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16:47:55
导语: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是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策略一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⑴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⑵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⑶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⑷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高楼大厦,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⑸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策略二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很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
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策略三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⑴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⑵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⑶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欣赏;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欣赏得到美的启示,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呢?根据本人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欣赏教学。
一、见缝插针,引导欣赏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也穿插了一定量的欣赏内容,要让儿童顺利提高审美能力,仅靠少数课时的欣赏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除了进行专门欣赏课教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向儿童提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不断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官,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美的启迪,逐步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鉴赏能力。
(1)教师要积累资料,广泛收集年历、挂图、旧画报、杂志报纸、图片等,将收集的画册拆成单页,将它按画种、题材作者归类。总的要使资料齐全。(2)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与爱好,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欣赏各类作品。如低年级儿童喜欢色彩鲜明、装饰性强的作品,教学时可多让他们欣赏装饰画、农民画、剪纸等。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让他们欣赏中国画、油画、雕塑作品等,并且重点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画家的作品。教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色彩等表现方式作简要的分析。这样不但能增长学生欣赏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儿童提供欣赏资料,使学生广泛接触中外名作,让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审美能力逐步增强,学生自觉地进入审美的殿堂。
总之,在教学时,教师要坚持采用见缝插针的方法,让儿童欣赏各类美术作品,以达到点点滴滴聚沙成塔的作用,教师用美的艺术去滋润儿童的心灵,学生的欣赏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实地参观,促进欣赏
实地参观时可让学生与事物直接对话。作为建筑,它不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还将作为一种艺术,是人们广阔的、直接的审美对象。特别是那些新颖、宏伟、壮观的优秀建筑,宛如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会激起令人愉快的精神上的美感。在小学美术欣赏中,建筑艺术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欣赏教材中。总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到实地欣赏,学生的兴趣、审美能力很快就会得到提高。
三、评选佳作,提高欣赏
儿童对美术的欣赏是缺少主动性的,学生往往是走马观花,用心并不专一,分析作品辨别不出作品的优劣。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谈不上迅速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积极应对,精心组织。在欣赏美术作品或看画展时,要让学生自己当小评委,教师有意识地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鉴赏能力。
在参加画展之前,教师要交代参观的办法或写出每次参观的方案。比如,作品必须是自己原创的、有特色的,内容是健康的、能反映生活的新人、新事、新风貌等。学生明确了评选办法后,再要求他们带上笔和小本子,及时记录评价作品的优劣。当学生来到展室,会十分认真地看每一幅画,而且各抒己见,十分认真。效果非常理想。因此,教师有意识地搭建这样的平台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就会得到锻炼。
四、学习评述,深化欣赏
美术评述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应当给观众留下回味的余地,学生作品的欣赏是从直觉开始的,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习评述美术作品。学生通过学习评价美术作品,能增强对美的感受能力。学生对作品的看法越来越深入,就越有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中国画与油画》时,就可让学生搜集资料写评论。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8-02
引言:艺术教育在大多数的农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度,在我国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把美术教学放在了副课的位置,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主课上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这样一来,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源少、教师不够用学科杂。
生源少教师资源短缺是农村不可避免的现象,一般在农村校园中一个教师要承担好几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课成绩,便利用美术课进行讲解,没有正式美术课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导致学生们从小学学习生涯开始就已经开始淡漠美术这门艺术学科,提高美术课堂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就变为了空谈。
2、领导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度很低。
