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22:16:03
导语:在恐龙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导入 多媒体使用
一、问诊课堂,在反思中历练
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都会挖空心思去设计一个比较满意的教案。教师们都会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设计安排许多教学环节,突出教学设计的层次,但也因为这样,往往会过于注重课堂的广度而忽略了其深度,从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在设计和执教低年级《大鱼和小鱼》一课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
1、华而无实,全而不深
案例1:《大鱼和小鱼》一课中,我采用谜语导入课题,通过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大鱼和小鱼的真实画面,欣赏形状各异的鱼。为了凸显重点,在画鱼之前我设计了"大小对比"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篮子里挑选出"鱼"在同一画面中进行摆放,然后做大小对比。这一小环节就花了两至三分钟。
反思1:其实"大和小"这个问题是浅显易懂的,若当时在出示课题时,将"嘉宾"尼莫和尼莫爸爸直接设计在课题板书展示中,对学生抛出问题:这两条鱼中,谁是爸爸?谁是儿子呢?学生马上能回答上来:大鱼是爸爸,小鱼是儿子。重点很快突破了。但当时为了让教学设计显得流畅递进,略带表演性的展示了这一"突破重点"的环节。其实这算是一种"怪现象",原因在于"目标的转移"——从课堂原本是为学生服务的过程转移到课堂教学变成为老师自己展示教学的服务。教师在备课中罗列各种好的教学环节,以期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导致了课堂流于形式。
2、轻走无痕,缺少灵动
案例2:在赏鱼环节,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归纳出鱼的基本形状和各类花纹。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示意学生边看视频边回答我的问题:"这条鱼是什么形状呢?""身上的花纹像什么?"等,为了顺利地"过关",我还用手在空中画出图形,间接的提示学生。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这条鱼像一个爱心!",我当时准备归纳总结的板书是:圆形、三角形、方形,没想到学生给出这样一个充满想象的答案,可当时我急需的是学生能直接给出我所要的答案,听到这个"爱心型"的时候,我只是匆忙地脱口而出:"你真棒!请坐下!"。
反思2:回忆当时提问的情况,我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考虑进一步地做说明和引导:"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可以把爱心型归纳在三角形的范围里面。",同时还可以纠正她所说的那一句话应该完整的改为:"这条鱼的形状像一个爱心!"。课堂教学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幅色彩缤纷的画面,随时都会有不经意的笔触带来新的惊喜发现。然而教师如果按部就班的顺着自己的教案走下去,不能够敏锐地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以及及时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擦出思想的火花和闪现出教学机智,这样的课堂难免会因缺乏灵光而死气沉沉。
3、功败垂成,走马观花
案例3:《大鱼和小鱼》的教学环节包括:猜鱼——赏鱼、析鱼——画鱼、做鱼——评鱼、说鱼——演鱼,最后渗透环保教育。整个课程看上去很紧凑,层层递进。为了提高课堂作业速度,要求学生采用黑头笔直接作画。即使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几个环节下来,我感觉学生绘画制作的时间会稍微紧张。当学生在绘画时,我仍然担心学生因完成不了而使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指导过程中不时地催促学生:快点、快点。于是还没有完成的学生在老师急躁的态度中不禁加快了画画速度,手中的画笔多少也带点草率,寥寥几笔就勾勒完鱼的花纹。
反思3:我在设计《大鱼和小鱼》一课中,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不厌其烦地在三个班级进行讲和练,从中将各个环节进行修改,把问题琢磨透,在反复地试验中由一般课逐步过渡到成熟课,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然而看着学生在匆忙中完成的作品,有的鱼的前半部分的花纹不管是线条还是布局,都较为丰富,但后面部分却完成得有点潦草。我问自己:达到我预期要的教学效果了吗?学生的作业还未完成就被老师急急忙忙的贴上展示台,让学生产生"走马观花"的感觉,如若这样长期下去,是否助长了学生草率急躁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二、提升意识,在历练中成熟
针对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现象,我在准备低年级《恐龙回来了》这节课时,从课题的导入,问题预设、教学环节的生成,多媒体的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布置和落实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改进,在前车之鉴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安排。教学的思路清晰了,课堂的呈现也就显得游刃有余。以下是我在上这节课时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1、巧用媒体,还原课堂高效简约的本色
做法:《恐龙回来了》一课的导入环节是由《恐龙世界》里面的几个小片段剪辑凑成一个小故事,刚播放课件,学生立即被壮观的画面吸引住了,随之两只恐龙争抢一枚恐龙蛋,恐龙蛋在突然消失了,顿时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在导入课题后,由"蓝猫"主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知识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和欣赏视频。
效果:在整个观看的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显然,学生对于壮观的画面和新颖的的竞赛环节很喜欢。课堂上图、文、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很好地开发。此时的课堂也变得简约而高效。
一、利用网络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网络传输工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几年参加了好几期网络研修。远程资源的利用,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最大范围化和最大限度化。
1、网络为教师提供了自我提升的便捷平台。通过网络研修,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自我成长的脚步、品尝成功的喜悦。如:甘肃省第四期义务教育学科教学网络教研项目、甘肃教师学苑的培训、教育部中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这是传统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所无法媲美的。
2、信息技术使教师的研修多样化。我们学校多数教师开通个人博客、微信、个人空间、个人主页等网络空间,建立了QQ群,搜集整理收藏资源,撰写教学笔记心得,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大家互相帮助,群策群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丰富多彩的研修形式使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展示自我,提升能力和水平,教师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研修的伙伴,以学科、学校、年级、主题、课题、兴趣分组,在组内共同学习、共同研修、共同提升。当然也节省时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网络很便捷地搭建了跨学校、跨学科甚至跨区域的交流互动平台,开阔教师视野,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互动,促进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甚至区域之间的交流,是我们的交流互动的空间得以前所未有的拓展。
4、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件、修改课件、上传课件,也可以下载或者上传教案、案例等,进行教学、教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也可以把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现给大家,进行讨论,形成动态交流。教师把自己的资源在网络里展示出来,让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自己也可以分享别人的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的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使每位参与的教师业务素质得以最大化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技术为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教育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了真实的感官体验,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鲜明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画面配合声音,使教育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学生各种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产生兴奋,快速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并且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能促使学生更多的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学习成功又反过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增强教学互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多样性刺激,促使学生兴趣饱满的投入学习活动中,使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既能向学生传达信息,又能接受他们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行,教学变成了你来我往的自由交流活动。第三,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教师可以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相应的问题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使教学内容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复杂转化为简单,从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从平淡转化为生动,高效率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信息技术使农村学校的德育、艺术教育丰富多彩
