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园网络宣传

时间:2022-02-07 21:23:03

导语:在幼儿园网络宣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园网络宣传

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网络

平安建设工作是维护幼儿园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园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为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园成立了平安建设、综合治理集中宣传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行政助理担任,保证了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幼儿园细化了分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保教处和各班班长主要负责对幼儿的法制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防水、防火、防盗、防电等安全教育。综治专干主要负责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各班级、各科室室、食堂、幼儿活动场所等的检查。还负责检查幼儿园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电路及各种开关、插座、各种用电设备完好情况,消防设施质量及性能,楼道、楼梯、扶手、照明等安全情况。幼儿园把平安建设工作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平安意识

(一)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提高了师幼思想认识。

(二)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治园水平。

(三)深入开展了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四)持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再教育活动。

(五)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三、加强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秩序

(一)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平安建设。

(二)加强门卫管理,维护校园秩序。

(三)落实一岗双责,构建和谐校园。

四、落实防范措施,促进平安建设

(一)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促进平安建设。

(二)加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五、健全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平安

1、幼儿园平安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幼儿园—各部门—年级组—各班班长—任课教师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管理网络,形成了幼儿园—警务站—街道派出所—幼儿家长的横向联系配合的平安建设协作网络,确保校园财产安全和师幼生命安全。

2、加强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了幼儿园突发卫生事件预案,成立了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师幼坚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幼儿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加强了课堂安全管理,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幼儿课安全。

第2篇

科学的幼小衔接即是培养儿童在身体素养、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准备和适应。幼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即儿童在此转折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因此,要实现幼小的顺利过渡、科学衔接,其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和掌握影响幼小过渡期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是儿童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系统。该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一次发展阶段的转折都是一次“生态转变”。因此,儿童的发展实则是与之相互作用的整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微观系统的发展变化。所以,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不能是点状、线性、平面的,而应该着眼于处在幼小过渡阶段儿童发展的整个生态系统,多维、立体、系统地进行研究。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理论嵌套结构模型,处于入学准备阶段的幼儿和刚入小学的儿童的发展环境系统中的微观系统(micro system),即本阶段儿童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括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区;中间系统(mesosystem)包括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家-园/校关系、家-区关系、园-校关系、园/校-区关系等)和各自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外层系统(exosystem)主要包括专家指导、社交媒体和社区工作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即影响着人们对待处于幼小衔接过渡中儿童的方式和态度、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习俗和文化等意识形态(如图1所示)。各层次系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幼小过渡期儿童的发展,影响着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小学生的学校适应。

影响幼小过渡最直接、最深远的系统――家、园/校、区

对于幼儿和小学生而言,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是儿童最直接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儿童联系最为密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深刻。

幼儿园和学校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机构。但由于二者的教育目的不同,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生活习惯、学习环境都有很大差异。而幼小衔接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儿童从幼儿园的生活学习顺利过渡到小学。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生活制度、环境布置等即影响幼小过渡期儿童最直接、最重要的系统。

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最早、最深远、最全面、时间最长的系统。儿童从出生到7岁,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行为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和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影响尤其明显。有效的家庭教育能正向地促进儿童的个体形成和发展。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对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时期的儿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儿童的非在园时间大部分在社区度过。同时,社区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游戏和自由活动场地。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儿童而言,社区所提供的环境有助于情绪的宣泄、压力的释放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促进幼小过渡的关键系统――“家-园/校-区”的互动与人际交往

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阶段儿童而言,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的关键。即,较强的、积极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周围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儿童发展达到最优化。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的互动系统是连接幼儿园/小学和社会支持、文化环境系统之间的锚点,对儿童产生隐性影响。

幼儿园和小学内部成人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对人与其周围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园/校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管理者与教职工正确、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共同为儿童平稳渡过过渡期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现代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其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指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状况决定了家庭中父母角色的扮演,构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有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容易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的对立。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是儿童进入小学的必备技能,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父母首先要有和谐美好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质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儿童良好的人生榜样,是进入小学之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先验经验。

社区内部的邻里关系是社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反映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谐邻里关系,是指社区居民在与邻里的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和谐相邻,具体表现为邻里之间基本利益一致,心理相容性强,感情彼此认同,有共同的社区归属感和行为准则,能够互相帮助、关系融洽,社区人文环境优美,氛围和谐。邻里承担着帮助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社会职能,而儿童社会化是其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因此,社区内部邻里关系作为中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对儿童产生影响。

除了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互动系统内部成人的人际关系之外,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其组成部分,包括家-园/校关系、家-区关系、园/校-区关系和园-校关系。四者在儿童幼小衔接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共同统筹有效资源、四方共同协作,创造良好的家-园/校-区良性互动关系。

实现幼小顺利过渡的保障――社会支持、文化环境

社会支持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儿童幼小衔接的外部环境,为实现幼小顺利过渡提供政策保障和文化支持。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儿童而言,社会支持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专家指导和政策法规三方面。文化环境主要指社会文化环境。即,网络社交媒体的运用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

