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5:39:41
导语:在采取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首先从计量性能要求说起
1.加油机最大允许误差为±0.3%,其重复性应不超过0.15%。
2.加油机的最小被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5%,其测量重复性应不超过0.25%。
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2%,其重复性应不超过0.1%。
3.新生产的加油机的最大流量Qmax最小流量Qmin之比应不小于10:1。
4.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最大流量Qmax最小流量Qmin之比应不小于10:1。
5.最大流量不大于60L/min的加油机,最小被测量应不超过5L。
6.加油机的最小体积变量应不大于0.02L。
根据调查分析,造成燃油加油机在检定周期内计量超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加油机允许计量误差控制尺度不一。
二、温度、湿度、震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加油机应能在下列环境中正常工作:
温度:-25℃~55℃
相对湿度:≤95%;
标称电压幅度变化+10%~-15%,频率变化±1Hz 。
三、部分经过税控改造的加油机因为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没有安装电磁阀或者电磁阀损坏,使用到一定的期限后,肯定会有计量超差的情况发生。
按照国家税控加油机技术规范,要求加油机计量准确度同国际通用标准相同。为此,税控加油机必须安装电磁阀。
四、加油员对加油机的操作不当,熟练程度不同,计量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同样加油机使用的频繁程度、维护程度不同都会影响其计量准确度。加油机制造产品本身的原因,如制造加油机所选取的材料性能,以及加油机的流量计,辅助设备和附加设备的计量性能和准确性都会影响加油机计量准确度。
五、擅自拆装维修造成的影响
加油机维修人员不具备维修资质,擅自拆装维修加油机。维修后,没有向质监部门再次申请计量检定,导致加油机计量超差。
六、加油站作弊,谋取暴利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需求的猛烈增长,以及全世界原油紧缺和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国内汽、柴油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80%。加油站成品油零售进入微利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加油站乘油价上涨的“大好时机”,为经济利益所驱动,部分加油站利用更换加油机计量CPU芯片和税控CPU芯片以及修改脉冲当量等手段“偷油”,牟取暴利,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减少或清除加油累计数,偷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部门虽然对加油站进行了多次计量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缺乏有力的后续长效计量监管机制,市场计量违法案件时有反弹。究其原因如下:
一、计量作弊手段花样翻新,“与时俱进”,查处难度不断加大。
二、作弊对象有的放矢,获取非法利润数额巨大。
三、作案工具隐蔽性强,不易发现。
四、违法人员具有家族集团化特征,分工细致,组织严密。
五、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经济利益受到侵害不能及时投诉和举报。
六、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
我认为:政府法制计量监督管理必须与企业依法自律相结合,必须建立加油站的长效计量监管机制。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是解决加油机计量作弊的有效方法。
1.生产厂家
加油机生产厂家应本着对社会、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GB/T9081-2001《机动车燃油加油机》、JJF1060-1999《税控燃油加油机定型鉴定大纲》、JJG443-2006《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和JJF1061-1999《税控燃油加油机制造许可证考核规范》的技术要求生产;对监控微处理器(计量CPU)、税控存储器和实时时钟芯片进行胶封并加盖封印,主板以及主板盒外壳进行铅封;脉冲当量必须固化在应用程序中,不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改动;应不断提高反作弊的手段,在设计上增加反作弊的技术含量;从企业内部管理上尽量做到加油机的核心技术不外泄、不扩散到市场上去。
2.实施“加油机计量精准工程”
以加油机铅封为核心,铅封前由加油机生产企业进行加油机确认工作,在确认加油机的流量计、传感器、电脑CPU主板和税控板CPU这3个影响加油机计量准确度的部位,保持出厂时原始状态的情况下,由计量检定机构对这3个部位贴上一次性防伪铅封,加油站负责人在现场检定记录上的“铅封完好”栏内签字认可。
3.倡导诚信经营
在政府计量部门的指导下,加油站经营者应开展行业自律自我声明活动,倡导诚信经营。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油站内部管理,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加油站的员工素质,对加油站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顿,强化有效监督,对故意违反规定进行计量作弊的,要严肃处理。加油站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自我声明活动,加油过程阳光操作,倡导诚信经营。
4.计量检定机构
要加快计量检定设备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监督管理的需要。培训专门的加油机计量检定专业技术人员,使其系统掌握电脑加油机的结构原理、改变加油机计量准确度的各种技术方法。从而在周期检定、加油机维修和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快速有效地判断、破解加油机硬件作弊的主要手段。
5.计量检定人员
计量检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在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时,应严格按照燃油加油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定量检定和非定量检定,严格控制加油机计量误差(一般可控制在±0.15%左右),令消费者和加油站都能满意,保证每一台燃油加油机都能符合国家法定的技术要求。对检定合格的加油机必须对以下部位进行铅封:一是流量计,二是传感器,三是电脑主板盒,四是油泵调压螺丝。
6.计量监督
为严厉打击加油机计量作弊的违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在加油站进行现场计量监督检查时,首先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迅速控制加油站的后台管理系统和电源部分,防止部分加油站的不法经营者通过加油机断电复位来掩盖其作弊事实;二是务必不要让加油站工作人员靠近加油机,防止靠近加油机瞬间操作或在现场之外通过遥控装置干扰检查;三是细心查看加油机流量计、传感器、电脑主板等部分的铅封是否完好;四是查看传感器的齿轮齿数是否被改变(齿轮齿数增多),因为齿轮齿数增多将使传感器多发计数信号,从而使读数增加,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五是查看加油机的管路上是否有其他分支管路;六是查看是否有多余的附加装置。
7.消费者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 尽量选择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所属的加油站加油。此外,消费者判断加油机是否计量检定合格,符合计量管理要求,且处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主要观察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找标志;二是看日期;三是查铅封。
为配合计量合格确认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加油站不同岗位人员进行了不同侧重的计量法律法规、计量基本知识的培训。制定中长期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学习(培训)班,帮助油站培训计量管理、计量技术人员。同时,发挥“12365”强大的投诉功能,认真受理消费者对加油站计量的投诉、举报,并予以及时反馈或通过一定形式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发挥新闻媒体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在加油站等社会公开场合张贴或登载计量公告,将计量违法行为和作案人公布于众,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一致欢迎。
Abstract: During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several aspects of the phenomenon of temperature segregation easy to occur are analyzed, sever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emperature segregation reduction are proposed.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不均匀性;措施
Key words: bituminous mixture;temperature segregation;non-uniformit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236-01
1温度离析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众多的施工情况来看,产生温度离析主要是以下几个环节: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
1.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成品料的质量。当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时使用潮湿集料,其出场温度会不均匀,其变异系数比使用干燥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变异系数高。由于潮湿集料含水量不均匀,并且造成级配不稳定,尤其是细集料不均匀。因而在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不均匀,部分沥青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变质,有的地方温度过低,沥青不能在砂石中渗透、包覆形成均匀的粘膜,起不到粘结作用或粘结得不好,摊铺成型后在遇到雨水和车辆荷载必然会出现沥青与砂石剥离。
拌和时间也影响混合料的质量,拌和时间短可能导致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或温度不均匀,拌和时间长可能引起沥青变质,混合料就会废弃。
1.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
造成运输过程卡车内拌和料的热量损失和温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拌和料装入卡车时的温度;(2)环境温度;(3)卡车斗是否保温;(4)卡车斗大小及所运料的多少;(5)运距的长短;(6)运输速度;(7)到达现场等候的时间;(8)是否被覆盖;(9)交通堵塞(交通堵塞,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时间拖长,温度必然会降低)。
