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发展战略论文

时间:2023-02-12 16:23:48

导语:在发展战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发展战略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正文)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保险公司将在竞争大潮中优胜劣汰,分化组合;保险业市场结构也正在重新“洗牌”并逐渐向着合理化方向演变,驱使这种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保险市场国际化和保险制度市场化,保险市场结构合理化,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

一、国际化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未来三至五年,更多的国外大公司将进入中国,与中资公司同场较量,与中国争夺市场份额。由于竞争的“鲶鱼效应”,中资公司必将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提高自己的经济绩效。例如,1995年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新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美国友邦公司就售出70万张,占91%。但这种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在上海市场根基深厚的中资公司迅速做出反应,1996年中保人寿和平安保险分别占个人寿险业务的20%和35%,友邦降至38%,1997年友邦的份额进一步降低。

外资公司还会以与中资公司合资经营或与中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合资经营或战略联盟的“干中学效应”,中资公司能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尽管保险国际化过程中。中资公司暂时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增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都很低,在未来的保险业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保险业务的“蛋糕”将做大,中资公司的业务的绝对量仍会上升。

经历激烈的竞争生存下来的中资公司将变得更有效率,并将带来有效率的结构调整。

二、保险制度市场化带来竞争之路

由于目前保险市场超额利润的存在,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而政府也会顺势而为地放松市场准入,供给主体将增加。为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政府已在1999和2000年分别组建一批全国性中资保险公司。从长期来看,大量保险公司的进入,保险供给增加,保险价格将逐步下降。各保险公司在政府有效监管的环境下,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展开竞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其结果是促进保险公司行为市场化和经营高效化。

在保险市场国际化和保险制度市场化背景下;保险市场必然出现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间的兼并与收购、保险公司与其他经济组织如银行的竞争与联合的“大戏”必将在我国上演。

三、保险市场结构合理化

保险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是经营投保人转嫁过来的风险,它一方面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采取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保险企业逐利润而居,保险业利润率下降时则采取各种方法退出,利润率高时则一窝蜂拥进保险行业,势必造成过度竞争。虽然在短时间内保险费率将下降,但伴随保险费率下降而来的利润率的降低则会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不足,最终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我认为将来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只能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

垄断竞争型市场并不排斥竞争。在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中。几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均是几家大的保险公司。而市场上的中小保险公司因其专业性强,经营灵活,而一直活跃于保险市场中。大型保险集团应是在竞争中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否则依靠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地份额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被别人所吞食。

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

现有保险市场的主体格局将被调整。

中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将会大幅增加。据统计,目前国内外资公司的数量超过内资保险公司的情况,不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保险市场的开放,首先应该是对内的开放。

对中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限制应该放宽。按照现行《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只能是两种: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种规定未来保险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保险公司形式很多,除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及股份有限保险公司外,还有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和个人保险等,虽然股份有限保险公司是国际保险市场上最主要的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相互保险公司在日本、美国和英国的保险市场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组织形式的限制不能放宽,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保险市场的发展。

现有中资保险公司的体制将会发生变化。

首先,国有保险公司将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鼓励国有保险公司与国内大型产业集团、大型金融集团实行交叉持股的方式,提高国有保险公司的实力。逐步建立大型保险公司、大型产业集团、大型金融集团之间相互持股的保险经济体制。

其次,少数几个中资保险公司,将成为能够主导国内保险市场,抗衡外资保险公司的大型保险集团。这种大型保险集团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

最后,中、小型保险公司具有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的特点。未来世界保险市场竞争呈现的趋势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和“活鱼吃死鱼”。这种情况为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留下了发展空间;加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保险市场的需求也参差不齐,因此更需要中、小保险公司的适度发展。

五、保险中个市场将会进一步发展

发展兼职保险人市场。中国在规范专业人行为的同时,应利用目前的行业管理优势,以大型行业为重点,建立一批兼职保险人,如航空系统、铁路系统、水运系统、公路系统、医疗系统、邮电系统等。可以利用其规模效应来降低营销成本,又便于较快占领市场,有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经营绿色环保

一、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在本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植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产与管理,不仅为国家宏观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艰难探索,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在政策管理、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低,发展循环经济也凸现出很多问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践,依然集中在大循环和中循环(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这两个层面上,对消循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独立研究很少。另外,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上知之甚少。认识的不足导致坚持经济利益导向的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这对更广泛的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制约。还有,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外发展情况的研究;经济政策法规的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的研发。目前,中国企业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研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应当着力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企业行为的转变将有力的促进经济循环的实现。企业是实行循环经济的主体,无论是经济的大循环,还是经济的中循环,都是建立在经济的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层次循环及理论与实践是我国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企业层次循环经济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从循环经济微观的角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什么是循环经济?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把经济活动和物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顺畅地并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在循环经济中,企业将其经济效益目标同生态效益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在生产全过程中加强对污染的控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加强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以实现废弃物更为有效为目标。企业对其产品也不仅从经济效益而且从环保角度出发,进行生产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将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解决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又无法提高环境效益这一难题,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行为,是企业适应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生存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

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从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生态包装——绿色运输的全过程考虑,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同时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管。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选用产品原材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配合生态设计,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水、余能和原料的再循环利用、开发、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在产品包装阶段,实行生态包装,包装材料减量化,并充分回收利用,减少包装废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

在产品运输阶段,利用现代第三方物流业进行运输,倡导绿色物流。

第二,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

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包括三个阶段,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废物产品回收阶段。

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到生产过程之外,在产品销售阶段,提倡绿色销售,宣传绿色消费,开拓网络经营模式,减少销售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在产品服务阶段及回收阶段,通过提品保养维护、产品主要部件升级、产品零部件功能梯级使用等服务,一方面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达到物质的减量化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废旧产品的回收,实现产品的功能梯级利用。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提高了服务质量,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实践证明,实施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战略,加强企业服务终端的功能,将成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增长点。

第三,产业链拓展战略。

产业链拓展战略是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而提出的,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拓展产业链主要是在于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多产品联系系统,改变原有的单一生产路线的做法,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构建共生系统,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

第四,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

在充分考虑了减量化和再循环原则之后,再利用原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最后一项重要原则。因此提出了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这里所说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主要强调生产的最终废弃物在企业生产系统以外的综合利用。

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在有很多种,在微观(企业)层次上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例如说可以将废水用于浇灌企业的绿地,部分废弃物可用作肥料,再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改变了企业的环境面貌。

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业畜牧业建设,尤其在一些食品行业,其废弃物有些是很好的饲料,有些具有很好的肥力,可以用于养殖业或是种植业。

