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9:36:38
导语:在中电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学习方法和内容都与高中有很大的差距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大多数学生会联想起高中物理,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在笔记本和作业本的封面上留下“物理”字样。这说明他们把这门课程作为高中物理的延续。但是高中物理涵盖范围很广,比如力学、运动、光学、电学等,只起到入门作用。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学生主要注重书面学习,对于电学概念的理解也很抽象,只是不断地做题,很少有实验的机会,而电工电子技术着重对于实验测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高中学习方法相差很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高中电学注重对电学原理的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而高职阶段电工电子技术更注重对这些原理规律的应用,不注重公式推导和计算,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分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要从高中“重结果(理论计算正确性)”向“重实践(解决问题过程)”的方向迈进。
2.实验效果不佳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所安排的内容,相对比较滞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较多,学生只是测量记录数据,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或者实验的步骤过于清晰,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积极探索的动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实训的意义。
3.缺少专业内涵电工电子课程是诸多专业的基础课,由于各个专业要求不同,知识技能侧重点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目前的教学过多地向“平台课”发展,各专业学生在一个平台授课,和专业脱节,不利于未来专业课教学。还有,任课教师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当前专业教师大都进行专业课教学,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很多来自外聘,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学生的掌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策
对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和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抓好最初两周现有的电工电子基础教材尽管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不断展示出近年来的多种教学改革成果,但内容上大致相当。学生一上来就被各种电路和数据参数定义所左右,往往在初期就遇到困难,并随之失去对课程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门课程前两周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于是笔者提出一定要精选前两周的教学内容,将学生领进这扇大门。目前的教学中,第一次课除了师生介绍、课程绪论和安全用电知识以外,很难有更多令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大都在第二次课就进入直流电路。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回忆起高中教学,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阴影,毕竟他们的高中学习相对较差。这一方面要求有更多内容进入教材的绪论部分,并且能够吸引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自身有足够内涵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尽量还原人类认识电、使用电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将三百年来的电学发展史分为三个层次呈现——发现之旅、智慧之光和飞越之梦。发现之旅强调对于电的发现过程,通过“静电魔力”、“存储电能”、“捕捉闪电”三个部分,讲述最初人类对于电的认识。慕欣布罗克的莱顿瓶存储了电能,富兰克林的实验捕捉了闪电,并最终证明闪电(lightning)与电(electricity)是一样的。智慧之光通过对历史上“生物电”的大论战,引出了电动势的概念,伏打电堆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电学研究。1808年,在伦敦的英国皇家研究所里,占据了地下室一整个房间的电堆组令两个相互靠近的碳棒间产生了一道持久耀眼的火花。这是千支蜡烛和百盏煤气灯都无法比拟的明亮,从此黑暗不再,曙光破晓。飞越之梦以电磁感应理论和莫尔斯电码为基础,在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电的本质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应用“电”的研究。最终,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连接成功,赫兹的无线电技术已发了人类“飞越”的梦想。俄国一位正从事电灯推广的青年波波夫留下了这样的名句:“用我一生的精力去装电灯,对广阔的俄罗斯来说,只不过照亮了很小一角,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
2.改变实训模式笔者一直在努力进行课程改革,增加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力度,目前的实训现场感不强,没有专业特点,始终停留在高中物理延续的实验室阶段。要改变这种模式,必须要引入专业特性,运用电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专业课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点,或者专业实际应用电路进行实践分析。比如汽车类专业在进行整流滤波电路实训中,完全可以采用汽车用整流器作为实训最后一环,一方面是理论应用,一方面是专业设备,两者结合效果显着。
3.从现象到本质在理论内容开始授课之前,用专业实践和实训现象入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RC串联交流电路中,首先利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不同频率下RC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压、电容电压和总电压的数值关系,进而分析数据产生差别原因;与熟悉的电阻串联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扩大实验范围去寻找不同,并适时提出对于实验现象的有效解释,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并升华为理论。
三、未来方向
通过近年来对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实践研究,特别是充分分析高中物理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衔接问题之后,对于未来课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1.研究学生,异步教学当前学生的变化速度,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以学生为本,这要求对于学生的研究精力要超过对于课程本身的研究。尝试去了解学生现状,尝试进入他们的思维模式,尝试去用学生的眼睛看待课程,才能真正完成好教学任务。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不再进行全班同步的教学,利用异步教学法、分级教学法等,让学生有个性发展。
关键词:职业高中电工教学实践探究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生在校所学技能已经不能与社会有效接轨。为此,就要求学校特别注重实训教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硬件设施
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方向要侧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校实训期间能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操作;实训室的实训工位要多,实训时尽可能做到人人有工位,学生在实训中以培养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车间、实验室等,给学生营造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
