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自我毕业总结

时间:2022-06-04 00:01:44

导语:在大学自我毕业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自我毕业总结

第1篇

三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园子的时候,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好奇而新鲜;如今三年转瞬离去,已经长成一个青年,对现实与未来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量;在即将结束这段人生历程的时候,回头去看,有一些话应当写下来。

高考之后,憧憬着自己梦寐的神圣殿堂。当我的双脚真正迈进这所校园时,一切又都很快成为现实,生活就是生活——实实在在,来不得幻想,这里只有真实!

大一的第一个月怀着对“兵”的无比敬仰,我严格、认真的上完了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堂人生之课——军训,近一个月“风吹日晒”的“军旅”生活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个的黑人!但就是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懂得了应该如何为人,如何处事!也正是因为这些奠定了我三年大学生活的主调——自信、勇敢、坚强!

大一是怀着对大学生活无比新奇的一年。进网吧,学会了微信聊天,学会了搜索引擎,懂得了嬉笑怒骂,没日没夜的给同学打电话,找同学聊天,给他们发邮件,而知识永远只属于书本。一年的“游子”生活下来多少有些苍白与暗淡,但正因为有了这些,我才有了这样的感叹:生命何其短,光阴不可待;同学情谊真,知己亦难求;真情话离别,心中许多愁!

经过一年的散漫,到了大二,学习开始成为我的主题。

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级,网页制作……让我忙的不亦乐乎,但又忙得踏实。学习,强烈的求知欲望,加上青年的好胜,巴不得把世上所有想学的东西一下子都通通学完了,学好了。一次一次的考试,一次一次的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坚强,这一年我比温总理还忙!可那浩荡的知识海洋又岂是我一介青年所能学得完的啊!然而又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让我懂得了人生更应该懂得的真谛——学习,人生永不变更的话题——活到老学到老!

好像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年,为了这一天——大三!大三,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一年,欢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工作了,可以自己赚钱了,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了;而忧的是我们到底拥有什么,我们到底可以做什么,我们的人生价值又何在?

懵懂的大一,繁忙的大二,可真正到了大三的时候却手足无措!想想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这张人生的白纸依旧还是一张白纸,依旧还是苍白!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更习惯于去想什么是人生,习惯于去讲理想与抱负,然而每每想到这些却只能是惆怅!望着蓝蓝的天空——广博、深渊……

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了吗?可圈子外面还有多少人在羡慕,在好奇;还有多少人在期盼,在追求!是啊,大学校园充满了太多的神奇,然而又有多少人把它看成是成才的摇篮,又有多少人把它看成是青春的荒废!而大学他真正神奇的地方又是在什么地方,他的深邃又在何方呢?读完大学,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些吗?

毕业了,离开这曾经无限向往的地方,有不舍,有迷惘;有依恋,有徘徊!从此我开始步入社会,开始直面人生,我准备好了吗?

幸运的是,我还有梦想。青年须努力,男儿当自强。大家共勉之!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第2篇

我自认为无愧于大专两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大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大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两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大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两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第3篇

采用学分制

美国高中为四年制,有9-12年级,每年9月开课,至次年6月上旬结束,为期约36周,共分两个学期。美国高中跟大学类似,也是采取学分制,各个州的高中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由州教育部门规定,各校进一步制定本校学科、学分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各州中学自定学分计算方式,所以每个州的中学毕业要求是有区别的,但毕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即必修课各学科学分比例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例,各州大体相当。

不同课程对应不同学分,一般来讲必修课一个科目一个学分,选修课多为0.5或者0.25个学分,大部分学校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读22―24个学分才能毕业,也就是说在就读的四年高中当中学生要修读20多门课,一般每学期至少选5―6门课。完成上一年级学分,方可进入下一年级。如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申请进入大学或在校选修大学课程。

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是大学先修课,即在高中修读大学一年级课程。AP考试是由大学理事会主办的全国统一考试。包括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在内,已有22个国家3000多所大学承认AP课程。学生在入读这些大学时,可以将通过考试的AP课程折抵大学学分,免修相关大学课程,从而达到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等目的。 AP采取的是5分制,从1分到5分,3分以上的成绩为大多数的大学所接受,可以在以后上大学折抵学分。少数顶尖大学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

