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9-25 06:34:06

导语:在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第2篇

对于课堂检测做的非常不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谈话沟通,以尽量保证每个同学不掉队。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中考历史及格率达到65%以上,达优率在40%以上。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从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分析,(1)班优生教多,但后进生也多,也就是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班整体较沉闷,只有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3)班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达优率不高。目前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

《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第四步是课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与试卷训练:

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第二、要精选习题与试卷。强化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适量性原则。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本学期的复习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依据中考历史新评价按章节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指导学生完成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历史专题训练与综合卷测试。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则。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将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将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心,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2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从上学期末的调研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近期与科代表、学习委员座谈,发现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科兴趣较差,对初一、初二的历史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好新学的知识、又能将以前所落下的知识弥补上来,这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初三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

今年中考培训时,教育科学研究办公室的历史教研员傅蜜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切口,大手术”的观点,即从一个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发扬知识,并由点及面,最终使所学知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这些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初三学生。所以在本学期,从教学上来说,就本着这一原则,这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探索与尝试,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利的时机。

从现在学生的学习时间来看,学生在校寄宿,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的增强,限制了知识了理解与灵活的运用,这也是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即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上来看,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上,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但由于新教材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课程节与节之间有时跨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本教材需要改进之处。

针对课本的这些情况,教师要收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讲清楚历史事件的信息。在讲解与复习和过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线索,理清脉络,使教材变得进然有序、有章有法、有迹可寻,使学生在学习教材时的难度减小。

世界历史由于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事件,学生在学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不易产生兴趣,也不便于理解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出与中国历史相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在学习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疯狂的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今天这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对外侵略和扩张。

2、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当今人类所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类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创新和突破。

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潮流。

5、学习历史是使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前进的历程,顺应形势、把握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6、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九年级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明年中考顺利完成,深入贯彻教改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九年级的特殊性现计划

一、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二、指导思想

1、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九年级上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为了有充分应战中考的准备,上学期应基本结束全年的课程。

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在教学进度上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是熟悉全册教材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3、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的教学工作。

认真向其他老师学习,密切关注中考信息,把握中考动向,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具体措施

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课,不能无教案上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2.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

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学困生要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注重课堂学生知识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中求发展。

3、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并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不可忽视差生的学习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进度,而忽视了中等生的学习。

4.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及时总结,写好课堂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4一、努力作好九年级的教学

1、深度挖掘教材。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将会继续认真学习新旧中考课程标准,尤其是两份课程标准中重合部分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是中考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根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中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坚持先设计教学预案——集体备课——个性修改——课后反思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认真完成,集体修改时,充分讨论;个性修改时,体现个性;课后反思,注重总结。努力做到既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又能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把好教学质量关。面对日益灵活的历史中考,备课时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本学期我们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狠抓常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初三的历史要面临中考,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我们要在“讲”上下功夫,做到精讲,但同时一定要生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历史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此外,在提问上做到分层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做既满足了基础好的同学的求知欲,又给予了基础差的同学自信心,使各个层次的同学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让学生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努力做到堂堂清。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提高检查的力度和广度将是我们学科组继续需要摸索的地方。初步设想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将各班分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进行适当抽查。

4、课后反馈方面:进行单元测评,出题要科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

建立成绩册,将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并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别情况,注意尖子生和边缘生,争取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

5、深入研究17地市历年中考真题,尤其是临沂市近3年来的中考真题,把握中考考点和方向,并根据201x年7月-201x年5月的时政热点及周年纪念相关的知识点预测201x年的中考考点。

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握考点也为了响应领导号召,学科组内成员每人编制一份中考预测模拟题,并在组内进行研讨把关。

6、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同教学一样永无止境。历史组目前已完成了一个市级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下一步打算围绕高效课堂、初中历史高效复习法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制定新课题,深入探索教学新路子,打开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提高历史组的整体教研水平。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1、深度挖掘教材

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力争:讲课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4、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抽查.。

5、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6、教学进度

2—3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4月复习中国历史1---3册

5月复习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下册

第3篇

关键词:历史知识;快速;记忆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永无止境的对话,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值得记忆和需要记忆的东西。那么,要学好历史,就要进行必不可少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历史,记住了多少才算学到了多少,但完全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呢?