三是通过废弃物交换或买卖,将废弃物转手给有需要的企业,既解决废弃物的治理排放问题,又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第五,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实践战略。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还包括在企业文化等方面“软件”的实践。企业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通过员工集中培训和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其环保理念,规范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行为,促进其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以及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合作。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可以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展开,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有重点、分阶段的进行。

第六,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生态建设和环保建设等方面的奖励和惩罚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用更具实效的经济奖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采用价格、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自愿的发展循环经济。与此同时,利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及其他惩罚性措施,使企业不论在成本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会自觉自愿的选择在环保方面进行投入。

第七,推广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采用试点的方式进行推广是上佳的选择,我国应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企业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康庄大道。另外,我国企业的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具体表现为很多地方建设了或者将原来的工业区改造成生态工业区,很多生态园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这项实践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广。

第八,加强国际合作,追踪先进的前沿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战略。

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应当加大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的经验教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并展示我们的成果,彼此联合、实现共赢。

四、结论

总的来说,以上的战略都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为主旨的。企业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要从生产源头开始,尽可能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绿色生产工艺,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是要对本企业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分析,了解每段工序中各种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能量剩余情况,寻找这些废弃物再循环、再利用的途径;使其首先回用于生产过程,其次回用于企业内部,最后尽可能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再利用,争取实现污染“零排放”。

要想真正实现循环经济,还需要加强中循环和大循环这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只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下,循环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左红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管理现代化,2005,(1).

[2]周洁,王远,陆根法,张蓓,宋莉娟.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探讨.四川环境,2005,24(2).

第3篇

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巨变的环境,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而我国企业还需考虑国际环境及我国内部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笔者总结了2008~2014年战略管理协会的主要议题(见下表),发现这些会议的主题,都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例如,2008年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原有的战略理论的适用性受到质疑。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都引起了学者们对战略管理理论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时代的发展对战略管理提出了挑战,研究者们从企业内部,到外部的环境,再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当今世界,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出现,正改变着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企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战略管理理论又应如何指导企业实践,这些都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笔者从环境学派中的组织生态学理论出发,结合管理研究方法中的情境化要求,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实践性问题。

二、组织生态学的发展及其演化

环境学派把战略看作是一个反应的过程,其起源是1977年Hannan和Freeman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种群生态学”理论。种群生态学源于生物学,主要是针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缺乏对复杂性环境的考虑。在种群生态学中,学者们主要研究组织的成长、衰亡问题,以及组织的多样性问题。Hannan和Freeman在《组织生态学》一书中,对组织生态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且从组织惯性及竞争力量等方面解释了组织的生存发展。当时的理论提出,主要是因为工业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组织与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组织的生存必须要依赖环境。种群生态学认为,组织在环境面前是被动的,这里的环境是指大的环境,而非局部的环境。如果组织无法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这段时期的理论吸收了制度经济学中的成分,认为是外界的制度,限制了组织的竞争和发展。种群生态学把组织进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变异,即种群中不断出现新的组织的过程;二是选择,即优胜劣汰的过程;三是保留,即被选择的组织逐渐形式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从这个演化的过程中可发现,环境的选择机制,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老的组织可能无法及时做出调整而被淘汰。由此,学者们提出了组织惰性理论。Hannan和Freeman认为,组织惰性,是企业保持现有结构不变的状态,是由于组织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造成的,而组织的规模、年龄及其复杂程度,都对组织惰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新时代,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些惰性高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这段时期的理论研究侧重于组织的演化,并且将组织生态理论运用到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产业经济学等领域,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根据以上论述可发现,早期的学者们对组织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问题,随后,将其拓展到了产业层次;在实证研究中,主要关注企业的生存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高科技园区、生态园区等进行实验分析,这其中包含了仿真技术、生物分类等方法。总之,在组织生态学中,学者们认为,企业必须依赖环境及环境中的资源才能够生存,但是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企业之间必定会产生竞争,从而产生优胜劣汰,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商业规则。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改变了一个种群中的组织数量,即种群密度。而同时,不同密度下的种群,会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产生不同的影响,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组织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态概念,并且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念。同时,在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者们注意到了组织惯性问题、种群的密度依赖性问题,并把这些现象和理论加入到生态学理论中,使其更加完善。笔者注意到,在经济转型和变化的时期,随着日本的家族企业集团、韩国的财阀等企业集团形式的出现,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技术协同创新等理念开始受到重视,而我国企业在转型时期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为学者们研究产业规制、制度激励等提供了支持。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体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而环境是具体的,不同国家、地区的环境是不同的。环境的差异,改变了一些要素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甚至使得同一个理论在不环境下实践的效果大相径庭。这个具体的环境,就可以具象化为情境。环境,是指企业内外部的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相关因素。而情境强调的是,环境、组织与人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作用。要想研究情境化的管理理论,就必须要从实际的情境出发,发展出特色的管理理论。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情境化及其要求

1.关于情境化的描述

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是应用型研究,但是学者们经常忽视了情境性因素,而不考虑情境因素,那么,其理论的发展空间必然有限。战略管理本质上还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与社会息息相关。在西方产生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基于特定的西方组织环境的,仅仅意识到了情境的差异性并不能解释当前企业的战略行为。情境是一个整体,是从文化、历史及环境的互动作用中演化出来的,单一的理论仅能从一个层面进行解释。因此,学者们需要思考不同国家企业的独特性,是否能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并得到实证的支持,以及这些理论对于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又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对于情境的定义与层次,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Johns将情境定义为,围绕着现象并对现象发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并且描述了两种层次的情境效应———综合的与分立的。其研究结果显示,情境是具有调节作用的。情境包含了物质系统与理念系统,并且提到了情境的动态性。研究情境,需要对其进行概念化或分类。大多数学者认为,可将一国的文化、社会、法律等因素作为情境的预测变项,将组织因素作为依变项,同时加入制度因素作为衡量。总之,不论怎样,只有保证情境的结构和概念维度的准确性,才能够保证理论研究的可靠性。

2.战略管理理论情境化的要求

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必然要与实践相契合,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照搬教条。这与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学派的观点相仿,即组织必须适应环境,而领导者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组织完全与之适应,而且组织应是灵活的。我国的情境与西方的情境存在固有的差异性,而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大都是从西方借鉴来的,将这些理论放在我国,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延伸、拓展甚至修改。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解释当前的问题,那么,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这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历经多年的发展而形成丛林般体系的重要原因。不过,尽管西方的理论有诸多独到之处,但是我国的学者在战略管理实践中发现,一些中国企业的现象无法或不能完全用西方的理论解释,而是需要独特的中国方式来解决。这些现象也蕴含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对战略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超越了制度,是一个集体性的适应过程。但是在研究跨文化管理问题时,学者们停滞于只了解“是什么”的层次,而没有将其拓展到“为什么”的层次上去。要想有效地对战略管理进行情境化的研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范式,要跳出战略管理学科之外,结合其他学科的力量。不仅要寻找特定企业行为的特殊性,还要对这种特殊性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看其是否能够拓展到其他领域。由于情境因素具有动态性,因此,战略管理理论也必须随之演化,即理论与组织的共同演化。

