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5 20:23:53

导语:在小学扶贫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扶贫工作计划

第1篇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及要求,以脱贫攻坚为首,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本人基本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任务。现作以下小结:

1、如期完成上级交办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2、同村委干部始终按中央要求,做好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了村民的正常生活生产工作。

3、暑假期间,积极宣传儿童溺水防范知识,保障适龄儿童安全,并主动同附近中小学联系沟通,确保所有学生在秋季学期按时回校上课。

4、要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本人一同与村委班子及村民在指定的时间内,控质按量完成了相关的工作任务。

5、以乡村风貌改造升级为契机,收镇政府拔付的60万资金全部落实工程,并同村干部向后盾单位及相关部门争取了近5万多元资金用于村级建设。

6、积极参加组织部按排的井冈山革命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个人思想认识。

乡村振兴工作刚开始,村委今后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本人将会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在来年不骄不燥,工作理上一层楼。

木山村委

第2篇

一.积极服从、配合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争取优异成绩。

二.继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并使班级管理常规化、制度化。

三.进一步加强班委会、团小组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放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

四.加深家校联系制度,做到反应及时,处理及时。

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争取每周与一——三名学生交流思想。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生态林场下辖3个村委会1个分场,全场共有村小组54个,总人口8270人,其中农业人口6800人。我场脱贫攻坚整改后,通过精准识别、严格甄别,目前全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户127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0户86人、五保贫困户14户15人、一般贫困户11户26人;因病28户、因残22户、因灾8户、缺劳力7户;2016年已脱贫退出15户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场党委场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督查,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场党委副书记、场长(主持全面工作)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副场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场扶贫工作站为主阵地、各村委会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2、建立运作程序保障。场党委场部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制定《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生态林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生态林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生态林场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生态林场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制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3、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将每周一固定为分管领导及驻村干部扶贫日,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场部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班子成员、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4、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10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300余本,确保所有场村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制作张贴脱贫攻坚宣传条幅100余条,书写固定标语30余条,营造全场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规范程序,精准识别公开民主。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实行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和县级审批,把真正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并在今年7月份精准识别“再回头看”中,按照市政府1号文件“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从严审核甄别”精神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核实、再识别,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再甄别,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予以退出,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2、科学谋划,脱贫措施因人施策。一是健全机构。在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七个一”的要求,每村都设置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配有精准扶贫工作文件柜、扶贫攻坚作战图,每户贫困户都有登记台帐、脱贫措施、工作明白卡。二是结对帮扶。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确定帮扶人。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一个扶贫单位、一名扶贫责任人、一个帮扶方案、一个增收项目、一套扶贫对策”。组织区连心小分队成员、场干部、村干部与全场6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为贫困户填写发放贫困户登记表,为结对帮扶干部制作了帮扶干部手册。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三是精准施策。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与否在精准,要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对症施药,精准发力,同时,要改变过去漫灌为滴灌的方式,做到精准扶贫,政策兜底。通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精准脱贫。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通过“贫困户能不能脱贫”,倒逼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立足实际,创新帮扶举措,为帮扶对象送去致富信息、打开致富门路,引导贫困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引导、鼓励当地企业(如驻地在上坊村的苍源中药材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帮扶,让上坊及周边松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人进企业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每天按150元计算劳动报酬,平均每月可干活15天左右,实现月收入2250元左右。此外,该企业还为贫困户子女就学安排资金3000元帮扶,其中上坊村贫困户艾福生儿子艾志亮在县一中读高二帮扶2000元,松林村贫困户黄小龙儿子黄博林在松林村小学读书帮扶1000元。让就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扶助坚持“输血健体”和“造血强身”相结合,增强帮扶的实效,打造基层互助体,促进抱团发展、携手脱贫。

3、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吃透精神。在场村干部会上认真学习区委扶贫工作16个实施方案政策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将统一印制的《区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做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人人知晓,在落实帮扶措施和享受帮扶政策上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整合资源。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三是推进产业。全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将全场65户中新增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光伏发电合作社,第一批已到帐光伏发电合作社的发电收益,按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正在办理发放到所有贫困户一卡通中。预计将为每户贫困户每年产生效益约2000元,为确保贫困户2017年全面如期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没有优势产业。我场地处我区偏远山区,无交通、资源区位优势,这里山高水冷,耕作条件差,是全区有名的低产地区,产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粗放,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产业,无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同时,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区里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但我场三个村委会均未列入省级贫困村,上级没有安排任何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光靠本场自筹难解杯水车薪;加上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三是残障、慢病占比大。全场65户贫困户127人中,五保户14户15人,智障、肢残丧失劳动能力32人,对这类贫困对象,只能通过提高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标准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脱贫。另一方面,全场有13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出现返贫。

