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6 09:50:37

导语: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第1篇

一、任务的设计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情感教育,如审美、环境、合作、爱国等等,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任务教学的设计

为适应本课的教学需要,考虑到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做一件有趣的事,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重视细节处理,合理安排教与学

1.课前的知识准备

整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大到整个小学阶段、小到一个学期、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应该有整体的设计和构想。让知识、任务前后联系、学习成果互相利用、同学之间达到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的引入

灵活的课堂引入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引入要有趣、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教师利用学生们画的自画像,设计“猜猜这是谁”的环节,让学生猜画面上的同学是谁。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而且能够很自然地想到:自己在画面上多孤单呀,要是能和好朋友在一起多好!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3.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第2篇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二、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也即今所说的课程整合。整合就是一个系统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或事物之间,根据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通过相互的兼容、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1、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 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指挥功能的人格。而作为教育受体——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四、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第3篇

差异教学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课堂差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改实施的需要。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课程实施更是新课改的核心工作。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其方法的选择是影响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改实施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让各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最大限度的提升,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智能水平以及积极性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升,实施差异教学势在必行。

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学科,在其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外。更侧重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技术基础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上的程度是有差异而存在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施差异教学。

3 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学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以升学为目标的,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很多学校都将高分作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准,将主要课程教育作为教学首要任务。‘忽略了兴趣培养以及认知培养等问题。在素质教育指引下,课堂教育必须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多层次和多规格的高素质人才,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在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其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课堂差异教学的实施过程

1 课堂教学准备阶段。课堂教学准备阶段即课堂教学设计阶段,此阶段对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第二,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状况,在确定学生共同点的同时尊重其个体差异,根据其特殊性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构建,课前准备阶段是差异教学的实施基础。

2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正式的课堂教学是差异教学的实施路径。在此阶段,教师需要根据预定的教学方案和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可以采取差异分组策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其类似特点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多课程以外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在课堂上给予更多指导。

3 课堂教学总结阶段。此阶段又称为课后教学阶段,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辅导,也可以是其对预定教学方案实施效果的总结。通过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状况,在确认教学方案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同时不断革新差异教学策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课堂差异教学设计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败的关键,立足整体面向个人,通过差异教学开展教学工作成为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差异教学不仅体现不同学生需求,差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更能让不同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进步。信息技术课堂的差异教学设计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师指导的模式进行,具体策略为:

1 测试水平并确定差异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前提就是测定学生水平,明确差异教学目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其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机等问题,教师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体漏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水平进行调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制定差异教学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在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课题的同时,明确差异教学的具体目标,并且尽量保证各目标的可行性,目标的制定原则是在“保底而不封顶”。

2 以差异目标为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差异教学打破了常规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以引导为主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并最终实现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些可以个人通过教程独立完成的内容教师通常可以省略,针对一些理解难度较高的内容应组织团队小组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好引导作用,这里的引导可以是单独地对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对不同学生相似问题的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差异教学实施效率。

第4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以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本文以第五章中“视频信息的加工”为例,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视频文件,比如最近很火的模仿金星飞机上点饮料的视频。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是怎么制作的。教师提问学生:“这个视频有趣吗?你们想制作出这样的视频吗?”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2.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感知,已经猜到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了。此时,正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的时段,教师可以以电影为例,继续与学生交流更多的视频制作,加强学生对视频采集和加工的渴求。

3.组织交流。教师组织一场由学生为主体进行发言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对视频制作的认识,交流自己知道的视频软件。在学生发言中,教师适时点拨,比如告诉学生视频软件可以制作拜年贺卡,联系当下生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去。

4.整理假设。学生通过以上环节有了自己的探究目标。有的选择了探究Flas的基本制作过程,也有学生选择探究如何制作一个拜年视频这样任务量大的问题,而有的学生选取相对简单的任务,比如探究如何给视频加上字幕。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他们选题的难易度,尽量使他们选择的探究主题符合他们实际能力。另外,根据学生主题和人数,帮学生组成小组,任务分工,填写分组情况表和探究计划表。

5.提供资料的搜集加工。在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后,积极询问学生,为学生提供获取资料的来源。以本课程为例,可以参考的网站有:Flash家园、我要自学网等等。