在德育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每学期都要举行好几次大型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在《环保小卫士》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垃圾的形成、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回收利用、环境的保护等过程编制成课件,使学生直观感知垃圾的产生与回收利用过程,从而理解“环保”的概念,同时激发起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兴趣。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的活动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及特点以形象的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让学生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如“认识恐龙”,我把2013年兰州参观博物馆时拍摄的恐龙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观察恐龙的各种动态,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知道恐龙的叫声表现不同的情绪,了解恐龙的稀少与珍奇。这样,学生就在脑海里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恐龙”的形象,使孩子获得完整统一的认识,从而延伸到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教育。每次活动都可以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够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趣实效,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洗礼。艺术方面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音乐欣赏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方便了许多,效果理想了许多。舞蹈课,可以参考现成的乐曲、现成的舞蹈动作,省时省力,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美术作品欣赏,电脑绘画,动画简笔画成了学生喜欢的美术活动内容。
四、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更为快速便捷
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学校与网络技术的结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形势和需求。通过校讯通来和家长联系,快捷、有效;小小一条短信,运用得当,在家校联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在跟家长沟通时使用的是“校讯通”和我们班的qq群。家长利用自己的手机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和最新的家庭教育资讯。真正实现孩子、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与有效沟通。
所谓目标缺失是指教学目标模糊甚至是没有教学目标,有不少教师进课堂是漫无目的的,我曾做过不少这样的实验:在上课的铃声中,与即将走进课堂的教师交流,“这节课您打算教什么?”或者说“这节课你打算让学生学到些什么?”不少教师一脸茫然或一时语塞,不知一时如何作答,有的翻开教案念给我听,其实我知道那是从教案书上抄下来的,有的教师虽然有教学目标,但大而空,目标模糊,动不动就是“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语文素养”、“提高人文素养”等等,又比如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受到“XXXX”教育等,看上去有目标;而且三维目标都有。但是,这是一个万能目标,什么课文都可以用,具体的学什么生字新词,抓住什么来进行朗读不清楚。所谓目标越位是指“肥了他人园,荒了自家田”,目标的语文味没有得到凸显。如有位教师在《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的目标是这样的:1.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2.感情朗读,了解课文内容;3.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要贬低别人的价值(本课的重难点)。其中目标1、2内容模糊,将目标3定为重难点更是弱化了语文的课程性质,难怪不少教师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社会课或大杂烩会课。
所谓目标错位是指教师对语文课程年段目标的把握不准确,在设置目标时不是“拔高”就是“降低”要求。如阅读教学低段向中段靠,中段向高段靠的倾向明显,低年级忽视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训练,高年级重视内容的分析,却忽视学习语言,领悟表达;作文教学又存在低段要求降低,中高段存在拔高要求的倾向。怎样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呢?
1.“育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凸显目标的语文性。语文是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内容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要紧紧围绕学“语”习“文”来进行,一切与“学语习文”无关的“非语文”活动要尽量减少或杜绝。如有位教师设计的《树真好》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运用简单的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描述对树的观察;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模仿进行短篇儿童诗的叙写;3能让孩子以树为中心的自然界互动关系。还有吉春亚老师设计《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目标是:1识记课文中的认读字15个,学会写“传染”、“严寒”、“耐”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教学难点:用文章新学的词语说一说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两位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都充分体现了语言训练目标精神,既简练又明了,抓住了语文实践性很强的特征,重视对语言的理解、揣摩,更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将语言的实践与生活的实践有机结合。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的阶段要求,凸显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追求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又被细化成“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五个内容到分层分解到各年段甚至是各学期。这些目标都是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来确定的,有极强的层次性和坡度。从识字量、阅读量的变化,到默读速度的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必须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按阶段目标进行教学,不越位,也不能错位。如吉春亚老师在《所见》(人教版第二册)和《渔歌子》(人教版第八册)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就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阶段性。《所见》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闭立”等生字(教学重点);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渔歌子》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出来。默写生字;2能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书面描绘出来;3通过品诗句拓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43-05
一、前言
慈溪市地处浙江沿海,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到2007年年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连续8年在97%以上。该市共有234所幼儿园,其中84.6%位于农村。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调查发现,慈溪市农村幼儿教育在硬性指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软性指标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却不容乐观:几乎所有公办幼儿园都在城区;几乎所有事业编制教师都在城区;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工资相差很大;幼儿园课程方面的差距尤为显著,城区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而农村幼儿园课程发展较为滞后。为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对慈溪市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慈溪市各镇中心幼儿园21所,各类非镇中心幼儿园84所,共105所。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调研情况记录表》进行调查,内容除幼儿园基本教育教学情况外,主要涉及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包括选取什么课程方案,自选哪些内容作为补充,为什么选取这些内容,如何补充,等等。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对105位园长和221位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查看了778位教师的备课本、513个班级的周计划表;以流动式随堂听课的方式观察了265位教师组织的各类活动;观察了39所幼儿园幼儿的午睡情况;分析了105所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环境。调查人员对各项调研活动均有较为翔实的记录。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分析
