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09:18:08
导语:在选煤工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粗煤泥分选 煤泥重介 干扰床分选机
目前,我国的重介选煤工艺大多采用全级不脱泥入选,设备趋向大型化,自动化。这虽然使工艺更加简化,但不利于提高全粒级煤炭的分选效率,并且该工艺需要高分选精度设备。重介质旋流器的主要分选粒级是0.5~50mm,当重介旋流器直径超过750mm时,0.5~3mm物料的分选精度比较差;浮选机的分选粒级是-0.5mm,但在实际生产中对0.3-0.5mm粒级易因气泡的携载能力不足而损失。因此,在重选和浮选之间存在一个有效分选粒级的缺口,如果能将这一部分粗煤泥进行有效分选,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选煤厂的精煤产率,粗煤泥分选意义重大且深远。
1 现有的粗煤泥处理方式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各种煤炭研究所、煤炭设计院以及煤炭企业研制出多种粗煤泥分选设备,例如螺旋分选机、小直径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TBS)等。结合我国煤质情况,以小直径重介旋流器和干扰床分选机这两种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这里仅介绍煤泥重介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在粗煤泥分选上的应用。
1.1 煤泥重介旋流器
煤泥重介的原理是利用离心沉降原理进行分选,其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当煤流和介质流以一定的压力从进料口切线给入旋流器过程中,在柱段器壁的导流作用下,悬浮液强烈旋转,旋流器内的流体流动呈双螺旋结构模型。在旋流器内的旋转流场中,悬浮液中密度大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移向器壁附近,并随外旋流在底流口排出;密度小的颗粒,来不及到达器壁即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不同密度下的粗煤泥得到了有效的分选。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有效分选粒级为0.045-1mm。在分选过程中,旋流器直径越小,产生的离心系数越高,粗煤泥颗粒在煤泥重介中受到分选力远大于重力场和大直径重介中的分选力。用煤泥重介处理粗煤泥,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煤质波动的适应性强,但加重质的粒度和分选密度对分选效果影响较大。
1.2 干扰床分选机
参照干扰沉降末速公式,同一流体中的沉降速度随着颗粒密度的变大而变大。如果提供一个上升流速度,流速介于两种密度的沉降速度之间,则在上升流中,高密度颗粒沉降,低密度颗粒上浮,从而实现了粗煤泥按密度实现分选。
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密度可调可控,有效分选密度范围可达1.40~1.80kg/L;不需要复杂的入料系统,且由于设备本身结构简单,维护工作量比其他设备小;相比于煤泥重介,干扰床分选机不需要重介质,成本更低。鉴于此,干扰床分选机必将成为今后选煤厂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最佳设备选择。
2 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对比
煤泥重介旋流器和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的总体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得出,煤泥重介旋流器可能偏差较小,由于其分选过程需在离心力场中完成,故其分选效果要优于在重力场中的分选效果。分选速度快,处理能力大,是煤泥重介的两大优点。但从实际应用来看,部分选煤厂煤泥重介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入料压力不易稳定,底流口和溢流口的比例不合理等,并非此分选设备的问题。虽然煤泥重介一定程度上会增高介耗,提高成本,但由于其分选精度高,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粗煤泥分选设备。
干扰床分选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设备,对易选煤及中等可选煤有较好的分选效果。TBS的底流控制靠对流速的测定来进行自动调节,自动化程度高,但同时干扰床分选机对入料的粒度要求比较苛刻,入料的粒度上下限之比需要在4之内才能得到有效分选,对等沉降颗粒的分选效果很差。因此,合理控制粗煤泥的入洗粒度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分选效果。干扰床分选机在我国的使用虽然始于近几年,但发展势头愈发猛烈。
3 结语
通过对两种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分析比较,煤泥重介的分选精度最高,在选煤厂中使用最广,但仍需加强其操作参数和本身的结构的研究。近几年,干扰床分选机随着技术难题的不断解决,在现场的应用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好,因此干扰床分选机分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粗煤泥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高丰粗煤泥分选方法探讨[J].选煤技术,2006,(6).