一大部分领导对美术教学观念还不到位,没有积极的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们日后的影响力。把美术学科看成了附属品,上不上学的好不好关系都不大,只要不影响学校的教学效率就可以。因此,在安排美术教师的时候,也都是选一些教学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进行,只是让孩子们随便画画就行,严重的扼杀了孩子们在美术欣赏方面以及艺术品味提升上的天赋和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小学生的表现创造能力也不能够更好的培养和发挥。
3、教师观念陈旧、师资水平偏低。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存在a着大部分观念守旧的弊病,觉得中专美术学历对小学生而言绰绰有余,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没能够及时的进修学习。再者,学校评先进、定职称也很少有美术老师的机会,这样一来大多数的美术老师也就产生了混日子的教学心态。
4、教学先进设备严重缺乏。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严重的缺乏,美术教学的办学标准相差甚远。学生们的绘画工具以及教室们的示范工具材料都少之又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就更难以实现了,还一点的美术教师中还能有一些简单的画夹、石膏模型等, 材料少的可怜在前提下,美术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5、学生的绘画材料无法保证
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庭条件不富裕孩子们购买绘画工具和材料就难以实施,大多数学生绘画工具无法丰富起来,只能使用最简单的铅笔进行绘画。学生们的作品变得死气沉沉,达不到五彩缤纷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绘画兴趣就被这单调的绘画过程所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影响,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1、正确落实教育观念。
美术教学与教育理念都应提升其认知度,不在让美术课成为“副课”的落后观念存在。正确开展美术教育让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在学习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欢乐。当然,教育行政领导的观念也需要不断的转变,让美术教学真正的成为农村小学生不可替代的学科。
2、大力加强农村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建立在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的基础上。首先,学校自身需要结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去大力的挖掘师资的长处,为美术教师提供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出现滥用师资、放任师资的现象。对美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待遇要平等、一视同仁,进而加强美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在学校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学校应大力引进专业的美术教师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学校的资金若是困难的情况下,还可采取对专职教师进行大力培养、培训等。让师资队伍的教学素质不断地提升,进而完善美术教师的教学素质,并打造特色乡土美术教学。
3、重视美术教育科研,开展活动,给美术课堂增添春天的气息。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需要有效的方法和学习顺序进行教学。不能够用古老的方式给孩子们灌输,不顾孩子的想法不管孩子能否学会,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优化,教师需要灵活的掌握教学内容、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大力开展农村美术教育科研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开阔视眼扩大知识领域。由此可见,美术欣赏是不可忽视的,美术欣赏还可以陶治学生思想情操。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美术欣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结束语: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重点是为小学生的人才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改变目前农村美术教学的现实存在问题,是有效改善农村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极其迅速,农村美术教学应该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良好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顾卿卿;;在开放的教学中,激活儿童的美术灵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一、利用当地民间技艺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民间技艺是指在民间形成并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技巧和艺术。武平县有名的民间技艺有菩萨雕刻和装裱船灯,菩萨雕刻技艺是从清朝末期的祖辈们那里传下来的,主要做法是先选好樟树木头,再用斧头、刀、凿子、刨子、钻头、锯等工具根据菩萨像高低所需尺寸裁成木筒,劈皮去粗,精细雕刻后刷上油漆。这些工艺传承人在学校附近就有,我们可组织学生实地观看、感受民间的雕刻技艺。随后,将萝卜、地瓜、土豆等作为材料再进行模拟雕刻,雕刻出人物、动物、植物、卡通形象等各种造型,把民间技艺发扬光大。装裱船灯主要材料是红、黑、蓝蜡光纸,工具只包括剪刀、小刀。艺人按照船灯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将各种蜡光纸剪成不同的人物图案装饰在船灯上,如在船头剪上渔家乐和状元、榜眼、探花三个泥塑人物,侧面剪上龙凤呈祥、五谷丰登、金鸡报晓等图案。装裱船灯融合了剪纸和装裱技术,可组织同学们以《家乡的船灯》为题,通过手工、绘画等形式创作作品,让同学们学习剪纸和装裱技术及相关的绘画技能。课前带领学生们在学校旁边观看船灯的制作过程,亲身感受民间艺人高超的剪纸和编制技艺,孩子们全都赞叹不已,为顺利学习剪纸做好了准备。课后可将学生的剪纸和自行简易装裱的画展示在校园过道上供其他同学欣赏,让孩子们在其他同学的赞叹声中感到自豪,并再次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利用当地名人轶事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老师。大家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讲讲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武平县有个清乾隆时期的著名画家李灿,当地流传着其许多有趣的作画故事。我们可以将李灿的故事引入课堂激趣环节或编入校本课程供学生阅读。如李灿趣作《双蟹图》: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武平地区有一个社会名流请李灿为其画一幅画。李灿同意后,这个名流在李灿作画前盛情款待他,李灿喝得大醉。当大家担心他当天不会画画时,他又画兴大发,叫人磨墨。别人磨了一缸的墨,李灿都还未动笔进行作画,这位名流以及其家人都以为被骗了。这时,却见李灿抱起一个光屁股小孩,将他的屁股浸在浓墨中,然后将其屁股放在宣纸中印上两颗“大印”,李灿又拿起毛笔在“大印”上添添画画,不一会儿,两只栩栩如生的螃蟹就跃然纸上了。