运料和卸料过程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随着运输距离的加大,运输过程造成的热量损失也相应加大。混合料温度愈高,气温愈低,则热量损失愈大,造成的温度变越大。混合料中沥青和骨料都属于导热性能低的材料。高温混合料最先经刮板输送器传输到摊铺机的后部,由螺旋摊铺器摊铺到基层上,而低温混合料却被延时到最后才被摊铺。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不均匀性,即温度的离析更加严重。由于这种现象出现在每车料的运输和卸料过程中,故离析也周期性地出现。
1.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
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热量流失的不均衡而产生明显的温度差异,混合料摊铺到路面时,局部区域的物料温度低于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摊铺温度。出现温度离析的可能性更大,摊铺后的路面质量更难得到保证。试验研究表明:在混合料温度为149℃的情况下进行压实,空气间隙率只有6.8%;当温度降低到93℃时,空气间隙率增加到9.3%。这些高空气间隙很容易让水渗透进入沥青混凝土,慢慢形成水破坏,如果冬天结冰,沥青混凝土更易破裂,这样就影响路面质量,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1.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
碾压时,由于混合料的温度局部不均匀,低温混合料将不能被压实,从而导致熨平板起伏,造成摊铺表面的不平整;温度低的地方出结块物,结块物料可能会承受压路机的全部重量,出现碎裂,造成混合料不能碾压成型,压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所以温度离析对压实效果影响大,出现温度离析,路面密实度的不均匀,容易产生较高的空隙率和粗糙度,会带来一些路面早期破坏现象。
2温度离析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面的温度离析现象,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建议采用下面措施预防和减少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
2.1 在沥青拌和楼环节应做到如下几点:
(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粗集料要覆盖,细集料要达棚,避免雨淋。做好场地硬化,不同集料要分隔,并做好排水工作,场内不能积水。(2)混合料拌和时严格按规范控制沥青温度、骨料温度及出料温度,并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适当调整出料温度。
2.2 在运输过程中,尽量缩短混合料运输和等待的时间、采取用篷布覆盖、系牢等保温措施,降低温度离析。
2.3 沥青路面施工温度包括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具体参数。
沥青混合料所有温度参数中,起决定性控制作用的是出场温度,它的高低决定了后续到场温度、摊铺及碾压温度的高低。
2.4 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同出场温度相比较,温度降低在26~33℃之间,尽量减少碾压中的温度损失,在碾压过程中应做到配备足够数量的压实设备,压实设备数量可根据混合料的冷却速率,摊铺速度、宽度和压实速度,确定压路机的需要量。足够的压实设备可以提高碾压效率,让路面在尽量短的时间,正常的温度下达到最佳的压实度;在碾压过程中,应做到紧跟摊铺机碾压,尽量缩短碾压段落(宜小于30m)。
2.5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可采用二次拌和的方法。
将运输过程之中沥青混合料表层、车厢壁和中心部分存在温度差异的部分进行混合搅拌,这样就能够将沥青混合料装车过程产生的离析和温度差异基本消除,然后再送入摊铺机。
2.6 可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来联合摊铺。
该类设备具有独特的防离析设计,将沥青混合料再次搅拌,使其骨料均匀混合,消除沥青混合料存在的温度离析和集料的离析,最大限度的减少离析现象,减少摊铺机工作中的停顿,使摊铺机料斗的挡料板前供料一致,从而保证铺筑密度一致,摊铺面平整均匀,摊铺机连续工作,提高路面平整度。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离析现象,我们应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的措施减少甚至消除温度离析这种现象,提高路面的均匀性,消除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邵明建.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关键词]贸易壁垒 预警系统 技术创新
2006年2月《国际金融报》上刊登的《中国外贸全球第二的梦想・博弈在荆棘和玫瑰之间》一文有一句话,我至今难忘――“如果说中国的外贸发展是一条玫瑰之路的话,那中国面对的外贸摩擦便是玫瑰之路上的荆棘。”当初看这篇文章中写到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屡屡受挫,外国不断修订咄咄逼人的新外贸政策,以致我国的许多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被逼上绝路却又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外国的新规定既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与WTO的规则相悖,甚至这些新规定还体现着对人民福利提高的促进作用,但实际上都是对我国外贸事业的严重摧残与限制。而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与贸易,是一个国家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遥想我国当年闭关自守,被英国商船轰开国门的惨痛历史,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堕落保守、不思进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落后闭塞、盲目乐观的国家是要被世界所淘汰的。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了我国的选择。为此,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如何避免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点之一。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后,中国外经贸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入世四年多来,我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新贸易大国地位正在逐步崛起。回顾这四年多来的外经贸发展历程,统计数据的确令人振奋:200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620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达3255.7亿美元,增长22.3%(数据来源于外经贸部网站),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2001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200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达8512亿美元,已超过2000年全年的货物进出口总值,进出口双双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总体贸易增速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位次已升至第四位;200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再奏高歌,出口和进口增长双双超过30%,贸易总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中国进出口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总值达14221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三位。透过辉煌的外表,我们更应当看到其背后的无奈――国外屡屡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来限制我国的出口。
二、贸易摩擦呈现出的新特点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外经贸迅速发展的背后,可谓是危机四伏:在高贸易额的表象下,隐藏着OEM加工贸易占50%以上且逐年增长的隐患,这将会引起高端创新性产品严重匮乏、产业技术水平低下;此外,对外贸易逐年迅猛膨胀,TBT和SPS通报量大幅度增长的隐患……目前,我国处在入世的后过渡期,中国与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特别是主要发达成员方之间的贸易摩擦正在从性质上发生重大变化,从一般性贸易摩擦转变成为战略性贸易摩擦;而且,中国所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正在呈现出“与知识产权相结合、重点在人与环境、影响从个别产品转到整个行业”的新动向。
知识产权是当代国际贸易中最重要,也是最新的一个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的支撑。很显然,跨越技术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支持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能力。虽然近几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较快,但是国内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的比例增长缓慢。例如:在2002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国外专利占50.6%。中国高新产品中,发明专利的产品比例1996年到2001年一直在7%左右,高新专利产品出口中,发明专利的产品出口比例2001年为13%,比1996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高新产品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按出口额计算,2001年引进国外技术的产品占71.3%(数据来源于WTO经济导刊2005年7月11日《中国应对技术壁垒面临三大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技术壁垒应对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整体技术竞争能力。技术壁垒的设置、破解与跨越实质上是各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较量。其次,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SPS措施是中国今后应对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另外,欧盟2003年初公布了《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涉及面很广,它广泛影响到了应用化学品的纺织、服装、鞋、玩具、家具、家电以及通信等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贸易摩擦的危害性
目前,不管是传统的一般贸易壁垒还是新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危害都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限制了我国的出口,摧毁了我国许多吸纳众多劳动力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增加了失业率,也打击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它还导致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对我国整体贸易环境也造成了危害。贸易摩擦经常是通过一种商品而打击整个产业链,危害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四、应对战略的选择
