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23:40:48
导语:在园本教师个人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31―01
一、正视现实,着眼未来,自觉参与
我园现有专任教师44名,其中本科学历教师39名,占专任教师的95.12%,学历合格率100%。但从所学专业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只有26名,占专任教师的66.7%。年龄上,35岁以下教师只有23名,占专任教师的59%。就目前情况看,我园教师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层次和专业特长都存在薄弱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将日趋严重,会成为我园科学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着眼未来,及早谋划,把教师专业化发展抓紧抓好。
二、确定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人力、物力、财力,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教研、教学计划。按照循序渐进、梯级提高、整体发展的思路,做到:一年,师傅带教,常规入门;二年,自主执教,工作上路;三年,研讨探索,形成特长;四年,总结经验,发展优势;五年,专业成型,崭露头角;十年内,成为骨干,走向成熟。
三、立足本园,多措并举,促进成长
1. 自主学习。积极倡导以个人反思为主的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教学研究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2. 师徒结对。拜师结对是培养年轻教师、造就骨干教师的一项有力举措。采取新入园教师与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结成青蓝导师对子,通过师徒带教、专业引领的方式,带领新教师积极研究、学习、积累经验,使她们较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和幼儿园工作环境,掌握解决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3. 主题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通过规划、实践、反思,研究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使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工作的质量得以提高,使教研成果真正成为园本资源。
4. 骨干引领。通过骨干带动、专业引领、榜样示范,直观地指导新教师迅速成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 学科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培训,参与各级各类幼教学会组织的活动,让参与学习的老师回来上好辐射移植课,并在全园进行观摩,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6.集体培训。结合本园现状,对全园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利用一日活动工作规范、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阳光体育活动等所对应的说、唱、弹、跳、画教育技能进行自学自练,有目的地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基本功达标。
四、强化措施,建章立制,形成机制
1.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在园本培训中,大多以园集体、班集体、年级组等为单位组织教师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之间增加了解,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信任,进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合作中体验到了更多工作的乐趣。
2. 建立完善的教研活动制度。通过制定完善的教研活动制度,确定和规范教研组、课题组的教研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信息交换、讨论、集体反思和成果共享;适时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与评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内化为教育行为,为园本培训提供可行保障。
3. 搭建活动平台。通过课例观摩、学科研讨、论文评比等,构成一个任务布置、活动展示、成果推介的完整体系,这既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4. 制定明确的园本培训考核评价办法。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强化考核机制,把教师的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条件,激发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积极性。
5. 确定具体的专业化成长目标。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具体的专业化成长目标,通过园本教研,促使教师有效地掌握各种幼教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以实践促成长,让教师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在教育实践和研究中,我们深感教师是推动幼儿发展和实施课程的中坚力量与保障。教师只有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才能适应新时期课改的需求。因此,我园把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成长放在首位,确立新观念,探讨新方法,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发展,在学习中质疑、解惑,在思考中获取、提升,通过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1.教师即研究者,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我园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培训,并加强外出学习和园本培训的力度。如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保育员、后勤人员培训等,并鼓励教师以反思笔记、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录自己培训的感悟,记载自己成长的足迹。为了更好的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让教师了解教研的重要性,我园的许多教研培训,并不是完全聘请专家、学者,而是经常让教师唱主角,让她们把外出学习的内容、体会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教师们都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课件,在活动中教师们不但给了我们许多的惊喜,而且教师也看到了自己行动的意义,看到了自己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时她们的教育责任和研究自信也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2.系统的教研体系,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
为了发挥每位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幼儿园有着系统的教研体系,形成研训部――教研组――骨干教师――教研成员这样学习和研究的合作团体。以教研组为核心,以研训部为保障,选择乐于研究、求真求实、善于合作的教师,努力把她们培养成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其次让骨干教师带动其她教师,分层、分批直至全员跟进。在这个团体中,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明确分工和角色定位,保证每个人都有价值,都发挥自身的作用,成员间还要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二、以实践促成效,让教研活动发挥最大能量。
开展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必须立足于实践,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发现教师存在的困惑,并加以适当的组织。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园在近几年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现场式
让教研活动在一种常态下进行,我们走进教学现场,采取交叉配班听课、约课、说课等形式解决教育教学上的实际问题,让教师不为了看课而作课。
教研实例:“录像式观摩研讨”这是教师在无任何人观看的情况下录制一节教学活动,教研组观看录像后和教师本人都要填写一张这节教育活动评价的记录单,随后大家坐在一起研究讨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受教师们喜爱,她们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真实反映了教学实况,让教师从以往的注重教学形式,到现在的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师幼的互动,注重让幼儿有效的学习。
2.教研活动体验式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有时教师出现的问题只靠研讨是不够的,她们有时也与幼儿一样,需要体验、需要感受,在具体教学场景中不断的反思、提升、总结规律。
教研实例:在一次新教师培训中,针对幼儿的常规培养问题进行研讨。有的教师对幼儿在吃饭、绘画、书写时讲话很头疼,针对这个问题,当天我们组织一次体验活动,让教师们扮演幼儿,亲身体验幼儿的活动。通过这次体验,教师感受很深。教师们说,在吃饭和绘画时拒绝讲话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一些正常的交往如幼儿之间相互借东西,交流饭菜的味道等,如果教师不了解断然制止的话,那样对于幼儿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这种直观形象的体验式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到了走进幼儿心灵的方法。
3.教研活动分享式
为了保证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研究中,避免依赖的心理,在每次研讨中都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互相借鉴,为教师成功的开展教学提供支持。我园每月一次的教育论坛,每周一次的以年组、班级为单位的教育畅谈,让经验互相分享,让教师互相欣赏。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挖掘,使我园工作更有成效,我园先后接待了来自省市教师的教学观摩、跨园体验、活动区观摩、沈河区教研现场会等。
三、以实践促发展,让园本课题研究更加深入。
幼儿园确立的研究课题来自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教育实践。园本课题就是每个教师基于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自己教育行为,来研究幼儿园的共性问题或研究自己班级特有的问题。
开展园本教研以来,我园班班有课题,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展细致的实验和研究。如《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如何适时介入》、《开展适宜的区域活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读本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创设适宜环境,培养幼儿英语兴趣》等各类研究。其中有些课题已经陆续解题,被定为国家级和全军重点课题,教师的论文、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教案等分别在省市区获奖,在各类杂志上发表和刊登。