四、战略管理情境化

1.对企业战略管理情境的思考

目前,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大都是基于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既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主体,又囊括了其他多种非公有制成分。在这种情境下,有必要从企业战略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在外部环境中,政府规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很大,政府对管理者的评价标准也大多仅以当期的绩效来考察,即经济效益指标和就业指标等。这种考察方式使得企业一味地防守,重视短期利益,致使企业的行为过于被动,从而限制了其他的选择。环境学派强调环境对企业的决定性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企业本身的能动性是很小的,企业过度作为的结果,是其被淘汰的可能性的提高。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企业坚持原有的战略,是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演变,企业战略和环境的关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逐步成熟,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开始降低,政府逐步放开管制,企业开始从被动地接受环境到主动地适应环境,一些新兴企业开始采取进攻性和创新性的战略,有时候,企业还主动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企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演进,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及全世界跨国贸易、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通过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经营环境的重构和更新,构建了一个更加竞争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的战略问题上升到了全球市场。全球战略、全球经营,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突破了原来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未来企业的战略应该更多地考虑以互联网为基础,企业家也要具备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企业价值链的整个环节,乃至整个的商业生态系统,主动适应互联网的环境,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大胆的进行创新。企业需要重构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多变环境中的机遇。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跨界问题,颠覆了传统的组织边界、产业边界的约束,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围逐步扩大,因此,需要从战略与环境共同演化的角度来看待战略问题。

2.情境化研究的理论脉络

将环境学派的理论应用于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跨界竞争问题、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战略层面的协同创新问题等。以种群生态学为例,可研究在特定空间中的企业分布密度对其战略行为的影响、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等,也可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运行机制、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竞合关系等。

五、结论

第4篇

关键词:满族文化;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80-02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今天仍依稀可辨。

一、早期满族文化的表现形态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庄严宣布:“夫珠申之号,乃席比超墨尔根之裔。实与中国无涉。中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中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清太宗实录》第29卷)自此,满洲正式作为民族名称载入中华民族史册。

虽然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历史只有四百多年。然而,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他们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历史上先后称肃慎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唐朝以后成为女真。努尔哈赤于1585年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女真统一的过程,就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早期的满族文化主要继承了女真文化的精髓。骑射是女真人的文化特征,他们以骑射为基本的生存手段,同时也以骑射而立国。满族在形成时期乃至以后较长的时间里,骑射一直被强调,成为满族最突出的特征。

满族的服饰与女真人服饰大体相同,并且其服饰文化与骑射、气候有着直接的联系。满族服饰中最具特色当属长袍。长袍形制为左右开叉,其目的在于上下马方便;同时长袍的袖头为箭袖,平时挽上去当做装饰,而骑马打猎或是战争时放下的箭袖,既能御寒又能护手。对服饰的要求在后金天聪年间就有定制,这种服饰在整个清代被保存下来。

同时,满族早期的丧葬习俗、婚俗、居住习俗和饮食习俗等也都是承接女真人而来。

二、满族文化的确立

1621年,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老城迁至东京辽阳,1625年复迁至盛京沈阳。满族进入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辽沈地区,其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渔猎转为农耕。这标志着满族文化最终从女真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纯粹的渔猎、采集文化,也有别于汉族的农耕文化,使其以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后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使得满族不断迁徙壮大,为满族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在其进入辽沈地区之前的满族共同体,还是一个凭借武力征服而聚集在一起的“居民”共同体,那么,在进入辽沈地区之后的满族则开始发展为一个文化的民族。满族文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是要具有统一的民族自我意识。而八旗制度的建立和满文的创制与改建则完成了对自我民族意识的统一与增强。

1.八旗制度的创建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所创,是一种兼具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设牛录——八旗组织,万历四十三年(1615)增设为八旗。八旗制度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统满洲、蒙古、汉军之众”,实际上是“以旗统人”、“以旗统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凡加入八旗的官兵,无论满汉,虽各有旗属,亦有旗主,但均为努尔哈赤管辖之下的臣民。这种制度对满族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统一民族意识方面功不可没。

八旗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八旗满洲单独设立,以及给予满洲更为优厚的待遇,使满洲人的民族意识自然得到加强。后金以及大清的建立,其与明军的频繁战争,使满洲与明朝处于鲜明的敌对状态之中,政治矛盾的激化,也势必使满族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

此外,八旗制度对于属于文化范畴的满族风俗之变化,也起到了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习俗上,八旗组织对此前各部落杂乱无章、各有特色的风俗进行了统一与规范。比如,在服饰上最早为“上下同服”,没有等级差别,后受汉臣的建议“正衣冠,以辨等威”,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首先制定了八旗首领的服制。后来又多次颁布谕令,对上至王公大臣,下到一般臣子以及满族贵族妇女的衣帽顶戴、发式都一一厘定,逐步完善了满族的服饰制度。虽然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八旗官员的,但对于以往没有定制的八旗兵丁及家人而言必然产生连带效果。八旗组织这种集兵民为一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因此,日常习俗的养成与八旗组织的行政干预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八旗组织的整合下,才形成了旗人的特殊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在平时见面礼仪上,旗人的规矩就比汉人要多,在服饰、饮食、礼尚往来、婚葬礼仪等方面也有着与平民庶人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后来满族人“规矩大”习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2.满文的创制与改进

语言对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不同于外在的行政干预,而是如同血缘关系一样自然地发挥着制约与整合作用。女真人在金代创制了女真字,金王元兴,女真文字逐渐消失。明代中叶后,女真人所操语言为女真话,而往来书信则借用蒙古文。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而后经二度改进,使满文逐渐完善。

满文的出现、满族文字与语言的统一,使满族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满文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推行使用,加强了内部的联系,与此同时也严格了与其他民族如汉、蒙古之间的界限。自满文创制后,许多官方史书都以满文记录,即便民间传说等也多有采用满文者,这种种现象都是满文在满族文化和民族自我意识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此外,满文也是强化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工具。1634年,皇太极曾下令不许八旗官名和城邑之名采用汉文。这一制度使八旗人等生活在浓郁的满洲氛围之中。满文出现以后,便与骑射列于同等重要地位,直至清末,“国语骑射”一直都是满族文化大厦的两块基石。

