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景观风貌规划

时间:2022-09-09 16:55:37

导语:在景观风貌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景观风貌规划

第1篇

关键词:风貌规划,风貌要素,规划引导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37(7)

作者简介:李埏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助教;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城市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从而形成别具风格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即城市风貌。“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貌”则是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是“风”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蔡晓丰,2005)。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展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改善城市环境心理的驱使,高楼、大道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这使得原有的东西南北各不相同的城市特色被减弱甚至抹煞,原有文化脉络被粗暴打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和地段遭到破坏,城市变得既谈不上整体风格,更谈不上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城市景观同质化的问题使得城市风貌规划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

城市风貌规划是以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为出发点的规划,目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逐渐展开(王宁,1997;蔡晓丰,2005),在一些旅游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逐步开展对城市风貌规划的尝试(李晖,2004;何韬等,2007;王英姿等,2007;疏良仁等,2008)。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城市风貌的实践活动,一般是通过与各类规划与设计的结合而间接进行的,对将其作为独立的专项规划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城市风貌要素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广西融水县风貌规划的介绍,探讨总结城市风貌规划的规划重点和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进行风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城市风貌要素分析

城市风貌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色景观和环境的氛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风貌规划应该考虑涵盖城市风貌特色的方方面面,包括更广范围内的实体性的景观,也包括景观实体与其它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城市风貌系统组成因素的研究内容,可以分成显性风貌要素和隐性风貌要素。

(一)显性风貌要素

1、城市形态和布局

城市形态和布局是反映城市整体特色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总体框架。不同的城市形态,影响到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城市结构、城市肌理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给人的感受有着很大差别,因此,结合自然条件,形成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形态,是创造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筑物及其组合

城市中的建筑物及其组合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其背后隐含着深层的文脉。建筑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给城市特色的形成定下了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物的形态,建筑屋顶形式和建筑高度形成的城市天际线,还有建筑的材料和色彩运用。

3、道路与街道

城市中不同道路系统形式,在方向感、识别性、道路起止点、组织城市结构方面都可产生不同效果。此外,还有道路形式,街道与建筑物的关系,以及街道轮廓线等方面,也能使城市形成不同的特色。

4、城市节点空间

城市节点空间可以是城市主要出入口空间、各种广场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折处等非线型空间。这些空间一般都是城市的景观点,也一直都是城市设计中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客体。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并与绿化、景观小品、标志物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点缀构件或环境要素搭配,能极大地展现和延续城市的人文内涵。

5、城市山水环境与园林绿化

山水环境和地方性的植物景观是城市风貌形成的先天基础,对地域的景观风貌具有代表性,城市园林绿化的植被种类、比例,城市绿化轴线和绿色走廊的设置和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以及城市绿化与山水环境的组合设置,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有直接作用。此外,良好的山水环境与绿化自然景观所形成的风景名胜古迹,也会为城市增添魅力。

6、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土地、山石、林木、天空、水体等天然色彩和建筑物、道路、车辆、广告等人工产物的人工色彩的综合反映。不同环境下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需求不同,而每一个城市也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形体与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二)隐性风貌要素

隐性风貌要素在目前城市建设中是经常被忽视的内容,然而包括城市历史、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等。特有的传统观念等各种非物质形态的隐性风貌要素却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城市风貌作为城市空间的表达形式,其组成符号与人的精神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在较高层次上产生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人对人类的文化活动所创造的符号的领悟,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等隐性风貌要素正是城市文化意象的主要来源。隐性风貌要素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所处的社会得以稳定的发展和延续。城市风貌建设应寻找出这些有意义、有必要培育的因素,加强市民归属感,提高城市凝聚力。

借鉴国外对于历史古城的保护经验,除了物质环境以外,也同时需要保护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发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同样,城市风貌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以一种整体观对其进行规划,也就是说,必须从单体建筑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护的综合概念。

三、广西柳州市融水县风貌规划分析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柳州地区北部,属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380公里,全县人口47万,其中苗族占39%。融江从北向南流经县城,焦柳铁路贯穿县境。县城融水镇坐落于县境东南部的峰林谷地之中,三面靠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融水县风貌规划自2007年开展,历时一年多,旨在深刻挖掘“千古融州”的文化底蕴,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突出融水县的特色,以提升城市竞争力。该规划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总结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的发展条件,进而对应城市形态与功能布局、建筑物等要素与城市风貌的相互作用,从宏观上提出整体格局和分区指引,最后从街景、景观节点、标志物、绿地、山体、水 系、城市天际线、视廊、色彩、夜景等城市风貌要素入手,归纳形成若干个风貌控制系统,并对各个分项制定城市风貌的规划控制原则。

(一)基于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广西融水县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调查问卷主要覆盖柳州市融水县城。调查过程采用标准化结构式问卷设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率96.2%,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6.2%,旨在调查本地居民、外地访客对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的印象、评价与期望,结合现状踏勘调查,探寻融水县城市景观风貌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的途径。

1、有利条件与优势认知

(1)独特的山水格局与自然景观

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景观特质,良好的气候以及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都是融水县城营造山水特色景观风貌的先天优越条件。

融水县的山体景观包括三部分:一是环绕城北部和东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绵延丘陵景观:二是城市西部的溶蚀峰林、峰丛景观;三是城区内的残蚀孤峰景观。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西部紧邻城区的老子山,其次是元宝山和大旗山。

融水县的水体景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穿城而过的融江,其在水东区河段,有较宽广的河漫滩,并且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植被良好,也是本次调查中居民一致认为最具有特色的水体;二是县城内的流域面积较小的融江各支流。

(2)悠久的历史与多元的文化

融水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又处百越之地,这使得融水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遗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其地方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性,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两者构成融水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景观风貌组成的软环境。风貌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之美。

(3)优美通透的空间视廊

融水建筑以中低层为主,仅零星的高层建筑分散在城区各处。由于山体靠近建筑,因此山水仍为县城的主题景观要素,保存较好,融江东岸的天际轮廓线由山体控制,线条优美。

在融水城区,由于老子山与南北轴线寿星路,大旗山与东西轴线朝阳路处于同一直线,独秀山较接近城区,登高远眺时最容易在这三处形成视线焦点,老子山、大旗山、独秀山到其他诸峰之间视廊内的建筑高度也变得尤为重要。从现状情况看来,各视廊内并没太多高层建筑,眺望景观良好。

2、妨碍因素与劣势认知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公众对融水县城景观风貌的评价不高,这与融水城市景观风貌中存在的劣势不无关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融水县的人工景观环境的营造方面。融水县的景观风貌存在城市重要节点景观质量低下、建筑风貌杂乱、部分路段交通混乱、城市夜景基本缺失、滨水景观质量不高和特色缺乏以及绿化不成体系等问题。

3、现状分析总结

融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县城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特征明显,作为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融水以苗族风情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突出。因而融水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生态风情旅游”、“山水苗族新城”等几个方面。融水城市正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现代化的时期,当前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城市建设亟需一个有力的规划对城市总体形象进行统筹安排。而根据关于融水县城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旅游环境和设施建设是最受调查者关注的问题。融水城市风貌规划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它指导城市建设在质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增加,引导城市建设在功能基础上达到景观最优。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

本次规划的目的就是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确定融水的整体景观框架,确定融水风貌体系和对风貌要素进行规划安排,以“乐山、亲水、乐文”为目标来强化融水城市特色。

本次总体的规划原则为,

1、整体连续性原则。城市功能多样,含有商贸、文化、娱乐、办公、居住等。每个功能片区虽各具特色,但是却同属一个整体的风貌格局。

2、动态性原则。在城市风貌的塑造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力争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赋予城镇景观以新的内容和意义。

3、生态性原则。城镇是一个“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设计应遵循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指引

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旨在提出融水城市风貌规划结构和整体框架,使融水的风貌主次分明并在总体上保持协调。融水县风貌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带,三轴七片”。“一心一带”突显融水景观风貌的精髓,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三轴七片”强化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城市架构以及整合景观风貌资源,塑造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特色区。

1、一心:指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位于水东核心区,是融水城市商务活动、行政办公、会展以及文化娱乐中心,是融水人文景观风貌的核心,最能体现融水山水苗族风情城市的区域。

2、一带:指城市滨水景观带,以“融江黄金水道”为主题,将融江及其沿岸地区建设成为山水城市风貌展示区和融水城市核心景观带,突显融水江滨城市特色。

3、三轴:指寿星路轴线、水东大道轴线以及生态文化景观轴线。寿星路轴线向南北两端延伸,融入广阔的山体背景之中,重点体现融水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展现“千古融州”的景观风貌;水东大道轴线与寿星路轴线T字交叉,其东与山体相连通,西止独秀山,主要体现融水“现代苗城”景观风貌,将城市的旧区和新区连为一体;生态文化景观轴线主要将融江两岸的景观联为一体。

