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15:45:28
导语:在街道办事处汇报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目前我国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难以满足街道办事处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尤其针对档案管理这一项关键工作,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者必须从理念层面进行思维的转变,重视档案管理模式的更新。可是由于目前很多街道办事处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不高,年龄较大,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思维被传统模式束缚,很难在真正意义上领悟到先进技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刻影响,因此直接导致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内部的资金投入不足,甚至很多管理者选择将这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工作领域中,完全忽略了实时革新给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优势。如今很多街道办事处的档案管理室以及内部的设施设备尚未达到相关要求,使用的极其年代久远,客观上不能满足街道办事处整体机构对于信息的需求。另外,很多街道办事处没有实现信息数字化,仍然将许多重要的纸质文件资料安放在杂货间中,这样杂乱且没有规律的储存模式很容易造成重要资料的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妥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街道办事处没有完善的档案储存箱或者是?n案装具,这样不科学的安排给街道办事处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潜在隐患。
1.2 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且流动性高
由于街道办事处所要接触管理的事物相当杂乱且繁琐,大多数工作项目也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此很多时候办事处会出现工作量太大,员工数量不够的现象。为了临时解决这些问题,街道办事处管理者往往选择招聘一些兼职人员来填补空缺。再加上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流动性高,直接导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提升,高频率的人员变动直接影响其他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扰乱档案管理专业团队的建设工作,从而导致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解决,那么长久下去就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差,专业技能跟不上办事处的运转速度,进而导致整个办事处的工作效率下降。
1.3 街道办事处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全面
目前,很多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的源头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全面。就现在的工作模式来说,街道办事处都是采用各个部门负责整理自己部门的材料,相互之间并不进行实时交流与沟通,因而会存在很多重复整理的文件。并且,当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所索要相关文件时,本部门的人因害怕重要文件泄密,往往选择放弃文件信息的共享。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街道办事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尚未改变,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过去,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高,工作经验不足,不能深刻意识到档案科学有效管理的现实意义,只是单纯地进行传统的机械化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2 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的合理应对方式
2.1 加强街道办事处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提高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得到相关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街道办事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越高的领导重视度最终获取的工作成果就越多,反之相反。可是,因为街道办事处所要处理的事务太过繁琐,大多数管理者都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与心思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所以这就需要依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沉静下来,通过整体团队的积极努力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按照要求实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度与相关安排,包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可以放过任何细节。在基层员工与上级领导的充分沟通和交流下,让上级领导可以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在街道办事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只有管理者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才有可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2.2 提高资金投入量,引入先进的设施设备
提高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所需的基本条件就是优化档案管理设施设备。街道办事处在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在加强领导者对其重视度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上级领导对档案管理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优化老旧的档案管理设备,在能够保证街道办事处其他相关工作顺利尽心的基础下,针对档案管理合理配置一定的急救设施如防火、防湿等。唯有妥善提高这些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水平,才能全面改善街道办事处的档案管理环境,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逐步向科学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迈进。
2.3 采用专业性强的档案管理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街道办事处处理的相关事务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流程较为简单,但是信息量大,种类杂多,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在街道办事处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人员,必须可以迅速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因此,街道办事处应该针对这些人员安排实时培训,提高这些档案管理员的工作素养的同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能。唯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员工基础下,建设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体制,从整体局面评价员工工作绩效,才能实现员工之间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共同进步。
一、正视假卷问题,坚持依法行政
元月份,是考核办法实施的第一个月,分队出现了假卷问题,而且从队员到班子成员都出现了问题,普遍性和倾向性都非常典型。问题被大队发现后,特别是大队领导让分队全体做检查时,队伍的思想出现了严重的混乱。为此,分队召开诸葛亮会,讨论的结果出现了不应该的一致,大家认为考核办法对案卷工时标准确定的不合理导致了假卷问题的发生,甚至有的同志断言,案卷工时标准不可能不调整,我们没什么大错。一段时间以来,队员的思想出现了误区,没人承认犯了依法行政的严重错误。
针对这样一个不依法行政的原则性问题,分队没有采取高压制止的简单做法,而是采取靠教育解决思想问题、靠制度解决依法行政问题的方法,逐步地、有效地加以解决。一是认真查找了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到了分队单纯追求名次、依法行政观念不强的主观原因;二是认真传达了大队法制工作会议精神和大队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用大队党委的决心和意图统一队伍的思想;三是组织了多次依法行政教育,从依法治国讲到依法行政,从城管依法实践讲到城管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地位,从城管队伍的前途命运讲到城管队员职业价值,队伍的依法行政意识空前提高;四是健全了以案卷制作为重点的制度规定,一案一报制度、随报随批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卷登记检查制度,在工作中发挥很好的监督制约作用;五是把假卷问题作为主题教育活动重点解决的问题来抓,分队领导亲自把关,对认识不到位的自查材料一律返工重写,旗帜鲜明地坚持依法行政,全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由于分队高度重视了依法行政工作,特别是把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了队伍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认真落实了大队和分队制定的制度,分队再没有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上半年,分队发生了相对人诬告分队有贪污罚款的问题,监察科对分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反贪局对分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由于分队在坚持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坚持程序证据在先、处理罚款在后的制度落实的比较好,经受住了考验,受到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好评。到目前为止,分队每月的案卷数和小票数与执法实际相符,坚决反对压案卷来减少案卷评查出错率的错误做法,依法行政工作进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