[2]刘传志 粗煤泥分选机械设备工艺及比较选择[J].煤,2009,(3).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using modern design analysis
Liang Miao,Zhang Xin-jie
(Schenck (Tian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300385)
【Abstract】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no longer just industrial plants so simple, i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lives, more and mo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times. Author of a paper province's larg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project desig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lications in high current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fully reflects the large industrial intensive, people-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of natur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e stresse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a ration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create simple geometric shapes and bright,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reflect contemporary.
【Key words】Industrial buildings;Building design,Planning and design;Landscape design
1. 引言
(1)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祖先留下了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然而,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近20多年的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在城市的改造和兴建中,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痛心的问题,说明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存在还没有摆脱传统束缚,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放手创造新工业建筑的现象。
(2)近年来,我国每年完成的建设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之间的百分比53:47,工业建筑占了建筑工程的一半以上,我国的工业建筑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也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技术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提升为技术、资讯密集型。现代工业建筑设计需要适应并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形象。
(3)某省某公司的大型煤矿选煤厂项目,建设内容有主厂房、筛分车间、皮带机栈桥、综合办公楼、食堂及倒班宿舍等。本次设计遵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最佳效益、技术进步的同时,尊重现有环境,保护、利用、整合自然资源,建设成一个环境清新舒适、生产便捷高效、具有现念的绿色高技术产业基地。
2. 规划设计理念
2.1 构建开放的空间形象和集中的建筑布局:方案以线性的空间布局,如成品煤生产区沿发展轴的排列、带状的绿化、沿城市道路的景观带等,形成选煤厂厂区开放、动态的空间体系。生产区内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为实现资源共享和废水等集中处理提供了保障。
2.2 塑造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城市景观:营造良好的选煤厂厂区环境,并注重建筑群体与环境的融合。一方面是成品煤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现代高新企业展现自身形象、塑造标志性建筑的需要。
2.3 实现分期建设的步骤和持续发展的目标:线性的空间布局使厂区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自由生长,弹性化的建筑布局,从而使厂区始终处在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持续的发展状态中。厂区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设计、突出重点、统筹考虑、一次设计、分部实施,做到既能满足当前煤炭生产的需要,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并能保证对周边及自身环境无污染的要求。
2.4 营造适于交流的场所和人性化的空间努力创造一个鼓励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厂区同周边城市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并将对人性化的设计始终贯穿在每个空间中,使厂区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聪明才智的场所。
2.4.1 规划结构。
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一期、二期用地整体设计,形成了“一轴”、“一带”、“两环”的空间结构。“一轴”指贯穿用地的南北向发展轴,是将各主要成品煤生产的建、构筑物串接起来的连廊。规划中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1)通过连廊加强了成品煤生产区内各建、构筑物间的生产和人员的联系。
(2)现代选煤技术的展示廊道。
(3)衔接一期、二期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骨架。
(4)体现人文关怀的休憩、交流场所。
“一带”是指位于成品煤生产区同煤炭科研管理区之间的带状绿化,既合理划分厂区功能分区,也是厂内“线性”模式的开放空间,为人员休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两环”即环绕生产区的大交通环路以及在一期用地内的小环路,是主要的人流、车流和物流的通道。
2.4.2 功能分区。
考虑到用地的不规则形状以及煤炭生产厂区一期、二期衔接的需要,将主要的成品煤生产区布置在用地的东侧,即用地相对规整、规模较大的区域,便于生产区的延伸和布局;将厂区内的管理区布置在场地的西侧。两个功能区之间以绿化带作为隔离和过渡,也是厂区内的休闲和生态区。
2.4.3 景观设计。
将综合办公楼同主厂房及筛分车间以整体的建筑群体形象展现在周边城市面前,建筑与城市道路间大片的绿地和水面更加衬托出厂区集中、开放的布局和现代的建筑形象。绿化带的设计掩映于各个建、构筑物之间。
3. 建筑设计理念
