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16:48:45
导语:在铁路工程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电气化工程施工具有不稳定因素。
这种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根据施工环境,技术差异、施工线路的不同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每条线路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之内,而这些千差万别的地理条件使得施工工程经常要面临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困难,因此施工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1.2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力量分散是铁路电气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铁路线直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沿铁路线直线分布,这也就导致了施工人员必须分散开来,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所需的技术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特征。这对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也是导致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3施工项目受行车干扰因素较大。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对既有线路的改造。而这些线路大都是正常运行的线路,施工中随时会有过往车辆,因此电气化改在项目中的电力改造、接触网、通信改造项目时常需要注意行车过往,随时停工让行。这种施工模式不仅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项目开展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2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这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由于铁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2.1风险不可避免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任何时候施工人员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分享,这是开展该项工作无可避免的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会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同时也会发明各种先进的技术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尤其是在对既有铁路线的电气化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有设备设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对于复杂的铁路线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行车干扰,这些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风险。
2.2安全风险因素众多。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对象范围十分复杂、丰富。例如通信、电力、接触网、变电设备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特征都不仅相同,因此每个项目产生的风险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众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这些项目改造过程中大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人员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环境中去,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例如崇山峻岭、大漠荒野等。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态状况等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2.3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电气化改造中的风险往往会造成重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线路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电气技术不断出现,为铁路运输提升效率的内在要求。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操作施工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相应增大。因此,风险一旦产生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
3增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保障理念。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风险威胁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增强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深刻的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在思想中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还应当结合铁路电气化的新技术和施工特点向大家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规避。
3.2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当成立一个具体的组织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组织部门应当以增强风险分析、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等职能为主要工作原则,具体负责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应当明确责任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由具体的人员承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及时分析预测各种风险的特征。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这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将国家安全生产法作为指导,对本单位的安全施工进行统一整理。这一做法使得施工单位在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效果大大增强。
3.3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是铁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铁路施工项目投资规模大,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因此,有必要在确保工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创新研究,努力降低项目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水平和生存能力。
一、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铁路施工企业在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铁路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管理粗放、控制不力等境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只注重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忽视其他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一个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投标签约、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五个阶段。受传统成本管理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铁路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采取一系列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的控制,而对其他阶段没有成本管理意识或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2.定额制定脱离实际
首先,定额的制定主要停留在项目层次,没有深入到工序等作业层次;其次,定额的制定没有考虑地质、气候和空间条件对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等的影响。铁路基本建设生产周期长、流动性大,所以,定额的制定比较粗略,而且考虑因素不细致,依此制定的定额势必与实际情况不太吻合,一方面影响工程项目的投标决策,另一方面使得成本控制不力。
3.忽视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管理
(1)工程项目的质量总成本分由质量故障成本和质量保障成本组成。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的片面强调工程质量,有的片面强调成本的节约,忽视对工程质量成本的科学管理。
(2)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二、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创新原则
1.先进性原则。先进性原则主要指成本管理创新应该利用价值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延伸到项目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层次深入到具体工序。
2.科学实用性原则。对可控成本项目深入到作业,充分考虑资源、作业及其他诸如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成本目标或定额,使成本管理更具科学性。同时,以此为依据进行的成本管理涉及诸多具体的成本耗费影响因素,更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可控能动性原则。可控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成本指标分解、确定成本计划和进行成本考核时,只分解、确定以及考核作业或作业中心的可控成本,对于不可控成本项目集中统一核算和管理。
三、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创新