又如李灿用蔗渣为新任县令作了一幅《鸣蝉图》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讲述使学生上课时有兴趣听课,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也能从中学习领悟前辈大师的作画风格、技法。在县文博园中也存有一幅李灿的《高士观瀑图》。适时带领学生到文博园参观并讲解李灿的画,回校后开设一堂《与李灿大师对话》的美术课,孩子们以画为媒介与家乡的这位美术大师交流,感受李灿大师的画风、心得,这堂课既传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利用当地特有节日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有的传统节日,它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重要的美术资源。武平族氏既有来自中原各个地域的,又有当地的土著民族,除重大节日与邻省大致相同外,还有许多属于氏族内的特有节日,如专祀定光古佛的斋醮节、六月初六的“尝新禾”、七月初七的“乞巧节”,等等。这些节日活动本身及活动中的道具均构成了丰富的美术资源。利用当地特有的节日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节日,参与节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亲眼目睹传统节日的盛况,感受节日的氛围。还要让学生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及其相关的知识,挖掘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并对民俗文化进行审美体验,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主题、场景进行绘画创作。利用节日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既能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艺术情感,增强传承家乡文化的自觉性。
四、利用当地习俗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武平县地处三省交界,又是客家县,具有崇尚礼仪、热情好客、尊崇祖先、多神信仰、兼收并蓄的民风。工农商贸、生产与消费、民间礼仪等各种习俗众多,可谓多姿多彩,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极富研究价值和教学价值。如村民为求得田里庄稼收成好,在田边地头选个好位置,选择一棵树,在树下用石块堆砌起具有一定形状的石堆,并整理出一块干净的小坪,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在这棵树下摆上各种供品祭祀,谓之“祭拜土地伯公”。又如,“上新丁”习俗,谁家新生了孩子,就在春季祭祖时,在宗族祠堂里挂上彩灯,并将新生孩姓名、出生年月等登记在《新丁簿》上,同时还要与本族其他有新生孩的人家统一筹办酒席,宴请本族各家代表到宗祠喝喜酒,代代相传。在“上新丁”时,精美鲜艳的彩灯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那富有寓意的图案、纹样,奇特的造型在课堂上是孩子们掠取的重点,酒席的热闹气氛、人们高兴的表情是孩子们想要表现的内容。这些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如永平乡中湍村的“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象洞乡沾洋村的“双龙抢珠”龙灯等,均能为学生们提供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关键在于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去挖掘。
五、利用当地特色建筑进行美术教学
武平县当地的特色建筑很多,如武平县东留有历史悠久的“大阳桥”,中山有“老城街”及相公塔,湘店有“水乡式民居”,岩前有“土围楼”,等等。这些特色建筑既是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学生创作的素材。但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走入社会的机会较少,这些建筑有的为同学们所熟知,有的近在咫尺却从未见识。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同时在平常也要多收集当地有特色建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欣赏,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家乡,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并通过自己的画笔去描绘身边美好的生活。如东留“大阳桥”既是人们通行之路,也是古时候的货物交易的场所,还是客家山区特有的桥上墟市之所在,古色古香的一排排桥屋现在依然“停留”在这座古桥上。我在上《大阳桥》一课前,先播放一些大阳桥及人们赶墟的图片,并给予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产生了创作的兴趣。有的用稚拙线条及火红色彩表现了大阳桥的热闹,有的用黑白线条表现了大阳桥的宁静,有的甚至把支撑桥面的枕木、桥面上木构梁架起的廊屋的样子均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利用当地动植物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 教学成效
1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1.1 忽略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
首先,这种对于美术教育的忽视是来自学生家庭的,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由农民子女构成,农民家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都认为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因此十分看重其子女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升学机会等,容易过于重视子女分数,忽视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在我国广袤农村地区,农民大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和正视开展美术教育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意义,即使自己的子女在美术方面有兴趣,他们也无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进入专业领域学习。
其次,这种对于美术教育的忽视则是来自学校的。多数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存在着师资不完善、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小升初的升学率等教育总体目标指导下,学校首先在引进人才方面就格外重视应试教育科目的教师,而对于艺体类教师资源引入不太重视。从农村小学整体师资资源分布来看,各年级语数教师数量是最多的,而在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因此在农村小学中往往美术课的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美术教师,而是由其他专业教师直接兼任讲授;与此同时,由于美术课程不在小升初考试范围内,因此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也存在较少的问题,而且“主科”教师对于美术课时的占用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①