必修课vs选修课

和中国高中不同,美国高中不分文理科,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很多课程还分普通课程和荣誉课程,有些学校还有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

每个学校会有不同的课程要求,但基本上分为必修课、选修课、AP课程、IB课程和荣誉课程。必修课通常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选修课涵盖了经济、法律、建筑、外语、艺术、水利、商业等领域。而且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难度和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课。有的课程只有一学期,有的会持续一个学年甚至更久。

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都不一样,每个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同学,老师在固定的教室等待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来上课,学生课间五分钟要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这一点也是和大学十分类似。

对于国际学生,很多私立高中是提供ESL课程,而且很多事安排在课外时间。所以国际留学生可以同时兼顾主修课程和语言课程。有很多ESL课程甚至涵盖了SAT和TOEFL课程,是美国高中为了国际学生的美国大学申请而做的安排。

独立制定选用教材

美国的高中一般课程会被分成5类,分别是数学、科学、英语、第二外语和历史。美国高中教材是以启发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制定的,在美国境内,每所高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不一样的。各州政府有权利制定适合本州的教材。美国的每个地区,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有何种的科学修养,大多是有硬性规定的。比如麻省(Massachusetts),每年对特定几个年级的学生有统考,这个统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数学,数学不过关的,高中是不允许毕业的。所以基本上每间正规高中,也都对数学水平有最基本的要求才准毕业。但对应的标准相比国内来说确实不算高,而且很多人还都是勉强混过去的――美国的高中课真的很轻松。

美国高中数学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整体来说,教材虽浅,但涉及的面宽。教材内容有:数和运算;模式、函数和代数;几何与空间观念;测量;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问题解决;推理和证明;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美国高中语文(英语)则可以看出美国早就抛弃按照知识能力的逻辑结构组合教材,现在美国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来整合的。这种以人格主线整合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这种以人格主线整合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是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知识能力,形成问题解决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何编制高质量的习题是教材编制的重要方面。美国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Glencoe公司于2005 年出版的新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习题设计很有特色。

《物理:原理与问题》是美国McGraw-Hill出版的一本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供9-12年级学生选学一年。该书主编保罗・齐策维茨(P.W. ewitz)博士是密歇根-迪尔伯恩大学(University of chigan Dearbom)的物理学教授,在原子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美国人对科普知识了解的程度相当高。就拿《星际穿越》来说,此片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据有关媒体报道本片全球总票房达到5.423亿美元,而本片在美的票房却不是最好的,美国很多人都了解影片所应用的物理理论。

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学生,有些学校会提供AP课程。以数学为例,高中最高级的AP课程包括微积分等。AP的教材也不是统一的,AP的任课老师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教材,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AP课修够一整年后,就可以报考全国的AP考试了。老师也会另外推荐一些课外读物。

忙碌的校园生活

第4篇

谷晓红: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考生来报考中医药大学,他们不仅有着明确的专业兴趣和职业志向,而且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比如2010年一个叫窦豆的北京考生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是2010年具有保送资格的北京市优秀学生,她选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10年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拔复试,笔试和面试均为第一名,高考总分636(文科),现为我校中医学(五年制)实验班大一学生。

记者: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各个媒体的关注和大量养生书籍的出版,在国内形成了新的一波“中医湖”,可能许多孩子就是在家长的鼓动下报考了中医药大学?

谷晓红:健康是每个人的根本,从事健康事业是永远不会失业的。我们非常理解家长的想法。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我们的确希望有兴趣的考生报考中医药大学。这样他们能学得轻松、有乐趣,也更容易学有所成。

记者:擘医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看到中学同学都已经在工作挣钱了,自己还在采窗苦读,应谊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谷晓红:医学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与生命相关的职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非常扎实,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医学专业学制长是国际惯例。但中药学、制药工程、卫生管理、法学(医药卫生)、护理学都是四年制。

记者:我知道您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的,现在已经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中医专家,学习中医带给您了什么影响?同时也请与我们分享专业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谷晓红:学中医首先是有助于自身的修养提高,看待社会、对待他人、自我内心的感悟都会有优势。做医生时,当患者经过你的帮助,他的病痊愈了,心中会充满欣慰。

记者:据了解,学校在2011年将推出新的高端特色人才的培养方式?