4、七片区:根据城市空间整体框架、用地功能以及城市特色的要求,规划将融水主城区分为老城区风貌区、水东新区风貌区、旅游区风貌区、滨水区风貌区、工业新区风貌区、城市发展缓冲区风貌区和商务中心区风貌区七大功能景观风貌区,并从各个分区的环境、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指引。

(四)基于风貌要素的风貌控制系统规划

在总体风貌分区规划指引下,通过风貌规划进行城市形象与特色设计时,除了对显性风貌要素进行安排,还要将城市整体的精神等隐性风貌要素的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空间的精华完整表现及城市整体特征的确立,以各风貌要素为基础进行城市风貌的组织,形成若干个有序的风貌控制系统加以规划引导,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以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在融水风貌规划中,可以将城市风貌要素纳入公共空间系统、绿地与山水风貌系统和视觉系统三个风貌控制系统中规划设计与引导。

1、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引导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主要由道路、节点等风貌要素共同组成。本次规划旨在构筑融水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以融江为带、以路为轴、以水为脉,串连各个绿地广场等空间节点以及江滨公园、行政中心、会展中心等各功能中心,形成“带、轴、点、心、网”相互交织的公共空间体系。

(1)城市道路(街景)风貌规划及空间界面组织

对于城市道路风貌要素的控制会因道路的功能、作用和周边的环境特征而有所区分,道路街 景形成的城市空间界面最主要的是建筑界面与绿化界面的组合。此外还要考虑街道设施和户外广告的控制和引导。

本次规划在将各道路依据其在整个融水城区路网系统的功能定位划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和生活综合型道路三种不同类型道路的基础上,对重点道路进行设计控制,并研究当其经过居住区、商业文化区、公共绿地及工业区等不同性质地块时,道路景观及街道设施布置的不同处理手法。规划指引的制定既考虑景观整体性,又兼顾多样性,以达到街道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和谐。

(2)景观节点规划

在体现融水县城市风貌的景观节点设计中,将公共节点空间分为生活景观节点、广场景观节点、城市门户节点三类,并控制三条重要空间景观廊道的景观节点设计:①控制生态景观主轴上文化公园、商业中心广场、青少年文化公园、江滨公园、老子山几个重要景观节点,控制其整体景观风貌,体现融水地域民族特色,形成一条具有融水特色的生态景观主轴;②控制城市商业轴上民族文化广场节点和民族礼堂广场节点设计,体现融水苗族民族特色景观,将商业氛围与民族风貌结合设计:③控制滨水景观带的节点,即江滨公园和居住区与江滨地带形成的景观节点,节点与融江生态景观结合设计,既不破坏生态景观,又体现地域性的城市滨水特色。

(3)城市标志物规划

城市标志物应与城市空间整体框架和城市特色塑造相协调,并通过加强城市及内部各片区的可识别性,完善城市风貌识别系统。

融水风貌规划主要标志物包括建筑、雕塑、桥梁,大部分城市标志物主要规划分布在:城市重要出入口、城市主要功能中心(如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以及视线好的开敞空间等。

2、城市绿地与山水风貌系统规划引导

(1)绿地风貌规划

要使园林绿化为城市增色,除了选用具有地方特点的树种,还要强调绿地与水系、山林、人工环境、以及人的活动相结合。根据融水县绿地系统的现状特点,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进行优化,形成环、块、点、网状绿地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可总结为“一环、一带、三片、八园、四路、三楔”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

(2)山体保护规划

山体构成了融水县的绿色背景,反映了县城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山体的规划引导主要以保护和控制为主,严禁对县城内附近山体进行开山取石,保护背景山体重要地段及山脊线不被破坏,维持丰富的层次感。在西侧山体中,老子山是佛教朝拜的圣地,在老子山已建有寿星寺,同时开发了老子山公园。因旅游开发对老子山有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对已破坏的山体进行再次绿化。在规划中将开发大旗山的香山公园,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对山体生态的保护,确保整个山脊线的丰富性、层次性,从而实现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及多样性。

(3)水系风貌规划

本次规划充分利用融江、丹江、老城河、城南河等现状水系,在疏流、改线、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整合,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网系统,突显“山水”城市的特色,形成“一纵、三横”的水系与城市相互交融渗透的总体格局。同时,通过河岸断面设计、协调建筑与水体关系、控制临水建筑界面等方法,对城市水体环境做规划引导。

3、城市视觉系统规划引导

(1)天际线控制规划

城市天际线是一个城市从某一断面所观察到的由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山体等所构成的竖向轮廓线。规划中主要通过对建筑物高度的控制、山脊线的保护来协调形成融水县城良好的天际线。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必然将会发现一定数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将会形成城市的天际线。目前,融水县高层建筑极少,城市天际线还没有完全形成,为了给今后的融水县创造一个有序的、合理的、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使城市天际线具有节奏感,整体性和延续性。相关规划控制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空间的整体研究。

(2)视线走廊及眺望系统规划

融水县风貌规划中对视线走廊及眺望系统的规划,采用了“纺锤形”景观控制方法,即为了使某一特定的建筑物或景观区避免受到无关建筑的遮挡,从某一眺望点引向该建筑物或景观区边界的两条直线范围内形成的圆锥形空间体,作为控制区域。结合融水县城的山、水、城一体格局,纺锤形控制形式主要有远景控制、全景控制和框景控制三种。

(3)城市色彩规划

融水县的风貌在色彩方面存在色彩混杂,缺乏主导色调的问题。色彩特征反映在地域性的民俗生活中,构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活形态,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从融水城市的地方民族特色出发,规划中必须重点集中体现苗族色彩。从日常服饰和传统建筑提炼属于融水城市的色彩记忆,根据城市空间框架及风貌分区,结合现状条件与发展优势,分别制定各区块的城市色彩控制引导。

(4)城市夜景规划

依托城市山水空间特色、功能布局特点,结合城市公园广场、商业街、重要道路、标志物等活跃的夜间景观要素,形成城市地标照明节点、以城市道路照明和滨水照明为重点的照明轴带、城市中心活动照明区域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夜景照明系统。

四、结语

第2篇

【关键词】风貌设计;小城镇;龙游县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张空前迅速,小城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发展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小城镇的风貌特色渐行渐远,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显得尤为迫切。

龙游县溪口镇地处浙西欠发达地区,在山水阻隔和用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地区,但城镇群山环抱,碧水穿城,山、水、城互为依托的格局凸显出城镇优越自然生态景观条件,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十分必要,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条件日趋成熟。

图1 区位分析

2 溪口镇总体风貌评价

溪口镇是龙游县域南部山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捷、自然山水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但是,从整体上看,城镇整体风貌缺少特色,极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出入口缺少风貌特色,222省道、龙丽高速最为两条重要的对外交通出入口的整体风貌缺少控制。

二是公共活动空间缺乏,且景观绿化配置单一,缺少地方特色,在滨水、廊道等空间界面缺少连续性,不能体现认同感。

三是222省道、高速连接线、主干一道等主要的街道景观风貌亟待提升。

四是作为商埠重镇的溪口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城镇建设对历史文化挖潜少,建设项目之间在整体城镇风貌设计的层次上缺少整合,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缺少控制,对城镇特色塑造极为不利。

3 溪口镇城镇特色分析

溪口镇的城镇特色鲜明,可以从自然山水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

3.1自然山水特色

溪口镇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城镇位于山谷盆地之间,群山围绕,灵山港自南往北流经,在镇区与庙下溪、潼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支流汇合。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更是营造出秀美溪口的生态基调。

灵山港也称灵山江,为龙游县境内衢江第一大支流,是龙游的母亲河。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灵山港自南向北共吸纳四条水系支流,分别为潼溪、庙下溪、枫林溪、晓溪。

溪口城镇内外群山起伏,溪口山、东山、蒲阳山、白杨坞山、天堂山等连绵山体将城镇环绕,拥有5000亩生态公益林和7万亩竹林,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独特。

3.2人文特色

溪口镇是浙江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005年末,灵山乡与原溪口镇合并为新溪口镇,镇政府驻地为原溪口镇政府驻地。历史赋予灵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文明的折射中熠熠生辉。

溪口在西周时期即有人定居,至明清时溪口已形成自然集镇,明代永乐年间镇建“禹王庙”,就有溪口地名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明由广东调入浙江遂昌任知县。因为龙游溪口是进出遂昌的必经之路,所以他在遂昌为官的5年中多次经过龙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肺腑的轶事。明代万历二十六年,他在龙游溪口镇写下《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龙游二首》,其中一首的内容为:“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溪口老街为城镇发源地,早时有金兰书院、禹王庙、江西会馆等代表建筑。