最后,对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忽视,也有来自学生个体和教师个体本身的。受限于自身素质的问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数量少、且缺乏专业性,通常在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讲授、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而且农村地区小学生还没有十分完善的个人价值观、且存在着知识面狭隘等问题,往往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在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上,由于小学生受到来自权威主体的影响,容易造成主观上忽略美术课程学习,从而抑制了自身在美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潜力的挖掘。
1.2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
小学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画画,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等。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与练习,相比较于传统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也存在着物质基础要求较高等问题。美术课程需要借助不同的介质来实现美术技能的传播和实现,比如在静态素描中,教师准备素描所需静物,通常会选择石膏像等,不同形态石膏像的投入对于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也是很大一笔成本。此外,不同形式的美术教学手段对于美术教育资源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静态素描需要石膏像、美术手工需要手工原材料、美术欣赏需要相关知名画作的图片、多媒体影像赏析等,这些资源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
2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成效优化策略
2.1 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成效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转变美术教育观念。首先是学校、家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重视美术教育。学校在美术课程课时安排方面,对于美术教学应当安排的课时做到不刻意减少、不无故霸占;其次美术教师要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一笔一划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抓住学生兴趣点来进行课程的安排和授课模式的选择。农村家庭尽管不能从资金上对于子女在美术教育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但应当充分考虑孩子在美术学习方面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提供一些基础条件供孩子进行美术学习,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创新。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应当综合评价学生素质,而不应当仅仅重视学习成绩,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立专项美术奖学金提供给美术方面确实有造诣天分的儿童。
2.2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农村小学之所以没有重视美术教育,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其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成效,美术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一定要按照传统美术教学要求的进行,可以根据农村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来展开教学。比如,农村小学生可能无法去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展览馆、名胜古迹,但农村地区也有着广袤的田野风光、奔腾的大江大河,自然风光是农村地区不可多得的优势,美术教师应当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美,降低美术教育成本。在开设美术手工课时,考虑到农村儿童知识面和对于事物认知的范围有限,应当选择农村儿童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如说石头画、树叶画、泥雕、废物利用等。②这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能够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建立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3 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可以考虑创新美术教育的模式。尤其应当考虑加入图片、动画、音乐与美术课程的融合。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心智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尽管目前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资源非常稀缺,但对于不同设备,比如录音机、图片等常见材料的准备方面,美术教师还是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考,用创新教育模式带动美术课程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
2.4 提升专业教师素质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素质、数量都偏低,这个是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成效,一方面学校在引入师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美术课程对于专业师资的需求,从正规美术教学专业引入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申请国家“国培计划”相关免费专业培训课程,帮助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再次,我国志愿者协会在针对农村地区每年都会不定期招募专业志愿者,奔赴各地教育资源匮乏的山区、农村去支教,因此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学校还可以通过志愿者组织去申请相关美术专业人才来校进行交流,加强现有美术任课教师与专业美术人才的交流,提升自身素质。此外,各地的教育局、省委及国家教育部,应当加大在美术专业师资培养和专业师资素质提升课程方面的投入,尤其在教学资源均衡方面,更应当充分考虑到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师资的要求,鼓励师范类学校办学与支援农村教学相结合;并在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中引入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育,暂时缓解师资不均衡、师资不完备等问题。
3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美术教育对于农村地区儿童而言,对于其综合素养、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无论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都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真正投入到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③
注释
① 顾薛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9):139.