1.成本管理总体模式创新。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存在铁路基本建设涉及面广,成本管理没有深入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层次停留在项目层次,成本管理过于粗放两个方面的原因。为此,基于作业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是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将成本管理范围拓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投标签约、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全过程。
2.定额制定的方法创新
改变传统的以项目为单元的成本定额的制定方法,考虑铁路施工的具体地质条件和空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神经网络,确定各影响因素条件的不同作业的材料消耗、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等定额。以材料消耗定额为例,利用神经网络确定物料消耗的基本思想是:按作业找出影响物料消耗的各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利用企业以前的该作业的物料消耗数据,或者同行业先进企业相同作业的物料消耗数据作为导入信号,训练神经网络。根据相似输入产生相似输出的推理联想功能,作为以后当影响物料消耗的各因素发生变化时,确定物料消耗的依据。理论研究已经表明,神经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从而使所确定的物料消耗更为准确。
3.成本管理的内容创新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万千米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和铁路的自主创新,需要学校提供大批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更要建立灵活的、能快速响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众教育背景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到来,学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问题。一是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日趋明显,不同领域、不同技术知识含量的企事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二是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和去向日益多样化。三是高等院校的入学对象日趋多样化,大众化阶段走进高校大门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需要学校改革传统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与国际工程教育相衔接的需要。为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做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准备,同时为了探索建立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2006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学校积极参与认证工作,先后有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多个轨道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在专业认证过程中,学校认识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相结合”,建立“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相衔接专业标准”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在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需作出调整应对。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充分吸收各项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优势,加强学分制模式下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契机,指明了道路。通过研究,学校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正是解决学校所面临问题的良方。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特色鲜明”的教育理念,快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在轨道交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的指导下,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培养体制、合理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构成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成为既定目标所规定的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在原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初步构建起“3+X”和“4+X”两个体系、六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①根据行业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设置“3+3+3”本硕博贯通和“3+5”直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培养的特点,突破传统培养阶段的界限,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贯通,统筹设计课程体系。以“3+3+3”培养模式为主渠道,少量优秀学生采用“3+5”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专业,研究生教育从第四年开始进入。该模式具有三大特点: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大类培养和强化工程基础教育;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②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灵活设置与企业联合培养的“3+1”和“5+0.5”模式。学生前3年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第4学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专门课程,并让学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
在“5+0.5”模式中,根据用人单位对急需人才的需求,从相关专业选拔大四学生在寒假和第8学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寒假完成特定的课程学习,第8学期进入企业结合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③根据行业对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设置“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在工程大类公共课平台上进行工程基础教育和在打通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上进行专业培养,第4年主要针对铁路行业需求,结合工程现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第5、6年结合企业创新需求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④根据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设置“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公共管理、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如“工学+工程管理”的双学位模式,根据轨道交通行业现场对综合技术、管理能力的要求,对传统工程管理的教学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学生用四年时间取得本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同时延长一年时间完成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与论文,取得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颁发的工程管理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响应高速铁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瞄准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机遇,我校以“3+1”模式与6个铁路局联合培养了44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养护的卓越工程师;以“5+0.5”培养模式,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了“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培养了50余名国际化的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和20余名“一专多能”卓越工程师,他们已在沙特工程现场担当重任。根据铁路单位对国际工程现场的需求,我校以工学+英语的“4+1”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31名卓越工程师。今年,根据铁路单位对一专多能技术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又以工学+工业工程的模式培养了70余名卓越工程师。根据铁路行业部门,尤其是铁路设计院和工程局对专业能力精深的高水平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4+2”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10年和2011年,我校与11个铁路单位依托此模式,联合培养了200余名轨道交通领域工程技术类拔尖创新人才。#p#分页标题#e#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国际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学校瞄准中国在沙特等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对高速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需求,于2010年1月与北京铁路局联合启动“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对签约北京铁路局的50余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师素养和外语能力强化培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阿拉伯语的基础训练和高速铁路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在学校培训结束后,学生将到北京铁路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部分学生将赴阿拉伯国家参加国际工程实践锻炼。