3.1 创造更为灵活的煤炭生产厂区室内、室外空间,各个建、构筑物间纵横交错的连廊、厂院空间,将阳光、新鲜空气、绿化植物引入煤炭厂区各个角落,营造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体现人文、生态的设计理念。
3.2 以一横一竖两道人文性质的连廊组合几个体块,横向的连廊以一组开放的绿化空间为主,使建筑空间内外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纵向的连廊为一个带有玻璃采光顶的序列空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这一半私密性的空间中,作为建筑的真正灵魂核心――人,将被得到充分的尊重。空中连廊与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将使这一个体现煤炭工业化发展和管道集中的“信息走廊”摆脱了给人冷冰冰的感觉,而洋溢着浓郁的人性品质,通过丰富的交往与过渡空间的设置,创造了停留与景观观赏空间,使高科技的工业建筑,具有浪漫宜人的诗情画意,科技和人文在此得到交融。
3.3 自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来,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工业建筑设计师们追寻的方向,曾经以展示现代工艺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派”也开始致力于关注本土文化和地域气候,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气候观,走上一条从“高技术”到“生态技术”的探索之路。山西省多个大型煤炭选煤厂考虑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案满足现有工艺生产要求,同时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采用有效节能和环保措施,注重工业厂房内各个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生态特质。集中布置的大型选煤建、构筑物:根据生产工艺,各个建、构筑物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集中布局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统一模数,达到构件尺寸统一、加速建设进度、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设投资的目的。工业建筑设计师们在注重建筑与城市文脉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同时,根据当地的气环境候条件,在建筑采光与遮阳、自然通风等技术环节上积极的尝试,建筑设计师们利用先进的结构、材料和工艺,他们最追求创造一种健康、舒适的人工建筑微气候,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并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建筑关系人类的生活质量,风格和形式是第二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此得到最深刻体现。
3.4 大面积、大体量的各种建、构筑物以其恢弘的气势,壮观的造型和精美的细部使其具备鲜明的个性和可识别性,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完整的建筑格调。丰富的建筑轮廓线,构成一组气势磅礴,造型优美的新型工业建筑。
4. 论文结束语
此方案经过缜密的分析、测评,在整体意念上,摒弃了传统工业厂区规划中各个选煤建、构筑物与综合办公楼,附属用房等具有民用性质空间的分割,对立状态,充分体现整体与和谐的理念,将各个选煤建、构筑物与综合办公楼等具有民用性质的建筑一体设计,以一个凯旋门的意象,把两大部分功能清晰地分开,但同时又把两大部分体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门”的整体意象又同时隐喻着“科技之门”和“厂区之门”的双重含义。造型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通过与各个建、构筑物大跨度、大尺度的连接关系形成壮观的建筑轮廓线,独特的建筑体形,个性化的现代工业建筑成为周边选煤产业的地标性建筑。
参考文献
[1] 吴丽丹.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4):80一81.
[2] 黄铭铭.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广州建筑,2007,(12):194一195.
[3] 李贻传.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会[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07).
关键词:自动液位控制;溜槽防堵;堆煤保护;物料探测
章村矿洗煤厂洗选工艺为高变质无烟煤重介洗选,具有煤质硬度高、密度大的特点,设备检修维护量递增,而人员逐年缩减,对洗煤厂的自动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该厂中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工艺生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1]。
1 煤泥搅拌桶自动液位控制
煤泥搅拌桶是压滤机入料缓冲容器,随着压滤机工作循环的进行,煤泥桶内液位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此岗位需要岗位工时刻关注搅拌桶的液位变化。结合现场实际,我们利用液位自动化控制可同时实现监测液位及自动控制底流泵开停的功能。电气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中 KA1 KA2中间继电器
SB1 底流泵启动按钮 SB2底流泵停止按钮
工作原理:在煤泥搅拌桶直桶段上安装上压力变送器,变送器将液位转化为电流信号传送至数显仪表,不同电流对应的液位的上下限值设为显示仪表的上下限为触发动作值,从而控制底流泵的开停,使液位始终保持最佳的液位。
2 溜槽防堵装置
洗煤厂设备脱介筛、胶带输送机溜槽因杂物影响极易发生堵塞,灵活利用限位开关自行改造溜槽防堵装置,溜槽堵塞检测器安装在溜槽不受物料冲击的侧壁上,当溜槽内形成堵塞时,检测器将发出报警、停机信号,防止由物料堵塞溜槽而造成的恶性事故。
信号电源AC220V;LS――磁性开关;KZ――中间断电器。
原理:本装置采用门式结构,限位开关弹簧复位,安装在溜槽侧壁。当物料在溜槽中造成堵塞时堆积的物料必定给溜槽侧壁一个压力,从而将本装置的活动门向外推移[2]。当活动门偏转角度大于受控角度时,其限位开关LS动作,中间继电器动作常闭点断开,PLC控制回路断开,通过PLC内部梯形程序来控制生产工艺系统中相关联的设备停机,并同时在控制室计算机模拟屏上显示故障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堵塞故障排除后,活动门自动复位,方可重新开机。
3 物料探测装置
洗煤厂设有原煤缓冲仓、精煤及矸石仓,原始监测方法垂绳丈量,精确度低,劳动强度大。由于某种原因因仓满造成设备停机事故,为了避免以上现象发生,安装超声波料位计对原煤、产品仓及矸石仓的煤位信号进行实时监测,我厂先用的是超声波 VEGASON 仪表,测量范围可达 70米。适用于测量黏度大、腐蚀性或磨蚀性强的介质,安装方式为法兰式安装,传感器价格低,由于采用两线制技术,安装和布线的耗费大大减少,参数设定和仪表使用非常简便。
工作原理:压电陶瓷制成的高功率的测量探头发射聚焦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束被介质表面反射回来,电子部件分析反射回来的波束的运行时间和信号形态可以给出精确的物位值。
超声波料位计输出的是4-20ma电流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煤位信号,并将采集信号进入PLC,上位机界面可实时监测煤仓显示数值,密控员可根据此值增减给煤量,优化调控洗选流程。