一、提纲挈领,快速记忆

提纲挈领这里是指通过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简明扼要的提纲进行快速记忆。我们平常看到的教材目录,则是最精炼的提纲了,它能展示教材的主要脉络,从而帮助学生由点到面对历史知识进行整体记忆。大到教材的一个单元,小至某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列提纲、抓要点去掌握其主要内容。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构建文化的圣殿》可列提纲如下:

这个提纲是整个第四单元的“缩写”,记住了它,也就基本掌握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由此及彼,联想记忆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已知的去联想未知的,把要记忆的内容和大脑中已有的记忆材料建立联系,能收到一叶知秋、快速多容量记忆的效果。例如,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靠死记硬背常常弄错。可让学生这样联想记忆: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如此将三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记牢了。

三、生动直观,形象记忆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为了获得生动的形象,在记忆过程中,应多利用图片、幻灯、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帮助记忆。通过光、声、像、色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高度集中和积极思考中进行学习,这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目前的电视节目中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以及军事频道等都具有很强的历史知识性,学生不仅在愉快中完成了学习,而且还养成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习惯。

四、挖掘本质,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在历史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通过比较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发掘事件、现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再理解,分清易混淆的事件和现象,形成知识的立体结构。例如:俄国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1]学生常常混为一谈。其实这两次改革的性质与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封建农奴主的改革,是建立在剥削农奴基础上,使俄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而进行的,改革的结果虽也使俄国废除了部分封建陋习,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主要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地位,为俄国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则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农奴制严重危机的产物,其改革自上而下进行,结果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把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

五、朗朗上口,歌诀记忆

实验结果证明,诗歌比散文识记时间短,再现的数量多,这表明诗歌的韵律、节奏有助于识记。因此,我们可将一些学习材料通过语言上的加工,赋予其外在的音韵和节奏,不仅能增加记忆的趣味性,而且还能使记忆保持长久。例如科举制的创立可编成歌谣:

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

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

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

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

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由于歌谣的形式简短齐整,语言生动活泼,所以便于记忆。

六、轻松有趣,谐音记忆

利用谐音记忆,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愉快地进行记忆。例如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裙” [1]。又如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是: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可记作:“猪头下深海”(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再如记忆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时,可归纳成“屋(乌)外有两只鹅(俄)”,即乌克兰、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俄罗斯。” [2]

总之,历史学科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以上的记忆方法外,还有多种记忆形式,因此,在学习历史时应该以加深理解为基础,采用多种不同的记忆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参考文献:

第4篇

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本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依托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读目录

学生读书,往往忽视读目录。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目录,目录是一本教科书的骨架。因为它体现了各种社会形态的递进和更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表明了每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如《中国古代史》上册的目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奴隶社会的四个分期: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通过读目录,使学生掌握章节结构,把握总的线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如何读课文

教材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其中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文是阅读最重要的环节。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有的放矢

阅读前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巧妙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的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因为有思考题材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难点,启迪学生思考。例如讲“”时,我先提出了以下问题:“”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基本上能在课文相关的地方加注”“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点。又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又提出了以下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地点、标志、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最残酷的战役、结果是什么?学生带头这些问题阅读,便于抓住重点,去粗取精,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化繁为简,课上便于理解,课后便于复习,同时,教师也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2、阅读与思考并举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读书要进行思考,读书是手段,读出问题、归纳知识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才是目的。如在讲到《幕府统治的危机》时,课文写到:“在古代,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称天皇,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建立了幕府。”学生们通过思考读出了问题:什么是“幕府”?应怎样理解?学生在读书中逐渐读出了问题,表明这样做既增加了读书的深度,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3、粗、精读相结合

教材的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在读的过程中,课文中重点内容(正文)要求学生精读、细读,要逐句、逐段,反复阅读;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突出重点;对生僻字、词、人名、地名等要准确识记、不写错别字;对一些过渡性内容、课文补充的小字内容学生可以粗读。

4、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常常分散在若干章节,读书时要从各章节中抽出相关信息按需要进行整理归纳。如讲到世界近代历史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事件”。对这样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如何读地图

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之下。历史地图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所以,地图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会学生识读地图,到图中去找寻历史知识,借助地图掌握历史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读地图呢?