一、平等交流,快乐融入——教研文化的基础
只有在愉快的教学研究氛围和平等的教学研究环境中,教师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教学研究习惯,幼儿园才能持久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成立教研委员会,发挥幼儿园内优秀教师、专长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兢兢业业的教育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教育胸怀带给园内的每一位教师。同时,用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怀、开放的氛围、开放的学习方式,教会教师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用快乐感染幼儿园里的每一位老师。
在这些快乐的背后,是多样化学习的尝试和探索,比如分享式学习、团体式学习、讨论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操作式学习、实例观摩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教师们自我学习、交流经验、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快速推动新的课程模式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推广,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幼儿园还要善于挖掘教师的潜力和思考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各项教研工作均应制定详细的方案,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准备、过程、效果评析、改进措施等部分。教研工作要有现场记录,有教研委员会成员跟踪观察培训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效果、有反思。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丰富的培训内容,可以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要把园本教研的创新实践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用园本教研管理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使之成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要经常性地举行轮值式教研、滚动式教研、分享式教研和辐射式教研活动。多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在教育实践中合作的快乐。教师在奉献自己智慧的同时也分享他人的成果,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也帮助他人获得进步,从而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二、拓展时空,挖掘潜力——教研文化的创新
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园本教研之路上反复探索,并且不断创新,拓展时空,超越自己。幼儿园应当完善“更新理念—专业引领—同伴互动—教学反思”的园本教研方略,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从“适应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转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可以为教师们创建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大家开展网上教研。要及时引导教师通过网络了解学前教育专家的观点论述,感受学前教育的前沿信息,拓展教育教学思路。同时,建设好幼儿园自己的网站,定期在网站上园本教研的动态信息、近期研究的重点、需要教师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以及日常教育策略的调整、需要整改的问题等,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及时了解园本教研动态,从而提高教研效益。
网络具有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教师们可以在网上围绕主题自主发表观点,分享交流学习体会,这有助于教师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形成共识,使提高教研效益成为一种可能。
拓展网上教研平台,更多的是为了建构一种民主自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幼儿园教研文化,这种文化将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一个又一个教师的心灵,渗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对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研组组长要及时对各种帖子的观点进行归类,从教学质量意识、问题意识、课程意识、反思意识等角度,用教师理解的语言归纳整理,帮助教师内化专家的观点,让教师在某一问题上厘清思路、达成共识,使教学研究不迷失方向,具有导航的作用。
三、家园共育,合力前行——教研文化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要积极有效地搭建家园沟通桥梁,将家园共育作为园本教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幼儿园网站上将本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主题活动等展示出来,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动态,了解幼儿的幼儿园生活。
就每一个班级而言,幼儿家长还可以通过教师博客、QQ空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们要及时与家长在线沟通交谈,在家长园地、博客、QQ空间里把一周的教学计划与内容、班级活动与温馨提示呈现出来,将自己观察到的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点滴成长记录、拍摄的幼儿各项活动的照片、录像片段等,呈现在博客、QQ空间中,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以便与教师配合,一起教育好孩子。
这种家园互动的多元模式,能很好地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家长之间育儿经验的交流,提升家园共育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反思总结,凝练智慧——教研文化的升华
幼儿园要鼓励教师反思记录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要善于通过各种形式凝练升华自身的教研文化,使之成为推动幼儿园工作进展和幼儿教师成长的动力源。比如,我们幼儿园就创办了自己的小报《七彩桥》和内部刊物《爱的事业》,在小报、内部刊物上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动态,刊登教师们的教学反思文章和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感言,给每一个优秀职工提供展示自身能力和魅力的平台。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表彰会,开展教师专业论文、教育随笔、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教学观摩活动,对在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等,提高幼儿教师开展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教研文化在不断的总结、凝练中得到升华,打造一支善于创新、长于合作的教研团队。
1.新手型教师———模仿新手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直接指向于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在渗透中学习。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具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具有创新的动力,但是新手型教师往往会流于表面,对于深刻的教育规律把握和教育章法把握不够,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的牵引与指导。教育本身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的。新手型教师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习得教育的基本步骤,模仿已经成熟的经验,逐步掌握幼儿教师中需要学习的,诸如师幼互动、家园联系、经验提炼、活动设计等方面内容。同时,每个新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个人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幼儿园可先进行职前培训,内容包括园所发展历史、规章制度、实例剖析、工作解析等,帮助其了解工作特点,萌发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情。因此,对于新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新手型教师提供一对一帮扶平台,需要提供优秀的教师保教活动,为新手型教师入职打好基础。
2.能手型教师———反思与创新能手型
教师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不仅能够胜任常规的保教活动,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园本教研需要逐步指向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发挥教师的内驱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素养的有效方法。在自我评价中“回顾得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是重要的反思方法之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在矫正的过程中引导出创新的动力,这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是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的。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其教师提供较为有效的反思平台,让其在反思中寻找自身不足,引导出正确的创新能力。
3.骨干型教师———科研骨干教师
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运用自身的优势去指导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骨干教师在幼儿园的地位是直接而且突出的,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指导作用,而且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有效培训,但是,骨干教师必须逐步地走向科研平台,将自身丰富经验转化为可以研究的一般幼教规律,才能突破教育瓶颈,推动自身深入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园本教研平台需要积极为骨干教师创造科研平台,积极鼓励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补充,思想上倡导“走出去,引进来”,为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创造机会;行动上倡导“先进理念本土化”,为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学计划,参与课题研究,为骨干教师的跨越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4.专家型教师———引领专家型教师
