台文化遗产零散地分布在福建省各地。目前涉台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而市县级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靠地方财政投入,管理人员、经费不足,导致有些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二是基层文物由于是依靠民间集资抢救、维修,没有足够资金请专业古建筑维修人员,没能有效地还原历史风貌,有些文物的保护维修甚至是破坏性的,降低了文物的价值。三是一些涉台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被分配给单位或个人用于办公或居住,按照生活办公需要进行随意装修,而没有按照文物的要求进行保养维修,建筑破坏严重,没有政府出面很难让这些单位或个人搬迁以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
6、政府引导力度仍然不够。政府要着重对文化旅游行业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建立行业的诚信。同时要注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树立和宣传,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如何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福建文化旅游产业
(一)加快制定闽台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先行先试首先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是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对台合作的主要特色,未来闽台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方式,除了发挥海西区与台湾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一般性的交流与合作外,重在政策、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与探索。国务院支持海西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开拓对台旅游市场,适时扩大大陆居民从福建口岸赴台湾旅游。支持福建试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方法,包括为台湾本岛居民办理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证件等”。福建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尽早落实,未吃对台文化旅游合作的领先地位。
1、率先开放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目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仍有各种限制。随着两岸直航,交通便利大大改善,“自由行”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对台湾文化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台湾急需扩大旅游客源,因此台湾当局也在考虑进一步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的相关政策。福建应主动与台湾当局协商,积极争取中央比照大陆居民赴香港自由行时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做法,尽早开放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2、进一步放宽福建与“金马澎”的旅游政策
争取扩大福建的旅行团组团去金马澎的权限,除了福建居民,还可以组织异地旅游团的外省市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特别是针对参加在福建举办的全国性会议或展览的外省市代表,允许其在福建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赴金马澎旅游。
3、放宽旅游投资限制
率先允许台商在福建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业务。允许台商在闽投资旅游项目,闽台合作提升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
(二)注重闽台旅游资源整体规划,打造“海峡文化旅游”品牌
闽台应组织编写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可以邀请内地和台港澳的旅游规划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闽台两地要立足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整体旅游规划要闽台“一盘棋”,两岸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闽台文化旅游对接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按照《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充分发挥“闽台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共同协商、设计、编排连接四地的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动闽台旅游文化的整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闽台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快与国际接轨,拓展闽台文化旅游业务,鼓励台商在闽旅游投资,协作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闽台文化旅游产品结构。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提升两岸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行业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准,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比如:
1、发挥闽台文化同质性强的优势,以文化传承为方向,加快闽台之间寻根谒祖、宗教朝圣、风俗民情等人文旅游项目建设
(1)向台湾推广“闽南文化寻根游”。比如办好中国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论坛、客家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闽剧、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歌仔戏、芗剧等地方剧中轮番在闽台两岸进行交流展演,促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旅游节、恳亲会等,加强姓氏宗亲社团的联络,通过开展族谱溯源旅游,吸引台湾民众到祖籍地旅游。
(2)组织宗教和民间信仰社团“朝圣游”。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尤其是台湾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主要是大陆先民从家乡分灵过去、设堂供奉的。开展宗教、民间信仰“朝圣游”,如妈祖朝圣、保生大帝朝圣、南普陀朝圣,吸引台湾游客到福建祖庙旅游。
2、推动闽台个性化深度旅游
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后,要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倡导、推动闽台深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发展。培育度假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各类主题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力。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专项文化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1)将台胞农业科技创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推出“科技农家乐”。如结合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美食小吃、休闲购物等,开展专项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2)整合闽台茶文化资源,推出“闽台茶香游”。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台湾的茶文化主要由福建传入。台湾的茶文化已经逐步产业化,科技水平已经相当高。闽台应联手将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结合,推出“铁观音茶文化游”、“武夷山岩茶――阿里山高山茶文化游”等特色项目。
(3)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现代温泉休闲游。闽台的温泉资源都十分丰富,福建应向台湾学习,把温泉国际卫生标准和先进管理开发经验引进大陆,并把福州作为示范点,推动福建温泉旅游与国际温泉旅游的接轨。
3、增设直航航线,发展海峡邮轮旅游业
利用闽台一水之隔的优势,要大力培育、发展邮轮旅游业,闽台合作组建海峡邮轮旅游公司,开设专门航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开辟新的闽台文化旅游线路,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网,fujian.省略;
(2)《文化与旅游结合 福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福建日报》2010-9-14;
(3)《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第一省略;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空中列车 综合交通 枢纽 加拿大
1 概述
大温哥华地区(简称大温地区)位于加拿大西海岸比西省西南菲沙河(FraserRiver)河口,北面是山区,南与美国华盛顿州相接,西临太平洋,东部通过菲沙河谷口,是加拿大西海岸的最大港口,包括温哥华、北温哥华、伯纳比等20个市和2个选区。
大温哥华面积为3260.5km2(包括陆地和水域),人口约200余万,一直是加拿大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面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如何解决大温地区的交通运输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温地区完成了包括交通设施布局(主要是陆地交通)、交通需求管理等诸方面的综合性规划。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主要集中在人口增长较快的温哥华市区及周围地带,主要发展连接区域核心和区域中心的高架铁路和轨道交通,修建公交优先的道路。