1、做到史图结合。课改后的教材配有大量的历史地图,学习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如讲到郑和下西洋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注意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把下西洋的出发地点、途经的地区及到达地区等落实到图上。又如,讲清朝前期的疆域时,指导学生结合《清朝疆域图》,将葱岭、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太平洋、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南海诸岛七处落实到地图上的西、西南,北、东北、东、东南、南七处方位,这样,便于学生的识图记忆,做到史图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时间概念、历史史实,也具有了空间概念。

2、读图时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历史上的地名与现在的地名往往不同,而且所属地也未必与现在同名同区,所以读历史地图时要注意这些变化,要将要求掌握的且不容易记忆的地名“今天化”。例如,涿郡、建康、余杭、临安、天竺、新罗、大食等地名同今天的地名对照,因为学生对今天的地名较熟,方位比较清晰,容易掌握,才不至于混淆。古今对比,便于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3、读图时读出地图中的隐性知识。例如,在读初一新教材下册中《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俄东部边界线,而这些内容课文中并无文字说明、记载,却隐含在图中,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这些隐性知识并掌握。又如读封建社会历代疆域图时,指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中的变化。从秦朝到清朝,疆域是在不断地拓界,说明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发展壮大。再把清的疆域图同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比较,可以激发学生从地图变化中,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了解近代中国经历的割地赔款被外国侵略的屈辱史。

4、读图时要读图旁文字说明。例如,指导学生看《三国鼎立形势图》时,对于“夷洲”,学生从图旁文字说明中可以知道是今天的台湾;看《隋朝疆域图》时,知道“流求”也是今天的台湾;在学生元朝时,看《元朝疆域图》,学生通过读图,知道“琉球”也是今天的台湾。这样,就使学生了解到古代地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名称也在变化。

第5篇

一、腾出时间圈划,揣摩匠心

任何语篇都是佳作,都需要学生用心去欣赏,需要学生多同文本、作者、人物进行对话沟通,发现其中的精妙。多o学生腾出时间读认真揣摩和阅读,让他们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找出其中的疑难问题,更能使得课程教学富有指导性和趣味性。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重点笔记圈划,能使得学生在不断修正理解感知思维不足的基础上,深入研读和思考,帮助他们领会其中的内涵。

让学生腾出时间圈划,给了他们更多充分酝酿的机会。如,在六年级上册第21课《鞋匠的儿子》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进行预读,引导他们思考:鞋匠的儿子是指谁?林肯为什么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如果你就在当时演讲会的现场,你会向林肯总统提出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可建议学生就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让他们在主动梳理语言文本语句的基础上找出更多的认知切入点。按照这些问题的问题,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和“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也给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预留一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读,能使得学生在主动查找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深刻感知,便于他们在主动查找相应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解方向。结合学生的认知不同,围绕教材内容重点,多给他们一定的研读时间,帮助他们梳理相应的认知盲区,使得他们在不断预设创造中产生敏锐语感,更能增强研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动自由倾诉,大胆说异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让他们有自由倾诉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认真梳理学习认知体系的过程中强化认知。自由倾诉运用,能使得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表达的冲动,让他们在毫无保留说出自己困惑中进行思维碰撞,产生耀眼的火花。

通过主动倾诉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便于他们在不断强化感悟中获得更多体验。如在四年级上册第2课的《但愿人长久》的指导中,不妨运用投影仪展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有关场景,并建议学生在观看欣赏的过程中就其中描述的相关物境、意境等进行深入构想,鼓励他们就朱阁、阴晴、圆缺等不同的物象,对其中表达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揣摩,鼓励他们就上阙中描述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他们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我探索运用机会。遵从学生的不同理解,鼓励他们就自己的阅读发现主动提出相关的建议,让他们丰富思维。

