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23-01-10 16:15:16

导语: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主体,为我国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良好发展的必要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所需,也是建设优秀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1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是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师德师风是衡量高职教师素质水平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促进高职院校良好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其对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二,可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体,一个教师的教学魅力对其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魅力,才能有效吸引学生认真听课,提高教学成效;第三,能增强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优秀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的高职院校,其口碑会比其他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要好,吸引的生源也会更多,有效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时比较偏重于向学生教授知识和技能,轻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认为对学生的身心培养和素质教育是辅导员及班主任的责任,与自身关系不大,倾向于“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模式[1]。其次是缺少爱岗敬业的精神,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缺乏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仅将教师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强烈的职业情感。最后是服务意识不强,思想认识滞后,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服务意识,造成教育服务不到位,思想意识滞后。

3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教师的修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教师的良好修养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为人师表、躬亲示范,将丰富的学识传授给学生,其个人修养和品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教师的修养和品味可以通过内化自律的机制来实现,积极履行自我道德准则,努力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

3.2加强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

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取向来源于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以及思想行为好的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文化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要以这样的文化价值作为导向,加强其职业行为规范,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积极培养和提高其爱岗敬业的精神[2]。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3.3完善教师的组织及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应该将师德师风的建设纳入其中,为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设立专门的机构、提供稳定的从业人员,有效完善师德师风管理工作的体系。在师资管理体系中纳入师德师风培训的内容,教师通过师德师风的培训,可有效提高其教学或者是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定量、定性的考察和测评,加强对教师的监督,有效促使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

4结语

师德师风的建设属于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作用和伟大的现实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学生及社会的面前展示教师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学,成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形成良好的师风、学风,加强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平.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量[J].教育与职业,2016,12(06):73-75.

[2]丁化.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5,18(03):60-63.

[3]张惠贞.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05).

第2篇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随着高校规模不断的扩大,国家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对高校教育投入的加大,使得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基于此种社会形势,高校的教师队伍数量和规模只能够不断的扩张,这样才能够逐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青年教师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由于高校教师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青年教师的注入虽然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元素,但是在某种方面影响了整体教师结构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青年教师的各种方面的特点使得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等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某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当前,我们国家内部的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的提高,这是因为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就必须逐渐的构建和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这也是改变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重点论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不断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现象制定相应的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育;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30-02

青年教师总体上讲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普遍拥有较高学历,基本上是硕士,知识结构新,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与大学生心理距离近.[1]就现在的现状来说,高等教育院校内部的学生数量在不断的扩招,致使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提高,高学历、不是师范专业教师的比重渐渐上升.根据有关部门的基本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们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学校里面的教师团队年龄逐渐年轻化,年龄低于45岁的教师比重高达80%,年级低于35岁的教师比重为47%.此种现状充分的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内部的教师结构逐渐年轻化,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在不断的增多.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可观,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的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和师风建设等方面有所欠缺,性格方面不适合教育行业、教学不严谨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都会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严谨性,严重的情况下会损害高校的整体学校形象和信誉.所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此种情况下愈发重要.

1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性

1.1 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这就为各种类型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都为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教师队伍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逐渐的凸显出大众化的趋势,此种局面下.各高校的教师队伍年龄逐渐减小.许多年轻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性与系统性的师范教育培训就直接入高校担任教师,而且在高校教师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些年轻教师的年纪较小、学历较高、知识比较新颖、反应能力较快而且发展的潜力巨大,但是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着些许的缺陷.

1.2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师德师风是指教职员工在从事教学、管理、服务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及其行为体现.[2]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学校内部的学习风气等等,体现着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才气的统一性,严重的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单单是这种情况,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地位愈发的突出.师德建设与师风建设的基本情况已经影响到各界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态度,同时也影响了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师德师风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高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现,是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3]

2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

2.1 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等同高校发展不相符

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使得高校内部的许多青年教师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许多青年教师在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向有所不同,在怎样处理竞争关系、功利关系等方面稍有偏颇.而且,存有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伴有严重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方面的思想错误.在工作生活遭遇不快时,会将自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4]

2.2 青年教师在工作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合作意识较差

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5]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竞争化,加之许多青年教师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这就愈发的促使青年教师功利化和自私化.教师同教师的竞争性加强,反而其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有的教师为了展现自我,无视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与他人在教学上的探讨,导致教学过程脱节孤立、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6]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甚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2.3 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缺乏端正的心态

由于时代的发展较为快速,教师对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带有一定的浮躁情绪,这就使得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中态度不够严谨,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投入力度较少.有的时候没有遵守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开展授课工作,在课堂上随便的应对、照本宣科等.在学术研究方面,急功近利,只顾完成研究任务,轻视了教学工作的严谨性.

