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11:08:03
导语:在大学生与手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网络也日益成为新兴的网络阵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截至2014年6月,我国成为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约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提升83.4%,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报告同时指出,大学生是所有青少年上网人群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最高的,约97.4%的大学生都使用手机来上网。以上数据显示,手机的使用己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其个人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有非常充足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经过紧张的学习后他们需要为自己减压,此时人际交往就是最好的方式。经过人际交往活动,大学生可以获得友情,可以融入集体的生活中,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人,从而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个人情绪的影响
年龄在18―24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及心理都渐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发展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好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紧张等都会给其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对疏导和调节大学生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其个人的积极发展。同时,大学生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彼此,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问卷的构成及设计目的
(1)问卷的构成。本次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在发放、收回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调查对象即本文主体――大学生。本次问卷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文主体即在校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对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年级进行分析,了解各个不同年级和男女使用手机的比例和基本信息特征,进而了解整个样本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本次问卷的重点,主要内容是问题的选择,通过对在校生手机使用过程娱乐、通讯及人际交往行为的使用频率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范围、方式和特征。进而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圈的影响的认识。
(2) 问卷设计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手机对其的影响和大学生对这些影响的认识,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同时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进一步发挥手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分析
(1)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主要采取现实随机发放的途径,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图书馆进行。共发放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6%,覆盖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
(2)样本特征 整理分析样本后发现,受访者年级、性别比例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利于对整体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样本特征具体如下图:
图1受访者所在年级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显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经常使用的几种重要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如下:
1、消除了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远距离情感维系
81.1%的在校生认为手机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面对面交流更方便。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社交软件,能在第一时间与好友分享信息,交流感情。由于经常通过电话、短信联系,通过社交软件查看朋友圈等,即使相隔多年没有碰面的老友也不会感到生疏,仿佛彼此刚刚交流过一样。
2、利于消除近距离的交往困境
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发育特征,他们对于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了解不够充分,实践过程中更是缺乏经验,因此,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困境。问卷数据显示,56.2%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交流是为了避免尴尬。正处于人际交往困境的双方,对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产生排斥时,以手机为媒介的间接交往在此时是化解近距离人际交往困境的最佳选择。是维护彼此尊严,增进彼此了解,解决交往矛盾,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交往的一种好方法。
(三) 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出现严重的伪亲密性、人情淡漠化现象
自从手机介入人际交往之后,交往主体间见面的时间变少了,交心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手机的便捷取代了面对面交谈,问候短信代替了真心的祝福,也隔断了情感的交流。在方便的远程交流的同时加剧了大学生的交往负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情味锐减。
2、手机依赖成瘾,忽视甚至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享受到了手机所带来的便捷后,有的人几乎一天24小时和手机捆绑在了一起,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走在路上都有手机相伴,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更是常见。有上述行为的同学被称为“校园低头族”。手机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工具,确实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手机同时也集娱乐、游戏等一些附加功能于一身,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与手机的粘性。
3、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减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在手机的便捷与多媒体功能不能自拔。其主动的人际交往减少,甚至逃避现实,出现轻微的“社交恐惧”,缺乏人际交往的热情,使其人际交往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以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往。
(四)培养大学生自身素质,减少手机的使用
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因而减少手机的使用是解决其负面影响的关键之一。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对手机网络、流量等手机使用内容进行适当的控制,加强自身网络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自己整日使用手机,过度依赖手机。不要把时间都用在手机的使用上,应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必需的时候使用手机,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国际新闻界.2006.7.
[3] 朱海松.无线营销-第五媒体的互动适应性[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4] 佟西原.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 大学,2013.
[5] 李旦.碎片化语境下手机媒体的机遇和隐忧[J].2011.23.
[6] 刘瑜,王欢.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7.
[7]张岩松.大学生手机媒体素养浅析[J].新闻传播,2012.04.
关键词 无手机课堂 逆向思考 长效机制 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62-02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天涯和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这句网上流行语逼真地刻画了“低头族”、“拇指族”、“手机病”的形象。如今“手机控”已“潜入”象牙塔里,“两耳不闻上课声,一心只为发帖子”的现象在大学课堂并不鲜见。其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三,一是违反课堂纪律,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不尊重教师的劳动,侵害其他学生的听课权利;三是影响自己的学业,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视力。
“无手机课堂”活动应运而生,最先出现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具体做法是在教室里准备若干个“手机袋”,上课前由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袋中,统一放在教室指定的位置上。随后,活动在一些大学里推广,广西高校也先后打造“无手机课堂”。“上课勿玩手机”“不做低头族,专心听课”等提示语出现广西大学200多间公共教室黑板旁。
