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安全施工论文

时间:2022-06-07 01:23:45

导语:在安全施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安全施工论文

第1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有很多危险存在其中。因此,相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严格执行采矿资源开发要求,保证矿产资源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推动矿产行业的经济发展。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矿产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还存有诸多局限性,导致有诸多不安全因素存在于井下采矿工作中。因此,在矿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矿产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开采技术。具体来讲,井下采矿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井下采矿技术较多

目前,有很多种井下采矿技术,在不同的矿产开采中,不同采矿技术的应用方式和适用程度也不同。例如,长壁开采技术作为最常见的井下采矿技术,通常在煤矿开采中应用,但在金属矿产开采中却没有较好的适用性,因为金属矿在储量和矿层厚度方面不同于煤矿,这时就需要结合矿产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采矿技术。

1.2井下采矿工艺技术复杂程度较高

相比于露天采矿工艺技术来说,井下采矿技术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通常在应用井下采矿技术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场地较小等,相比于露天采矿,井下采矿技术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应用井下采矿技术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改善工艺技术,强化科学管理,使井下采矿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1.3井下采矿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大投资成本,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专业化人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2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2.1采场围岩的控制技术

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充分结合煤矿采场的具体情况,比如地质围岩结构压力等,对采场围岩控制方面的理论进行完善。对那些难采煤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不太稳定、倾斜度较高和地质构造复杂等。研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支架围岩同放顶煤开采岩层之间的作用机理,对支护质量技术和顶板动态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和完善。此外,还需要研发其他一些岩层控制技术,比如如何有效地预测和防治冲击地压等,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保证煤矿开采的质量。

2.2深矿井的开采技术发展前景

冲击矿压防治、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井巷布置、瓦斯和热害处理等是深矿井中进行煤炭开采关键性技术的几个方面。针对深矿井开采的现状,目前急需大力研究和发展的有:深井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分布状态;深井冲击矿压的监测、监控和防治技术;深井的高产高效开采的相关配套技术等。

3采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首先,要构建科学的井下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工种岗位的操作流程,以便顺利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分层、分解井下安全生产目标,将责任严格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工作上,促使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生产的安全。强化安全工作,还需要加大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并坚持和落实每周的安全例会制度。

其次,要大力检查安全责任,及时消除井下采矿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例如日常监测、专业检测和大规模检测等。如果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存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责令相关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以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汇报,避免出现问题。再次,要结合矿山的具体情况,在科学地制订灾害应急方案时,要将灾难事故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提高采矿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紧急情况下处置事情的意识,并完善和健全灾难应对体制;强化救助演练,结合具体情况,对灾难逃生和救援方案进行科学的制订;应用高科技的救援和检测设备,以保证矿区的生产安全,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为了避免因通风不畅而导致的窒息灾难,对矿区来讲,构建通风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除了要强化通风管理外,还需要构建检测风量、风质和风速的台账,促使其与相关要求相符。此外,还需要落实基层班组建设,在班组建设中加入安全管理规划内容,不能只重视生产,还需要重视安全;构建班组考核等级制度,给班组提供一个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平台,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班组要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保证采矿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严格贯彻和落实;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以班组建设为核心内容,重视标准和考核,进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

4结束语

第2篇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是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为促进这些目标顺利实现,必须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安全防护,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最终提高工程质量。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及防护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启示。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及其防护意义

施工安全是每个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必须首先保证工程安全。安全技术及其防护对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综合采取相应的技术和防护对策,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进而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水平,促进工程质量和效益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这些技术和防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确保安全管理目标顺利实现。避免因安全事故发生而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能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确保他们在施工中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施工。最终实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及其防护对策

3.1落实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建筑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相关人员职责,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施工单位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管理,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与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合理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项目经理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2做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对比不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选择最优方案开展施工。在方案设计时,要认真编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现场用电方案等。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由专业人员开展施工。另外,方案编制之后要提交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监理人员参与论证和讨论,确保方案合理,从而有效指导建筑工程施工。施工中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落实到位,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3.3重视建筑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该由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相关领导等共同参与,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建筑安全施工要求,对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对施工方案进行签字认可,有效指导工程建设。另外,为预防安全问题发生,在建筑施工各危险区段,应该科学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从而更好指导工程施工。