3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对策

3.1 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民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的指导思想.[7]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才会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心态,逐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将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作为自身的发展榜样.

3.2 高校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进而引导青年教师工作

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行为与态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行为意识,利用科学的舆论导向来抵制不良师德师风的出现.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以此来鼓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

3.3 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对师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考核评价、奖励办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8]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方面的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4 结论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的加大,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伴随着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青年教师逐渐的在教师中比重的加深,显示着我国的高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高校教学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教学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所以,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沈岚,边丽.关于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培养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11-13.

〔2〕张宝梅.初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30-233.

〔3〕谢丽娴.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导[J].高教探索,2011(04):70-73.

〔4〕王炳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1-123.

〔5〕楚颖惠,刘京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34-35.

〔6〕唐陈绍,甘益甜,谢晓波.基于学生眼中的高校师德师风状况调查分析[J].时代金融,2011(23):45-46.

第3篇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育获得持续发展,产生许多积极变化,改变职业教育的原有面貌,并使得职业教育焕发新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在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二、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职业教育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力争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教师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及高尚品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做学生的表率。这就显现出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必须对引起高度重视。

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引起重视,职业学校自身需作出积极转变,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在行动上落实,带来许多积极改变,职业学校的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做具体分析。

1.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形式甚于关注教书育人。

某些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具体规定,以方便对教师行为做具体化考量,殊不知这样做使某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形式化,甚至使极个别教师忽视了自身教书育人的最本质任务,只是形式化地落实学校的“具体任务”,忽略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甚至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把自身的负能量传递给学生,这是与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初衷相背离的。

2.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不够。

职校学生是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一群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对自己进入职校学习感到失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自卑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但是一些职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把职校学生当做一般的即将引入社会的成年人看待,其实职校许多学生在心理上相较于普高生更加不成熟,也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帮助。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抓好了师德师风建设,就抓好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

3.某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理想信念被弱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某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在对待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追求经济效益,这是极为不恰当的行为,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他们把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一些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兼职或是商业活动上,放松了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这样的教师让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后更感失望,对自己失望,对学校失望,对教师失望,对自己的未来失望。职业学校应该力避这样的局面出现,在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终实现在教师的正能量影响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4.某些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落后于社会需要,需要进行培训与进修。

某些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忽略自身的学习与进修,导致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落后于社会需要,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快速对接,从而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导致学生对学校与教师不能够做到完全信任。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使学生对职业学校及教师表现出极大信任。

四、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思考

1.加强教师现身教育事业精神及育人品质的培养。

教师之所以称其为教师,是因为其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这是职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事教育事业,需要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责任感及荣誉感,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较高热情,以为教育事业作出最大贡献为自己的骄傲。同时,做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治学严谨,端正学风与教风;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

2.组织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学生需要学习,教师同样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的教师才是学生的良好榜样。教师的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及参加教师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与机械灌输理论及讲大道理的授课相区别,是结合教师实际情况作出的引导教育,可以使教师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增强自豪感,对照自身做自我批评与检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顺利开展。

3.使教师认识到自身教书育人的本质任务,实现知行统一。

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可能对自身的职责并没有做到深刻了解,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教师职业加深认识。要实现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理念与行动影响教师,从而使教师认识到自身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自觉做到知行统一,做学生的榜样。

4.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工作。

职业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优的首要条件。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工作,是促使广大职校教师对师德师风引起重视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67-02

提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一批拥有师德的好老师。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教育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x。

一、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

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在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层面上,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支撑,学校是教育的基地,教师是学校的关键,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符合文化自信的要求,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师德师风建设是国家前进的动力

“十三五”教育规划中提出,没有强大的学校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学校教育在国家创新发展方面影响重大,是国家依托科技创新走向强国之路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高品质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动力所在。

(二)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做到德育和知识并重,素质和文化兼容。“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是转变学校工作作风的要求,是校风建设的中心环节,关乎学校教育的成败。只有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师才能够专心的工作,学生才能够愉快的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学有所长,师生和睦,共同进步。

(三)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培养的方向

教师之责在于育人,教师之要在于身教,教师之道在于传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道德高尚是身为教师的基本原则。在“四有”好教师中提出了,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要用德去培养德,要用爱去传播爱。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指师德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师德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的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加强师德建设帮助教师提高素质品德,培养了职业道德,增加了人格魅力,优化了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的重要标准和职业培养的方向所在。