灵山,古名泊鲤(又名薄里),早在春秋时期,灵山已成名镇,先于龙游域名出现,故民谚称“先有灵山,后有姑蔑国”。灵山原名徐山,是我国诸省徐姓祖地,相传西周仁义之王徐偃王兵败后退居于此,境内现尚存徐偃王庙(祠)。灵山有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长一千余米,分永安坊、忠政坊、通济坊,即现在的下街、中街、上街,整条街市民居店铺大多保留着明清时建筑,颇具特色。“石板街”更是古朴幽雅,漫步街头感受到浓郁古韵,令人充满沧桑之感。中街有徐氏古井,六面形的青石井圈,并旁有一清乾隆五十八年所立的石碑,碑上记载了该井由徐氏私用转为公用的缘由,当时已称古井,可见其历史久远。唐代灵山曾设白石县,现在人们还能寻见白石县旧址。灵山历代名人辈出,南宋有礼部尚书刘章和丞相余端礼,近代有汪子望、叶方等名贤。

3.3产业特色

溪口作为龙南的茶产业大镇,拥有茶园面积4000余亩,“方山”、“吴刚”两大茶叶品牌都是华东十大名茶。“方山古刹白云隈,紫茁蒙牙发石塔。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这是前人咏方山茶的诗。2000年8月,“方山茶”获龙游县第一个有机茶认证,后又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中华历史名茶和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吴刚茶荣获省第十四、十五届名茶评比一类名茶,中国茶叶学会 “中茶杯”一等奖,2002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连续荣获2002-2005年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得有机茶认证,取得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双认证,2003年获得衢州名牌称号,2005年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

溪口是省竹木产业强镇,笋竹木工业园区是县级特色工业园区,初步形成竹胶板、水煮笋罐头、竹木工艺品、系列竹餐具、竹席、竹炭等主导产业,中国竹板材制造基地已初具雏形。1959年9月,巨化集团公司龙游黄铁矿建于溪口镇,占地约44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唯一的国有硫铁矿矿山企业。

溪口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商埠,一直以来都是龙南三乡一镇的商贸中心,浙西南山区的竹木材及制品经溪口集散。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有龙南商贸城、综合市场、步行街等商业市场。

3.4旅游资源

溪口镇的旅游资源特色为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溪口镇是龙南山区的旅游集散地,其旅游资源应站在整个大龙南的高度去分析。

浙江大竹海生态旅游区和龙南生态旅游线是龙游县域“三区二线一中心”旅游功能分区的一区一线。浙江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龙游县南部,主要分布在溪口镇、沐尘畲族乡范围内,由大竹海风景游览线、畲乡民俗旅游村、特色竹制品市场等组成,面积约60平方千米。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是一个兼容竹海观光、生态度假、民俗采风和会议旅游的综合旅游区。

溪口镇还有徐王庙、状元墓、状元桥、灵山老街、溪口老街、塔山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此外,大龙南还拥有六春湖、乌石庵、沐尘塔、逍遥湖(沐尘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汽车拉力赛道竹海赛车风光线等众多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已形成晓溪祭天峡谷古祭坛、山水龙井毛连里、六春湖生态漂流、马戍口梦溪漂流、合坑源乡村旅游等乡村旅游名片。

图2整体景观风貌分析

4溪口镇城镇总体风貌设计

4.1宏观策略引导

4.1.1设计思路

按照“生态型旅居小镇”的城镇目标定位,以中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指导思想,重点围绕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延续山水城镇格局、建设休闲养生城进行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构思。

4.1.2城镇总体形象定位

规划立足于城镇的长远发展,整合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梳理城镇活力要素,提出溪口镇的总体风貌定位――山环水绕、竹海明珠。

“山环水绕、竹海明珠”的总体形象定位,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概括了溪口城镇特色,凸显出溪口镇最独特、最富魅力的山水自然画卷,宛若浙西大竹海中的闪亮明珠,另一方面也寓示未来溪口镇的大美蓝图――生态型旅居城镇。

4.1.3风貌引导策略

(1)突出“山水城镇”主题

围绕城镇优良的自然山水条件,利用“显山露水”的风貌控制手法,通过山水绿化空间的营造、街道尺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景观视廊、河道整治等措施,将溪口镇打造成山环水绕的竹海明珠。

(2)构筑水脉绿网

充分利用溪口镇独特的自然山水条件,让城镇在水脉绿网中和谐共生。一方面强化灵山港和潼溪、庙下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水系,突出 “碧水穿城”的水系特色和“龙形水系”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有效组织城镇沿江绿化景观、内部景观廊道与景观节点,并与山体绿化景观形成网状绿化空间体系。

(3)激活地方文化

依托溪口和灵山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山水城镇。在风貌塑造中加强文化创意的研究,结合街道景观、滨水景观、公园绿地、旅游服务中心及居住社区建设各类雕塑、景观小品和主题公园,将溪口镇的建筑文化、徐氏文化、造纸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展示与宣传,增强归宿感和认同感。

(4)打造休闲养生目的地

围绕生态型旅居小镇的目标,依托大龙南三乡一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龙南旅游集散中心和牛角湾养生谷的建设,将溪口镇打造成长三角经济圈内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4.1.4总体风貌结构

根据溪口镇的城镇山水特色和风貌引导策略,规划溪口镇形成“一环一带、四区四点”的总体风貌结构。

(1)一环指城镇自然山体形成的生态绿环。对现状自然山体风貌进行保护,防止建筑对自然山体的天际线产生不良遮挡。

(2)一带指依托灵山港形成的滨水风光带。强化灵山港一江两岸的优质景观风貌条件,形成城镇最主要的开敞空间界面。

(3)四区指以用地功能区块为基础形成的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生态工业风貌区、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4个风貌区。

每个风貌区从强化和改善其功能特色入手,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趋势,使其为城镇风貌特色服务。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是历史村镇风貌、文化旅游风貌与生态居住风貌的融合,目标是通过灵山老街的整治改造、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与生态住区建设,增强区域的人文气息与景观建设,突显灵山组团的人文内涵;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是集城镇公共服务、商贸、居住与旅游集散为一体的城镇核心风貌区,目标是通过内部用地改造和新区建设,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增强人气,营造环境优美的龙南商贸重镇风貌;生态工业风貌区依托小溪坑以西现状笋竹产业园,建设生态工业功能区,以“蓝天碧水间、生态产业园”为目标,突出区域的环境保护、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绿色科技产业功能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则围绕衢龙一体化计划,突出“养生、康体、医疗、保健”主题,引入“养老康体、养生旅游、养生旅游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设综合型养老休闲度假胜地。

(4)四点指城镇北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城镇公共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等4个重点风貌控制节点。通过风貌控制节点的建设,形成宣传展示溪口城镇风貌的窗口。

图3 规划总平面图图4 总体风貌结构规划图

4.2中观风貌要素控制引导

4.2.1建筑风格引导

纵观溪口镇乃至整个大龙南三乡一镇的各式建筑,也有许多优秀建筑,但整体上缺少统一的建筑风格,有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和徽派建筑,屋面有平屋顶、坡屋顶,色调也比较混乱,有红、白、绿、黄、灰等,建筑与周围的山脉和水体没有相得益彰,城镇的轮廓线(天际线)不突出,不能显示出富含山水城镇特色的建筑个性。在功能设置日趋完善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交融的现代生活背景下,在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融合与创新中,将溪口镇的整体建筑风格定位为白墙灰瓦的现代中式风格。

4.2.2建筑色彩引导

为适应溪口城镇建设向追求城镇文化、品位与人居环境等高层次演进,实现溪口“整体协调、丰富有序”的现代中式建筑风貌特色,明确溪口城镇“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和建筑用色导引。

(1)“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

依据城镇功能结构和风貌分区规划,按照风貌协调与控制引导的需要分为历史文化村镇建筑色彩控制区、文化旅游建筑色彩控制区、商贸服务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工业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居住建筑色彩控制区和休闲养生建筑色彩控制区等6类建筑色彩控制区,以凸显溪口镇的山水城镇特质。

(2) 建筑用色导引

主色调:采用灰白色系为主色调,如浅灰、深灰、淡青灰、暧白,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协调。

点缀色:采用地方竹文化、黄铁矿资源等元素为点缀色,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4.2.3其他

为保护溪口镇特有的山水城镇空间形态,统筹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保护城镇格局,维护城镇传统风貌,规划对城镇建筑高度与天际线、绿化景观、城镇家具等中观内容进行控制引导,对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宏观构架进行深化和完善。

4.3重要地段风貌设计微观引导

为具体落实总体风貌设计的内容,规划提出了城镇重要地段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对城镇南北入口、公共服务中心与旅游集散中心3个重要节点、222省道、主干一道、主干二道以及扁石东路等重要街道、灵山港沿线以及具体的近期建设区块进行景观风貌设计,依托具体的微观设计方案来指导总体风貌设计的实施。

图5 城镇北入口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双修;城市设计;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导控

1、江山市“双修”的工作认识

2016年城市“双修”被列入江山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提出要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探索与思考。结合“城市双修”的概念,江山市对“双修”的工作认识如下:(1)对“城市修补”的理解:未来研究城市“存量发展”、“减量发展”的重要系统工程。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工作模式,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数据分析,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不同人群需求,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需求差异空间分区。(2)对“生态修复”的理解:恢复、完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江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内容