建议:一是我场扶贫工作队伍力量太过薄弱。人员少,任务重,往往“光杆司令”存在人手力量严重不足。没有配备专职扶贫专干,分管领导身兼数职既是扶贫工作站长又是扶贫专干,还兼民政等其他工作,所以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扶贫工作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建议尽快配齐配强队伍。二是非贫困村投资扶持力度不均衡,扶贫资金投资少(我场基本为0),建议上级对非贫困村也要酌情考虑。三是填表、开会过于频繁,建议改变传统的检查考核办法,让扶贫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帮扶贫困群众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确保2017年底实现脱贫11户13人的目标。

(二)坚持产业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着力围绕丝瓜络种植与中药材种植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速脱贫步伐。

第4篇

民生事务涉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而且投资巨大,比如2012年贵州省完成各类民生支出达2157.04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8.4%;2013年计划投资550亿元为群众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实际投资70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8%。

兜住民生底线是发展重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说:“要以‘马不停蹄’的步伐改善民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精准化扶贫水平,倍加关爱老人孩子、困难群众和返乡农民工,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首要民生:精准扶贫

扶贫,是2014年十件民生实事的核心目标。

“贵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一个主战场。向贫困发起总攻,发展就是最大的扶贫,发展是解决贵州贫困的关键。”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日前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道出了贵州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任务。

扶贫是贵州的第一民生工程。2013年贵州首件“民生实事”提出“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完成的情况是,6个县172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166万人。

经过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2011―2013年,贵州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4%下降到22.2%,累计有14个重点县366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

“减贫摘帽”、精准扶贫居2014年贵州“十件民生实事”之首。今年的目标是,新增8个县、95个乡镇“减贫摘帽”,建成全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跳出扶贫抓扶贫,扶贫需要大思路。今年1月4日至6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威宁县迤那镇调研时,首次提出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重要措施。当前,贵州省已经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全省11590个村都已派驻同步小康工作队,精准扶贫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协同共进。

精准扶贫的要义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需要对贫困人口、贫困状况等进行精准识别。贵州省已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县并基本完成贫困人口识别工作,为“六个到村到户”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贵州省成立了“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改革专题组”。这个专题组发挥着“特攻队”作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4]23号)于5月16日印发。该实施意见从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等十五个方面对贵州扶贫开放工作进行了部署,并配套出台了《贵州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这份实施意见强调,从2014年起,对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扶贫导向考核,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评价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扶贫,更要扶教育

教育落后成为贵州“穷”的突出表现,“只有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割断贫困的世代传递。”近3年来,贵州投入1500亿元启动教育“四项突破”工程和“9+3”计划,将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再用“两个五年”的时间把教育搞上去。2013年,省级压缩5%行政经费共计5992万元,全部用于支持教育“9+3”计划。

在贵州,不少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欠缺,百姓对改善基础教育条件期盼很高。作为全省民生实事之一,2013年新建或改扩建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400所,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10万平方米。2014年,这项民生工程继续推进,其计划是,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200所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

目前,贵州省教育厅已下拨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2.82亿元,现已开工建设241所,开工率为61.6%,其中竣工24所,竣工率为6.14%。供2014年建设学生宿舍使用的10.6亿元资金已经下拨,共计实施项目749个,目前已开工建设658个,开工率87.85%,其中竣工148个,竣工率19.76%。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是贵州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据贵州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3年,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其中,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2014年为94万。建设800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列入今年贵州全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中。

配备电脑、电话、电视机等设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可以让孩子们和远在他乡的父母视频聊天,孩子们也能在这个“家”里阅读、娱乐。留守儿童之家多作为农村中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各地投入力度较大。比如在大方县,2012年至今,已经建设了100多所留守儿童之家,县财政投入400万元统一配备了标牌、阅览桌椅、电子琴、篮球等设施,每所留守儿童之家有市级投入100万元配备电脑、电话等物品。

贵州省教育厅4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拟新建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818个,其资金来源是省级补助与自筹相结合。6月底,部分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陆续启动,预计9月份完成近60%的建设进度。