4 结语
通过几种自动化保护装置在章村矿洗煤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为解决人员短缺提供可靠保障,优化生产流程协调控制,同时在安全生产中降低了事故率,提高运行效率,保证洗煤厂安全高效生产,对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杨小权.几种自动化保护装置在大柳塔洗煤厂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4(5).
[2]党清.溜槽防堵保护装置的改造与利用[J].煤炭工程,2009(B11).
论文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框架梁柱,截面,结构加固,包钢,粘钢
1工程概况
上海能源大屯选煤厂主厂房始建于1979年,为多层框架结构,南北四跨,柱距7米,东西18跨,柱距7米,层高4~9米不等,总建筑高度33.40米。设计混凝土为200号(早期的混凝土强度标号),厂房由于年代久远,期间经历过多次工艺改造,导致内部结构荷载已经较原设计布置变化非常大,多处混凝土框架梁柱存在破坏迹象,经过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进行结构鉴定,必须对该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2该工程由于是工业厂房,内部生产设备早已就位,且厂方要求工程加固不能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故该工程根据厂房内部设备空间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加固工艺。
2.1混凝土框架柱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即包混凝土加固法,是通过在原混凝土构件外叠浇新的钢筋混凝土,增加构件的截面积和配筋,从而达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降低柱子长细比,达到对原有构件进行加固的目的。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可根据原构件的受力性质、构造特点和加固要求不同,选用单面加厚、两面加厚、三面加厚和四面加厚等构造形式。加大截面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梁、板、柱、墙等混凝士结构的加固,其优点是可以在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增大其刚度和变形能力,部分情况下也可以加强连接的可靠性。但现场湿作业工作量较大,养护期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另外,截面增大,还存在施工时侧向稳定等问题,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及房屋净空也有一定影响。
在进行混凝土构件截面加大施工中有一关机工序就化学植筋技术,植筋新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后产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并且密着性能良好,无需作任何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变更、追加、加固的最有效的方法。
2.2混凝土框架柱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把型钢或钢板等材料包在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外侧,通过外包钢与原有构件的共同作用,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达到加固的目的。此方法主要是通过约束原构件来提高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多用于柱子加固,也可用于梁的加固。对于矩形截面柱,一般在其四脚外包角钢,横向用缀板焊接成整体;对于圆形截面柱,多用扁钢加套箍;对于梁可仅在受拉边外包角钢加固。外包钢加固法又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外包法是角钢直接外包于被加固构件四周;湿式外包法是在角钢和被加固构件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中间浇筑混凝土,这实际上是一种外包钢和外包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加固方法。湿式外包钢加固由于可大幅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用来加固承受很大荷载的受压构件。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适用于在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加固。
2.3混凝土框架梁粘钢加固法
此法施工较为简单。一要特别注意对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处理。对于旧、脏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清洗,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露出平整新面,将粉尘清除干净,再用丙酮擦拭表面;对于混凝土表面较干净的,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使之平整,清去粉尘,再用丙酮擦试表面。钢板表面处理应根据其绣蚀情况,可用喷砂、砂布、砂轮机打磨,使钢板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纹路尽量与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拭干净。二要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目前国内市场建筑结构胶粘剂鱼龙混杂,对胶粘剂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三要注意在配胶、粘贴过程中的细节。胶粘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配制,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剂的用量,搅拌要均匀,同时在粘贴时要保证粘贴面的饱满、密实。四要注意在固化阶段不能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结构粘钢加固方法,与其他的加固方法比较,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先进性,主要有:
1、坚固耐用: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完全能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施工工艺精巧,质量优秀,工程合格率为100%。胶粘剂30年老化试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粘钢加固后的结构试验,也证明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和可靠的。
2、施工快速:在保证粘钢加固结构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并能根据业务要求,在不停产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完成施工,受到用户的普遍赞扬。