2.1江山市现状及问题

江山市是浙江省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旅游景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然呈“一江、两城、三面山”的山水格局。有着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人文城市的城市特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及多元荟萃的人文特色。但在建设过程中,江山市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山水资源未充分彰显,山水环境的营造有待加强;城市风貌缺乏标志性,未能体现城市现象;慢行网络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文化特色;城市感知体系较弱,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品质有待提升及城市夜景和灯光广告缺乏特色等。

2.2规划思路

主要对城市生态格局和城市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和规划,恢复生态绿地,整合绿色空间,完善绿地服务功能,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的公共设施、城市风貌分区、城市高度密度进行控制,并对城市文化品质进行提升,如图1所示。

2.3城市风貌定位及结构

结合上位及相关规划提出江山城市风貌定位为:山环水抱的园林城市、多元荟萃的人文城市及新旧融合的包容城市。确立“一江四山”的总体格局,强化自然山水环境;划分“三区四脊”解决城市特色不足的问题;于重点区域设置多个标志节点,集中展示城市魅力。规划打造“一江四山、三区四脊、多节点”的景观风貌结构,如图2所示。

2.4分区导控

依据景观风貌格局,江山市主要分为老城片区、城北新城片区、城南新城片区和城东片区、产业片区五片。做法如下:1)分别对各个分区制定规划目标、规划策略;2)通过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的控制制定各分区建筑控制导则;3)对构筑物、标识设施、材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设施小品制定相关指引,如表1所示。

2.5系统导控

通过对江山市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在分区指引的基础上规划提炼出各区共同的系统控制内容。包含城市开敞空间、城市道路与节点、城市夜景、慢行系统共四大系统,并对各个内容进行初步的系统控制。2.5.1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外部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等)、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规划凸显城市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江山;构筑滨水体系,活化滨水空间;丰富广场空间,注入民俗活动,展现人文地域特色。2.5.2城市道路与节点结合道路功能和走向,规划构建对交通型景观道、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展现江山市山水文化特色。交通型景观道以通透的建筑界面为主,将沿线景观及其绿化环境展示出来。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以连续建筑界面为主,保证建筑景观的连续性。此外,根据交通枢纽点和道路规划,确定七大门户节点,以展示江山的城市形象。2.5.3慢性系统(1)步行系统布局。慢行步行系统分为景观游憩步行道、休闲活动步行道、通勤联系步行道。1)景观游憩步行道为城市内步行观景的重要廊道,城市游憩活动的主要承载。2)公共活动步行道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街道,为一般居民及游客购物或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主要目的地。3)通勤联系步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一般道路,为人们平日短途出行服务。(2)骑行系统布局。骑行系统分为骑行道路和服务设施,骑行道分为风景骑行道和通勤骑行道。1)风景骑行道用于观赏城市山水风景的骑行道路。2)通勤联系骑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交通干道,主要服务于人们平日工作或短途事务出行。3)骑行服务设施主要结合共享单车为旅游服务设置的综合性静态交通设施,主要设置于城市服务尚未辐射到的区域,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及自行车保养、维修、寄存等服务。

3、建设策略

根据“整体控制,分布实施”、“治水优先,景观构架优先”及“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行动,建立“双修”项目库。结合城市双修和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对五大重点工程、21个近期项目提出风貌建设的具体控制要求,以实现江山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其中,五大重点工程包括显山露水工程、道路停车工程、门户节点工程、活力街区工程及夜景亮化工程。

4、结语

本论文从“双修”背景出发,以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探讨总体城市设计。“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既需要近期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行动,还清历史欠账、解决重点问题,也需要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和持续的行动计划,同时还要注意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和衔接,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必要时应该通过地方立法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欣,林双盈.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J].城乡建设,2016(9):56-59.

[2]赵广英.城市风貌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北塬新城项目总体城市风貌专项实践[D].长安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四态合一”;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城前镇

引言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小城镇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大多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资金不足、人才奇缺、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都严重地阻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小城镇建设要改变以往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的聚落方式,重构和优化城乡空间聚落形态,承载人口生存和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更广泛地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居住,加强生态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成为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的特色镇,提升小城镇发展品质,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1.小城镇建设困境

1.1 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致使小城镇形态“千城一面”

多数小城镇建设盲目地照搬大城市建设经验,造成小城镇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缺乏自身特色。另外,一些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后,没有根据实际建设水平进行必要的修编,削弱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效力。

1.2 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小城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采用粗放式的建设方式,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小城镇都是由自身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引进与当地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使得地方特色生态、传统产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冲击,甚至毁灭,小城镇难言可持续发展。

1.3 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丧失文化个性,城市空间单调乏味

我国的小城镇形态各异,各有珍贵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传承产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小城镇的文化通常被摒弃或者忽视。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即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和风格求洋,传统空间肌理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文化底蕴失,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城镇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使小城镇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缺乏竞争力。

2. “四态合一”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2.1 文化塑魂

文化是小城镇最具特色的资源,是城镇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色文化,将文化贯穿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小城镇独具发展特色和动力。在产业发展中,应提炼城镇特色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整合镇村体系,推动城镇产业转型,获取长久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文化“形”和“意”的塑造,重塑文化建筑和营造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填补小城镇的精神内容。

2.2 产业兴镇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看,围绕小城镇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开展的新型旅游业开发是小城镇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深入挖掘小城镇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应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解决“业态”问题,并围绕旅游产业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2.3 生态维育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山水、田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及节约发展的道路,让优美环境成为小城镇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基质。具体而言,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对土地进行空间管制,实现生态优先;在城区,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把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镇,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并与城镇建设统一考虑,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和发展。

2.4 形态升华

形态是小城镇所有物质实体的组合,是体现文态和业态的载体。在小城镇的形态塑造中,通过明确小城镇文化、生态资源和业态发展特色,准确定位小城镇风格,按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基本风格统一又丰富多变的思路,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保护城镇的传统空间肌理,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和路网布局,通过对景观、建筑风貌和地标节点等进行规划建设,升华小城镇特色。

3.基于“四态合一”的城前镇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城前镇位于邹城东部门户,地处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五区(县)(邹城、平邑、泗水、山亭、滕州)八镇(临涧镇、白彦镇、丰阳镇、泗张镇、田黄镇、张庄镇、店子镇、圣水峪乡)交界处。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境内有枣徐(枣园―徐州)公路、平滕(平邑―滕州)公路、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省道S244向北连接日东高速,邹城北外环线在城前镇域北部穿过,加强了与邹城的联系。

3.2 规划思路

根据“四态合一”的理念,提炼城前镇蓝陵文化及万亩桃园、生态林场等生态要素,通过整合和创新,融入规划的各个层次。通过总体定位与功能研究,解决位于三市交界处的城镇业态问题,其次,重视生态本底和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布局产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镇体系;再次,在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下,解决文化传承和城镇形态的问题,即文态和形态;规划将城前镇建设成三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镇)、蓝陵故城、商贸重镇、生态慢城。

3.3 规划内容

(1)业态:空间多元、完善旅游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板块、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一心”为城前镇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两轴”为沿枣徐公路发展轴、沿岚济公路发展轴;“四板块”为镇区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红色文化与林果种植板块、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板块、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板块;“多基地”为以十八趟林场风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以大樱桃、西红柿、板栗、大枣、油桃、金银花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同时,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风景区、梨坑林场风景区、十八趟林场风景区、雨山风景区、蓝陵桃园风景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洼陡风景区,将城前镇打造成为邹东旅游中心城镇。结合各风景区开发生态文化、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

(2)生态:生态优先、宜业宜居

规划将镇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形成“斑块镶嵌、廊道相连、基质铺垫”的生态安全格局。

① 重点保护两类生态斑块

五处山体林地生态斑块:分别为梨坑林场生态斑块、十八趟林场生态斑块、雨山生态斑块、凤凰山――笔架山生态斑块、石门山――越峰山生态斑块。

三处水源地保护斑块:分别为圈里水库保护斑块、康王水库保护斑块、洼陡水库保护斑块。

② 重点打造两类生态廊道

沿河道生态廊道:规划沿戈河、柳峪河、刘庄河、沂河及其支流打造河道生态廊道。注重保持河流水体的自然特性,保护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镇域区段尽量避免建设开发,镇驻地区段强化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

沿道路生态廊道:规划沿枣徐公路(S244)、平滕公路(S241)、岚济公路(S342)、南环路和北环路打造沿道路生态廊道。注重防护生态林及景观生态林的建设。

③ 重点建设两类生态功能分区

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规划镇域内梨坑林场、十八趟林场、雨山、凤凰山、笔架山、石门山、越峰山等山体林地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为第一要务,结合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避免滥采滥伐,积极培育镇域山林生态基质。