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在2014年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中,住房保障工程也与扶贫直接相关。根据部署,贵州省今年要开工城镇保障房40万套、竣工1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房4.3万套。

“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提前完善项目土地、规划、施工等各项建设手续,贵州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项目于去年12月中旬提前开工。

务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农村危房改造已于5月底全面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完成。2014年,务川将投入各级补助资金1761.95万元,对1800户危房进行改造。在锦屏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已分解落实到各乡镇,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竣工入住,受益群众将达5000余人。

安居方能乐业。作为我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在完成了自2008年以来的192.48万户后,贵州计划自2014年到2020年再改造完成农村危房178.63万户。

据《贵州扶贫生态移民规划(2012―2020)》,到2020年,贵州将建成1041个集中安置点,对全省47.7万户204.3万人实施搬迁,安置地以小城镇、产业园区为主。在该规划实施的前两年即2012、2013年,贵州省已搬迁贫困人口25万人,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302个,住房5.9万套,共投入资金49.33亿元。

贵州引导生态移民到城镇、产业园区、企业等地就业,将进城移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移民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通过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人均收入增加。2013年,全省移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732元。截至目前,贵州搬迁移民中,97%的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实现就业,14.7万人参加新农合,5.58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贵州省继续推进“3个15万元”政策,新增扶持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2014年年初至5月,“3个15万元”政策新增扶持微型企业6832户,共投入扶持资金 2.6亿元,带动就业3.6万人。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个很大的民生问题。

按照工作计划,今年7月前,贵州要完成全省88个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及县域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为实施严格的水、大气质量管理监测,省环保厅已制定并引发了《贵州省环境质量公示》、《贵州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度排名及公布办法》,目前,省环保厅每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公开全省13个设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排名,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按月公布。

第5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干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年初,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本着发展,服务群众,打造政府优质服务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干部考核方案,分别制定了乡机关干部、村干部绩效文明考核办法,把党建工作、产业建设、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都纳入绩效文明考核,并与绩效文明考核奖金挂钩,提高了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取得良好的工作实效。

(二)开展“访民情、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的大走访工作。为深入贯彻“三有两评”制度,扎根群众,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乡党委政府组织30多名乡干部分两个组,历时半个月,深入村、组、户走访群众。通过这次走访,既掌握了各村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纠纷、计划生育等情况,又了解了各村特困弱势群体、老户、涉军群体、计生对象的信息。对于能当场帮群众解决的困难和矛盾,就地解决,不留隐患,并为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让群众与干部更贴心。同时,建立民情民意台账,及时掌握群众信息。

(三)建立电话信息平台。通过收集各家各户的电话号码,建立了电话信息平台,加强了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联系。通过手机信息平台,一是宣传有关会议精神,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解释各种惠民政策;三是公开计生抚养费,农保、农合收费的有关信息;四是宣传山林防火、用电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等安全知识。

(四)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利用山区自然条件特征,继续加大延季蔬菜的开发种植力度,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产业。一方面,由乡党委政府牵头,村与辣妹子等公司签订了开发500亩辣椒种植基地的合同,预计农民每亩受益4000元左右;另一方面,通过省蜜蜂哥哥蜂业有限公司的扶贫接力计划,在全乡发展蜜蜂养殖户30户,预计每户受益10000元。

(五)和谐社会进程稳步推进。围绕“稳增长、保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从稳定全县大局出发,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动乡干部集资二十万元,解决了四年多来跨乡镇雪龙坑山场纠纷问题;二是协调解决了客溪、两村赶集时间冲突的矛盾,将可能产生的纠纷消灭在了萌芽当中;三是化解了客舒小学饮水源与周围农户的矛盾,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办公、生活用水。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是完成我乡年初所确定的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半年,我乡将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观念,争取项目,改善投资结构,抓好村道公路标准化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具体做好以下工作:完成下大公路、朗田通村公路的建设,并修好沙洞、客溪等16公里通组公路,重建大溪小学,修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座。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产业调整。继续利用山区特征,抓好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抓好延季辣椒生产规模种植,形成品牌,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大溪村深山建立300亩高山云雾茶基地,在银坪水库建立养鱼基地,现已投放十万尾鱼苗,下半年准备再投放十万尾。

(三)进一步协助好省财政厅做好大溪村扶贫工作。以大溪村扶贫为切入点,带动全乡经济发展。

第6篇

一、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在新形势下开展组织人事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为此,我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一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及时参加法制培训的学习和阅读有关资料;二是坚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三是自觉新业务知识,经常为基础干部和教师上培训课,做到教学相长,全年共上课4天。