然而,轰轰烈烈的“无手机课堂”因其自身的制度缺陷,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被质疑。“无手机课堂”作为努力方向和理想状态而开进行有益尝试,自有其积极意义,但无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但其实质是“堵”而非“疏”,希望借助教师权威,自上而下地推行,缺乏长效机制,难以持续。
一、对“无手机课堂”的逆向思考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实难“独善其身”。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6亿,手机网民超过5亿,手机网民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传统PC网民,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汹来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是时代年轻人的标配,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当然不甘落后。笔者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5个班的200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学生全部拥有智能手机;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用手机上网的有95%,而平均每天花费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有68%。
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增加,购物、游戏、社交、看新闻、获取信息等等。不会上网,就会“out”。我国正在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而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也掀起了一轮创业热潮,青年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使用手机与外界联络的频率很高。同时很多大学生青睐“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也经常使用移动互联网。无视这些现实,想要简单地将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隔绝开来,不现实也不可能。
应该正确认识手机,这是我们探讨和破解大学课堂“拇指族”沉湎于玩手机问题的立足点。手机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玩手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仅为大学课堂所特有,用简单的方法,禁止手机进课堂,尽管占据道德制高点,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二)“低头族”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在关注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同时,教师也该反思。有的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或者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或者“旧瓶装旧酒”,多年的老教案反复使用;或者不去研究学生,没有更新教育理念;或者采用灌输式,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或者满堂讲授,缺乏互动。一旦教师的教学活动被手机打败了,仅仅靠禁令来维系课堂纪律,一时或有效果,但非长久之计。
这应让教师反思,倒逼课堂教学改革。从学生被动接受变成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与学从单向变成双向互动;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增强时代感,增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度;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料,让课堂灵动起来。
(三)“无手机课堂”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一是“无手机课堂”活动缺乏具有刚性约束力的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目前,高校大多采用发倡议书、张贴口号标语的方式,用搞运动的模式来建设“无手机课堂”,尽管短时间会有一定的成效,但边际效应会不断下降。在现实中,不断有学生找借口挑战“无手机课堂”,最后名存实亡。二是缺乏告别手机的内生动力。在短时间,迫于压力,大学生会遵守相关规则,但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制过度难免适得其反,还易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无手机课堂”将携带手机的学生视为可能违规“玩手机”者,容易导致扩大打击面。
二、课堂教学中手机管控和运用的创新探索
对于大学课堂的手机管控问题,要厘清两个认识,一是带手机进入课堂与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的区别;二是课堂上借助手机服务于教学与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区别。对于课堂中因学生玩手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不能坐视不管,应积极干预。“无手机课堂”仅仅是管控措施中的一项,更重要的是建设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多管齐下整治“低头族”。对于大学课堂“手机病”顽疾,笔者探索了多种干预和管控措施,让学生做到“不想玩”“不敢玩”和“不能玩”。
“不想玩”: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价值引导。“无手机课堂”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在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强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运用漫画、小品、相声等载体,生动形象地宣传“手机病”的危害。其次是重考核。将“上课不玩手机”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班委会建立起更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上远离手机者优先获得奖学金、助学金,优先评优、评先等。三是守承诺。引导学生签订“无手机课堂”承诺书,凡签订承诺书的,在所修课程考核中获得一定额度的加分,不签订承诺书的,不能获得加分。对签订承诺书者,按违反规定的数量给予扣分,直至加分总数扣完为止。四是定规矩。制定文明使用手机的班规公约,对手机使用设置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有了科学的制度体系,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有形化的制度和无形化的文化共同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构价值,重塑课堂生态和文化。
不敢玩:用课堂吸引力“争夺”学生。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流程,精心设置互动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用课堂的内在逻辑“红线”牵引学生,整个课堂形成正向力,一旦学生分神玩手机就会在课堂里“out”,课堂文化和氛围让学生不敢用手机。
不能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手机“物理隔离”。我们的教学团队创造了一系列创新课型,教学过程中根本不给学生接触手机的机会。如有教师将学生带到体育场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教师采用模拟危机公关新闻会的形式开展《媒体公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无暇接触手机。
(二)充分发挥手机优势,打造特色课堂。立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特点,利用学生在新媒体使用方面的特长,发挥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和新媒体传播载体的独特优势,创新出新的课堂教学范式,让手机为我服务,为教学服务。据初步统计,笔者每节课让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饱和地使用手机,消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感,增强“心理免疫力”。具体做法如下。
运用手机微信考勤。上课前2分钟,用手机签到,并附上所在位置的GPS定位截图;下课后2分钟用手机签退,同样附上所在位置。
借助新媒体教学。将教学案例放在微信和微博共享;教学环节中设有微信墙、微信问卷、微信调查、微信讨论。用手机服务教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开展新媒体实践。组织学生申请和设计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分组由学生定期维护,更新和推送新闻,每次上课组织学生对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媒体进行点评。
尝试用手机组织考试。考试期间,学生的智能手机卡取出来,在学校网络部门提供的WiFi环境下用指定的浏览器访问,通过考号和通行证书参加考试,全程实现无纸笔,全程监控防止舞弊。并且考试一结束就读出成绩。这一新的考试形式,教师和学生都轻松省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手机是中性的,它既可以是“低头族”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运用新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新工具,关键是教师主动探索和创新,积极作为,创造出更加丰富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本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西高职新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喜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探――洛阳L高校“无手机课堂”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2]谢菁,时烨璐,黄阳阳. 大学生班级学风建设现状及建议[J]. 现代交际, 2014,(06).
[3]董振华.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4]胡乐乐.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N].光明日报, 2014,(11).