第5篇

关键词: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策略;启示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关于绿色消费的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和业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易必武(2003)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资源效率、消费者权利的现代消费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消费与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与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资源利用与生存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消费的本质特征直接体现在5R上,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五个方面。井绍平(2004)认为,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为了满足生态和环境需要而消费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罗永泰(2004)认为绿色消费必须符合“三E”和“三R”原则:究经济实惠(Economics);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修理旧物(Reuse);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Recycle)。

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这包括有三层涵义:是倡导消费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面转变。

国外学者将避免使用下面六大类商品的消费者视为绿色消费者。这六大类商品是:1)危害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有效期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5)含有对动物残害或剥夺而生产的商品;(6)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等。

综合上述界定,我们认为,绿色消费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行为上的体现,绿色消费承认资源的稀缺性,强调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次,绿色消费力求实现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协调与优化,绿色消费充分考虑消费者自身的权利,同时也考虑他人和“下一代”的生存权利的公平性;第三,实现绿色消费的途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绿色流通体系,从生产、采购、配送、销售、消费、回收等所有环节的绿色化。绿色消费要求企业提供绿色产品,选择绿色生产模式,建立绿色流通体系予以支撑。

二、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互动发展

任何一个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反之营销观念又能引导和促进消费需求。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市场导向首先是顾客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识别顾客认知价值,最终满足消费需求;其次是竞争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要考虑竞争者态势;第三是协同,即企业需要协同其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提高企业营销活动应对环境变化的整体灵活性。可见,企业营销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是企业能动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有机过程。其中,消费需求始终是推动企业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活动调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营销实践来看,绿色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与绿色消费的兴起休戚相关。从理论研究来看,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引导和促进了绿色消费。

(一)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营销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

全球绿色消费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细分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顺应这一要求,绿色营销首先在企业营销实践中逐渐传播开来。绿色营销是伴随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寓环保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消费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者是推动绿色营销的原动力,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细分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并直接决定着绿色营销的发展。

(二)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

关于绿色营销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以了解绿色消费者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绿色消费行为;二是以提高绿色营销绩效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绿色营销的有效性。国外有关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出于两个目的,第一,绿色营销的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从营销实践来看,企业长期以来普遍感觉绿色营销不易操作,原因之一在于对绿色消费行为把握得不够,因而绿色营销策略就很难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推动了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第二,有效的细分市场应该同时具备可衡量性、规模性、可接近性、差异性和行动可能性,为此,必须努力识别刻画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因此绿色消费行为研究能帮助识别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成为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是深入开展绿色营销研究的基础,同时,深刻理解绿色消费行为是实施有效营销策略的先决条件。

(三)绿色营销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

现代意义上完整的营销过程包括对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企业通过对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破坏的严重性、绿色消费的伦理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诉求点的挖掘、展示和宣传,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使消费者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念。同时,企业通过营造绿色消费时尚,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行为,培育人们的绿色消费倾向,引导和促进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第6篇

一、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第7篇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里,规定了外资银行外汇业务及时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后近三年来,中国政府充分兑现了银行业务开放承诺,至超承诺开放,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反应。

1.经营全面外汇业务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在华外资银行只能对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居民提供外汇业务。根据开放承诺,自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外资银行就可申请对中资企业和居民提供外汇业务。这样,外资银行办理的外汇业务就“全面”了。也即,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即外资银行可以向中国境内全部企业、全部居民和非居民办理外汇业务。到2003年底,几乎全部希望并有资格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均获批准。

2.经营人民币业务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只有设在深圳和上海浦东的外资银行能够对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根据开放承诺,现已有18个城市的外资银行获准申请经营或已经经营人民币业务。

截至2004年7月15日,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在华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上述100家机构中,53家已获准向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与2001年底相比,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总数增加了70家。截至2004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为8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49%,其中贷款488亿元,增长18%;负债总额7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其中存款488亿元,增长96%。获准经营的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存款、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买卖、买卖外汇;外币兑换;及同业拆借等。

一、外资银行发展态势及其市场份额下降原因解析

(一)外资银行稳定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规模较快增长,质量亦有改善,体现在机构数量、资产、资本金、盈利等多方面(见表1)。至2004年10月末,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为20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63家、下设支行16家,外资法人机构14家、下设分支行及附属机构11家;代表处223家。

到2003年末,外资银行的实收资本为354.6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10月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533.9亿元人民币,其中贷款余额2674.6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仅为1.3%。2004年前10个月实现税前利润17.4亿元人民币。

(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

出人意料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两年多来,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加入世贸组织前显著下降。外资银行外汇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下降到2002年的7.4%,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所占的资产比例也从2%下降到1.1%。不过,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到2003年底,外资银行资产的市场份额已恢复到1.4%,外汇贷款的市场份额也恢复到13%,到2004年10月末,外资银行资产的市场份额已恢复到1.8%,外汇贷款的市场份额已恢复到18%。①外资银行市场份额下降并非由于中国兑现入世承诺不充分,而是另有深层原因:一是中资银行贷款猛增,外资银行贷款及资产份额相对下降。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2003年为2000-2002年平均数的2.21倍。而外资银行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对非金融机构的债权2003年比2002年增加35.9%。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先前外资银行看好的跨国公司客户贷款多被中资银行揽得。以至于在很多跨国公司银团贷款中,作为牵头行的外资银行常常只象征性地发放少量贷款,而绝大部分贷款都由作为银团贷款参与行的中资银行提供。

二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审慎监管标准的建立②,外资银行的财务报表作了一定的技术调整。过去的法规中,对于外资银行的某些业务有数量和规模上的要求,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监管当局以审慎监管的标准取代了对数量的具体要求。这样,外资银行也就没有必要在并表的过程中刻意进行某些人为的数字处理和资产上的安排(“窗饰”,windowdressing),以达到符合监管要求的目的。这也会引起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统计数字的下降。

三是外资银行致力于拓展非资产业务。贷款业务的盈利稀薄以及风险的巨大,促使外资银行更加注重拓展占用较少资本的非资产业务。部分外资银行面对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缺乏把握重大业务机遇的能力也导致其资产业务发展缓慢。

四是程序性问题引起的时滞因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承诺“加入后n年内”开放某一地域或人民币业务,尽管给出是一个区间,考虑到保护民族金融业的需要,监管当局可以选择区间的最后一个时点开放,这样,承诺的“n年内开放”实际是“开放起点于第n+1年”。同样,“承诺的开放日只是外资银行地域或业务申请程序的开始”,由承诺的开放日开始,外资银行就可以向监管当局就该项承诺提出申请,离实际展业还有不短的距离。所以,考虑到从允许申请到实际经营的时间间隔因素,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已两年多,但外资银行真正按中国经营地域和服务对象开放承诺经营,也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