近年来,学校已先后与铁道部客运专线、成都铁路局、成都地铁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采用“3+1”(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定特殊培养计划)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方式,陆续开办了动车司机、牵引供电、铁道工程、高速铁路司机、地铁等培训班,为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数百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为培养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打造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选拔具备国际化背景的优秀师资以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考察学习、参与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研究和到国外工程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和国际实践能力,同时面向国内外聘请高水平专家为学生授课,充实高速铁路人才师资队伍。为办好首届“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国际培训班”,学校专门聘请了阿拉伯语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为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师资保障。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组织专家为高速铁路人才培养编写国际化培训教材和讲义,开展双语教学。完善组织机构,科学构建高速铁路国际化背景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长效机制。学校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茅以升学院”和“詹天佑学院”。“两个学院”实行“大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学习”的“新三段”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不分专业,做大人文、自然科学和工科基础的大基础,中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强化专业特点。
其中,茅以升学院侧重于培养拔尖类研究创新型人才,以“4+2+3”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博士贯通的高速铁路工程科技博士型卓越工程师;詹天佑学院则主要面向轨道交通(包括高速铁路),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以“4+2”培养模式为主,培养本科、硕士贯通的轨道交通应用型、研发型卓越工程师。学校专门成立了教授团,为学生开设研讨型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与科研结合起来学习,注重专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压缩课堂教学内容,至少有1~2年时间在实践教学基地或单位完成学习,突出实践能力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铁项目管理策划
中图分类号: F53 文献标识码: A
序言
高铁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很大部分来自劳动人员的工资支出,而如果将施工进程加快,则可以减少施工的工期,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企业的劳动者工资支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而高铁的施工进度管理是有效提升高铁正是根据高铁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而对各环节工期所做的计划,这有助于高铁各方面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此外对于工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还可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良性影响,提升工程品质。
一、具体案例解析
本文以郑州到西安的高速铁路为案例进行分析。由于郑西高速铁路属于国家的重点工程,所以在进行管理方面较为规范,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了铁路的施工。在施工期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渭南一代的地形较为复杂,地质状况以及水文状况没有规范标注,在施工时必须小心谨慎,而当地的气候条件也相对恶劣,给施工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而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表现出了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将工程分段进行,以避免天气的影响,并且组织工作人员按照天气状况调整作息时间,最终保证了施工的进度。
二、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该项目渭南段施工时最为复杂的施工段,在此过程中施工组织方面遇到了劳动力调配、机械调配以及物资调配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如:天气、地质、水文等状况的困扰。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施工的进度。1、物质材料供应方面
在渭南段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种类相对复杂,比如防水材料、砂石、水泥、钢筋、电缆以及其他材料,这些材料的数量又特别大,为材料的运输、保管和质量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这些材料调配的好,则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积极的作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
2、机械装置配备方面
该工程段的施工状况较为复杂,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工程工艺的要求有相对较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设备到位,比如高铁混凝土搅拌机、一些工程车辆的特定山地轮胎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等。此外,还有一些仪表仪器等较为精密的设备需要进行现场组装与调试,这对于技术人员是不小的考验,要严格的对待每一个环节,否则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3、施工工程图纸方面
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数量所限,施工图纸往往是在草稿的基础上现场赶制,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特别是在渭南段施工中,由于地址以及水文的状况十分复杂,施工图纸没有及时绘制完成,这就直接延误了工程进度,影响了施工的速度和质量。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提前制作施工图纸,并留出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时间以及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交底时间。保证项目在预定工期内顺利完成。
4、人力资源构成方面
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保证工程的顺利施行必须有足够的施工人员,而且这些施工人员需要构成“三班倒”的结构,这样可以使时间充分的利用。同样,对于这些人员的管理也是工程管理所要进行的工作之一,要灵活的调配施工人员,在天气晴好且是施工高峰期,可以增加施工的人数,使机械充分的利用,最终达到保证施工进度的目的。
5、自然因素影响方面
渭南段工程的投资总额较大、周期较长并且施工点地点比较分散,地质环境与气候环境较为复杂,要求施工人员在条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常年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由于没有气候经验,只能够凭当地人的经验来计划施工。
6、关系单位配合方面
西郑高速铁路渭南段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与相邻施工单位联系,统筹考虑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布置,合理安排路、桥、隧相连的工程施工顺序,特别是联络线铺架铺轨等,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三、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根据该段的施工要求,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完工,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以及管理协调,一般由项目总经理负责总揽全局,项目的常务副经理进行现场负责,总工程师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和监督,并且分管技术工艺,各专项副经理进行项目的各分段施工监督,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部门之外设立专门的监理部,负责工程的各项工作检查和审核。总之,工程若要保证工期与质量,其组织结构必须严密有序。
1、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推行领导工期负责制。在主管领导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后,要将沟通的结果与完工的日期确定,并由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当工程项目由于一定的因素而无法按时顺利交工时,需要主管领导负主要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这样可以保证领导对工程的重视,也能够形成倒逼机制,将责任转嫁给分管领导,明确责任。
2、配合拆迁补偿工作
根据渭南段高铁的施工计划,需要占用一部分的商铺以及民宅,并且还要有一定的管线改造工程和公务用地的征用,这些都是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磋商的。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开工建设,不至于延误工期,铁路方面要积极配合,尽量满足拆迁户的合理需求,并且需要与政府部门合作妥善解决拆迁问题。此外还要重视管线改造工作,严禁出现管线泄漏事故。
3、提高团队素质工作
保证工期与质量的前提,是选派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高铁施工。施工队伍需要有数量的操作水平以及较高的责任感。企业在承接高铁施工作业都会选派一些年轻技术骨干和善于创新、头南灵活的一线职工,并且会在管理人选上选择有类似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够有总揽全局能力的员工。
4、推进资源配置工作
配足匹配合理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以精良的机械设备,高效的机械化施工保障工期。
桥梁工程配备冲击钻机68台,承台大块钢模板21套,墩身定型钢模板7套,桥台定型钢模板3套,拌和站一处、混凝土泵车1辆、混凝土运输车10辆。
路基施工机械配备挖掘机10台、CFG桩长螺旋钻机16台、混凝土运输车16台,压路机12台、推土机5台、平地机8台、自卸汽车30台。配置碎石拌和站一处,改良土拌和站一处.