3.4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对施工的机械设备、施工器具、原料等进行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等方面的检测,不合格设备一律不能用于施工。做好机械设备定期养护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高效,使其处于最佳应用状态。对陈旧、落后的设备应该及时淘汰,采用新型设备代替,从而有效保障设备性能良好,提高安全水平和施工效率。

3.5确保临时建筑物的安全。重视临时建筑物搭建工作,有效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现场和办公区、生活区应该分开设置,确保相隔距离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提高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安全水准。施工中还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流程,对噪声、粉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有利于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3.6发放个人防护品并规范施工操作。及时为施工人员发放安全防护品,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危险系数要求较高的作业项目,应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保障施工安全、顺利完成。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对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允许上岗施工。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之后,也要加强员工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流程,提高施工效果,预防事故发生。

3.7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火灾、气象灾害等,提高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水平,尽量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要根据应急预案,准备器材、人员、设备等进行演练。做好各项安排工作,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以尽量减少相关事故对施工所带来的危害,尽量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3.8推行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为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安全、文明施工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巡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4.结束语

第3篇

1)季节和地域影响明显

供电过程会受到季节变化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在每年夏季和人口密集的城镇,用电需求会大幅增加,电量缺口大,供不应求。为应对这种情况,供电公司会采用拉闸限电的方式提供电能。这种情况对于用电需求较高的生产企业非常不利,会很大程度上减弱其生产效率。此外,拉闸限电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2012年印度大停电造成了印东北部六亿七千万人受到影响,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印度整体电力供给量无法满足高峰期的供电要求。事后,印度总理申请投入4千亿美元来提升印度的供电能力和发电的稳定性。我国的供电工作虽然相比印度更完善,但同样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

2)电力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电力公司的安全建设管理缺少健全的制度,并没有将每一项工作对应的安全规范进行一一落实。例如在用电线路安装过程中,前期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现场勘查制度,做好危险点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但在实际施工过程很难真正做到。

3)电力安全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操作性

一些电力企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处,只停留在口头上,严重阻碍安全建设,无法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提供安全的供电环境。出现安全事故时,并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安全问题进行调查,找不到事故的真正原因,使得安全建设成为一纸空文,无法为电力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很常见的情况是,一些工程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开会分配工作任务时,工作负责人会向工作班成员强调注意安全,大家也积极回应,但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并没有切实的将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加以细化说明落到实处,最终酿成惨剧。

4)电力设备使用不当

目前,电力企业中,废旧的电力设备重复使用的情况十分普遍。由于使用老化电力设备、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和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的电力事故屡见不鲜。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把控设备的安全使用。如某供电局在一次低压线路故障修复过程中发生了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电杆破损严重,抗弯承载能力下降,不能满足施工条件。

5)电力系统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供电企业中,安全建设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实际施工中仍能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监督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受到的制约较弱,积极性不高。而且,许多供电企业的领导更多的关注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对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安全管理日常监督才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关键环节,这些小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大的安全事故,影响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2改善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电力系统安全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工作人员,相关人员的作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完全是由电力企业人员的工作过程决定的。因此,应在电力工程人员上岗之前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教育,并对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严格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将安全问题深入到员工的内心,让他们深切意识到电力安全无小事。场外培训对于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应在施工现场由经验丰富的员工给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规范使用工器具及相关施工机具设备、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施工现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此外,健全奖惩机制对于员工的工作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对于违章操作的工作人员给出明确的惩罚措施,并进行记录;对于零失误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充分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安全工作深入到员工的意识里,保障施工安全。

2)完善电力安全制度建设

管理部门应该将安全管理任务实行分层分级负责的制度,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位员工。监督部门应该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相关负责人给出惩罚措施,保障责任到位。尤其对于习惯性违章的工作人员要严厉惩罚,并对其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备案,提醒其他工作人员防止类似违章行为的发生。