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决定实训质量的主要方面,要获得好的实训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是关键。任课教师只有对所授理论的技术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够准确体察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及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就所学知识点加强辅导训练,直至熟练掌握,达到实训目标。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原则,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劳动,发展个性。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对于职高生来说,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是很主动,且由于基础知识差,随着知识不断深入,学习专业倍感吃力,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序言课的成功教学可以使学生建立对电工学的兴趣和能学好电工学的信心。例如:生活中的日常照明用的是什么电?你怎样设计一盏楼上楼下都可以控制亮灭的灯?照明电路为什么有时候忽明忽暗?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这些实际问题与每个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引发出来,都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笔者没有解释原因,而是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如果你们学好电工专业课以后,这些就都会明朗了。”这样学生有了好奇心,有学习电工知识的欲望,并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所学电工专业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实训时,老师就要鼓励学生,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是能行的,也许我们理论知识现在还不是很行,但我们的动手能力是绝对行的,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信。在给他们第一个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能够完成,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任务,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师要经常给学生鼓励
每位学生内心都有一份虚荣心,而这种虚荣心也是每位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我们实训课程,他们做一个课题可能要花费一整个下午,非常辛苦,特别需要我们教师们的鼓励和关心,即便做的不是很好,也要用鼓励的方式来让他做的更好,这样不仅学生内心得到了安慰,其实在教学效果上来讲也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开设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国家、省、市等举办的技能比武,对优胜者给予表彰。这样的技能竞赛对那些善于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是一种鞭策,也是同学们再学习的机会,可以在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科 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课程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意识, 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一、专科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大多数专科学校里,《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文科院校尤其突出,在一些综合性院校, 也普遍对文科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而《电子商务》课程一般都作为文科对待,因此对其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二)学生的认识不足。学生对《电子商务》课程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同学利用电子商务实践上机的机会,上网打游戏。
(三)专业教师不足。《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师资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师资更是严重不足。
(四)实验条件不足。以本人调查的几所河南省专科学校为例,前几年,《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一些实验虽然规划,但没有条件付诸实施。
二、专科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层次
根据知识掌握的规律,以及《电子商务》课程培养目标可以把《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分一下层次进行:1.感性教学层次。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后,通过模拟型、验证型实验形成对网络与商务的感性认识。2.深化应用层次。学生在对电子商务应用有了感性认识后,通过专业特色型、综合型实验,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流程,完成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实践活动。3.创新应用层次。学生独立设计、策划电子商务实践活动,如毕业课程设计实验等。使学生专业技能达到复合和拓展,创造性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巩固升华层次。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习活动,通过实习活动,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从实践中学习课堂中未学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专科学校构建《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的流程。项目导入:《电子商务》课程对学习项目以案例式或问题式进行导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工作任务示范演示: 《电子商务》课程对工作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知识讲解: 《电子商务》课程对所要掌握知识进行介绍,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 工作任务训练: 《电子商务》课程布置工作任务, 让学生进行工作任务训练, 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能力; 项目总结评价: 《电子商务》课程由学生对本学习任务进行总结, 老师进行评价, 进行理论提高,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积极推进实训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课程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实习软件, 进行电子商务与企业经营等模拟训练,借助淘宝网、阿里巴巴、拍拍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网站进行真实商务运作。《电子商务》课程利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实训, 《电子商务》课程利用合作企业和依托学生社团成立的营销公司、网上商店、物流公司等及所属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课程实践。
(三)大胆引入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课程最大化利用学习时间, 把课堂由延伸到课外,通过《电子商务》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创业,达到《电子商务》课程课内与课外结合。《电子商务》课程最大化利用学习空间,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达到校内与校外结合,从而走工学结合的新思路,达到专科学生能力的提升。
总结
总之《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是要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电子商务》课程应建立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实验体系。《电子商务》课程应开设多种类型的实验,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从而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综合应用、创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并可满足对电子商务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专业特色的需求。《电子商务》课程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和各层次的实验项目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跃华.电子商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
[2] 陈曦.高职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4
[3] 孙瑞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议[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CA6140车床电气故障分析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中的重要的一章内容,知识点主要是普通车床、平面磨床、摇臂钻床、万能铣床、卧式镗床等常见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各类机床常见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机床的电气工作过程,我校引入了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设备上进行各种电气故障的排除、训练和演示,以达到熟悉各种故障现象和熟练排除各种电气故障的训练目的。
我校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共有36台各种类型的机床智能实训考核台、多媒体计算机及智能实训考核系统软件组成。其中,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共有6台,该机床智能实训台是由多种电气元器件组成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并配有89C52型单片机、LED、键盘等组成的智能答题器,学生根据故障现象找到故障点,在电气原理图上找到故障点两端的编号后,只需在答题器上输入这两个编号,再按“确认”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中,各类机床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及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采取讲解法、演示法、设疑法,在实训环节中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授导型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CA6140车床电