首先,社区服务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利服务活动。社区服务除了有自发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包含了有组织、有系统、有指导,以社区全体居民参与为基础的社会公益活动。社区中通过利用多元化资源,以组织专家指导,解读国家方针政策,系统的宣传幼小衔接相关常识为手段,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促使国家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从而帮助处于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其次,专家指导是指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的人员对幼儿园、社区和家庭进行的专业、科学的指导。通过专业资源和平台的有效运用,将科学的育儿观传递到幼儿园、社区和家庭。同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中间系统的交互关系,以外部力量的形式为科学的幼小衔接提供指导。

再次,社交媒体是互联网上人们彼此用来交换见解、经验、观点的平台,是自发贡献、提取、创造资讯和传播的过程。随着无线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后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随之而来的新的社交模式开启了人们全新的生活。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消息推送的形式向家长和教师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相关知识,但其中大都为经验之谈,甚至存在错误知识。这些未经考证的“真理”在家长和教师之间传播,影响着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

除此以外,国家政策法规与意识形态作为影响着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儿童幼小衔接的最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幼小衔接相关政策、传统幼小衔接观念和大众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教育观重视学校教育,强调知识学习,在大众媒体的宣传引导之下,更加强化了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幼小衔接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表达着国家对于幼小衔接的观念与意志,引领着大众对幼小衔接的新认识。以政府为主导的宣传,能够帮助家长更新衔接教育观念,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幼小衔接的路径――多元支持性环境的形成

(一)家庭、社区“背撑性”支持作用的发挥

连接与支撑两个相对独立事物之间的部分称为背撑。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经历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的跨越。在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内层结构,家庭和社区,特别是家庭,起着不可替代的“背撑性”支持作用,连接和支撑着儿童的幼儿园末期与小学早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家庭和社区需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支持儿童全身心投入到适应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之中。并及时帮助儿童减轻转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即,在社区为儿童提供多层次的学习、游戏环境并营造和睦的邻里氛围的同时,更强调家庭的作用。首先,家长需要提供支持性的养育行为和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搬迁等可能造成物理环境变化的行为。其次,保持与儿童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夫妻关系,尽量避免离婚等可能造成家庭内部结构变化的行为。

(二)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对接”

幼小衔接不是单纯的“谁向谁靠拢”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对接,即幼儿园与小学为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而共同努力。幼小衔接既包括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准备教育,也包括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的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承接教育。因此,幼小衔接不单单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任务,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任务,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积极参与,双向对接。首先,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大班儿童参观体验小学生生活;其次,小学为新入学学生提供“新生适应月”并设置相应的过渡课程。

(三)“FECK”互动关系网的形成

“FECK”是“Family-Elemen

tary-Community-Kindergarten”的缩写,在英文中译为“价值”。即,家庭、小学、社区、幼儿园四大主体共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网络,从而实现环境对儿童支持价值的最大化。

社区应积极统筹家庭、幼儿园、小学资源,发挥参与作用,将幼小衔接纳入社区常规工作中。家庭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社区、幼儿园、小学组织的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并且积极学习幼小衔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幼儿园应利用其专业性,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家园互动和社区指导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衔接教育观,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幼小衔接氛围提供专业支持。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交流合作,深入了解儿童在这一过渡时期的生理、心理需求,以便为儿童更好地完成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提供环境支持。因此,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要相互支持、协同合作,构建起一个积极和支持性的关系网,让儿童顺利度过他们人生中的这次重要转折。

(四)贯通型幼小衔接课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一致、贯通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幼儿园时期的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而小学则主要进行语文、数学等正规科目的分科学习,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存在巨大的差异。课程体系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入学适应困难。因此,应整合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体系,鼓励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合作,通过教学交流、互换等形式建立起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课程体系、学习环境和期望。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专家团队的指导是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最有效的形式。一方面,加强专家对于幼小衔接环节的指导作用,形成教育专家与幼儿园、小学的双向互动合作模式。高校拥有与儿童相关的丰富专业教育资源和广阔交流平台,而幼儿园、小学能够提供鲜活的教学现场,双向多维的有效合作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专家通过定期开展幼小衔接相关的讲座或培训,引领幼儿园和小学一线教师树立正确的衔接教育观,为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定期走进合作高校,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或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五)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

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最主要的手段。很多家长在面临育儿难题时,往往求助于网络。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儿童教育推送信息,大部分家长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往往受到所谓“科学育儿”的误导。良性的网络环境能够为家长获取正确育儿知识、形成科学育儿观念提供帮助。所以,一方面,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建立幼儿保教专门信息平台,并开设幼小衔接专栏;另一方面,应定期组织家长进行舆情分析,针对近期网络主流观点进行辨析,帮助家长正确面对网络信息,同时有效降低对网络信息的依赖。

(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询证宣传

第3篇

一、发挥《家长园地》的宣传作用

每周定时更新家园联系栏,每周提前上墙周计划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各班认真制订周计划,刊登在家园联系栏上,使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孩子在园一周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们还刊出了一些与经验。

二、保持家园密切沟通

本学期我们召开期初全园家长会,我们园人数少,因此以小型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交流;气氛宽松,针对性强,家长们都能充分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特别是家长之间的交流,互相之间的教育启发,更具说服力。