二、务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要求,全年共完成了如下工作任务:

1、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人员清理和编制核定,共清出不在岗人员38人,并对全区教师状况进行了调研汇报,为2010年争取教师编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2、通过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了15名农村教师和5名高中教师,及时充实了教师队伍,缓解了师资老化矛盾,操作客观、公正、社会反响好。

3、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按政策规定审核按收了厂矿子校在职教师84名,退休教师133名,圆满完成了厂矿子校移交接工作,没有出现半点差错,同时还移交了37名杉山籍教师入开发区管理。

4、秉着公正、公开的原则,暑假组织了一次教师岗位调整考试,从农村调整了35名教师进城工作,解决了城区学校师资紧缺矛盾,如华达、华建、二中、三中、二小等学校师资得到了补充,杜绝了人员调整的不正之风。

5、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办了第二十三个教师节的大型庆祝活动,评选了70名区级以上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6、强化了支教政策,今年从城区学校共选拔出26名优秀教师对边远和薄弱学校进行支教,缓解了这些学校的师资压力,缩小了城市教育差距。

7、狠抓了行政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全年共参加省级校长培训5名,参加市级校长培训10人,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校园安全”培训50人,参加小学、初中班主任培训900多人,参加计算机高级培训700多人,参加普通话培训300多人90%以上,达到二级乙等,参加高中专任教师新课程培训400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一期,120多名师生参培。发展了学生和教师党员48名。

8、切实做好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年共认定教师资格近1000人。

9、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今年共评聘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共156人,评聘工作做到“三公开”,阳光行动,教师反响好,全区没有因为评职称不公而发生问题。

10、认真搞好推普工作,组织了全区普通话比赛活动,评出了21名优秀选手,并在市全国比赛获优秀组织奖,娄底三中、四小获创建“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称号。

11、狠抓了老龄工作两项待遇的落实。全区离退休教师的各项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六个老有”基本落实。成功地举办了第五届老园丁艺术节,参赛人数近400人。

12、关工工作抓到了实处。全区共有300多名退休教师参加了关工委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区年年扶助贫困学生2304人,扶助金额达50多万元。家长学校工作有新起色,各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在市、省有很好的声誉,兄弟县市多次来我区参观学习。主题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区举行了“知荣明耻树新风”的主题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并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关工工作被评为区先进单位。

13、协助彭局长完成了区里安排的建设扶贫任务。为江溪村筹措和协调扶贫经费14.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1.1公里,维修山塘15口,为村民直接增加收入11万元。区教育局被确定为扶贫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

14、按时完成了其它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

三、勤政廉洁,不断树立自身人格形象。

第7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分享到的美”为你整理了这篇某镇某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介绍

王堰镇辖11个村,159个自然庄,6.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93户、9941人,贫困发生率15.55%。截止到目前已脱贫2716户、9765人,2020年脱贫77户176人今年脱贫,全镇5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从整体情况看,我镇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因病致贫1866户,占比 66.8%,其次因残致贫508户,占18%,其他致贫原因419户,占比15.2%。

二、“十大工程”实施情况

1、产业扶贫。2016年申报到户产业499户1739人,申请奖补资金273.21万元;2017年申报产业扶贫项目2573户,申请奖补资金569.94万元;2018年申报到户产业2064户7367人,申请奖补资金513.37万元;2019年申报到户产业1540户,申请补助资金350.58万元;2020年申报到户产业1919户,已发放第一批补助资金303.67万元;2016年以来共计申报8595次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累计2010.77万元,户均奖补资金7200元。

2.光伏扶贫。稳定运营13个光伏电站,集体光伏受益1252户户用光伏受益户513户。2016年来合计打款1299.55万元,户均增收7400元

3.健康扶贫。家庭签约医生定期开展义诊和上门送诊活动。全镇贫困人口签约实现应签尽签,据合管中心提供数据统计,我镇为3577人办理慢性病本。有14021人次享受“180”政策,报销金额达461.61万元,报销比例94.99%;1117人次享受“351”健康扶贫政策,报销金额693.31万,报销比例达92.34%;15138人享受大病救助政策,报销金额144.26万元。2020年至今,有2127人次享受“180”政策,报销金额达15.91万元;126人次享受“351”健康扶贫政策,报销金额11.14万;234人享受大病救助政策,报销金额61.2万元。