3、简洁轻巧: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粘钢加固的施工,干净利落,比较简便,现场无湿作业。完成加固后的结构外观不改变,比较轻巧,钢板薄,结构自重增加极微,不会导致建筑物内其他构件的连锁加固。
4、灵活多样:粘钢加固法的适应性很强,能够解决生产上和生活上各种有关问题。粘贴钢板的方案多种多样,灵活巧妙。
还可粘贴型钢、加固钢结构及砖砌体结构等。
5、经济合理:由于施工快,避免或减少工厂停产时间,节约加固材料,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粘钢加固的费用大为节省,经济效益很高。
2.4混凝土框架梁底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该技术采用的碳素纤维布强度是普通二级钢的10倍左右。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等优点。厚度仅为2mm左右,基本上不增加构件截面,能保证碳素纤维布与原构件共同工作。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新技术,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根据结构鉴定情况,对厂房内部分框架梁底和顶部进行粘贴碳纤维布,部分楼面由于工艺改造增加荷载,需要在混凝土板底粘贴碳纤维布。
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除具有粘贴钢板加固法的优点外,还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能力和对被加固结构的保护能力,提高了结构耐久性;材料强度高,外贴加固用量少(厚度小);荷载增加极少,几乎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外形和尺寸;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加固时噪音小、灰尘少,对结构的使用环境影响较小。
仅仅依靠碳纤维片本身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力学特性及优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片粘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才能达到补强的目的。因此,环氧树脂的性能是重要的关键之一。环氧树脂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适应于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底涂树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到混凝土内一定深度;粘贴碳纤维片的环氧树脂易于"透"过碳纤维片,有很强的粘结力。依使用温度的不同,树脂还分为夏用及冬用类树脂。我公司使用的各类树脂规格及性能(包括底层涂料的规格及性能、环氧腻子的规格及性能、粘结树脂的规格及性能等均有详细表格资料、以备索取)。
浸渗粘着树脂除渗透到碳纤维片内、通过固化形成CFRP之外,还具有粘着剂的功能。与腻子、底涂同样,必须具有把因载荷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发生的应变确实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剪切强度及粘着强度便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概况、工程需要、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情况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专业在教学理念、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清晰。自2006年教育部教高厅函[2006]5号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来,国内高校部分专业陆续开展了专业认证工作。实践证明,专业认证效果显著,在改革专业教育、改进教学行政管理、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教育水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加强了教育界与工程界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了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2013年6月19日,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式与国际接轨。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排名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但与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仍有差距。通过两次专业认证,让我们认识到了本专业与认证标准尚有不足。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本专业建设情况。
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况
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为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和“985优势平台”重点建设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重点专业;1981年、1984年批准为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事矿物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以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博导15人,教授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基金与荣誉称号获得者20余人次。本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连续几年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排名第一,列入A++专业。
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需求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然而,煤炭在开发利用中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不断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加工是实现我国煤炭高效利用,减少燃煤污染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和利用技术。”发改委和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原煤入洗率提高到70%。目前,选煤行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选煤工程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未来矿物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在增加,仅煤炭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预计在12000人。煤炭加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以煤炭加工为代表的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本专业是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中首个接受认证的,已进行了两次认证。认证专家组认为我校矿物加工专业在认证标准中“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个方面达到了认证的基本要求。但专家也提出了以下意见:(1)课程体系中非煤类专业知识需进一步充实;(2)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考核工作的力度还需加强;(3)培养目标达成的软硬件条件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4)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进程偏慢。通过两次认证,感受到专业现状与认证标准仍存在差距,需要在专业建设上跟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设
