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02:00:22
导语:在师德师风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同风险;合同拟定;风险规避
经济合同,是当事双方或多方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过充分协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对所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达成的一种协议。合同签订者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的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等主体。合同一旦生效,对合同各方当事人即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都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经济合同成为调整经济协作关系的重要依据,签订合同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经济手段。然而在具体合同内容履行的过程中,由合同文本的不规范所引发的经济纠纷事件经常发生。因为经济合同文本是合同风险防范和规避的首要环节,切不可疏忽大意,因此本文拟就经济合同拟定与保管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业界规避合同风险提供借鉴。
一、常见的经济合同内容的风险类型
经济合同是为了保证签约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经济利益而签订的条款,但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合同内容往往不但不能给当事人提供有效的保障,相反还会导致合同的一方甚至各方陷入危机之中,严重损害当事人的权益,甚至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影响。常见的经济合同内容风险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典型的无效合同
凡是不符合法律规定要件的合同,都属于典型的无效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确规定:合同违反某强制性规定则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大致有:与不完全民事行为主体签署的合同;在违背合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目的非法的合同。无效合同虽然具备合同的形式要件,但由于缺少基本的法律要件,从签订之时起就不受法律的保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保护非法利益,所以凡是违背基本法律的合同均不受法律的保护,属于无效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不但会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甚至还会发生追缴财产的非民事性法律后果。
(二)合同重要条款内容缺失或表述不明确
在经济合同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主要条款缺失或者内容表述不明确引起的。按照合同自由合意的原则,当事人有权决定合同的内容,自主安排合同条款。一般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包括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在现实操作中,合同当事人不采用合同规范样式而遗漏重要条款的情况经常发生。遗漏条款内容如果是当事人名称或姓名、标的和数量,则一般认为该合同不成立;如果是对其他条款没有约定或规定不明确,在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那么该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前者情形是无效合同,而后者则会导致理解歧义,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即使可以用法律的渠道补正缺少的合同条款和内容,但对合同主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仍会很大。因此有必要告诫合同各方在签订合同时,主要条款的表述要力求完备、周详、明确。
(三)合同签约对象的选择不谨慎
经济合同签约对象就是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伙伴,几乎可以决定整个履约的成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合同对象,才能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如果选择了不具备签订合同条件的不完全民事行为责任人、或选择了资质不够、或诚信度不高、或履约能力不强的法人实体或个人,那么很可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不说,还会导致当事人利益受损,甚至上当受骗陷入困境。
1.要约内容超出合理范畴
经济合同所引起的经济行为会与当事者的效益密切相连。所以对合同要约内容,一定要做出理智的分析。一是不要签订标的要求与履约方式超出合同各方当事人自身能力范围的合同,合同各方当事人不要做出不切实际的违约承诺;二是要警惕收益回报夸大或者利益分享过分慷慨的合同,以防被糖衣炮弹所蒙蔽而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合同泄密
“机事不密必害成”。合同有时会涉及产品的设计、技术手段等商业机密和当事人基本信息等隐私内容。不论是竞争对手通过恶意磋商获取相关信息,还是善意合作伙伴的无意传递,合同泄密都将给企业或个人带来风险。目前因合同内容泄密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有很多,因此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切不可大意,要认真核实合同内容,有效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二、规避经济合同文本风险的技术操作
“签订合同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单一的民事行为,而是由一系列民事行为组成的,因此签订合同有一个过程。”经济合同撰拟的内容虽然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但其中却折射着合同主体写前准备是否做得充分、写作思维是否严密、管理智慧是否高妙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规避合同文本所造成的风险,必须在具体的拟定活动中注意以下操作步骤:
(一)认真做好合同对象的调查
调查合同彼方是防止上当受骗的第一步,也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屏障。签订经济合同前对合同对象的考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考察清楚合同对象的真实性,尽量去获取其所有的真实情况,如营业情况、经营范围、经营期限、法定代表人、公司章程、注册地址及经营场所、信誉度与履约能力、签约人的授权及范围等。二是对对方提供的加盖执照、资质、授权等材料进行核实,尤其比较重大、重要的交易,必须要到工商局核查其公司档案,获知彼方的股东情况、公司章程、注册资本、经济实力、决策机制、财产状况详细信息。合同主体资格是合同成立及履行的先决条件,对彼方的资格审查一定要从严从细,不可掉以轻心。
(二)仔细审查合同文本
“合同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文本,一旦订立,即不可随意改动。”所以在合同文本制作的技术层面上一定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要详尽,不得遗漏合同所必备的各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准确简明,防止文字歧义和语义含混;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尤其是涉及如维权费用负担条款、争议解决、可能出现的合同无效法律后果之处理等特别条款,更要提前约定好具体内容;手写的合同字迹要清楚,书写要规范,文面要整洁;打印、复印的合同文本,不得模糊不清。 另外具体操作中还要特别注意合同空白处的填写:合同文本中在“其他”项或者空格处,如果没有具体内容要填写,一定写上“无”或相同意思的表达,以防被人利用,填上其他内容加以篡改。总之,合同文本是当事人经济合作的法律依据,为准确明白地表达出各自的意愿,合同主体各方必须要做到对合同内容的字斟句酌。
(三)注意用章与签名
双方当事人一旦签字或盖章,则合同成立。合同成立,一般需要合同双方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人、法人三方面的签名或印章。因为签名和印章是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前提条件,所以不可轻易落笔加印。盖章签字前还需考量以下内容:
1.要核实合同签约对象印章的有效性。印章具有单位身份专属性的特征,是印章单位的身份证。在签订合同时,只有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具有法律效力。但多数情况下企业法人备有的印章不止一个,如企业法人公章、法定代表人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职能部门印章等。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询问和核实用章的类型及其法律效力,以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要注意核实加盖的印章与订立合同的主体是否相符,否则将会导致合同履行主体的不确定。