二、外资银行整体业务战略

在业务战略上,从近三年来看,外资银行采取“突出非融资业务、做强外汇业务、精心挑选人民币业务、力推八类核心产品(个人理财、外汇资金业务、外汇存贷业务、消费信贷、信用卡、企业现金管理业务、证券业务、国际清算结算业务)”的战略。

(一)突出非融资业务

也即表外业务。包括财务咨询、国内外结算业务、信用证及担保业务、汇款业务、外汇买卖业务、买卖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券以及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业务等。如:2001年12月底,外资银行或有资产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从结构上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是或有资产的主要构项,其所占比重由上年末的61.5%上升到70.5%。

外资银行无意扩大贷款业务。2002年1-9月,上海市外资银行的本外币存款增长率达25%;而本外币贷款的增长率仅为1%。③外汇贷款,中外资银行的比例反而从2002年6月末的51.4:48.5变成了53:47。③

汇丰银行内地分行2002年净利息收入上升仅4%,为3.531亿元;而属于中间业务(汇款、外汇交易佣金)的手续费收入增幅则高达21%,达2.120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7.52%。④

(二)做强外汇业务

自1982年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进入内地以来,外汇金融业务一直是其主打业务,也是中国监管当局首先放开的业务。外汇业务,主要包括外汇存贷款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

外币存款服务包括活期帐户和定期帐户两种,其中外币现钞帐户的币种为美元、港元、日元、欧元等4种,外币现汇帐户为美元、港元、日元、欧元、英镑、加拿大元、澳元、新加坡元等8种。对于外汇定期存款,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设有最低起存额。外汇贷款业务,有项目贷款、贸易融资等。

近年,外资银行的外汇存款增长较快,但外汇贷款长期徘徊不前。外资银行外汇贷款余额有所减少,既有外汇贷款核算上的变化(如原来同业拆放视同外汇贷款,后来改在同业往来项目下核算)因素,更有外资银行减少信贷投放、进行呆坏帐核销的因素。

国际结算业务,如进口付汇、押汇等,长期是外资银行力主的业务品种。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都已超过30%。(三)精心挑选人民币业务

现已有18城市允许当地外资金融机构经营有限人民币业务,并且,已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可以延伸到已经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

外资银行吸收中资企业的人民币存款还没有开始,主要依靠“三资”企业及非居民的人民币存款;此外的人民币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就是同业借款和同业拆借。现已有多家外资银行获准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从事同业拆借业务。拆入拆出资金的额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定,最长期限为4个月。

由于资金来源的限制,对于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会精心选择,如企业存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与贴现、银团贷款、按揭贷款业务、人民币信用卡业务等。

(四)筹划高技术含量的复杂金融交易业务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弹性化,使得人民币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凸显,产生了日益增加的对管理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等复杂金融交易工具的需求。外资银行具有这方面的比较竞争优势,有意介入这一市场。2003年11月,东京三菱银行上海分行立即向监管当局提出在中国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申请。2004年6月,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东京三菱银行获得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牌照。

全球现金管理等一类更复杂和有较高附加值的跨国财务管理服务都是外资银行积极筹办的业务。如外汇保值和增值、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跨国财务系统。其中,跨国财务系统,即地区财务中心(RTC)、共享服务中心(SSC)、现金汇集等之类的财务指导、咨询服务是外资银行的强项。

全球活跃银行历来重视基础专利的研究工作。所谓基础专利,即可以被多种从属专利引证的专利。一旦基础专利被其他从属专利引证,就可以收取不菲的使用费。例如,花旗银行在美国授权的“电子货币系统”专利,已被其他相关专利引证高达84次。花旗银行在全球已经取得64件金融产品基础专利。⑤在中国,花旗银行已在国家专利局悄然申请了19项金融产品的“商业方法类”专利。截至2002年底,至少又有8家银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递交了发明专利申请,许多专利已进入审定阶段。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金融技术专利,其目的是要做全球以及国内银行电子核心技术及标准的垄断者。

三、外资银行核心业务

国际活跃银行尽管业务非常广泛,都很强调核心市场/产品优势,做到业务广中有精。

如花旗银行具有信用卡、零售银行、外汇交易和贸易融资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大通曼哈顿银行则在全球批发银行业务、全球托管和清算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华的外资银行同样强调要以核心业务制胜。

(一)个人理财业务

个人理财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业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理财,分为面向富豪阶层的私人银行服务和面向一般富裕阶层的贵宾理财服务。前者的门槛很高,如摩根大通的私人银行服务开户金额为500万美元,瑞士银行为50万美元。2002年,汇丰亚洲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为300万美元,低于300万美元的客户交给零售银行的“卓越理财服务中心”。⑥

各主要外资金融机构都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自己的在华业务拓展重点。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的中国分行多设有个人理财中心之类的专业理财办理机构。瑞士信贷、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则主要由驻大陆办事处的首席代表负责联络内地富人,由香港分行的私人银行家操作具体的业务。

由于外资银行目前还无法全面操作人民币业务,只能做外汇理财业务,国内目前火热的基金、债券、保险产品销售业务暂时还不能涉及。但外资银行拥有理财领域的全能型人才,为客户提供理财“一对一”的服务。随着人民币业务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就会逐渐显露出来。

(二)外汇资金业务

银行的外汇资金业务包括外汇买卖业务、货币市场业务、贵金属业务、债券业务、筹资业务、衍生产品业务等。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外汇资金业务更多地集中在外汇资本金结汇业务和因私购汇业务。

1.外汇资本金结汇业务

FDI适用中国的资本项目管理法规,主要如《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暂行办法》、《关于对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的通知》等。国家外汇管理局(SAEF)有专门的一套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办法。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局”)核定最高限额的外商投资企业(FIEs)资本金帐户内的外汇资金。入帐外汇资金必须符合外汇局核定的资本金帐户收入范围;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只能用于投资项目的正常生产经营开支。

FIEs的注册投资以及以后增资都要通过这一专门的资本金帐户管理。过去,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由外汇局逐笔审批,银行凭外汇局核准件办理结汇。2002年6月,改由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授权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审核办理。外汇局通过被授权银行对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实施间接监管。2003年1月,东京三菱银行等10家在沪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开办审批投资项下的外汇资本金结汇业务。

2.因私购汇业务

自2003年10月1日起,中国将境内居民个人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用于境外经常项目支付)限额提高。2003年6月达成的CEPA诸多条款逐步细化,特别是个人可直接申请进入香港(“自由行”),内地到香港的外汇流量大幅增长。由此,使得因私购汇业务规模快速扩大。2002年8月,因私购汇业务全面放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境内居民个人购汇管理信息系统”,并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外资银行都可向外管局申请开办个人售汇业务。自此,原来由中国银行独家办理此业务的局面被打破。2003年,东亚、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挤入对内地居民开办的境内居民个人购汇业务。