大温地区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综合交通系统TransLink完成。TransLink创建于1999年4月,是大温地区运输管理部门(GVTA),负责规划、筹资、监督该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该交通网连接着大温地区的22个市政区,覆盖了大约2200km主干道路,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公交运输和货物运输。TransLink路网密布,通过它可以到达大温地区的任何角落。
TransLink主要负责提供下属服务:
1)公共交通
包括公交汽车、海上巴士、空中列车、西海岸快速列车等方式。
2)主要道路网
包括该地区大约2200km线路、数座有关桥梁及过海轮渡(AlbionFerry)的协调、规划、筹资等工作。
3)智能交通系统(ITS)
以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交通信号监测系统、便捷卡(SmartCard)等新技术新手段为辅助,建立了高效、安全、舒适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交通需求管理
鼓励乘客改变交通方式,如尽量少用小汽车或篷车、鼓励使用自行车。
2 空中列车
在大温的中部地区,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空中列车(SkyTrain),在公共交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骨干作用。空中列车服务开始于1986年1月,并且在第一个4年服务当中就运送乘客1亿人,目前空中列车每天运送乘客超过110000人。路线连接温哥华城区、温哥华东部、伯纳比(Burnaby)、新威斯敏斯特(NewWestminster)和萨里(Surrey),伴随着公共汽车的连接,也将科奎特勒姆(Coquitlam)、科奎特勒姆港(PortCoquitlam)、穆迪港(PortMoody)、密西西比三角洲、怀特罗克(WhiteRock)、兰利市连接,并且凭借海上巴士连接了温哥华北部。空中列车如图1所示。
空中列车是TrainsLink系统中高速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全长48km,设32个车站,包括两条线路:
(1)世博线(Expo线),共20个车站,从Waterfront到KingGeorge,线路大体为“—”字形状。
(2)新千年线(Millennium线),共12个车站,从CommercialDrive到哥伦比亚(Columbia),在哥伦比亚和世博线相会。新千年线上的车在百老汇(Broadway)至哥伦比亚之间沿原先的世博线运行,哥伦比亚至CommercialDrive之间的列车则利用新千年线运行。线路形状大体为6字形,如图2所示。
空中列车还连接了公共汽车、海上巴士和西海岸快车等公共交通方式。自开通以来,直线电机空中列车已成为温哥华综合快速交通系统的支柱。空中列车充当了一个重要的媒介,沿其线路的建筑和广告价值已经超过了70亿美元。空中列车鼓励公交运输,减少了道路和停车需求,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并且增加了流动功能和就业机会。
3 西海岸快速列车及与空中列车的连接
西海岸快速列车(WestCoastExpress,WCE)是铁路客运系统,是温哥华有效的上下班运输方式。WCE从Waterfront至米逊(Mission),主要向东北地区的社区提供服务,是Translink系统的辅助组成部分。WCE运行于周一到周五的上下班高峰时期,将米逊、汉尼港(PortHaney)、梅普尔里奇(MapleRidge)、皮特梅多斯(PittMeadows)、科奎特勒姆港、科奎特勒姆和穆迪港与温哥华商业中心连接了起来。西海岸快速列车提供的运输服务快捷、舒适、价格低廉,乘客可以携带轮椅和自行车乘坐。
在旅行高峰期,5辆客车上午从米逊向西往温哥华市中心行驶,下午再从温哥华市中心向东往郊外行驶。西海岸快速列车在Waterfront站与空中列车连接, 如图2、图3所示。
4 公交汽车及与空中列车的连接
温哥华的公交汽车包括普通公共汽车、B线汽车、社区短程穿梭汽车和高速长途汽车等。
公交汽车一般每4~60分钟一辆,绝大部分的路线在白天、晚上和周末都运行。普通公共汽车和社区短程穿梭汽车主要运行于市区和社区内,发车间隔短且频繁;B线汽车和高速长途汽车运行于市区远郊及各区之间,发车间隔较长。
1)普通公共汽车
普通公共汽车的造型及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多宽敞明亮,乘坐时没有压抑感;车门多且宽大,踏板低且可以升降,使得乘客上下车很方便,车上没有拥挤感。其中,多路公共汽车在多处与空中列车衔接。公共汽车如图4所示。
2)B线汽车
B线公共汽车(BLine)停站少、速度快,连接主要线路和换乘点。所有的B线公共汽车采用大容量的连接车,残疾人可以使用轮椅上下车,车端装有自行车搁置架。
B线主要包括97路、98路和99路三条线路。97路在罗希德镇中心站(LougheedTownCenter)、98路在Waterfront站和贝立德站(Burrard)、99路在百老汇站均与空中列车连接,并且上述车站均为某条B线的起点站(或终点站),见图2。
3)社区短程穿梭汽车
社区短程穿梭服务(CommunityShuttle)是指可穿梭于社区的小型公共汽车(见图5),残疾人可以使用轮椅上下车。该种交通方式可以方便地与空中列车衔接。
转贴于
4)高速长途汽车
高速长途汽车(ExpressCoach)来往于从温哥华到怀特罗克(WhiteRock)、南萨里(SouthSurrey)、南德尔塔(SouthDelta)的高速公路上,直接运行,停站少。车上有空调、单独的读书灯、可调座椅和头顶行李架等服务设施(见图6)。
5 海上巴士及与空中列车的连接
TransLink的海上巴士(SeaBus)位于巴拉德(Burrard)海湾,该海湾是一个客运大航道,也是货物集装箱的出入口。温哥华市开发海上巴士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市中心至北郊区通过狮门大桥的公共汽车的数量,并缩短乘客的出行距离。