4.教育扶贫。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和中小学寄宿生补助等教育扶贫政策,重点关注因学致贫贫困人口,对义务教育范围内辍学学生及时摸排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学业。2016年至今义务教育补助7173人次,324.48万元,雨露计划728人次,218.4万元;2016年至今教育资助共计发放7971人次,发放金额542.88万元。

5.社保兜底。目前全镇贫困户有1016户1410人享受社会兜底保障政策,享受政策占比14.18%,其中有827户1206人享受低保保障政策;有189户204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今年脱贫的77户176人中有低保户54户144人,特困供养户23户25人,孤儿救助2人。

6.就业扶贫。2014年以来,我镇共建设3个就业基地和,吸引就业人数近百人,带动贫困户39人,年均增收近万元。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光伏协管员、护林员、保洁员等提供253个就业岗位,其中生态护林员年工资8000元,光伏管理员年工资3600元不等,保洁员年工资7200元。2019年,组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1450人次;招聘光伏协管员26人、保洁员63人、各村自主性开发公益性岗位146个;介绍39个贫困人口到我镇就业基地和扶贫就业车间就业,促其增收。

7.危房改造。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 C类、D类危房摸排工作,对摸排出的危房户,按照C类危房维修,D类危房新建,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2016-2020年,共计申报危房改造项目375户,申报资金512万元。2017年至今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共计解决我镇151户648人贫困户生态安居问题,分别为2017年易地搬迁安置107户445人。2019年易地搬迁安置44户203人。住房均已通过安全鉴定。

8.饮水安全。镇内有2个自来水厂,满足我镇一万多户人口的自来水供应。对全镇实现了安全饮水的全覆盖。

9.金融扶贫。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共有532户贫困户享受小额扶贫政策共计贷款3829.35万元。

10.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基础项目建设:1、我镇累计争取各类落地项目资金近2亿元,其中道路建设投入1.1亿元,自然庄扩面延伸工程投入7200万元,硬化道路1351条近200公里;道路畅通工程投入2600万元,新建道路22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投入823.8万元,道路15条近9公里;改扩建截岗沟道路6公里,加宽张楼外环街道3.2公里; 2019年投入676.3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1个;新建5个村卫生室,修缮6个村卫生室;新建镇养老服务中心一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投资600万元;新建幼儿园2所,改扩建4所,总投资1768万元,新建中心学校食堂及宿舍楼3700平方米,投入1054.28万元。2、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产业园及各村就业车间建设。产业园一期占地75亩,规划12栋标准钢结构厂房,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8栋,4栋正在建设,园区内道路、绿化、下水道等配套工程已实施完毕,建成8栋厂房已全部入驻企业。3、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容村貌。2019年全年,我镇清理转运生活垃圾 40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5000余处;新建农民文化小广场30个,小型公厕50个;自2017年以来,我镇实施改厕共计1513户,正常使用683户,问题户数540户,现已全部整改(维修整改467户,重建整改233户),农户自建卫生厕所130户,其中,2019年实施改厕259户,正常使用259户;生态扶贫流转土地4800亩、已完成植树3600亩;通过开展清洁文明户评选,动员群众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奖励花果树苗,鼓励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全年共计评选清洁文明户14000户次,发放花果树苗24万棵,力争2-3年内,全镇成为大花园、大果园;全镇11个行政村已实现网络全覆盖;宽带村村通,居民安全饮用水有保障;村村都设有文化小广场,群众休闲有去处,文化活动有场所,每村都有卫生室,贫困户签约服务全覆盖。

三、脱贫攻坚工作存在不足与薄弱环节

一是少数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二是扶贫资金需求投入不平衡,扶贫资金倾斜于贫困村较多,非贫困村双基设施缺口仍大。

镇政府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阜南夜话等方式宣讲政策,普及种养技术、宣传就业岗位,为群众提供就业职位和产业发展技术;同时联系学校、卫生院跟踪服务群众医疗和教育问题,定期走访查看群众住房情况,确保安全住房有保障。结合本镇实际,建议加大对非贫困村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村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2021年工作计划

1.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推进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网、水网、信息网,构建城乡一体、配套完善、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2.持续挖掘产业效益。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打造王堰镇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进城”。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性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3.持续实施健康扶贫。深入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落实好贫困患者就医和“351”和“180”等医疗保障政策。

4.持续落实兜底保障。对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基本生活。落实县级财政代缴贫困户农村医疗保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100%,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