在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在幼儿园整个教育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老师。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师德和职业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业务知名度,能够在一定范围产生积极影响的公众人物。专家型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属于精神核心,对于幼儿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专家型教师,幼儿园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教科研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型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优质的外出学习机会,推动专家型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反思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发展策略
园本教研,除了要关注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外,还要为教师的共同学习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在共性活动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1.观摩与技能
培训观摩与技能培训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教师通过观摩和技能学习,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可以较为直接的加快自身学习速度。首先,从园本教研实际来说,观摩可以包括优质教学课堂,也包括了入园参观等学习模式。观摩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手型教师而言,可以给予其较为直接的感性经验,对于幼儿保教活动可以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对于能手型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创新点;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在研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反思能力;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可以提供较为鲜活的案例便于研讨。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对于幼儿教师弹跳画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职业要求。因此,在美术、音乐、舞蹈、片段教学(说课)、备课、教学等方面都可以在专家引领、骨干制定培训计划、能手教师实践、新手教师学习的模式中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2.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
其根据是园本活动中出现的某一个较为突出的保教活动问题,通过集中交流、探讨、梳理,总结出规律的有效模式。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点的有效性来促进面的普及型过程。第一,专题反思。专题反思是具有专门针对性的反思行为。大家互通成功之道,同时将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说出,共同分析解决。在专题反思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反思活动中,习得大量有益经验和鲜活案例,为应对相似情景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例如,年轻教师可以在针对如何做好班级离园时间段的幼儿组织问题中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第二,主题读书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必须从内心对于知识的获取抱有兴趣,而主题读书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主题研讨提供理论高度,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教师提供针对性、专门性的知识。例如,关于如何做好观察记录,推荐《观察儿童》、《计划、记录与幼儿发展》、《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等相关书籍,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第三,专家入园指导。专家入园,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走向正轨,同时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专家入园,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获得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育专业理念,这从整体上推动了新教师的专业觉醒、能手教师的反思深度、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乃至专家教师的思维碰撞。
3.优化教师管理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人本主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主题。然而,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化受到一些质疑,特别是幼儿教师,常被人理解为保姆、阿姨等,以为不需要任何专业。而专家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是直接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是教育与幼儿发展间的纽带,没有了桥梁和纽带,教育将无法进行。陆小涛在《幼儿园师资建设误区的探讨》一文中强调:“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一直是衡量一所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1]因此,幼儿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幼儿教师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方略。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一)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受挫。
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持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教师只需要女孩子初中毕业就能胜任,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社会公众也很少把幼儿教师当作专业人员而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普遍地存在着重幼儿知识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动机、自主性,社交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和竞争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挫,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另一方面,一些幼儿园教师认识不到自身职业的专业性,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前途,在社会上没地位,工资待遇低,从而产生了能混就混,或是离职的思想。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不认同,必然阻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单一,阻碍幼儿教师自我发展。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然而,限于工作负担重,幼儿教师的反思行为较为被动,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幼儿上课、指导和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只满足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而缺乏对教学过程及培养目标达成的反思;只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教学研究,或研究方法不科学,教学独立性不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清,又缺乏改进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的能力,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的相关培训。这必然阻碍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幼儿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缺陷,导致幼儿教师师资水平不高。
1.职前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幼儿园师资先天不足。
制约幼儿园师资水平提高的原因在于:一是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职业学校的生源为初中毕业生,校内课程设置基本上以专业课和技能技巧课为主,文化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所占比重较少。二是一些本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也由于文化理论课比重低导致了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理论课缺失导致学生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较低,人文精神、科学素质较差,这些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职后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
幼儿园在开展培训方面还存在培训机会太少、培训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与工作实际矛盾大等不足。事实上,一些幼儿园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教师们都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但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但继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却没有认真研究,培训缺乏个体针对性,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既没有吸引力,又缺乏实效性,就更加谈不上创新精神。
(四)幼儿园评价制度不合理,使得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成功的教师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然而目前幼儿园的评价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评价目的认识不清,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忽视发展性评价。将评价作为鉴定、考核教师的依据,而没有发挥评价结果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作用。二是制度结构不合理。评价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式的。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三是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符合一些既定的标准,教师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评价的具体事务上,如写教案、活动方案设计、准备游戏材料、抄录文章等,根本无力在教学上进行反思与调整,更无力在工作中搞创新。