为了应对贸易摩擦,我国的学者和外贸工作者都做过许多研究。从根本上来说,我国不应该以干涉外国制定的进口政策为重点,而应以发展完善自身、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因为即使我们可以及时制止外国制定新的进口商品管理规定,但各种各样的新规定还会接二连三地出台。只要我们国内的生产流程、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存在问题,外国仍然会千方百计地阻止我们出口。但如果我国企业能够注重创新,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的,并且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产品,转变中国某些企业竞争策略过度依赖价格竞争的状态,那么国外便无机可乘。这样不但解决了贸易摩擦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快速反应系统是当务之急。可行的战术策略主要包括:争取更加合理的国际经贸规则;积极规范企业行为(包括外国贸易伙伴的行为),整顿外贸秩序;建立、完善贸易争端应对机制;建立、扩大自由贸易阵线;与贸易伙伴合理分享贸易发展利益,削弱其发动贸易争端的内在动机;主动运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商业仲裁机制;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责任以及知识产权等等。
(一)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快速反应系统
为什么要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快速反应系统呢?首先,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缺乏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结果。例如:2002年1月23日欧盟向中方报告,称在中国出口欧盟的蜂蜜中检测出氯的残留成分,1月25日欧盟作出暂停进口建议,而中国有关部门4月22日才要求国内停止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含氯蜂药,5月10日才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蜂蜜严格检验。而快速反应避免规避风险的情况也有,以中国皮革行业为例:1995年,德国开始要求纺织品、皮革制品禁止使用有害的偶氮染料。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获悉后立即向企业预警,要求出口企业做好准备,并组织企业研究“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当得知欧盟有可能在2002年年内开始实施出口欧盟纺织品、皮革制品禁用有害的偶氮染料的指令后,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宣布,全行业正式启动“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工作。其次,对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现有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加强技术预警和快速反应是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有效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快速反应系统是一项政府职能,政府在出口方面应给予企业更多的指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上海已经首先自主开发完成了“反倾销措施监控预警系统V1.0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此基础上早日建立起全国的预警系统,培养大量的应付技术性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使我国能够提前预知国外的动向,是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必备环节和必由之路。
(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开发研制我国特有技术和产品,可以减少贸易摩擦。我国不必拘泥于低廉劳动力成本一条路,如果我国能够开发许多独具特色的创新产品,尤其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产品,那么在整个世界市场上,我国的产品将处于垄断地位,这样不但有利于我国出口,而且还会对国外的限制形成一种制约。比如说,我国的纺织品可以加入某种我国特产或开发、研制的材料,达到某种独特的功能,作为一种专利技术。我国的制鞋业也可以从材料和外观上入手,争取创造出特色。
(三)敢于和善于在WTO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目前,我国与许多国家都建立有双边贸易危机争端的解决机制,但并非总是能够奏效。以中美纺织磋商为例,美国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形成了多套方案,在贸易谈判方面美国还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要使磋商能产生实际效果,能真正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依据WTO多边规则比靠双边的,主要依靠政治、实力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公平、公正,因为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更讲规则与程序,这对我国相对来说比较有利。要适当调整过去只依靠双边解决问题的传统做法,养成尊重、遵守、适用多边规则与机制的习惯,要敢于和善于在WTO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鉴于WTO复杂的磋商程序和高额的费用,我国政府应当鼓励支持成立相应的民间组织,并且培养专门的人才,以便能够最大开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四)转变出口战略,适当动用贸易报复措施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举世无双,从而给一些国家形成竞争压力,许多国家常常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实行限制,采取保障措施等手段来阻止我国廉价商品的大量流入。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出口竞争策略,改变出口削价竞争、以量取胜的思路,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尽可能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创新,开发高端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或者采取转变外贸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矫正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尽力化解贸易争端于未然之际,尽可能通过平等理性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防止贸易争端失控而酿成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但在适当情况下不排除通过贸易报复措施抑制某些贸易伙伴国内有关利益集团的道德风险。从政治角度来讲,我国在强调双赢的思想下,应当通过转变外贸结构,让出部分低端产品市场,实现真正的双赢。
(五)动用行业外交策略
在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有时政府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没有政府的支持不行,但政府出面又很容易把贸易问题政治化。除政府外,化解贸易纠纷还需依靠多方面力量,行业外交是解决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加强沟通和协商,化解摩擦,构建稳定和谐的贸易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贸易摩擦日趋升级的时候,协会和商会积极配合商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加强与国外政府和业界的斡旋,并积极自发组团出访,加强与国外业界的沟通与交流,为化解贸易摩擦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去年,在解决纺织品贸易摩擦方面,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协会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作用,因为这些组织在华有商业利益,并且熟悉国际规则;还可以通过增进相互了解和在进口国开展有效的政治游说,降低摩擦爆发的几率;在贸易摩擦发生之后,抑制其烈度。
(六)积极采取规避措施尽量避免贸易壁垒
在目前的贸易中,一方面由于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入世的时候做出了很多具有牺牲性的承诺,因此在世界上有许多专门针对我国的贸易条款。为了发展我国的外贸,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比如采取中性包装的措施进入国外市场;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在东道国寻找合作商或者直接设厂等方式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同时我国相关行业应当重视国际规则和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贸易摩擦,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化解贸易摩擦中的作用,增强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贸易摩擦的意识,进一步发挥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主体作用使我国的外贸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而腾飞。
综上所述,对贸易摩擦我们应当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要冷静对待,看清问题的本质,并持以平常心态;另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其实,贸易壁垒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经济增长率令多少国家叹为观止,作为一个劳动力成本优势国,我国的廉价产品挤占了多少国家的产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贸易大国,我国的贸易顺差又让多少国家眼红……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发展我国外贸,避免我国的贸易摩擦,并不是通过纸上谈兵就能够做到的。但是贸易摩擦的解决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无论进口方采取何种贸易壁垒措施而引发出不同性质的贸易摩擦,其实都是可以发现规律的,比如说“量增价跌”;贸易摩擦并不是不可预防的,无论什么样的不公平规则的出台都可以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并及时通过磋商解决;贸易摩擦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无论多么棘手的状况发生,我们都可以通过转变出口战略、开发特色产品、鼓励技术创新加以解决。总之,为了使中国顺利渡过入世的后过渡期,为了使中国成为贸易强国,为了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同心协力解决这一任重道远的问题。只要坚定信念,相信路就在前方。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新奎.战略性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监控预警机制的建设[M].