5.持续推动劳动就业政策。鼓励各村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自己“端起饭碗”;鼓励各村积极宣传扶持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县内、镇内、村内实现就近就业;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资金,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第8篇

×义务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开展援助农村薄弱学校、救助贫困学生活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教育三方面的作用,广泛动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援助农村义务教育的热潮。下面,就如何做好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多方支援,整体推进,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呈现喜人局面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薄弱校的改造和贫困生救助工作,采取了超常措施,给予了政策上的较大倾斜,建立了“优先改造、部门包保、扶贫助学”等工作机制,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改造了一大批薄弱学校。全县新建校舍万平方米,改造教学危房平方米万平方米,装备教学微机总量近台,可以说,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年初以来,市政府组织××警备区等家驻长部队、市妇联等个市直机关及宽城区所中小学,与我县的所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一对一的帮扶和援助。现已援助校舍改建维修资金、微机、图书、办公及学生桌椅等物品价值达万元,预计近期还将有大量的资金和物品送至受援助学校,整个援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我县信用联社主任张树同志率领单位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到扶贫助学活动中来。他们几次深入哈拉海程家窝堡小学实地考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施、装备状况,并于月日举行了隆重的现场捐赠仪式,捐赠资金及物品总价值达万元。其中县信用联社万元,为学校维修校舍、更新办公桌椅、添置微机等。联社职工个人捐款万元,资助了名贫困生和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同时,县信用联社将程家窝堡小学做为党建活动和团员活动基地,以此为载体,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养信合职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这为我县自己的扶贫助学活动开了个好头,堪称表率。

×办教育是得民心、顺民意的,老百姓是拥护的、支持的。去年的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第二名都花落××,今年又有名学生高考成绩超过分,在××地区名列前茅。我们××教育在省内外的名望与日俱增。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正是我们县委、县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驻农单位、上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党政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都曾以不同的方式慷慨解囊,捐资助学。

×二、广泛发动,形成共识,充分认识援助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

×××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教育大县,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仍十分有限。在全县所中小学中,有所遍布全县乡村,占全县学校总数的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村小和初中分校条件还很差,办学还很困难;在全县近万中小学生,有的学生就读在乡村学校,有万名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还比较困难,许多贫困学生仍徘徊在失学的边缘。因此,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倍关注农村薄弱校的发展,加倍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伸出友爱之手,给每一所学校创造一个均衡的发展条件,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平等的就学条件,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方正简体方正简体、开展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方正简体,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方正简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只有始终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倾力关心和扶助这些薄弱学校和贫困学生,向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全社会的一片爱心。方正简体

×方正简体方正简体、开展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方正简体,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选择。方正简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贫济困、团结友爱”,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讲“以德治国”,我理解,这个“德”字既是一个心灵尺度,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把积德行善作为我们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些同志认为经费紧张,捐款频繁,存在着一定畏难情绪。这种思想是和我们的传统美德相背离的。困难是存在的,但面对那些因贫而辍学、因贫而无法升学的孩子,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怎么能无动于衷,毫无恻隐之心呢。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个个伸出援助之手,就会使那些孩子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方正简体方正简体、开展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方正简体,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方正简体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这个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教育涉及面广,二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三是教育界供给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我们的机关干部、单位职工和个体业户,虽然生活也不算富裕,但是与那些弱势群众相比,条件要好得多。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少抽几包烟,少喝几顿酒,把节省下来的钱汇集起来,捐献出来,对那些贫困户、受灾户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方正简体

×方正简体方正简体、开展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方正简体,是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要求。方正简体县域经济发展关键是人才,根本在教育,这些贫困孩子如果获得援助,他们将顺利完成学业,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县域方正简体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如果我们让这些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流他们一无知识,二无技术,很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势必会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们必须从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出发,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态度,切实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全力开展好这次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方正简体。方正简体

×二、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积极稳妥地开展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

×规范管理是扶贫助学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科学管理是扶贫助学工作有效开展的条件,社会监督是扶贫助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要不断完善扶贫助学的管理机制,建立“领导包保、部门对接、资金援助”的援助农村义务教育的工作格局,把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版权所有