由于渭南段施工项目的计划安排,执行的是甲供应材料方案,需要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提前进行材料堆放场地的选择,提前确定材料运输以及发货的方式等,并且把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再一次进行统计。
5、合理布置现场工作
渭南段的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施工工程,在特定的环境下,人力、机械、材料等集中在一起,需要合理的平面布置才能够使工程施工顺利有序开展。这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平面规划,要将工作区域和员工的休息区域进行适当隔离,保证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在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前,要对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规划,做到合理、安全、高效,以保证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为设计目标。
6、推进施工节点工作
针对渭南段桥涵结构物多、过渡段多的特点,优先安排涵洞及桥台施工,使台后过渡段的填筑与相邻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及早结束涵洞施工以保证路基施工连成段,加快路基施工进度。
秦东隧道是世界首座特大断面湿陷性全黄土隧道,全长7684米,最大开挖断面达到170平方米。为加快施工进度,开挖施工高峰期组织30台冲击钻机进场施工,承台施工配置定型钢模板15套,施工配置定型钢模板4套。
结语
高速铁路是是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高铁施工的管理是高铁施工的基础和保障,而在管理体系中,关键是高铁的施工进度管理。我国高铁施工进度管理虽然处于世界较为先进的水平,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项目拆分方面,就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还有诸如人员调配、材料调配等方面,也不能够细致的完成,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细化施工流程,也不能准确的将施工工程进行量化。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从进度管理的细化程度上下功夫,使我国高铁施工管理真正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党军.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1.
一、工程部门职责
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按照合同规定,与业主协作配合,协调各作业队做好与其他各承包单位、前后专业工序之间的联系与配合。
二、工程部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 职责 1 男 部长 主管工程部全面工作 2 专业工程师 负责工程部技术、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3 专业工程师 三工区 4 现场工程师 四工区 5 现场工程师 四工区 6 现场工程师 二工区 7 现场工程师 一工区 8 专业工程师 梁场 9 现场工程师 梁场 10 现场工程师 梁场 11 现场工程师 梁场 12 工程部内业 内业资料管理 三、管理制度
(一)、施工方案的编制
工程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图纸、规范和规程的有关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和安全环境要求,编写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详细的施工方法、顺序、时间,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的安排,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的分工,施工安排和方法说明,质量控制方法、手段以及安全、环保等具体要求。
2、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结合施工作业队的生产能力、组织能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不能脱离施工实际,并确保方案满足项目整体目标的要求,同时在施工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3、工程部将编制的施工方案初稿报总工审核,同时将进度计划安排和安全保证措施等报生产副经理审核。测量队队长、试验室主任、物设部部长、安质部部长结合各自业务范围情况,审核施工方案能否满足指导施工,并对易出现质量的地方提出预防措施和指导施工的建议。
4、工程部根据会审意见最后修改,项目总工程师最后定稿。
5、工程部按有关程序上报监理。工程部部长结合监理组的批复意见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并下发各相关部门和各工区。
(二)、编制作业指导书。
1、作业指导书由工程部结合施工图纸、规范和规程的有关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和安全环境要求以及现场采集数据进行编写。
2、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包括引用的施工规范、施工图纸,采用的施工方法,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各个工序的施工内容及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方法、手段、机具配套组合情况以及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的具体要求等。
3、工程部负责根据会审意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最后定稿,并下发各相关部门和施工作业队。
(三)、技术交底制度
1、施工技术交底要求
(1)、技术交底应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方式进行,应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2)、进行技术交底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弄清交底内容。使到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加以归纳集中,对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修改,使其更加完善。涉及已经批准的方案计划的变动,应按有关制度报请上级批准。
(3)、施工工期较长的施工项目除开工前交底外,施工中还应分批、分时间段进行交底。 「 1
(4)、技术交底必须要有交底记录。 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人员( 交底人和被交底人) 必须签字。未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人员必须补充交底。
(5)、施工人员应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有必要更改时应取得交底人同意并签字认可。技术交底人、技术人员、工程和质检部门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立即劝止,劝止无效时有权停止其施工,同时报上级处理。
2、施工交底内容
(1)、工程总体交底——项目部级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管理部门依据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施工组织总设计等资料,对项目部职能部门和主要施工负责人及各工区技术骨干,管理骨干进行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特殊工序、施工工艺、安全保证措施及要素控制、施工计划及网络关键节点控制等施工技术。
(2)、专业交底 ——工区级技术交底
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部门根据专业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已批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上级交底内容等资料拟定技术交底大纲,对本专业范围的各职能部门、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及其骨干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工程特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进度安排、施工顺序、施工控制环节、特殊工艺、机械设备及物资供应安排、安全质量措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等
(3)、分专业交底 ——班组级技术交底