(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卫河河务局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从而得出一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河道;管理;解决措施
Analyze problems and to take measures to river management
Ruan Shi-bin
(MWR IOC Zhangweinan Wei River Engineering BureauPuyangHenan457000)
【Abstract】By mak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river management solutions to arrive at a number of issues.
【Key words】River;Management;Solutions
1. 引言
平原河流的水文水力特性与山区河流有很大区别,平原河流由于集水面积大,流经地区又多为土壤疏松、坡度平缓的地带,因而汇流时间长。此外,由于大面积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时间有先有后,所以洪水一般没有陡涨陡落现象,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河流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人们可以在谷狭坡陡的河段上开发水利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可以利用水流平顺,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段发展航运事业,以及解决工农业用水.但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柯流,由于水量在时向和空问上的分布不均、泥沙冲淤不定、河道迁移多变,不仅远远不能满足人类活动日益增长的需要,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灾害。
2. 平原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以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我国江河的防洪抗灾能力普遍提高,但由于人口增长、经济要素集中,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面临洪水、干涸、污染、萎缩的危机,水多为患、水少为愁、水脏为忧。在现阶段,河流的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河流空间萎缩问题尤为突出。
2.1管理上的不及时不到位。对于一些大的河道治理都是由国家统一宏观管理的,在我国河道相对集中地南方地区一些平原河道的管理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下,使得几个有关几个部门共同管理许多的大小河流,这样就会对河道的管理形成很大的不便,配合不好,工作点不明确,职能交叉等现象就会出现,对河道管理的责任就会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在对一些特殊的河道管理上显示出管理的不当,例如城区主河道、偏远地区的小支流上超标排污,偷倒垃圾,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人为损坏堤岸、河道景观设施,点燃河道荒草圈地种菜,攀折河边绿化带花木等等,有禁无止。就此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例如《河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城市公用设施管理条例》等,但是似乎起不到什么显著地效果,类似事件还是会接连发生,得不到根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不统一,责任心不强,没有很好的落到有关规定,管理措施不当,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制约依法管理河道。
2.2环保意识导致污染严重。河流普遍污染,部分污染严重我国河流的天然水质良好,据统计,我国河水属碳酸盐类的分布面积最广,约占全国面积的78%,氯化物和硫酸盐类的约占全国面积的22%,大部分天然河流的水硬度不高,适合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近十几年来,河流污染加剧。根据1997 ~ 2005年历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河流水质数据进行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有约40%的河段普遍污染,约20%的河段严重污染。
2.3非法采沙现象严重。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与山区河流不同,平原河流的形成程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平原上淤积成广阔的冲积扇,具有深厚的冲积层;河口淤积成庞大的三角洲,我国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和长江口三角洲便是这样形成的。
大肆采挖河道泥沙,对房屋、农田、道路造成的危害已是众所周之,虽然水利部门已经多次明令禁止非法采沙,但依然有人伺机偷偷采挖。非法采沙对地面物体的危害还在其次,因采沙导致儿童溺水事件的频繁发生才是一些非法采沙者最应该警醒的。平原河道的河床都相对平坦,非法采沙会造成浅河道河底呈现出许多不规则的沙坑,这样极易导致下河游泳的人发生溺水事故。发生儿童溺水事件,就是因为非法采挖河沙造成的。滥挖河沙不仅导致河床整体下切,汛期还容易引起大堤岸坡失稳,造成塌堤。同时,滥挖河沙也破坏了河床下的蓄水层,旱期会导致地表河水大量渗漏到地下,造成河道干涸,甚至江河断流。由此可见,非法采沙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打击和查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那些采沙者真正意识到非法采沙带来的诸多危害,让他们自觉停止非法采沙,才是关键和有效的治理方法。
3. 平原河道的管理措施
3.1依法管理。从依法管理的角度来看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许多方面要依靠强制性手段,依靠法律法规。调整人与自然、人与河流的关系,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道德可以调节,但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软弱,而且没有强制性。所以应该颁布适合的管理条例。管理条例应该把河流整治从传统的工程整治为主转向工程、生态、景观、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河道保洁成为河道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最突出的是,水污染、水生态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规范人与河流关系的水法律法规,其制度设定、管理内容、管理体制、管理权限、管理责任都迫切需要按人水和谐的新理念进行制度创新、内容扩展,以确保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3.2强化管理的技术规范。河道涉河建筑物的审批、采砂许可、河道保洁,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的指导、规范,作为工程建设、实施或审批的依据。但目前在河道管理中河道涉河建筑物审批、采砂许可、河道保洁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规定。涉河建筑物的审批是河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涉河建设项目建设直接涉及到河势稳定、堤防安全等,涉河项目的审批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除了审批程序合法外,审批中如何把好技术关也十分重要。但在审批中缺少相应的技术规程、规范,所以应该针对河流的建设,规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从人水和谐、河流健康的理念和我国河道管理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或修订有关河道综合整治、涉河项目审批、采砂管理、河道保洁等技术规程、规范十分必要。
3.3优化河流管理体制。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为一体,形成不可分离的天然系统,也就是水系。由于地形、地质构造的不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水系的形状各异,并形成各个水系所具有的独特水文情势。按照自然规律和治水规律的要求,按水系统一管理比较科学,可以统筹兼顾各地区、上下游之间的利益。按流域进行统一管理,是现代河流管理的共同趋势。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河流实行按流域、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但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一般都不是按照流域划分的。在河流的管理中,区域之间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对河流治理的迫切性、河流治理总体目标等方面会有较大差异。无论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还是对河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都离不开流域与区域的协调。所以应该加强流域与区域的协调。
4. 结语
自古以来,河流带来人类繁衍生息所需的肥沃土壤、水源、水产品等物质资源,宣泄多余的洪水、涝水以保护人类家园,提供方便、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营造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视觉景观。为此,世界各大主要文明无一例外地发祥于河流两岸,世界各大主要城市也都滨水而建设、发展,足见河流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河流,或者是在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随着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河流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努力去研究这门科学。也需要我们水利的工作者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柳学振,佟名辉编.治河与防洪.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05.
[2]韩玉玲著.河道生态建设植物措施应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07.