三、及时落实信息反馈,实现家园合作育人

本学年以家园联系手册为补充,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幼儿在园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我们也欢迎家长积极把孩子在家情况及时地反馈给老师。

四、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及召开家长会的作用

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各班老师结合各班实际,在家园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体现了各班教师的创新意识,各栏目版块图文并茂,形态各异,内容涵盖了体、智、德、美各方面,成为家长接受幼儿教育信息的主渠道。

五、继续利用网络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我园通过建立的家长互动qq群、微信公众平台,对园内的主题教学内容、幼儿课程活动画面、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亲子家庭知识教育、园内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桥梁。

六、期末开展家访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幼儿 家园合作 网络资源 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指导的责任,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成败。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后盾。家长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关系。他们是家园共育中一笔无形和巨大的资本,是一批宝贵的教育资源财富,对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彼此要以诚相待,相互尊重和信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园教师每天除了面对几十个幼儿外,还要同时和几十个幼儿的家长打交道,除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外,更要处理好与各类家长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长工作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师、幼、家三者关系有传统也有创新,更有新的要求。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是各行各业、形形、老老少少的各类家长,与这些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孩子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去家长开的蛋糕房体验做蛋糕的过程;去消防队参观,了解消防员出警的过程;观看叔叔演习,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国防教育和消防教育;去果园农庄摘杏、桑葚……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而且组织形式也是更加活跃和贴近孩子的生活。

也可以邀请“家长进课堂”,考虑到幼儿园男教师较少,可以特邀请爸爸们走进幼儿园的课堂。根据爸爸们的工作时间安排好“讲学时间表”,再统一到班进行授课。这不仅为孩子带来了新鲜感,满足了孩子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家园合作的新途径,使家园合作不让爸爸缺席。幼儿在体检时总会担心,怕打针、怕疼。可以请护士妈妈为他们讲解护士的工作,帮助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基础知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针,减少对打针陌生感和恐惧感。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家长资源,我们可以建立“家长资源库”。首先,将家长资源建立成库,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从而形成全校共享、随时更新这些资源信息。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涉及的领域,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资源库,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家长参与授课,形成教育联盟,实现家园合作的互动。最后,将家长资源进行分类。例如,行业类,可以包括医生、警察、厨师等;技能类,可包括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手工技能等;还有道德启蒙类,可包括自己的求学经历、开创企业的奋斗史,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与品德,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由此可见,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教师知识技能的不足,丰富课程内容,更能促进幼儿园教育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家园合作的双向互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连接了千家万户。实践中我们发现,与家长沟通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谈。但可以面谈的时间只有早上和晚上几分钟的时间。家长多、教师少,沟通太少成了家庭与学校合作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因此,利用“博客”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及时沟通和交流的空间,这种快捷方便的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特色,也为家园直接形成教育合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的博客设置了“班级相册、家长留言、精彩瞬间(视频)、健康小知识等栏目,家长只要动一动鼠标就能轻松进入班级博客的网页,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对话,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动态、教育教学近况、家长热点话题等。在班级博客中,教师尽可能地收集能够吸引家长眼球的图像资源,如:手工作品、玩耍瞬间、升旗、劳动等场面,还有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消防队、邮局等等。照片中快乐的笑脸,真实的瞬间,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我们和家长各取所需,实现了快速双向无制约的沟通。

博客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研互动,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孩子的“个人博客”这一平台,将幼儿的成长足迹记录下来,使其成为一扇窗口。“班级博客”让幼儿园走进家庭,让家庭走进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双向互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现在,“班级博客”成了教师和家长每天必到的站点,正如一位一位家长所言:“网络里的嬉笑怒骂,你言我语,好不热闹!不管你我是否相识,能够相会也是一种缘分,别忘了,这份缘,源自我们的孩子。”博客不仅是交流层面的工具,还是深层次反映幼儿主体意识、心理健康的“窗口”。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需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三、发挥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与社区联合开展早教活动

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与社区联合开展联合教育活动。社区资源如:“环保大行动”,可以带领孩子们进入社区清理草地上的垃圾杂物,撕树上、墙上粘贴的小广告、长期在社区树上悬挂废旧电池回收筒等,废旧电池收满了,社区的工作人员会通知幼儿园的孩子们取回妥善处理;“家教宣传进社区”“早期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进社区”“营养膳食和幼儿心理教育咨询进社区”等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园教师、保健医、营养师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早教服务,家长的参与率很高,活动效果很好。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宣传幼儿园教育,营造教育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幼儿园幼儿服务社区、回馈社会、帮助家长和孩子成长的途径,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健康、和谐、快乐成长。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 生态式 管理 实践

管理生态学在重视对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等管理硬件作用研究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对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感情因素、文化因素等管理软件作用的研究。我们幼儿园在先后经历了对“物”的重视和对“人”的重视之后,开始进入到对“组织”的重视,生态原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在教育领域,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策略。在幼儿园管理中,现行不少幼儿园管理制度呈现出科层化、数量化和精细化的趋势,从而造成对教师与幼儿自由、自主的压抑,使得幼儿园的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是与《指南》精神相违背的。要改变这样的管理现状,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吸纳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遵循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幼儿园管理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走生态式管理之路,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实践探索。