×、建立县领导联系乡镇、副乡(局)级以上领导包保贫困生制度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援助农村义务教育活动中,要集中精力、热心参与、走在前面、当好表率。副县级以上领导分片包乡镇,要经常深入到乡镇所辖的薄弱学校,了解情况,掌握问题,及时协调督促部门、单位落实包保薄弱校任务,在短期内,迅速改变薄弱校的落后面貌。副乡(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每人要包保一名贫困学生。包保期限为自包保之日起至贫困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止,每学期包保金额不低于元。包保期间,我希望各位领导要在包保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热情,密切关注包保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全程支持包保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

×、建立部门、单位对接援助农村薄弱学校制度

×全县个机关、家民营企业分别包保所农村中小学校。支援与受援单位已经结成了对子、签订了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工作中要重点解决困扰学校发展的校舍陈旧、装备不足、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双方要在实地考察、调研、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援建计划,认真付诸实施。各援助单位要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把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当做本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各受援单位必须要把援助的资金和物品真正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版权所有

×、建立县城学校援助农村学校制度

×县城中小学校和农村学校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援助协议,建立“手拉手”校际互动协作关系。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农村学校支援的同时,在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援助。援助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教学研讨、送课下乡、师徒结对等。

×、建立救助贫困生专项资金制度

×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所困,徘徊在失学边缘。学习、生活条件仍十分艰苦,杂费、书本费已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经常性地救助贫困生制度,每年通过社会捐资、政府筹集、省市救助贫困生专项资金、学校减免杂费等渠道筹措资金,对县内所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各种灾害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残疾、军烈属子女;孤儿;义务教育段担负不起杂费及书费的贫困学生予以资助。

×要严格履行个人申请、街道、村委会(居委会)推荐、学校走访调查、师生评议、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审核、张榜公示、县教育局审批等程序,分别按初困生每学年元,小学特困生每学年元,初中贫困生每学年元,小学贫困生每学年元的标准,在开学前一周,用于抵减贫困学生的书本费、杂费、伙食费等必需的学习生活费用开支。受资助的特困生、贫困生要向所在学校递交保证书,并由监护人、推荐人在保证书上签字,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

使贫困生学习和生活得到保障,使他们学习安心,生活舒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关怀,感受到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圆学童求学梦,育自强有为人”,是我们对所有贫困学生的希望,也正是我们开展援贫助学工作的宗旨所在。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加大力度,高度重视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广泛发动和鼓励各行业和公民捐资助学,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就学工作。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扶贫助学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和县属各部门、企业单位的工作计划中,调动全县各方面的力量,使扶贫助学工作规范化、长期化、社会化,确保我县的薄弱学校迅速发生变化,确保生活在××县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能够与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到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

×、加强宣传,迅速掀起扶贫助学新。让每一位适龄儿童有书读、有学上、能成才是政府及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及有识之士投入到扶贫助学事业中来,把扶贫当作一项崇高的社会公德事业,使扶贫助学工作成为凝聚××人心、反映××诚信意识的民心工程。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要成立县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丙恩县长和我担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机关党工委、县教育局、县计划经济局、县招商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团县委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县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查部门和单位包保薄弱校情况;督查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援助贫困生情况;督查县城学校援助农村学校情况;督查各级各类学校,落实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协议书情况和省、市、县资助贫困生资金使用情况。要组织纪检、审计、财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对援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专项督查。出现包保学生辍学的,要责令包保人无条件找回;对不履行包保职责或包保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要对包保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全县通报;对挤占、挪用援助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的,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9篇

2006年10月17日,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40岁的奉节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谭德智,作为全军惟一“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走上了领奖台。他的心情激动而复杂,眼前不断回放着他作为一个军人踏上农村基层工作的道路上,那一场接一场没有硝烟的与贫困战斗的场面。

“就是脱层皮,也要让这里的群众尽快脱贫!”

2002年11月15日,年轻的军人谭德智来到了奉节县双潭乡(现已合并到草堂镇),他的身份是奉节县人武部参谋、双潭乡挂职乡党委副书记,负责该乡的对口帮扶工作。

此前的谭德智是警备区的一名教导员,扶贫工作对他是全新的挑战。

双潭乡地处奉节县与巫山县交界处,山高坡陡,环境恶劣,全乡8000多人,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其贫穷面貌在谭德智眼里触目惊心:一堵石头三张草席一围也叫房子,又黑又硬的破棉絮权称被子,学校教室连个窗子都没有,光线差得老师的脸都看不清楚,全乡仅一家私人诊所,全部家当就一副听诊器、一个体温计和几瓶常用药……

这里的贫穷超出了谭德智的想象,他深深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夜里,谭德智躺在村委会办公室用木棍支起的床上,辗转反侧,深深的震撼中,他暗下决心:就是脱层皮,也要让这里的群众尽快脱贫!