[3]谢鉴衡主编.河床演变及整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钢铁、建筑行业不稳定,很多国企员工们的收入受到了影响,普遍比较低落。在企业面临低谷期时,更需要人力资源部及其他职能部门准备好宣传部署,在接下来一年里做好宣传工作,鼓舞全体员工的士气,打一个翻身仗。
关键词 :钢铁建筑行业;人力资源;企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67-01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张菂(1985-),女,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面临企业低谷期时,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提出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系统降本增效”口号并展开活动,辅助党委和工会展开劳动竞赛、最美青工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一、降本增效活动
(一)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措施
1.内部各单位自行组织事业部及公司管理制度的学习工作,制订出培训方案报企业管理部备案。对培训中关于制度理解有差异的地方,汇总上报后,由各专业口人员进行相关解答。各单位结合2013-2014年生产经营中出现问题进行统计,并制订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大市场风险管理。
2.以合同评审为载体,以《外部合同主要风险提示》为依据,加强合同评审,做好事前风险防控,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重点要对客户资信持续关注,避免项目资金回收风险,同时加强自身内在履约建设,从设计、采购、生产/施工、回款、分包付款、结算等全过程加强合同履约建设,进一步从整体上防范风险。
(二)资质管理活动措施
1.全面开展人员资质、设备持有摸底工作,统计汇总事业部各单位中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建筑员资料文件,配合公司企业管理部进行企业资质升级工作,制订相关制度鼓励人员考取建造师市政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对在建施工项目进行是否存在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现象、项目施工工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同时将恶意农民工工资的劳务、需要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的作业人员未取得证书上岗作为检查中的重点。
(三)安全质量管理活动措施
1.结合9月的质量月活动,邀请技术中心的老师开展质量理念、质量成本相关方面的培训,建立起适应事业部的质量成本管理系统。
2.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水平,加大施组的编制质量及编制水平,进一步培养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立足工程实际促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更好地为工程服务。以编写工序工艺规程为依托成立规程编制小组,通过对工序工艺规程的编写。
3.管理效能,并重点抓好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考核,通过检查考核促进各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从而保证并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检验计划编制与实施工作,编制关键工作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4.加强安全环保管理,严格落实年度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发动全体干部员工,从单位到车间(项目部)、班组、生产岗位,开展“反违章操作、反违章指挥、反违反劳动纪律”活动,开展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点大排查,落实安全经费,完善重点危险源监控手段,集中消除一批安全盲区和隐患,确保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活中的竞赛答题想结合,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伤害。
5.学习“安全基础管理先进单位”,进一步提高各单位自主管理能力,组织开展一次车间、项目部现场管理自查自纠活动。车间、项目部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场管理差或不足的方面,各车间、项目部(所有工地)配置照片以自查报告的形式报送到安全质量部。针对自查报告中查找的问题点进行整改,配置整改前后照片对比图形成整改报告。
二、党群及工会宣传方面
(一)党群重点工作
1.劳动竞赛
(1)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度“系统挖潜增效”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定期督导。
(2)实行季度考核、表彰,年度总评比,并记功表彰。
2.职工技术技能提升
(1)统计网上答题工种、人员,组织全员网上比武
(2)组织2014年职工职业技能比武暨青工技术比武。
3.班组建设
举办学习型班组现场交流会,开展班组长培训。
4职工经济技术创新
每季度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年底评选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职工先进操作法和班组管理创新成果。
5.为职工办实事
(1)建立救助对象档案动态管理办法,每季度对救助对象困难情况进行动态摸排。
(2)提出为职工办实事的内容,每个单位要提出1-2项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举措,4月初向职工公开承诺,年底对解决情况进行通报。
(3)举办保障干部培训。
(二)工会宣传
1.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搞好形势任务教育。
2.抓好工会重点工作、典型经验以及先模人物的宣传,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
一、建筑暖通工程的常见问题
1、管线位置错误或交叉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设备在工程绘图中得到非常广发的应用,一般来说,暖通空调的设计使用CAD制图软件进行绘制。由于软件的局限性,也给施工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非常大的困扰,难以实现施工的完整与协调性。在对综合性要求更高的建筑物中,吊顶的空间中通常安装有暖通空调终端设备、通风管道以及冷冻和冷凝管道等,专业管道线路分布数量多且走线复杂。一旦施工没有做个好图纸规划校对工作,而贸然按图施工,最后结果就是前提的管道线路铺设施工非常方便,但是后期的安装与维护工作难以开展,施工难度非常大。这样的情况下,管道安装位置与标高的差错会对整体的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某些暖通功能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返工等。
2、暖通工程水循环系统的故障问题
水循环系统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一旦发生故障,会直接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异常。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冷冻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堵塞,水循环不畅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管道线路的交叉。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将会造成网络气囊的堵塞,导致整个水循环系统失去其作用;或者由于清理工作不及时导致暖通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循环,影响建筑的通风。
3、暖通工程管道结露滴水的问题
管道结露滴水是很严重的工程问题,一单发生会造成暖通空调的工作故障,整个系统都将不能正常运行。在成管道结露滴水的原因很多,情况相对复杂,常见的有:管道系统的安装问题、管道的保温措施不到位、系统的接口不严密等。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管道安装问题,在前期安装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同时对于系统材料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不到位、没有进行系统的水压测试等都会导致结露滴水。
4、空调设备噪音较大
空调设备末端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噪音超标是暖通空调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由于其管线布置十分复杂,要求空调系统的管路布置必须契合建筑结构。虽然目前的风机盘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很多厂家的产品在噪音指标方面都基本能够达标,但在实际环境中运行时测得的噪音值却远远高于产品的标注参数。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厂家在组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且没有进行检测和整改;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拆卸和安装不正确所造成的,如没有采用软接头联接管道和空调,排风管与空调器之间的连接不紧密等;三是设备所在的土建基础不平整或者空调安装不平,空调器的吊点受力不均匀或者吊杆上没有安装锁紧螺母等,引起空调器的振动,从而导致噪音超标。
二、述建筑暖通工程的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管线标高、定位交叉问题的处理
对于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的管线标高、定位交叉问题,可着重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加以规避。在进行安装工程设计时,要应用管道综合设计的方法,对安装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管道要做统一的规划、布置,对空调房间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方便日后相关施工问题的发现。
2、处理空调水系统循环方法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要全面的考虑水压和温度可能对管道产生的影响,管道材料要选择耐腐蚀性强的,同时在间隙故障发生的情况下管道仍然可以使用。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为确保水循环畅通应做好管道高度和幅度的布置,并安装排气阀。另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使水循环水质得到改善,采用化学手段有两种方法即离子交换法和加入化学药剂稳定水质,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将管道内的污渍彻底清理干净,防治管道内水变浑浊,水质稳定了其水循环也就得到了保证。使用化学药剂技术相对要求更严格苛刻,需对水质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通过动态模拟方式确定。
3、结露滴水问题的处理
对于空调调试运行阶段常见的结露滴水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第一,对保温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在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和施工中检查时,严禁用大保温套管套小管道。弯头、阀门、法兰和相关接口部位的保温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保温层安装时,要保证其与管道外壁结合紧密。第二,可以在穿墙部位为冷冻管加设保温保护套管,穿墙部位保温层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可得到有效保证。第三,在吊顶封板前对风机盘管滴水管进行清理,保持其洁净。