2.要注意用印的具置。签订合同时,不可随意加盖印章:首先要在合同的落款处加盖单位印章,法人代表、授权代表或自然人都应签字盖章;其次,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换页、添加等方法改变合同内容,在签署多页合同时,要加盖骑缝章,并紧邻合同书最后一行文字签字盖章;再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正文内容需要文字上的修改,则一定要在修改处加盖双方当事人的印章;另外不要在空白页上加盖公章;最后为防止对方有虚假承诺问题,其提供的证明材料与辅材料也要加盖公章。
(四)加强合同的管理
合同关乎合同主体的生存与发展,一定要加强管理。一是与合同彼方和知秘对象签署相关保密协议,以使对象知晓保守商业秘密的重要性,防止过失甚至故意的泄密现象出现;二是合同文本要由专人保管,不可随便放置和丢弃。
三、经济合同内容风险规避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经济合同是依据法律规定而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以及相关的其他规定和合同种类都作了明确地规定。只有在合同的拟定内容上、签订程序上,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不与国家法律和法规相违背,才能保证合同的有效性,也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合意性原则
所谓合意性就是指合同的必要条款均经过当事人的要约和承诺,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合同的合意首先表现为公平,即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其次表现为自愿,当事人双方应该自主协商、以自愿自由的方式达成合意。
1.诚信性原则
合同法对诚信原则有明确的界定:当事人行使权利、执行义务,应遵循诚实
信用原则,所以当事人在拟写合同时,一定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要约或承诺的内容信守承诺。诚信是合同交往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不但体现为一定的道德要求,而且也是法律强制性的规范。
2.规范性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份规范、完整的经济合同,才是双方经济利益实现的保证书。为避免风险,从合同签订到履行的各个环节如: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都要制定一套严密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歆,陈发伦.论经济合同纠纷中的缔约过失责任[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1
[2]霍唤民.财经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引 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苏丹红、三聚氰胺、罗丹明B、速冻食品金葡球菌、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和塑化剂事件,日渐凸显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于食品、卫生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评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效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标准制(修)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了解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二是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掌握国家或地区特定食品或特定污染物的水平,掌握污染物变化趋势,开展风险评估并适时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三是通过风险监测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指导确定监督抽检重点领域,评价干预实施效果,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信息。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只有通过有效实施风险监测,才能真正建立起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机制,真正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测、干预、实现预防为主、先发制人的监管理念。
近两年来风险监测存在问题:
(1)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存在监测能力不足,检测机构监测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表现在设备短缺、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多方面。 各级监测机构用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仪器与设备总体不足,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地级市,其设备严重缺乏。监测技术人员不足则是各监测技术机构普遍存在的大问题,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专业人员缺乏。尽管政府加大了监测经费投入, 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 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投入还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
(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调机制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对各相关部门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职责有了明确规定。虽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是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联合下发,但各部门间尚未形成部门间协调的工作机制,目前存在由于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而导致的“分段监测”现象,存在监测资源分散、优势资源共享低以及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未形成覆盖整个食物链的综合监测机制。 建议国家应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机制,切实做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建立与目前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相适应的全食物链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综合体系, 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无隙对接。
(3)一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仅限于已确知有毒有害的食品以及食品原料,食品召回也针对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险的食品。而对不断涌现的新食品、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以及新涌现的生物、物理、化学因素、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危害,没有开展科学风险评。
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责任。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食源性疾病、强化食品安全体系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构成的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上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我国于2009年6月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目前已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并实施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同时,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也正在建立。