3)加强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现场施工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现场施工安全不仅包括安全工器具的规范使用、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还包括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对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无数的实例表明,在电力维修过程中,带电作业很容易无情的带走维修人员宝贵的生命。此外,电力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电力设备的监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淘汰过期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严格监管工程承包作业

一些工程任务需要交给外包企业完成。在外包过程中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承包商的资质,包括其工作质量和工作后续服务等。满足要求的承包商才可以接手工程。施工前要签订施工合同和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按合同和协议处理,保障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部门负责。

3结语

第4篇

1.1大坝开挖阶段

首先,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前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开挖和大坝基坑开挖施工导流时,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实际需要,适时对建设大坝的标高进行调整。其次,大坝施工的施工难度以及施工安全隐患会随着施工进度的逐渐推进而逐步增大,作为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基坑开挖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保证基坑开挖工作的施工安全等级。第三,对于大坝施工中采用的爆破器材进行规范管理,从器材采购、爆破设备存储以及设备使用等环节对其进行全过程管理,坚决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第四,在工程高边坡稳定支护过程中,注意脚手架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施工方法,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主体建筑阶段

在大坝主体工程浇筑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为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对其进行良好的运输质量控制,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水利工程大坝的混凝土坝体在浇筑过程中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较多,运输任务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同时由于大坝位置较高,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高程越高、施工难度就越大,各种起吊设备及施工脚手架的利用率也逐渐提升,使得大坝施工的安全施工风险增大。所以,在此应注意的是在堤坝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起重设备的交叉作业,从而减少存在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水利施工中大坝施工的安全技术

2.1围堰施工技术

围堰施工是为大坝施工建设所修筑的辅助工程,其围堰标准是由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等级以及使用年限而决定的,围堰施工过程中的龙口截流合拢时,由于河床逐步缩窄,会造成河道内的水利速度急速增长,需要在河道内放置一定体积的大块石或者混凝土快,避免填筑物被水流冲走。另一方面,针对围堰施工施工场地狭窄、施工人员多等特点,需要对现场进行统一协调指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除此之外,在围堰合拢后还要一系列的填筑工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围堰的防渗漏效果。应注意的是在整个围堰施工过程中,所有在围堰填筑作业面是施工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准备好救生衣和救生圈,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2.2大坝开挖安全技术

2.2.1土石方开挖技术

水利工程大坝的土石方开挖应注意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其分层的厚度影响因素有很多,可以根据大坝地质条件、施工部位、出渣道路、钻机性能、开挖规模、断面特征、爆破方式、运输能力等综合考虑。

2.2.2爆破技术

大坝施工的爆破技术应遵循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在爆破时应确保爆破作业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和基础造成影响,同时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并在爆破作业后进行边坡稳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坝基部位爆破作业来说,不能采用洞室爆破的方法。另外,应做好浮石的及时清理和撬挖工作,避免落石伤人的情况发生,在做好喷锚支护工作的同时,确保岩体不会在外露情况下受到风化影响。

2.2.3高边坡开挖

在大坝高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二次削坡的施工难度较大且存在在着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应尽可能的避免二次削坡。在锚杆或者混凝土支护的高边坡,开挖作业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喷锚支护,从而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边坡的顶部应设立相应的排水沟,从而保证施工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行高边坡施工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栓带,从而避免高空坠落的危险。同时应增设相对应的观察设备,对高边坡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定期对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测定,如果发现可能存在的滑坡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2.3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大坝坝体灌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每段灌浆的灌注连续性,不能发生中途停顿的现象。除此之外在灌浆作业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灌浆机械设备以及管路系统进行必要的全面检查,同时需要进行一定的灌注段的灌浆压力的耐压试验,并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对高压调节阀进行保护。