气故障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理论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理论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讲解工作原理。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通过课件播放CA6140车床的电气原理图,教师对照原理图详细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原理图如下。
在讲解和分析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中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电路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电路,第二部分是控制电路,第三部分是照明电路。先要分析主电路的组成,主电路由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3组成,这三台电动机分别由三个接触器KM1、KM2、KM3的主触头来控制;然后分析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按钮SB2是主轴电动机M1的启动按钮,SB1是M1的停止按钮,开关QS2是冷却泵电机的控制开关。另外,控制主轴电动机M1的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串联在冷却泵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目的是实现顺序控制,即主轴电动机启动后,冷却泵电机才能启动,SB3是刀架快速移动电机的控制按钮,是个点动按钮;最后对照明电路中四盏指示灯点亮及熄灭过程做简单分析。
2.讲授故障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检测方法。首先,了解故障现象,其次根据故障现象,从原理图上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最后,根据故障分析,找出可能产生故障的电气部位,并加以排除。电气线路故障检修的常用方法有测量电压法和测量电阻法,重点给学生讲解测量电阻法,强调一定要断电测量,而测量电压法因为要通电测量,较危险,不要求学生掌握。
3.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将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路工作过程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对两个典型故障的分析和讲解,有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故障现象1:合上电源总开关QS1,通电指示灯HL不亮。
可能的故障原因:
(1)变压器一次侧无电压,即32~86~87~33之间的电路中有断路点。
故障现象2:合上QS1,HL亮,按下SB2,HL1亮,但主轴电动机不转,并发出嗡嗡声。可能的故障原因:主电路中电动机缺相,即三相电源中有一相断路。
排除故障:断开QS1,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测量42~45、47~50、52~55两点之间的电路,找出断路的故障点。
4.设置疑问,学生解答。教师分析完两个典型故障后,总结CA6140车床电气故障检测的方法及思路,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由学生来解答,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实训教学
理论教学结束后,进入实训教学,在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上进行模拟故障检测。在实训教学中的主要做法是:
1.学生分组。由于我校只有6台可供实训的CA6140车床考核台,故把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一般在40人左右)分成两批实训,每批又分成6小组,每小组3人左右,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合理搭配,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各项管理。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后成立各学习小组,各组成员在故障检测实训中,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对疑难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各小组学生竞赛,对每台智能考核台设置相同数量的故障点,看哪一组能最快最准地找出故障部位并加以排除,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以此激励各小组学生积极思考,通力合作,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经过1~2周时间的实训后,学生排除故障的水平高低很快就能见分晓,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安排另外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难度较大的磨床或铣床上进行排故训练,而磨床和铣床的工作原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分析讲解过,要让学生在完成CA6140车床排故实训的基础上自己看原理图学习,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理解磨床和铣床的电气工作原理,通过自主学习,尝试排除磨床或铣床的电气故障,老师只做点拨性的指导。而那些排故水平较低的学生仍然安排在原车床上继续实训,直到能把问题解决为止。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体现。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多样的授导型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在车床故障检测的考核中,通过率均达100%,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49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Electronic Component Basic Application" Training Course
ZHAO Pinzhu
(Fuzhou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11)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in particular to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electronic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unique "flip the classroom" to apply the new model, and presents flippe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源自美国,授课教师改变“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即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利用互联网丰富资源针对性地完成课前任务;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实践操作、完成任务、多元评价的主体学习活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电子类职业技能实训课,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重新建构,提出了“课下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教学过程强调“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教师不是课堂绝对的主角,更多地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表1是翻转课堂教学转成与现行教学模式的区别对比表。
现行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尽管在中职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也注重加入案例、实践等环节,但由于教师在授课中讲授知识占据大量时间,难以强化技能操作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方张龙名师工作室资源,在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及推广。笔者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课程中,结合现行教学模式运用翻转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行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由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在中职学生中更侧重其知识的实践特性,所以在运用翻转课堂中,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讲授材料在按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的前期储备,课堂上侧重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了解各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内化建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电子技能实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是课中问题探究和实训操作,将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前学习,而技能实践探究将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师生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电子技能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1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为更好实施项目翻转教学模式,笔者在实施前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笔者任教班级为二年级(04)班,为便于交流建立班级翻转课堂QQ群和微信群,借助学校的电子电工类教学信息化平台并提前上传教学资源,同时设计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思考题及练习题公布在网络群上,请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提交(鼓励多项提交)。