在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尚不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传统的食品污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又不断发生,情况表明,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测任务的复杂性及艰巨性,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挥质检部门在食品风险监测中的有效作用,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辨析
内部控制思想和管理实践早在18世纪西方国家就已经出现,当时只是以账目核对和岗位分离为手段来保证账目正确,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194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所设计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用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和措施。”1994年,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定义的描述如下: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报告将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5个要素。这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并沿用至今。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它是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丁友刚、胡兴国,2007)。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并从美国向世界范围内传播。20世纪中期,一些行业开始尝试着运用保险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从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控制手段和措施的不断丰富,风险管理的外延和内涵也有了很大的扩展。随着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风险管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判断(董大胜,韩晓梅,2010)。2004年,在COSO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企业风险管理定义如下: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总的来讲,整合框架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应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在战略制定阶段就应考虑风险因素。企业对风险的控制不仅面向过去,也要面向未来;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贯穿于战术层面也贯穿于战略层面(谢志华,2007)。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二是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加拿大COCO报告(1995)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差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变得越来越广,3E在变为同一事物(谢志华,2007)。总而言之,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董月超(2009)认为,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对参与的主体要求相同,都对企业实现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都强调要主动应对风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体系不同、组成要素不同、产生效益的方式不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同。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而风险管理属于企业治理范畴,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继承与发展。丁友刚、胡兴国(2007)指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它是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认识,在企业管理的实践层面,许多企业在21世纪初轰轰烈烈地全面更新了内部控制体系之后,又于近几年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从组织结构改良开始,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让那些刚刚开始尝试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戛然而止。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直接载体都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以企业法人为边界,从这一点来说,不能将二者截然割裂开来。内部控制重心在企业的高管层之下(经营活动),风险管理的重心在高管层之上(战略设计、决策),内部控制主要关注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两者间的关系辨析固然重要,它有助于理清思路,找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构建一个架构将两者有机融合、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自2003年成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委员会”以来,经过8年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日本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政策研究
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之后,日本企业会计审议会于2005年初成立了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并且于2007年2月颁布了《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的制定意见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准则在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企业的特点(资产的取得、使用及处分的手续繁杂,因而资产受到特别的关注),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与COSO委员会颁布的三项目标不同,日本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三个目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资产保全这一目标,强调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体制与流程,内部控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而不是完全的保障)。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间的关系
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间的关系,在2005年经济产业省所召开的《新风险时代的内部控制》的研讨会上,将风险管理划分为两种类型:与企业发展机会相关联的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战略层面的决策风险,具体包括进入新业务领域的风险、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资金运作相关的风险、设备投资相关的风险等);与企业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是指正确、高效的开展业务相关的战术风险,具体包括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风险、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与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与业务手续相关的风险、与物品、环境相关的风险等)。这两类风险共同影响企业持续的价值增值,都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对象,但它们与内部控制间的关系却不尽相同。