二、重视环境治理,任务带动工时
考核办法实施后,工时任务压力很大,队员特别是执法组长整天为工时数发愁,为了工时出现假卷问题之后,又出现了工时任务完成而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问题。从__街道辖区环境治理情况看,三类大街并不是唯一的重点,需要整治的乱点很多,这些乱点又是街道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老百姓最关心、最不满意的问题。考核办法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分队敏锐地感觉到片面追求工时的现象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新的考核办法在分队能否正确理解和落实的问题。
分队经过研究,认为辖区的"十个乱点"应作为奥运之年环境整治的重点,三类大街应作为奥运之年环境整治的精品街。分队向办事处领导汇报后被高度认可,并受办事处领导委托在辖区物业和社区大会上,代表街道做了20__年环境整治工作的动员部署。在分队人员工作分工上,共设三个执法组,两个整治组负责整治"十个乱点",完成整治乱点任务,一个大街组负责三类主要大街,完成打造精品街任务,全队的执法力量都放在了整治环境上。分队的每月分析讲评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每月安排部署工作以环境整治任务落实为重点,工时任务几乎是自然完成的。分队班子成员,在执法业务上,把工作着眼点都放在了环境整治上,没有机械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工时任务完成上,实现了城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化,把握了分队执法工作的正确方向,保证了新的考核办法在分队的正确理解和落实。
任务带动工时的做法,是二月份形成思路、三月份制定方案、四月份开始落实的,效果非常好。一是队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单纯为了完成工时而工作的意识减弱了,完成环境整治任务、履行城管职能的意识增强了,实现了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的转变;二是环境面貌有明显变化,"十个乱点"取缔七个,三个乱点取得明显效果,三类大街环境秩序有明显进步;三是赢得了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好评,辖区居民对城管工作比较满意,城管队伍的形象得到了提高。
三、主动服务街道,争取协管力量
__分队一直没有协管力量,辖区大、乱点多、人员少、任务重,分队执法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争取增加执法协管力量成为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小广告泛滥的问题,一直也没能有效解决过,更没有清刷小广告的专用车辆,同样是一个增加执法装备力量的问题。辖区大、单位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很突出,脏乱问题比较明显,协调社会单位参与管理的任务也比较重。
分队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采取形式多、汇报多的方法,引起领导重视。口头汇报反复说,书记、主任、主管主任和相关科长,都听到过分队领导关于增加执法力量的汇报;会议汇报随时说,主任办公会、联合执法会、工作研讨会,都有城管分队领导建议增加执法力量的记录;书面汇报正式说,分队三次正式行文打报告,提出增加城管执法力量的建议;不同领导不同说,针对不同的领导采取不同的汇报方法,从不同角度争取领导的支持;友邻协管数字说,分队把全大队各分队城管协管力量的情况用数字向领导汇报,督促领导向保障好的街乡看齐;拉着领导找领导,分队陪同工委书记和管人事的副书记,到城管大队找到大队长,参与研究增加队员和协管员问题。二是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争取领导满意。去年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解决了一批领导关注的历史遗留问题,提高了街道办事处在辖区的威信,维护了领导的形象。分队新班子到任后,遇到了街道领导给分队下达工作任务不一致的情况,分队班子经过研究,确定了依法办事、服务领导、分别汇报、积极作为的原则,经过艰苦努力,>:请记住我站域名/ 辖区环境高度负责的立场上,为街道领导提合理化建议,质量高,决心大,领导采纳,提高了对分队工作的信任度。对辖区城市管理工作思路的建议,给领导留下了工作负责、思路明确、 措施得力、决心很大的印象。建议购买小广告清刷车的采纳,特别是小广告停机和小广告清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有效地提高了街道领导对分队工作的信任。四是主动协调社会单位,取得对城管工作的支持。年初,由分队协调主办,以街道名义召开了辖区社会单位座谈会,明确了环境卫生责任,提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年度奖惩社会单位的制度。按照大队领导多协调、多开会的要求,按照办事处领导抓大单位三包责任的要求,分队上半年主动给物业讲课、主动给社会单位开会、主动上门服务社会单位21次,城管社会知名度提高,社会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增强,城管执法的社会支持力量加大,社会效果已逐步显现出来。
1.1编制目的
建立统一、快速、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办事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安全与稳定,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结合*辖区实际,按照《*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市中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驻地单位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火灾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影响地区稳定的涉外突发事件,和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是相互关联和交叉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此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内和对我辖区造成影响但发生在我行政区域外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1.5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配合密切,快速反应、靠前处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科技、措施果断的原则。
l.6应急预案体系
*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地区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性文件。
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街道办事处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地区驻地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1)成立*街道办事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作为我街道办事处的协调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区应急委的要求,组织指挥办事处辖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承担上级应急领导机构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
2.2办事机构
办事处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法科,负责办理办事处应急工作的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由政法科科长兼任。
2.3应急队伍
(1)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紧急救援队,由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2)志愿者队伍,主要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中动员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组成,主要参与应急工作的后勤保障、疏散安置、宣传动员等非一线工作。
3、运行机制
3.1预测与预警
办事处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隐患调查,掌握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3.1.1预警级别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级、紧急程度和严重性,预警级别分为4级,从轻到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代表可能发生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4个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预警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名称、类型、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估计、警示事项、应对措施、社区动员及机构等。
3.1.2预警
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部门的报告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表示可能发生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办事处上报后,经市应急委和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核实、批准后,区政府蓝色预警信息;黄色、橙色和红色的预警信息,由上级应急领导机构。