图1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2.2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下面以“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的实训项目“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为例,简要介绍笔者在“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中的应用。
(1)教材分析。“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是电子技能实训项目中一门实训课,动手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在万能板上布局及电路的安装工艺是本课程的重点,学生对于其电路原理的理解及安装工艺的熟练掌握是课程的关键之一。若利用现行教学法,教师上课的大量时间将消耗在电路原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工作过程及检测元器件及设计图纸的知识讲授中,而且学生对此极难接受,知识内化理解消化水平低,而翻转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教师团队制作的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动画视频及电路工作过程视频检测,检测元器件视频,设计图纸视频等基础知识全部制作视频并上传网络,提供学生课前学习。因此笔者制作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工作过程、检测方法及设计图纸方法的动画视频挂在网上以便学生学习,学生课前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网络自主学习。
(2)教学目标分析。在讲授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程时,教学任务是掌握多谐振荡闪烁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主要元器件名称、作用。
在课程知识层面目标上能掌握并理解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技能层面目标上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各种元器件,掌握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的规范工艺和方法,并有能力检查电路故障和排除故障。
(3)生情分析。电子类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接受度比较排斥,学生对感性的仿真动画和互联网视频比较感兴趣,而翻转课堂中制作的上述动画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中职学生缺憾学生课前观看动画视频吸收效果较好。
2.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在本课程设计中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知识提升,教学流程见表2所示。
3 实训课运用翻转课堂的评析、思考
3.1 案例评析
(1)课前(知识传授)。课前预习是实现翻转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现行教学模式中并不非常重视课前预习,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讲授实现。在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采用翻转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原理、工作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在实施该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作了共计长达二十分钟的五个学习子项目的视频及动画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提出基础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使学生可以根据网络工具进行前期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观看视频的节奏,也可以选择快进、倒退,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沟通,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
(2)课中(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通过网上观看视频基本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通过网络交流浏览课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并针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提前设计好上课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
首先在课堂上展示形象的熊猫眨眼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并对网络上课前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该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说明,在课堂上教师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小组合作、讨论,体现职教特色的“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色,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项目完成中。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引领、组织、巡视、解惑的作用,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适合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特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参与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课堂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课中知识的内化提升。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生上课期间借助学校平板电脑等先进教学工具登录信息化教学平台,登录、记录并归纳总结填写、提交《学习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做简短总结和评价。
(3)课后(知识提升)。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课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将学生制作完成的多谐振荡闪烁灯作品收集整理上传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可登入随时查阅。使得课前、课中、课后联成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实施中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笔者在任教三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班级做了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学生人数12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3.3 中职翻转课堂结构创新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教授,经多年翻转课堂应用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2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图
基于上述结构模型,笔者在中职学校长期教学过程中,得益于所在学校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视,基于中职教育和学生特点,通过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反思,总结归纳出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撑下实施翻转课堂,将中职电子技能实践性课程相关教学目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连接一起,有效地针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中职开展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翻转课堂中,看似教师上课更轻松,让学生成为主体,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引导能力、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方能较好地实施翻转课堂。(2)学生课前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在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课前学习不到位、导致翻转课堂不能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生情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不同层次的课前线下学习,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3)学校提供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保障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学习项目资源库的充实,让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登录网络让翻转课堂真正翻转。因此教师要能顺利在课堂上实施翻转课堂,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真正建立是保障。