关键词: 微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研究
大数据时代,“微”字头产品相继问世,催生了一种涵盖社交、文学、电影、传媒、公益等多方面的“微文化”,以“微乎其微、神乎其神”的方式吸引并影响着这一代青年大学生。微文化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强大,已然成为舆论战场的主力军并渗透进社会文化的骨髓。微文化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决定了其在教育领域必然饱受争议。正因如此,了解微文化,探索其实际影响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研究的实施
为了全面了解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面向省内8所高校师生分别设计了问卷1与问卷2,涵盖上网时长、上网设备、上网内容、对微文化的认知(尤其思想教育功能)及微平台应用。公共政治课通常开设在第1至4学期,故此次调查仅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思政任课教师。随机调查师生,问卷1发放300份,收回289份,有效样本285份(包括大一112份,大二173份),问卷2发放42份,全部收回并有效,借助EXCEL等统计工具作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
可以看出,约五成学生上网时长趋于合理,每周均控制在10小时以内,近四成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10~20小时,略微偏多,有35位同学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其中8位超过40小时。数据反映当代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属普遍现象,超八成学生日均上网约2至3小时,12%的大学生达4小时或以上。电脑与手机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媒介,正常网络活动包括购物、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查阅学习资料。通过调查时侧面了解,网上学习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太高。与大学新生相比,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增加,智能手机上网更普及,课内外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更普遍。
数据显示,与学生相比,教师的“网瘾”更重,21%每周上网20~40小时,12%达40小时以上,电脑与手机上网使用频率仍然排在前两位,但两者差距悬殊,55%的教师选择电脑上网。可能因为高校教师可支配时间较多,教学与科研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在手机上操作非常不方便。不少教师表示,他们愿意在电脑上工作,在手机或平板上休闲娱乐,这解释了为何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较学生比例更高。
2.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及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91%的学生和73%的教师对“微文化”有一定了解,100%的学生和90%的教师都已开通微博或微信,说明微文化已正式进入师生的生活圈。87%的学生与59%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或有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但学生却反映只有41%的高校开通官方微平台,说明高校公众微平台仍未建立或只留于形式。不愿通过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均表示他们担心这会让本就深陷网瘾的大学生愈演愈烈,而且对大学生能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没有信心。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无法辨识网络信息的真伪,曾经有过转发虚假信息的经历或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忧。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微文化既带来了希望,又多了一份担忧。微文化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以更具时代感的多样化教育内容,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然而,飞速发展的移动网络服务于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其带来的副作用。大学生弹指间便可传播或获取信息,极易对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产生不满,从而弱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微时代网络泛滥的信息严重限制了校内舆情的可控性,一些失实报道或诈骗信息一旦传出,就会迅速传播散开,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方面。
(1)忽视了微平台的教育功能
在大众眼中,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平台主要用于抒感、交友聊天、收发红包等社交娱乐功能,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他们并未对微平台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利用,忽视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功能。高校微文化建设尚未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力并未撼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还是以发表个人生活与情绪、转发他人内容居多,极少借助微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微媒介的应用水平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例不均衡,这可能造成生理机能、学习技能、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均衡,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媒介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微媒介缺乏认知与认同、疏于学习与应用,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落伍过时,教育内容与高校大学生完全脱节、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极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与厌恶感。
2.大学生群体方面。
(1)对网络生活缺乏自我掌控能力
面对充满无限诱惑的网络,大学生自控力缺失表现在目的不明确、生活无规律、情绪易失控、道德责任感缺失等方面。高校教育秉承“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寄予以自控能力为主的自我教育人格的形成。从紧张的中学生活懵然进入大学,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尚不能适应相对宽松、彰显个性自由的高校生活,加上仍处青春萌动期,社会阅历不足,解决问题显草率、意气用事。自我控制力意味着人的成长与成熟,通过控制注意力、情绪和行为实现自我潜能。
(2)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辨识能力
时下晋升“第一传媒”的网络,有着无法比拟、不可取代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呈现“裂变式”传播,不良或虚假信息容易泛滥,消极情绪容易滋生。这无疑会“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慢慢地“吞噬”他们的认知力和判断力。面对网络信息的挑战,大学生务必用“鹰”一样的睿智头脑、犀利眼神审视与辨识,拒绝扭曲的价值追求与低俗的行为方式。
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政府净化网络,营造良好的微文化大环境。
政府需积极应对,尽快出台详尽的行业准则,监督并干预网络微媒介,做到时时监管微文化。软件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对微内容进行实时净化过滤,从根源上斩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杜绝“危文化”,确保风清气正的微文化环境。同时,加大宣传规范网络行为,广泛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因为良好微文化环境的塑造,需要社会的共同监督、行业的自我约束与个体的自觉执行。
2.高校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微文化思想教育功能。
微文化渗透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坦然理性地面对形势的变化,提高自身现代文化接受与应用能力,“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其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新阵地。借助“微”字主题的核心圈,洞察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与需求,倡导主流价值形态。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不拘泥于理论灌输,通过校园微论坛、微报纸、微广播、微公益、微视频等多元教育平台,在师生的参与互动中以文化促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受尊重。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应充分彰显微文化的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
3.大学生加强自律,提高媒介素养与价值判断能力
作为微文化的主要受众群,大学生应辩证看待微文化,抛开个人情感与偏爱,洞察微文化的教育价值内涵,时刻保持谨慎态度,学会自主甄别真伪,做到“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同时,作为未来社会核心,大学青年应以高度的自控力与严格的自律能力,合理安排时间,明确上网需求和上网目标,拒绝成为“刷屏一族”;培养社会责任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创造并传播更有意义、有价值的“微内容”,让“微文化”生长在阳光下;抱着正确、坦然的上网心态,既保持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与学习态度,又学会主动驾驭信息,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毒害,不哗众取宠,不盲目追求点击率,做到“慎言、慎行、慎独”。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工业大学,2014.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5.
[3]卢尚月.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5(2).