关键词:美术课堂 小组合作 教学理念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37
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课程,在教学中受到的重视也逐渐增大。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内或者小组间比赛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对于美术的教学需要美术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落实新课改后的规定,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美术课堂。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小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安排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情况,给美术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美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思路模糊、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的。
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较广,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差,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分组合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学习习惯,做到分组搭配合理,学生水平不会相差太大,人员搭配合理才会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
其次,对小组成员分工要合理,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人负责一项内容,有管理者,有策划者,小组内成员互相制约和帮助,做到不浪费资源。
最后,小组合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经常性地更换小组,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和建设。
总之,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美术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验证和准备,争取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一、通过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小学生画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从一笔一划开始,如果绘画基础打不好,那么小学生就不会在美术上有更高的造诣。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只有幼儿园里才会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其实这样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小学生建立合作学习机制,为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做好铺垫。美术教学不能忽视基础,无论是颜色的搭配,线条的挑选,还是冷暖色的调节都要教给学生技巧,引导学生完成美术基础学习。
比如,在教小学生用橡皮泥创作作品时,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会给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集体创作,小学生在集体中会发挥聪明才智,通过讨论产生更好的创作思路。小学生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认为美术学不学都行,反正自己也不想以后成为画家,其实学生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学习美术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抓住重点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美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小学生比较头疼的地方,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当学生提出一般性的问题时,我会让其他同学回答,合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时,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因为集体的力量大,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做出正确的解析。学生的互助合作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具有创新理念的体现。美术课要多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农村的学生得不到太多的美术锻炼机会,条件相对城里较差,很多学生的美术水平不高,更加需要美术教师多给予引导和支持。小组合作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因为它具有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小学生也特别喜欢小组合作,因为他们认为分组以后思维更加活跃,摆脱单一枯燥的学习氛围。
三、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合作互助学习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学生喜欢分成小组以后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让他们得到发挥个性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对小学生的教导要注重方法,要循序渐进,给农村小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小学生的潜力和天赋充分挖掘出来,为学生将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学生要想在美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就要学会倾听,学会分享。美术课较多的时间都是在绘画,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爱好不同、水平不同,所以对美术知识的掌握速度也不同,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手工制作课上,为了让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会对学生进行分小组学习,手工课是最能体会到分小组学习的,如果能够恰当地进行分组,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制作效率。如果分组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安排小组合作要有目的性,不能随意地进行分组,分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四、组织美术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由于美术教学的课时量有限,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拓展,所以美术教师要经常组织美术课外活动。作为对美术课堂的延伸,美术课外活动极大地激励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实现从初步的认知到动手实践,为学生的美术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或者操场上写生,在写生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最终每个小组选出一幅最佳的作品,与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对比,选出最具有创新性的作品,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会基本掌握写生的正确方法。通过在美术课外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吸引学生的绘画兴趣。可以成立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定期组织绘画比赛或者其他竞赛,发挥学生的优势。学校也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比如美术作品展或者美术讲座等,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将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农村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面也具有优势,很多农村小学生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非常珍惜得到的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美术课堂让学生分小组学习顺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规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专业技巧知识,创新教学理念,将美术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美术教学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关注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5).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小学美术;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70-01