综上所述,中职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并不复杂,学生也易接受,是一种适合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的多元智能复合型人才做出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more advance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face of such a market,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skill talent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high operational leve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electronics well, train e-skills and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grasp the teaching link of e-training courses.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008.
[关键词]工厂电气控制存在问题教学体会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69-01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和选用方法;掌握基础控制线路和机床电气原理图的读图方法,能够在生产现场分析和排除电气故障,对设备进行调试和安装;了解最新电气控制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该课程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既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应用的课程,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可能直接应用的一门专业知识。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一种直接面向工作岗位的就业教育,而因各学校重视不够或实训条件限制,现有的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这个导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该课程内容专业性比较强,课本内容较深,着重培养学生看图、视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中职学生存在文化基础差、知识结构不完善的这种现状,对学习兴趣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教学方法不得当,影响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方法不得当,会使学生认为该课程理论性太强,内容很难,枯燥无味。再次,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理论性太强,缺乏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部分,而且教材中所介绍的低压电器和基本控制电路的符号还在使用老国标或被新型元件和控制方法所代替,教材中很少涉及到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电子元件及控制方法,不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新产品和新技术。最后,考核制度和方法也制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书面试卷考核,考试成绩的好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综上所述,沿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无法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更新观念,选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更新理论知识内容、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训练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探讨
如今的中职教育必须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针对该培养目标和《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教学方法作了如下探讨。
2.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采用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中电气控制的应用案例展开教学效果最好。用提问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电气控制的案例并加以解释,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家里车库卷闸门的开、合是靠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来冰箱的门一开就能亮灯是有行程开关在工作;原来生活中有很多的电器是需要各种电动机来带动的,都是我们现在所学的电气控制来实现的。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有动力并愿意深入地、认真地学习这门课程。
2.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采用实物、现场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常用低压电器时,将实物带进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显示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和动作的动态效果,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器的结构,又可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将枯燥的电器变得有趣。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增加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内容再丰富,都不如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本门课程最好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中学,学中做,改变传统的先将理论,再进行实训的方法,引进项目教学管理,效果比较好。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的全过程,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查询、分工总结、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创造性”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习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电路为例。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项目要求,落实项目分工并实施,形成教师、组长、小组成员的三级管理体制。其次,下达任务书,老师将本次实训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讲授相关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讨论。明确目标后,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小组,组长进行细化和分工,项目由整个小组合作完成。第三,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完成各个步骤。查询:由学生自行收集该项目所需要的元器件的相关资料,电路图,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分52,总结: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总结,列出元器件明细表,根据电气原理图设计工作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实施:按照电气原理图和设计出的工作步骤进行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检查和评估:项目完成后,根据项目任务书中需要达到的标准,由学生自查,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评价能力。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自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适当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对于项目完成较差的小组,指出他们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向项目完成较好的小组学习,帮助学生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强化自学实验的效果,要求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多思考,并对实训结果做出简要分析,得出结论。另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调整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测试的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办法,把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改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有机结合。传统的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程度,而且这个导向也不利于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因此应把理论考核是实操考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平时的考核,把平时学生课外作业、课堂讨论发言等作为考核内容。考试题注重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试题比率。