[4]唐爱民,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5]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关键词:信息异化;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49-02
一、信息异化的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信息资源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我们已经真真切切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快捷,使人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但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彰显,其中信息异化问题就是目前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信息异化的概念是由哲学概念中的“异化”衍生而来的。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了原有内涵,反而演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1]。通俗的说,就是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正以某种形式改变着现代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导致人们对信息产生了高度的依赖而不能自拔,即信息技术对人的控制不断加深。
二、大学生信息异化的表现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最敏感、最迅速的群体,也是受网络信息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群体。据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达到38.5%,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接近90%[2]。事实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网络环境,面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正处于身心发展波动时期的大学生很难把握,从而发生信息异化的现象。
1.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主要是因无法获得、理解、利用信息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网络信息量巨大,对于缺乏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在搜索、鉴别、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无助甚至无所适从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甚至感到莫名的焦虑、恐惧,以至出现强迫症的病理表现。例如有的人会担心网络交易后密码泄漏,反复修改密码;有的人由于无法辨别有用和无用信息,习惯性刷新、保存大量网页等。
2.信息依赖症
信息依赖症是信息时代对网络信息表现的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时代,上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但是有人对网络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喜欢网络购物,漫无目的地浏览购物网站;有的人依赖网络查询信息,寻找答案,离开网络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人迷恋网络游戏,一段时间不玩就觉得无所适从、生活空虚,甚至导致学业荒废等。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给当事人造成伤害的现象[3]。网络暴力不同于生活中的拳脚相加,它是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性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并且具有社会正义感、易冲动,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违背传统价值观、人类公共道德的事件,容易言辞激烈,出现网络暴力的行为。
4.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时,网络媒介采取“协同过滤机制”,根据以往用户选择信息的情况分析用户喜好,并将趋近于用户兴趣、爱好的信息优先推荐给用户的现象。信息窄化的出现与人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海量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脑的存储能力,人们通过自主选择,更容易注意、理解、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年龄相仿,生活规律相似,学习内容相近,对信息选择的观点也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而趋近于相似。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的信息也更易趋于窄化。
5.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人们有意制造、传播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信息,导致危害他人利益或降低信息获取效率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网络散播虚假信息、制造无用信息以及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有害行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感觉自己隐藏在虚拟世界之中,在随意信息垃圾、有害病毒之后,自认为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转发虚假、有害信息。同时,对于经常需要查找信息、补充学习资料的学生来说,冗余的信息也增加了他们查找信息的难度。因此,信息污染对于大学生来说危害较大。
三、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传统途径之一。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图书馆更应从自身出发,在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寻找读者服务的突破点,帮助大学生摆脱信息异化的禁锢。
1.信息服务的拓展
大学生信息焦虑症的产生与他们对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密切相关。高校图书馆从拓展信息服务入手,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分辨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焦虑的产生。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播信息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4]。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简单提问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传递的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仅限于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分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5]。拓展信息服务可以从满足大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想读者所想,在大学生迫切需要信息服务的几个重点阶段,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在大一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将图书馆的功能、服务内容告知他们,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为学生提供信息检索辅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收集、整理文献信息,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为学生创新团队、兴趣小组等团体提供信息检索辅导等信息服务,增强学生团队的学术水平等。
2.文化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信息依赖症的产生与他们学习生活单调、缺少适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关。图书馆作为学校服务育人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开展有益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打造拓展视野的平台,给予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空间。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厅室帮助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讨论,寻找阅读的真谛;可以为大学生开辟影音欣赏等活动,播放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电影、纪录片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通过设立英语沙龙、阅读角等厅室,为学生提供阅读讨论、兴趣交流的平台;可以聘请专家开办学生感兴趣的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就业等。
3.网站系统的监管
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产生与网络具有隐蔽性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网站、论坛的监管,防止网络暴力在图书馆网站上发生。首先,可以采用实名制的方式管理图书馆网站上的BBS论坛,要求学生或教职工用真实姓名、读者证号进行用户注册后,才能在论坛上发表言论。其次,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采用信息网址的追踪软件、网络安全保护软件等,对主页进行监管、维护,让网络技术成为“把关人”。第三,设置人员定期对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过激言论进行筛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虚假的信息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言论的迅速扩散。
4.深入导读的开展
大学生信息窄化的产生与大学生信息源短缺、分辨信息能力低有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深入导读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建立与学校各个院系、专业的联系机制,由有专业背景的馆员了解学科研究的新动态,掌握各个年级主要课程的推荐书目,并及时采购相关图书。其次,开通读者推荐购买图书的渠道,通过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专栏的方式,由读者填写表格,推荐购买感兴趣的图书,再由图书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及时采购并通知读者及时借阅。第三,通过设立新书区、新书专架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图书。通过公布图书借阅排行榜、期刊阅读排行榜等形式向读者推荐好的图书、期刊。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分辨能力,从而减弱网络信息窄化带来的弊端。
5.信息素养的培养
遏制信息污染,应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入手。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个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地检索、评估、组织与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修养三个方面[6]。信息素养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升,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规范、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图书馆可以利用检索培训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从信息检索利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修养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从自身出发,自觉遏制信息污染。
参考文献:
[1]孙瑞英.信息异化与信息异化的根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5).