一、贯穿绿色生态理念,构建组织的外部生态环境

在生态式幼儿园管理中,组织的外部生态环境对组织生存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园在生态式管理实践中,始终贯穿“绿色生态”理念,以幼儿园生态文明作为创设的首要目标,致力于构建具有功能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景观优美、育人功能突出、

(一)以绿色理念为核心,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我园以“绿色”理念为核心,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幼儿园的办学、管理、教学、育人等工作之中,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我园以构建绿色生态文明校园为目标,坚持以“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进行幼儿园外部环境的规划、布局、设置,绿化面积达50%。在园内各种设施设备配置方面,也十分注重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如幼儿园主体建筑等,以红黄蓝为主色调进行装饰,加上园艺作品、立体绿化、五颜六色花朵和鹅卵石路的装点,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品位和优雅艺术格调,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一流的办学条件,发挥出外部生态环境的教育熏陶作用。

(二)以生态环境为载体,寓教育于各项活动

我园特别注重以绿色生态环境为载体,寓各种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 教师通过巧妙的智慧,创设了生态式的班级小环境,充分挖掘了材料的价值与功能,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真正做到了“教育无痕”,感受到了绿色生态理念在班级环境中的落实,同时开展新童谣传唱、创编、表演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二、营造良好隐性环境、加强组织内部的协调互动

在生态式背景下的幼儿园管理,生态式管理强调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依存和对话关系,是以组织的共同愿景为目标,管理者通过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空间等资源的生态组合,通过对组织系统的各方面,以及组织内与组织外各方面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互生和互补关系进行协调,来实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一)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形成良好师德师风

在生态式管理的背景下,幼儿园还不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注重提供活动的机会,让教师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中。我园以值周教师活动,进行学习心得分享,提倡各种学习活动,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培训,“我要学”成了每位教师真实的心态写照,比奉献、讲学习在幼儿园蔚然成风。我园还注重在园内树立优秀教师典型,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教师学习身边党员的先进事例,推进我园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园内显眼的位置增设了意见箱,以便家长对教师的言行予以监督,家长对教师评价良好,满意率达到98%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关注师幼身心健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生态式管理强调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和谐相处,我园高度关注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和谐。首先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服务。我园在全市率先设有箱庭治疗室,保健医生参加多种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更好为教师与幼儿服务。其次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用爱滋养孩子成长。我们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规化,学园每天组织老师们参加健身运动,组织老师们开展心灵成长读书会,组织教师参加关于如何减轻工作压力等专题讲座,并定期为教师检查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再次是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开通幼儿园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应用箱庭治疗为有需要的幼儿和教师做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互教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创建起符合幼儿成长的环境,形成了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建立教学生态有机统一体

管理生态学的建构,使人――组织――管理生态环境联成一个生态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在吸收了以往管理理论精华的同时,能够解决以往管理理论的不足。

(一)树立目标,鼓励教师特色发展

在生态式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如何引领教师的发展,除了建构生态式的环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将个人目标与幼儿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我园围绕着培养“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专业教师的发展目标,把教师的个人特色发展与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整合起来,为每个教师创设一个施展特色、个性与能力的平台,打造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特色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我园领域见长的学科带头教师队伍已越来越壮大。这批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在全市园际教研和课程改革进程中担负起积极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例如2010年4月底在泉州市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暨园际教研交流展示活动中,我园四位骨干教师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娴熟的教育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自然和谐的师幼互动向来自泉州市各幼儿园的两百多名同行姐妹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受到与会幼教领导、专家、同仁一致的好评与肯定。

(二)课改导航,推进教学科研发展

在生态式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生态式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科研教研工作,生态式的管理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园从园长做起,带头参与教科研活动,从而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活动,如今我园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活动已形成常规,学园承担了多层级的课题研究,如国家教育部的“十五”重点课题《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开展双语教育》《生态艺术观下幼儿韵律活动的实践研究》被确认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以教学叙事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微型课题研究》被选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福建省普教教研室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师特色发展》《有效分享幼儿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研究》被确认为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课题;《3―6岁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策略研究》被评为泉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教师们在各种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三)搭建平台,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在生态式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生态式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我园通过搭建新老教师经验交流平台,开展“三段式教研”,打造出一流的教师队伍。教研活动由学园的学科带头人主持,分别选择幼儿园小、中、大班领域教学中的教材,例如《大班看图讲述:父与子》《小班生活健康教育:学穿鞋》《大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特征分类》《大班音乐欣赏:都睡着了》等,特别是我园为“2011年福建省农村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及“晋江市深沪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共计100人举行了一场原生态的“美术领域”三段式园本教研活动,向参与研讨的园长、老师们展示我园“常态化的园本教研”活动过程。为前来观摩的园长、老师展示了该园对园本教研活动新的理解和尝试。不仅丰富了“园本教研”的内涵,而且拓宽了教研活动的渠道,同时也推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四、构建生态网络平台,传播生态幼儿园网络文化