(三)外汇存贷业务

1.外汇存款

一是外币结构性存款。外币结构性存款,即提供不同程度本金保证、与汇率挂钩的结构性存款。汇丰银行推出的双利存款,花旗银行推出的优利帐户,渣打银行推出的汇利帐户,荷兰银行推出的美元挂钩存款均属此类性质。

二是外汇贷款业务。包括短期贷款和银团贷款。银团贷款一直是外资银行参与中国大型建设项目的主要贷款形式,且多邀请中资银行参与。如2003年7月,汇丰银行及中信资本作为牵头安排行,并由汇丰银行担任独家帐簿管理人,组建了包括汇丰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参加的对天津发展发放一笔1.1亿美元的5年期银团贷款,贷款利率为LIBOR+80BP

2.外汇一人民币转换贷款

2001年9月外汇利率实现市场化后,外汇存贷款利差已缩小至0.9%,仅相当于人民币存贷款利差的28%。2003年6月,美元短期贷款利率大约为2.2575%的水平,而人民币短期贷款利率为5.04%,相差2个多百分点。外资银行贷给“三资”企业外汇贷款,后者将之结汇成人民币,即实现了以低的外汇贷款利率借得人民币贷款。即使加上千分之五的结售汇手续费(双边报价)支出,通过上述操作的成本还是要低于直接人民币贷款利率2个百分点左右。但中资银行的外汇贷款不能结汇,则不可如此操作⑦。

(四)消费信贷

1.住房抵押贷款

外资银行目前所开展的住房抵押贷款,只能面对境外人士。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外币贷款活跃起来。渣打银行房贷承诺24小时内回复贷款人。同时银行告之贷款人所贷金额、利率、还贷方法,哪种还贷方法适合贷款人,哪种还贷方法不适合贷款人。汇丰银行承诺为购买北京某国际公寓的境外客户提供最长达30年七成的楼宇按揭贷款,贷款年利率按美元或港币基准利率下调1%(美元3%或港币4%)计算。同时,如购房人属于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客户,在此基础上,更将享受美元下调0.25%、港币下调0.75%的进一步优惠。

2002年11月,德意志收购惠泽中国的股权,借此进入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通过参股惠泽中国,即可间接介入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2.汽车消费贷款

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发放的个人汽车贷款总额超过人民币945亿元,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商业银行占有,其他各类机构所占份额不足10%。2004年,银行业开始审慎对待汽车金融公司风险。银行的退出将把汽车贷款市场留给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开放汽车信贷服务许可证申请之后,中国银监会已经批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虽然银监会规定的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车贷利率浮动空间相同,即“在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础上,最高下浮10%,上浮30%”。(五)信用卡

外资银行十分看好中国的银行卡市场。而拟议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卡管理条例》将允许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和其他外资发卡机构进入银行卡市场。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关于讲到外资银行在中国进行银行卡业务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赞成和支持的。……所以我们支持外资银行应该有自己的银行卡业务。”⑧

受人民币业务逐步开放的限制,外资银行只能先申请向境内公民发行外汇贷记卡和借记卡。根据国家旅游总局的测算,仅2002年,中国出境旅游者的人均花费就达到了1100—1200美元,目前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总支出已达120亿美元。国际卡业务很有潜力。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已发行国际卡。

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到2004年,中国银联已正式批准了16家香港银行加入中国银联,成为银联的正式成员机构。这意味着16家香港银行已经获准在香港全面开展银联卡业务,包括在香港发行和受理银联卡。同时,这也是中国银联首次吸纳非中国内地的成员机构加入,并向其提供相关服务。

2004年1月,上海银行与汇丰银行合作推出“申卡国际信用卡”。持卡人在香港消费能享受汇丰银行的特别优惠;上海银行向每一位持卡人免费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安享人生等增值服务;持卡人在境外消费之后,可到上海银行指定网点使用人民币还款。2月,花旗浦发推出双币国际信贷卡,该卡在境内刷卡消费使用人民币,境外则为美元结算。在政策允许后,花旗和浦发将联合组建合资的信用卡公司。

(六)企业现金管理业务

国际银行业的公司业务已经从单纯的支付结算和贷款授信业务为主转变为银行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现金管理服务。⑨企业现金管理业务,是将银行已有的清算支付、贸易结算、流动性管理(包括现金集中,零帐户余额、名义汇集、应收/应付管理)、货币市场投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信息服务等业务产品整体打包,为不同的企业在各种情况和各个时点上度身定制现金管理方案。

汇丰银行主推其现金管理产品,其企业现金管理服务包括帐户管理、交易管理、现金及帐目平衡管理以及传送途径管理。渣打银行与TCL集团签署了银企合作计划,全面托管TCL的远期票据业务,未来半年内还将延伸到现金业务,包括信贷。美州银行环球资金服务部在中国推出人民币应收款服务平台,并开始为全中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人民币托收应收款业务服务,增强了在华资金管理能力。荷兰银行上海分行推出“流动资金业务”,为内地中小企业提供理财融资。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也为一些“优质民企”提供融资建议。

(七)证券及投资银行业务

1.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

自2003年1月,花旗、汇丰和渣打三家外资银行获批从事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后,目前已有多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等)获得QFII托管行资格。QFII托管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为投资者申办QFII资格;代客托管资产组合;提供兑换外汇、人民币资金结算、证券及现金结算;监督合格投资者客户的投资运作;向监管机构汇报合格投资者客户的投资活动、收付汇款、兑换外汇、收取本金及指定;人民币户口的活动情况;提供财务报告服务,并遵从公布所规定的一切申报要求。

资金结算和托管的经验成为外资银行竞争潜在QFII客户的“资本”。QFII托管行最初的风头落在外资银行,率先申请成功的瑞银、野村、花旗、高盛等均把业务定在了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汇丰银行已夺得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高盛公司的QFII托管行业务。依照程序,QFII委托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代为申请开立一个证券帐户以及人民币结算资金帐户,用于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进行资金结算。花旗银行夺得了德意志银行的QFII托管行业务。中国建设银行夺得了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的QFII托管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则夺得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大和证券SMBC公司、德累斯顿银行的QFII托管行业务。农业银行获得雷曼兄弟公司的QFII业务全球托管和清算业务。外资银行选定中资银行作为QFII业务托管行的原因,-部分在于实现业务上的战略合作。