[2]王欢,常永亮.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刘明.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4]黄宗忠.论图书馆核心价值(上)[J].图书馆论坛,2007(12).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 信息化手段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63-0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形成了一种潮流,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也要顺应信息化潮流,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 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特点
研究生的学习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区别,大学生主要是广猎知识,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方式,而研究生主要是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主要学习形式并不是到班里去听讲,研究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实验室、研究所或图书馆,部分理工科研究生为了实验项目需要到野外去。在时间安排上,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课堂学习上,而研究生主要是在以导师辅导为主的问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上。在信息方面,大学生以获取书本知识为主,研究生是以书本知识为依托,不断借助先进媒体获取外界信息,增加科研能力。大学生受班级纪律与同学之间的道德常规影响最深,而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是分开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独立,依靠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自主的过程。
二 信息化手段的特点
信息化手段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某一领域应用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各行业不断地普及。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也不断深入,并逐渐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为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与传统管理相比,有以下优势:
1.信息化具有及时性和快捷性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受时空限制的计算机、手机等可以联网的现代信息智能化设备,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并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形成一种灵活便捷的管理沟通体系。
2.信息化具有交互性和自由性
研究生管理工作可充分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互动性,运用多种信息网络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师生之间可通过多种方式就当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咨询与指导,实现学生与管理者的互动。
3.信息化具有容量大和更新快的特征
信息化管理可将日常事务流程化、操作便捷化,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还可降低工作成本,特别是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扩大了管理的辐射范围,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对学生的信息建立电子化管理,日常的选课退课、考试报名安排、学籍信息和毕业信息、论文答辩和就业信息等,通过电子网络系统来管理,可以为学生和管理人员带来方便,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 提高研究生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教育本身就处于一个“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高等学校是教育系统中处于高层次的学校组织,结构松散是高等学校鲜明的特征。高等学校中的研究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性群体,研究生是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科研人才,更加侧重于培养更高层的科研技术型人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信息化,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1.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事务性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大体上包括研究生招生就业管理、研究生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生教育环节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最主要的是研究生教育环节的管理,包括学籍、培养方案、选课、成绩和学位等管理过程。随着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研究生管理人员数量没有相应增加,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高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一方面规范了各个管理过程,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管理过程科学化,减少浪费在各环节沟通上的时间。
2.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动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也会随之变化。由于学生群体按学年来安排学习生活的周期,制定一项制度,只能对同一届学生起作用,下一级学生就要按新的规定来进行管理。由于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和学习生活特点的不固定性和不集中性,作为研究生的教学秘书和研工组的老师,没有太多机会向全体学生集中通知一件事或组织大家开会讨论有关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了解更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对于在外地学习或做实验的同学,实现网络远程的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3.研究生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管理的基本性质就是服务性,管理本身并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了更好地为对象提供服务。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服务性体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是研究生和导师,学生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通过各个环节的考核,达到顺利毕业。这其中的事务性业务都要由管理人员来指导和监督完成,导师需要从管理部门得到相关信息,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和指导学生的任务。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们经常到外地出差,参加学术活动或者进行调研等,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所以和研究生导师联系也只能通过信息化手段。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在高校要改进管理模式,促进动态管理。这点在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管理活动中体现较为突出,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达到普及化的今天,一个研究生从开始的招生录取,中期的专业培养、社会实践到最后临近毕业时的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如果都能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繁琐的中间环节,同时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在研究生中的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总之,目前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保证了研究生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这个新生单词,由 phone(手机)与 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人的行为。当今社会,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在大街的人行道、公交车、宾馆、酒店、学校餐厅甚至学校课堂上,随处可见低头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上网、游戏或刷微博的人,一个小小的屏幕就引得他们全神贯注,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
“低头族”正在成为一种日渐严峻的社会病,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危害,就对人的身体危害而言,易产生颈椎病、眼睛疲劳甚至视力减退等眼部疾病等,就心理危害而言,易产生信息依赖,加剧人与人的沟通障碍,导致人情淡漠、亲情疏离、思考退化、认知浅薄。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份关于"低头族”现象的问卷调查显示,该院参与问卷调查的204名同学中:每天低头玩手机超过4小时的大学生占了68%;做了“低头族”后,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的大学生占了40.5%。而高中生“低头族”现象也逐步呈现出愈加严重的趋势。
当前关于“低头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关于大学生“低头族”问题,主要研究大学生“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2.关于“低头族”的行为及心理分析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低头族”的行为表现,并从心理方面分析“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3.关于儿童、青少年“低头族”问题研究。分析了儿童、青少年“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探讨。4. 关于“低头族”的健康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低头族”对身体、心里的危害及如何克服。5.从传播学视域对“低头族”进行研究。当前研究在研究对象人群涉及范围,对“低头族”的概念界定,“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对人的身体、心理造成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同时也使“低头族”现象引起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关注,因而也有了一些实践价值。
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较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的人群对象不够广泛。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群体,对高中生群体关注不够。2.研究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当前研究成果围绕现象就事论事较多,较少从理论高度去深入分析“低头族”产生的根源及解决对策,因而使研究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显得有些单薄无力。3.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善。当前研究提出了一些“低头族”问题的解决方案,总体看这些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对高中生”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高中生”低头族”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高中生“低头族”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现实状况入手,探讨“低头族”现象对高中生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个体联合的帮扶教育体系,从而发挥信息时代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低头族”问题。
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从中理出研究脉络;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实验中学50名高中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5位高中生、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低头族”问题解决的建议。
三、调查分析