(一)各农村幼儿园选用的主体课程方案较规范,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后全国各地幼儿园都进行了课程调整。2004年开始,慈溪市学前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推行统一征订措施,要求全市幼儿园选择并使用已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课程方案,调查显示,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90.4%的农村幼儿园订购的是已通过审定的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程使用混乱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农村幼儿园选用主体课程方案情况较为乐观,但对课程内容作进一步调查时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包含了拼音、识字、写字、学古诗和英语教学活动,而计算的教学难度深至100以内的加减。这些内容注重向幼儿传授单纯的知识技能,有非常明显的小学化倾向(见图1)。
由图1可见,接受调研的105所农村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甚至有慈溪市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在幼儿园实施的课程内容,如拼音和珠心算等。
调查发现,有5所幼儿园在小班就进行拼音教学,有42.9%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让幼儿用铅笔书写汉字。已有研究表明,过早让孩子握笔写字,容易降低孩子对书写的兴趣并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在调查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课程内容的来源时发现,除拼音多选用小学教材外,其他课程内容如英语、识字以教师自己编写为主。各种学前启蒙资料和小学一年级的练习题是教师自编教材时所参考的主要资料。这类自编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如有15所农村幼儿园直接将《唐诗三百首》作为教材,完全没有考虑幼儿的成长规律及认知特点。
(二)幼儿园开设非正规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需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有利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一些偏向“知识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课程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之所以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目的就是迎合家长的需要,以吸引生源(见图2)。访谈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接受教育,就是去学知识,同时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能做多难的算术题、会写会认多少字等。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一所幼儿园刚收上来的“家园联系单”,其中一位家长写道:“老师,多教蒙蒙一些字,多教一些诗。”另一位家长则写着:“丽丽在家就知道玩,希望老师在幼儿园多教她写字。”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幼儿园里,类似的家长反馈意见尤为常见。
调查还发现,小学招生指挥棒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访谈中一些园长反映,许多小学都有入学摸底考试,这对幼儿家长和教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另外,还分别有41所、18所、15所幼儿园认为开设识字、古诗、英语课程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部分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无序
为保证课程安排均衡、有序,幼儿园一般都要根据主题将每周的课程内容按一定比例和原则制订出计划。
调查发现,镇中心幼儿园制订周计划的情况比较好,而其他幼儿园尤其是班级数在4个以下、幼儿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家庭式幼儿园问题非常突出,甚至有16所幼儿园没有周计划,课程内容安排非常随意。另有19所幼儿园的周计划质量比较差,许多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见表1)。如在某园,我们看到一个班的周主题为“恐龙”,教师写在“周一”这一栏中的内容分别为:
晨间活动:认字
活动一: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二:拼音――念韵母
活动三:古诗《登幽州台歌》
离园活动:认读P
显而易见,在学科领域安排上,这一天的五项内容全是语言领域的,完全忽视了各学科领域内容需要平衡的原则,这样的课程安排很难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四)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它有别于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形式。然而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观察并统计发现,很多幼儿园还是以安静的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见图3)。调研人员还发现,许多幼儿园的周计划上写有“区域活动”,这说明他们能注意多种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但进一步调研时课题组成员却只看到3所
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有些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涵义并不理解,许多活动室内也并无开展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据调查,慈溪市204所农村幼儿园全都是民办幼儿园。因为资金短缺,许多幼儿园的部分班级班额超编。在接受调研的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按有关文件要求每班配有2位教师(没有保育员),绝大多数幼儿园是1位教师统揽班级所有的教育与保育工作。班额超编、师资不足等问题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研究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些幼儿园出现大量读、写、算活动。
调研人员还对265位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了随机抽查,其中组织小组活动的4位教师都能与幼儿讨论并共同活动,而在206个安静的集体活动中,有58位教师在用。教师念一句幼儿跟一句的方式向幼儿教授一些古诗和计算的内容,甚至有一些教师因为看到许多人在室外观看而停止了教学活动。
(五)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较为混乱
通过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要求幼儿园在原有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家长的需求,结合本地本园实际来选择对幼儿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容,同时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调研中我们看到,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幼儿园有业务园长,13所幼儿园有教研活动,35所幼儿园的园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日常评价。这些幼儿园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了生存,她们最关注的是生源。可以说,这些幼儿园的教育常规管理非常混乱,对教师是“只有要求没有指导”“只有管理没有研究”。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使用,造成幼儿园过于关注家长需求并出现许多脱离幼儿生活、兴趣及需要的教育内容的情况。
四、建议
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镇中心幼儿园应对本镇其他幼儿园的课程选择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市幼儿园教育规划,各镇至少要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从整体上说,大多数中心幼儿园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优于其他幼儿园,但由于它们的举办者大多为某个集体或个人,所以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生源和自己的利益,这使得一些中心幼儿园无法在本镇真正确立“龙头”地位,更无法用正确的课程理念去影响其他幼儿园,个别中心幼儿园甚至受其他幼儿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使这些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
(二)应大力培养合格教师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主体是教师与幼儿,可以说,高素质的教师是课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注重让过程和结果、生成与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辩证地统一起来。据市2007年幼儿园(学前班)报表显示,目前在19个镇共有1407位幼儿园教师,其中43.3%毕业于市职业中学幼师班。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园长这样抱怨:“培养幼师的职业学校比较注重高考的入学率,而忽视直接上岗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新教师往往没有学过专业理论,只会单项技能,给我们用人单位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培训经费缺乏、教师大量缺编又导致幼儿园教师只能埋头于日常琐碎的工作而无力再参加进修学习。”因此,要保证幼儿园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改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大力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不要过分强调运用以综合主题为主要形式编写的课程方案,以利于习惯分科教学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