2.QFII业务

到2004年8月,在中国境内拥有QFII牌照的境外机构已达18家,总投资额达到21.25亿美元。

QFII可以在中国投资股票、债券和基金。QFII必须在3个月内将资金汇到在托管银行建立的帐户中。根据外汇管理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的投资额度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不得高于等值8亿美元的人民币。”

3.不良资产管理及抵押贷款证券化

2003年1月,德意志银行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信达公司将与德意志银行通过在境外发售资产支持债券的方式,合作处置由20个项目组成、涉及债权25.52亿元(本金总额15.88亿元、应收利息3.47亿元、催收利息6.17亿元)的一组不良资产。11月,花旗集团旗下的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购得中国银行18亿美元不良贷款组合资产,支付5—6亿美元。该不良贷款是中银香港2002年为上市准备时,转移到中银开曼公司的。

中国银行的这笔贷款组合资产中,包括发放给香港和内地约450家公司的贷款。

2004年1月,花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及摩根银行在内的大型国际银行参与购买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出售的26亿美元不良资产。4月,摩根大通收购华融在2003年12月拍卖的两批不良资产。同月,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向花旗集团一次性整体转让广东惠州、汕尾地区23.26亿元不良金融债权。此次转让的不良资产涉及房地产、机械、化工、商贸、供销合作、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超过600户债权。6月,建设银行采用一次性整体打包转让处置方式出售帐面价值约40亿元不良资产。40亿元不良资产回收现金率为34.75%,回收现金达14亿多元。整个资产包被分成三个规模相当的资产组合,以国际竞拍的方式进行处置。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等15家境内外投资机构报名注册参与了此次竞拍。摩根士丹利牵头的投资财团和德意志银行牵头的投资财团分别赢得了两个资产包和一个资产包。

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资产处置实际上成为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跳板。通过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外资进入目前尚受管制的领域。一些不良资产经过重组、整合后,可以形成新的竞争力。外资机构可以通过购买不良资产而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以较小的投入计入被管制的领域,并且如果持有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外资机构可以通过处置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而成为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或股东,间接进入A股市场,以较小的投入而获得管制带来的溢价。

4.中资企业海外融资业务

中资企业海外融资,包括IPO和发债,都是外资银行争夺的业务。

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根据上市公司注册地的不同区分为两类:境外上市外资股公司和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外资股公司是指在境内注册、境外上市的公司,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是指在境外注册、中资控股的境外上市公司。”⑩对于境外上市外资股公司,通常又根据上市地点将其称为H股(香港)、N股(纽约)、L股(伦敦)和S股(新加坡)等。在港上市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通常称为红筹股——意即公司的利润规模上有超常规的增长。两类境外上市公司的共同特点都_是上市在境外,营运主体、业务收入主要在内地(中银香港等是例外)。

1993年7月15日,第一家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2004年9月底,共有104家境内企业(含非国有企业)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流通市值为3929.4亿元。其中:仅在香港上市的有89家,同时在香港、美国上市的有12家,同时在香港、伦敦上市的有3家,仅在美国与仅在新加坡上市的各1家。以上数据只统计了境外上市外资股公司。对于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尚没有公开的正式统计,但根据香港交易所(HKEx)统计,截止到2004年9月底,仅在港交所主板及二板(GEM)市场挂牌的中资控股公司(“红筹股”)已有79家,市价总值达港币12197.83亿元。

2003年11-12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港发行H股。2004年1月,中金公司、摩根士坦利、花旗集团顺利成为建设银行上市保荐人。2004年4月,美林证券、德意志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共同承担东风汽车10亿美元原始股销售。2004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上市。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亦将陆续登陆香港等资本市场。

(八)国际结算清算业务

1.国际结算业务

信用证、托收等基本国际结算业务,外资银行都可以提供。部分外资银行利用离岸结算业务,政策的灰色地带,通过离岸帐户办理国际结算,中转费用少、资金在途时间短,很有市场竞争力。外资银行往往从提供信用证担保开始,然后再推广到外汇贷款,并通过这些服务带动结算业务的发展,进而拓展到其他的金融产品。

2001年全球保理业务量超过5700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2倍;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保理基本取代信用证。⑾中国保理业务量已从1996年的1200万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12亿美元。⑿

中资银行迄今为止只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PCI),能够开展该业务。由于尚无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开展“无追索权的应收帐款转让”业务提供保险,商业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外资银行则在保理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又或多或少地从事混业经营。汇丰银行2000年的保理业务量已达到20亿美元。外资银行对供应商及大集团、大集团与买方的应收帐款予以保理。2002年3月发生的南京爱立信公司提前还款事件即是一例。

2.外汇清算业务

2003年11月,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后,中银香港、汇丰及渣打等7家香港银行提出申请希望成为人民币在香港的清算行。2004年2月,中银香港全面启动清算业务。从2月25日起,中银香港为40家参加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提供存款、兑换和汇款清算服务。

①中国银监会刘明康记者招待会:银行对外开放/新浪新闻2003/12/01。

②2004中国银监会了《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对外资银行并表监管方式进行了调整。

③“入世一年:上海中外资银行‘打’个平手”,《解放日报》,2002年11月7日。

④“中外资银行力拓中间业务共同面对低利率困扰”,2003.05.13。

⑤林华:“花旗金融专利的挑战”,《中国外资》2003年第4期⑥“私人银行服务走近中国”,《新快报》2003年1月20日。

⑦2002年12月6日,外管局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国内外汇贷款外汇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第六条:“出口押汇和打包放款的结汇,可由债权人直接核准办理,除此以外的国内外汇贷款不得结汇。”“外资银行对内放款……的管理思路需要继续研究,此次改革只涉及各中资金融机构(债权人)向非金融性质的境内机构(债务人)发放的自营外汇贷款,其他外汇贷款的管理仍维持现状。”换言之,有关“除出口押汇和打包放款之外的用途,国内外汇贷款不得结汇”之规定,也仅仅成为对中资银行的制约。

⑧银监会刘明康记者招待会:银行对外开放新浪新闻2003/12/01

⑨目前,国际领先银行的现金管理,已经开始向更高层次的高附加价值财务管理过渡,其驱动因素主要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增加:(1)流动性风险:金融市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金融投资工具日益多样化,投资风险在增加,企业的短期投资如果出现失误,将立即产生严重的支付问题;(2)利率风险:企业需要对其庞大的资产和负债的利率结构随时进行调整或保值;(3)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汇率风险不可避免,还需要承担国家风险;(4)评级风险:企业越来越需要取得无抵押担保的融资,以避免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其信用评级,增加资金成本。

第8篇

(一)内部劣势分析(W)