答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培养杰出的中医药人才为己任,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我们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做着进一步的继承与创新。2011年。中医学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首次开办“岐黄国医实验班”和“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记者:请详细在这里给我们的考生介绍一下学校新增的专业方向情况?

谷晓红:中医学专业的“岐黄国医实验班”,是本科教育与直接攻读博士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前五年按本科教学计划培养,第四年来进行分流考核,对合格者采取直接攻渎博士学位方式,达到培养要求者,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为达到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将分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知名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培养。通过九年的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精通中医经典理论,掌握必要的西医学知识,能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与技能,成为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中医药临床精英人才。2011年中医学专业“歧黄国医实验班”在全国计划招收30人。

中医学专业“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在原有中医学专业七年制的基础上推出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制七年,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该专业旨在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厅、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其培养特点强诵将中医基础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学位教育融合成一个整体。2011年招收的专业方向包括理科基地班、中医临床班、中西医结合A班、中西医结合B班、中西医结合骨伤班和针灸推拿对外交流班。2011年在全国计划招收220人。

记者:按部就班的学制是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感觉上了这两个专业的任何一个班,缩短了学制,能够保证培养的质量吗?

谷晓红:七年制我校已办了20年,今年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力度,相信质量会更好。岐黄国医实验班是首创,但五十五年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应该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有大批优秀教授参与培养也一定会起到示范作用。

第5篇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立足一线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角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一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地气儿”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培养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作者:张艳丛 赵婧 苏永彬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3]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4.

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自主创业;人才模式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析学”问题时,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Let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 1e tp rise ed-uca L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百森商学院

美国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是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学府。早在1967年白森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并且把商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加以整合设置,多次获得美国和国际大奖。可见,白森代表了美国商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1.1.2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2001年,哈佛大学在必修课中增加了“创业家”课程。至今哈佛大学已开设了15门创业管理课程,具代表性的有“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等。

1.1.3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此外,斯坦福大学工学院也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数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师生研讨会性质的创业思想领导者研讨会(EnlrepreneurialThough Leaders Saninar)。医学、法学院、教育学院也开设了1-3门创业方面的课程。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初,毛家瑞、彭刚、陈敬朴等学者对创业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1999年1月,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标志着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发展方向。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使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课程体系等方面。

在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方面,试点院校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人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2 自主创业模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民办高校作为我民办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具有214所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层次民办高校,25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木科层次民办大学。

目前,民办高校由于定位准确、办学突出特色,走市场办学的道路,其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于普通高校。但由于国家机关缩编,国有企业裁员等因素使普通高校传统就业渠道不断受到冲击,相对普通高校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自主创业在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如何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已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本文侧重把理论研究与创业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理论提升,通过研究与实践使自主创业教育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定位的新亮点。

将学生看做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努力创设适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成为整合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建构学生知识与技能,完善学生人格并促进学生适应职业变迁的过程。将工作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作为学习项目,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工作过程,使学生在与工作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更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限。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环境,把创业教育研究扩展到民办高教领域,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法律知识等多个角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模式。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统一、

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本文的研究与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力度的必要性;(2)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3)民办高校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分析;(4)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设计;(5)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办高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业教育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新亮点,从就业人才培养向创业人才培养的转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把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体到实践应用,在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领域做出新的尝试。

二是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与改革,为民办高校探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新型创业教育模式。

3 民k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设计

3.1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对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为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民办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情况调查,为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重要需要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建议。

3.2 实施步骤

民办高校自主创业模式的研究,其主要方法采用的是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具体实施步骤是:

(1)查阅国内外高等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研究和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民办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创业能力的要求,总结民办现有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3)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创业需必备的法律知识的培养等多个角度,对民办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设计;根据研究成果进行教改实践与经验总结、

总之,可以明确国内高校今后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首先,要引入国际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缩短我们自身的探索时间,少走弯路;其次,鉴于国情所限,创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都要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再次,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创业人才培养列入教学计划;最后,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形成我国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辐射地区的经济状况加以发展优化,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培养模式,提升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峰.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管理类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究[J].黑龙江科学. 2013(10)

[2]周建,金素.??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3]钱方,吴海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6(18)