美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是一门基本学科,其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丰富学生的艺术涵养,教好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农村作为乡土文化的发源地,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人文环境常常会给美术创作带来较大的灵感,只要不懈的努力调整,敢于思考研究,依旧能把美术课程学好。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改善农村美术教学的相关经验。
一、关注学生心灵,营造教学环境
教师犹如学生们的再生父母,其应该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而山区由于经济环境落后,很多教学设施达不到现代教育要求,这使得美术课堂变得过于单调平凡,而小学生上课时好动、好玩、好发言。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能够在美术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学习的效果。
如:在讲述到《熊猫乐园》内容是,我则将熊猫玩具装在一个大盒子里,然后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再把熊猫拿出来,孩子们看到之后都高兴的乐呵呵的。然后我又随意调动了熊猫的姿势,让学生能够表明自己的一些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熊猫可爱、有的则认为熊猫肥嘟嘟的。在观看之后我则要求学生把自己眼中的熊猫画出来,学生都积极的完成作业了。
二、倡导创新理念,激发学生兴致
在农村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欲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或学生作品,以在美术教材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学生自己观察有着重要的教学作用,其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过程能够对知识产生客观的反应,在大脑思维中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明显。
如: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分析画出的是什么东西,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感觉等等,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当学生的学习兴致被激发后,他们心中对美术的向往就会完全被激发,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美术知识。
三、融合人文理念,实施针对教学
爱因斯坦在各类研究后感叹:“每个人都深含了独特的潜能,一旦这种潜能被激发出来,其就能获得无限的力量。”美术是一门趣味性学科,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带进“美术世界”,让其感受到美术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将会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更加期盼。而学习情趣则是美术学习中尤为重要的方面,采取可靠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是每个教师必须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例如:上到《淅沥的小雨》时,我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在观察雨中时看到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明白各个景物的状态、色彩,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描述出来,最后通过动手操作来绘画出不同的景物。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给予了针对性的引导,并提出:“如果让你表现雨,你怎样表现?”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作画则更加具有目的性。
四、尊重学生地位,适当点拨难点
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基本上能解决重难点,但可能还存在着疑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讲解示范,帮助他们解决疑点。美术教师应该对当前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改革,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对象,不断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40分钟时间,教师必须做好科学地规划安排,前面25分钟应该由老师进行课程讲解,而最后的15分钟则需用来“解难答疑”的,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详细阐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谈到《奇妙的脚印》时,学生能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能够把动物和人的脚印进行夸张、添加处理后转变为生活中的形象,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难以把握处理的角度,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画起。这种情况下给予学生正确的点拨,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改善。
五、建立评价模式,提高学生信心
初中美术新课标中提出:“倡导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新课标理念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会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都想自己的作业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鉴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把他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既是对好同学的赞赏,也是对不爱好美术学生的一种鼓励。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等不同策略。而整个评价过程需要维护学生的童心,在评价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的优势,补充学生的不足之处。
六、结语
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艺术能力培养很有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工作,让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慧琴.艺术执教与科学导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03)
1.客观方面的欠缺
(1)应试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模式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并不予以重视,甚至很多家长会认为学生学习美术是在耽误时间,对文化成绩的提升会造成影响。另外,由于美术专业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之内,很多农村小学安排美术课时比较少。由于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农村学校的认可,很多美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在美术课程中部分教师会直接将美术课程改变为“主课程”,这样一来,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
(2)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孩子在迈入幼儿园之后最感兴趣的事情便是画画,在孩子的画笔中所涂鸦出的诸多作品可以将孩子的童真以及对世界的好奇进行展现。但是由于面临升学等因素的阻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会从美术教育中转变为文化课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学习美术是不务正业,是浪费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主观方面的缺失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
众所周知,小学美术教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美术欣赏、美术手工等,要想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并且缺乏相应的教学辅助,导致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课堂死气沉沉,整个课堂的氛围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修养过低。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区的小学中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师资力量短缺,并且很多美术教师都是兼职教师,
他们缺乏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自身所具备的美术修养比较低,无法胜任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工作。
二、积极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此,笔者结合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农村小学领导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领导特别是小学校长对整个美术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领导对小学美术教育加以重视,那么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之中,小学美术教育会提高其发展的高度,会受到家长的认可以及教师的重视。