事实上,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分科教学经验,硬性规定他们用综合性课程方案来实施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也不是十分必要。目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价值和社会适应性。如果仍依据学科领域设计课程方案,而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能从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特性、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等误区中解脱出来,注重各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㈨那么这种课程方案更易被农村幼儿园教师接受。笔者在平时参观、走访中发现,许多幼儿园在“周计划表”中都会先确定每个活动大概指向的领域,以帮助教师把握活动的核心价值。对于一支以新教师(教龄在3年以下)为主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来说,在搞清楚各领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主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从已有的课程方案中选择与农村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符的内容
可以借助城区幼儿园的教研力量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从已有课程方案中选择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的内容,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各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及活动组织要领,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已有课程方案的培训,从而更新他们的课程理念,改善他们的课程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五)根据需要引进优秀课程资源作为补充,规范课程内容
一方面,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各幼儿园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同时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调研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这当然有社会、教师、家长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的是,幼儿在识字、学英语等活动中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显性的、积极的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需要进行大量后续研究的前提下,对有些课程内容与其“一棍子打死”,不如在进行可能性筛选和价值性筛选后,引导幼儿园作出选择,并引进一些优秀的课程资源,加强相关培训,以规范课程内容。
首先,讲讲我的教学设想。一是定位。因为前一个单元的特殊地位,我没有把说明文的常规教学定位为《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的内容,而是把立足文本,解读文本,关注人文设定为教学目标,这三个目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二是目标,第四单元的课文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或科学成果,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了解原理,进而关注科学,热爱生命。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筛选和处理信息,能在关键词的提示下画出克隆过程示意简图,这也是“长文短学”的一种方法。教学设计始终立足文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规律。
其次、谈谈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了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生活之间的多元对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速读、跳读、齐读、默读、勾画、口述、讨论、画示意简图等,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了解第一章《克隆是什么》中涉及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概念时,学生采用速读的方法;概括克隆的概念时,学生采用速读和背诵结合的方法;解读克隆的科学原理,学生采用跳读和齐读相结合的方法,齐读第二章《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第一、三段和第四章《克隆绵羊“多利”》第二段,阅读后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克隆过程的关键词——了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明确关键词后,借助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0”表示细胞,小组讨论完成克隆过程的示意简图,并标明相应的关键词。下一个教学环节另辟蹊径,语言和思维两大语文的本质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巧妙融合。学生参照简图讲解“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牛犊——2000年1月’3日,著名美籍华人杨向东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的过程,加深理解,这个环节的设计符合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确立与融合的精神。
最后教师画龙点睛:克隆哺乳动物的供核细胞源不再局限于雌性动物,而且所使用的体细胞并不具备高度分化功能,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也应有与时惧进的意识和眼光,作者在文中对克隆知识的介绍截止于1996年,对后来克隆技术的发展没有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是本文的缺憾。这样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保持“学应有疑”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阅读能力与处理信息能力并重训练,学习方法综合运用,正确的认知态度、科学态度和对生命态度得以培养,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我的《奇妙的克隆》走了一条非常规的说明文教学之路。至于旁观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一段话来做总结:正如李海林所说,任何阅读都是创造性阅读。“教学性阅读”创造的是人的“阅读素养”。他强调必须从文本“基础性”内容的内在逻辑出发,按照它所内含的可能性来创造,重在学会如何与文本对话,推动它们之间的深刻的、全面的、丰富的交流与融合。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丰富的内部世界各种要素相互激荡、相互转化、相互支持的过程(《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再论“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以上观点,仅与同仁商榷。
附2:
《奇妙的克隆》的教案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7课《奇妙的克隆》。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在学习中概括克隆的科学定义。
2、学生能筛选,处理信息,能在关键词的提示下画出克隆过程简图,了解克隆的一般过程及科学原理。
3、学生进行与文本、与生活、与人文的对话。
三、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用画示意简图的方法筛选处理信息,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2、学生有尊重生命的意识,发言中能表现出正确的科学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统一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剪辑、课外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文本,激发兴趣
(观看《侏罗纪公园》克隆恐龙的剪辑)同学们,影片中的科学家利用什么科学技术制造出了恐龙?(明确。:克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克隆的文章《奇妙的克隆》走进这个神奇奥妙的科学世界。
解读文本,走进科学
(一)质疑导读
提问:在第一章《克隆是什么》中,我们应该掌握那三条重要信息?速读第一章《克隆是什么》后找到相关语句。
明确:(见课本137页)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克隆。
提问: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有性繁殖?
明确: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就是无性繁殖。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就叫有性繁殖。
提问:什么是克隆呢?速读本章后进行概括。
明确: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个个体或一群个体,就叫克隆。(15秒钟,把这个概念背诵下来。)
(二)合作探究
了解了什么是克隆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深入的探讨:怎样克隆呢?
1、朗读第二章《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四章《克隆绵羊“多利”》第二段,阅读后用笔勾画出克隆过程的关键词,即了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讨论,明确:卵细胞、取出、核、植入、换核卵。
2、根据勾画的关键词,提取出克隆过程的“公因式”,并用“0”和“.”符号画出过程示意简图。(小组讨论)
(投影学生的的作品)小组成员讲解,师生讨论,明确克隆步骤,对各步骤细胞的不同形态准确命名,最后参照下图进行比较:
3、结合最新科研成果,深入解读文本。
指名参照克隆过程示意简图讲解“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牛犊”的过程。其他同学参照简图进行补充。
2000年1月3日,著名美籍华人杨向东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明确:取出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的核,植入事先除去核的母牛卵细胞中,再把这种换核卵安放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植入母牛的子宫,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教师总结:克隆哺乳动物的供核细胞源不再局限于雌性动物,而且所使用的体细胞并不具备高度分化功能。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也应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作者在文中对克隆知识的介绍截止于1996年,对后来克隆技术的发展没有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是本文的缺憾。
4、默读(《克隆绵羊“多利”》)第三段。本段介绍了克隆技术发展方面的哪些信息?