3.2应急响应
3.2.1信息报告
(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以政务值班系统为主渠道。由各社区向办事处汇报,办事处向区政府及区级职能部门上报。
(2)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应当迅速向街道办事处或有关部门报告公共事件发生征兆、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各种隐患和现场情况;并有权对相关部门、个人的工作过失和不当处置行为进行举报。
(3)发生或将发生一般(IV级)级别以下或未能确定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各社区居委会在接报后1-12小时内报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在接报后3-12小时内上报区应急办。
发生或将发生一般(IV级)级别以上(含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各社区居委会在接报后1小时内报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在接报2小时内报区应急办。
对已确定级别较高的突发公共事件,可采取先报基本情况、后报其它情况的方式,以缩短报送时间,争取处置时间。
3.2.2先期处置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得到核实后,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同志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指挥当地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按照本预案或有关文件的规定,确定或预测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报送信息。
先期到达的单位和人员在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划定警戒区域;疏散相关人群;救治伤病人员;排除明显险情;确保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3.2.3分级响应
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各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领导下,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对不同(预警)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按以下规定分级负责处置指挥:
1、未达到级别、暂未确定级别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IV级),由街道办事处、区应急领导机构负责。主要应急措施如下:
由区应急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应急工作;设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应急;报送信息或请示蓝色预警信息。办事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应急领导机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2、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II级、II级、I级),由市以上的上级应急领导机构进行指挥、处置,办事处应急领导小组在区应急委的指挥下,配合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办事处相关部门预案、专项预案、总体预案要积极配合区级部门预案、专项预案、总体预案的启动。
3.2.4事中处置
1、在处置一般(IV级)以上级别(含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由区应急委或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办事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在处置一般级别以下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办事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等情况,设定现场工作小组,现场工作小组从办事处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以及非专业应急队伍按照职能分工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工作。
现场工作小组组成及主要任务建议如下:
(1)综合协调组,由街道党工委办公室、办事处政法科牵头,主要职责:对现场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传递和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现场协调。
(2)抢险求援组,由办事处政法科、城管科及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的主要职能部门,涉及的相关社区居委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营救、搜救、疏散人员;封闭、消除危害源;排队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隐患,做好群众的社会稳定工作等。
(3)后勤保障组,由办事处经济发展科牵头,各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组成,主要职责:组织、调集、运输、借用应急物资、设备、食品、药品、房屋、场地等;保障落实应急经费,为应急人员提供食、宿等生活保障。
(4)善后工作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组成,主要职责:清理、监测现场;调拨、发放应急款物;理赔、救助捐赠等。
3、应急措施
(1)现场工作小组在办事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以生命救助为首要目标,实施救援行动和紧急疏散,避免事件扩大。
(2)办事处以及社区各救援人员在办事处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在规定时间赶到现场,并服从统一调遣。
(3)办事处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就位,进入现场,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向区应急委报送相关信息;请示相关救援工作,服从上级应急领导机构安排。
(4)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5)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继续信息报送。
(6)办事处应急小组组织社区居委会、有关职能部门,协调上级职能部门或临时召集相关公共户单位,组织必需物资,保障救援队伍和受灾人员的供给以及受灾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畅通;根据事件发展趋势,组织后续力量增援。
(7)办事处应急小组调集辖区内的应急资源供给;必要时请求上级应急机构指导、协调或后备队伍支援。
(8)办事处应急小组按照专项应急预案,实施下阶段工作;视现场情况,命令紧急求援队伍转为休整或收队。
(9)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隐患基本消除后,报请上级应急机构批准解除紧急状态后,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3.3后期处置
3.3.1善后工作
应急工作结束后,办事处应急小组在区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区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善后工作,开展善后处置。
(1)对现场进行清理、监测,继续排查隐患。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件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和家属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3)依法对重用的应急物资(场所)的所有人给予补偿。
(4)救济受灾受害群众,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
(5)向受灾受害群众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
3.3.2社会救助
办事处、社会公益组织应广泛动员和开展求助捐赠活动。相关保险公司根据投保合同及损失情况,及时进行理赔。
对责任单位造成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及善后工作经费,可采取政府审批、财政垫支的方式处理,待处置结束后,责任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承担。
3.3.3调查、总结
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上级应急委及职能部门指导下,配合做好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及时确定事件性质、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属于责任事件的,对责任主体提出处理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办事处根据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面调查、评估和处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经验;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备案。
4、应急保障
街道办事处应急小组,各社区居委会和办事处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应急工作职责和任务,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并制定相关预案,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4.1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加强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事处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种类突发公共事件指挥中心和技术支撑体系。