对于“与企业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流程直接进行防范,这需要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架构。管理层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来管理“与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包括“与企业发展机会相关联的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类型与内部控制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因此,从应对上述两类风险的角度而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间的关系表现为:内部控制是应对全面风险的前提,也就是说,内部控制为与业务相关联的各类风险进行恰当的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了支撑。两者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三个方面:
1.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
与风险管理相关的风险对策,大多数是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开展风险管理所需的风险评估,由风险评估所形成的风险对策,对风险对策实施情况的评价是内部控制调整、运营情况评价的一部分。
2.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内部控制进行持续改进的依据
内部控制不仅关乎“与业务活动开展相关联的风险”,而且必须在各种风险评价以及与风险评价相应的方法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框架、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管理层通过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评价提出相应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
3内部控制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完善
内部控制流程中所处理的“与业务活动开展相关联的风险”,必须及时地反馈给风险管理组织,并在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中进行评估。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体化模式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响应各类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保证企业永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恰当的风险管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高客户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正因为如此,2003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总结先进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包括三方面内容:内部控制的PDCA循环,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流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架构。
1.内部控制的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或者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善。从上世纪7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推广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所以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环节,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引入了PDCA循环(如图1所示)。
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PDCA循环中,企业首先在对风险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握经营活动的变化,对内部控制的架构进行适当的调整(Plan);运行内部控制程序(DO);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Check),确认内部控制机能的有效性;明确内部控制的调整与改善的方向(Act)。其中,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内部控制的调整、改善是内部控制PDCA循环的发动机。
2.基于风险分析的内部控制评价流程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内部控制制度、行为是否契合内部控制总体目标的达成,包括体系构建的完备性(规则、制度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合适)和运行状况的遵循性(在具体执行运行过程中,是否遵循既定的内部控制规则)。为了促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间的有机整合,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对先进企业风险管理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了基于风险分析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够把握特定的经营活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地发现和有效地预防。
以采购活动的“预定工作”为例,由于存在着资金支出的购买活动,一般而言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存在降低发生舞弊风险的必要性,其内部控制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提条件是对综合风险评价、对经营活动的把握,具体到购买活动时要考虑如何降低舞弊行为发生的风险。在“采购的预定流程中”,首先要确认内部控制的制度、规则的建设情况(主要确认采购申请填写人与订货负责人是否分离),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不完善,要进行整改。在内部控制制度、规则完善的基础上(采购申请填写人与订货负责人在制度规定上实现了分离),进一步确认运行情况的遵循性(对运行情况的分析,主要关注运行过程是否按照制度与规则执行),如果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需要整改。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架构
无论是“内部控制的PDCA循环”,还是“内部控制的评价流程”,都属于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单元要素”。如何将这些“单元要素”整合在统一的框架中,促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机融合,日本经济产业省给出了一个通用性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整合架构”,如图3所示。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架构显示,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与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是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架构的基础。在“金字塔式的组织中”,企业的各个层级通过PDCA循环,让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控制的评价基于风险分析,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人员要能够准确把握流程现状,并对作为控制对象的业务有一定程度理解。具体而言,采购的流程由采购部经理负责、制造流程由制造部经理负责,各个业务流程由其流程的负责人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流程负责人(采购部经理或者制造部经理)不可能对每一个内部控制进行确认与评价,对于那些更为细化的环节(如采购流程中的“定货”、“验收”环节)要由下一层次的负责人(如作业层负责人)来评价。在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中,企业的各个层级不是独立的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连贯式内部控制评价,即从作业层(车间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到战术层(各部门经理)再到战略层(股东等)。在这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综合评价。当发现企业某些业务流程出现问题时,根据问题的风险程度,决定内部控制的改善方案。