在生态式幼儿园管理的实践中,除了重视现实中生态环境的营造与和谐精神环境的创设外,我们还重视虚拟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以校园网络为核心,传播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生态网络平台,这也是幼儿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加强生态网络建设,丰富校园网络资源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平台,如何把现实中的幼儿园生态环境向网络延伸,也是生态式背景下幼儿园管理实践必须探讨的问题。我园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积极架构平台,加强幼儿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幼儿园网络环境的建设,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形成幼儿园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管理的网络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幼儿园网页,拓展了如“校园介绍”“教师风采”“班级主页”“学园动态”“课程安排”“资源库”“健康快车”“历史回眸”“校务公开”等栏目;将幼儿园的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及时向社会、向上级、向同行、向家长展示。

(二)构建网络沟通渠道,密切家园联系沟通

生态式背景下的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是个开放式的生态有机体,要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信息、能量等的交流与互动,我园根据本园家长的不同需求,我们要求班级老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沟通手段与家长互动。如学园网站和班级博客、手机短信、班级QQ群等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满足了不同家长的需求,成为了对外宣传及展示的重要窗口,同时,网络也成了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成了密切家园联系的渠道,网络把幼儿园与社会、社区、家长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发的生态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生态式管理不仅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且更强调管理哲学的指导性作用。它不仅看到组织的外部生态环境对组织生存和成长的影响,而且更看到组织与所有内、外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联系。近年来我园以建设“生态文明园”为奋斗目标,努力营造生态式的管理环境,特别在建设绿色校园,建立公平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友好和谐的师幼关系,建构信息化校园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把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有机体”,注重这个“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性”,不断促进幼儿园管理现代化,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我园是“成都市绿色幼儿园”,绿色教育一直是我园的特色和亮点。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我们积极向家长宣传我们的特色教育理念,带领家长们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自然”,追求“绿色”,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亲子教育活动。

(1)环保手工,变废为宝:我园的“绿色”教育理念,核心为“节约、环保、可持续”,因此,我们向全体家长发出“环保制作”倡议,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关注自然,留心生活,节约资源,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环保材料,如纸盒、饮料瓶、易拉罐、旧衣服、环保袋等等,每周开展环保亲子手工制作,带领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动手动脑,用废旧材料进行艺术的再创作,用美丽的手工作品装扮生活。引导大家形成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2)家庭环保创意秀: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积极倡导每个家庭积极加入到环保实践行动中来,开展富有创造的家庭环保活动。每个周末,各个班级召集家长开展不同形式的亲子互动活动,增强家庭的交流,创建和谐家园关系。比如“周末书吧“”绿色骑游“”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家长和孩子们走入大自然,参加各种富有趣味的体育游戏,享受运动快乐,体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绿色环保的意识。

(3)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我们积极利用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开展亲子种植,引导孩子们从小热爱生命,关爱自然,学习照顾树木,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开展“家园携手•共创田园”亲子种植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带着小树苗、小铁锹、小水桶等工具,亲手在幼儿园开辟的种植园里种下一棵小树,种下一个春天的希望。孩子每天来园或离园时都要来观察、护理树苗,小树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绿色环保的理念就在孩子们心里生根、萌芽了。

(4)娃娃“跳蚤”市场:当前,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物质十分丰富,我们积极号召各个家庭将自己孩子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衣物、书籍等用品开展互换或者义卖以及书籍漂流,发挥物品最大的使用价值,变废为宝,体验节约带来的快乐。

(5)爱心捐助:我们积极引导家庭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和贫困孩子,每学期倡议家庭给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捐款、捐物,引导大家体验奉献于给予的快乐,将美好的心愿传递。目前已经多次给凉山的贫困孩子们送去了衣服和书籍400多件。

(6)环保明星家庭评选: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都要根据平时家庭开展绿色活动的情况,评选最美明星家庭,营造绿色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家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到绿色环保的行动中来,以孩子的小手拉到家长的大手,以家庭的“小手”来拉到整个社区的“大手”,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向全社会每个角落宣传。

二、家教讲座,科学育儿

我园一直以家长学校为家园共育的主要阵地,开展各种积极的工作。每月面向社区家庭开设0~3岁学龄前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每期举办专家咨询活动,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或本园骨干教师面对面与家长朋友们交流,解决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难题,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龄前家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每学期,自愿前来参加讲座的家长近千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主题汇报,家园同步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内容非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里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呢?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园每月底都要分班开展一次“主题教学汇报会”,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将本月学习内容向家长进行现场汇报,孩子的歌声、孩子们讲的故事、孩子的美工作品……都呈现在家长面前,家长切实感受到了孩子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增进了对孩子学习的了解,加深了对幼儿园教育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还自办了园刊《绿音符》小报,每月一期,向社区家长免费赠阅。我们将幼儿园每月的教育教学情况、科学教育方法和对家长的倡议等内容都在小报上体现出来,让一张小报成为了沟通家园的纽带,颇受家长们欢迎。

四、网络平台,沟通快捷

第7篇

一、探究同构摇篮文化的方式

1.挖掘家长资源,建立志愿者队伍

我园一直努力试图改变传统的、单向式的家园合作模式,“家长志愿者”是我园开展家园合作的一种模式。它突出了家园之间的互助合作,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我们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家长对于“家长志愿者”这种合作模式是非常欢迎的。如:“你愿意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吗”,选择“非常愿意的”占31%,选择“愿意但没时间”占68%。又如:“家长志愿者可以提供的帮助有”,选择“家长助教”“参与活动策划”“安全护导”等内容的都在50%以上。可见,家长是很乐意参加此类活动的,并且愿意根据个人所长提供相应的帮助。