本课题设计了关于高中生“低头族”问题的调查问卷,包含17个题目。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回收112份,有效问卷100份。分别有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各56名学生参加了调查,包括男生56名、女生56名。并对山东省实验中学的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了访谈。
(一)高中生存在“低头族”现象,但并不普遍
在“请问您认为自己属于‘低头族’的一员吗”问题中,有9位同学选择“是”,认为自己基本属于“低头族”,有9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低头族”。关于多久使用一次手机,95%的学生是“每天都用”,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在用手机,但多数学生并未产生对手机的严重依赖。
(二)高中生存在使用手机不当现象
关于买手机的最初目的,70%的学生选择了“方便对外联系”,15%的学生选择了“上网”,10%的学生选择“玩游戏、听歌”,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
关于通常在什么场合使用,80%的学生选择“家里”,10%的学生在教室,70%的学生选择“其它公共场所”。
关于上课时间会使用手机吗,仅有4%的学生选择“经常会”,10%的学生选择“偶尔”,10%的学生选择“很少”,78%的学生选择“不会”。看来,大多数学生不会上课用手机。
关于通常您上课玩手机的原因,10%的学生认为是“习惯性的”, 6%的学生认为由于“老师上课没吸引力”,4%的学生是“偶尔处理短信”。 关于您是否会因为玩手机错过听课而后悔,100%的学生选择“是”。
(三)过度使用手机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关于手机对您的学习造成的影响,60%的学生选择“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10%的学生选择“占用大量时间”,20%的学生选择“导致学习缺乏延续性”、“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50%的学生选择“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您觉得‘低头’现象对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2%的同学选择“无负面影响”,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带来身体不适(如脖颈疼痛、眼睛疲劳、头晕目眩等)”,1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人际关系异化(如与身边的人缺乏沟通、朋友见面却各顾各地玩手机等)”,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安全问题(如过马路不注意看车)”,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产生了轻微强迫症或依赖症(如一有空就拿起手C玩、起床后睡觉前必看手机等)”,1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可见过度使用手机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家长和亲友对高中生过度使用手机现象较为关注,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于如果您是“低头族”,旁边人对于您成为“低头族”的态度是什么,60%的同学选择“劝阻”,20%的同学选择“视而不见”, 20%的同学选择“旁边人受影响,逐渐变成‘低头族’一员”。可见,家长和亲友对高中生“低头族”还是比较关注而且会严加制止的。
在“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您会只顾玩手机吗”问题中,10%的同学选择“是的,经常拿手机玩”,40%的同学选择“还好。偶尔玩一下”,50%的同学选择“不,从不拿手机玩”。
关于“家长是否赞同自己带手机到学校”,20%的同学选择“赞同”,80%的同学选择“不赞同”,可见大多数家长不主张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
关于如果手机被老师发现过是否坚持再带手机进校园,90%的学生选择“不是”,可见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遵守学校规定,不带手机进校园。
(五)高中生对抵制“低头”现象、减少其不良影响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
关于“低头族”的发展趋势,10%的学生认为“越来越普遍”,30%的学生认为“维持现状”,60%的学生认为“有所缓和,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低头’”。可见学生已经在通过行动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关于如果在了解了作为“低头族”对于日常生活的危害时,您还会继续当“低头族”吗,80%的学生选择“不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减少低头的频率”,10%的学生选择“觉得无所谓”,10%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后,会主动改变不良习惯。
关于你认为我们能做健康的“低头族”吗,80%的学生选择“可以”,10%的学生选择“不清楚”,4%的学生选择“不可以”,6%的学生选择“不一定”。大多数学生对于做健康的“低头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强的信心。
(六)关于如何减少和抵制“低头族”现象,教师和家长给出了有益的建议
通过对省实验中学的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访谈,他们都认为“低头族”现象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学习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造成学生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并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手机依赖,影响了学生与同学及周围人的交往,并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下滑趋势。
四、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我们对高中生“低头族”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也逐步探讨了一些解决对策。
由于高中生“低头族”现象已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应构建集社会、学校、家庭与“低头族”个体联合的帮扶教育体系,发挥信息时代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积极作用。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都与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一现象,从而降低手机的危害,积极发挥手机在通讯、学习资料的开拓等积极作用。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低头族”现象。
其次,学校教师应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杜绝上课使用手机现象。
第三,家长应发挥好监督指导作用,营造宽松、和谐、有益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不做“低头族”。
关键词:手机依赖 高职学生 调查问卷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39-02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集通讯、娱乐、社交、购物等多种强大功能于一体的“第五媒体”――手机,手机以其便携、快捷、私密的特点满足了年轻一代对海量信息和广泛社交的追求,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自律性较差、容易沉迷娱乐等特点,自然容易被手机所控制,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念,甚至导致因无法控制自己而过度依赖使用手机的“手机依赖症”。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基于对枣庄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克服手机依赖、建立正确价值观提供借鉴。
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该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枣庄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3份,其中男生42.3%,女生57.7%,一年级37.1%,二年级32.4%,三年级30.5%。问卷设计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常用手机功能、使用手机时间及频率、上课使用手机时间及原因、手机依赖程度等30个问题。44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高职学生手机拥有率达100%,上网普及率达98.2%。从问卷结果分析,高职学生主要使用手机的交友聊天、影音娱乐、阅读小说、获取资讯、撰写微博、网络游戏等功能。其中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率最高,达到91.7%,电话、短信等通讯功能排在第二、三位,游戏功能排在第四位,达34.7%,排在后面的分别是影音娱乐(27.8%)、资讯获取(25.2%)和阅读小说(19.7%)。上课时间出现过看手机行为的达到99.4%,上课经常看手机的有32.3%。男生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占男生总数的37.4%,女生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占女生总数的29.8%。大一学生有28.1%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大二学生有33.7%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大三学生有43.1%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
手机在高职学生中100%的拥有率,和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说明手机已成为高职学生的必需品。社交软件的高使用率反映了当代高职学生孤独又躲避正面社交、从众又特立独行、叛逆又渴望被接纳认可的心理特点。上课看手机形成习惯说明手机已经对高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攀升。
2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和大众传播社会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存在的变动和冲突越多,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多,不确定性促使人们搜寻多种信息来了解社会生活正在发生些什么。[1]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越来越依靠大众新媒体来获取资讯和进行自我社会定位。同时,海量信息使人们应接不暇,造成了社会普遍存在的“快餐文化”和“浅阅读”现象,“茗香书韵”的节奏已经远远赶不上人们奔忙的脚步,手机让人们可以见缝插针地获取资讯、娱乐放松和交友沟通,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2 主观原因
高职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信息筛选能力较差的青年一代,在海量信息面前既欢呼雀跃又无所适从,他们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交新途径、视听新感觉、购物新理念,却容易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荒废了青春、迷失了自我。
首先,手机媒体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刘红和王洪礼研究发现,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2]王相英研究发现,孤独水平与手机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不是名牌大学里的“天之骄子”,多数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一般而存在自卑心理,越自卑就越孤独,越渴望被认可。但是自卑的心态让部分同学对现实社交有一种排斥心态,而手机社交软件的广泛性、主动性、私密性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又巧妙隐藏了他们的自卑,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自信。
其次,手机媒体让他们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播者。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每部手机都是一个“自媒体”,自媒体使得学生从“旁观者”陡然转变成新闻“当事人”,他们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他们生活的境况,甚至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4]他们在发表评论、撰写微博、维护个人空间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自我表达的快乐,而当这种自我表达有人“点赞”或引来围观时,则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手机媒体迎合了他们对娱乐的需求。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在课业之外,比较廉价的娱乐方式就是玩手机,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几乎涵盖了他们所有对娱乐的需求,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控制力,需要付出脑力劳动的、相对被动的学习则显得有些枯燥乏味。
2.3 客观原因
现在的职业院校几乎做到了全网络覆盖,为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餐厅里、教室里甚至厕所里,随处可见“低头族”和“拇指族”的身影。