(五)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不完善,使园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大部分教师对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不感兴趣。而教研活动又是幼儿教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和管理者对园本教研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幼儿园管理者对园本教研认识模糊,多采用直接的管理和指导,忽略了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无论园本教研内容的选择、教研目的的确定还是教研形式的设计都缺乏教师的参与,缺乏实践问题的行动研究,导致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观望、等待或应付,不去主动反思和剖析教学的实践过程,甚至将园本教研活动看作一种负担,而不是关系到自身专业发展所必须的活动。另一方面,园本教研活动没有很好地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时间得不到保障,管理者和教师职责不明确,教研激励机制乏力,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使园本教研活动变成一种形式或任务,而不是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自觉行动。
三、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正是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的潜能才得以开发、保持和增强。因此,自我实现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可以使教师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的是教师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心理健康者。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他人的尊重,并能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因此,我认为,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优化幼儿园管理,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我成长的平台。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注定了现代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幼儿园的管理应充分体现人本管理的特征,相信、尊重和依靠教师,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园长首先要努力创造一种“上下同心”的人际关系环境,改变那种刻板且严格的非人本管理制度;其次,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因为,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第三,引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究,帮助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第四,真情体察工作的重要度、强度、密度与难度,细心关照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我成长的平台,使教师事业与教师的幸福生活融为一体。
(二)增加培训机会,为幼儿教师提供教育、教研的相关指导。
1.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幼儿园师资的职前教育水平,为其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师资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首先,应确立以提高教师专业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课程体系由强化学科专业性向强化综合性、教育专业性发展。其次,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表现,教育学科课时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5%左右。再次,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时间,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最后,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多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2]因此,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又要重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重视教育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学习能力、科学素质,促使他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走专业化的道路。
2.增加培训机会,加大职后教育力度,建立“园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
长期以来,职后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仅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培训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促使教师主动学习。首先,在教师培训中,注意引导教师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和研究,不断接受新的教育信息,更新教育理念,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优秀教师发展。其次,建立“园本”培训机制,如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制度等,在幼儿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研究气氛,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空间。教师具有自,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鼓励教师彼此合作和支持,提高集体研究的水平。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地争取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
(三)进行多元评价,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发展性。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以奖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为目的,最终目标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处理好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现实表现,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和奖惩,以此帮助教师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改进工作,取得进步。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教师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明确自己在园本教研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所需遵循的一般模式和程序,组织优秀教师和其他教师结对子,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进修,将教师的个人反思与批判、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园本教研评价同教师个人利益及奖励挂钩,使全体教师在专业上共同进步,从而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其次,评价应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内心需求。评价者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需要、选择、人格,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体意愿、自我评价,这样教师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被激发出来。教师的自我评价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升华,寻找自身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师走向成熟。
最后,评价还要关注人的独特性。对教师的评价要兼顾教师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尊重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尊重教师的爱好、需求,引导教师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也必须是多元的。多元的评价方法根据教师的智力特长、兴趣爱好、专业发展方向等不同,对教师进行科学客观而不刻板统一的评价,使每一个教师有选择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评价所体现的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持续地、自觉主动地发展,才能保障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使新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学期又近尾声,相信很多的幼儿园教师都会想知道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怎么写?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幼儿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教研个人工作总结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顺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最终的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召,因此,新《纲要》的学习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材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依据。《纲要》中对幼儿教师主角的界定,既是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成长的期望,也是对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挑战,我们只能应战,别无选取。