明确:克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到体细胞的过程,后者更复杂。
关注人文,关爱生命
克隆技术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广阔的、奇妙的的科学世界。克隆技术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学生默读第四章后回答,也可以进行合理想像。)
明确:1、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
2、挽救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
3、研究人的寿命。
……
(如果有学生提到“克隆人”这个敏锐而严峻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即使克隆技术发展成熟了。克隆人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吗?克隆人会对家庭结构、伦理体系、生命价值产生巨大的冲击。克隆人存在的意义何在呢?这是对人权的侵害,对生命尊严的践踏,是不人道的。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小结
科学技术不能只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全人类,必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才会享受并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幸福。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趁是实际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趣味导言,贴近生活的实例,热点话题,视觉感官等途径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趁,使学生真正能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生物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它有着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的光环能否在我们学生的头顶上永放光芒,就要看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精心打造,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趣味导言拉开帷幕
“课伊始,趣亦生”,教学中的导言是一节课的“热身”,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现象,或是一个笑话一个谜语,只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就可以。这样教师一出手就能把学生吸引住,在他们的心里埋下激情燃烧的种子,一旦被点燃,即有可燎原之势。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美国的舞蹈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调镜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到: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愿吗?学生大感兴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由此引入主题,并由浅人深分析基因自由组合的特点和效果以故事引人,学生兴趣浓厚,效果不俗。再如,讲光合作用时,先让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知识源于生活,趣味源于生活”。捕捉生活的灵动,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把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我们的课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学校组织了全体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乙肝病毒的检测并打了乙肝疫苗。这是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内容,由此次的全体行动让同学们去学习免疫,同学们会更感兴趣。在人体的免疫这节课上,我先让同学们了解乙肝这种病。有的同学对这种病有所了解,说他们的周围有这样的病人,我就请这位同学给同学们做一下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但对于此病的致病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他们不能了解得很透彻,所以趁着同学们高涨的情绪,借着乙肝疫苗这个话题转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同学们都表现出极浓的兴趣。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要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有很浓的兴趣介入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这是一种渴求的眼神。
3热点话题学趣甚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很容易从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上接触到生物学的热点信息。教师如能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课堂中,既切中热点又点燃了学生的兴趣t31
例如,在讲有关病毒的知识时,教师可穿插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一SARS病毒”、“疯牛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甲流病毒”。而在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内容时,可插入“基因芯片”、“基因治疗”、“转基因食品”、“克隆人”等内容。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和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目前英国的人兽计划的出现引起很多人的争议,当人的器官在动物体内生长,拥有人类细胞的猪或老鼠会不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却和动物一样行事?它们带给人类社会的恐惧早已超越了人类认知的的界限和人类对科学成果的的接纳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胞质杂交”这项新技术创造出来的长着人的器官的嵌合体动物以后有可能被应用于器官移植并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治疗fal。如果我们设法让小鼠具有人的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就可以感染这种嵌合体小鼠,它们目前已被用于试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涉及胚胎方面的研究总是难免科学与伦理的交战,基因改造、克隆人、辅助生殖技术、定制婴儿…关于此类热点问题,同学们兴趣很浓,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然后组织一个小型辩论会,由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陈述观点,同学们积极发言,满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效果。
4视觉感官趣味无穷
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生物的奥秘,能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各种生物,领略到各种生物的美妙。如讲细胞的结构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它小小的身躯内部暗藏那么多重要的结构和成分,我们不禁要为它的精巧细致而啧啧称叹,惊奇不已;讲大千世界的种种生命时,我们通过多媒体欣赏它们的多彩和机智,令人赞叹的海底世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以下却有那么宁静平和的多彩世界。我们被大千世界的种种神奇所震撼着;在讲基因的表达时,先放一段电影《侏罗纪公园》并提出问题:恐龙能复活吗?怎样复活?在剧景与问题的催动下学生开始进行思索,基因是怎么表达的呢?在用发电报来类比密码子的转录,让学生了解基因的表达需要信使和密码以及大致的表达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剪贴纸片进行模拟和观看Flash来感受基因表达过程的简约和神奇。学生们有了视觉和感性的认识,思维会更活跃,视野公更开阔,更能在体验中找到学习的兴趣。