4.2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所列入用于紧急救援力量的车辆、设备、储备的救援必需物资,存放地点须相对集中,保持在岗在位。机械设备要保证油料、电池、零配件等补给充足,定期检查运转情况,保证准备充分,状态良好。
4.3应急队伍保障
做好办事处各救灾队伍、后备队伍等应急队伍的保障工作;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建立地区社会动员动态数据库;探索利用市场机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强以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4.4财力保障
办事处按照分级负担、财政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对一般以下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及善后工作给与必要的经费补助,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支持和鼓励保险企业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险业务,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灾害事故保险;逐步加大社会救助比重,广泛动员和开展救助捐赠活动,探索设立突发公共事件救助基金的机制。
4.5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网络,建立畅通、稳定、保密、便捷的应急通讯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24小时通信畅通。建立应急人员常用、备用通讯联络动态数据库。
4.6交通运输保障
公安派出所联系交警部门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协助有关部门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7物资保障
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装备、物资、食品的储备、维护、备勤工作;为涉险、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完善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建立应急装备、物资动态数据库,避免对应急装备、物资的重复投资。
4.8医疗卫生保障
办事处城管科联系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必要时,组织动员社区门诊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4.9人员防护保障
办事处指定经八路小学、育英中学、实验中学、回民中学为社区应急避险场所,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的转移或疏散。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10基本生活保障
办事处社会事务科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11治安保障
公安派出所要抽调专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上报区公安分局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5、监督管理
5.1预案演练
办事处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适时组织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学习和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培训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指挥机制和决策、协调、处置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保障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预案,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战能力。
5.2宣传和培训
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通过散发宣传品、宣传栏、音像手段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职能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5.3责任与奖惩
对在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准确、预警及时、方案周密、处置有力、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的部门、社区居委会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在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麻痹大意、隐瞒实情、措施不当、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的部门、社区居委会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6附则
6.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街道办事处制定,办事处各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相应预案。
一、水上交通现状概述
1、全市现有渡口25道,渡船26艘,分布于15个乡镇、街道,设置在5条河流,3座水库。
2、全市共有货运船舶170艘,总吨位24501吨,总动力19078.8千瓦。
3、境内常年通航里程137公里,主要航道有新白塔河、铜龙河、秦楠河、高邮湖。
4、境内共设有油趸船码头2座,即*市石油公司油库油趸船码头、*中油天达油库油趸船码头。
二、事故分类与监控重点
(一)事故种类
1、船舶可能发生碰撞、触损、浪损、触礁、搁浅、火灾、爆炸、风灾、沉没等事故;
2、乡镇、街道客渡船可能发生翻沉船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油趸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水域污染事故。
(二)事故等级:
1、无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内为小事故;
2、一次死亡1至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至5万元为大事故;
3、一次死亡3至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至10万元为重大事故;
4、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为特大事故;
5、一次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以上为特别重大事故。
(三)监控重点:
1、我市境内新白塔河航道、高邮湖、跃进水库、大涧口水库、官桥水库为重点水域;
2、*街道办事处*桥渡口为重点渡口;
3、*石油公司油趸船、*中油天达油库油趸船为重点船舶;
4、重大节假日、重大集会、集市、农忙、学生放学放假等交通高峰期和恶劣天气为重点时段。
以上重点水域、重点渡口、重点船舶以及重点时段发生大、重大、特大、特别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应高度关注与严密监控。
三、预案实施原则
(一)工作原则
本预案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包括: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原则;紧急处置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协调一致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各地、各部门要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原则。
(二)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
1、在辖区内一旦发生大、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需动用社会力量参与的,由指挥部下达命令,各职能小组密切配合,协调运作。
2、各层次指挥员、小组组长因故不能到达现场时,由副职按顺序负责指挥。
(三)具体要求
1、指挥部各职能小组要随时掌握事故信息,随时向指挥部反馈事故情况,保持联系线路畅通,随时接受命令。
2、一旦发生大、重特大事故,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分工,迅速落实人员、车辆、器材、装备等所需物资。
3、树立全局观念,听从统一指挥。所有人员必须绝对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和调动,及时迅速赶赴现场,对贻误战机的单位和个人要逐级追究责任。
4、以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主组织自救。
5、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一旦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经分管市长批准,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通知交通等相关部门启动本预案。
四、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系统
(一)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一旦发生大、重特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
总指挥由到达现场的市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副主任、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交通局以及市地方海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交通、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组成。
现场指挥部职责是: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调集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并及时现场信息。
(二)现场指挥部下设6个职能小组