新《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新《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九月份,本人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纲要》的学习培训与教研活动,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一齐学习新《纲要》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次来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重视对幼儿各方面潜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各科是一个整体,各科在计划的制订中,应多思考课程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没有哪门学科是独立的,各科之间都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教师的计划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十月份在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听随堂课活动,我园的两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用心参与了此活动。
十一月份,我园青年教师参加了第二届“育苗杯”评优课比赛,在活动中,教师们潜心研教案,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活动器具,教育既体现出基础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科学”学科。所以许多教师的课都充分体现出了鼓励幼儿“探究”这种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理念,课的选取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用心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观察潜力、动手潜力的培养,教师透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起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操作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加深,教育活动目标边得到了升华。整个评优课活动,教师们感觉到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学必然大有收获。评优课后,教师们展开了讨论,对课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真诚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和推荐。评优结束后,推选出了获一等奖的王莉英老师参加市评优课(科学学科)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我们又组织了全体教师收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老师对《纲要》的解读,刘老师以“幼儿园墙饰布置艺术”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幼儿园课堂整体布局的方向,她的观点让幼儿教师体会到室内装饰应更多地贴近幼儿生活,她的“人性化”的布局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幼儿园的设计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为了创设良好的班级面貌,各班都纷纷行动起来,每个教室都体现出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各班都添设了活动角,教师们亲自动手制作活动道具。放下了休息时间制作了“水果”“蔬菜”“糕点”等栩栩如生的模型,使许多区域活动都能热火朝开地开展起来。如:大班开设的医院、肯德基,中班开设的超市等区域活动角。“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写在无数幼儿园大门口的一句口号,随着《纲要》的实施,我们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之推广与深化。
十二月份,我园又开展了园本会课活动,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如大班薄晓红老师的社会课“我该怎样办?”,教师的讲解委婉、亲切;语言富有启发性,材料准备充分,能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她透过提问、谈话、讲解、做决定题、游戏活动等多种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使课的目的的达成变得简单自如,课堂气氛简单活跃,幼儿被课的精彩所吸引,连“开个小差”都忘了,一堂课下来,她们兴奋不已,能够想象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肯定能随机应变,不再惊慌无助。
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举办的音乐、美术学科的培训与学习,透过学习,教师们的基本功都得到了巩固与提高,学到了不少本领。十一月份,我园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承蒙学校领导的关心,为我们请来了太仓市音乐界的权威人士杜老师,她为我们讲解了钢琴的演奏方法与自弹自唱的配合等音乐知识,使我们受益非浅,钢琴弹奏成为教师们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许多时候,我们都能聆听到美妙的钢琴曲。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教师们边工作边学习,但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充实又快乐。
以上是我园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状况,下学期将一如既往,争取让我园的幼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学期又近尾声,整理思绪回顾一整学期的教研,在每一次的集中教研活动中学习、反思、进步,在每一次的检查中获得新知,每一次知识的交流和碰撞,让我们在教育事业的道路走得更扎实、更稳健。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研计划的实施
在精细化系统管理的推动下,依据《纲要》资料,在立足本园实际的前提下,制定适宜本园的教研管理计划和实施细则,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与教师商讨教研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案,由园区落实到班级,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各类教研活动。
1、年段教研:本园班级分三个年段,大班段、中班段和小班段,分别由三位骨干教师担任,每周定期召开段会,围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化和研讨,并解决问题。
2、群众备课:在教研计划当中,最能让教师们得到实质性学习和交流的就是群众备课这一项目,本学期在这方面的实施比较不足,下学期将落实到位。
3、园本教研:当前,全镇范围内对园本教研展开热烈的讨论。
针对园本教研这一大块的领域,要细分化解并加以实施,原本制定的一套套园本计划一再被自己打翻。立足于本园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园的课题教研,因此本学期制定出园本教研的基本操作方案,以方案教学做为突破口,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章,并进行研讨,下学期将进行实际操作方案。
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1、加强理论学习,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从理论、观点、态度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2、注意各种活动计划的设计和书写,由各段长负责对班级老师进行培训、辅导,提高课程设计潜力;
3、透过组织教师参与镇区公开课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切磋,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潜力;
三、优化日常教学管理
1、对教师的各类活动计划、个案观察的撰写进一步进行调整和规范,各段长利用段会进行反馈;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重点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场所,开设各类区域活动的空间,科学安排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时间;
4、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到各姐妹园参观学习,了解各家幼儿园的教学状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潜力。
四、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开展好家长工作是教研工作中不可缺少和重要部分。
1、坚持做好家教园地、家长开放日工作,让家长更多了解园内幼教动向;
2定期电话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状况;
3、定期不定时利用QQ、微信各种网络通讯工具,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状况,共同教育幼儿。
五、问题与思考: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我们清清楚地认识到,要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一些差距和不足。
1、从本园实际出发,加强新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
2、坚持做好环境布置工作,区域活动的设置有待提高。
3、家长工作还有待提高。
4、晨间活、户外活动的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资料要更加丰富。
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一学期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了,这学期我们仍然围绕《纲要》《指南》的资料,认真学习新教材,边学边研究实施,深入开展研讨,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我园师资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个性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缺乏实践的总结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止不前或前进步子太慢。本学期,《快乐与发展》教材的颁布,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此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状况,我园加强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学习活动,重点加大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每两周进行一次《纲要》的学习和研讨,边学边研,从中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其次,采用参与试学习形式,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了解教材的不同设计,展示个人的不同风采。另外我们还透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设计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大家一齐讨论解决,使方案活动设计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观、更形象,也更适应我园师资队伍薄弱的学习环境。