施工项目作业前,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分批、分时间段进行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贯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内容包括分项工程工程量、施工特点、施工方法、资源配备、作业流程、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环保注意事项,并形成文件予以存档。
(四)、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会审步骤
(1)、初审:初审是指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在某专业内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专业施工图的所有细节进行审查。
(2)、内部会审:是指施工企业内部各专业工种间对施工图的会同审查,其任务是对各专业,各工种间相关的交接部分,如设计标高、尺寸、施工程序配合、交接等有无矛盾;施工中协作配合作业等事宜作仔细会审。
(3)、综合会审: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各级技术负责人和技术管理部门人员参加,邀请建设、设计、监理、质检等有关单位负责技术人员和有关人员参加。对公司承建的工程主要系统施工图纸、各专业间结合部的有关问题进行会审。
2、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在各阶段会审工作中,抓住施工图的主要内容,与现行的国家技术标准及经济政策对照进行会审。会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
(2)、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的技术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3)、有关特殊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要求;
(4)、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如设备外形尺寸与基础尺寸、结构物预留孔洞及埋件与安装图纸要求等);
(5)、图纸的分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坐标、标高及地上地下工程和道路交汇点等有无遗漏和矛盾。 〖2〗
3、图纸会审记录
图纸经过会审后,会审组织者,应将会审中提出的有关设计问题,需及时解决的建议,做好详细的记录。图纸会审记录上应填写单位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主持单位及参加审核人员名单等。对会审提出的问题,凡是设计单位变更修改的,应在会审记录“解决意见”栏内填写清楚,尽快的请设计部门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时按“设计变更通知单”执行。
(五)、技术资料工作制度
1、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齐全、准确、真实、字迹清晰、签字齐全,必须由各级施工技术负责人审核。
2、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必须随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并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整理和编撰工作;竣工文件、技术总结、分部管理总结、分部评价、责任成本管理总结等资料完成和上报时间按相关规定执行。
3、所有资料都必须分类建档按顺序装盒装柜管理,建立总目录、分目录和盒内目录,每月进行一次梳理,数量较大的每半月一次。
4、所有资料(含图纸)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收、发登记,并由收、发人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5、进入竣工文件的资料,在资料收集时,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按竣工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份数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6、所有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采用碳素墨水书写,严禁采用圆珠笔记录和签字;当采用打印机打印时,应采用符合归档规定的打印机打印。
7、妥善保管所有的施工技术资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料丢失、霉潮、虫蛀、鼠啃等;对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玩忽职守造成资料不合格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竣工文件管理制度
1、竣工文件是工程的直接记录,是工程移交、维修、改建、扩建的依据,是工程验收、评优的依据,是办理工程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2、竣工文件数据必须齐全、完整、真实、准确。
3、竣工文件的主要内容;
(1)完工后的工程竣工图;(2)征地拆迁资料;(3)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测量数据、工程日志;(4)开(复)工报告,各种施工检查证、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单,半成品、成品质量合格证、检查试验等数据;(5)有价值的技术音像数据;(6)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总结;(7)承包合同或业主所规定要求的其它竣工数据。(8)铁路工程竣工文件的编制应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
4、竣工文件的编制
(1)项目部负责组织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
(2)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本单位的竣工文件编制工作,有关部门负责提供相关资料。
(3)各作业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整理竣工资料。
(4)工程正式验交前,应按有关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完成竣工文件的编制。
(5)编制竣工文件要贯彻“谁施工谁编制”和“领导重视,责任到人,随完随编,集中文整”的原则,保证全部竣工文件规格统一,数据齐全。
(6)竣工文件的编制办法、份数、文整等要求按业主、档案馆及有关规定办。
(七)、施工技术总结制度 1、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技术难度、施工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四新”应用情况、qc成果、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管理、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近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统计保障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方方面面的数据需求,统计工作也因此获得了从企业管理层到政府统计部门的认可,曾荣获2009~2010年度房山区“标兵统计单位”称号。笔者对我单位开展统计工作的经验试做总结,希望对广大企业同仁有所帮助。
完善工作体系,畅通统计渠道
中铁建工集团下属包含多个子、分公司,所有子、分公司又分为若干个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公司、机械加工公司、物资公司等单位,每个施工企业下面还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等的项目部,管理层次多、幅度宽、难度大。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统计数据汇总方面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即先由基层项目部上报到子、分公司,再由各子、分公司汇总上报到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整理、审核确认无误后,最终报送到政府统计部门。同样,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要求及指标体系也是由集团公司到子、分公司,再到项目部,这样层层下达,直至基层统计人员。
我们深知,统计工作的具体组织落实,上传下达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和完善统计工作管理体系,才能为做好统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中铁建工集团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统计规章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企业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做到不管机构如何变化,统计岗位、统计职能始终存在,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统计工作渠道畅通,也就为各种统计报表的布置、收集、整理和汇总创造了有利的工作环境。