此外,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独立的评价机构,对各个层级的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进行再评价,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让企业的风险得到全面的控制。
三、启示
虽然《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但是,就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来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因此影响到内部控制作用的真正发挥。结合日本政府在促进本国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体化模式”方面的经验,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1)建立统一协调的外部监管机构。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形成有效、柔性的内部控制体系,2003年5月,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成立了“产(大型企业代表)学(部分高校与科研院所)官(政府机构)”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会,研究会经过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了《新风险时代的内部控制》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给出了一般性指导意见。目前,我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管制度的制订,分属于不同的制度框架。内部控制的规范标准,是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通过2010年4月26日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来确定的;风险管理的规范标准,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2006年6月6日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来确定的。由于“政出多门”,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则来协调各项“指引”的内容,这是导致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不能将二者有机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常常为了应付检查将同一件事情用两个规范来做,结果是“为了控制而控制”,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收不到应有的实效。因此,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体化模式,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外部监管机构。
一、教师是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主体
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有意识地以引导教师队伍在思想上形成优良的师德、在行动上形成优良的师风为目标,由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活动。不过,与一般的教育活动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受教育者自己就是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而教育者则不一定是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其间接目的――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与直接目的相比,更为重要;虽然它通常在学校内开展,却并不是一种学校教育。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它必然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例如:“尽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又是一个能动的主体。教育者对其所施加的影响需经受教育者内化才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引导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需要、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2]
2.师德师风的内涵需要教师们去发掘完善
师德师风的内涵虽然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框架,但一些宏大的框架并不适合直接运用于教师日常的思想行为。这是因为师德师风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具体的教育环境、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的教育内容,会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体现。同样的训练量,对某个学生可能算是一种体罚,对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一种关照;同样的评价,对某个学生可能是一种激励,对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一种侮辱;同样的教学手段,对城市教师可能是疏于学习的无奈,对农村教师可能是需要“勤奋笃学”的目标。这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工作情境当中根据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去体现和处理。
同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师德师风的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其中有相当多属于教育专业技术理论的范畴。例如,传统的“为人师表”的重要体现是要表现出“师道尊严”,教师要树立起绝对的权威,而现代教育理念逐渐向学生倾斜,要求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互相尊重,共同探索学习。
因此,师德师风的丰富内涵必须要由教师自己来发掘和完善,使师德师风的总体要求化解为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这实际上是师德师风总体目标“生活化”的过程。
3.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自身主体的合理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意义建构’”。[3]教育目的的达成,必须依赖于受教育者将学习内容与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体系的合理建构,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内化”。
由于教师是具有较高知识文化修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具有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这种建构中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他主观有接受倾向,会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去建构;如果他主观有排斥倾向,建构则根本不会产生。
4.师德师风教育的成功最终体现在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师德师风教育的成功应当体现在教育目的是否达成,也就是良好师德师风是否形成。如果良好师德师风没有形成或改善,那么即使有再多形式活动的开展或各种制度的制定,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活动。
因此,师德师风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或者教育的组织者。
二、教师主体地位并未在当前的师德师风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已经开展多年,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当中,我们遗憾地发现,教师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1.师德师风教育被作为一种政治性活动
师德师风教育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政治性的活动,而非教育性的活动。政治性活动强调的是统一思想、遵守纪律和执行政策。但除了很少一部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内容之外,师德师风更多的不是政治性的内容,也难以用政治性的要求去规范。例如,乱收费、体罚是可以禁止的,但对学生的爱是可以“要求”出来的吗?执行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是可以要求的,但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可以“要求”出来的吗?