第5篇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其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主要讲述了作者为美国的旧时同窗带枣核的故事,表现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教学设想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主题和语言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文章巧妙的构思,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运用多媒体出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MP3格式的,声情并茂的朗诵,舒缓低沉的音乐,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把学生的情绪都感染了,让他们沉浸在对家的回忆、怀念中,此时老师适时地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一位身居异国他乡的华人那对祖国深深的眷念之情。这样导入课文《枣核》,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简介作者

运用多媒体出示作者萧乾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介绍,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作者有了个比较立体的认识。

(三)研读课文

1、出示课文的朗读录音,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朗读课文的方法,在让学生读课文。

2、学生自学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出示自学要求。

A、朗读课文 ,掌握重点的生字词。

B、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C、文章开篇不交代生枣核的用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词 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或注音,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5、讨论交流刚才的几个问题。投影出示课文板书的演示文稿(索枣核――见枣核――枣核――议枣核)及北海公园、白塔、荷花、唐人街、胡同等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图片资料,让大家理解美国友人是通过一系列的事物来寄托对故土的依恋的,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轻声读课文,独立思考“探究・练习”二,同时找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充分表达了文章中的思乡之情。

五、拓展延伸

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资料,以及“希望工程”“环境污染”等系列图画,让学生根据不同主题动动笔写一写自己对祖国对的情感,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图画,展开想象,使写作更富想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同时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放飞思绪,更好地完成任务。

案例体会

第6篇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现状

尽管我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素质教育理念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学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没有对计算思维给予应有的重视,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计算思维就是计算机编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思维的应用更多是体现在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办公软件以及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等基本技能,对于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新兴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不足。综合考虑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学校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但高中信息技术并不是高考指定考试科目,导致大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可有可无[3]。其次,高中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仅仅懂得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知识,甚至部分学校由主课老师代教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素质不高是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思维和编码思维。首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深入了解计算思维的实质涵义,充分认识到计算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生增强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力度。其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以进位计算制、二进制等为代表的编码思维,深入讲解计算机编码思维的运算规则及内在逻辑,加深学生对编码和数据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2.存储思维和安全思维。在计算机存储思维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从存储单位、承载介质、体系构建、空间扩充、保护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存储思维,并强化存储思维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促使学生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和整理,提升学习效率。在安全思维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从物理安全、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7篇

整体设计上凸显技术本质属性,关注学生迁移能力

有研究曾指出信息技术内容具有三元本质,即一般性、社会性、开放性特征。为刻画三元特性所应包含的教育内容,又有三组概念概括三元本质特征,如用“基础、常用、通用”概括一般性的内容。其中,“通用”是指在基础与常用基础之上的总结归纳,包括通用的元素、功能、方法和过程等,是一般性部分最核心的内容。

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在整体教学设计上凸显了对通用性这一技术本质的关注。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主要的亮点。案例中对通用性的关注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案例的“教材分析”部分明确提出,“本课内容在本册书中占重要的地位,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操作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因此,本课的设计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局限在画图软件当中”。这段描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该教学设计追求的旨趣和要义,与其说这是教材分析,倒不如说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向。

其二,是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安排,即通过三个环节,“防御灰太狼”、“共进午餐”和“大战灰太狼”,分别涉及图片内的复制与移动、图片间的复制与移动、图片与幻灯片间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这些操作又分别可归属为画图软件内及画图与幻灯片软件间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整个过程安排循序渐进,体现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借助这样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在技术操作的基础上,体会、体验复制与移动等技术的应用规律与现象,对复制与移动等操作的通用性本质形成初步的认识与感悟。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是关注技术本质的具体实现。

其三,在案例最后的“回顾梳理,总结提升”部分提到,“同学们可以在以后学习中综合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总结一下哪些软件中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哪些不可以,能不能找到这其中的规律。”这一提示与教材分析中的指导思想前后呼应。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该案例教学中涉及的操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共性,提升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注意更广泛范围内不同软件中类似操作的本质属性,为学生对类似技术的本质把握与巩固奠定了基础。就复制与移动的通用性而言,既包括图片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也包括文字的复制与移动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文字等信息在复制与移动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若再继续扩大范围,还可以联系到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这涉及文件管理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对复制与移动等技术的通用性本质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明确的是,这需要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可能会跨学期、跨年级甚至跨学段,且保证学生有足够经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融会贯通。

从通用性的视角审视,显然许多内容的教学都可以凸显其本质。譬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Word、PPT、Photoshop、Flash等软件,多数教学中几个软件之间的相似性通常仅限于窗口、菜单等,进一步挖掘会发现更多通用性技术,如图层在上述四个软件中都存在,从Word、PPT到Photoshop、Flash等,图层是贯穿始终的概念,教学上应该是连续的。相关软件学习中,教师需要适度提醒学生对图层的关注,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软件中图层的应用规律。