这学期,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的资料,在对新教材进行解读实施的基础上,又邀请了教研室的专家进行讲课,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实施新教材。透过多形式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们已明确自己陈旧观念、自身素质正是主宰着自己的行为障碍,只有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当然,透过学习,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看法和见解,乐意提出各种问题和推荐,使我们在学习中以问题线索,解决当前问题,使教师构成一种边寻边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同伴中解决问题的疑点,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实践新教材。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料具有很大灵活性、选取性。因此,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践新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如:资料的选取编排,生成资料组织和实施、教师本身的素质等)因此,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取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必须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外,重点还是让她们进行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另外,加强群众交流,班组交流时间,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比如:观察记录方法、、个案分析、随笔等,都能够挂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在尝试课程中,不断地去领会《纲要》的精神。透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能思考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师的主题教育“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活动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活动环节很自然,且整合资料很贴切,活动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孩子探索欲望较高。虽说问题存在还很多,但我们相信,透过不断地实践尝试,教研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三、加强反思学习深化专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状况,本学期采取小组式研讨,使研讨活动更灵活性、操作性。因为,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需要,编制教材资料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教材,在研讨中,每人根据自己的教材资料进行学习反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切入口。活动过程中,不断地透过整合学习,使老师从点点滴滴中树立整合的思想,又从研讨中总结经验,列出问题,然后透过大家一齐商讨问题存在状况,寻找资料解决问题。比如:主题活动中,各部分资料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动中运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学科之间的整合?一日活动中的各环节整合等等?透过这些问题,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每次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另外,有透过本学期对孩子的个案记录,寻找个性化发展,即发展教师观察记录潜力,又为整合全面性带给帮忙。
反思性学习,给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反思经验,个性是专题研究,更需要去反思、总结。本学期为深化专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幼儿园又根据自己园情,在实践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每班都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全体教师都用心参活动方案设计,使专题研究深化完善,从而更推动教改的发展。小班以电化教育为引领,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发展,中班以美工区为引领,关注孩子动手动脑的发展,大班以艺术教育为引领,关注孩子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后以专题总结的形式进行了交流,使整合的思想通领教改的发展。
四、利用家长资源推动保教活动的发展
园本培训是立足本园基础,结合本园课程、教师、幼儿及社区环境开展培训,主要是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现在许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园本培训,在园本培训中反思这个环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反思型教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在提高专业水平以及幼儿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基于园本培训研究教师的反思能力,分析目前园本培训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 给出培养和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 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具备各种能力,才艺、管理能力等等,而反思能力在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仅对幼儿对教师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反思能力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园本培训则是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种重要途径[1]。在园本培训的基础下,教师会更加积极,并根据他人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培训内容来总结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问题。
但是目前国内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在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现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园本培训中,许多教师只是在同事之间交流经验、反思结果。此外,幼儿园的琐碎事情比较多,教师的工作量大,负担重,参与培训的精力有限,则反思意识和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而最重要的是,许多教师对园本培训的认知和心态存在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园本培训是幼儿园开展职后教育的一种形式,将反思和交流理解为对教学工作中的不满或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个宣泄。许多教师明白在园本培训中能够获得别人的经验理论,或者其他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方案与他本身的经验相似,就直接接受别人的成果,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教师本身方面,园本培训的效果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到,从而流于形式,没有良好的反思氛围,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则受到限制。
2.园本培训没有达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园本培训存在着问题。我国幼儿园的发展没有我国小学到大学那样完备的体制,因此在园本培训的制定方面没有一个好的实践方向指引[2]。园本培训计划和目标都是根据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由幼儿园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各具特色。但是,在制定过程中,幼儿教师具有个体差异性,培训内容多为理论性,实际操作性不强。培训计划存在不系统不专业的问题,而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反思能力的提高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除园本培训计划缺乏系统化外,还缺少专家或园本培训带头人的专业引导。没有专家引导,在园本培训中导致的结果是,幼儿教师的经验交流及反思存在抓不住要点的现象,没有提点性的意见。
因此,在园本培训下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式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实际给出以下几个方法建议:
一、创造反思的条件和机会
在园本培训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请专业幼儿讲师来幼儿园开讲座、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进行园本培训的合作等等,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使教师能在参与园本培训中体会到个人、集体以及有专业人员引领反思的好处,给教师学习观摩、研讨反思创造一个机会和平台。此外,在简短园本培训时注重时间的把握,确保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教师就有更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最终形成一个反思的习惯。
二、树立反思意识
园本培训时,培训者在培训前腰强调培训意识,将教师接受培训的被动位置转为主动位置,发挥教师主体地位去研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则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切实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反思意识,将教育理念转为教育思想、教育行动。例如,幼儿教师在教学的当天遇到孩子午休效果不佳的问题,培训者可以及时开展一个简短的园本培训,在培训中给教师3至5分钟时间思考有关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午休这一问题,并进行案例举例反思,最后总结中再次强调教师树立反思意识非常重要。
三、营造反思氛围
氛围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反思氛围。有研究指出,反思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一个群体智慧的结晶,它需要群体的帮助。而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力教师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在园本培训中也要注意教师反思氛围的营造。例如,在培训中,培训者专门设定教师反思时间,并要求得出反思结果。教师进行随机分组讨论,讨论结果以发言形式呈现或以书面形式呈现。最终达到教师之间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经验得以有效传播的效果。在每个人都反思的情境下,形成浓厚的反思氛围,教师的反思能力得以逐渐提升。