4、降低空调运行噪音
由于空调运行产生噪音,对百姓生活及空调本身都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空调运行噪音,可以在空调安装过程中采取分项安装的方法,使空调噪音问题得到改善,在暖通空调安装中较为常见的降低噪音方法有:第一,采用吸音措施。在安装空调时可以采用吸引措施降低空调机房的噪音,在空调房内墙面使用具有吸引和隔音效果的材料,将空调噪音外传降至最低;第二,水管安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此方面内容包括冷却水管吊架和冷冻水主干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将吊架固定在梁上,还可以将吊架固定在梁和梁架设的槽钢横梁上,水管穿墙位置要使用套管,这样便于使用助燃材料将缝隙堵住,避免噪音从缝隙进入到室内;第三,降低风系统噪音。在风机的进口和出口位置安装消声器,通过此种方法将新风进口的噪音降低,同时新风消声器和空调的保温工作也不容忽视,在风系统内壁使用隔音效果较好材料,使风管的噪音降低。
三、加强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1、加强对施工材料配件的控制
空调设备和管道以及相关的材料和零配件的质量都影响到暖通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运行质量。因此务必做好设备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材料设备的检查与验收。对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以及施工单位自身采购的材料都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由技术人员查验材料设备的合格证明、出厂质量证明等,没有相关证明的材料设备不允许进场,同时检查材料设备的生产日期、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合。管材、管件、散热器以及阀门等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原件严格检查其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剔除没有合格证明的原件。材料设备按照名称、型号以及规格进行摆放和存贮。某些材料需要进行施工强度以及严密性的试验,严格把好质量关。
2、做好同其他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随着建筑功能布局的发展,其使用功能日趋完善,这也导致室内的吊顶的净空高度非常有限。要在这个非常有限的空间中同时做好送风管、回风管、冷凝水管、回管以及供水管等管道线路,以及电气专业中的强弱点桥架、电线管以及母线槽等的布设是一件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属于给水管、雨水和污水管道的配合,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在工作中充分与其他工种进行配合,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确定好各自专业管线的位置与标高,避免出现交叉现象。
结束语
建筑暖通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建筑工程发展和创新的水平,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要素。暖通工程的建设应做好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障暖通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浅谈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工程合同风险主要类型和具体分析
1、工程合同文本合法性的风险
在这一点上风险最小。因为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很重要的一个商务性合同,因此建设工程合同违反国家大法的可能性不大。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签订合同的专业化。
2、工程合同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为了缔结建设工程合同,必须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这一点的风险也不会很大。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来缔结合同,目前相当普遍。只有规模相对较小的工程,可以采取直接发包的方式签订合同,这样的合同业主就要承担风险。
3、工程合同中承包商的资质风险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来说,承包商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点。而相关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一个承包商所应该具有的一系列资质。达不到这些基本的资质,就是不合格的承包商,就不能对建设项目承包施工。如果没有资质的实际承包商借用他人的资质等级,挂假名而进行承包施工的同样属于不合格承包商,同他们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也是无效的。如果承包商具有签订合同所需资质,但实际履行施工的施工方和当初签订合同时的承包商并非同一单位,也是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业主必须对此严格审查,否则,会对建设工程造成巨大风险。
4、工程合同的计价类型风险
建设工程需要花费多少资金,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必须做出明确规定,建设工程规模大小不一,计价方式也有不同类型。根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价款可以分为:固定总价、固定单价以及可调价格三种类型。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计价类型,使之符合工程要求。而一旦选择不慎,则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业主必须对此加强管理,在拟定合同的时候就要进行专业评估,选择出合理的价款类型加以实施,并辅之以相应的限制性条款。
5、工程合同的工程款支付风险
工程合同中如何支付款项,必须要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一一落实。在拟订合同时要仔细推敲,以制定出合理的工程款支付协议。工程款包括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竣工款、索赔款以及合同以外的零星款项。对于合同中能够明确规定的,就尽量在合同中明确地规定出来,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纠纷,造成资金损失;对于合同中无法具体规定的款项,在实际支付操作中,就要凭借业主进行优质管理,把风险降到最低。
6、工程合同的现场派驻工程师授权风险
在一般的建设工程中,施工现场会有业主委托前来现场监督施工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在施工现场享有一定职权,在有必要时可以干预现场施工工作。对于这些派驻工程师,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都应事先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在合同中规定不明确,将会造成人力物力损失,还会耽误施工进度。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招标文件的评审
购买招标文件后,由招标投标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招标文件评审,由各职能部门对相应管理职责提出评审意见,主要针对招标文件中工期、安全、质量、进度、资金支付、结算条件、施工环境、材料设备供应、交工验收及税收等风险因素进行评审,再由招标投标部门收集汇总评审意见,组织评审组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风险因素,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吃透业主意图和要求,制定相应投标策略,尽可能在投标书中,在作出相应投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的情况下作出有利的选择。
2、合同谈判及签约阶段的风险防范
施工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如经营管理部,负责施工合同的审阅,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实施监督、管理、控制。在合同实质内容审查时,对有关的条款内容应引进足够重视。要注意避免合同工期约定的风险,如开工时间约定以开工报告之日起算,合同约定按日计算逾期竣工违约金的,最好有封顶条款,对工期保证金的处罚约定要合理,避免逾期数日全额扣罚。要注意质量标准及竣工验收条款的风险防范。要注意工程款支付及结算条款的风险防范,约定结算款的支付时间尽量不要超过行使优先权的时间,争取约定默认条款,保修金条款应明确约定分期扣回的时间和比例。注意对通用条款的研究,把握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的关系,化解通用条款对施工方不利的规定,运用通用条款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意内部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注意订立争议解决条款的风险防范。
3、进行合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
识别风险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构成风险结构层次图,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把不利因素找出来,从反向角度来论证,最后,通过对项目进行后评估不断积累经验,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我们把风险定义为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见风险的大小与出现不利结果的概率大小成正比。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仅仅利用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来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为基础,对具体的建设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风险分析也就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加入风险因素,例如法律风险因素、经济风险因素等。
4、注意施工阶段的索赔管理
(1)要注意索赔的技巧性。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施工单位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是由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在解决索赔问题中,由于双方利益和期望的差异性,在谈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的争执。如果施工单位态度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会造成双方关系紧张,失去长期合作的机会。因此,在索赔谈判中,施工单位应避免和业主发生冲突,要善于整合双方的差异,寻找付出较小代价就能给业主带来很大利益的条款。此外,让步是解决争议的常用技巧,在具体操作中,施工单位应提出较高的索赔期望,经双方谈判,在业主敏感的利益支出作出让步,如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等,同时争取业主作出相应的让步,从而实现索赔目标。
(2)要注意索赔的及时性。进行索赔应在索赔事件发生之时,而不是之后出具正式函件通知业主或其代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FIDIC合同对许多索赔时间都有时效期限,如对工程师签发的图纸或指令过迟而造成了工期延期,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书面通知工程师并报告业主,出具工期索赔细节。逾期不报,业主有权拒绝索赔要求。