一个军人的战斗,就在这贫瘠的深山打响。

谭德智与村干部一道,每天凌晨6点出发,到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两个多月,他走遍了全乡8个村79个村民小组1000多户家庭,做了8万多字调查笔记,归纳了五大问题:行路难、就医难、吃水难、上学难、产业结构不合理。

修路的战斗首先在一个高山村――潘家村打响。

“修路当然好,可钱从哪里来?”村民们兴奋之余更多的是疑惑。

谭德智一趟又一趟跑县交通局、扶贫办,争取资金。双潭乡距县城45公里,道路狭窄崎岖,谭德智骑着摩托车狂奔进城,当他满身泥浆、灰头土脸地出现在有关领导面前时,领导被这位执着的兵感动了。

2003年2月,修路终于开挖第一铲土。谭德智既是组织者,又是工程质量监理,还是战斗员。他每天第一个来到工地,和群众一起搬土石、夯路基,手上的血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最后变成了厚厚的老茧。

半年后,路通了,全长13公里,这条在崇山峻岭中穿梭的公路被乡亲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幸福路。

紧接着,另一种刺痛引发了谭德智发动的另一场战斗。双潭乡没有卫生院,2003年9月的一天,桂兴村村民李贵平的父亲患急性阑尾炎,来不及送拢医院而去世。谭德智当即决定:修一所卫生院。

经过无数次申请、协调,在重庆警备区、县卫生局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下,一所400多平方米、配备了相应器械设施的医院终于落成,每年可满足近万人(次)就医。卫生院同样得了个好听的名字:爱心医院。

而谭德智心中还有一个结,那就是学校。中良村原本有一所村小,可那里泥巴土砖墙,破烂的桌凳,不同年级的20多个孩子挤在大通间里,一个孩子读书,全校师生都能听见。

谭德智联系相关扶贫单位,筹集资金,建起了希望小学。如今的学校已有400多名学生,邻近乡村的孩子也到这里来求学。

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谭德智意识到,输血式的扶贫不长远,一定要走开发式扶贫路子。谭德智协助乡党委制定了整体脱贫工作计划,确定了“建一个好班子、找一条好路子、选一批好骨干、帮一批示范户”的扶贫工作思路,选拔了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有朝气的骨干进入乡、村两级组织,帮助村民建起了全县惟一的万亩优质花椒基地、引进波尔羊,将高山贫困村变成了农、林、果、畜牧全面发展的兴旺村,双潭乡人均收入在两年内增加500多元。

“我要看到这个地方富起来!”

2005年4月,谭德智被任命为奉节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负责协调重庆市军地扶贫集团对口帮扶17个乡镇的扶贫工作。

当年,重庆警备区将奉节县兴隆镇荆竹村和康乐镇铁佛村两个市级特困村确定为整村推进示范村。

荆竹村和铁佛村位于长江南北两岸,相距120多公里,谭德智从此就常年奔走于两村之间。

荆竹村平均海拔2000米,属喀斯特地形,村民们吃的水混浊得看不见桶底。谭德智带着村干部在崇山峻岭中寻找水源、铺设管道,两年间,修建蓄水池2口,铺设管道17公里,解决了全村90%群众吃水难题。

他走村串户,与村民一起寻找致富门路。

“脐橙树老掉果,怎么办?”一次走访中,双潭乡桂兴村的一位村民问。

不懂技术的谭德智哑口无言,他突然意识到,要从事扶贫工作,仅凭一股热情是不行的。

于是,他订阅了70多种科技书刊,学习种养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他还请来农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夜校和培训班,培训科技骨干300多人,培养农技示范户530户,并将警备区捐赠的图书送下村,让更多的群众学到科学文化知识。

4年来,谭德智利用警备区援助的150多万元和多方筹集的资金,带领群众修公路67公里,整修和开挖水渠25公里,修建人畜饮水池161口,安装自来水管道26公里,修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一所乡卫生院和一个村卫生室,他一步一步带着2000多户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谭德智家在四川,妻子下岗,体弱多病,小孩尚小。自从到奉节,谭德智一年只回一次家。2006年3月,重庆警备区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准备将他调到离家近的地方。接到调令的当天,谭德智义无返顾地请求继续留在奉节。

有人不解:“下去挂职,镀镀金而已,何必这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