2.以幼儿园为中心,构建同构网络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们以幼儿园为中心,抓好两支队伍(家委会、家长志愿者),建立三个团(家长督导团、家长助学团、家长护苗团),组建六个部(幼儿管理部、卫生督导部、教学助教部、活动协助部、安全护卫部、健康服务部),实行逐级管理,让家长全方位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让家长的优质资源有效为幼儿园的管理提供帮助和服务。

二、家园同构摇篮文化的途径

1.沟通对话――幼儿园主导式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有“主导”就有主动,有“主导”就有责任,幼儿园处于主导地位才能有效地引领家园合作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园的教师都是经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与实践的专家,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幼儿园为主导的集体合作能让家长观察、了解到教师的教育行为,补充和完善家庭教育的内容,并且在认同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1)家访

每年的8、9月份,我们开展新生集中家访月活动,家访过程中,园领导、教师和家长交谈、了解并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教育环境等,在互动中彼此相互熟悉,初步建立了三者之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新生家访活动,把对孩子的关爱送到了每一个家庭中,面对面的真诚交流缩短了幼儿园和家庭的距离。

(2)网络

利用幼儿园网站、班级QQ群、家校路路通等现代媒体与家长密切配合。网络、短信平台做到“五公布”:每月公布月工作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本月的保教目标早知道;每周向家长公布周计划,家长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本周教学重点,看了“请您配合”一栏,就明白了幼儿园请家长协助完成的内容;公布幼儿的活动跟踪录像,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每周公布一周菜谱,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饮食搭配,同时为家庭饮食结构的补充提供依据;及时公布幼儿园和本班重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园所动态、班级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网络、短信平台围绕家长的“心声”,请家长、教师跟帖,各抒己见,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及互动功能,架起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

(3)文本

每月一次幼儿成长档案沟通。成长档案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重要文本,每月的上半个月,我们将成长档案发到家庭,下半个月返回幼儿园完成,每月及时将孩子在家在园的成长亮点记录下来,让成长档案成为孩子永久的快乐回忆。

每学期一期的《摇篮小报》,成为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互动的窗口。利用园刊向家长介绍幼儿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家庭教育的经验与信息;报道幼儿园活动动态及成果;而且以园刊为载体组织家长开展一些专题讨论,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有效互动。

(4)活动

幼儿园每学期都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等专题活动,形式有亲子游、亲子制作、亲子表演等,每次都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情况。

2.合作交流――家庭主动式家园合作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家长不乏其人。我们就通过家长资源调查,建立家长资源库,发掘热心、有组织能力、有专业特长的家长,组成志愿者团队,在来园助教、活动策划与组织、设备维修、安全护导、网络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协助工作,家长们在承担一定责任的前提下还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管理与联络。

(1)家长助教:无论是家委会成员,还是家长志愿者,都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监督,教师与家长都成为教育的主体。

(2)沙龙讲座:沙龙的主题内容围绕家长、教师关注的幼儿教育的重点、热点、难点。组织的形式有园主持的,也有班级主持的;有专家主讲,也有家长主讲;有较大规模的讲座,也有较小范围的沙龙研讨,将一人讲变成多人讲、人人讲,让沙龙讲座成为生动的对话形式。例如,小班年级研讨生成主题方案《我爱我家》的时候,邀请家长提供教育资源,请部分家长上台介绍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师与家长以对话式的方式开展的沙龙活动,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提高了家园同构摇篮课题的教育教学效果。

(3)答疑解惑:幼儿园开辟家园共育之窗,每月初由家长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惑,然后由专家、教师、家长共同解答。

三、家园同构摇篮文化的基本准则

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是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注重家园沟通的基本准则,才能有效沟通合作。

1.平等性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和伙伴的关系。因此,家园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关系上。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和尊重家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困惑,与家长真诚相待,用专业而科学的理念和行为去影响家长,才会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双方才会形成牢固而愉快的合作关系。

2.多样性

家园有效沟通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爸爸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亲子互动的形式,制心卡、亲子运动会、爸妈才艺秀,让孩子们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学会了感恩父母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增进了亲子间的浓浓情意。

3.艺术性

当然,家园沟通要取得圆满的理想效果,教师还要学会沟通的艺术。沟通的因素有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内容、沟通的地点。因此,沟通的策略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如与老人沟通的时候要热情、耐心;与期望值高的家长交流时语言要比较委婉,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便于家长接受;与男性家长沟通时语言要简洁,可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法。交流孩子近期情况的时候,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表现。反映孩子问题为主的沟通策略是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当发生突发事故的时候,教师要心疼孩子,诚实地把事情经过言简意赅地向家长说明,真诚地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思考及改进措施告诉家长,用自己的诚恳和谦逊来打动家长,帮助家长消气,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好感。

第8篇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及全体家长的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整体形象提高来促进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家访活动。