1、抢险组:组长由市交通局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市*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事故发生地的派出所领导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副主任担任,成员由事故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交通局,海事处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市卫生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事故发生地的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导和有关医疗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事故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交通局、海事处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家属怃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
6、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市地方海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市交通局分管负责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监察局、*局、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保护;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五、事故施救与调查
1、在接到水上交通大、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安委办,安监局,交通局,海事处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指挥当事船舶和人员及附近船舶和人员全力救助遇险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组织保护现场,实施交通警戒,保护现场不受破坏,把伤员尽快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尸体妥善保存停放,同时立即向滁州市交通局和地方海事局报告。
2、指挥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必须迅速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听取先期到达现场的有关人员汇报,对事故发生的性质,现场是否发生变动和破坏,以及有无必要对现场采取警戒、封闭或其它紧急措施等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决策,指挥各职能小组各司其职,立即开展工作。
3、认真调查取证,对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进行拍照、测量、提取、勘验、制图和记录等工作,走访事故知情人和见证人,收集证人证言,监护当事人,从技术方面全面、客观、公正地查明事故原因。
六、事故分析与处理
1、组织临场讨论
现场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后,指挥员集有关人员召开临场会议,根据实地勘查和现场调查所得材料,对事故案情作出分析判断。根据临场讨论的结果,指导有关职能小组开展下一步工作,如认为勘查不详尽,应及时进行补充勘查。
2、报送书面报告
在基本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的情况下,尽快拟出事故情况的书面材料,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上级机关报告。小事故报告市地方海事处和交通局;大、重大以上事故由市人民政府和安委办、交通局、地方海事处分别报告滁州市人民政府、安委办、交通局、地方海事局。
调研报告 工作汇报 规章制度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会议发言稿 庆典致辞 竞聘演讲稿 晚会主持词区委、区政府:
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是实施我区“**”战略、建设“平安**”和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应尽的工作职责,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改革抓开放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扶贫帮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围绕与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和重点问题,制定出台了一整套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就学救助、就业援助等扶贫帮困的政策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扶贫帮困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各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他们为深入开展我区扶贫帮困工作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帮困工作力度,推广了以社会参与为主的“爱心超市”,铺开了旨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全区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都上下一心,积极配合,认真部署,保证了我区扶贫帮困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其中也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让人津津乐道。今年市委、市府提出了“***”的总体目标要求,区委、区政府也提出了实施“***”的帮扶部署,扶贫帮困工作将不断向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发展。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实事工作,为了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有必要对我区扶贫帮困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因此现建议区委、区政府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具体设想如下:
一、评比范围
先进集体: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
先进个人: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中从事扶贫帮困工作的人员;及热心扶贫帮困工作,为帮扶事业出钱、出力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评比名额
先进集体10名,先进个人20名。
三、评比时间
先进评比一年一次,由区委、区政府进行评比表彰。表彰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评比标准可另行制订。
一、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总体情况
2010年,我区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几年来,社区矫正工作本着“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按照“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管理”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抓基础,定制度,强管理,显实效为重点,努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防止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确保了社会的安全稳定。自全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20人,解除矫正74人,现在册矫正人数46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委托调查12人。我区现有一个基层司法所(老庄子司法所),负责空港城开发区和老庄子镇的社区矫正工作,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管理办公室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其本单位管理。为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业务练兵、岗位学习为主,到丰润、路南等先进县区参观见学等形式强化业务学习,明确职责,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履行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奠定了基础。2014年社区矫正实行新的档案管理办法后,我们严格执行审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解除矫正、档案归档等整个工作流程,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案,针对不同对象个体特征,制定矫正方案,坚持周联系月汇报,让每个监管对象服从监外执行的纪律,积极主动地配合社区矫正机关的监督管理。抓好帮教措施的落实,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对象,关心其生产、生活,使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能安心进行矫正,有效的防范了矫正对象再犯罪。
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专门机构和人员。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基层社区矫正由司法所和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管理。受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区仅有一个基层司法所,即老庄子司法所,负责空港城开发区和老庄子镇社区矫正工作,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管理办公室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其本单位管理。社区矫正与监内执行有着同样的严肃性,只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存在不同。按照《市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来执行管理。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办既不具备行政司法主体资格,又难以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也极大地削弱了法律应有的威慑力。今年6月份市司法局对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司法行政主体资格问题对我区提出了明确整改意见。