规范基础管理,落实统计报表
统计工作的质量取决于统计数据的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办法就是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入手,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近年来,中铁建工集团围绕集团《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从统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统计培训、人员管理、统计制度、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原始凭证、统计论文、统计分析、统计服务、工作交接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不断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在统计工作的日常管理上,中铁建工集团各级组织都能做到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奖有罚。
具体到专业统计方面,中铁建工集团根据统计部门的报表要求,结合本企业统计要求和基层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分别适用于各子、分公司和项目部的电子台账。考虑到项目部统计人员大多兼职,在其使用的电子台账中,尽量做到指标精简,简便易填。像劳资统计,项目部只需填写当月的各类人员数和工资总额中所包含的分项数据,其余部分均按预先设置的公式自动计算生成,避免了统计人员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的数据失真,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质量,确保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狠抓定期报表,确保统计质量
要做好统计工作,首先要正确领会统计部门的总体要求。中铁建工集团历来都能做到按时按要求参加政府统计系统召开的专题报表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将统计指标或报表变更情况做好记录,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做到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概念、填报范围、填报要求吃透吃准。其次,中铁建工集团及时根据报表变更,结合本企业统计报表特点,修改完善本企业的报表和台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子、分公司。在基层统计人员报表填报的过程中,集团层面主动与他们沟通,针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立即解决,遇到自己也不能解答的就及时请教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
在具体工作中集团层面对于基层统计人员上报的报表认真审查,把好数据质量关。审查从统计数据的平衡关系、逻辑关系、表内表间关系三方面来看,同时要看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及同期数据相比是否有较大变动,了解产生变动的原因,并附加说明,之后再进行全集团公司的报表汇总,在报表完成后交由主管领导审核无误后,及时报送到政府统计部门。
通过专业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理解,统计工作若没有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思考的统计人员,统计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层次和水平就不会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铁建工集团本部由2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具体负责统计工作。
针对建筑行业基层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更新快的特点,中铁建工集团定期举办统计业务培训班,采用“过筛子”的方法,逐张报表、逐个数据一一讲解,对所属各单位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分专业组织考试。每年底举行的年报会也是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为基层统计人员全面、系统地梳理统计基础知识,排查疑难问题,规范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和促进基层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有效地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注重检查工作,深化管理效果
为全面贯彻落实《统计法》精神,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与准确性,中铁建工集团每年都成立以集团总经济师为组长的统计检查组,对年度统计检查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同时要求所有分、子公司定时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自查率必须达到100%,抽查率不低于30%,并于每年二季度末完成自查和抽查工作。各基层单位自查完成后,集团统计检查组要对子、分公司的机关及项目部统计情况进行抽查,每年抽查率都超过30%,并在检查后对每一个受检单位都反馈详细的书面检查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建议,有效地发挥了集团层面监督、检查、指导的职能。
及时传递信息,优化服务职能
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月定期报表的同时,中铁建工集团每年都要编制《统计资料汇编》,汇编里涵盖了本企业当年施工生产、劳动工资、财务情况、安全质量、创优获奖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方便了企业统计数据资料的查询工作以及历史资料的延续和留存。同时每月按时编发《统计信息简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面实时反映企业各项经营、生产指标,为集团领导掌握经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组织生产发挥了服务功能。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国企业;企业建设;跨国发展;本土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5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76
1 施工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就施工企业而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发展,适应日益变化的发展环境;(2)提高工作效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现在的建筑市场,摆在我们这样以铁路工程为主的新建局面前的困难越来越多,企业要想打开轨道、公路等其他方面的市场,就必须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化对这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3)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要求企业要对其进行不断地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都要靠不断的提升自我来实现。培训可以使员工学到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可以提升个人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实现更高的自身价值。
2 施工企业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培训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五点:(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培训中要引导人员运用科学理论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2)学用一致的原则。要求培训的内容与施工现场所需一致,施工现场需要哪方面业务的培训,就要有针对性地做哪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潜力,为更好地使用人才提供依据;(3)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所承揽工程的工艺特点和要求以及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人员的具体需求,确定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4)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培训方案要有针对性,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培训结束后,还要有培训质量评估,以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5)全员培训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短缺和后备人才要加大培训力度。