由此案例引申,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揭示了技术的本然属性,也是技术教学的应然需求。

从迁移的视角观察,凸显技术本质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这一迁移能力,既包括相同或相似工具、功能、软件操作的近迁移能力,也包括不同工具、功能、软件之间的远迁移能力;既包括学习中不同内容乃至不同学科的横向迁移能力,也包括不同学习时期先后的纵向迁移能力。

从教学的视角观察,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发现某一类技术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不同切面,某一技术本质聚类下的不同内容可以看作是同一本质下不同层次、不同情境的精彩演绎,帮助学生经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从而达成“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目的。

局部编排上着眼技术实际应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

技能课的教学需要将技能学习付诸具体的应用活动,实现学技术、用技术的有效融合,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要实现此目的,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置抑或任务安排需要能够明确、准确地将学生引领至教学的目的地。

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在任务的设计上较为精心,教学中的引导有效。譬如,第一个任务的引出,“灰太狼攻击羊村,采用克隆技术,变出很多只同样的灰太狼”。随之,教师提问,“小羊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前面有了灰太狼复制的先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想到“复制”小羊,于是后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后续两个任务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个任务都真实又明确地指向复制与移动等相关操作,让学生在此情境中理解技术的应用,提升应用能力。

要实现自然地引领学生至即将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点,情境创设需要符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及认识规律,还需要遵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给出一情境,画面中一头熊被一群蜜蜂追逐,然后提问学生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快跑、跳到水里、用火烧、将脸包起来,各种答案都凸显出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但却都不是正确答案,最后教师只能告知学生,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蜜蜂删除,然后带领学生学习“删除”操作。学生之所以想不到“删除”这一教学内容,是因为不符合其生活经验。如此设计情境,引导失败是必然的,同时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该技能点应用的理解。

当然,在遵循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情境创设中可以允许有适度的艺术想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多数情境都是源于童话、故事之类,任务设计上也会体现一定的艺术性。譬如,有案例中引导学生,“蓝猫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该怎么办”,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以想到需要将蓝猫图片进行翻转。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中的任务设计也体现了在尊重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适度艺术想象。

其实,在技能课的教学中,有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技术具体应用中要符合真实生活经验。譬如,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教学部分,任务布置上可以允许学生在设置动画方式时自由发挥,也需要给出类似气球升天、地球转动之类的例子,强调某些特定内容的动画方式要符合自然规律,而不能一味追求创新。

换个角度再来观察。就技术的功能或者指向而言,使用“复制”可以得到多个相同的对象,是数量上的变化,使用“移动”可以使操作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于是,要引出复制与移动的技能点,情境创设上必须体现出操作对象在数量、位置上变化的需求。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一例显然做到了。而“蓝猫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指向的是图片方向变化的需求,与图片翻转的功能一致,因而教学引导有效。而“删除蜜蜂”一例失败之处就在于情境没有指向“删除”的功能,即可以除去多余的对象。因此,为了引出教学内容,必须理解技术的功能,教学中情境创设保证指向准确,实现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真正融合,促进学生理解为何要用技术、何时使用技术、如何使用技术。

第8篇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特别是上好农村条件下的信息技术课,这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强调评价环节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新授课教学设计、讨论课教学设计、复习课教学设计。今天我们将主要谈论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同时以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学设计为例子来谈谈教学设计中的方法。

一、前期分析

1.分析教学内容

案例:《图表的制作》(初中)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利用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遵循“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基本原则,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并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及选择图表类型等操作,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从而实现利用图表加工信息和呈现信息的作用。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向导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知道几种常用图表的特点,学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点评:案例从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课程纲要指出了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遵循“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基本原则)、学习内容的范围(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并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及选择图表类型等操作,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从而实现利用图表加工信息和呈现信息的作用)和深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向导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知道几种常用图表的特点,学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了教材的功能作用,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分析学习者(学情)

案例:《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初中)的学情分析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在Excel中做图表等相关知识,但学生整体掌握水平低下,在前面的讲授中,已经学习了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数据透视表等内容,本节讲授时侧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案例点评:案例分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在Excel中做图表等相关知识,但学生整体掌握水平不高,在前面的讲授中,已经学习了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内容),在对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有了深入地了解以后,确定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估能力等)。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教学策略的侧重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新高度(侧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3.分析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指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因素的总体。具体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等。学校教学环境与其他环境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本质上各种环境具有一致性。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