1.转变办学理念。我国的大学一方面要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同时要实现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才符合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大学的多数专业为拓宽就业面,过分强调基础,压缩专业课课时,实践环节缩水严重。经过工程专业认证,新的培养方案中调整了培养目标,要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高水平工程师人才,从2013年开始执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调整专业课程及课时。(1)为适应金属矿选矿方面的就业需求,增设了《非金属矿物加工工程》、《团矿与烧结》、《粉体工程》、《选矿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等;《矿物加工学》中增加化学选矿内容;将《选煤厂设计》和《选煤机械》改为《选矿厂设计》和《矿物加工机械》。(2)将专业主干课《矿物加工学》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四位教授授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3)为新生开设了《矿物加工过程创新体验》、《专业概论》和《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等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4)选修课中新增《煤质管理与技术检查》、《煤炭运销与管理》、《煤质化验与分析》、《选煤厂管理与技术经济》,满足毕业生在煤质分析与营销方面的需要。(5)将部分专业结合度不高的课程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6)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习的学分,延长实习时间,鼓励学生在生产现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更新和优化教材。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专业课和必须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卓越工程师。近年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技发展,总体上比较陈旧。《矿物加工机械》、《选矿厂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矿物加工过程信息技术》、《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课程内容明显落后于工业界和科技界。近年来,我们组着手进行了教材更新,《选矿厂管理》已于2011年再版,《矿物加工机械》已于2012年出版,《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已形成讲义,实习实验教材编写中。
4.强化实践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实践能力培养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2]。第一,部分高校重理轻工,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企业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欢迎学生实习;第三,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多,实践资源严重不足;第四,实践经费不足,造成实践环节严重缩水。因此,我国工程教育面临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下降的窘境。本专业一直以大型煤企为基地,坚持三大实习,但近年来也面临上述问题。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2和2013年开始建设河南煤化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三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另外,进一步巩固神华宁煤集团、河南神火集团、中平能化神马集团、兖矿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经费的支持,与企业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建设新型的实习与实训基地;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大毕业设计在企业或设计单位进行的比例;完善毕业设计规范和条例,加强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近年来,以“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装备水平。实验室开放管理,为大学生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提供条件。突出科研创新训练,完善国家重大项目向本科生开放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充分利用专业的学科平台和科研资源,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国际化的对象包括教学体系、科研活动、教师队伍和学生[3]。认证专家在两次认证中均指出本专业在国际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近年来,本专业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式,接受专业前沿技术;引进国外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开设讲座;加大从海外高端人才的力度。继续推进本科生2+2培养模式,在已有的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基础上,与更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借助一些国际、区域项目,加强与国际名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毕家驹,陈以一,何敏娟.建立工程专业评估制度尽快提升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8-731.