1.学费标准偏低,财务收入风险不容忽视。学院学费标准为3520元/人/学年,大大低于同类院校水平,而学费标准的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在校生中贫困生比例,导致学费、住宿费欠缴水平较高,应收学费坏账比率不容轻视,而且贫困生助学贷款毕业后还款违约使得学院还需要承担连带罚款支出。2.教育成本投入居高不下。一方面,为了适应迅速增长的学院规模,引进了大量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要求提高,实践教育和企业外聘教师比率大幅度提高,导致在编和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必然增加。与此同时,随着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学生教育、活动经费及招生经费投入水平不断提高,日常运营成本日益增加。3.外部融资渠道单一,债务负担较重。新校基建投资尚未全部完成,外部大额筹资主要来源于单一的银行贷款,且受到行政性不允许增加学院债务规模因素的制约,外部筹资能力有限,限制了学院的规模发展。同时,学院较高的负债水平,使得已获利息倍数、现金负债比等财务指标偏低,资金流动性水平较低,还本付息压力较大。4.资金管理能力和使用效益有限。内部审计等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能力和机制;受预算水平不高、执行缺乏刚性等因素影响,资金使用效率有待加强。另外,科研水平较弱,产出能力有限。

(二)外部机会分析

(O)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认可度日益增加。

(三)外部威胁分析(W)

1.生源竞争加剧,收入基础受到冲击。首先,近年来虽然社会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但高考录取绝对规模趋于减少,学生择校的自主性增强;其次,学院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缺乏核心竞争力,同类普通院校建设力度加大,而同层次院校间竞争加剧,高考录取分数线有所下降,生源整体质量有所下降。第三,本科院校、社会性办学机构、高级技工学院数量和办学质量都在提高。因此,生源问题直接导致了财政性资金保障水平。2.办学层次受限,学费标准突破难度较大。教育部严格控制院校升格,学院的办学层次发展受限,无法将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本科层次,不仅难以提升学员核心竞争力,更是使得学费标准的提高受到限制。3.国库集中收支管理力度加大,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受到限制。4.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要求在增加,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指标限制逐步提高,为达到教育部评估指标要求,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仍需要持续大额投入。5.受宏观调控影响,银根收紧、利率提高,债务负担有增无减。

二、S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

第9篇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发展

1建筑业企业竞争发展战略

竞争发展战略是指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所采取的直接抗衡竞争者挑战,并在竞争中获胜,求得长期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常见的竞争发展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3种。

1.1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以较低的生产经营成本或费用获胜;宗旨在于通过为企业建立低成本优势,从而谋求成本领先地位,应付企业面对的各种竞争力量。

1.2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核心是以施工经营特色获胜。即企业通过特色化经营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成为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从而保证需求者乐意接受的特色产品或服务,为企业在行业内建立起一个特殊的市场地位,有效地保护企业不受或少受以上威胁的冲击,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主动地位。

1.3集中战略集中战略即企业通过集中其全部力量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群体的方式,为自己建立防御威胁的体系。对于相对实力较弱的企业更适合采用此战略。

2建筑业企业稳定型战略

企业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或维持型战略,其特点是企业满足于已有的经济成果,只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近的目标,今后每年取得的期望值只有稍微的增长或者基本相同,这种战略的风险较小。

3建筑业企业紧缩型战略

企业紧缩型战略也称为退却战略,其核心是想办法主动撤退,争取平隐渡过危机,伺机采取其他战略。企业紧缩型战略分为3种类型,即转变战略、撤退战略和清理战略。

3.1转变战略。是指企业虽然陷入危机境地,但还有挽救和值得挽救的经营事业所实施的一种战略。

3.2撤退战略。这种战略能保存企业实力,等到一有机会就可发动进攻。选择撤退战略的主要方法有:出卖部分资产,削减支出,削减广告和促销费用;加强库存控制,削减一部分管理人员,撤退出一些市场目标,将企业经营资源集中到企业的主导项目和核心市场上。撤退战略包括放弃战略和分离战略。当企业遇到很大困难,预计难以通过转变战略扭转局面或当采用转变战略失败后,企业就应采用放弃战略。

3.3清理战略。又称清算战略,即企业由于无力清偿债务,通过出售或转让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偿还债务或停止全部经营业务,而宣告业务生命结束的战略。清理战略分自动清理和强制清理战略两种,前者一般由股东决定,后者需要法庭决定。清理战略是所有战略选择中最为痛苦的决策,所以通常情况下是所有战略失败时采用的一种战略,在毫无希望再恢复正常经营时,早期清理比被迫破产好。

4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同的企业拥有各自的竞争力,去占领不同的市场。构成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归纳为3部分:市场营销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4.1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成的具体要素是: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业主意图的能力,即理解标书的能力;企业的信誉和品牌;服务的能力。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是如何把无形的服务转换成有形的商品去和业主沟通,能够把为业主增加的价值信息传递给业主。业主在签订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合同时,无法预先选择有形的建筑产品,也无法预先检测工程的质量。因此,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往往成为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业主通过比较企业以往的业绩和在行业中的信誉来做出决策。对提供工程咨询服务的企业来说,信誉意味着技术能力和依靠技术控制风险的能力。对施工企业来说,信誉就意味着对建筑师或设计意图的理解能力、工程质量保证能力和履约能力。对标书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比竞争对手更理解业主的追求,业主的理念,甚至主动发现业主,与业主结成伙伴,引导业主的需求,培育业主的个性化需要,提供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服务,形成自己的优势。

4.2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包含了组合社会资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创新能力就是组合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已有资源的集成来实现。技术创新并不是一般所指的技术进步,而是指通过对已有产品或者技术的组合来产生新的产品和新的功能,不必要求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专利产品、专有技术,更主要的是要求企业要有集成各种知识、信息、技术、产品、人才的能力。施工企业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不一定都表现为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施工技术。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前提主要表现在方案设计的新颖性方面,如果对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它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基本没有特殊性,或者说施工技术基本上都是通用技术,创新更应注重对施工工艺的改进,以力求降低成本、提高建筑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从事房屋工程施工的企业掌握发展核心技术,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一些大型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创新会对结构产生特殊要求,因而要求提供总承包或施工服务的企业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新的结构,总是先有设计,才有施工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因此,只有把设计与施工方法相结合,才有施工的核心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创新是施工技术创新的动力。对许多为建筑工程配套的专业公司,如玻璃幕墙、智能化等,首先从产品体系的研发需要体现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再到工程设计、生产工艺的改进直至施工安装工艺,都需要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工程咨询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力则是主要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包括制定标准规范的能力。如中国建筑研究院的结构所开发的PKPM结构设计软件巳成为同类市场的主打产品,这与其是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编制单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拥有了技术制高点,企业才能有占领市场的主动权、控制权。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