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11:15:28
导语:在项目工程师工作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项目安装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技术工作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接触到了及强大的执行力管理体制,给每个员工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做为安装项目经理,结合公司的管理制度,带动部门的各工程师认真研究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土建专业的进度,对安装施工进行了总体计划,在工序上进行了分解;尤其是在市政配套专业上,积极与这些单位沟通,把各道工序紧密的衔接在一起,为圆满完成机电安装工程打好基础。在地库安装施工之前,组织工程部的各相关专业工程师利用BIM对管道、风管、线槽等内容进行优化。这期间最为困难的是地库部分走道位置安装,这些位置比较窄,管道多,且风管又是大风管。如果现场直接做难度大,一但需要调整将费时费人工还浪费材料。在BIM建模过程中,有些系统自带的族模型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物体的尺寸,网上也找不到对应的族模型,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按真实的物体尺寸(包含吊架、阀门等)做出对应族模型,这给刚接触BIM的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难度,为此我组织大家一起学习BIM相关模型软件的基础知识,请教懂该软件的其他技术人员,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完成了所有需要的族模型,按真实的物体尺寸实现了模型的真实安装效果,最后按BIM模型的结果给出了优化后的定位图,优质的完成了地库安装的施工,零返工,布局合理,大大节约了安装造价。真正做到了公司要求的“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同时,工程部安装工程师也成为了BIM能手。为今后的安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负责二期两栋末交楼的住宅及一栋公寓楼电气工程安装管理工作。因图纸问题较多,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专业冲突或电气专业与土建冲突事宜。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影响到公司工期的节点要求,我利用之前的BIM知识,与其他同事一起,利用模型把各类问题提前暴露出来,并提出解决方案,做到真正的预控,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因为没有了返工,对工程造价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在恒大的管理模式下,有很多的工作指引,细化了工作的流程,进行了标准化的施工,也让我从得到了很大提升,再结合BIM的管理,使我的工作效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压力也很大,压力产生动力,只有让自己变的更优秀,才能在恒大的大环境下生存下去。恒大有一句口号说的很好:“想干事的给机会,能成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让我在这种体制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项目,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项目开盘工期要求比较紧,主要是综合楼及展区工程,虽然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里面各专业样样都有,这就要求一个统筹的规划,保证各专业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作为电气工程师,与水暖工程师一起,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整体规划,结合土建要求,提前计划好材料及设备进场及安装时间,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尽可能的把不确定事项解决在施工之前。同时结合恒大的施工指引及工程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顺利完成了开盘任务。开盘后的施工也紧张的进行。恒大的房都是精装修,这就要求电气工程一些内容定位要做到非常准确,否则会存在电气与精装修冲突,以致后期拆改量很大。为确保此次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我组织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要求进行多次交底,并对现场施工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最终首期住宅的户内开关面板定位精确度非常高。同时对管道的排列及优化利用BIM理念进行了管理,使本来就小的管井,在施工完成后管道排列整齐合理,方便维修且无返工及浪费发生。
课题的提出
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惟一依据的观念由来已久,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人们已习以为常。这种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缺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因此,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尚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课程评价的基础研究薄弱,没有建立起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通过评价支持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重测试评价,轻非测试评价;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等等。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评价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促进教学不断提高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课题的实施
一、具体做法
1.尝试多元参与评价。
一直以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由教师依据标准化测验的成绩来进行的,学生游离于评价过程之外,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及评价结果。由于本项目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课程发展,因而它必须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再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尝试让学生自评、集体互评、教师评价。
2.让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的意义在于学会利用评价信息来管理学习,明白当前学习状况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不断地改进学习计划,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有效的教师反馈。
有效的教师反馈是学生改进学习计划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评价在信息反馈上针对性差,显得苍白无力。百分制分数和等级不能使学生明白哪些方面学得好,哪些方面又存在不足,时效性也差。学生参与评价的同时要求:第一,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学生的优势在哪?帮助他们继续保持这些优势;第二,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答案为什么错;第三,用清晰的、建设性的语言向学生提供改进的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缩小当前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差距的建议,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改进的策略。
4.自我评价技能。
学生应能通过评价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学习计划,逐步完成学习目标,但现实是大多数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为此有必要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学习目标是什么?目前的水平,如何缩小与目标的差距?