[2]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关键词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型升级
1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前几十年中被社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煤炭企业的高速发展所掩盖。在煤炭开发和利用方面,煤炭企业盲目追求开采量,且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科研投入低、创新能力弱,缺少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同时,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造成水资源、土壤和空气的严重污染,与煤炭共伴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煤炭利用方式粗放,主要作为燃料使用,终端消费比例高,加工转化的比例低,导致综合利用效率低。在经营管理方面,煤炭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各种项目盲目上马。企业中存在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和设备,生产经营成本高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形势的变化,煤炭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挑战。目前,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传统行业正在形成以智能化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模式、新业态。煤炭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是其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世界能源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大规模推广使用廉价的天然气代替煤炭,使得其对煤炭的需求不断下降。相反,一些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国内过剩产能“走出去”。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2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开发与利用
2.1推行煤炭高效、绿色开采
煤炭开发的问题在煤炭企业中长期存在,并且饱受诟病,也是煤炭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煤炭的开采量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同时参考企业的人力、物力和矿区资源情况。煤炭企业要建立相机决策的生产组织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精准组织生产和运输。要大力提高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和掘进机械化程度,优化生产系统,降低生产能耗。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研究攻关,提高人均开采效率,实现煤炭生产的集约化、高效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企业也要充分考虑矿区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企业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等环节,都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针对矿区不同的地理特征采用不同的绿色开采技术,例如保水开采、充填开采和矸石不升井技术,减少对高硫、高灰煤矿的开采。煤炭企业在采煤的同时也要促进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力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煤矸石既可以用于回填因采煤而产生的土地沉陷区,也可以与粉煤灰共同使用制备建筑材料;煤炭中含有镓、锗等金属元素,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分离、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矿井水经过处理,也可以进行产业化利用。
2.2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深加工
煤炭洗选加工和深加工是我国未来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它一方面提高了煤炭产品的使用效率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煤炭产业摆脱生态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洗选可以有效去除煤炭中所含有的硫分、灰分和有害元素,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例如:电煤灰分每降低1%,发热量将提高200~360J/g,且每度电的标准煤耗减少2~5g;工业锅炉和窑炉用洗选煤,热效率可提高3%~8%,节约煤炭10%~15%,同时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显著减少。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提高原煤洗选比例。煤炭企业要在煤矿附近设计、建造选煤厂,直接将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和分质分级。在此基础上,不断降低煤炭洗选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高效分选,提高煤炭质量,增加煤炭品种。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努力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化工原料并重方向发展,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神华宁煤集团主动适应国家的煤炭产业发展导向,建成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可以生产油品405万t/a,是目前世界上单套装置最大、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因此,煤炭企业应该以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为示范,快速推进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学品等生产制备项目。同时,加强煤炭深加工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3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煤炭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性、系统性过程,煤炭企业应该建立一整套从生产、经营到管理的管控体系,推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出了一种“轻资产”的经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煤炭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借鉴。2016年神华集团实现产煤单位生产成本108.9元/t,比2015年同比下降8.9%。“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固定成本控制在较少的范围,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经济研究中,总成本是由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两部分构成。长久以来,固定成本被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不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因此,相对于变动成本来说,固定成本的管理一直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尤其对于煤炭行业而言,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高,流动资产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比例,既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摊销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又可以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煤炭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具体来说,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庞大资产、项目和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将一些辅资产和业务通过混合所有制或外委的方式逐步转移出去,将有限的资金聚集到核心业务和关键技术相关的核心设备上来。其次,严格控制项目,避免盲目上项目,凡是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计划都应遵守“无论证不立项、无立项不计划、无计划不资金”的原则,使成本管控贯穿于工程设计、生运营、系统改造的各个方面。然后,积极盘活低效资产,采取多种方式对闲置、废旧资产进行处置,比如拍卖、网上挂牌交易以及回收承包等。最后,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特别是使用效率不高的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经营的形式获取,按运行时间或者使用次数向供应商支付租赁费用。除此之外,煤炭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并且按季度对成本利润指标进行考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运用资本运作和财务杠杆优化资本和债务结构,加强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财务成本。加强物资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则,降低吨煤配件材料消耗。
4融合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能源”管理模式