3.把脉家长的需要。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找出原因,引导家长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4.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抓好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年级、学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家长委员会的会议,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学校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3.借助《家教园地》和学校网络平台,开辟名人家教和专家谈家教等专栏,帮助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二)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1.充分发挥各年级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实、做细。每个年级组定期授课,并针对各个时期的集中问题进行分解总结,指导好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各年级组组长为本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另配备由家长推举产生的12名家长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余为委员;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的辅导员,下班班主任积极配合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各司其职,认真授课,做好课后小结,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

每学期每班授课不少于二次,并通过各种方式,如讲座、观看视频、座谈会、交流发言等。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2.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征文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的教育观点,配合学校共同实现科学育人。为了进一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引导、指导、教育孩子的作用,开展好家长和家庭教育专题、经验征文的评选活动,评选比例为班级学生人数的5%左右,通过评选优秀家长活动推动我校的教育格局建设。

3. 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育手段,组织家长点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帮助家长深入仔细地了解学校。

(2)聘请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

(3)举行年级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教学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强化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将下列类型的家庭作为家访工作的重点来抓:(1)外来民工子女。这些家长无暇顾及教育子女的义务,老师家访找不到,家长学校活动没时间,对这样的家长要采用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联系,强化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责任。(2)单亲家庭子女。这类家长多数在心理上有一定障碍,与之交往时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作为前提,教师要明确提出科学、阳光培育孩子的家教方法。(3)经济困难家庭、学习有障碍的同学。对这样的家庭,班主任要向学校反映情况,以便给予援助,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

5.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到六有,即:有家长学校,有家长学校组织网络,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讲师队伍,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各种表格齐全。档案资料规范。

(三)切实加强指导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的监督参与职能,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家长委员会要经常开会,分析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交流相关对策。

2.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3.家长学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座、经验交流、问卷调查、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多种方式。

4.办好校刊《家校园地》,每月一期,人手一份,架起家桥之间的桥梁。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教育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家校园地》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四、具体安排

一、二月份:1.做好2015年度家长学校的工作总结;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3.各年级组(班)做好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授课、家长会各项资料的整理、上报、存档;4.发放《家校园地》校刊,精心布置寒假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月份:1.留守学生的关爱活动。2.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四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印发《家校园地》。

五月份:1.结合51国际劳动节、母亲节和516国际家庭日,组织开展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活动;2. 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针对六年级学生学习、青春期教育、升学等问题进行集中授课。其他年级组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着重结合期中检测情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六月份:1.做好家长学校学员培训检测工作,并进行学期工作总结。2.各年级组织开展优秀家长、好家长评选。 3.六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七、八月份:1.做好各班级家长学校的学年度考核工作和暑假安排,发放《家校园地》;2.整理家长学校学年度档案资料的存档工作;3.积极筹备新学年的各项准备工作;4.学校做好校级评选表彰,同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评选。

九月份:1.组织好新学年开学各项工作;2.筹建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召开一年级家长学校委员会会议,讨论家长学校有关问题;3.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组织开展新学年家长学校第一次授课活动,重点是养成教育、家长如何配合、教师的任务,使学生迈好入学的第一步。4.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一年级新生教育教学常规训练(开学前)。

十月份:1. 组织开展我爱家乡手抄报评选活动;2.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字社会调查实践活动。3.举办家长学校第一次集中授课活动。

十一月份:1.召开各年级班家长会; 2.发放《家校园地》;3.组织开展一次家访活动。

十二月份:1.举办第二届校园阳光体育艺术节,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2.认真做好2016年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3.在分析总结本年度家长学校工作的基础上,思考2017年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16年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我园努力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通过多途径的沟通交流方式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1+1〉2的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2、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3、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1、幼儿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管理机构,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园长为会长,教研组长、保健老师和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代表均为园部家委会成员。

2、建立家委会QQ群。要求班级家委会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班主任教师之间建立QQ群,园级家委会成员与园长之间建立QQ群,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参与管理和督查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3、园级家委会每学期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随机对幼儿园卫生、安全、食堂工作、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协调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幼儿园各重大活动的筹办和策划工作,真正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探索创新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园关系 。

家园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来不断创新探索家园共育策略。

1、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讲座。

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以集中教学和分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学期家长来园活动不少于4次,授课内容紧紧围绕提高家长教养素质为中心,组织家长有系统地学习,更新教育观和人才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为家长解惑,满足家长教养的需求。每次活动遵守签到制度,确保每次活动家长到会率不低于90%,家长受教育面达95%。

2、满足家长需要,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

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放一次半日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如:做操、吃点心、上课等环节家长们看到了在另一个环境中自己的孩子的表现,也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同时也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3、家访活动,建立幼儿、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1)做好幼儿实地家访工作。开学初,要求教师对新生做好实地家访工作,注意沟通方式,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认真填写好上门家访记录。

(2)做好随机家访工作。教师充分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在家的情况表现,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4、利用网络平台,增进家园联系

继续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在以往实践摸索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幼儿园网页,并结合锡山区朝阳网上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做好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宣传。为了确保通过网络进行深入全面的家长工作,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一方面网管员认真做好平台的维护和正常使用工作,确保运行正常。另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宣传这一交流、互动的载体,让家长借助平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并能积极参与育儿知识咨询和经验交流活动。