海上巴士使用独特的双体船连接着温哥华商业中心和北海岸,整个旅程仅需12min。共有两个码头:温哥华商业中心的Waterfront码头(换乘公共汽车、海上巴士、空中列车、西海岸快速列车)和北温哥华的朗士提码头(LonsdaleQuay)(换乘北海岸的公共汽车)。乘客可以携带轮椅和自行车乘坐海上巴士,从船体两侧上下船,十分方便(见图7)。
6 综合交通枢纽及Waterfront站
1)枢纽内乘客的换乘
TransLink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集合在一起,因此在各个重要交通枢纽如何简捷方便换乘便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大温地区的各大换乘枢纽站,为乘客提供方便、齐全的设施。站内乘车引导系统非常清晰:有枢纽站的平面图、线路时刻表,每个候车厅出入口上方挂着提示到发线路的标牌;在到发站台的出入口上方挂着电子显示牌,显示该站台到发的线路号和即将发车的时间。人们借助引导系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经行的线路并迅速找到候车位置。为保证乘客的安全,不管什么形式的枢纽站,人流和车流都是绝对分离的。一般枢纽站都设有自动滚梯和无障碍设施,为乘客和残疾人出行提供方便。
2)公共交通的车票
TransLink系统中主要的公交方式为公共汽车、空中列车和海上巴士三种方式。
正常费用车票适用于周一到周五,从开始运行到下午6:30,乘客依据所通过的街区来付费。
打折费用适用于周一到周五的下午6:30之后和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在这段时间内,乘客可以只付一个区的费用而通过所有的三个区。
附加费用是指持车票和月票的乘客在正常费用时间内通过更多的街区时需要购买的附加票。
乘坐公共汽车、海上巴士和空中列车,所需的费用是相同的,故用所购车票可以乘坐其中任何一种公交工具,可以支付现金也可以提前在售票窗口买车票。从一种运输方式换为另一种运输方式,在穿过不同的街区时,乘坐空中列车、海上巴士必须随身携带付费凭证。检票员、话务员或乘警可能会随时检查车票,没有有效车票的乘客将被罚款。若用现金支付车费并且想中途改变交通方式,如换乘另一辆公共汽车、空中列车或海上巴士时,只需在第一次上车时索要一张付费或换乘的凭证。一张付费或换乘的凭证在有效街区的两个方向内都是有效的,其有效使用时间为90min。同样,在车站的售票机上购买的付费或换乘的凭证也是有效的。
3)Waterfront综合交通枢纽
Waterfront为温哥华的一个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巴拉德海湾(Burrard)的煤港(CoalHarbour)处,是空中列车的起点站。在该枢纽,空中列车可以方便地与西海岸快速列车、公交汽车、海上巴士、直升飞机、水上飞机等交通方式换乘,见图8。
(1)与公共汽车换乘
图9为空中列车车站的站端。该车站的南面(图9的右侧)为原太平洋铁路的车站,现已改造为综合交通枢纽。在该站房的另一侧出口处有44路公共汽车、98路B线汽车等公交汽车线路,见图10。
(2)与西海岸快速列车换乘
在图8所示的Waterfront枢纽中,空中列车的股道位于最右侧,西海岸快速列车位于空中列车站台的左前方,可以方便换乘,见图11。图中右侧两列较短的列车为空中列车,当中两列较长的车顶有编号的列车为西海岸快速列车。
(3)与海上巴士换乘
乘客通过图9左上方的天桥(见图8)往东北方向行走100多米即可到达港口,可以方便地与海上巴士换乘。
(4)其他
在Waterfront站东面不远处有直升机停机坪,在港湾中有水上飞机,可以比较方便地与空中列车衔接。在该港湾中,还行驶着大型客轮。
在货运方面,在Waterfront东北方向有集装箱码头,在港湾中也有货轮航行。
7 结语
温哥华公交部门将公共交通的三种主要方式(公共汽车、空中列车、海上巴士)统一管理、统一票制、统一票价,方便了乘客,体现了综合交通的优势。
温哥华的综合交通枢纽设备齐全、乘客引导系统醒目、乘客换乘方便。
空中列车运行在闹市区,充分发挥了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优势,对温哥华的市内交通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中列车沿线绝大部分车站都与多条公交线路相连并且换乘方便,充分发挥了综合交通的优势。
上述特点对我国在大都市发展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正.赴巴西、加拿大城市公共交通考察报告[J].城市公共交通,2002.
[2]TransLinkHeadOffice.Transportationmapandguide[G].GreaterVancouverTransportationAuthority.2004.
[3]魏庆朝,冯雅薇,施翃.直线电机交通模式及技术经济特性[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1).
关键词 数字化期刊;互联网转型;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09-06
1 国外数字化期刊的现状
1.1 受众新媒体参与度与期刊转型的关系
根据在2016年年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73.95亿人口中,有34.19亿人接入了互联网,2015年一年内的互联网接入率比上一年高出10%。在互联网接入设备中,电脑和手机占主要地位,而就社交媒体的使用量来看,手机的使用率最高,2016年全球手机上网的使用率比2009年高出了38.6%,仍在不断攀升的趋势中。如图1所示。
在不断膨胀的手机上网需求中,人们对速读、泛读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因此在这种现象的指引下,互联网期刊应运而生。互联网期刊不是单纯地把纸版期刊通过扫描或者重排的方式数字化、电子化,而是将整个出版流程都放在网上完成,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各个环节都是通过网络实现。[ 1 ]互联网甚至对期刊的制作提出了比纸版期刊更具互动性、可视性、简洁性的具体要求,正因如此,传统期刊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难度。