在煤炭消费强度降低、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必须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大动力改造提升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煤炭企业快速发展,为煤炭企业创新力。首先,煤炭企业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种硬件投入,并逐步提高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的比例。其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完善生产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工作面图像监测系统,同时加入数据管理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对煤炭的生产进行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对矿井的状态(如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气压、温度)和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测,实现全面的感知,确保煤矿开采的高产高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后,在煤炭的销售过程中,煤炭企业应该积极开拓线上业务,推进煤炭销售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提高经营效率。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煤炭价格、物流服务、供求信息等,实现与用户直接交易,降低销售层级和成本。
5适应国家战略,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投资,支持其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国内制造业走出国门,支持国内产能过剩的行业到这些具有巨大需求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推动国内过剩钢铁、煤炭和水泥等的消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煤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同主要煤炭消费国和资源国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进口国内比较缺乏的优质煤炭和炼焦煤,同时出口过剩的动力煤、褐煤等;二是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境外的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和运营;三是承包境外煤炭工程项目,同时出口成套设备、先进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经验。煤炭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国际化的经营风险。在开展国际贸易时,要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在合作进行资源开发或者项目承包时,要加强投资决策前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做好境外项目资源评价、项目评估,确保经济可行性。同时,煤炭企业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保障。
6结语
新常态背景下,煤炭行业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煤炭行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更加迫切。煤炭企业必须积极改进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开发和利用,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煤炭产业,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我国煤炭企业才能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跨越。
参考文献:
[1]牛克洪.未来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方略[J].中国煤炭,2014(10)
[2]赵志国,张东晨,闵凡飞.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煤炭清洁利用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3)
[3]张熙霖,柳妮.煤炭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实践与策略研究———以神华集团为例[J].煤炭经济研究,2017(1)
[4]张科利,王建文,张少龙.去产能形势下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6(6)
为了培养矿物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有机化学的教材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突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特点,着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据此,本课程选择的是获得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由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该教材按照官能团系统分类,每一个章节介绍一类有机化合物,而每一章节又按照结构、制备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主线,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和综合应用。但是在2011年我校在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课时由64学时缩减为48学时,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我们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在缩减课时的情况下,精选本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例如,教材中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醇和醚、酚和醌、醛和酮、羧酸、胺、杂环化合物等每一个章节都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而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这些内容略有掌握,因此我们在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中,补充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将有机化合物按照官能团命名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后面的章节中就不再介绍。教材中某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反应和另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前后重复介绍,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合并简化。以醇制备卤烃为例,教材第九章卤烷的制备方法中介绍了醇与氢卤酸作用,而第十章醇的化学性质又详细介绍了卤烃的生成,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避免了重复。教材中立体化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而立体化学和矿物加工的专业知识关联较少,我们将其内容适当简化删减。其次,为了强调矿物加工专业特色,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必须重点讲授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我们学校的矿物加工专业主要是面对煤炭行业,学生必须对煤的相关知识了解透彻。煤是由有机质和矿物质组成,煤中的有机质又是由苯环、脂环、杂环和一系列的含氧、硫、氮的官能团组成,要认清煤的大分子结构,必须掌握好有机化学中芳烃、环烷烃、酚和杂环化合物这些章节的内容,另外煤经常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裂解反应、芳构化反应、加氢反应、缩聚反应、脱氧反应和磺化反应等也渗透在有机化学各章节中。煤的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分为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三种,这些药剂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捕收剂主要是煤油、轻柴油等,它们是石油裂解的馏分产品,主要是C11-C16的烷烃,在有机化学烷烃的学习中可以介绍;起泡剂包含天然起泡剂松醇油(α-萜烯醇),工业副产品起泡剂杂醇和仲辛醇,人工起泡剂醚醇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学萜类、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讲授中介绍;调整剂主要是一些乳化剂和絮凝剂,涉及有机化学中高分子聚合物的知识。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的煤基流体燃料,由煤70%、水30%和少量添加剂经一定工艺流程加工而成,添加剂起着关键作用。水煤浆添加剂中主要是分散剂和稳定剂,分散剂是磺酸盐、羧酸盐、聚烯烃类化合物,稳定剂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盐类化合物,这些涉及羧酸和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关知识。目前,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将相互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化学、煤化学、选矿学的教学内容融合,将打破过去有机化学、煤化学和选矿学在课程设置上过于独立、缺乏联系的局面,整合原有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二、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一些教科书上没有列出的反应及其具体应用实例,将同类型的反应随时进行总结,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扩大知识面。例如,水煤浆添加剂中普遍用到的分散剂是萘磺酸盐,在萘磺酸盐的制备过程中涉及我们所学有机化学中萘的磺化反应,萘在165℃时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产物是β-萘磺酸,β-萘磺酸经过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后与碱中和即可得到我们所需的产品萘磺酸盐。学生通过这个实例的学习,将会加深对萘的磺化反应的认识,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还与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联系起来。FS-201作为一种浮选剂在很多选煤厂使用,它的药剂用量比煤油低30%左右。这种药剂的主要成分是轻质烷基苯。这种药剂的合成涉及有机化学中最著名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它的合成是烯烃与苯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反应物经碱洗、水洗再经脱苯、精馏,截取255℃以前的馏分。课本中一个普通的化学反应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学生将会印象深刻。通过这些实例的学习,学生发现有机化学课程并不是完全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关系,专业知识也并不是深奥难懂,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三、有机化学教学手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