学生主动倾诉需要有一定的问题予以引导,需要学生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主动找出相应的表达生成点,帮助他们深化感悟。多给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七嘴八舌的探究中梳理知识点。教师不妨多驻足学生身后,观察他们的讨论,在他们“欲言又止”时送上一两句提示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自我模拟生成,释放潜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要想走出文字单调、枯燥的束缚,就应该在主动融入其中的学习探知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在主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力。自我模拟运用,能使得学生的潜能释放更有动力。

学生自我模拟过程,就是他们的感悟体验不断深化的过程。如,在《牛郎织女》教学中,根据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不妨建议学生运用课文情景剧的形式,针对其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总结概括。建议学生扮演老牛、牛郎、织女、牛郎嫂子等不同的角色,从教材文本中摘录出相应的语言表达信息,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思维主动提出相关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进行阅读探知。有的同学以黄梅戏曲调的方式,演唱了动人的故事;有的同学则以口技表演形式再现了彼此多方化的对话;有的同学则以根据不同角色内心世界,通过相应的动作、语言等形式予以活灵活现地展示。

第6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 问题学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77-03

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正在重点研究的一个教研课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问题为核心导入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问题研究成果――“隐性知识”呈现学习效果。近年来,本人积极尝试和运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为什么要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什么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问题

1.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以书面文字、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或者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收获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把学习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学生间传播,学生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将其用到学习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2.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年代等,学生必须通过问题研究掌握的知识是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通常是指历史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显性知识中的知识。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样”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历史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爱国思想情感等。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原因

历史教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完成三大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基于问题中学习历史时,学生一节课要掌握的显性知识,通过预习、阅读、教师指导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找一找”、“阅读对比”等隐性知识,只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交流,同样能殊途同归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要倡导以历史问题为抓手,以问题探究为重点,紧紧围绕问题来开展历史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 Yang)曾形象地比喻说:“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历史时,除了让学生吃到果实,尝到甜头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寻“果实”是怎样成长的,这样的成长过程对后世有何影响,对今天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如何基于问题学习历史

1.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必须挖掘历史学习中的隐性知识

(1)认真研究课本显性知识,这是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教材文本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或者“说明了什么?”等,有利于师生吃透大纲,弄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进一步产生学习探究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来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所提出的问题要清晰,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既要融合教学大纲的知识,又符合本节课的学习宗旨,有利于全面落实三大教学目标。

二是所提出的问题应有层次感,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如果一下子就给学生“下马威”,“问”倒学生,不但会浪费时间,也会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消失殆尽。

三是所提问题或者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吊起学生研究问题的“胃口”,所提问题要有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找准教材中的关键词,巧设问题,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第15页写道:“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那么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关键词挖掘出潜在的隐性知识有三点:

一是“统治”一词,唐玄宗的统治:①重视吏治;②重用贤才;③发展生产;④戒奢从俭。

二是“全盛”一词说明什么,说明唐玄宗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唐朝都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是“前期”由此可以扩展学生唐玄宗后期统治的思考和理解,后期他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学生基于问题探究到了其中的隐性知识,“成由节俭败由奢”,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见到了“庐山真面目”。

(3)研究、阅读历史图表,从中查找藏身其中的隐性知识。新课改后的历史课本,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画、表格。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用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发动学生充分研读教材上的插图,从这些图表的内容上深挖隐性知识。

如在讲述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在叙述唐对日本影响时,有两幅货币插图,见图1:一幅是唐朝的《开元通宝》,一幅是日本的《和同开》。

图1

这是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教材的一种比较创意,教学上就可以顺其自然,利用这两幅图充分展开对中日文化影响的比较学习。

如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下问题:①两种钱币的形状相似,说明了什么?②从两种钱币上面的文字,你读到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为学生指出以下几点:①从两种货币发现的地域分布之广来看,说明当时中日贸易往来频繁,以至在日本本土通行大量中国货币。②从两种货币形状看,日本受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影响,也说明日本思想上深受中国天圆地方观念的影响。③从钱币文字看,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文字影响,日本文字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在参照汉字的基础之上创制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④从钱币文字的书写来看,可以说明日本人深爱中国书法艺术,且深受中国书法影响。⑤从钱币的制造来看,开元通宝是采用的范铸法,和同开的外轮与开元通宝相同,铸法一致,说明日本手工铸造业受中国影响。