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想要得到的学习结果的总括性的表述,说明学习者通过某课程(或单元)的学习以后,最终应培养的态度与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层次和单元层次等。单元层次的教学目标从更宏观的层面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认知水平提出要求,多是强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课程层次教学目标则更加细腻,往往更加突出单节信息课为学生带来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的提升。下面我们将来案例说明,同一课程从课程层次和单元层次两个层面如何做好教学目标的表述。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VB;神州飞船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94-1

一、教学设想

VB编程为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重点为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本章节内容为九年级的选修内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都不教授,2013年江苏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把这个章节内容列为必修内容,同时放在八年级教授。但本章节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如何把这个章节教好也比较困难。笔者紧扣教学大纲,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科学、数学知识为基础,用“神舟飞船”运行七个阶段中的发射、变轨、回收三个阶段来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选用当前发生的事件、学生较感兴趣,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用“飞船发射”体现程序的魅力;“飞船的变轨”使用掌握飞船的运行轨迹、程序代码的认识、程序的运行和修改、调试;“飞船的回收”让学生自已分析程序(抛物线)、运行、保存。整堂课通过VB对程序进行简单修改、程序代码的初步认识,体验利用计算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领悟程序设计的简单原理和方法,体验程序设计运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做事的严谨性。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回顾神九与天宫的交汇对接

引出课题;用程序来模拟神州飞船的发射、运行、回收三个过程。

(二)课程演示――模拟火箭发射的程序运行

演示发射程序,模拟演示中国航天发射情况,介绍程序的用法。

让学生试着运行程序,体验程序运行过程。

(三)课程内容剖析――VB源程序的认识、运行,完成”飞船变轨”源代码参数调整

1.介绍窗体的打开、运行、停止。

2.剖析程序。

(1)对程序中的源代码每行进行剖析,同时后面有注释。

(2)程序的设计原理(算法)是椭圆的运行;分析a,b在程序的中作用;当a=b时,运行的轨道是圆。

(3)按钮的代码修改、程序的运行。

3.演示“飞船变轨”程序的修改、运行。

4.让学生体验过程(相互讨论、交流)。

任务:神九上天后,前5圈是椭圆轨道,以后是圆形轨道。请你把飞船先调整到红色的椭圆轨道,然后再调整到圆形轨道。

(运行程序,看运行结果,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能修改源程序,并运行出结果)

(四)知识拓展训练――神州飞船的回收

打开“回收飞船”的程序,分析飞船的回收是一个抛物线运动。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到飞船回收最佳着落位置。(检查学生程序修改运行的情况、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的情况)。

(五)教学点评

1.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收取学生的作品。

2.交流评讲学生的回收飞船的作品。

3.让学生回顾设计回收的程序的步骤。

(教师提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 调试运行 检测结果)

(六)课程总结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同时还能够结合其他课程的知识,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1.谈谈你对VB编程的认识?

2.对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表你的见解?

最后老师提出希望:你们中会有人将来设计的软件在千家万户的电脑中使用;联系实际,让他们懂得中国航天技术与俄美的差距,通过大家的努力,有一天你们当中有人能登上月球或者火星。

三、教学反思

(一)以航天知识与程序设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科学的能力

编程序写在学生眼里是高深莫测,是非常聪明的人或程序员才写的东西,一般都认为程序比较难学,有畏惧感。为给他们有感性的认识,联系实际,用神州飞船的发射、变轨、回收三个阶段写成程序贯穿本堂课;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简单初步的程序思想内容。变轨当中渗透了实际运行的轨迹、飞行圈数、飞船的重量,从前几圈椭圆到圆的变轨;飞船降落中渗透了抛物线的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究飞船回收的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模拟实际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了解中国航天的成就,让学生有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的愿望。

(二)利用学生之间的资源差异,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共同学习能力

在进行飞船调轨操作时,需要用到VB软件、程序代码的修改、椭圆方程的认识,最终实现飞船的轨道的调整。以小组为单位,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分散安排到各个小组,遇到学习问题首先在组内研究解决,其次才求助于别的小组。使学生之间形成互教互学,不但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对知识认识的表述等活动,使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扩展,创造了与他人的协作化和知识共享的条件,实现了学习者的形成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