二是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公、检、法、司、民政、劳动社保、街道、村(居)等部门的共同配合,由于区司法局组建时间比较短,各部门相互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社区矫正组织的辅助力量有待加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应建立一支专业矫正力量与社会矫正力量相结合的矫正工作队伍。社会矫正力量主要是社会志愿者,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人员、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成员、高等院校学生、矫正对象近亲属和所在单位人员等。但在实践中,除了村(居)委会成员和矫正对象近亲属外,其他矫正社会力量还有待于全面发展和加强。
四是工作任务日益加重。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多的罪犯将转入基层社区接受矫正。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能够有效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推行社区矫正工作中,无法按照要求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日常管理,极有可能造成这部分人员的失管、失控,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工作建议
1.增加专门机构,加强人力配备和业务培训。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司法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根据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司发通〔2014〕71号),建议新建一个司法所,负责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管理办公室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针对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岗学与脱产学相结合、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等形式,下大苦功加强现职人员的业务学习,花大气力提高现职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壮大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把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放在社会上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其显著特征。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要积极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正面宣传,不断扩大社区矫正的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使全社会都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支持和协助社区矫正工作,大力营造社区矫正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吸收符合社区矫正志愿者条件的社会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如选派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丰富的监狱、劳教所干警,精通法律的法学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聘请离退休干部、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居委会成员、高校教师、学生和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及所在单位的人员等优秀人才加入社区矫正组织等,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工作队伍。
(一)市容管理
1、深入推进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按照全市总体部署,中山北路、民主北路纳入“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计划,为确保年内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要对照省级示范路创建标准,对中山北路、民主北路两条已命名的市级市容管理示范路落实长效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并以更高的整治标准,确保通过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的验收,实现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零”的突破。
2、扎实开展幸福家园与市容管理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以阳光军旅、滨湖城市花园为样板,深入推动幸福家园小区创建活动,督促城管中队对标找差,集中整治,落实长效管理,按照城管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全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按照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示范小区创建要求,对辖区内的居民小区按照物业管理、准物业和社区管理小区分类进行排查,掌握底数和基本情况,分别确定10个物业小区、10个准物业小区、10个社区管理小区参加创建。重点在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治安防护、设施配套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居民小区管理上水平。
3、有序推进道路畅通专项整治活动。为保持市区道路交通畅通,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的出行环境,开展“维护市容秩序,保持道路畅通”专项整治活动,对中山北路等16条道路,民主北路镇河小区西门周边等15个重点点位,集中整治占道摊点(群),店外经营,占道作业等。同时,针对天气变暖,全区一些道路夜间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现象,对全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加强夜间市容环境整治。
4、大力开展25条背街小巷、26个老旧居民小区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市城管局要求,全区上报25条背街小巷、26个老旧居民小区参与全市“百条背街小巷、百个老旧小区”市容环境专项活动。通过整治,集中解决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在垃圾清运、占道经营、马路市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无垃圾积存、无未经批准(疏导)的摊点、无未经规范的马路市场、无店外经营、无乱堆乱放和无乱贴乱画,各类疏导点、便民服务点、规范管理的马路市场规范经营,野广告清理及时,保洁工作到位。
5、继续深化市容秩序“网格化”管理。在2011年全面推行以“街长制”、“片长制”为载体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机制基础上,全区统一实行街、片长巡查记录,要求每个街、片长详细记录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段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何上报,由谁来负责解决,同时每周汇总每条街道、每个片区解决了多少问题,并针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制订整改计划。通过全面实行责任制,在提高问题解决率上下功夫,健全刚性问责、责任倒查、奖勤罚懒等制度建设,充分调动“片长、街长、分片长、路段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速推进科学、规范、高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长效化管理道路、小区,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标准化、长效化。
6、不断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坚持以“让市民满意”为导向,抓好新增定点办事处、10个马路市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7个疏导点的规范管理工作,巩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组织开展夜市烧烤、占道大排档等专项整治,对全区长年留存的夜市烧烤进行全面排查、取缔,对大排挡实施规范化管理;推进疏导点市场化运作,开展马路市场规范化管理竞赛活动,集中清理整治全区10条主要道路沿街立面、橱窗乱贴乱画问题;做好非机动车看管员、摆放员、监督员相结合的“三员”管理模式巩固、推广工作,打造整洁、有序市容环境。对全区城市管理疑难问题全面排查,对于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道路,如大马路、前进路、煤港路等,采取全区范围内公开竞争的方式,允许执法人员自由组合,谁有能力谁来管理,经验收合格后,年底一次性奖励5万元,并对负责人(街长)予以高配,真正使执法人员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7、继续推进户外广告(店招)提档升级。认真抓好《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落实工作,对全区范围内所有LED条屏广告进行专项整治;优选材质和画面,对现有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健全“野广告”清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努力打造“无癣”城区。