四、 进行反思训练
在园本培训中,教师通过培训总结经验,逐渐培养反思能力。而反思能力的提高则需要不断地训练。培训者在每节培训课上,加入反思环节,形成一个反思模式,除去教师经历的幼儿教育问题,另外提出假设性问题训练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管提出什么方案,培训者都予以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进行了反思训练。幼儿教师从培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并和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幼儿教师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定期空出时间进行思考进行总结远比重复教学中的错误要好。多反思,有利于在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进行园本培训时多看别的教师怎么做,多和别的教师说一说幼儿教学时的问题,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修养并在实践中多进行操练,进一步实现幼儿园的发展。
【结 语】
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园本培训中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就反思能力的提升,除了,外在的园本培训的制度氛围等,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幼儿教师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在园本教研中提升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教研对全面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扎实推进,深入实施。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研究和反思教学行为,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
校本教研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要求教学研究重心下移,促使教研人员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是重建学校文化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提高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突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学、研究、师训一体化,努力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提高学校实施和开发课程的能力,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明确工作目标,创新教研方式,进一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及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教学研究人员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实施、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理清思路,创新教研方式,努力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积极推进新课程实验。
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的校本教研机制。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自我反思,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学校要重视教研组,尤其是薄弱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建立以备课组、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各校教研组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制定计划开展研究。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各县(市、区)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各校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争取来自各方面的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学校教师素质提高。
市、县(市、区)教研室要不断创新教研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并普及网络教研,以推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整体转型。要开设教研网站,为教师搭建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帮助学校建立主页,积极探索网络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网络教研要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要与资源库建设相结合,培养和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能力。网络教研要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实施名师共享工程。教师要增强网络教研的意识,在教研网站上交流教学设计、课件、试卷、案例反思等,以提高网络教研平台的教师参与度,增进网络教研实效。
三、加强学习,行动跟进,进一步提高教师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师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努力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
全市各类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要以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课改沙龙、主题研讨、专题论坛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来提升校本教研的内涵和质量。
校本教研必须“为了行动研究、基于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以行动和反思为主要研究形式,遵循“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式,体现研究的基本性质,规范各项要求,努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校本教研中既要注重研究日常性、生成性、随机性、教师个性的教学问题,又要注重研究专题性、基础性、规划性、教师共性的问题(课题),把短效性和长效性、应用性和基础性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视教师集体合作的研究成果,鼓励教师以叙事方式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和文章,不断提升校本研究的水平。
四、建立和健全教学研究制度,进一步提高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效果
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学校要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建立正常的业务学习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学校每周应安排不少于半天的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或教学研讨。把课改实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工作思路。鼓励教师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集体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应根据校本研究和新课程的理念,要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方面反思和提升学校现有的教研活动,另一方面开展新型的教研活动,以此作为推进校本研究的主要策略。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优化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要研究探索和综合应用各种成型的模式,并恰当地将其予以校本化改造,不断创造出符合本校个性特征的新型教研模式。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组织和纽带作用,鼓励教师经常性地开展经验交流和合作研究,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每位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并定期交流、互相促进。重视案例剖析,以案例展示理念,以理念回归课堂,及时发现研究中的成功案例,并加以提炼、推广,再实践再提高,形成螺旋式提高深化的发展过程。
建立和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校本教研内涵。课题研究是深化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加强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培育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学校要不断强化科研带动的策略,积极组织教师针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或成功的经验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做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扎实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学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课题管理办法,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性和实效性。要把课题研究和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相结合,将研究过程与校本教研活动有机整合,协同运作,将研究成果进行校本化加工,进而推广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提高学校实施和建设课程的能力。
建立专业引领制度,努力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各县(市、区)教研机构要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举办一些层次较高的学术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本地区教师讲学,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加自觉。各校要定期邀请专业研究人员到学校指导、参与学校教研工作,以提高校本研究水平,避免校本研究囿于同水复。同时学校要适时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听取专业人员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学习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教研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有的放矢地提供现场指导,使教研工作植根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