[4]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 2016(01)

[5]王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6)

[6]蔡云.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7]彭新平,张秀梅,陈永秀.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

[8]郭占元,安烨,梁琳.??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创新创业课题,

第7篇

关键词:高职起始年级;自我教育;班主任

现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作出与时俱进的改变,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抓住每个特殊时期高职学生的变化,并作出相对应的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教育,成为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高职院校起始年级学生的特质

首先,起始年级的高职学生年纪尚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都没有完全成熟,更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历过高考的失利,带着一些失望、一些不甘、一些自卑等不良情绪来到校园;第三,由于对高职教育错误或不科学的认识,起始年级学生总认为高职学生就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差,毕业后更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等。由于这些信息的干扰,新生们严重缺乏自信、缺少目标、更缺乏自我教育管理的意识。此时,班主任老师科学有效的引导便尤为重要,不仅是便于日后班级的管理,更是对于高职学生人生目标的重新树立及肯定,有利于日后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实现。

二、实现高职院校起始年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学生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观察周围世界,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的终极标准。而在整个过程中,起始年级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班主任老师在高职学生起始年级时期,应根据现实情况,针对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实践、自我控制等方面做出科学引导,以便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帮助高职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

(一)定班规,以纪律约束,培养起始年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

自由总是相对的,基于高职起始年级的学生自身的特质,班主任老师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班级制度。健全的班级制度是班主任老师的法典,帮助班主任树立威信,一定程度上,还能通过这种约束力培养起始年级学生自觉意识。

在新生入学后一周内,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制定与学校规章制度相适应的班级“通规”,对班级同学在纪律上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约束力,明确高压线不得触碰。其次,最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进行初步了解,对班级进行初步定位,整合班级同学信息,召开班会,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与班级同学共同制定以激励为主的、只适用于本班的班级“特约”。通过这样一系列详细的班级制度,规范同学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逐步让同学们养成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二)树目标,以目标为线,牵引起始年级学生重建自信,实现自我认知

针对起始年级的新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一对一个别交流,再结合其入学档案,主要掌握新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其他特殊情况等。分析收集到的资料,班主任老师应“因地制宜”引导同学们制定新的大学目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首先,抓住“首尾”,引导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以各类奖学金及专业技能比赛为主要目标,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涯;成绩不好的同学则应该及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各类活动为平台,找到落脚点,锻炼自己的能力。其次,高职教育已不再只追求分数,而是尊重个性,注重培养各类有特色的、符合社会不同需求的高级职业人才,因此班主任应该引导起始年级学生是以专业技能为主、性格、能力、特长等各方面共同进步为目标,来规划学业生涯的。

通过制定目标,班主任老师帮助起始年级学生走出过去的阴影,重新全面的认识自己,找回自信,规划好大学生涯。

(三)创活动,以活动为机,帮助起始年级学生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实践

班级各类活动是班主任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第二课堂”。这类活动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把精力放在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达到自我激励、自我体验,只有通过这样的自我实践,才能使学生主体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在“第二课堂”的教育设计中,应以班级同学的特色为基础,多形式、多主题、多途径的组织各类班级活动。第一,活动的质量是其次,但是“全员参与”的宗旨一定要坚持,班主任可以以“任务分配”的形式,调动全班同学,逐步消除新生的羞涩,达到主动参与。第二,班主任把握好活动的主题,其他部分可以交给班级同学自行组织,让同学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才华。但由于起始年级学生缺乏经验,班主任不能一下完全放手,要逐步引导,慢慢放权。第三,每次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同学们进行总结,保持好的,改善缺陷,不断进步。

(四)立典型,以榜样为例,正面引导学生形成思想主流,加强自我控制

首先,组建一个得力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在起始年级之初,一定要选好第一届班团学生干部,这不仅便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全体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的纽带。班主任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发掘人才,组建一批能干、肯干、会干的学生干部,以此带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其次,班主任充分发掘班级优秀人才,包括成绩优秀的、能说会道的、才艺突出的、精干成熟的等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通过各类表彰,在全班面前树立典型,既正面引导班级学生形成主流思想,指明奋斗的方向,又能使同学们通过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清楚地看到差距,增强自我控制的力度,加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起始年级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并不是一个速成工程,需要班主任老师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在这个阶段,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重导轻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建立实现自我教育的信心,掌握如何如何开展自我教育,为以后的大学生活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莉勇 黄勇芳,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构建自我教育体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体系 构建