3 施工企业培训的流程
在确定好培训的原则后,培训的基本流程也是很重要的。
培训的基本流程,可大体分为五个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每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
3.1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发展战略与外部环境分析。培训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及发展目标,找出企业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2)工作岗位要求分析。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要掌握企业中每一职位的职务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基层单位各个岗位的职务要求和规范,从而对上岗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 人员与绩效分析
在对员工进行分析时,应该明确员工目前的绩效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培训的目标。
培训目标分三种:(1)知识的传授;(2)技能的培养;(3)态度的转变。具体地说,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即知识更新的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培训、思想观念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训。
3.3 制定培训计划
有了明确的培训目标之后,还需要将培训目标做具体分解,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来完成。
员工的培训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短期的培训计划则主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安排对培训内容、方式进行具体的设计。并根据已经确定的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的组织部门、培训时间、考核方法、授课方法、经费落实等工作。
3.4 培训的实施
培训的实施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想做好实施阶段的工作,必须做好以下五方面:(1)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企业领导的全程参与使员工感受到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同时,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可以发现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另外,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有利于加强领导和员工沟通。员工和领导通过培训共同提高,尤其是关于企业文化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企业领导的全程参与使培训的效果更好;(2)重视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应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员工培训工作的一部分,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发展史等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充分地了解认识到本企业的文化精髓,以此来增强员工的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3)抓好培训过程的控制。由于参加培训的员工大都来自基层,培训的组织部门对其不可能知之甚深。所以要了解员工的已有的业务技能情况,并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各种专业知识的衔接,以此提高培训的效率;(4)强化培训计划的实施管理。主管培训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计划的实施管理,要求各业务部门按计划实施培训,对因故不能按期举办的培训,要提前向主管领导申请变更。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变更。人力资源部门还要对各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进行全程跟踪、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培训效果的反馈情况,对实施培训的部门进行表扬或批评,并提出整改意见;(5)培训内容要不断创新。施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依托新工艺、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对于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技术是管理的基础,只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因此,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同时,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加大培训力度。
3.5 培训的效果评估
对培训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培训效果的评估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培训内容方面是否按目标计划全部完成;(2)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安排是否能够方便各基层单位员工参加培训;(3)参培人员对培训内容实际接受的程度如何;(4)培训老师的讲课方法是否适合参培人员;(5)参加培训后参培人员在实际的本岗位工作中有了哪些方面的提高。
培训评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采取理论考试、案例研讨、现场演练、情景模拟、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等方式,对参培人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2)采取问卷调查、参培员工访谈等方式,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讲师水平、教学管理等培训项目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为了切实做好培训评估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培训过程监督测评和培训效果反馈。
4 施工企业培训方法
我们的员工都是成年人,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就必须有针对成年人特点的培训方法。
成年人的特点决定其与非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有若干不同。如成年人由于已经经过了一定的社会磨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对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要求更强烈、更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当成年人切实感受到知识、技能的增加与提高工作绩效和增强工作满意度存在着密切关系时,他们就有着充分的学习动力,即他们乐意接受培训,而不是被迫学习。此外,成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甚至偏见,常常以习惯性思维来面对知识,对新观念不容易接受;成年人逻辑记忆能力较强,而机械记忆能力较弱,只有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或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鉴于成年人学习的上述主要特点,在培训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应做到以下三点:(1)避免授课教师单向的理论灌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向参培学员传授施工经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参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2)培训方法的设计要注重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员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自学的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针对成年人的这些特点和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六种培训方法:
4.1 自学与交流相结合法
目前我单位年轻技术人员较多,又分散在不同的施工工地,如果企业集中的培训,一是会影响施工进度,二是会增加培训成本。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各项目部施工工程配备不同的专业书籍,要求项目部员工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每周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交流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考试,以巩固学习效果。
4.2 讲授教学法
此方法主要针对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班子成员等中层干部培训。为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根据中层管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专业人士为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3 网络培训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在线的、实时的培训具有更高的效率,能节省更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网上课堂能提供一个类似于教室的互动环境,较之静态学习系统更能提高培训效率,降低成本。
网络培训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如师资方面,网络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上优秀的顾问资源,授课形式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形式新颖,效率高,更易于学员接受,培训费用低廉。鉴于网络培训的特点,结合单位实际,我们将此方法用于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取证培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4 导师带徒弟
见习期员工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让新入职员工在一年的见习期内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人力资源部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了不同的见习计划大纲,并根据每名新入职员工的专业为其指派一名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导师签订师徒合同,进行见习指导。
导师在一年的见习期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员工进行培养:
4.4.1 加强对新员工责任心的培训。对新员工责任心的培养应当循序渐进,根据其自身优点与长处,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让其单独完成某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并不断鼓励表扬其工作表现,使其对工作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对其他自己抵触的、不想做的工作也就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责任心。
4.4.2 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技术知识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五种基本专业技能:(1)施工图纸的阅读能力;(2)测量放样能力;(3)质量验收能力;(4)工程数量及物资消耗的计算能力;(5)技术资料的记录编写能力。
新入职员工在校期间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快,由于刚刚参加工作,新入职员工经验较为欠缺,施工管理技能较差,我们应该利用好他们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对其进行技术知识培养。
4.4.3 加强对新入职员工施工管理能力的培养。进场后的施工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前期现场调查阶段;(2)施工企业筹划阶段;(3)企业施工阶段;(4)竣工验收阶段。
在施工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大胆启用新入职人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施工管理能力和施工组织能力,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有所区别。
现场调查阶段: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带领新入职人员进行调查,教会他们调查方法、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实方法等相关的现场经验,让他们明白,我们所调查的施工环境、人文环境、道路通讯、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实、征迁条件、水电资源等项目是为后续施工的各个阶段提供的最基础的参考资料。
企业施工阶段是一个项目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最多的阶段。施工企业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现场物资需求及调配,施工质量、安全盯控,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资料的记录和编写,竣工资料的完善等现场一切技术资料都需要技术人员来编制、完成。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在对每一名技术人员表现出绝对信任的同时,必须严加监督和指导,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要横眉立目,要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予鼓励,要让他们明白“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含义。
竣工验收阶段:工程技术人员要树立工程竣工资料竣工的观念。在此阶段,工作强度会有所降低,需要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盘点剩余工程,控制好物资需求计划,配合经营部门做好二次经营资料的上报、协作队伍的结算工作。
每名新入职员工在各个阶段都有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使他们能很快熟悉施工环境,掌握工作技能。
4.5 委外办班培训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有符合企业资质的各类岗位证书。对于“员”的取证培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尽量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提高取证通过率,我们一般是选择培训质量高、信誉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取证。
4.6 施工现场培训
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偏低,但他们又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针对不同工种,编制了简单易学的教材,要求项目部对所有农民工进行培训考试,并做到随进场,随培训考试,以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关系到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有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战略,有适合员工成长的培训方法,才能做好企业的培训工作。施工企业只有把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岗位员工的培训工作做好,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桂莹,刘朝晖,赵来强.石化企业HSE培训矩阵的
建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5).
[2] 王力.安全培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 李海艳.D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设计[D].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