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同时,家长也有机会参与到评价中,体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使各种评价有机结合,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反思与改进。在实行评价时,我们注意到了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如果达到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效果时,可采取学生间互评、小组间互评;如果为了达到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需从家长那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时,可采取家长评、教师评。
二、尝试开发评价工具
评价资料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和完成。收集相关信息的手段包括课堂观察、学生档案、座谈、对话、周记和采访。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课堂观察量及各种课堂活动评价表。
三、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观念、角色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教育观念的更新——由注重精英教育转向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学角色的更新——由“讲台上的圣人”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方法的更新——由“填鸭式”教学转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2.学生在多方面取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和进步。
3.营造了和谐、愉快的语言活动氛围。
四、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理念问题。
误区一:把形成性评价视为非语言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口头的,而把终结性评价视为是语言性的,笔头的。这种误区导致形成性评价只能在课堂教学外围进行。
误区二: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教材的束缚,把自己看成是课程的实施者,教人者。他们几乎不想要发展英语课程,把课程看成固定不变的,这样形成性评价就不可能与课程实施同步。
误区三:形成性评价与多次评价概念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而多次评价往往是一次评价的翻版。
误区四:模糊档案袋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把档案袋评价视为形成性评价的一切,或把档案袋当成了作业收藏袋。没能利用档案袋评价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没有利用档案袋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力及多元认知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学习。
误区五:评价本身应当多元化,评价结果也必然是多元的,但人们习惯于把评价结果不客观地两极
转贴于
化。注意“openquestion”。
误区六: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是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课堂上不应只追求“形”似,而应追求“神”似。我们提出评价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好”声一片。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原定的教学目的大打折扣,极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和陷阱。评价改革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削弱,而是从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时机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2.目标设置问题。
受传统课程设计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往往过多关注知识目标,对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设计笼统。如:很多教师几乎把每节课的能力目标都设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情感目标设为培养抗挫折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样的目标设置实施层面就有难度,评价层面更是纸上谈兵。
3.非测试性评价流域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是在一种感性状态下进行非测试性评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在观察课堂活动效果,如:学生学习状况,师生互动状态,各种训练措施已经达到的结果及教的有效指导程序等。通常教师把这些信息及时地收集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教学策略设计。这种形成性评价往往不够深入、不够及时、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而且这样的评价有时很容易引出不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决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建议一: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提倡在任务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教师在有意识地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禁锢学生的思想,要适时调整教法来落实形成性评价的任务目标。要把形成性评价落到实处,必须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即以话题为核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不孤立地谈语言教学目标,才能确定较明确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才能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也才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真实评价。
建议二:正确使用档案袋评价工具。
形成性评价能够提高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即反思力,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处理信息技能,思考能力,学习态度,小组活动表现以及学生创造力等。而使用学习档案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产生责任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成效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的忘我精神。鉴于英语形成性评价起始阶段档案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按下列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指导学生仔细检查自己的作业,选出放入学习档案中的内容;学习档案中并不只要学生最好的学习作品,而是要放人多种有代表性的学习作品,以便使他们看到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认清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当学生考虑在学习档案中放入哪些学习作品的时候,应鼓励他们思考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做得好,是否具有代表性;设计明细表帮助学生反思自己。
建议三:做好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实施学习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做好课堂观察,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才能搞好学习评价。做好课堂观察,“大班额”是障碍,建议设计课堂观察流程表,采用兵带兵即“coaches'coaches'coach”的操作方法实施课堂观察。
建议四:把课堂评价当成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
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和劳动力最密集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将有更大的人才需求量。
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我不断研究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开发改革,按照“以用定学,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将追求更高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行为准则,建立“课堂学习培养法律文书起草能力、施工现场培养解决工程法律纠纷能力”的课程改革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积极改革。
一、建筑工程法律与相关法规教学内容的组织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建筑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主要作业程序为主线,按各项业务开展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建筑工程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建筑工程法律与相关法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以案例教学为手段,以“学”“会”“懂”和“知识”“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设计了以下目标:1.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建设单位和各从业单位的相关法律规定;2.具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阶段遵守、应用法律法规能力;3.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实务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
三、建筑工程法律与相关法规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实现模块化、任务化、系统化教学模式
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项目与典型工作任务,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划分为7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分为几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有若干个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接受任务、制订计划、确定方法、完成任务、效果评价、工作总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或者实训室完成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方法
1.“面授+讨论”教学法。在讲课中,主讲教师搜寻与建筑法律、法规有关的实证案例,培养学生对建筑法律法规的学习兴趣。经常分组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采取过程讨论、考核鼓励的方法。2.“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教学法。通过布置起草合同书、投标函的作业形式,使学生提高实际能力。通过介绍相关律师事务所网站、专业法律网站等网络资源,从而开阔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3.“启发+互动”教学法。课程讲授中,每次新概念的提出尽量采用启发和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建课堂的积极气氛。4.“学+做+考+创”教学法。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例分析、招投标模拟、编制一系列合同,同时,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中采用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方法,将考核与创新能力相结合。5.“课堂解惑+网上答疑”教学法。在课堂上,主讲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及时进行传道解惑,解答学生的疑难;在项目现场,由项目工程师进行指导,利用QQ、E-mail等与学生保持沟通和联系。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当课堂教学引入多媒体课件,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具体、容易理解。2.网络教学手段。教师制作该课程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习题、教学素材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形成网络课程,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课后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情境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过程为导向,引入职业活动训练项目,进行情境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任务形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现场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将现场教学合理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带学生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结合实物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好地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为了加强该课程的可操作性,在对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从建筑企业、监理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行业专家,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认真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科学设计学习情境,认真选取了教学内容。在以任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应知部分的知识后,通过职业活动训练项目的情境教学,引入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1.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通过培养、读研、访问、进修、兼职、客座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机制,鼓励、奖励引导教师全面发展;提高教师职称、学历;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2.措施:(1)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和业务素质;(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送青年教师到生产单位培训、实践锻炼,同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对新上课教师实行“导师制”。指派有丰富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新上课教师指导,要有学习计划和指导计划,期末写出总结交学院和学校进行考核;(4)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教研活动、参加科研、教学督导、课堂教学比赛和教学课件比赛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多出成果。结合学院的有关要求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参加教学研究、编写各种教学文件和资料的机会,培养科研、教研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