1.2 国外互联网期刊发行现状
现在,一些互联网期刊的发行量已经追上甚至远超传统纸质期刊的发行量。英国著名期刊媒体公司未来出版集团把他们90%的杂志做成了可以在各平台中阅读的APP电子杂志,这些电子杂志为他们带来了超过500万英镑收入。早在2012年,英国就有60种杂志单独核算他们的数字版销量,仅半年的电子版发行量统计就达到了185 210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2 ]而在同一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宣布其网络付费用户已达30万,超过报纸订户。由此可见,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和大众阅读方式的更变,传统期刊的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1.3 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的一般方式
虽然国外期刊的转型方式各不相同,但其转型路径却有规律可循。这一方面是媒介经营管理方式相似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及社会团体的扶持引导。2015年2月,美国期刊协会提出“期刊媒介360”方案,方案认为期刊发型的受众数是多种媒体发行渠道受众的综合,并使受众计量囊括印刷+数字版、网络版、移动版、视频版和社交媒体版共计5种发行方式。[3]就笔者来看,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有如下几个基本方式。
1.3.1 内部资源整合,多平台融合发展
大部分的国外期刊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都采取的是这种转型模式,在内部积累的过程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如电脑版期刊、手机版期刊和平板电脑版期刊。其优点在于没有改变原先期刊集团的股权结构,仅需改动集团中的人员结构,增减个别部门,防止集团中较大的人员流动现象。而其劣势也在于由于没有其他机构的资源注入,使得期刊的转型过程缺乏效率,通常较为缓慢。
1.3.2 停出纸质版,改出网络版
在美国,高速的现代化过程淘汰了大批的小型媒体,也迫使很多大型纸质媒体不得已采取极端但迅速的转型方式。就期刊而言,著名的《新闻周刊》《亚洲周刊》《生活》《PC》《首映》都直接放弃了纸版杂志,而彻底投入对网页版本的制作。
从经济效率来看,这种转型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出版成本,实现信息的实时推送和多媒体态。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方式过于依赖互联网短平快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对深度信息的挖掘,以及期刊本身所具备的专题性、集纳性的特色。
1.3.3 破产保护与竞价收购
全球最为著名的期刊破产保护案例是《读者文摘》,这家于1922年生活类杂志曾在70年代拥有1 700万发行量并在60多个国家发行,却在2009年和2013年两度申请破产保护,后来在投资者市场的扶助下,得以出版至今。现在,《读者文摘》的网页也有一批较为忠实粉丝群体。此外,美国期刊《阁楼》也是破产保护的一大案例。
同样在2009年,经营80年的《商业周刊》以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彭博新闻社竞购,经过一系列资源整合以后,《商业周刊》的网页版和App版成为全球商业人士的重要资讯平台,也是一个成功转型的期刊媒体。
1.3.4 不同媒介公司合资合并
《时代》周刊作为世界知名的新闻人物周刊,其背后的时代公司早在1989年就与当时的华纳传播公司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介公司。之后陆续并购和合并过特纳广播公司、美国最大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等,囊括期刊、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个传媒领域,拥有CNN、HBO付费频道、DC漫画、华纳兄弟影业、Netscape通信等多个品牌。2014年,21世纪福克斯拟以80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被拒。如今《时代》的网络版和App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虽然《时代》周刊可称为期刊转型中最容易搭顺风车的案例,但是由于合并过程并不典型,很多期刊没有《时代》这么大的资本运作,加之目前《时代》周刊的出版利润仅占时代华纳总利润的5%[4],其公司发展重心并不在出版领域,因此这种转型方式的可参考性不强。
1.3.5 延长纸版出版发行时间,降低出版成本补贴网络
延L出版时间的方式并非一种一劳永逸的出版手段,只能作为在转型过渡期的一种临时性策略。这样做不仅会降低读者阅读兴趣,也会降低广告商的投放可能性。新闻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由周刊改成了月刊,《大西洋月刊》则改为了双月出版。
2.4.2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读者
《国家地理》在各国举办俱乐部,针对各国不同的文化风情,举办各式的地面系列演讲、交流会、图片展等等。2016年在中国举办户外运动摄影大赛,联合国内各大时尚旅游摄影杂志,吸引读者参与。
2.4.3 版权合作