(四)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的根本目标是教育学生,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成为国家栋梁。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情感认知的互动,是一种人格对另一种人格的影响,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启迪,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滋养。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当教师具有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化。

二、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转型的负面效应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保证师德建设的纯洁性健康性。

(一)重功利,轻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教师急于追求功名,热衷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感,忽视教学工作,缺乏责任心。具体表现为课上不用心讲课,课下不积极备课,机械的安排作业,教条的讲课,秉持“因为教,所以教”的错误教学思想,不强调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教师不重视教学工作,不更新教学内容,马虎对待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自身的好处和利益等等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重教书,轻育人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也提到,“教师的第一位职责是‘传道’”。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当前师德问题表现在,教师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知识上,一切围绕着书本和课堂进行,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重自我,轻自律

当前教师的教学态度存在问题,没有做到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师德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往往重视自我,轻视学生,自认为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主张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把自己放在过高的位置上,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做到设计教,优化教。有的教师在跟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缺少自律,仪表行为语言等方面不注意,带给学生坏的形象,宣讲错误的思想观念,误导学生。这些师德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四)重成绩,轻素质

教师把成绩好坏作为判定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对成绩差的同学不理不睬,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不应该根据自身喜好,差别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为何到科技文明发展的今天又要根据成绩把学生区分开来,分三六九等。教师应该看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狭隘的成绩方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

三、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教师自身行为的自律自省,学校方面也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探究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要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使教师把师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师德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引导机制

高校要积极探究师德建设的规律,加强宣传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高校发挥引导作用把师德建设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学校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要和师德建设相联系,把师德建设落实到和教师切实相关的地方,保证教师向师德教育方向发展。高校坚持价值引导,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师德建设为目的,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引导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师德信念。

(二)建立监督机制

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监督机制,构建一个由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和遏制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指高校要监督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自律自省的能力,规范和约束教师的工作。高校要安排师德考核系统,在年终评优考核中加入师德部分,把师德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聘请和任用教师的环节也要加重师德的比重,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把师德作为准则严格遵守。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对师德方面严重犯错误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罚,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三)实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加强师德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奖励制度,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品质和先进事迹,鼓励更多的教师向他们学习,提高教师师德的整体水平。

“见贤思齐焉”,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教师把师德教育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荣誉感,使教师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的遵守师德要求。另外,高校要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在教师评奖择优方面,加强“师德”考核所占比重,把师德方面的成绩作为重要标准,培养教师师德的自觉养成。

(四)建立保障机制

在师德建设中要合理建立教师的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教师工作上的支持力度,保障教师有个合理舒适的工作环境。

高校建立保障机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法。学校在实际工作当中要为教师办实事,办正事,办好事,让教师时刻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和关怀从而自觉养成师德意识。

高校教师师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改革方向,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要继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通过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更加开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宏.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学与 管理,2016,(3).

[2]张文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2016,(2).

[3]张付新.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J].沈阳大学学 报,2016,(4).

[4]候丽清.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第5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师德 师风 建设

Abstract Education is a national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education plan.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ethic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ers’ morality;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校园文化丰富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的必备条件。在新时期明确独立学院师德师风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以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师德水平,营造独立学院应有的师风氛围,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来说是刻不容缓的责任,是必须不断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

1 师德与师风的科学内涵

1.1 师德的科学内涵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必须要遵循人类的职业道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教师道德体现着社会和民众对教师的最基础的要求,是教师在处理和调节师生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只有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又可认为是教师的修养。然而,对于师德的定义,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沈红宇看来,师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陈元魁却说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业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以及相关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还有人从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伦理、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人格四个方面来阐述师德。虽然大家观点不一,但总的说来,师德不仅是道德意识体现于道德实践,又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这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处理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与学校、与社会乃至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的总和。

1.2 师风的科学内涵

师风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学术作风,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内涵的综合体现,直接体现在教师的道德、才气及修养方面。一般认为,高校师德师风即指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及围绕这种职业道德素质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风气。师德乃教师的灵魂,是内在的,师风则是其外在的体现,二者是一体两面,师德是内容,师风是形式;无师德也就无所谓师风,有师德而无师风,就无法展现教师自身。师德是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可能营造出良好的师风;同时,师风是锻造师德的重要条件。如果说师德是一种意识,其实践的体现与反映即师风。师风是一个学校风气的重要来源,反映着一个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直接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社会意识层次,直接影响着学校采取的教学行为。