(3)要确保索赔资料的完整性。只有实际发生了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一方才能向对方索赔。经济损失指因对方因素造成合同外的额外支出,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额外开支,权利损害是指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损失,但造成了一方权利上的损害,如由于恶劣气候条件对工程进度的不利影响,施工单位有权要求工期延长等。因此,发生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应是提出索赔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风险防范对于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让自己可能遭受的工程合同中承包商资质风险、招投标过程风险、工程款支付风险等降到最低,必须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丘逸匡.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J].内江科技,2010,(03).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 工程预结算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得以全面落实,并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能否实现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工程预结算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工程量的计算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项目预决算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决定了工程资金的投入与运用的总体状况。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内容,其对于技术性、科学性、客观性的要求较高。工程量的计算要由专业的建筑工程造价人员来进行,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目标、施工设计图纸要求,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等最终来确定。只有准确的掌握了工程量的计算结果,才能较为全面的计算出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情况,进而做出全面准确的工程造价方案。
1.2 工程整体建设成本的预算
工程整体建设成本的预算是在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工程整体建设成本包括工程量、机械设备选购、建筑材料购买、人员开支、银行贷款偿还、监理费用等多方面的内容,整体建设成本预算是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资金运用情况的科学计划方案。在工程整体建设成本预算工作中,一些较大的项目相对容易计算出来,而应该重视的则是一些细节项目的预算,同时工程预算人员还要坚持“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的基本原则,确保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经济收益的实现。
1.3 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是对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总结,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资金运用情况对工程各项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以最终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不仅仅具有审核工程预算方案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对于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以更好的促进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 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在长期的实践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现已基本实现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但是在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是急需得到改进与完善的。目前,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工程量计算方面。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竣工图纸、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来编制的,是结算编制的基础。工程量计算误差主要不熟悉计算规则,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或漏算等错误。
2.2 套用定额方面。对定额中的缺项套用子目或换算的理解有出入、忽略定额综合解释,不换算系数、高套定额。
2.3 工程签证方面。联系单盲目签证,事后补签,签证表述不清、准确度不够及时间性不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报价很低,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签证,施工现场的乱签证,扰乱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2.4 材料价格方面。主材的型号、材质在设计中不明确;除去规定的材料价格外,还有大部分采用的是市场价,这也影响了结算的造价。
2.5 预结算人员业务素质方面。极少数的预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以致计算失真。工程预结算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有的工程预结算从业人员就掌握了一门技术和学科,不能满足工程预结算这种多学科综合,多层次的多知识人才要求的需要
3 建筑工程结算中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1 工程量计算问题
应熟练地掌握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的准确度是决定工程结算的前提,因此,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在审核中如不熟悉计算规则,多算冒算的工程量就难以察觉。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3.2 套用定额问题
熟悉定额中分部分项内容。审核人员首先要熟悉定额每个项目中注明的基价中包括和不包括的项目内容,特别是一些综合定额项目。但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结算中对前列项目中已包括的内容重复立项,审核人员如果不熟悉定额内容,就会使其蒙混过关,增加工程造价。
3.3 工程签证问题
现场签证即施工签证,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及实际施工确认签证:主体工程中隐蔽工程签证;其中主体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及时签证尤为重要,这种工程事后根本无法核对其工程量,所以必须是在施工的同时,画好隐蔽图检查隐蔽验收记录,手续要完整。口头承诺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人结算。这些签证最好在施工的同时计算实际金额。交建设单位签证,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事后纠纷。
3.4 材料价格问题
因为设计图纸对一些装饰材料只指定规格与品种,而不能指定生产厂家。目前市场上的伪劣产品较多,就是同一种合格或优质产品,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价格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一些高级装饰材料,进货前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其价格必须要有建设单位签证。对于一些涉及工程较多而工期又较长的工程,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必须分期多批对主要建材与建设单位进行价格签证。签证是结算的计算依据,它必须数据准确。
3.5 工程预结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
工程预结算从业人员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都有全面的了解。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多层次知识的人才。以提高工程预结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预结算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不存侥幸心理。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违法行为;性质;构成要件;界定
《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第一款第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对“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以下简称“该违法行为”)这一档案违法行为的性质、构成要件进行界定,还没有相关的论述,本文对此谈点自己的认识。
1 该违法行为的性质
罪与非罪,是由刑法来规定和调整的,即罪刑法定。《档案法》是一部非刑事单行法律,虽然,也规定有法律责任专章,但不能直接规定刑事罚则,其涉及的违法行为的刑事罚则必须由《刑法》来规定。也就是说,虽然,《档案法》规定了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一违法行为最终构成不构成犯罪,必须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来衡量。从新修订的《刑法》和高检、公安部公布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来看,没有该违法行为的罪名设定、刑事罚则和立案标准,也就是说,从《刑法》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角度来看,该违法行为尚构不成犯罪,而是一般的档案违法行为,此其一。《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该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无论是责令限期改正或是行政处分,都属行政管辖的范围,而不是刑事管辖的范围,可以说,《档案法实施办法》已将该违法行为直接定性为一般的档案违法行为,此其二。由此,笔者认为,该违法行为应定性为一般的档案违法行为,对该违法行为应以《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来处理。
2 该违法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该违法行为是指对档案保管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行为。该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一、该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档案安全保管制度和所存档案的安全;二、该违法行为的客体表现是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所保存的档案造成损失;三、该违法行为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所存档案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四、该违法行为的主观表现是过失。