5结语
王岚,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常州市减负增效先进个人,常州市武进区名教师,常州市武进区“三八”红旗手,担任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武进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理事、武进区送培上门指导组组长。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数学教学评优课中获得一、二等奖。三十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出版个人专著《走向发展型教师》。
人生的姿态万千,很多教师选择站立,而我更喜欢行走。行走,让我感受到脚尖离地的高度;行走,让我意识到脚印度量的长度;行走,让我欣喜于超越自我的速度。
遥望理想,跨出第一步
孩提多忘事,但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是自封为小老师的我带着同村的孩子一起咿咿呀呀地学习《古井》的情景。至今,“络绎不绝”这个成语的童声共读还时时在我耳中回荡。对于小小教鞭与一方黑板的迷恋,在我小小的心田中生根、萌芽,进而肆意疯长。
江南水乡出生的我,自幼乖巧,内向胆怯,但乖乖女也有执拗的时候。临近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我与父母闹开了,原因就在于毕业志愿的不同选择。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剪影终究让我说服了父母,在志愿书上郑重地填下了常州师范学校(现为“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于是,我开始有了积淀教育底蕴的第一步。走进《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基础知识》,感受《初等数论》《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竞选班长,走进校学生会,利用假期进行义务家教……
师范好多事,但记忆中飞飞扬扬的是三年级时作为实习生的我领着孩子一起朗读课文《黄山奇石》的场景。如今,教本上那红墨水印记的串串问题已然成为了一张久不褪色的山水画。对于小小教本与一方讲台的迷恋,在青春的心绪里渐行渐近。
穿越懵懂,走实每一步
1998年,怀揣着梦想的我从校门走向校门,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生活。
毕业分配,我选择的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学校――武进市五一实验学校(武进市2002年成为武进区,五一实验学校现已被撤并)。学校依山傍水,很有些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意蕴。在这样的学校,成长成为一种自觉。新的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充盈着我的教育生活,隔绝着尘世的喧嚣,空课休息时与书为伍,夜深人静时与书为伴。
当年12月,学校安排教龄仅仅3个月的我承担片数学教研活动。而初次试航的我在一片褒奖声中渐渐生发出淡淡的自信。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样一段经历,真要感谢那些在我成长初期为我加油鼓劲的前辈们。次年5月,我执教了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年会的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并有幸获得了常州市教研室原主任汪履平老师的指导。同年,我参加武进市第九轮青年教师观摩活动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参加武进市数学电教评优课再次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
从1998年9月到1999年11月,四百多天的时间,我完成了从师范校门到小学校门的自由转身、从师范学生到新手教师的顺利转型。辗转于市(县级)、市级赛课的舞台,我多了几分沉稳、几分成熟,更多了几分自信。得益于师范的数学功底,也受惠于师范的电脑功底,所有的设计我坚持原创,所有的课件我坚持自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重复别人,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在武进市五一实验学校,我有幸成为进步最快的教师。因为时刻准备着,所以频频有幸遇垂青。1999年,我开始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此后相继担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教科室副主任、教科室主任。
追寻梦想,书写加速度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航程,我常常这样觉得,抵达同样意味着新的开始。不愿享受现实安逸的我,不断自问:我的前路在哪里?我的目标在何方?“更新自我、挑战自我”的声音在我头脑中不断重复。
转眼到了2004年,此时的我已经是有着六年工作经验的成熟教师。而前面的六年中,因为学校师资紧缺,我还曾兼任了三年英语教师。六年的时间,除了主持过一个省级电教课题、发表过零星的论文之外,可以说我对数学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经过三年不断请调,2004年8月,我终于如愿来到了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有人问我:坚持调动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为发展而来。不前进,就意味着倒退;不思考,就意味着退化。湖塘桥中心小学有着一群沉迷教育、痴迷数学的数学教育人,这深深地吸引着我。
成为湖塘桥中心小学的一员,踏上了数学研究的快车道,幸运的我拥有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第一次。
第一次踏上全国的展示舞台
2005年,全国五省一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在湖塘桥中心小学召开。数学会场以苏教版六上《轴对称图形》为案例进行现场课堂展示并基于课堂进行“教材二度开发的有效策略”的主题对话,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商量后一致同意将执教该课的任务交给我――工作第一年就两次拿了赛课第一名的“传奇人物”。于是,走出“世外桃源”的我第一次有机会踏上了全国的展示舞台。长期在自然、自由状态下生长的我,依旧习惯于独立完成教案、自己制作课件。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我尝试着把静态的文本活化为富有我的个性且适合学生的鲜活的教学实践,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上,我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研究的快乐与成长的惬意。
在主题评议中,苏教版教材副主编、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陈春圣老师这样评价:教者深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就此内容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筛选与整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出发,融数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社会、科学为一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一两个数学概念,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
第一次走上全国的赛课舞台
2006年4月,“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在常州举行。我第一次有机会走上了全国的赛课舞台。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下《平移和旋转》。很多同行都很纳闷我为什么要选择自己从没接触过的三年级新教材。而对于一直很羡慕已经先行一步使用新教材的教师的我来说,有这样可以“越位”的机会当然不愿意放过!