2.开展各种类型的美术竞赛活动
现如今,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自身缺乏美术素养,并且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职的美术教师,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会对美术教育失去兴趣。对此,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美术竞赛活动,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将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美术教师前来举办讲座,选派优秀的美术教师定期到各个学校参观与学习,这样一来,才能为美术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才能促使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能够满足当前教育的要求。
3.开展教师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技能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质量为生命”,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在农村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实施的难度,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要全面实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水平,笔者浅谈自己的几点经验: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新课改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极大地提高了美术教育的地位。小学美术教育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主动思考也可以改变其被动学习的习惯,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满足了时代对“育人”的要求。德国著名教授卡尔・威特曾说“绘画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使孩子更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使孩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美术教育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认知、情感、思想的升华,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因此,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意义重大,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让农村的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虽然美术教育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在一些城市小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美术教育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许多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新课改的理念不能够完全地渗透到具体教学中去,学校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基础教育中薄弱的环节,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现就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做以下分析:
1.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首先是主观认识不足,教育者、家长、社会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实际教学中的美术课被随意缩减,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科,甚至在有些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开美术课程,美术学科被忽视。学生只能够接触到简单方式的美术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没有太大帮助,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及价值观更没有任何作用,这极大地束缚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其次,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在很多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严重匮乏,只能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缺少美术方面的教学理念,课上随便让学生画一画,没有专业的指导,美术课只是流于形式。同时,不少优秀的师资在向城市学校流动,农村学校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三,是美术教学设施的严重匮乏。在农村小学,大部分学校美术教学设备短缺,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支撑美术常规教学。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因观念或家庭经济状况限制,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相关美术用具也有限。由于缺少必要的用具,学生感到学习美术单调枯燥,无法产生浓厚兴趣,都严重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
2.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
农村孩子虽然在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及城市孩子,但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着许多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让农村美术教育有着无限的就地取材的机会,例如:青青的茶园、绿绿的山岗、多彩的野草野花,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都能激发学生无限的美感;元宵、端午、七夕等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农家风情,富有强劲的艺术生命力,给农村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农村绣花、剪纸、木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苗画、苗绣、织锦图案、扎花图案等,本身就是一种美术活动,给孩子们很强的吸引力。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执行者,应该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给学生身心都带来美的体验。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认识并体验这片质朴而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在自然中吸收美术教育的能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美术的乐趣,享受美术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三、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建议
1. 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转变农村地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是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举办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消除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有关美术教育的决策、引导和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化。
加强美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是小学的最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教育必须进行积极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 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农村教学设施薄弱,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完善各项美术教学设施,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跟城市的孩子一样,通过互联网浏览任何国家任何名画,增广见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因美术学科的特点,现时条件下的农村美术教育有着许多城市学校所没有的天然资源。只要把这些资源引入美术教学中来,把学生从教室引向室外、从校园引向校外,这既是对课堂美术教学活动的补充,也能拓展学生眼界,体验生活,获得更多艺术创作的源泉。
3. 加强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解决好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紧缺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对教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乡土资源,挖掘乡土文化,自编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建立健全美术教师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