通过两种货币的比较,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从中可见日本在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商贸、手工业等方面深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当时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学习。

这种有益的问题比较方式,着眼于挖掘教材内容的隐性知识,引起学生对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图一表的重视,培养了学生敏锐地观察能力,为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激发其历史想象力,拓展其积极地发散性思维。

(4)由此及彼,基于问题将历史知识横向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彼处则为显性知识,反之亦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如科举制度的影响:一是改善了用人制度,二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唐诗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初一课本下册第19页中是标准的显性知识。但在第18页“动脑筋”中指出:“明经考试是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考试”,其中隐含了“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不利于读书人发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等不利影响”,这就是课本中的隐性知识。

(5)触类旁通,纵向比较,基于问题发掘隐性知识。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传统体例,摒弃了传统历史教材以时间为序编排的体例,使各章节历史知识点跨度较大,因果联系不明显。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厘清线索,通过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近、相仿的内容进行对比,探索和发掘其中的隐性知识。

例如,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完《贞观之治》后,联系七年级上册《汉武帝的大一统》我们可以设计问题,请学生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去比较两位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同做法,从而得出结论:两位明君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重用贤才,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因此都使国家出现了繁荣局面。学生在基于问题学习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发掘隐性知识,同时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运用和联系。

(6)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探究问题中分享学习乐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能独立完成;或者即便能够完成,对很多问题认识也不够全面,往往需要通过在群体交流、互动启发,在合作中相互碰撞,使大家共享知识,共同提高。学生通过探讨问题,一方面能对以往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另一方面又对前后知识进行多维度的联系,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通过反复的问题,不断的链接,全面牢固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达到经久不忘的效果。

因此,教师之间要互助合作,相互探讨,对教材潜在的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我们“提倡教师结对子”、“提倡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共享”、“提倡拜师学艺”、“提倡互带互教”,为教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多思多想,鼓励学生从信息资源交流中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预习”,上课“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带着问题复习”,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高效。

2.基于问题学习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脱离教材。发掘隐性知识要避免走入误区,避免脱离课本另搞一套。要求学生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要读懂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挖掘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历史事件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等。

(2)要注意合理分组。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进一步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各组的答案,并由小组长在讨论后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汇报。也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干,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困生”也闲不下来,也忙着上网查资料,也敢于在与同学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

(3)要定位好教师的角色。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伙伴”、“内在情景的引导者”、“想象力的激发者”。要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不把教师的讲解当成唯一的、标准的答案,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不断发言,主动参与讨论,防止“冷场”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

又要防止学生讲“题外话”,海阔天空胡扯一通,防止课堂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4)要鼓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结果,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在基于问题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见图2。

四、巩固“问题“成果,促进学以致用。

第7篇

【关键词】辩证;思维;品质;初一

辩证思维是指能运用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

思维能力是人们认知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认识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加快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发展心理学一般将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一阶段叫做青少年期,通常这段时间是在中学度过的,因而也常称为中学期。中学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它意味着从一个完全依赖于成人生活的孩子转变成独立生活的成人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在个体一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知方面,辩证思维开始形成,而这在创新性思维,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的创新思维中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了学生目前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发展,辩证思维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我就在初一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浅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

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对初一学生而言,辩证思维开始逐步形成,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自觉、不系统,学生尚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自觉应用,认知往往具有较大的片面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逐步形成全面认识事物的观点,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中有关山区开发与建设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师:请同学先看一看教材中两位同学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山区,你同意谁的看法?

生:我同意小明的观点。

生:我同意小玲的观点。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认为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

师:大家觉得小明的说法对吗?

生:对。

师:那小玲的说法怎么样?

生:也有道理。

师:由此看来,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道理,大家是否这样认为?

生:是的。

师:山区树林茂密,那意味着什么呢?