1.3 师德与师风的内在联系

师德与师风互为前提,师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而师风是其表现出来的与行为密切相关的工作作风,二者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师德建设是促进良好师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可能塑造出良好的师风。师德属于社会意识,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道德规范与自身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良好的师风是师德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师德的重要条件。师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校园文化的凝练,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具体表现。独立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决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取何种行为,进而形成一种风气。在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有助于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以正确的行为来引导学生,促进独立学院良好师风的建立。

2 创新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

2.1 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或以学生为本是新时代赋予师德建设的新内涵,这也是教育理念的新突破。“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教师应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应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唯一的标准。学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转变,即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主体化。教师从原来的“灌输”向现在的“引导”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从而达到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的要求。

2.2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学生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关爱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关爱学生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学习上,教师对学生要起到严格的教导和监管作用,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深入学生日常生活,既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又能准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在生活方面上,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中去,只有走进学生生活才能了解学生的困难,才能做到处处关心学生,能够在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关心。教师只有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困难,关心和帮助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3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师只有做到“其身正”,才能通过行为去引导学生,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标杆,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对学生有一定的行为引导作用。教师的行为引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想到自己的特殊身份,对自身的行为要高标准严要求。立人先立己,只有自身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思想、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3 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

师德师风建设是独立学院谋求发展不变的主题,它是以德育人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和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师德师风建设和发展,是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阵痛期,这必然会引起师德师风的发展变化。这不仅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3.1 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须与时俱进

《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职业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虽然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规定了师德师风的内涵,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继承和l扬。但当代师德师风建设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把新时代的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现在的受教育者是“90后”的一代,在他们身上有着新时代的特点,用陈旧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在新时期要培养富有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学生,就必须首先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师队伍。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充实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些都应当有机地融汇到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之中,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富有时代特色,更能与时俱进。

3.2 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须以育人为本

进入21世纪,为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本。育人的主体是教师,人才的培养和科教兴国的维度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的师德师风决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道德水平来引导、教育和塑造学生,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教育应做到育人为本,这也是马克思在谈论教育目的时的应有之意。以人为本在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以教师以本,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本,核心是指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当前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应以尊重教师的劳动、肯定教师的价值为前提,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能力,调动教师的热情、行动力,从教师亟待解决的生活问题、学习困惑、工作颈瓶等问题出发,开展贴近生活、学习、工作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注重教师的奉献,也要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和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应有的权利,创造更好的平台来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4 小结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独立学院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刻领悟提高独立学院师德的重要性,时刻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切实提高我国独立学院教师的师德水平,也是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文化强国、尽早实现“中国梦”尽一份绵薄之力。

L芑鹣钅浚撼そ笱Чこ碳际跹г?016年度基金项目“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JY11)

参考文献

[1] 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3.

[2] 陈元魁,周德义,何一成.当代高校教师素质教育建设的理论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5.

第6篇

本阶段,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求教职工结合自查剖析材料制定教师个人整改措施,使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收到实效。

一、存在问题

根据分析,我校师德师风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有个别教师上课有接手机现象。

2、教育学生时有时有过激的言语。

3、 敬业精神不够,教学上没有积极地想尽办法,把工作业绩达到最大化。

4、有轻微的违纪现象。

5、个别教师上课有迟到现象。

二、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顿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坚持下去,学校和教职工坚持月月集中学习和自学,让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在头脑中长期储存。

2、认真制定整改措施。

3、完善师德师风各项制度

1 2⑴师德师风建设分工负责制

⑵师德师风学习制度

⑶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和管理制度

⑷师德师风监督制度

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⑹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制度

⑺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

⑻预防和杜绝教师犯罪制度

⑼教职工宣誓制度

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制度

⑾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4、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

5、坚持师德师风监督制度,通过领导、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相互监督,随时了解原有的师德师风问题是否得到了纠正,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7、按市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师德师风;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15-02

“德者,性之端也”――引用古文所指,《礼记・乐记》中曾讲述,道德品质是人类文化的支柱,其概述了文化发展要素里“德行”所承载的重要性。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时刻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完善,而高校文化建设亦为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环境熏陶。

一、含义解读:师德师风文化内涵叙事

大学历史发展的隧道中,大学教师作为一所高校里不可或缺的“软文化”深深影响着“天子骄子”们茁壮成长,而拥有正能量的师德师风,则是辅以学子们予以翱翔“圆梦之地”的中坚力量。