(二)环境卫生管理
1、继续完善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全区环卫保洁质量。探索市场化道路保洁监管模式,推动路面冲洗率和机械化清扫率稳步提升;组织开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垃圾积存、无主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等突出问题,实现城区环境整洁常态化。
2、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做到应收尽收。按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暂行办法》,重点抓好大中专院校、职业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部分行业、未纳入自来水收费系统的住房和未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的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
3、强化工程渣土运输管理,从源头控制路面污染。深入开展渣土运输管理专项整治,与市渣土管理处加强工作对接,及时掌控全区工程渣土运输情况。强化对运输队伍、建筑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冲洗设施和工地围挡规范设置的监管,组织巡查队伍,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渣土撒漏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建立渣土监管巡查制度,将每天的巡查情况详细记录,及时掌握各工地渣土运输情况,确保重点监控对象能够得到有效管理。
4、推进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管理水平。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城中村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体制、机制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水平。
5、夯实基础工作,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充分发挥我区居民小区环卫保洁全覆盖管理体系的优势,完善“户分类、保洁公司打扫收集、环卫处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夯实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基础。
(三)重点工程建设
1、实施道路外立面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大马路综合整治,计划投资1600万元,整治大马路沿街外立面,整体提升大马路道路容貌;实施老牌楼周边街区整治,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老牌楼周边街区建筑立面整治、亮化,进一步优化中心商圈城市容貌水平;实施道路文化墙建设,对三中围墙西侧、电力小区南侧、黄河北路绿地公园两侧小区围墙、和园爱家对面(单位围墙)、门窗厂西侧(单位围墙)等5处围墙改进行改造;配合实施民主路亮化工程。对涉及我区医院楼、楼医院北侧居民楼、三中体育馆、创意68楼群、银行楼等楼体进行亮化改造。
2、实施基础设施功能优化工程。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原计划建设的九里垃圾转运站需迁建,另行选址建设中型垃圾转运站;投资600万元,对三角线、祥和、下淀3座垃圾中转站更换垃圾压缩转运设备,进一步提升中转站设备性能;计划投资170万元,对17座三类公厕改造为二类公厕,满足辖区群众如厕需求。
3、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市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政府投资性公共停车泊位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合理规划、设置、管理停车泊位。充分利用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契机,与市城管局场站公司搞好工作对接,力争在我区主要道路、公共场所规划更多的停车点位,进一步完善我区城市“交通微循环”。
4、配合实施便民早餐店建设。配合新盛公司、国司做好祥云路早餐店、响山路早餐店建设,提升我区便民早餐店设置档次。
(四)违法建设管理
1、加强属地管理,完善防控体系。按照违法建设属地管理的总体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增强街道办事处控违、拆违的责任意识,推动各街道办事处发挥控违、拆违主力军作用,形成属地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控违、拆违工作体系。
2、创新巡查制度,强化日常监管。片长、街长、路段定岗人员按各自职责区域做好日常巡查,发现违法建设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纪录必须有时间、地点、处数、面积、违建结构性质、制止过程、巡查人及记录人。
3、建立预警机制,落实“周报”制度。区城管局根据周报,汇总分析当月防控重心和控违重点,做好全区违法建设的防控预警。
4、围绕总体目标,抓好存量拆除。按照市规划局2012年违法建设考核初步意见,我区2012年违法建设拆除量为3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量创历史新高。结合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实际情况,合理做好任务分解,确保完成全年存量违建拆除任务。
(五)数字化城市管理
1、加大协调力度,完善终端配置。为确保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性运行,督促各相关部门配置数字化终端设备,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全区各单位数字化终端配置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11726平方公里,下辖4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及20多个驻市单位。有汉、回、维、哈等32个民族,总人口15万人。现在有7个乡镇司法所,3个待批街道司法所,8个基层法律服务所,10个司法调解指挥中心,1个法律援助中心,1个“148”法律咨询中心,司法助理员7人,调解专干3人。
人民调解工作是政法工作的基层基础环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第一道防线。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好办法,是解决民间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用“三个代表”精神来衡量它更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好的组织形式。我市人民调解工作,本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自我发展的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市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以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为重点,为我市促进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年初,根据去年全市撤并乡、村、学校等区域性变化及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社区建设及干部调任,劳务输出,人员相对流动较大的情况,市局基层科采用“三抓、一考”,一杆子抓到底的办法,加大力度开展工作。
一抓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深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单位调查摸底,形成《阜康市基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单位摸底调查登记表》,将332个单位记录在册,要求基层单位层层上报调整后的司法调解指挥中心、村调委会、社区居民调委会等成员名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第一手资料。截止目前,我市已建(请登陆政法秘书网)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34个,其中村民调解委员会121个,居民调解委员会13个,共有人民调解员359人,基本形成了城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层,联系群众,能及时排难解纷的调解队伍。
二抓基层调解员队伍建设。市局与7个司法助理员、3个调解专干签订了《司法所目标管理责任书》、《司法助理员、调解专干岗位目标责任状》,拟定下发了《200年度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量化标准》、《200年普法、宣传、基层工作要点》。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基层科统一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制度》9项,《法律服务所制度》10项,印发各基层调委会,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有效管理格局,形成有人问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良好局面。
三抓基层调解人员综合素质建设。4月开始5月结束,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10期,培训村调解员、社区调解员、乡镇站所及单位负责人共528人,涉及单位332个。系统讲解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调解格式文本的操作使用方法。为了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市局基层科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了《关于举办全市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的通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实行签到制度,与年终考评挂钩。同时,在培训班上,各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都做了重要讲话,对培训的目的、意义做了明确的阐述,对今后的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乡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等主管领导都亲临培训班听课。安排培训时,充分考虑了农村、牧区的生产季节性和相关单位的工作实际,采用“六定”原则,即各乡镇、办事处定培训时间,定培训地点,定培训人员,市司法局定授课人员,定派送车辆,定宣讲内容,并分工负责,包干到底,分批排班轮训,而且每个培训班结束后,由调解员质疑、提问,授课人员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展开讨论,当场公布义务咨询电话3226148。