如何在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考得满意这样的三维目标立体构建中获得多赢呢?我不断思考、不停琢磨。那一阶段,同事们都说我走火入魔了,吃饭时、走路时甚至梦境中,都是平移和旋转。在一次次查阅资料、上网浏览、学生访谈中我触摸到了课堂的真谛――要基于儿童的视野进行学习素材的活化加工。为了还原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扛着摄像机在中华恐龙园拍了整整一天。在赛课现场,我和学生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中华恐龙园游乐场景出发,在生活原型中感受数学,逐步概括、抽象、形成概念,通过概念辨析深化认识。对于教学难点则以卡通人物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三次航船比赛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特征,在自悟中形成技能。
立足数学视角,定位儿童立场,链接学习生活,我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获得了评委组专家与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了数学组第一名。《现代快报》以“常州一名师喜获‘十佳’ 生活教学赢得专家赞同”为题进行了报道。
第一次感受“探航”的魅力
如果说教学给了我思想的翅膀,那么“探航”给了我乘风的力量。看着身边的水手一个个乘风破浪,2006年的夏天,我开始有了最初的梦想。重温教育学、心理学,涉猎哲学、教育哲学,走近课堂观察技术,运用教育研究方法。一样的阅读,不一样的思考;一样的实践,不一样的成长。
于是,开始有了投寄的冲动与等待的煎熬,有了两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多次获得二等奖的幸运,有了和“教海探航”一路相约的幸福。2008年11月,获得“教海探航”一等奖的我作为青年水手代表与特级教师华应龙同课异构,执教《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四上)。2009年5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周卫东同题会课,执教《确定位置》(五上)。2010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蔡宏圣同台上课,执教《认识面积》(三下);2011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庄惠芬同台上课,执教《确定位置》(六下);2012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许卫兵同台上课,执教《折线统计图》(四下)。
“教海探航”,改变了我的阅读方向,引领我沉浸于课堂,引导我专注于个人的研究方向。在与“教海探航”一路相随的日子里,因为仰望所以勤勉,因为挚爱所以追求。因为每年的“探航”之约,所以有了从零散的思考到系统的研究的蜕变,有了从对教材二度开发的思辨到进行数学课程统整的思维。
于是,我带着学习与思辨一路前行,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追问中寻找前路,《感受小学教学的力量》发表于《人民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的个性化建构中寻找出路,《循三材建设之轨,走品牌涵养之道》发表于《基础教育论坛》;在数学课堂的系列研究中明晰思路,专题研究于各级各类刊物。
专题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我撰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意义建构》发表于《江苏教育》,收录于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策略》一文收录于小学数学教学网,并被多家教育网站转载。2009年5月,应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王林老师的邀请,我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次教学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结构中‘长、宽、高’的支撑、体系中‘点、线、面’的结合”的观点得到了与会教师的认可。
专题之二: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我曾应邀参加江苏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执教《变与不变》,并以“三材开发融通汇合”为主题介绍我对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的认识及具体做法。基于中英课程的比较,我提出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从内容的花边走向内容的常态,从形式的花边走向形式的常态,更重要的是要从理念的花边走向理念的常态,分类介绍了常态课堂、领域课堂、拓展课堂的操作策略。我的专题研究成果《经历过程 积累经验 感悟思想》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经历过程感悟思想》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
专题之三:“找规律”教学的实践研究。自2010年开始,我整体聚焦找规律教学,先后执教了《图形覆盖中的规律》《周期现象中的规律》《间隔排列中的规律》《搭配中的规律》《探索计算中的规律》等课题,并应邀在陕西等多个省份进行辐射。基于实践撰写的《基于建模思想的找规律教学》发表于《江苏教育》,《从规律发现走向模型建构》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深入,成就深度》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一路前行,从个体的零敲碎打式的随性研究到群体的主题引领式的科学研究,让我拥有了文化的宽度、行动的力度、思考的厚度。作为学校课题组副组长、核心成员,我校课题组重点研究的三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得了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主持的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思辨与行动、领衔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研究”的评审与通过,让我更加坚定执着地行走在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研究的道路上。
第一次聚焦教学风格
法国启蒙时期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说:“风格即人。”尼采说:“风格是一个人的背影。”老舍说:“风格是各种花的特有的光彩与香味。”我认为,教学风格是一位教师真正走向成熟、走向特色的标志。在与儿童的幸福相遇中,在和数学的激情对话里,我不断体悟着如何读懂学生、读活数学,不断感悟着如何诠释出“我和孩子们”的独特的数学课堂。2011年4月,湖塘桥中心小学为快车道成员举办了教学风格研讨会,作为快车道成员之一的我执教了观摩课,并参加了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主持的沙龙。这个契机让我第一次开始系统地思考如何从专注走向专业、从成长走向成熟,提出了“情理相生、情智共长”的风格追求。
同年12月,我应邀参加了常州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成果展示活动,执教《找规律》,并作了题为“课堂研究,永远在路上”的个人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介绍。在会上,我谈道:要以数学立场和儿童立场观照教学,在数学课堂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引领儿童不断丰富感性认识,升华理性认识,情理相生,情智共长,追寻数学之真,感悟数学之善,书写数学之美。回归本真,不忘数学来时路――追寻问题之真、过程之真、研究之真,聚焦真问题,引发真思考,研究真数学,抒发真感悟,拥有真发现,升华真情感;大道至善,只拣儿童多处行――追寻学科之善、儿童之善、学习之善,用学科本质之善吸引学生,以教师人格之善引导学生,以学习过程之善激活学生;融通和美,情理交融真智慧――追寻结构之美、开放之美、理性之美、简洁之美、个性之美、灵动之美、发现之美,用学科之美感染学生,用人性之美打动学生,用思维之美鼓舞学生。
团队长跑,追梦无止步
生命的歌者,让梦想在激情中飞扬;生命的舞者,让绚丽在坚持中绽放;生命的行者,让理想在脚步中丈量。
在一路前行中向往着成长,我唯恐才疏学浅,所以坚持专业学习。函授本科,我往返于常州和南京之间,即使怀孕七八个月也从未缺课。拿到本科证书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预想的欣喜,而是更大的知识恐慌。于是,我利用点滴时间自学英语,以超过分数线六十多分的成绩读上了扬州大学的教育硕士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其后,我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进行单科进修,感受着课程与教学的真义;在英国感受异域的课程与教学,思辨着中外教育的异同与发展;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力量研修学习,丰盈着专业成长的底气与勇气。
在不断蜕变中渴望着超越,我唯恐底薄力弱,所以拜师学艺。邀请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担任师傅,期待自己有哲学的视野与自我的思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徐斌艳教授为学术导师,期待自己有课程的视野和学术的规范;邀请特级教师黄爱华、潘小福、王冬娟等担任实践导师,期待自己有教学的艺术与特色的实践。同时,我主动申请加入常州市小学数学庄惠芬名师工作室,在专题学习与主题研究过程中收获专业成长。与工作室领衔人庄惠芬等合著的《基于建模思想的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公开发行,我参与编写的《魅力数学》也顺利出版。在与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我不断梳理自己的研究主题,不断锤炼个人的教学风格。
在团队长跑中,我一路幸运地不断遇见有着共同追求的教育人。自2009年开始,我四次担任武进区送培上门指导小组的组长,基地学校涉及武进区成章小学、村前小学、周家巷小学、卜弋小学等,培训学员所在校涉及几十所,受益数学教师达两百余人。在历次送培活动中,我先后进行了教材的解读、课堂的观察、技术的指导、专业的导读、课题的引领与论文的培训,与武进区的教师共研数学、同话课堂,参与培训的教师成长迅速。
2013年,我成为了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研究”为工作室引领课题,开展了四大领域的统整策略研究,开创了童话体裁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性研究。通过每月一学习、每月一观摩、每月一分享的“三个一”制度,将个人自学、团队共学、学员导学、领衔助学有机结合。课题、课程、课堂一体联动,教学、教研、教育一体提升。在一年中,工作室成员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基本功比赛或评优课活动中获奖,2人在常州市五级梯队发展中有新提升,工作室每个成员都在相关杂志发表了课题研究成果。