《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除了图片摄影之外,还拍了一系列野生动物、地质环境、天体物理、自然灾害、历史人文、政治军事的纪录片,并记录下摄影师拍摄时的真实情况。这些纪录片除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以外,它还翻译成48种语言,在全球171个国家播出,仅在中国就有超过36个频道播出过《国家地理》的节目,而在CCTV官网的纪录片里,有92部纪录片来自《国家地理》。
可以说,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过程中,《国家地理》是所有杂志中最能够把握市场、及时转型的一个。它在全球的高占有率、影响力和变现能力让很多新闻杂志望尘莫及,而这也是专门类杂志的巨大优势。当然,在专门化杂志衍生产品的市场细分上,《国家地理》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一家,著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遍及全世界各地各语种的旅游指南几乎成为出国自助旅行者的必备品,后者的盈利已经几乎从杂志中抽离,而转向书籍和部分旅行用品的行销。
2.5 全面网络化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很多纸质媒体都转向全面网络化的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网络改版就是美国时事新闻刊物《新闻周刊》(图6)。
《新闻周刊》创刊于1933年,一度执美国杂志界牛耳,2008年销量急速下滑,亏损严重,不得不在2010年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大亨西德尼・哈曼。2012年年底《新闻周刊》“Last Print Issue”并中止印刷版发行。但在2014年3月,《新闻周刊》重新在美国和欧洲出版。《新闻周刊》的转型过程有如下突出特点。
2.5.1 联合城市电视台
《新闻周刊》所属的华盛顿邮报集团在全美6个城市经营电视台,另外还拥有一个有线电视台和卡普兰教育中心。[4]如果能够和地方电视台紧密结合,就能够为《新闻周刊》提供许多一手的地方信息,帮助周刊进行深度报道。
2.5.2 与苹果合办新闻App
新闻周刊和苹果合办的新闻应用“The Daily”是一款适应ipad新闻阅读的应用,其可视化设计迄今被应用设计界奉为经典。“The Daily”向订户收取每周0.99美元的订费,但就在两年后,这个曾在苹果iTunes商店高居新闻产品收入榜榜首的App,由于亏损3 000万美元不得不关闭。
2.5.3 打造音视频网络周刊
2007年起,《新闻周刊》网站就在同MSN以及合作,试图打造网络上最大的新闻周刊,并试图建立视音频影像工作室。[ 1 1 ]它提供信息的最大特点是附加独家的新闻信息背景资料,给希望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的读者以深度阅读的机会。
虽然时至今日,新闻周刊网站仍能够获得较高的访问率,但其网络化的进程较其他媒体略显滞后。2009年,美国严肃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发行报纸。较早的更新意识使得后者能够不必面临如同《新闻周刊》一样巨额的亏损。
2.6 知识经济营销
当下社会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专业期刊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商业期刊来说更是如此。2009年,彭博社收购《商业周刊》,两家强强联手,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类杂志。
目前,《彭博商业周刊》(图7)在全球72个国家建立了146个记者站,提供全球视角的原创商业报道。它的互联网转型方式同样值得关注。
2.6.1 平台共享与资源协同
彭博社收购《商业周刊》之后,由于双方能够共享数字平台和信息资源,其协同效应可以节约5 500万美元的管理成本。此外彭博还对《商业周刊》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仅保留必须存留的业务部门。[ 1 2 ]
2.6.2 扩大彭博终端用户
彭博以财经资讯公司起家,85%的收入依赖于终端使用费。收购《商业周刊》以后,彭博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把原来只局限于高端金融人士和企业中高级管理者的终端用户扩展到能够对金融经济政策做出影响的商界、政
界决策者。[ 1 2 ]
2.6.3 建立数据搜索引擎
为了适应数字化服务,《彭博商业周刊》整合了公司洞察中心、历史资料信息库,建立“A-Z INDEX”搜索引擎,单单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索引就包含有36.4万家公司金融和执行信息。[ 1 2 ]全部数据都提供有多平台付费下载模式。
作为信息资源巨擘的《彭博商业周刊》目前采取区域化出版的形式,譬如《商业周刊/中文版》就秉承了彭博社一贯的中立客观态度,更融入了新颖的图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内容。但是这些资源也都是基于期刊自身的调查采访,虽然严肃客观,但却难以调动用户参与感。同样作为商业杂志的《福布斯》从2010年起开始招募熟悉各领域的个人博主,让他们线上回应读者疑问,《福布斯》根据互动情况向博主给予报酬,这样大大调动了UGC的可能性,减轻期刊自身工作量。
3 国外期刊互联网转型的三大类型
3.1 新闻类期刊需寻求业务中心转型
例如,《时代》《新闻周刊》@些严肃新闻刊物,如果要寻求发展和经济利益,就不能再将重心放在纸质版本的杂志上,而是要寻求多元终端的互动和鼓励用户自发的公民新闻产出。在这个方面,新闻期刊应该更多与新媒体、社交网络相结合,增强趣味性、时效性。但在另一方面,以深度新闻作为核心的新闻杂志不应该摒弃原有的深度调查态度。