(一)师德师风的文化内涵之狭义解读

“师德”与“师风”已不是陌生的词语,作为指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表征,二者经常以兄弟联盟的形式出现。师德所指教师的内在精神修养,侧重反应教师的品性德行;师风所指教师的外在行为导向,侧重反应教师的群体行为习惯。作为象征大学文化精神的个体表现及整体叙事,师德师风从个体与群体层面,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辩证地反应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品。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孔子曾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可见古人很早就对教师的风度、德行提出了相应的职业标准。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师德师风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2014年教育部推出《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更是提出当前新时期下,师德建设的重点是践行一定的行为世范,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推进师德师风工作的发展。

(二)师德师风文化内涵之广义解读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大学之所以被称为“象牙塔”受人尊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大学使人们学会如何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中有大智慧、大修养、大精神。使得想要提升智慧、开拓视野、训练高尚素养的人们欣然神往,肃然起敬,而在大学里师生关系共同构成了道德共同体。

二、关系解析:大学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互动性影响

大学教师作为一所学校思想碰撞升华的载体,其良好的德行和高尚之品格是知识分子践行育人事业过程中最基础的先行保障。

(一)师德师风:作为一种大学文化的释义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一般而言,大学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而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知识普及者则是物质文化的所有人,是制度文化的践行者,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优秀的师德师风对大学文化的建构起到创新、引领、示范的作用,是大学文化构建的基础。

(二)大学文化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大学文化通过无形的精神支配力量,对师德师风形成了无可言说的影响力,对高校教师具有凝聚、激励、控制、协调的濡化效应。

1.内化导向作用

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发展,创新的铺路底蕴,是大学日常工作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亦能准确体现大学的精神内涵。所以,一所大学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如果被这所学校的教师所认可,就会使学校的主体,制度执行者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一定的凝聚导向作用,教师个人的价值归属就会适当进行合理调整,直到与学校的组织目标相一致,形成稳定的文化气氛,相应的师德师风因故形成,并随着大学文化的不断沉淀持续对前者进行内化导向。

2.约束规范作用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大学文化的形成,其一旦有自己固有的模式,就会拥有毋庸置疑的稳定性,且并通过制度文化直接体现出来,产生强烈的约束、规范作用,使得个体与文化倡导相一致。此时,作为彰显大学文化求新求变话语表达形式的承载者,大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就在潜意识里与倡导者所推行的规矩转变为一种恰当的行为模式,这也是高校教师在践行师德师风的自觉过程中起到的“柔性”约束作用。

(三)大学文化与师德师风相辅相成

师德师风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左右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不断推进完善大学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孕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提供了建设平台,优秀师德师风的形成,亦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文化层面的技术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方法导向:高校文化建设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师,则是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主要依托和载体,所以必须大力引导教师注重文化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和谐提高。

(一)心理疏导,示范引领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数量也迅速增长,使得教师队伍整体偏向年轻化。而处于新角色新身份的转换期,新教师多数未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和师德养成实践,因此,多数青年教师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工作时,往往会心理压力过大,措手不及,以至于学风浮躁缺乏责任心。多数高校通过新老结对的方式,由遴选的优秀教师将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青年教师,帮助新人尽快进入角色,完成新身份的转换问题,使得其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

(二)继承原则,扬弃有道

继承,意旨对原有事物的合理部分的继续承载;“扬弃”有道,指的是,在师德师风的建设上,需要继承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师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是合理取舍,而“扬弃”意在对事物合理部分接续的同时,去伪存真,是对原有事物的发扬光大。

我国的传统师德内容博大精深,如敬业,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如身正为范,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学生便可自觉而行;如因材施教,使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扬长避短等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注重继承传统式的精华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增加适应时展需要的内容元素。

(三)规范制度,适当约束

随着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在中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风行,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高校急功近利行为的出现。而高校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团队精神等等,也随着消费主义的风行接踵而至。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克服负面影响,只有利用学校制度进行规范,利用相应的规范制度进正确疏导,同时,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尊重其合法权益。由此,共生共赢,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四)环境营造,气质熏陶

大学文化的积极建设,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对教师品行、气质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他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教师的价值观、审美观,能够激发起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使得自己的言行、气质、举止与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融为一体。

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好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精神文化的显性载体,使得教师产生朴素深刻的校园情怀,能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物质文化的建设,涉及到校园建筑、绿化环境、标志性雕塑等等,使得教师们能够体验舒适便捷的校园硬件设施,产生认同感;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校园中开展创意性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由此,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五)他律激励,自律规训