我多次赴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等地义务支教,怀揣着对教育的执着、对课堂的热爱、对数学的理解,行走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传播的路上。记得那一年,刚刚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河南支教之旅,打开邮箱已经有一封来自焦作的陈磊老师的邮件:“……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脑前,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您倾诉一下。这三天的数学教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次的学习已经使我不甘心再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了……期待您能给我的专业发展导航。我是如此急切地给您写了这样一封信,希望您不要怪我唐突,请您给我的专业阅读提一些建议。”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暖流,不仅来自被认同,更源于新同行者的加入。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㈡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我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教师出示了电梯的载重量1t,盖住了可承载的人数,让学生猜猜应该是多少人?学生的回答是:“二十几”、“20”、“25”、“30”、“27”,教师面对出现偏离预设的生成,没有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拖回预设的轨道,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深入思考,这时第六个学生站起来说:“应该是13人,刚才他们说的是小孩,应该是大人。”教师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问“那小朋友应该是33人,那我们是不是该写小朋友33人?”这时学生想象着33个小朋友进电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学醒悟:不行,虽然33人的重量没超过1吨,但是33人电梯里面是装不进去的。这时教师再请33人站起来,问道:“如果把这33人装进电梯里,情况会怎样?”学生看着这么多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梯里面为什么不写小朋友33人了。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熟悉的地方显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了精彩的瞬间。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㈠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1吨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吨;每个同学平均体重30千克,33个共重1吨;每头奶牛重500千克,2头奶牛重1吨;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等,共10组,有了这么多素材积累,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1吨表象,为后面几吨物体的重量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2、 开放的活动,丰富表象
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估计、交流、想象等活动,经历1吨大小建立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安排了3个层次的活动。⑴通过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体验25千克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感而发:“太重了”“特别重,实在搬不动”、“我觉得有点象运动会里的举重”……丰富而又真实的感受,接着老师追问:刚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进而推出要40袋,教师再问:如果把这40袋大米转到一个大袋子里,你可能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根据刚才搬25千克大米时的感受,想象着可能会有的感觉,自由地谈论着:“重死了,根本搬不动”、“压扁了”“还没搬起来,浑身的力气都没了”、“我浑身都散架了”。,通过搬一搬、说一说、想一想等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吨”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吨的大米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老师让学生猜猜在坐的同学的体重有没有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最后让33个同学起立,让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个同学的体重,这大约就是1吨的重量。⑶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老师首先出示一组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然后教师又出示图片:
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在头脑中积极建构的过程。这里通过四个开放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表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吨的认识。
3、变式练习,深化表象
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三个层次的变式练习达到了这一目的。⑴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先由学生说说你在生活的什么地方见到过写着几吨几吨的呢?再由教师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这一重量单位的实际运用。由1吨转向对几吨的认识,深化了学生对吨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看似简单,却是对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整合,在让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重量单位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它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所出示的物体重量进行合理的估计,需要学生对所学重量单位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⑶修改数学日记。日记一般是语文里的内容,而这里呈现的却是数学日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感到有些“新奇”。日记的内容设计也让学生忍俊不禁,在会心的笑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
㈡让方法在体验中生成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学习方法。
⑴知识引入----自由猜测,激活思维。在猜一猜在坐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有没有1吨的游戏中,开始是学生是自由猜测,分为两派:有1吨和没有1吨。
⑵问题探究----验证猜测,促进理解。在学生自由猜测后,教师以问题:“到底有没有1吨呢?有没有办法?”引起学生再思考,这时有同学想到了算一算的办法,假设每个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50个同学的体重就用50*50=2500千克,就是二吨半,超过一吨了。
⑶实践应用----延伸练习,启迪思维。教师在肯定上一位同学推理方法的同时,对学生的估计作出了科学的引导,三年级同学的平均体重约是30千克,随后再次让学生猜测55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吗?有了前一位同学的启示,这里同学们很快地作出了判断,超过了1吨,。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逼近估计:哪究竟要多少个同学的体重会有1吨呢?这时学生猜测的结果有37、38、39、40、45等等,到了这等火候,教师方才宣布正确结果,大约是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整个环节中从“知识引入----问题探究----实践应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在思维相互激烈地碰撞中,学生不仅再次感受了1吨的大小,而且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三、关注生命,传承文化———让数学课堂闪耀人文之光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应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大力加强这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培养,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因此,祁老师以各种方式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加强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要用温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导,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情感交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还有吗?”“谈谈你的感受”;经常鼓励学生的话就是“大胆估计,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面队学生的回答,不管答案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向学生投去赞许和亲切的目光,正是教师宽容的接纳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自信。
㈡传承数学文化,激起学生的家乡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