规划将镇域生态绿道划分为:区域综合绿道、山林休闲绿道、文化休闲绿道和滨水休闲绿道。

(3)形态:功能提升、特色强化

规划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上,注重功能的提升,延续特色田园风貌,通过优化镇村体系和镇区空间结构,整治城市风貌,强化特色、优美的镇区空间营造。规划镇区形成“两轴三带、一心四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以生态、水体、文化为主线,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城镇特色要素,利用自然的水体景观、生态绿带,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绿化景观,构筑和谐共生的用地布局。此外,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与滨水景观、绿化景观相结合,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以“绿、水、文、城”为特色的“水城相依、绿水环绕、底蕴深厚”的城郊型生态慢城,重点做好“显水、透绿”的文章。形成“两轴三廊、三心五区多点” 的景观系统结构。打造由古至新、文化、现代、生态共融的沿越峰山路景观轴线、沿城泰路的公共建筑展示轴线、沿河道景观绿廊;形成工业景观风貌区、商贸市场景观风貌区、城镇综合服务景观风貌区、新城旅游服务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4)文态:文化传承、城镇塑魂

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充分挖掘城前镇本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进行优势产业组合,并配套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居住建筑和仿古商业街区。融入农耕文化,沿枣徐公路形成蓝陵桃园、梨坑林场、林果种植等自然观光带,在镇域北部结合抗战纪念碑及遗址规划红色文化风景区,形成多元的文化集群。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不光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建设需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和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更应该如此。小城镇的建设应摒弃求大求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切实际和照搬其他城市经验的风气,从完善规划体系入手,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的建设、形态的打造,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城市城前镇总体规划(2014―2030)[Z].2014

[2]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规划师,2014(5):48-53.

[3] 张毅.“四态合一”理念指导下的成眉新兴产业战略功能区( 新津部分)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

关键词:特色景观照明;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小城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47-020 引言

在《规划》中根据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进行城市规模认定。小城市人口认定从20万以下提升至50万以下,中等城市从20至50万上升至50至100万,大城市从之前50至100万上升至100至500万。

根据《张家界・永定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2013年底常住人口约22.66万,因此属于小城市。

1 上位规划解读

《张家界市总体规划(2007~2030)》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编制完成并经评审已获得通过。该规划将张家界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张家界市城市规划区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为极化中心城区,完善旅游服务职能,优化旅游服务基地格局,加强遗产地保护,促进城市与旅游协调发展,为张家界市旅游的提升建构良好的空间载体。

总体规划结合城市规划区的自然环境、交通设施和空间地理特征,确定未来城市规划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三翼、两轴四带”,并作为张家界市远景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

“一心”指中心城区,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湘西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三翼”指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和茅岩河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域形成三个旅游职能片区,作为张家界旅游城市的三向发展翼。“两轴”指作为张家界城市空间发展主轴线的澧水城市发展轴,以及连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心城区和天门山风景区的旅游发展轴。“四带”包括了沙堤旅游发展带、茅溪河旅游发展带、澧水旅游发展带和澧水城市职能拓展带。

2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概况及照明现状分析

2.1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概况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前身是湖南省大庸县,1988年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确定的六大中心城市之一,辖永定和武陵源两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是张家界市政府和永定区政府驻地,位于张家界市南部,总面积约为262平方公里,空间主要沿澧水两岸向东西两方向延伸。

2.2 中心城区主要景观资源分布

2.2.1 自然景观资源分布

自然景观包括江河水体、自然山体和部分公园等。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延绵区的主要自然景观资源有:澧水河及其支流(茅溪河、太极溪、仙人溪、西门溪、东门溪、陈家溪和麝溪)、自然山体(月斧山、汤加山、大栗山、子午坡、五组坡、白羊坡和豆川坡)和自然公园(烈士陵园、卧虎山公园)。

2.2.2 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分布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有:大庸府城、江南名刹普光禅寺、土家风情园、老院子、苏维埃革命纪念馆、烈士塔、基督教堂等。

2.3 景观照明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踏勘以及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张家界市城市景观照明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除个别地方照明效果较好,能够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外,大部分地区照明分布不均匀,主次不明显,效果不突出;道路、广场以及公园的景观照明与建筑景观照明未有机融合,各建筑物实体的景观照明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具体如下:

(1)崇文路与官黎坪组团内景观节点多采用外照光、内透光、轮廓照明、动感灯光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来彰显其本地文化特色或现代风格,少光污染;

(2)中心城区澧水沿岸景观照明设施分布零星散乱,景观照明断断续续,风格迥异,不成系统,且大部分地段无景观照明;

(3)永定组团、南庄坪组团和西溪坪组团等区域景观照明主要体现在行政办公大楼和大型酒店等少数建筑上面,效果突兀,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4)火车站、汽车站周边景观照明严重缺乏,与其作为张家界城市门户及客厅区的定位不相符;

(5)部分商业建筑景观照明过分追求“新、奇、特”,盲目追求亮度、光色炫目等效果。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照明则明显不足,无主题,无特色。

2.4 景观照明问题分析

在分析上述照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缺乏总体规划与设计,景观照明建设目标不明确,特色不突出,随意性较强;

(2)未将城市中的山、水自然资源与城市人工环境有机融合,城市整体景观照明难以体现城市总体风貌;

(3)城市照明营造的夜景观较少,创造的夜空间较少。景观照明各子系统间缺少相互配合,与周边环境缺少相互协调,地域文化内涵凸显不足;

(4)景观照明的科学技术性不高,新方法、新技术应用较少。“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法显现;

(5)城市重点“际线”未能通过城市照明刻画出来,未能清晰地展现出城市的夜景观主脉络。

3 特色景观照明规划

3.1 规划目标与定位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特色景观照明规划以建设具有民族特征的生态型、人文型空间环境为目标,从基本功能的完善、历史人文的彰显和休闲生活的塑造三方面,打造集现代与传统、宜居与自然为一体的国际现代旅游滨水城市夜景观,以体现张家界“青山环绕水中央”的特色。

3.2 特色景观照明规划

根据《张家界市总体规划(2007~2030)》确定的“旅游西优、城市东拓、轴带发展、组团布局”的空间发展战略合理谋划,构建“中心城区九大组团――澧水城市综合发展轴――沙堤旅游片区”一体化的景观照明规划空间体系。

3.3 景观照明规划布局

综合分析张家界中心城区现状空间结构、景观资源分布和张家界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该特色景观照明规划布局可概括为“外环内核、一水两岸、天际水际、四区多点”。

3.3.1 外环内核

“外环”是指永定组团内由迎宾路、子午路和大庸路围合而成的环状风貌带,景观照明规划要素包括道路、绿地、沿街商铺和橱窗店招等。

“内核”是指永定组团内的老城区核心亮化片区,该区域包含老城景观风貌提升区和历史景观风貌提升区,是集中展示永定城区历史文化积淀的场所。

3.3.2 一水两岸

即澧水景观风貌带。分为水体景观带和岸线景观带,其中岸线景观带包括滨水历史风貌带、滨水城市景观带和滨水自然岸线带。同时适当考虑市区澧水支流滨水廊道的景观照明。

3.3.3 天际水际

“天际水际”是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的竖向层次划分,可概括为由“澧水―道路―建筑―山体”构建成的竖向层次景观照明体系。

澧水水际线是整个城市夜间景观的基座,与道路线、山际线及城市建筑天际线相互交叉构成了竖向层次上丰富的城市整体夜景观。分析天际线、水际线的夜间景观元素,在规划设计中突出山水城市夜间特色,展现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空间格局,从而形成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所特有的夜间整体景观。

3.3.4 四区多点

(1)四区。

分别指城市客厅景观区、现代文体景观区、旅游服务景观区和沙堤旅游片区。城市客厅景观区包括机场路、回龙公园―火车站站前广场;现代文体景观区包括南庄坪、西溪坪文体行政区;旅游服务景观区包括且住岗、枫香岗、荷花组团以及沙堤旅游服务片区;科技产业景观区包括长岭、阳湖坪组团。

(2)多点。

“多点”包括由重要的公共空间、景观节点及代表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其中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公园和广场等尺度较大的开敞性公共空间,主要有体育公园、大溶溪公园、公园、荷花中心公园、荷花广场、且住岗中心公园、卧虎山公园等;景观节点是指城市中能吸引大量人流、景观塑造良好的小尺度公共空间,主要有步行街、市政府、永定区政府广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紫舞公园、大庸桥公园、人民广场、大庸府城等;代表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主要指具有保护意义的历史建筑或较为现代化、功能重要的大体量建筑物、主要桥梁和纪念碑等,主要有火车站、中心汽车站、邮政大厦、影视城、荷花机场、鹭鸶湾大桥、观音大桥、大庸桥、澧水大桥、烈士陵园等。

3.4 元宵节庆照明规划

张家界市元宵灯会是张家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充分体现张家界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特色景观照明中应当予以重点考虑。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特色照明规划依据张家界市总体规划,结合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照明专项规划关于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的布局安排,综合考虑城市人文特色、历史文脉等因素,从点、线和面层次来规划,构成张家界市永定城区元宵灯会蓝图,确定张家界永定区元宵灯会规划的理念为:“闹宵古庸城,五彩相交映”。

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一点一带”,将回龙路和迎宾路作为规划重点路段,北正街、南正街和教场路作为灯规划次重点路段,在道路交汇处布置灯会展示点,解放路两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灯会舞台。

具体如下:一心指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是元宵节文艺节目表演中心,是元宵灯会布局的中心;一轴指解放路,规划在此设置张家界地方戏曲、风俗展示轴;一点指烈士陵园,元宵灯会最佳观景点,可俯瞰中心城区元宵盛景和中心城区风貌;一带指滨河路,滨河路承接澧水风貌带,结合地域传统习俗,规划在此设置万人迎春“灯谜”活动。此外大庸府城和十字街作为两个重要的文化展示区也被纳入特色照明规划中的重要片区。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信息网[EB/OL].http:///default.htm.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家界市总体规划(2007~2030)[R].2009,(09).