2.对师德师风的要求未能与实际结合
如果说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可以宏观一些,那么对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就必须结合实际,能够付诸行动。但由于这些要求的制订没有教师的参与,因此相关的各种要求常常失于浮议,或者笼统虚化,或者脱离实际。甚至有些地方把一些与师德师风没有必然关系的内容也纳入进来,例如湖南某地将“禁止女生”纳入师德要求,北京某大学将“禁止骂脏话”纳入师德要求,令人啼笑皆非。这样的“禁令”背后隐藏着对教师队伍的普遍性人格侮辱,只会造成教师强烈的抵触情绪,哪里还能收到教育的效果!说到底,如果不能调动教师从主体角度主动地来丰富和完善师德师风的内涵,那么师德师风教育的结果只能是浮在皮毛之上。
3.依赖外在的强制要求而不是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
由于没有从教师心理发展的角度探索合适的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当前师德师风教育过多地体现为各种“要求”“制度”“禁令”“规范”,以“外铄”的方式寻求改善师德师风状况。这种方式可以建立起低水平的师德师风要求,或者说建立起师德师风的“底线”,但对更大多数的教师来说,要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师德师风境界发展,必须依靠“内发”的方式,也就是必须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使其主动地提升道德境界和学养水平。
4.师德师风教育的评价过于偏重外在的标准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被作为一种政治性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因此,在对教育活动成果的评价上,常常偏重于外在的标准,例如学习了多少材料,写了多少心得体会,开展了多少次专题讲座,听了多少场汇报,发了多少活动简报,等等。而作为活动的目的,师德师风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或者说活动是否真正对教师有所触动,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则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
5.师德师风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抢夺了舞台的主角
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通常是教育者占据了舞台的主角,不管是报告、讲座、学习会……听到的更多是教育者的声音,看到的更多是教育者的活动。而教师,这一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角,则常常成为教育活动沉默的背景。教育者常常成为单通道的信息者,权威的评判者,强势的管理者,警惕的监督者,而广大教师则成为所有这些教育行为的被动对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与没有认识到教师是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直接的关系。
三、如何在师德师风教育中充分体现教师主体地位
认识到师德师风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认识到教师是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主体,还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体现这一主体地位。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生活化:从教师实际出发,发掘师德师风的丰富内涵
师德师风的丰富内涵就好似一部大书,这部书需要有书名和目录,更需要有足够丰富生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需要由教师自己来书写的。由教师自己发掘出来的师德师风要求,更能切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有实际执行的可能性,更为丰富和细致,也更能让教师们主动接受。
例如,关爱学生是对师德师风的总体性要求,在这一要求之下,应该细化为每天早上到校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每周询问一次问题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学生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预案并予以执行,关注每位学生的饮食习惯,在课堂上进行普遍性的师生交流……甚至,像与学生交谈时要蹲下身子,学生问好时要微笑着回应,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采取私密的方式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步也不能登上泰山。优良的师德师风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日积月累基础之上的。
2.自主化:引导教师自主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随着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提高,他的能动性不仅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接受教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现在自我教育中,体现在对教的活动的积极参与中。”[4]教师是具有较高知识文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肩负的职业责任、重要的职业条件和最终的职业成就,也是教师自身为了职业成功要努力去建构的。因此,应引导教师自主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教师自主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包括由教师自主选择或创造教育形式,自主开发和准备教育内容,自主设计教育方法和自主管理教育过程。在推进教师自主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首先由教师自主把握形式、内容、方法、过程等其中的一个环节开始。通过一次次的自主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积累起自主教育的经验,形成自主教育活动的积极氛围,最终将自主范围逐步扩大。
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可能在形式上没有由管理者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那么规范,组织上没有那么有序,甚至可能会显得很混乱,但这样的教育活动才会真正让教师在教育活动当中动起来,对观念、思想产生实在的影响。
3.人性化:落脚在良好从教心理的形成
学习的动机来自于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个层次结构,除基础需要以外,高层次的需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良好的师德师风带来的师生亲密、社会肯定和职业成功,也许不能带来对基础需要的满足,却会带来丰富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优良的师德师风,建立于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这需要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从教心理。因此,师德师风教育应以人为本,从让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圆满职业人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这些健康的职业心理。具有了良好从教心理的教师,师德师风将会成为其自然而然的职业习惯,成为其主动的职业追求,成为其职业生涯的归宿。
4.民主化:实现教育者角色的转变
现代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者,应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平等的关系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体现出民主化的特点。对教师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职业群体,教育者很难以绝对权威的方式强制教师接受其所传达的观点;对于师德师风这样的教育内容,教育者也很难以单向度的传播触动教师的心灵深处。因此,师德师风教育更加需要实现民主化,实现教育者角色的转变。
转变之后的教育者,应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共同参与,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其他教师协同完成教育任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教育者也要运用自己超出普通教师的胸怀、眼界和人格魅力,引导教师群体向上提升。
师德师风不只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不只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更不只是教育管理者的需要。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之所以受人敬仰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敬仰也是众多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的重要原因。因此,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教师之所以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不是由于谁的要求,而是因为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心灵的家园!因此,让我们一同努力,将这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得更加纯洁、精彩、神圣和光荣!