3水利施工大坝安全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措施

3.1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水利施工大坝安全技术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在大坝施工安全标准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安全施工责任。同时应实施大坝安全施工检查制度,对钻井机械、施工设备过载等部分进行重点检查。其次作为水利施工中大坝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应注重对基坑开挖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在钻井检查方面,核实安全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并对工程建设机械进行严格规范的检查,杜绝在施工现场出现不符合施工安全标准的机械设备及材料,为大坝施工安全技术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3.2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培训工作可以分为安全施工意识培训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训练,安全训练的内容应主要以日常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为主,从而进行安全施工的规范化操作,使更多的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施工操作标准,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

3.3确保起吊设备施工安全

首先在对起重设备进行入场安全检定时,应确定好相对应的设备安装方案,并由技术负责人进行监督。其次对于起重设备的施工维修、检测系统的运行和设备操作都应由持有安全生产岗位卡的专业操作人员进行。第三,对于起重设备的吊索、钢丝绳、滑轮组等设备各项指标都应满足主管部门的标准要求,并根据其实际使用状况对其进行系统检测,确保其安全质量。

3.4高危部位作业

第5篇

1.1安全施工重视程度不高

自然环境恶劣一般情况下,水利施工企业容易忽视工作安全的事项,安全施工重视程度不高,更加侧重对施工品质和投入资本的控制和管辖,如:在工作环境中,没有依照国家安全施工的有关司法规定实施必要的管制,没有安全设备,导致施工环境恶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各种安全危机潜伏,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利益,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影响了承建单位的形象。并且,水利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天气恶劣,会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一些修建在山区峡谷地带中的小型水电站,地理环境恶劣,经常对水利工程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并且河流胡波的潮汐、凌汛等也会对水利施工造成重大影响。

1.2施工单位缺乏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际工作中,水利施工人员经常从事一些高风险的工作,劳动强度较高,工作量巨大,如:由于施工工艺落后,缺少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挖掘孔桩工程施工时,会严重威胁到水利施工人员的人参安全,造成土层塌落甚至塌方状况。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在施工过程中,水利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断研究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另外,目前,很多水利工程城建公司没有依照我国安全施工等方面的规范,只考虑降低资产投入,在工作实施的时候,水利施工没有为工作者创造一个优越、安全的工作氛围,没有配备良好的安全救护机械。同时,也没有水利工程开展所必备的安全配置。并且,很多水利工程施工承建公司把工作实行转手包工,导致安全管制事务没有办法有效实行,没有办法统一开展,工作现场很多安全危害防不胜防。

1.3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所需材料很多,很多施工现场中的材料堆放杂乱无章,造成了混乱的局面。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水利施工承建部门对现场细节管理不足,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导致安全隐患很大。另外,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水利施工训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水利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认知,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应急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危险事故频频发生。

1.4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缺乏有效监管,容易出现施工操作问题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多为工程项目场地周边的农民工,不便于管理,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没有收到专业技术培训,学习能力差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知之甚少,从而为水利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水利工程实施地点工作条件繁杂,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监管,工程易燃易爆原材料随意堆放,一些安全管控事项没有真正的确保水利施工安全有效地开展,常常停留在字面或流程上。另外,水利施工项目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施工单位减少了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设施的配备,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极易产生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施工操作等问题。

2消除水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的建议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施工意识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为了真正提升管制能力,增强工作安全的管辖,应该将工作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上,把工作安全当做重中之重,落实水利工作安全的自觉性和职责感,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施工意识,确切的将安全工作落实,确保安全珍爱员工。同时,政府相关监督部门要健全水利施工监管机制,加强对水利施工的监管力度,督促水利施工单位,规范自己的施工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监管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制度还没有健全,因此,政府相关执法和监督检查人员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并且有关部门要对不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的施工项目进行整改,完善水利施工安全保障体系,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严肃处理违规违法操作,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使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2.2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水利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为了让每一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中,需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从而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技能,懂得安全知识,如: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要学习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并要严格考核。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要颁发操作岗位证书,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要严厉处罚。同时,要加强水利施工现场的管理,规范施工现场,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及时清理建筑废弃物,对现场所需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现场通道畅通。另外,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重视现场防火,在重点场所和事故易发地粘贴安全标语警示,为施工现场秩序的规范提供保证。