“一考”,一年两次考评。即结合半年和年终检查,组成考评组严格按照考核细则逐项打分排名次,并通报乡镇、办事处。通过“三抓”、“一考”,责任到岗,目标到人,有效促进了基层工作健康发展,如水磨沟乡考评与奖金、工资挂钩。
二、调防结合,重点突破,齐抓共管,维护稳定
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以组织、人员、制度、报酬“四落实”为标准,以强化调解职能为重点,以提高调解队伍素质,提高调解工作质量为目标,从“巩固、发展、完善、提高”着眼,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人民调解工作方针,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调处大量纠纷,化解矛盾,努力提高各类纠纷的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上半年共调处各类纠纷101件,调处成功89件,综合调处成功率90%,经排查婚姻家庭纠纷27件,邻里纠纷14件,房屋宅基地纠纷9件,抚养纠纷9件,四类纠纷居高不下。
具体工作中,一是发挥村、居委会干部例会作用,通报情况,研究落实对策,共同调处,同时利用“四下乡”、“民主日”、“四五”普法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宣讲相关法律法规,让千家万户知晓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知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大量的民间纠纷在第一道防线得以化解,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群众上法院诉讼,缓解了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使基层党政领导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
二是搞好预防工作。各级调解组织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做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了犯罪和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上半年,全市各调委会、司法所对近3年中的33名,特别是今年的15名刑释解教人员利用每月或每季度的回访,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不同程度的都有所转变,有的成为自食其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是充分发挥司法调解指挥中心的作用。对重大疑难纠纷、群体上访纠纷、涉农合同纠纷,市、乡、镇司法调解指挥中心、村调委会及主管领导都将其作为第一要事,非常重视,制定相应制度、应急方案,在最短的时间里,在最大的范围内,化解矛盾,确保一方平安。如5月份上户沟乡底沟村44户农民与天地棉业公司签订的1462亩棉花种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因播种新陆旱16号棉种出苗差、烂种导致重大损失近百名农民连扣两车越级上访的涉农合同纠纷,市局基层科协同市相关部门、乡司法调解指挥中心、村调委会联手出动,了解情况,调查取证,化解矛盾,义务提供法律帮助,迅速平息了即将激化的纠纷,保护了农户、商家的共同利益,也规范了农户+订单+公司的农业合同运作程序。由此可见,司法调解指挥中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代表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保证了调解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司法调解指挥中心有一套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四是在促进基层工作向“五有”、“四落实”、建立“调解庭”,依法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协议文书过程中,受体制、经济、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年年做、次次查,虽然进展不是很快,但已开始运作,部分乡镇、办事处领导都给予了积极支持。
三、工作中的不足
一、强化责任,统一思想,确保低保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____市民政局关于做好2014年城乡低保对象年审复核工作的通知》和全市2月19日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2月26日我区召开了本年度城乡低保年审复核工作专题布署会议,2月28日在区委党校召开了由56个社区分管低保工作的主任、书记以及低保专干参加的城市低保年审业务培训会,3月5日、7日、12日分别召开了各镇农村低保年审工作推进会,明确了今年年审工作的方法和要求,并重点安排做好在册城乡低保对象的分类施保救助工作。
二、逐户走访,入户调查,保证低保对象界定准确
城乡低保年审复核就是对在册城乡享保对象进行全面的条件核查,入户调查无疑是确保年审复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对低保对象进行动态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审核之初,各社区村组依照区低保中心统一打印盖章的在册人员花名册会同年审文件,举报监督电话一并在社区、村委会予以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针对日常新申请城乡低保对象和变更调整对象,我们严格入户程序,主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镇(街办)100%入户的原则。我们要求各镇(街办)受理低保申请后,必须安排专人100%入户调查,全面掌握申请对象家庭收入。二是逢户必查原则。镇(街办)上报一户,区低保中心就查一户,从不随意放过一户。三是查后签字原则。对每一户的人员构成、收入、住房、装饰、摆设等信息逐一记录,并由户主和调查人签字确认,作为考证依据,以示真实。四是见户见人原则。不但要入户,而且要见到家庭的每位成员,最起码要见到家庭的主要成员。对于新增对象无法入户或未见到人的一律不予批准。对于两次入户未见到人的予以退回待批。五是注重多方取证的原则。在听取户主介绍家庭状况的同时,特别注重调查了解街坊邻居、周围群众对该户情况的评价反映,避免拣轻避重、偏听偏信的弊端。在具体入户核查中,我们坚持“六看、四问、二访”的办法,力求对所查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判断。一看家庭成员衣着打扮。收入微薄的人绝不会穿戴得华丽时尚;二看住房情况。条件好的人家绝不会住得昏暗窄小;三看家俱摆设。有无购置非生活用高档消费品,如柜式空调、摩托车等;四看实际生活状况。小到床上用品、锅碗瓢盆,大到桌椅灯具、装修装饰等,都纳入调查的视线;五看户籍构成。是非农户口,农业户口还是混合户家庭,是否全属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六看有关证件。如残疾证、入伍证、退伍证、离婚证、学生证、失业证、工龄买断证明等。在此基础上,一问目前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是多少;二问申请低保的原因;三问目前生活中的最大困难;四问目前主要成员能干什么、在干什么。入户结束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走访工作,求证户主所言的真实性。一访街坊邻居。应该说,街坊邻居对所查户的情况最了解、最清楚、最掌握。由此可判知情况是否吻合,事实是否相投。二访周围群众。此访可进一步印证户主与邻居所言的真实性。
三、健全资料,完善信息,力求分类救助落实到户
对城乡低保对象中八类特困人员实施分类施保政策,是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爱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广泛宣传分类施保政策。利用年审工作会议安排和村、居年审推进会,使镇街、村居每位工作人员都熟识分类施保政策。通过年审公示,将分类施保政策与在册低保对象名册一并公示在村居委会公示栏内,使每一位低保对象明晰分类对象和救助标准。
(二)严格分类施保操作依据。本次分类施保按照保障标准的%比在原保障基础上大幅增加一定的保障金,为了稳妥的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各类救助对象的佐证材料为分类保障的主要依据。如,非义务阶段学生需提供就学学校近期就读证明并应提供本学期入学的缴费票据;70周岁以上老人、儿童应附有身份证明或者户口证明;残疾对象需提供相应等级残疾证明等;各分类救助对象均以符合相应类别的佐证材料为操作依据,勿信口传言传。
(三)严格分类施保操作流程。本次分类施保工作按照“村居登记,镇街汇总,完善系统,区局复审,金融发放”的程序全面落实到位。在年审过程中,社区对在册低保对象进行逐一入户走访时,再次向低保对象进行分类施保政策告知。由户主按期向社区提供家庭收入、支出以及分类施保等一式三份佐证材料。社区以户为单位,进行审核和备案登记。在审核结束后,将分类施保备案登记表及佐证材料一式两份上交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根据各社区提交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会议审定后,在动态临控系统中分类施保模块下进行录入。后将分类施保佐证原始材料上报区低保中心,区低保中心依据每户佐证材料逐户复审核查,以确保镇街分类施保对象、标准的准确和完善。在各低保对象保障资金、人员调整复核结束后,每月20号倒出城乡低保发放数据,分别送交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进行拨款和社会化发放,确保保障资金当月发放到位。
四、几点体会
通过多年 的低保工作实践,我们认为:
(一)入户调查是准确认定低保对象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依据申请对象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三个条件来界定低保对象。只有把入户调查想到位、做到位、查到位、看到位、走到位,才能全面准确了解申请对象,为审核审批提供有力的佐证资料。
(二)健全信息是落实分类施保政策的依据。健全信息就是把低保对象中符合分类施保条件的人员全部分离出来,归档整理,对照要求逐人核对信息,确保详实可靠,真实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分类施保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急需救助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