[3]荣浩磊.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方法探索[J].城市环境设计,2008,(03).

[4]杨璐,严永红.低中山地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探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21(05).

[5]李农,盛华.青岛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J].照明工程学报,2012,21(04).

第6篇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常常成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城市生态理论指导城市建设的可操作性较弱。城市(市区)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最活跃和最开放的空间系统,人类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研究把握(例如美国“第二生物圈”试验失败的结果,表明人类对生态的认识还很肤浅)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第7篇

1 秦皇岛城市绿化现状

以“碧海、蓝天、绿树、金沙”闻名的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沿海,东邻辽宁,西接京津,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处于东北与华北地区相接的咽喉地带,素有“畿辅咽喉两都锁匙”之称,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点,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依山临海,沙软潮平,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老龙头、天下第一关等文物古迹著称于世,大面积的风景林地将秦皇岛自然分割成3个绿化风格各异的城市区,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形成山海环抱、林木覆盖、鲜花争艳、绿草成茵的绿色组团。

秦皇岛市建成区面积7213hm2,森林覆盖率达41.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人均公共绿地10.3m2。目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依附城市山川地貌和风景旅游区的建设而初具规模,以城区干道、滨河系统为绿化网络骨架,以公园、景点、游园、街头绿地为建设主线,突出海滨城市景观为特色的城市绿化格局基本形成。

2 特点与优势

2.1 一市三城的城市结构布局构筑起城市绿化的框架

秦皇岛市的城市结构布局属一市三城,自西向东,分别为北戴河区、海港区、山海关区,3个城市区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东西近50km,每个城市区间相隔15km,以风景林地、防尘隔离绿化带和农田网络等绿色空间相分割。各区之间即相互独立形成各自的绿色组团,又以城市干道的绿色骨架和楔块状绿地相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三个城区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决定不同的绿化特色

秦皇岛市3个区的绿化各具特色,北戴河区以突出休养度假、风景游览的景观特色为主,绿化空间采取庭院绿地与自然风景写意相结合的绿化手法,体现海滨风景度假旅游的城市风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式把北戴河辟为旅游避暑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现为中央暑期办公地。城市绿化以自然山川地貌为基础,开放自然,以小型游园为精品点缀,争奇斗艳,以休疗单位的庭园绿化为依托,多姿多彩;高处远眺,白墙、红瓦掩映在松涛碧海之中,形成开放、自然、和谐、内外借景、相互照映的有机整体。

海港区为外向型现代港口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占全市总数的70%以上,人口密度大,城市绿化以公共绿地建设为主,主要突出沿河、沿海、沿路、沿街游园绿地建设及城市出入口绿化,合理规划各类游园绿地,既突出港口城市特色,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形成全区绿化骨架系统及城区景观环境基础,体现现代港口城市景观风貌。

山海关区位于城市东部,与辽宁相接,属历史文化名城。南临渤海,北靠角山、长寿山等风景林地,万里长城横贯城区,城市绿化以长城文化为主题,采用传统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创造步移景异诗情画意的造园空间,体现古城风貌特色。由于秦皇岛城市结构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3个区绿化形式各异,形成了开放、自然、古典、现代相结合的特点。

2.3 城市与风景区融为一体构成独具特色的自然优势

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风景名胜区汇融历史悠久,雄伟壮观的人文资源和得天独厚、秀丽奇艳的自然资源于一体,构成气候宜人、类型齐全、景观独特、颇具魅力的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正是城市区北戴河和山海关。

2.3.1 山、海、关、城相融。中外驰名的天下第一关座落在山海关中心区,万里长城由角山、长寿山,经天下第一关直奔大海,使山、海、关、城连在一起,构筑起风景特色,长城沿线绿化与古城绿化融为一体。

2.3.2 城市布局一条线与沿海风景线相融。城市布局自东向西山海关区、海港、北戴河区3个城区和南戴河、黄金海岸2个旅游度假区沿海岸线分布,城市绿化中的老龙头公园、东山公园、闻涛园、海滨森林公园、鸽子窝公园、碧螺塔公园、滨海花园、戴河口公园与沿海风景林地、海岸滩涂景观、候鸟观赏地、海水浴、阳光浴、沙滩浴、森林浴等自然景观,相互照映,以城市道路为网络,城市建筑为点缀,城景相融。

2.3.3 城郊绿化体系及风景林地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生态健全的绿色屏障。秦皇岛地区植物区系广泛,植物种类繁多,有华北地区植物,有亚热带地区植物,也有东北地区植物,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和千姿百态的山水环境空间,为建设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绿水青山、气雾缭绕,自然生态景观突出,北部有都山、老岭、响山、碣石山、五峰山、天马山共同构筑了城区北部山岳风采;近郊有渤海林场、海滨林场、山海关林场及联峰山、尖山、青龙山、马鞍山、骆驼山、赤土山、角山、长寿山等风景林地塑造了城区景观风貌;经流市区的石沙、新开河、汤河、潮河、新河、戴河等沿河防护林,铁路、公路两侧防护林及大面积的沿海防护林形成城区生态防护隔离带。北部山岳风采、风景林地景观、防护隔离带系统的完善成为秦皇岛生态健全的绿色屏障。

3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构想

3.1 原则和思路

生态园林城市是文明城市一种形象的表现,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是以城市为载体,搞好城市的绿化美化,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化程度。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秦皇岛依山临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创建园林城市总的原则和思路,要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和郊区林地的基础上,突出自然、历史和长城文化。充分发挥山、海、林等自然优势,保护海岸滩涂、候鸟栖息地自然景观,展现古城风貌,使蓝天、碧水、绿树、古城、港口辉映成趣,建设具有秦皇岛特色和长城文化内涵的园林城市。

3.2 基本构想

3.2.1 依据城市特点和绿化现状,严格实施绿地系统规划,搞好各类绿地建设。秦皇岛市的城市绿化建设长期依赖风景旅游区的建设发展,忽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对绿地建设的需要,使城市绿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应依据绿地系统规划,加强城区内各类绿地建设,特别是公园绿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各景点公园和古迹公园,突出旅游城市特点,构成城市公园的主要方面;增建方便市民的综合游憩公园和专类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游憩、科技娱乐等活动场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利用城郊风景林地开辟郊野公园,构成山水城市骨架,使周边地区大片山林成为城市建设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地,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构通的绿化空间;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和旧城改造,合理布局游园广场绿地,居住区公园和沿河、沿海、沿路等带状绿地,增加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游乐活动空间。

道路交通绿地和停车广场绿地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秦皇岛市属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景观路和风景旅游路绿地率应在35%以上,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路两侧设置丰富多样的绿色景观,体现城市重要的景观特色,城市林荫路及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花园路两侧绿地宽度不低于10m,结合沿街庭院绿化内外错景。城市停车场绿化采用辅设草地砖和树林广场式的布局,用栽植的树木做自然停车分割线,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绿色停车场。完善沿海防护林和沿河防护林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2.2 突出长城、渤海两条风景线,带动旅游迎宾线绿化,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秦皇岛市区域中部,明古长城纵贯,横跨东西屹立绵延,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所在,在古长城两侧建立不少于1km宽的古长城风景保护带,与周围的角山、长寿山、燕塞湖形成北部山区一条纵贯东西的长城绿带景观。山海关城区内长城南北纵横,沿角山至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直奔大海,沿线以长城文化为主题,展现古城风貌,建设环城绿地、一关游园、莲花湖公园、老龙头公园,形成长城风景线。

秦皇岛海岸线全长126km,其中沙质海岸105km,海岸地貌多姿,沙岩相间景观各异,沿海岸线建设宽阔的绿色林带,使老龙头公园、东山公园、鸽子窝公园、碧螺塔公园、西海滩游园、老虎石公园、碣石公园等多处景点公园绿地以及森林公园、海岸滩涂、候鸟乐园和港城绿地等各类绿色空间共同形成滨海绿链,突出“绿树银沙、鸥鸟戏浪”的海滨城市绿化景观。