注释:
[1][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14.
[2]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3.
关键词:师德师风;新形势;工作内容;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49-01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己达二千多万,办学层次、办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师资队伍数量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无疑会增大教师的工作量,另外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教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就使一些教师一定程度上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育人意识淡泊、学术风气不正、追求名利等等。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当前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
(二)只注重教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素质培养
一些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
(三)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作风生硬
目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
(四)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些教师不去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仍安于现状,套用旧的思维模式,不重视学科研究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风气不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学术腐败,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一)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应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保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学校要从对教师关入怀手,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入手,注重与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制定出各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人性化的实施方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要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人人关注师德、宣传师德的共识,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造就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在学报、校报、宣传栏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师风教育网站,扩大师德师风宣传网络的覆盖,每年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全校积极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出良好的崇尚师德的环境。
(二)必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长效管理。
国家要科学制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定标准,要真正体现德育为首的地位。要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在盖大楼、引大师,教师在讲课、搞科研、写文章的同时,关注师德师风建没,关注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学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岗前、岗位一体化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岗前培训主要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岗位培训主要针对年轻教师,除专业进修外,请名师作重点培养;严格教师岗位的聘任与考核,加强教师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学校要制定可操作的师德师风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进修、聘任、辞退、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应当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
高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专门人才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如何以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即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龚乐进等.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狠抓宣传教育不放松。开园以来,该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将其纳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成立了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同每位教师层层签订了师德承诺书。每周利用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及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开办了《师德引航促成长,文化熏陶升内涵》的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栏,分设师德规范、文化实施细则、精品美文分享、人生哲理警句分享、感言感悟等内容。通过学习,使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
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幼儿家长公开幼儿园投诉方式,公布班子成员电话号码、设立家长意见箱、园长接待日等,广开言路,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接受幼儿家长、社会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及时进行自查自纠,[莲~山 课件 ]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和整改。
严格考核管理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该园每学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幼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引导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更加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促进学校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活动对象和内容
(一)活动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师德教育。各地、各学校要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师德教育。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执教水平,树立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三是要深入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帮助教师减轻负担,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要让教师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手段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四是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依托有关培训基地,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师德集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
2、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学习教育制度、考评奖罚制度、档案建设、民主监督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制度。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年度师德考核工作。
3、构建良好师德氛围。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强化教学管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等多种措施,营造学校重视师德、教师注重师表、学生尊重教师、家长配合学校的良好师德育人氛围。
4、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创建工作。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是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各地、各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结合起来,与名师培养培育、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结合起来,与其他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典型、办讲座、搞演讲、开论坛、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不断提高。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动员(2010年1—3月)。制定印发有关文件,研究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见附件),并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评估标准,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校具体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措施,做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深入人心。
2、组织实施(2010年4—10月)。通过树立典型、办讲座、搞演讲、开论坛、研讨交流等活动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3、学校自评(2010年11月)。各地、各学校参照《河南省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认真组织自评和总结。