建立多元的教师评价制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县(市、区)教研机构和各类学校都要立足于教师未来的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制度。评价工作要面向全体教师,面向教师的全面,体现公平、进取,注重过程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工作可采用教师个人提供信息和群体量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教师自评、互相评议、学生评价和管理者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要向教师反馈,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建议。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建立业务档案,定期编制《教师专业成长手册》,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为多元评价积累资料。
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积极推广教学研究成果。认真落实市教研系统三项评比活动(指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和课堂教学评比),对先进的教研成果和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定期开展先进教研组和先进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评选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校应根据实际,定期开展教学示范活动、课改开放日活动、课改经验交流活动、课改成果展示活动等,为教师展示自身才华、共享研究成果创设良好的平台。学校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定期开展校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活动。市教研室定期开展先进教研组和先进教研组长评选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
五、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为深化校本教研提供强有力保障
各县(市、区)教育局、课改领导小组要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落实专人负责校本教研的规划和实施。校本教研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教研室承担。教研部门要做好本地区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并履行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组织、引领的新方式,制订适合本地的校本教研指导意见。
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不断实现学校教研管理的制度创新,根据校本教研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和逐步完善相应制度,并通过配套措施加以落实,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关键词】专业技能 基本功 团队运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39-01
“教育要发展,师资需先行”。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追求的教育理念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它需要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因此,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要求,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建设一支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扎实,素质高强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要想让幼儿进步和成长,首先必须以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为前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近年来,我园尝试着从本园的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尊重教师的主体性,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园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还有一部分为非幼教专业。因而对幼教专业知识、幼儿教育教学技能、技巧都是从头学起。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已来临,对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要求更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认识到目前我园的教师队伍专业现状亟待发展,专业水平亟待提高。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抓学习,促进教师对专业成长紧迫性的认识
“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幼教前沿理论,幼教新观念,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名园所,学习交流,请专家来园讲座、指导教学等,教师们统一思想,明确了认识,但要真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制定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才可促进教师专业化大的发展。
二、抓培训,促进教师幼教基本功全面提高
加强规划,有效落实。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学期培训一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但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培训任务愈加重要,依据幼儿园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我们立足实际,成立了园内的“理论中心组”,重点就教师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结对帮扶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了中、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短期培训计划,就教师目前的专业水平,采取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分步实施,有效推进。
新教师培训。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不管在师德修养还是在教育教学中,都要经历成长羽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的培养方式帮助其递进成长。要开展幼儿教师的四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的培训辅导,帮助教师从思想到理念上的转变;学习幼教法规和幼教基本理论,鼓励新教师自学幼教专业知识;带领新教师深入班级跟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戏一个周,让她们初步了解幼儿的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联系幼教理论分析幼儿教育的特点,让她们明晰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促进其尽快转变角色;开展基本功展示活动,请园里的特长教师展示幼教基本功,让新考入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促使新考入教师认识到幼教基本功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了解了新考入教师在专业基本功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带领新教师听园里骨干教师讲课,听新教师试讲课,由骨干教师帮助、指导、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让她们逐步掌握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组织方法。
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园教师在幼教专业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把教师按照技能强弱分成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采取每学期定培训重点任务,抓关键环节。如,定"弹唱"为培训重点,先让每位教师进行弹唱,然后根据弹唱的水平,再确定培训策略,最后由培训教师按计划分步实施,做好阶段检查,动态调整培训方法,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检查培训效果,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培训重点,直至每位教师的弹唱在原有水平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对弹唱基础太差的教师,安排专业教师长期跟踪,个别指导,不急不躁,让不会弹唱的教师在一对一的帮助中增添信心,在专业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提高水平。对每一项基本功的培训都制定相应的措施,每学期各有侧重点,以点带面的促进其它各项基本功都有所发展。
三、抓教研,促进教师保教能力全面提高
团队运作,能充分激发各组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潜能,取长补短,有效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本教研,做实实在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研,以我园实际为本位,以教师自己或他人的行动为基础,由园内骨干教师作引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提高教研能力,认识教研活动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开展教研反思活动。另外还可以组织园里骨干教师交流个人专业成长历程,通过分享,使教师产生共鸣和感悟,从而对个人的成长带来促进与帮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合适的平台和载体,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过硬专业素养的幼教教研团队。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对一些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要通过“一课多讲”、”教研组推优”、”教学比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们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发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将活动演绎成了一个师幼共同成长的故事。
综上所述,有效学习、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需要青年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改革活动中,通过学习、研讨、比较、发现、反思促进青年教师快速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 张贵新. 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J].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