有些职业院校的社团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许多活动的开展都是配合上级精神,学生没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部分高职教师由于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不够,几十年一本教案念下来,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够,又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管理失之于宽,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不闻不问,甚至在课堂上接打电话,导致学生很难将全部精力放在课堂上,总是受到手机的干扰,甚至直接用玩手机代替上课。
3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探索
调查表明,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首要因素,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对待手机媒体、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建议。
(1)利用手机平台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高职学生缺乏信息判断和筛选能力,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引导而对社会感到失望,甚至是自我放弃、随波逐流。高职院校在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这一便利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发起微话题,举行微访谈,制作微课堂,利用微视频、微电影、微文本、图片、手机报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青春正能量。枣庄职业学院近年来开通了“枣庄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和“青青枣职”两个微信公众平台。“枣庄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从学院层面权威信息,传播学院形象。“青青枣职”面向全体学生,辅助团学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有专业的师生创作团队,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关注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广大师生的重要精神家园。
(2)利用手机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有的高职院校利用屏蔽仪、“手机收纳袋”等方法约束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但技术的进步是把双刃剑,在屏蔽掉手机信号的同时也屏蔽掉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知识宝库,而且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笔者认为,可以为课堂规定一定的“手机松绑时间”,比如:小组讨论或“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时,允许同学们参考手机拓展自己的思路。课前通过“预习导航”设置预习内容,引导同学们利用手机网络的搜索功能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将手机由“学习天敌”变为辅助学习的好帮手。每门学科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大家可以利用微信讨论问题,也可以查看相关的图片视频、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用“活力课堂”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和专注力。近年来,枣庄职业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吸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打造出做、学、教、赛“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动手操作和展开竞赛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这可以说是引导学生克服手机依赖、重回课堂的成功案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因为上课无聊而依赖手机。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APP让手机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控制力,手机依赖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关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继续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去拯救这在手机屏幕前“垮掉的一代”。
参考文献
[1] S.J. Ball-Rokeach,M. L. DeFleur,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3).
[2] 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摘 要: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一次革新,将教育和云计算技术相融合是新时代下必然的结果。为此,主要阐述了基于百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关键词:云计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2801
1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的术语,很多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云计算的程序和数据不再运行和存放在个人台式计算机上,可以托管到“云”中,利用个人电脑或便携设备,经由互联网连接到“云”中,能够让你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你所有的应用程序和信息服务,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这是一个由云计算启动的全新的协同计算的世界。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胜任本职工作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而且还要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知识、原理与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工作。
目前,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分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侧重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程序设计、网络应用等,侧重于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是计算机应用,结合自己的专业进一步深化学习。本文探讨的是针对第一层教学,以培养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整个授课过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又分为三部分,包括计算机硬件的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内容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让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软件操作。
3.1 理论教学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物装置的总称。从硬件体系结构来看,计算机硬件系统采用的基本上还是经典的冯・诺依曼结构,即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OFFICE的使用。互联网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信息安全。
利用百会维基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教学大纲以及各种与课程相关的信息。有了云计算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上网设备登陆百会网利用百会维基查看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主流。利用智能手机便可方便地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用起来很方便。
利用百会文档免费在线建立、撰写、存储和分享文档。运用百会文档的这个功能可以实现网上提交作业,打破了传统的作业上交模式,而且还节约了纸张,为节约国家资源贡献了一份力量。与此同时,教师批改作业的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不再是拿着红笔进行批改,转变为网上批改,批改完后能够及时通过百会文档反馈给学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百会聊聊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及时交流互动。学生在学学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碰到问题的话,可以通过百度或谷歌等网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缺少互动或者互动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利用百会聊聊,就能在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及时对话,从而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3.2 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来的要求掌握Windows XP和Office 2003转变为Windows 7和Office 2010。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重点是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控制面板中硬件、软件的管理。学习Office2010的强大功能,熟练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处理Excel 2010和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的使用方法。Word2010要求掌握文稿编辑和图文混排,Excel 2010要求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和数据管理与图表化,Powerpoint 2010要求掌握编辑演示文稿和演示文稿的美化与放映。如果单纯的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讲解,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就知识讲知识的教学方式,将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恰当地融入到各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Word2010的操作讲解与每个毕业生要写的毕业论文的撰写相结合,让学生既掌握了Word2010的操作又与实际的应用联系起来,当然会让学生觉得有用。Excel 2010的讲解可以与单位的工资表的统计以及相关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Excel 2010的用途。Powerpoint 2010的讲解可以以设计一个寝室PPT大赛为案例进行相关操作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Powerpoint 2010的主要操作。
把Windows 7和Office 2010的实践教学和云计算相结合,能让学生的学习变的更为得心应手。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应有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外,还要求学生参加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利用百会维基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以及教学大纲等。利用百会文档分享教师上课所用的演示文稿,便于课堂上未来得及掌握的学生在课外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学生上交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作业也是通过百会文档进行。很多大的作业无法在课堂上及时完成,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一旦完成便利用百会文档进行提交,操作方便。利用百会聊聊能够实现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利用百会论坛可以将每个学生觉得有用的知识上去,便于大家共同提高。
4 结束语
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云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中,是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教学中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久的将来,云计算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当中,在未来的几年将迎来更大的高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宁,柴利萍.“云计算"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9(9):153154.