长城风景线和渤海风景线是秦皇岛市景观风貌的主体,城市绿化在突出两条风景线的基础上,建设西海滩、中海滩、黑石路、滨海大道、河北大街西段、文化路、迎宾路、沿海路等迎宾线带状绿地与城市街道广场绿地、庭院绿地相互渗透,构成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特点,提高全市绿化水平。

3.2.3 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求发展,努力创造生态园林景观。秦皇岛地区属燕山山脉区,由山地、丘陵、平原、浅海4个阶梯型地带形成,北戴河区基本属于山地丘陵地区,山海相连,海岸礁石嶙立,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属丘陵平原区,山海相距8km左右。目前城市绿化以长城、渤海两条风景线为骨架的绿化体系基础形成,这种山水自然景观和古城风貌景观,一是属于大自然的造化,海水、海沙、海岸滩涂潮湿地,海蚀崖、岬角海岸等构成微型侵蚀地貌;二是历史遗存,明长城、天下第一关、老龙头、求仙入海处是秦皇岛历史文化的象征;三是由于几代人近百年的努力,营造园林景观,广植树木,改造荒滩,使具有起伏地貌的海岸和古城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形成了以山、海、关、城、林、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秦皇岛的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适当开发,达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山林、水体、海岸、沙滩以其自然美而展现,减少人工雕琢,对部分沿海疏林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情况下,加以完善,增加风景林树种和供人们游憩的公共设施,形成郊野公园,创造天人合一的自然绿色空间。保护鸽子窝千亩滩涂侯鸟栖息地及角山、长寿山、联峰山、海滨等沿海风景林地。在绿化建设中,保护自然植物群落,营造人工植物群落,使蓝天、碧水、白云、绿树辉映成趣,努力创造生态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3.2.4 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中国园林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除特殊的自然资源外,主要靠的是历史和文化,创建园林城市首先要做好文化的文章,我们的优势:第一,有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文物古迹重多;第二,有百年旅游避暑区北戴河,自然风景独特;第三,有新兴港口城市游园绿地星罗棋布。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扬其长避其短,以优势取胜,即要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又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路。山、水、林、海融为一体以及鸽子窝东侧的沿海滩涂(湿地)景观,这些自然的造化得天独厚,人无我有,就是特色。在突出自身特色,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强城市综合公园和广场绿地建设,形成一个城市绿地类型齐全,分布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景观,把秦皇岛建成具有自然山水,又具有长城文化内涵的别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收稿:2013-04-25)

参考文献

[1]王浙浦.生态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J].中国园林

第8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历史地段、文脉、设计途径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来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成“上下文”,它的意义是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语言的内在联系。一个词汇,一个句子的意义独立存在时,它的意义是有限的,不明确的,需要根据其所在的整个段落,整篇文章的意义而决定。广义的理解,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引申开来,从景观艺术设计角度来看,是关于人与建筑景观,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与其历史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有人称其为“一种景观文化传承的脉络关系”。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总的来说,这些关系或系统都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必然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系的本质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城市历史地段景观的丰富性才能被理解,景观文脉才会更清晰,或者说一个新的景观空间的意义才能被引申出来。

强调城市景观文脉,就更强调其文脉的延续性,历史地段景观的延续是由景观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共同构建起来的,而“历时性”是其基础。所谓“历时性”即城市景观构成有一种历时的过程与先后顺序,以历史的遗存给人以自然、亲切而不刻意的印象,多指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纵向关系;“共时性”是指地段景观的建筑、场所、设施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在同一时空中,在“四维空间”中作为共存的事物呈现,多指景观不断更新的部分,是否与历史部分相匹配,兼容、协调。因此,要想实现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与更新,就当前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来讲,只有做到“共时性”的横向关系与“历时性”的纵向脉络相协调,才可能实现。下面就历史地段景观文脉的延续途径分四部分分述如下:

一.历史延续性

城市是一个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城市景观是与这一机体的时间与空间纬度相关联,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城市景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演化与更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人文景观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景观的地域特征,这种特征所形成的城市总体格局久而久之作为景观特色成为人们的共识;另一方面,在城市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人工景观作品及其有历史印记地段中的场所、建筑、环境,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作为“人化自然”成为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历史遗产形成了城市人文景观的基本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及人文景观特征,共同构建起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很显然“景观风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是历朝历代痕迹积累的结果,而“景观风貌”的延续正是城市自然景观历史与人文景观历史的不间断演化与更新的结果。

保持城市历史地段的历史延续性,是保持城市“景观风貌”延续的必要条件。同样对历史地段仅作一次性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形成该地段的“景观风貌”是不可能的,一定历史时期只能是在地段原有景观基础上延续或更新它的特色。因此对于“历史地段延续性”较确切的表述是:在该地段原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将新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手法与历史信息连接起来,而这两种信息都应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但新的信息应当反映当代的特点,在这里历史信息的传递,使得城市景观具备了生存的传统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鉴于文化上的原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个体对城市景观的认识是有差异的,甚至有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对历史性景观的普遍认同都原于历史地段由内容到形式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至少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历史延续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根与源,城市的景观设计实践,只能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一根与源的本质,城市在丧失传统的同时,也将被现代所抛弃。

2.历史延续是建设独特城市景观的基础,当一座城市能够深刻的体验他的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就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并外延其独有的景观、气质、特色,也才能够建立持久的吸引力。

3.历史延续是城市景观创新的原动力,人类历史是人们为了改善生存状态而不断突破物质和精神的现存局限所进行的努力,因此,创新是人类生存的动力源泉,历史地段的延续不仅在整体上作用于城市景观结构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对历史价值深层挖掘、创新、策划并不断更新,实现新的突破说明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约定成俗一种突破。

二.空间连续性

在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历史地段具有不同景观形态,这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结构,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状况以及人们的风俗不同所形成的。因此要保护城市历史地段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必然要求其景观形态空间的连续性。在所有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历史地段,虽然各空间形态不尽相同,但却有很明晰的空间秩序。比如生活类历史地段多是线性多变的街巷空间为主,结构多层次,并相互渗透贯通,所采用的是一种往复循环式的序列空间形态。文物类历史地段则大多表现为点状封闭的结构,总体上是属于通过围合限定形成的内向空间,景观布置也有内向、内聚的特点。产业、商铺类历史地段多具有独立的边界空间、形态则更强调垂直界面的围合作用,这种空间感与边界空间的性质、规模、形体、尺度材料质感及构成方式有关,因此处理起来更加考究。以上都说明,无论是何种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都能使人们理解环境在空间与时间中所形成的过程。如果景观空间延续符合了上述空间的特点,并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这座城市的文脉与环境就会给人以明晰的认同感,并展现出应有的文化品味。

每一处历史地段都有着明显的空间特征,这样才有易于识别和记忆,与其它地方不一样才能够生动和引人注目,这些是感性认识必须具备的客观基础。对某一地方的人来说,这有助于加强他们的乡土感情,而且这也是反映各地不同景观风貌的标志。因此,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空间设计,应是对其空间组合的有机连续;同时也应是历史地段空间形态不断生长、更新的过程;地段内新旧建筑及景观设施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段的变迁和发展,力求做到在连续地段原有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对地段的历史遗存加以新的解释。

三、多样统一性

每一座有特色的城市,其景观特征并不仅仅只是取决于城市中的主体标志物,更多的是有不同历史地段中的场所和普通建筑环境所具有的多样性决定的。这种多样性环境是人们多样生活内容的物质反映和历史积淀。凡是城市历史地段多数具有较复杂的街区结构,多样的空间形态、多元的民居生活,这是因为历史地段的形成一般都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历史地段的形成,而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变异地段景观的样式与风格。可以说历史地段的景观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在中国很多古城镇都有所体现。历史地段街区的形成反映了使用者在传统营造心理的影响下,根据自身所需及各种具体情况确定建筑功能和环境样式,并且始终有改动的可能性。同时,在同一文化心理的影响下街区的各种建筑或景观虽然形态各异但又产生了一种亲缘关系,所以凡是老街区看起来往往是形态多样丰富,但又整体统一。老街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与丰富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时常会有戏剧性的空间效果,让人们体验高度丰富的生活情趣。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掌握历史地段景观多样性这一特点,只用单一的设计方法,片面追求平面几何化形式或轴线对称构图,只会造成城市景观的平庸和陌生。可见有些地方所新建的“景观街”或“商业街”与真正的历史街区的差异,除了各自传达的历史信息不同外,而前者所缺乏的生趣感是与其缺少应有的多样性有关。

四、心理继承性

城市历史地段的实体环境是历史的存在,而对历史存在文化上的认同构成了历史的记忆,尽而构建起依附于特定环境的传统心理,因此,传统心理的延续就是文化上的延续。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文化对城市景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根深蒂固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景观。生活在城市历史地段中的人们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其所属的实体环境,共同构成了历史地段的全部特征。保护历史地段的历史信息,不仅要保护实体环境同样也要对地段中人们的真实生活方式和传统心理加以保护,张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民风,使其与物质环境共同继承下去。