2.3发展信息网络建设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为了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制度,施工单位可以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建设各方单位的违规行为,记载建档、公布,依法对有关项目经理和子个人进行审查、审核、处罚。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对一些专业要求严格的岗位,需要检查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证书,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措施,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

2.4制定应急预案

第6篇

关键词:地基基础端承桩摩擦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

1桩基施工的安全要求

1.1打混凝土预制桩的安全要求利用桩机吊桩时,桩与桩架的垂直方向距离不应大于4m,偏吊距离不应大于2.5m:吊桩时要慢起,桩身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由人工控制使桩身稳定。吊桩前应将锤提升到一定位置固定牢靠,防止吊桩时桩锤坠落。起吊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要平稳,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桩身附着物要清除干净,起吊后禁止人员在桩下通过。吊桩与运桩发生干扰时,应停止运桩。

插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之间。用撬棍或板舢等工具矫正桩时,用力不宜过猛。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及衬垫,发现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锤击不宜偏心,开始落距要小,如遇贯入度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严重回弹等应停止锤击,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套送桩时,应使送桩、桩锤和桩三者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

1.2沉管灌注桩施工的安全要求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应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以上锁住,方可检查桩管或浇筑混凝土。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时落下伤人。耳环落下时必须用控制绳,禁止让其自由落下。沉管灌注桩拔管后如有孔洞,孔口应加盖板封闭,防止事故发生。

1.3冲、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要求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前,孔口应加盖板,附近不允许堆放重物。冲抓锥或冲孔锤操作时,严禁任何人进入落锤区范围内。各类成孔钻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防止钻机突然倾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事故。

2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要求

2.1一般安全要求人工挖孔灌注桩(简称挖孔桩)适用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且持力层埋藏较浅、单桩承载力较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不得在地下水位高的沙土或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土层中进行挖孔桩施工。挖孔桩的孔深一般不宜超过40m。挖孔桩护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5。在岩溶地区或风化不均、有夹层、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中采用挖孔桩时,宜在每桩或每柱位处钻一个勘探钻孔。钻孔深度一般应达到挖孔桩孔底以下3倍桩径,以判别该深度范围内的基岩中有无孔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存在。场地邻近的建(构)筑物,施工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和业主进行详细检查,并将建(构)筑物原有裂缝及其他情况记录备查。对挖孔和抽水可能危及的邻房,应事先采取加固措施。场地及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并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方案。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应畅通。

2.2施工安全措施从事挖孔桩作业的工人以健壮男性青年为宜,并需健康检查合格,经过井下、高空、用电、吊装及简单机械操作等安全作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为防止孔壁坍塌,应根据桩径大小和地质条件采取可靠的支护孔壁的施工方法。孔口操作平台应自成稳定体系,防止在护壁下沉时被拉垮。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及其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工作人员上下桩孔必须使用钢爬梯,不得用人工拉绳子的方法运送工作人员或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桩孔内壁设置尼龙保险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作为救急之备用。

桩孔开挖后,现场人员应注意观察地面和建(构)筑物的变化。桩孔如靠近旧建筑物或危房时,必须在对旧建筑物或危房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施工。还应加强对孔壁土层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淤泥杂物。机动车辆通行时,应作出预防措施和暂停孔内作业,以防因挤压而塌孔。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天开工前应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确认孔内气体正常后,方可下孔作业。

3沉井和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安全技术

3.1沉井施工安全技术沉井下沉时,在四周的影响区域内,不应有高压电线杆、地下管道、固定式机具设备和永久性建筑物,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沉井的制作高度不宜使重心离地太高,以不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为宜。一般不应超过12m。特殊情况需要加高时,必须有可靠的计算数据,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抽承垫木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分区域、按规定顺序进行。在抽承垫木及下沉时,严禁人员从刃脚、底梁和隔墙下通过。