(2)丰富网络内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为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做到 五公布:1、每月公布主题活动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本月的保教目标早知道。2、每周向家长公布周计划。家长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本周教学重点,看了请您配合一栏,就明白了请家长协助完成的目标。3、公布幼儿的活动照片,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4、每周公布一周菜谱,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饮食搭配,同时为家庭饮食结构的补充提供依据。5、及时公布幼儿园重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园所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

(3)创建班级qq群。为了让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能更快捷更直接的交流,我们要求各班创建一个qq群,这样,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把孩子活动的照片发给家长,家长也可以提出一些困惑供大家探讨,也可以相互之间分享育儿经验与心得。

5、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家长也是幼教专家,而且他们拥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家园合作共育更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的宝贵教育资源,尝试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将家长请到幼儿园的课堂,让他们临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讨论。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

6、开展甘露童韵游戏节活动,增进亲子之情,提高幼儿民间艺术文化素养。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我们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开展民间游戏的能力。

7、做好问题儿童的家长工作。针对问题儿童采用个案跟踪记录研究的方法,促进问题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让家长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家里的情况表现(以文字的形式),并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教师,针对家长记录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填写好个案追踪记录表。

8、用好幼儿成长档案。各班根据主题的开展情况,按时收发,让家园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9、鼓励家长平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类工作。

许多幼儿园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如环境布置的材料收集,教学活动操作材料的准备,自然角的创设,社区活动的开展,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老师要不断提高与各类家长的沟通技巧,班级家长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工作艺术,特别是对待个别特殊家长,更要想方设法做细工作,耐心解释,要顾全大局,让每一个家长都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了解孩子、参与活动、参与评价,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自觉性,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好伙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撰写家教心得,开展家教论文评比,并利用网站、家教小报进行宣传。

三、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1、挖掘家长资源,壮大教育队伍

9月份我们将通过推荐、审核、筛选成立新一届园、班级家长委员会,以此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将选择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长的年轻家长将从保教、卫生保健到健康安全等各项工作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同时,我们将发动教师对本班家长的学历、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记录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的家长信息,然后根据家长的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还可以讲他们最熟悉的专业知识,讲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还有他们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他们工作中有趣的人和事,从而使孩子们开阔眼界,获得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园地处甘露镇中心,附近有医院、商场、邮局、银行、超市、理发店等周边资源,这些资源既为我们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又是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利用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春游,重阳节到敬老院联欢,还利用节日,带领幼儿走向社会,体验民间文化习俗;三八节请妈妈来园助教,请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医保人员来园进行安全教育,举行紧急疏散安全演练等,还每学期每班发动多名家长志愿者来园为孩子组织教育活动以及协助值班老师、保安做好安全维护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2、各班家访,了解班内幼儿基本情况。

3、成立新一届园部、班级家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4、召开小班新生家长学校活动,讲座《引领幼儿融入幼儿园》。

5、开通班级网络平台,更新相关信息。

6、各班重新布置家长园地。

7、完善幼儿家长接送卡。

8、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申报表。

十月份:

1、社区早教基地活动:走进敬老院。

2、印发健康宣传材料。

3、各班家长老师进课堂活动。

4、班级家园研讨活动: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会。

十一月份:

1、各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2、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3、教师学习《家长必读》。

十二月份:

1、各班幼儿成长档案抽查。

2、第五届甘露童韵民间游戏节。

一、二月份:

1、召开家委会,总结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3、下发家长满意度测评卷并进行情况汇总。

4、幼儿寒假生活指导告家长书。

5、撰写学期家长工作小结。

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商讨、创新本学期家长工作。

2、印发家园七彩桥小报。

3、结合三八妇女节,各班开展亲子同乐活动。

4、启动家长志愿者活动:填写好报名登记表。

四月份:

1、各年级组举行家长学校活动(上午半日活动)。

2、家长志愿者进班组织活动。

3、发放家教宣传材料。

4、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表。

五月份:

1、第六届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

2、各班家长工作资料抽查、汇总。

3、家教讲座。

六、七月份:

1、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

2、召开家委会:总结本学年家长学校工作。

3、大班毕业典礼。

4、评选、表彰优秀家长。

5、召开家长学校领导小组会议。

第9篇

1.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环境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作为幼儿德育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首先,要关注网络资源的适宜性。教师在筛选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对幼儿是否适宜,是否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适宜性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才能促使网络资源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其次,要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教师不能盲目筛选搜集到的资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则,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网络资源。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在讲授《首都北京》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适当筛选网上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2.开发德育学习网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确定德育教育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时制作与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网页,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页多元化、综合性等特点,引导幼儿大胆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对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浏览网页信息资源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图片、书籍等资料,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家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有关家乡的图片放到网页中,让幼儿通过网页欣赏家乡的美景,引导他们展开联想。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方式

1.运用设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好朋友”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拍摄,将幼儿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并在德育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借助影像培养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品质。

2.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园电视台具备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文本传输功能,幼儿园德育教师可以将其当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将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之应用于幼儿园德育成果的宣传活动中。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德育诗歌诵读比赛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直播,让幼儿园全体成员都能够观看到比赛现场的情况,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学习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