关键词:中职;电工技能与实训;先会后懂;任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30-02
《电工技能与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要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鉴于这一思想,我们坚持了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思路,颠覆传统的“先懂后会”的学习模式,采用“先会后懂”的顺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课程设计
教学开始之前,先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专业对电工知识技能的要求,即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根据中职生的培养目标、电子电工专业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得该专业学生电工知识技能的要求,如表1所示。
在得到表1之后,教师设计一些任务来包含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这样的几点:(1)完整性。每一个任务尽量独立地表现出一个完整的功能,要能看到效果。(2)实用性。任务尽可能取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定实用价值。(3)趣味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任务尽可能有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先进性。注意不要用到已淘汰的内容,尽可能结合目前较为前沿的知识。(5)顺序性。即考虑知识的传承、衔接等,合理安排各任务的先后顺序及各任务包含的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设计者进行综合考虑。
下页表2是教师完成的任务设计。从表2中可以看到,这些任务已基本涵盖了表1所列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
课程实施
确定了任务以后,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强调“做中学”,使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来掌握技能,学习相关知识。教学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带领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
以下通过一个例子——“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的接线与维修”,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是学习电动机控制原理的入门电路。教学时,先简单地描述一下该电路的功能,让学生讨论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类似的电路。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敢发言,可以请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先发言,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兴奋起来。教师再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引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指出它的核心电路其实就是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要把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再让学生参照教师已经安装好的样品进行安装和接线。接好以后,进行通电测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开心的、有沮丧的,有询问的、有帮忙的。对学生的活动教师并不需要以维持教学纪律为由立即制止,可因势利导,分组进行讨论碰到的问题。讨论时,借鉴创造学中的奥斯本激励法,给学生规定几点要求。如不考虑机械损坏等具体问题,不允许对别人的见解进行嘲笑和驳斥,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时,教师不参与其中,把学生的意见都罗列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把接好的线路分成正常控制的和有故障的,由2~3个人一组进行查错和检测,找出故障及原因,教师在旁个别指导或指示,也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人为地设置故障,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经过努力找到故障后,会很有成就感,激发出潜在的学习激情。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检查电路故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途径查找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安装工艺和排故技巧。
这样的任务教学法,成功地实现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和探索,在探索中掌握知识。
课程反思
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达到“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上课打瞌睡,到下课不愿离去”的效果。通过实践,任务教学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情况与预期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
学习动力问题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总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采用了增加刺激强度的方法,如布置学生安装指示灯和报警电路,分组进行独立进行功能的创意设计,仍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或者乱做一气,甚至影响其他学生。虽然最后后进生能在其他组员的带动下开始思考,但总体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与预期有差距。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都是外因,仅有外因不够,还要研究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因,才能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改革中注意到了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强调程度不够,没能够把这些因素的重视贯穿于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例如,在实操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工具、器件放置进行严格要求,学生操作时桌面较为混乱,器材损耗严重,与工厂实际生产有较大差距。
评价问题 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需要完成一份作业,有时是思考题,有时需要查资料,有时是类似于传统考查知识的题目。学生解答不积极,抄袭作业现象屡有发生。学生评价有难度,如果仍按传统的方式出卷考核,很多在操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绩很差,而一些考试较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又很弱。可见,难以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应该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如将学生的表现分成知识掌握程度、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否针对任务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工作态度(如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其中,后三项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出评价,最后给学生的成绩是综合评价成绩。这样多方面的信息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
总之,在《电工技能与实训》教学中,大力推广任务驱动法,采用“先会后懂”的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祥富,汤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专业通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金恩培,钱守仁.如何开好设计性实验[J].物理实验,2000(7).