沉井的内外脚手,如不能随同沉井下沉时,应和沉井的模板、钢筋分开。井字架、扶梯等设施均不得固定在井壁上,以防沉井突然下沉时被拉倒发生事故。沉井顶部周围应设防护栏杆。井内的水泵、水力机械管道等设施,必须架设牢固,以防坠落伤人。

空压机的贮气罐应设有安全阀,输气管道应编号,供气控制应有专人负责,在有潜水员工作时,应有滤清器,进气口应设置在能取得洁净空气处。

沉井下沉前应把井壁上的拉杆螺栓和圆钉割掉。特别是在不排水下沉时,应全部清除井内障碍和插筋,以防割破潜水员的潜水服而酿成事故。当沉井面积较大,采用不排水下沉时,在井内隔墙上应设有供潜水员通行的预留孔。井内应搭设专供潜水员使用的浮动操作平台。浮运沉井的防水围壁露出水面的高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血。

采用抓斗抓土时,井孔内的人员和设备应事前撤出。如不能撤出,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妥善保护。采用人工挖土机械运输时,土斗装满后,待井下工人躲开,并发出信号,方可起吊。采用水力机械时,井内作业面与水泵站应建立通信联系。水力机械的水枪和吸泥机应进行试运转,各连接处必须严密不漏水。

沉井在淤泥质粘土或亚粘土中下沉时,井内的工作平台应用活动平台,严禁固定在井壁、隔墙和底梁上。沉井发生突然下沉,平台应能随井内涌土上升。采用井内抽水强制下沉时,井上人员应离开沉井。不能离开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沉井如由不排水下沉转换为排水下沉时,抽水后应经过观测,确认沉井已经稳定后才允许下井作业。沉井下沉采用加载助沉时,加载平台应经过计算,在加载或卸载作业范围内,应停止其他作业。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导管周围应有栏杆。平台周围应有栏杆。平台的荷载除考虑人员、机具重量外,还应考虑漏斗和导管堵塞后,装满混凝土时的悬吊重量。

第7篇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2.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第8篇

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给施工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意义重大。安全是水利施工行业发展的基础,水利施工不同于其他的民间建筑施工,水利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着安全隐患多、风险高、事故多等特点。水利施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名誉,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引发社会舆论,水利施工安全问题关系着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了降低水利施工安全问题,减少水利施工安全隐患,水利施工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安全隐患管理,控制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杜绝水利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科学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保障水利施工安全,解决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现场给予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2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

水利施工多为野外露天作业,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手工劳动和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较大,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施工人员身体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由于水利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水利施工过程中,立体交叉作业较多,很多工序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如:大型设备搬迁、大班作业等等。在多工种相互配合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必须有专业指挥进行安全指挥,如指挥不当,造成施工过程衔接不当,易造成相互伤害现象的发生。此外,水利工程施工属于大工程项目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不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中设备管理不当也是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之一,因为很多施工设备都属于用电设备,又均为导体,如布置比较分散、移动频繁,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再者,通过调查发现,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经受不住利益诱惑,偷工减料、违章操作的现象,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本身来说,自然环境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实际上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地质结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崩塌和滑坡等情况。如:发生崩塌,出现陡坡前缘部分岩土体与母体发生分离,塌落而下的岩体或土体,可能对施工人员生命造成威胁,给水利施工造成影响。另外天气也影响着水利施工。雨季施工中,大降雨易渗透至土体,使土质软化,破坏土质结构,减小土地摩擦力和凝聚力,雨季是水利施工中易发生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想要有效解决水利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水利施工安全监督必不可少,安全监督是有效规避安全事故发生、防止水利施工安全隐患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水利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现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安全隐患认识度并不够。另一方面,水利施工企业领导层对安全隐患培训教育不够重视。安全隐患教育中多走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另外在安全隐患监督中,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差、缺乏责任心等问题也尤为突出,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心,是解决水利施工安全隐患的关键,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是水利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3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1)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多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水利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安全监督工作是无法靠一两个人完成的,安全监督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想要有效解决水利施工安全隐患,必须把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到全员参与高度,要求现场施工的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参与到安全隐患监督管理中,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安全隐患管理机制。让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安全隐患管理程序,进行正确施工操作。另一方面,领导自身应起到带头作用,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积极整改隐患,强化安全防护措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强化相关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有效解决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解决工作落到实处,严格的制度必不可少。相关制度的实施,能够规范施工流程,约束施工人员行为,保障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制定相关策略时,应全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做到针对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工种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应涉及到岗位安全标准,严格规定注意事项、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制度制定后,必须加强实施力度,使其落到实处,避免只做表面功夫的现象。制度的约束,能够有效避免错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发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必须严肃处理,视情节给予罚款或下岗处罚,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水利施工安全隐患。