第8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等,但是在当前高职教学中教师师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优化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师师德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策略

教师个性品质对教学活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师德师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具备的职责道德修养,也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师的工作风度,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师德,才能够以自身魅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具备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是教师人格的直接体现。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情况总体还行,教师能够终于自己的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注重树立自己形象,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受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教师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会导致在教育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发展。

1.缺少工作热情

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仅仅将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仅仅关注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有时教师还会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在工作时不能做到认真备课,不能很好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缺少为人师表的意识

一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比较淡薄在,不能很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范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仪态不端正、不文明的现象。不能很好的注意个人形象,将一些社会中的不良习气影响到学生。教师的这些现象都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起到为人师范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一方面是因为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仅仅组合中如何利用更多的资源对自身进行发展,但是对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此外,是因为在制度建设上不够完善,没有较为明确完善的师德师风相关规章制度,缺乏一些考核、奖惩方面的制度,使得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性理想。另外加之高职院校对师德师风培养的载体不足,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没有开展过相关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也就不能很好的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2.主观因素

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塑造,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责任心以及教育教学方面表现的不是那么理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仅仅将教学工作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也不能够很好的关心学生现状,这样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首先要能够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能够对学生学习负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但是大多数教学在教育教学中还是采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注重对学生理论方面知识的教学,没有意识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教育,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1.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学生成才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书育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以便在让学生的学习到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

2.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发展中的永恒职业,但是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与越来越高。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成长中只要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让教师意识到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优化策略

1.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更好的促进师德建设,首先要能够加强制度建设,将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放在首位,不能仅仅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此外,要能够建立相应的技能机制,将对教师师德的考核放在首位,对师德出现问题的教师一律不能参与晋升。在对先进评选中注重师德所占的比重,还要加强监督机制,以此更好的促进师德建设,促进高校发展。

2.注重教师素质提升

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修养,教师要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能够以自身魅力征服学生。此外,教师要能够做好专业修养,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提升其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要通过科研来提升自身学术能力,要能够认识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前言,可以通过实践、学术知识的学习等方式以此更好的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便更好的胜任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特别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定要能够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育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基础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也有所不同,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基础不同,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针对化的教学方法,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放弃,要对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要能够用高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发挥自身职业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要能够形成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注重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注重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工作作风、教学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等内容,要能够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中对学生不能起到较好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注重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注重自身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5.创设尊师重教的氛围

在高职院校发展中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是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改善教师工作方式、提升教师物质生活水平,为教师发展创设一定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对自身专业生涯进行规划,增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活力,让教师能够体验到其职业满足感。在学校发展中通过各种活动创设师德师风氛围,如开展教学名师评比、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通过对教师典型、树立榜样以此更好的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让教师通过演讲比赛以此更好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

五、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情况总体还行,教师能够终于自己的职业,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受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还会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在工作时不能做到认真备课,不能很好的进行内容的讲解,一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比较淡薄在,不能很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范进行教学。为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师德建设首先要能够加强制度建设,将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放在首位,不能仅仅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能够以自身魅力征服学生。要通过科研来提升自身学术能力,要能够认识到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前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发挥自身职业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要能够形成完善人格。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改善教师工作方式、提升教师物质生活水平,为教师发展创设一定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对自身专业生涯进行规划,增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活力,让教师能够体验到其职业满足感。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还要不断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以便更好的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8:62-64

第9篇

民办高校,因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对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也有特别的要求。

(1)更加注重以生为本

民办高校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低,但他们也有个性强、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个人主见,遇到问题时能够动用很多资源去解决等特点。这种情况下,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

(2)思想觉悟更高

民办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更多样化,思想观念更多元化,对社会焦点和突发问题,通常会用自己业已形成的观念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讲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又保持自己原则的坚定性。

(3)更加的注重以身师表

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学习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较低,但他们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高,而这些活动大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悉心指导,辅导员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4)更加爱岗敬业

民办高校一般办学历史短,政府的投入小,学校发展靠的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辅导员老师只有比公办高校老师更加爱岗敬业才能够保证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应做到:

(1)政府和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后,国家和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因为这些投入可以带来直接的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科研成果、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同时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师德师风重视度有所降低。师德师风建设的落后,给各个高校、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特别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是任何科研技术都不可弥补的。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其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

(2)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各项投入

针对当前的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流动性大、职业倦怠感高等问题,应从资金投入、岗前培训、工作期间各项技能培训、辅导员自身心理问题干预等方面加大投入。

(3)健全对辅导员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及指标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