3 对该违法行为主体范围的界定
笔者认为,从“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的规定来看,该违法行为的行为方式只能是不作为,由于要认定不作为行为构成违法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法律要求履行作为的义务为前提,而担负对所保存档案面临危险采取措施义务的不能是一般公民,因此,只有具有某种特定身份且担负着该种义务的人员才可以成为该违法行为的主体。那么,究竟哪些人员担负着该种义务呢?从《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来看,其主体范围包括以下人员:一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二是档案机构负责人和直接负责档案管理的档案员;三是其他应担负所存档案安全保管责任的人员(该部分人员是指由于工作需要,而需长时间调阅利用档案的人员,如档案数字化技术人员、档案修复人员、编史修志人员、审计人员等,根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该部分人员对调阅、借出档案负有安全保管的责任);四是各级党委、人民政府中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按照我国档案馆的管理体制,各地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当地党委、政府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党委、政府担负着为档案馆提供安全的档案保管条件和监督档案安全保管的责任,各级党委、人民政府中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则是直接责任人)。
4 对“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的界定
所谓“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就是指行为人已经认识到所存档案面临着发生损失的危险隐患,如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档案的损失。这就是说,该违法行为中的“明知”仅限于行为人实际上明知,而不包括应当知道。如,档案员负有对所保管档案进行安全检查的责任和义务,却没有认真履行该责任义务,以致对实际出现的危险不知道,这就属于应当知道。虽然,这种应当知道而不知道,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而造成危险发生的行为,对所存档案也具有很大的危害,但应当知道,行为却不是该违法行为“明知”的范围。那么,如何来具体界定“明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4.1 明知的方式。明知的方式有行为人直接观察到的,有他人告知的;有他人正式告知的,有他人非正式告知的;有书面的,有电话、口头的,等等。[1]那么,哪种明知方式是该违法行为的“明知”呢?笔者认为,上述明知方式都是该违法行为的明知方式。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查处该违法行为时,除书面正式的告知外,对行为人直接观察到的和他人告知的,非正式告知的“明知”,应做好证人证言的收集工作。
4.2 明知的时间。对于行为人明知的时间问题,《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并没有规定,仅规定行为人明知所存档案面临危险,就符合该违法行为明知的要素。因此,笔者认为,无论行为人在明知后是否一直保持“明知”,在没有采取措施(一些“例外”情况,在5.1中有论述)的情况下,致使所存档案面临的危险发生,造成档案的损失,就应当以该违法行为论处。
4.3 明知的内容。在该违法行为中,明知的内容应是所存档案“面临危险”。所谓“面临危险”,也就是所存档案正处在发生损害的可能性。但这种危险造成档案损失的程度有轻重之别,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因此,在对该违法行为查处时,应认真加以分析。
4.3.1 明知的危险应是造成档案损失具体危害结果的危险。在档案保管中,影响档案安全保管的危险很多,如,库房有裂缝,温湿度达不到要求,电子文件保管场所没有电子屏蔽装置,等等。这些危险,既有档案实体方面的,又有档案信息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因素的,又有人为管理因素的;既有外部因素的,又有内部因素的;既有制度因素的,又有技术因素的;既有明显可以看得见的,又有隐性看不见的;既有瞬间发生的,又有长期积累的。[2]对于哪些危险是该违法行为中行为人所应“明知的危险”《档案法实施办法》没有规定,笔者认为,由于该违法行为必须以《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的“造成档案损失的”为构成要件,所以,行为人应当明知的“危险”应是造成档案损失具体危害结果的危险,或者说,在行为人对其所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预见中,必须包含造成档案损失的具体的危害结果,而不是预见发生一般的、不可预测的、抽象的危害结果的危险。如,档案库房外部主电源突然连线,导致库内空调着火,进而引起火灾,造成了库内档案损失的事故。由于“档案库房外部主电源突然连线”这种危险是不可预知的,库房管理人员就不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相反,如果库房管理人员已发现库房内电线老化,存在引起火灾的危险,而没有采取措施,那么,这种危险就应当界定为库房管理人员应当明知的危险,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行为人尽可能对一般的危害结果有预见,而对具体的危害结果根本不可能预见,那么,即使其行为实际造成了档案损失的结果,也不应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如库房温湿度不符合要求会造成档案材料的老化、字迹的褪变,但这种危险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到底什么时间发生档案实质性的、具体的损失是不可以预见的,那么,这种危险,就不应是该违法行为中要求的明知内容。
4.3.2 危险导致档案损失可能性大小的问题。对于行为人是明知危险造成档案损失的可能性大时才追究违法责任,或是不管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大或小都应追究违法责任的问题,档案法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只要行为人认识到隐患发生会对所存档案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不管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大或小,都应当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否则,由此而造成档案损失的,行为人就应承担违法责任。如果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档案损失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时才追究其违法责任,就会使那些仅认识到档案损失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不采取措施进而导致档案损失的行为逃脱责任,也会使那些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的人狡辩说其并没有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从而无法追究其违法责任。[3]
5 对“不采取措施”的界定
该违法行为中的“不采取措施”,是指行为人对所存档案面临发生损失的危险,有能力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危险,但行为人却不作为的行为。对于“不采取措施”的界定,笔者认为,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5.1 “不采取措施”例外的界定
5.1.1 按照“义务冲突中优先履行更重要义务”原则的要求,行为人在明知危险后,尚有比采取该措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也来不及或无法安排他人采取措施时,档案损失已经发生,则行为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不采取措施”。
5.1.2 行为人根本没有能力(如病重、被限制人身自由等)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档案损失事故发生的前提下,则行为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不采取措施”;行为人虽没有能力(技能)采取措施,但有能力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而没有报告,造成档案损失的,应界定为“不采取措施”。
5.1.3 行为人在明知危险后,已没有时间采取适当措施来避免档案损失发生的,则行为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不采取措施”。
5.1.4 行为人在明知危险后,无论是否采取措施,自然都会使档案损失事故发生的,则行为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不采取措施”。
5.2 “采取措施不当”的界定
5.2.1 行为人明知危险时,有充足的时间采取措施以避免档案损失事故的发生,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虽然,后来采取了措施,仍没有避免档案损失事故发生的,则行为人的行为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
5.2.2 行为人在采取措施时,明知所采取的措施根本不足以避免档案损失事故的发生,而没有及时报告或改变更有效的方式的,则行为人的行为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
5.2.3 行为人在采取措施时,虽然,没有认识到所采取的措施根本不足以避免档案损失事故的发生,但其有充分的认识能力,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没认识到,则说明行为人仍然存在过错,也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
5.2.4 行为人在采取措施时,不仅主观上没有认识到所采取的措施根本不足以避免档案损失事故的发生,而且,从其智力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知识水平、技术熟练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其根本没有这种认知能力,那么,根据“法不责其无能”的原则,则行为人的行为不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4]
5.2.5 行为人在明知危险时,因其能力不足以使其采取有效措施,但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作了汇报的,则行为人的行为不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
5.2.6 行为人虽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这种措施根本不足以防止档案损失事故的发生,但行为人把这种情况及时反映给了有关负责人,而有关负责人根本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排除事故,则行为人的行为不应承担该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
6 对“档案损失”的界定
该违法行为中的“档案损失”,是指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具体的实质性的危害结果,或者,是包含隐性的、抽象的危害结果?《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没有具体的规定。笔者认为,该违法行为中的“档案损失”,应是指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具体的实质性的危害结果。因为,在该违法行为中,造成所保存档案的损失,是构成该违法行为的关键要件,只有具备这个要件,该违法行为才能成立,如果这个关键要件是隐性的、抽象的,不仅无法对其危害结果进行界定,而且也不利于对该违法行为违法责任的追究。因此,该违法行为中的“档案损失”,必须是所保存档案被水渍、损毁,电子档案信息丢失等具体的实质性的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