职业生涯规划是英文“Career Planning”的意译。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的环境形势,方向性地计划安排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特别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长计划的合理安排。

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缺失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笼统的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或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不能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起步较晚

1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国家教委文件指出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这些探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多数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

(四)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是专业化不强,一般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操作技巧,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二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不稳定,专职人员匮乏。

(五)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充分,职业需求模糊、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起点偏高、职业准备不足、职业攀比模仿。 20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有51.4%的人队自己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有17.6%的人只有3—5年的规划。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将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与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自2003年以来,面向全校本、专科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礼仪等。同时邀请用人单位HR和校友到校给学生做“实战讲座”等形式,这样的职业指导存在随意性和临时性的问题。2005年引进了教育部与航天四创合作开发的就业卫星精品讲座,同时开设校内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讲座教师,并将就业讲座纳入课外学分体系。2008年购买北森公司careersky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2009年,向2009级新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在讨论、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了理论完整、操作性强的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1、组织管理机构。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学校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负责培训担任课程的教师;做好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安排班级、课时、教学时间与地点。

2、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必修课。课程包括自我知识、职业知识、经济环境趋势、人际沟通,面试、简历撰写、工作适应等问题的分析和指导。

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组织学生完成课程配套的careersky测评系统的使用,通过实践教学、职业测评、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职业认知,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创业、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实现人职匹配。

3、课程结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作为必修课而设立的,学分设置为2学分,共计38个学时,根据院系、专业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实施课堂小班教学。

4、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教学方法:按专业相关性划分小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理论分析与测评软件,结合案例研讨与课程活动。

考核方式:学生完成测评报告和大学阶段职业发展初步规划为成绩合格,记课外学分2学分。

5、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等组成。每位教师在承担课程任务前都经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培训,并取得TTT认证培训资格。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价与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的客观反应。在09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软件对其在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后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前后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为:

(1)了解自我:此项测评前后差距不大,原因是09级新生刚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普测,其中有卡特尔多项人格测试(16PF),该测试旨在让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也开设有关了解自我、解释测评报告的专场讲座。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共同点的。

(2)了解职业: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对自身专业、社会环境、就业形势方面都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认为高中对职业方面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行动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为个体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的行动力得到了提升,这和目标缺失的行动力是有差异的。

由于上述的调查是基于同一群体在时间上纵向研究。为更加直观的体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中的差异,又抽取了600名未接受过该课程教育的08级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对其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是和09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在careersky的反应是趋于一致的。

2、学生参加课程后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对学生在使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后留言进行了主观分析和统计,总体分布如下:

三、西南林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访谈和对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分析,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师资队伍问题以及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西南林业大学的个性问题,也是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共性问题。

(一)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该课程从大一学生开始,持续两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在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引导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白皮书。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缺乏全程化的专业指导,院系在专业与职业发展的个别化指导上也十分欠缺;职业指导理念还偏重于就业率的提高,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倾向于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相对较少;课程相对单一独立,未能和社会实践、心理调试、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

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与环境,还与教学管理部门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势在必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高品质的课程,是由教师团队的专业资质所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基本都是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相应的专业人员极少。同样,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环节时缺乏实战经验,不少学生认为行业人士的讲座更有吸引力。

(四)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学生课后感受与收获调查发现,有37%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往往只有到了毕业学年,才会在即将面对社会、面对责任等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思考、学习了解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

四、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议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一)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

(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

(三)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队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Pazy A. Joint responsibility: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inpidu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er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1998,(20):311—331.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4]杨琼.云南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科爱好者,2010,2。

[5]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4—215。

第9篇

关键词:化学 主动 探究 积极性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化学学科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教师的研究重点。[1]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文化课,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1.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学习作为一种应付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2]

2.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能否获得毕业证的逼迫。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3.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3]

二、培养学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一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2.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化学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化学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影响,这要求教师不能采取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让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化学不仅影响着学生毕业成绩,更是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要注重学生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更要革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中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兆平.浅谈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6(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