[2]林瑜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271274.
[3]黎加厚.云计算辅助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其人格状况不容忽视。其实,针对大学生人格状况的研究,社会上已开展多年,近几年更加趋于细化。近年来,虽然关于高职高专学生人格状况的分析也日渐增多,但基本都是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学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生做出的分析研究。同时,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套用本科学生的人格状况研究结论来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格状况,也不能简单地使用某一地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格状况研究结论,因为各地市的发展状况有明显的差异,对学生的培养也有所不同。
如何根据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格特点制订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成为一个需要细致研究的课题。
河南地处中原,许多学生来自相对偏远的市县,他们所在的学校大多是非重点学校,这与其他省份或大中城市的高职高专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开展豫北地区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格状况的量化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此举一方面可以有效补充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格状况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量表,选择豫北地区的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等10所高职高专院校,并以学校为单位,各抽取100名学生,不分年级、专业,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经过认真分析与研究总结,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基本处于平均值,学生的人格状况健康,但是责任心要加强,在学识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能力与人格因素分析
1.学生学习能力与人格因素的分析
近些年,我省高职高专院校招生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录取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个别学校的投档线已经低于200分,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差距较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
依据卡特尔本人及其他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分析研究,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有恒性、敏感性、独立性、自律性及专业成就个性几个方面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到,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偏弱。
根据谢明聪《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卡氏人格根源特质的相关研究分析》,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特征是高有恒、高自律、低持强、高聪慧等。而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有恒性、聪慧性方面较低,自律方面一般,这也证实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①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等因素偏低,反映了学生缺乏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常识性知识较为薄弱,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力、想象力较弱。学生在学习或做事方面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易敷衍了事,影响自身的成绩。
②学生的怀疑性分值较低,在学习上缺乏努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适应与焦虑方面分值较高,可以看出学生较为敏感和焦虑。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
2.学生适应能力与人格因素的分析
①从次级因素方面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外界的适应性从心理上比较满足,没有过高要求,能够做到自己所期望的或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但同时又因为学生的稳定性、有恒性稍差,所以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毅力不够,拼搏精神不足。
②学生敏感性高,忧虑性稍高,比较在意外界评价。部分学生缺乏主动与人接近的勇气,性格较内向,做事比较怯懦、胆小,对人对事常缺乏信心。
③学生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常采取克制的态度,常被动地适应环境,缺乏探索精神,做事不够果断,不喜欢独立解决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而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
3.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因素的分析
①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求知欲不强,自控力不够。学生的聪慧性低分的比率为24.85% ,高考使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的书本上。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应试科目学习也不扎实。再加上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低头族”。来到大学,许多学生的求知欲不强,自控力不够,上课的出勤率一直是个大问题。有些院校甚至采用全封闭式教学,以此控制学生的外出,控制学生的逃课,把学生“拴”在课堂。这些都不能解决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实际问题。
②从情绪健康方面分析,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更为敏感,与本科学生相比更显得忧虑。学生处事怯懦,依赖性强,容易受人驱使,情绪不稳定。
③从意志健全方面分析,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退让。但学生的求知韧性可嘉,虽然有时难免做得不够好,但是学生不放弃,学校应该看到这一点。
④从自我评价方面分析,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一般很少自傲,在行动与心理方面比较怯懦,自强、自制不够,能正视现实,但积极进取心不够。
⑤从人格完善方面分析,学生的所想、所说、所做基本一致,有进取心,并能以此为中心把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
⑥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人相处容易。从分析来看,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乐群性较高,怀疑性较低,无猜忌之心,不愿与人竞争,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⑦从学生的适应性方面分析,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适应性较强,因为这些学生与升入二本以上的学生相比,心理优越性要差一些,再加上自强、自制力不够,因此没有过高的期望,对学习、工作要求不高。他们通过学习,都能掌握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都能主动地适应环境。 二、结论
1.影响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
①学生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较低。可以看出,学生常识性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 推理能力处于平均水平,学习能力一般,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学习或工作上容易敷衍了事,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缺乏远大的目标与理想。
②学生比较依赖随和,不愿意与人竞争,缺乏进取之心,自我要求不高,学习或处世缺乏恒心与耐心。
③实验性、幻想性、自律性三个方面占高分的学生比例不足3%。可以看出,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多数学生思想比较保守,不愿尝试,缺乏探索精神,没有过多的幻想,比较冷静,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不高,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
2.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格状况
从一系列的分析结论可以得出,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基本处于平均值,人格状况比较健全,但是学生的责任心要加强,在学识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变怯懦、胆小、不自信的状况。
荣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其实,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事实上,人格发展缺陷许多时候往往源于无知。可以说,只有具备了智力基础,人格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才有保证。
从测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豫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一些良好素质。比如,学生的怀疑性低,心地纯洁,善于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体贴人,容易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对生活学习较为满意,有一技之长,能主动地适应当前的环境,做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