3)设置专职安全监督员。为了有效解决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问题,水利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隐患监督员,对水利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安全隐患监督。安全隐患监督员是解决水利施工安全隐患的核心力量。为了保障安全隐患监督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安全隐患监督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自身责任心,通过培训和学习调动安全隐患监督员积极性,提升安全隐患监督员的安全隐患管理监督技能和知识。

4)加强对自然隐患的重视和防治。从自然安全隐患来讲,水利施工中自然隐患十分难以控制,往往这类安全因素引发的安全隐患,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及难预知等特点。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水利施工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和维护,及时维护是减少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几率的最好方法。如对易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部位,应采取加固或支撑等相应措施防止塌落。

4结语

第9篇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相关施工作业人员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工程现场安全的基础因子,也是核心因子。一方面,施工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各施工人员在专业素养、质量意识、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增加了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风险,因此合理组织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群体素质,将直接对市政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市政工程相关项目部门可以通过内、外部人力市场综合考察和录用施工人员,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施工技能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和培训,预先严格考核,防患于未然,比如说严格考核塔吊、压路机、摊铺机及材料运送司机等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工作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手册,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在潜能,生产施工主体的安全自控作用,最终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达成。

2现场材料物资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分支较多,施工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物资支持,而这些材料物资的质量也会对施工现场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工程用品、设备等施工材料物资,一方面属于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作业人员的劳动最终转化工程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如果这些物资、材料的质量,如脚手架承重水平、模板支撑的钢管、扣件质量等,都会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例规定:物资材料应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此外,各类物质、材料进入现场后,应由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严格科学摆放,切不可混乱堆积,以免产生倒塌、刮伤等安全问题。

3施工工艺技术管理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筑市场并不完善,总包、分包单位处于不同层次,施工工艺、水平存有差异,一旦出现工艺水平不达标情况,小到水电管线铺设,大到混凝土工艺、建筑结构把握,都很有可能引起施工现场的重大安全事件。因此,在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机系统时,要全方位分析差异性的存在,科学分配资源,规范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标准,合理管理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施工技术。在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时,打破分包合同的局限性,将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贯彻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统一负责的树状管理体系。组织工作中各部分实行专人负责,工程分包环节的技术管理的责任应同步进行,展开有效的转换,同步落实到责任人。此外,各层次的各施工单位在各施工阶段应进行同步协调,加强协调配合工作,相关人员的调度工作。

4施工设备因素的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多种施工设备,如垂直运输和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施工机械,检测检验和计量工器具等,这些设备的有机、有序、协调和可持续使用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工具保障。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应加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素养;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作业前,就应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综合考察所需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准度”和作业安全性,为即将开展的施工打下良好设备基础。

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不少市政工程施工时间、空间跨度大,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包含既有环境因素和后发环境因素。既有因素即建设前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等方面,这些既有的因素一般难以消除和避免,在施工前应科学、全面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地点的环境考察,避免后期工作陷入被动。其次就是后发环境因素,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如,风、雨、雾、雪、雷、热、冷等,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强化施工措施,或者落实人员、器材,各方面做好防范,消减消极环境影响,以免产生事故。此外,不能忽视对施工现场的封闭,避免市民因出行习惯而进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