[3]许孟烈.对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4(16).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维修电工(初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赵正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马玉青.计算机绘图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关键词】虚拟维修;汽车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变革,我国汽车维修业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上升期,电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在汽车上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利润客观的“汽车后市场”并且给维修技师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当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汽车维修精英”的艰巨任务,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高等职业教育资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更重要的是,学校实验设备消耗过快,设备的陈旧与汽车市场的日新月异极不相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老套,以及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想脱离,且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致,且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一体化”教室,由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带领学生操作,要求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反复练习,但由于学生较多专业教师不足,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刚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使得“一体化”教室形同虚设。如果能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表达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必须改革教学方便,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虚拟仿真零部件的拆装与装配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二、虚拟维修技术挑战传统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严格按照汽车整车结构提供的汽车各个零部件来设计3D实物模型,所有3D实物模型都完全根据实物尺寸来建模,将零部件的结构真实的反映出来。利用3D设计软件可将抽象的原理动画制作的生动、形象,如变速器的运行和换挡过程、起动机的运行、ABS系统运行、自动变速器的油路等系统的原理演示,并伴随着多样的显示方式,如透明、半剖、爆炸等,原本在实物中无法看到、抽象的系统运行状态和原理,现在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查看到,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地切换档位和调节速度,来观察3D模型的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亦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可供学生查阅。利用虚拟维修技术也可将汽车电路图真实的表现出来,所有汽车电路图都来源于实际。例如如果学生选中电路图上的零部件,则可查看到相应的实物模型。它还提供放大镜功能,学生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查阅细节部分,当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学生可使用虚拟万用表来测(电阻、电压)的变化。
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可以设计独具特色的故障设置与检测,如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空调系统和 ABS 系统的故障。并且可提供了多种虚拟测量工具和手段,包括诊断仪、万用表、排放表、油压表和真空表。当学生设定故障后,与系统相关联的物理值会改变,如电流、电阻、排放气体成分、油路压力等。这时学生可在工具箱里挑选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检查故障,排除系统故障后,故障症状将消失系统恢复正常,同时相关的测量值也恢复正常。为使学生熟悉拆装步骤,将装配界面分成装配区、零件摆放区这两个区域。装配的零件模型需要有序的摆放在零件摆放区,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装配习惯并且学生之有按特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装配,才能完成装配任务。
三、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既可以节约教学资源、投入资金,更关键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技能水平。其意义总结如下:
(一)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如一次汽车维护保养的全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实践指导教师需要具体详细的讲解工作步骤、操作要点、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一般情况一个上午只能给一个班讲一遍,而汽车3D虚拟维修技术平台提供演示讲解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速度来学习,教师只需要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学习的方式“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变为“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且平台支持反复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而“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往往老师讲完了没理解也就放弃了。
(二)变革了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现在学生可以坐在电脑跟前,亲身感受着逼真的虚拟场景,按自己的需求控制速度,还可以进行交互练习,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只能按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调节语速,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惑,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通过虚拟平台还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自己设置故障点加以排除,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保证,汽车维修车间场地大、不可能装配空调,夏天闷热,而汽车仿真实验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知识的不断更新。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所学内容往往陈旧不堪了。而虚拟维修技术,具有不断升级的功能,可改变车型参数来更新的车型数据,学生所学知识始终跟紧新车步伐。
(四)产生的经济效益。学校如果利用虚拟维修技术,只要有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多个班同时实现虚拟实训教学,大大减少了学校的投入成本。
(五)虚拟实训课程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我们对几个试验班的成绩对比分析,使用虚拟平台来学习的同学综合成绩更高一些,在故障诊断技术的考核中很多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恢复系统状态,特别是在维护保养的实践中,很多学生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演示。由此可见,虚拟实训课程确实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开展虚拟仿真汽车维修实训教学也使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经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虚拟实训在汽车维修实践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