《时代》虽然有实力雄厚的时代华纳作为支撑,但其网站的影响力有限,近年杂志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相形之下,博客新闻出身的《赫芬顿邮报》网站,一开始就以Web2.0作为基础,整合网络社群资源,在深度报道和突发新闻报道上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官方认可度,也随之而来得到众多的风投资金。现在《赫芬顿邮报》网站以每天2 500万的用户点击量成为全美最负盛名的政治博客网站。
3.2 专业化期刊打通线下变现渠道
无论是以商业为主的《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还是以人文地理为核心《国家地理》《孤独星球》,这些专业化期刊应该是当下杂志转型中,最容易找到的捷径的类型。专业化期刊只要抓住专业化读者的口味,提供一系列服务读者的资讯类产品,自然而然就可以培养读者阅读习惯,逐步扩大读者群,得到更为长远的经济收益。
但这种绝对利益化的视角也容易影响期刊一贯延续的优质口碑,国家地理学会理事会的加里・内尔批评道:“国家地理品牌陷入一种人格分裂的状况,电视上是一张脸孔,杂志是另外一张,网络上则是两者混为一体的大杂烩。”[13]由于国家地理包含有FOX的部分股权,在电视制作上越来越倾向泛娱乐化,因而受到观众的诟病。所以专业期刊的变现通路也可能会遭遇天花板效应,至于控制在怎样的牟利界限内,也将是这类期刊需要思考的难题。
3.3 生活服务类期刊抓住区域化服务特色
类似于《读者文摘》这样的生活服务杂志已经存留无多,网络上有太多可供替代的用户自产的免费的心灵鸡汤文章与生活技巧。鉴于读者的定位,《读者文摘》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内容,整合读者难以搜集到的讯息,并及时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读者文摘》的网络社区服务平台是这样的一个起点,相比于普遍化的生活常识,人们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区域化的知识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并进一步增加用户反馈。
4 结论
虽然在各类媒体的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期刊媒体不是最为合适转型,也不是最为成功转型的一类。但是从上文提及的所有期刊媒体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期刊都努力在探寻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并进行了一系列或成功或暂时失败的互联网尝试。即使是美国最知名的期刊建立的网站和App,其影响力可能都达不到类似CNN、BBC这些能够提供快速且信息量极大的视音频网站所能达到的传播力。但是期刊确实以其深度和专业化的特色不那么容易遭到替代,而在转型的浪潮中,互联网只是一个门槛,未来的发展路径仍然有待摸索。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阶段的各种互联网转型策略是否就是期刊最好的转型方式尚未可知。杂志诞生初期之所以能和其他媒介相区别,就是因为每周、每月、每季的定时定期出版成为了某种流行文化的仪式性表达。人们在固定的出版日去购买类型杂志可能并不只是单纯地想要收集信息,他们也具有想要“崇拜”和“追随”某个专题、某种潮流、某些风格的个人心理,进而把获得和收藏某本杂志作为癖好。期刊的互联网转型过程却打破了这一点,人们随时随地可以登入浏览和分享在期刊上发表的信息,彻底打破了“定时出版”的仪式性和积累性,信息泛滥爆炸,消解了期刊一贯的独立色彩。而就在一味迎合互联网阅读要求的过程中,期刊网站同报纸网站、新媒体网站、视频网站等等之间的区别度越来越小,期刊本身所具备的所谓深度和分众的差异化特色被几乎全面抹杀。这是否是期刊所期待的互联网转型结果?还是说这根本就是迎合现代商业价值所陷入的转型误区?当前即使是转型期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仍然还没有哪种互联网期刊能够做到独树一帜,表现出比纸媒网站更为优越的特色,也因此,对于国外期刊的互联网转型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小坚.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J].出版广角,2011(5):52-53.
[2]彭一,马浸.走近英国期刊[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10-16(016).
[3]Bill Mickey. MPA’s AMMC Looks to Redefine the Magazine Industry[OB/OL].[2015-02-05].http:// /2015/mpas-ammc-looks-redefinemagazine-industry/.
[4]薄旭.《新闻周刊》:周刊的v史,新闻的未来[J].世界知识,2010(13):52-54.
[5]陈怡璇.“三次售卖”财经杂志盈利模式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4.
[6]刘滢.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的品牌拓展与新媒体战略[J].中国记者,2013(10):120-121.
[7]周翔.《经济学人》杂志运作模式探析[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0.
[8]文建.美国《读者文摘》重振计划[J].中国记者,2009(11):82-83.
[9]刘畅,崔恒宇. 浅析《读者文摘》转型及其启示[J].出版科学,2013(2):100-103.
[10]陈昕.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4-9.
[11]郑敏.美国新闻周刊的24小时生存战略[J].中国记者,2007(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