4、评估总结(2010年12月)。省教育厅将在各地各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地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优秀的中小学校授予“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荣誉称号。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学校要把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2、加强宣传。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以主题性系列报道、专访、专栏、专题节目等各具特色的宣传形式,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中小学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师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为师德建设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教育体制、教学业务、教师生涯规划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扯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单纯一面的,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应考虑到其与多方的联系和互动。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遗书》卷十一有“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的论述,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明确指出,世间万物都有联系之面,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即使在一个事物的内部也不例外。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1我国古代哲学早就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多方面的统一。师德师风建设同是如此,撇开教育、教学、学生、文化,孤立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失之偏颇,这种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可避免的要走弯路,难以收到理想之长效。
二、师德师风建设应遵循传统文化的思想要义师德师风建设
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师德师风建设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教师个人之间的事,与学生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育人,教育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从学生层面来看,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化育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此有着明确的阐述。指导学生如何交友时,传统经典《孟子•万章下》指出:“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开导、循循善诱,《论语•述而篇》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时,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如何求知、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师风建设若忽视了“化育学生”这一关键要义,师德师风建设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教师层面看,师德师风建设还亟需“化育自我”。“化育自我”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立身做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建设的需要。教师要想化育好学生,必先化育好自我,此是万丈高楼之根基,对此,中国的文人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学会安身立命,培养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孝经•开宗明义章》首先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始于孝,却不终于孝,教师应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筑牢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更好的“化育学生”。其次,教师应有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论语》中对此论述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再次,教师还应养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教师应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以自身高尚品格来“化育学生”。由此,师德师风建设决不能偏于一隅,顾此失彼,只有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生和教师自我的双重作用,认识到“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互补,将“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有机统一,两体并用,才能真正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真正意义,才能由此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
三、师德师风建设应符合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 建设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52-01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师德师风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和必要任务。
1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坚强的人格力量应该是良好的师德师风之所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是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的名师。但也有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等方面不但有损教师形象,更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其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1)政治思想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比较淡薄,对党的教育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了解不深入,批评教育学生不够理性、育人意识淡薄。有个别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的成长起不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淡薄,敬业意识不强,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能尽心尽职的完成本职工作。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有的教师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讲课内容空洞,教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学生交流。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3)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视基本的道德不顾,违法乱纪,做出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3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高校师德师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微观因素的作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出现社会秩序混乱,道德行为不规范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这种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人容产生“功利主义”。部分高校教师也出现了道德行为的偏差。其次,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无形中影响到了高校教师。致使少数教师产生多给钱多干活,少给钱少干活,不给钱不干活的信条。再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部分教师产生了重竞争,轻协作的意识,甚至有的教师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影响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订了很多有关师德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将其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中,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硬指标上,放松了师德的软指标建设。高校师德考评制度也不尽完善。从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职称评聘到教师的进修、考研、考博等,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所发表刊物等级等作为硬性条件和主要标准。使得师德师风成为可有可无的软要求。
(3)教师自身师德意识淡薄。受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数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不甘“安贫乐道”,极力追求票子、车子、房子等物质利益。认为自己博学多才就够了,什么师德师风给自己没多大关系。有的教师为评教所束缚,为了获得较高的学生评教分数,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视基本的道德于不顾,反而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反作用力。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当今高校一些教师道德行为不良的现象。
4 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措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1)优化高校师德成长的社会环境。高校师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受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和制约。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高校教师的爱校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能对高校教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所具有良好校园文化的高校,能有效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学校内部的侵蚀。增强教师的“免疫力”。具体说来,一是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二是要创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境界。
(2)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①加强领导力度,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②健全师德考评制度。有效的师德考评制度能极大地强化师德方面的政策导向作用。师德考评制度是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制度;注重考评结果的应用和反馈。使其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
(3)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对于贯彻师德师风要求,履行师德师风要求,具有一定的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树立先进典型等精神激励措施,宣扬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另外,还可以给其物质上的奖励:比如岗位津贴、课时薪酬、福利保障、职务晋升等。
(4)引导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首先应该引导教师坚持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增强道德认知。其次要加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最后,高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善于了解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自觉抵御不良倾向的侵袭,加强抗挫折的能力,磨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