生:有许多野兽。

生:有许多植物,如蘑菇,木耳等。

生:有许多中草药。

生:有很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

生:景色优美。

师:山区水质好,空气清新,加之树林茂密,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生:旅游业。

师:山区道路比较差,会有什么影响?

生:交通不便。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小明主要提到了山区自身的有利条件,如空气清新,水质好,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等。而小玲则提到了山区的……

生:不利条件。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山区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

生:自身的劣势。

师:所以,我们对山区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什么叫全面呢?就是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劣势;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既要看到有利的因素,

……

生: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首先让学生谈论教材中两位同学的观点,组织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会发现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道理,老师可以总结:小明主要提到了山区自身的有利条件,如空气好、水质佳、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等。而小玲则谈及了山区有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提示、小结,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到:山区既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的劣势和不足,从而学会初步的辩证思维。老师可以进一步阐明:对于经济活动来说,大部分自然要素既有它有利的方面,又有它不利的方面,没有绝对好的自然环境,也没有绝对不好的自然环境,从而让学生在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老师在教学季风的功劳时可以这样阐述:季风使中国南方珠江流域成为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富饶宝地。而相同纬度的西亚却是沙海连绵,荒漠广布。对这种差异的形成,季风起了巨大的作用。至此,教师可以设问:季风带给我们是不是只有有利的影响?它有没有不利的影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并思考。经过阅读和思考,学生会认识到,季风有着很大的功劳,也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会导致我国季风区洪涝或干旱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锻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学生的辩证思维就会得到较好地发展,能够自觉地用全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认识事物。

二、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

联系是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如在《气象万千》这一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作如此引导。

师:请大家看图2-15地中海之滨。为什么这个英国小伙子喜欢夏天到地中海沿岸来度假?

生:因为地中海沿岸夏天炎热干燥。

生:因为英国经常出现阴雨天。

师:那么英国是什么类型的气候呢?

生:(读图2-14)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这种气候特点是什么?

生:夏天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较潮湿。

师:我们从图2-14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和北部是什么气候?

生: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对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来说,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

师:而夏天,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对西欧和北欧的人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欧洲地中海周边地区成为了著名的……

生:旅游胜地。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对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大家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

以此为基础,学生经过对《地中海之滨》、《中国海南的椰林》和《格陵兰岛的房屋》这些图片的阅读和观察,学生会发现气候对旅游业、农业、建筑的影响,感受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对阅读卡《从动植物看气候》的学习,也会感受到植物和动物对于当地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此基础上,当学生学习《风光迥异》这一框时,会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去分析造成各地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这说明,如果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是完全可行的。教材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训练素材。如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等,教师需要作有意识地引导、提示和总结,以便使学生体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方面的联系,从而有利于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古人遗留下来的许多成语如“刻舟求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无不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训练。而教材提供了许多极好的素材。如在学习了历史上的太湖周边城镇后,学生会感受到太湖流域众多城镇的古今变迁。只有在对它们的形成和往日的繁华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才会对水乡的现状与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对这块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系统的思维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并会在学习中初步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如学生会感受日本渔业的发展,威尼斯水城昔日商业的辉煌与今日旅游业的繁荣,学生也会体会到中国青藏牧区的发展变化与内蒙古草原人力到机械化的发展等。以石油的开采给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带来的变化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

师: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极为干燥,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绿洲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自从发现石油之后,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了。

生:农田面积扩大了。

生:建起了多座海水淡化厂,日常生活用水多了。

生:城市更漂亮了。

生:生活水平提高了。

师:大家说得很好。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事物是怎么样的?

生:……

师:事物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不是的。

师:这说明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

通过让学生对比波斯湾沿岸国家以前与现在的巨大差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提示、小结,学生就会感受到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以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看待事物,虽然,这三个观点各有其侧重点,但在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观察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也要注意这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着眼于整体,顾全大局,又通观全局,重视局部。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由此,我们只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观点。这说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及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这三者之间是并不矛盾的。恰恰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即辨证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此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辩证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学生目前和后续的学习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思维能力不能简单地由教师“赐予”,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材内容等。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和学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因为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把学习知识、认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这大概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吧!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第494页;

[2]张明、刘晓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7-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