然而,如今在许多城市历史地段的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商业活动,以及所谓“时尚”气氛的渲染,导致一些城市历史地段过度商业化、“现代化”。这势必造成对原有历史地段文化传统的冲击和破坏。城市历史地段实物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同样历史地段原有的民风、习俗,传统生活方式的流失就更难恢复。

追求城市历史地段经济文化复兴是正确的,也是景观艺术设计对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使命之一;关键是历史地段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及其与之配套的设施、场所及形象设计,必须与原地段的实体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并做到和谐统一,才是历史地段文化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才会是城市文脉真正延续的福祉。

第9篇

    规划背景西店镇及甬临线概况。西店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本次规划区域甬临线的前身为S214省道的西店段。西店镇境内的甬临线呈南北走向,贯穿整个城镇,全长13km。借助甬临线省道的交通优势,西店镇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镇。由于温甬台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会分担很大一部分的现有交通量,在此背景下,甬临线由过境公路向西店镇主要街道转型。公路改为街道,对甬临线的街景风貌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位规划与周边规划。上位规划:根据《西店镇域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西店镇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心、东居西工、一带双网”。“两轴两心”,规划中将甬临线作为城市主要发展轴,“东居西工”,甬临线沿线东部多规划为居住区用地,西部多规划为工业用地,“一带双网”,甬临线靠近海滨滩涂,贯穿多条水系,并且道路全线两侧均有景观绿化带。周边规划:与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的衔接,另外街景规划与东西向贯穿西店镇的五市溪景观规划体系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甬临线人文环境现状分析。①建筑现状:建筑层数均为六层以下,高度较低;建筑颜色较为丰富,其中灰色,白色稍多;建筑材质多样,其中以马赛克和陶瓷贴面较多;建筑总体较新,在南段有部分较旧建筑;建筑屋顶平屋顶和坡屋顶各占一半。②用地性质:道路两侧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商业用房多于居民楼结合,北段局部有公共绿地。③产业分布:以工业为主,农业比重较小,中部商业较多。④文化分布:甬临线周边有众多历史遗存,其中镇东桥及宗祠等古建筑,仍然维持其使用功能,得到持续的修缮和维护。亦有部分良好的文化元素较有价值,如海洋文化,牌坊文化等均可以进行深挖体现。甬临线自然环境现状分析。沿线多分布绿地,近处为道路绿化,远处为农田或林地,少数地段为山麓。道路两侧大部分有人工沟渠分布,共有六处溪流与道路交叉,其中包括五市溪,紫溪等较大溪流,另外分布两处较大水塘。

    甬临线街景风貌规划思路

    由过境公路改造为城市主要街道后,街道整体景观风貌水平亟需提高。在经过多次现场深入调查以及较大范围的居民问卷调查发现,城镇建筑形象对于整体风貌影响度非常之大,因此,在规划中决定将沿线建筑风貌规划作为特别部分构思,其它方面在整体规划中逐一展开。甬临线景观风貌规划总体构思甬临线作为西店镇发展的主要轴线,沿线分布了全镇70%的自然村,60%的农田和海产养殖业,80%的工厂制造业。在2010~2030年城镇总体规划中,甬临线的这一主导地位将会得到加强巩固。作为改造后的城市街道,以城市发展主脉来表现甬临线在西店镇中的重要地位再合适不过。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规划的不同方面,将发展主脉的概念细化为4个方面:历史文脉,生态绿脉,交通动脉,休闲新脉。历史文脉。西店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沿甬临线分布最多的是反映当地家族文化的宗祠和寺庙。由此梳理出甬临线的主要文化脉络为宗祠文化,具有当地特色的海洋文化以及代表村落的牌坊文化作为文化脉络的分支。宗祠文化的保护:将现存在寺庙宗祠按照需要维护程度,分为修缮类,维护类,拓展类。修缮类针对建筑较为陈旧破落的寺庙宗祠,维护类是针对现状较好,建筑较新的文化景点,拓展类是对文保重点单位,进行配套设施的增设,指示牌说明,服务范围的扩大等强化文化景点辐射范围和辐射强度的工作。牌坊文化的保护分为2类:修缮维护类,现存牌坊均属此类,以清洁维护为主;拓展新建类,对于沿线分布的各个村庄,增设牌坊或融入牌坊元素的指示牌加以注明村庄名称,增强村庄的可识别性,美化环境。海洋文化的保护:在甬临线近海地段设置指示牌,对于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点进行说明引导,今后可发展滩涂观赏,海产养殖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生态绿脉。甬临线沿线具有较好的绿化基础,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比较重视,鉴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在规划中引入绿道概念贯穿整段甬临线。根据现场感受较为突出的景观要素,除了传统的沿线绿化,对远山,景观视线和水体也将给与同等程度的重视。远山:在欣赏远山景色视线较佳的地段,布置平台供休息赏景,并设置指示牌说明山体分布。水体:对人工水系的处理,如道路较细边沟,应加盖石板,较宽沟渠,增种水生植物,在与溪流交汇处,选取合适的观景地块,设置景观亭增加亲水性。自然水系主要指较大水塘,布置木平台,配套休闲设施,增加标识牌指引。沿线绿化:由于全线较长,沿线现状条件较为复杂,根据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将甬临线分为三段,北段为城郊区,中段是城市区,南段为乡村区。北段绿化基础较好,但是存在树种单一,植物层次单调的问题,因此,增加植物群落层次,丰富植物品种是北段绿化的主要手段。在北段入口处开始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利用原有植物基础,增加中层常绿乔木。中段地区以商业为主,并分布居住区,本段植物景观以精致美观为主,结合树池种植时花灌木,以观赏为主。南段主要分布工厂和乡村,植物种植设计以实用性为主,在工厂外围种植具有良好抗性的树种,村庄入口置石注明村庄名称,选择局部地段砌路边花坛,植物选择以自然生长不需后期过多养护的粗放型树种为主。交通动脉。甬临线承载着较大的交通量,尤其是南段,大型货车流量较大。目前交通情况并未做到人车分流,存在安全隐患。人行道:全线向两侧拓宽2.4m作为人行道,不能满足拓宽要求的地段,可适当减少人行道宽度,保证全线95%的分布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由于城区段非机动车道较窄,仅有3.7m,不能满足停车之需,因此,在城区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段,非机动车道向外拓宽1.8m,保证满足停车和非机动车行驶的需求。与游步道系统衔接:选取2处节点,设置二级游步道连接主道,布置配套标牌系统,指引说明甬临线沿线景点。休闲新脉。在观赏视线较好的地段,设置休憩设施,引导使用者到达。布置花架,坐凳,亭廊,景观平台等设施。在居住较为密集的地段,增设运动小广场,安置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丰富当地居民的休闲生活。

    甬临线沿线建筑风貌规划

    近期建筑整治。通过对甬临线两侧建筑的现状分析,对建筑维护进行分类,并统计出具体数据明确工作量,按照建筑的新旧程度分为保留建筑,立面整治建筑,店面整治建筑,补空建筑,规划建筑。其中保留建筑约占70%,立面整治建筑约占15%,需对立面进行粉刷,店面整治建筑约占5%,对其进行综合整治,补空建筑约占3%,对其立面进行规划后再建,规划建筑,约占7%,需按设计进行建设,风格上符合城市整体风貌。近期沿街户外广告整治。现状户外广告缺乏统一规划,整体凌乱,部分路段广告牌低档劣质。针对需要改造的户外广告牌,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如相邻经营单位牌匾底线必须整齐划一。横匾设置应采取全封装工艺,不裸露支架等。对于新建建筑广告牌,主要措施有闲置门头牌匾高度宽度厚度,采用全封闭工艺,不得裸露支架等。远期总体建筑风貌规划。由西店镇及甬临线的区域特征和周边环境,推导出建筑风貌的元素有海元素,生态元素,工业元素等,从而确定沿线建筑的基本风格为简约清新的滨海建筑。新建建筑主要分为人居类和商业类。人居类建筑形式统一规划,可根据不同村庄进行分类。商业建筑形式全线应统一,可根据店面规模进行局部形式调整。总结规划总体思路是在解决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立历史文脉,挖掘区域历史文化遗迹,利用历史元素提升区域认知度,营造宜人的人文环境。生态绿脉的启动,伴随着绿道的贯穿全线,水体的充分利用,沿路景观观赏点的开发,以及对观景视线的利用等,并结合总体规划中远期的工厂西迁,近期的对于工厂周边绿地进行绿化品质的提升工程,必然对整体风貌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动脉的疏通,针对现状交通方面出现的问题,增加人行道满足步行安全,拓宽城区段非机动车道满足停车之需,增强了甬临线的交通功能。休闲新脉的提出,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休闲氛围,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对于建筑的整治和新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通过对不同规划要素的分项细化,为甬临线完成公路向街道的转变提供指导性规划,这一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提出街道景观规划,而是建立在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道路角色的转变而量身定做的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