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02:10:11
导语:在政治课总结发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政治 讨论式
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教法,而是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更注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其中,“讨论式”教学法是广大政治教师所乐于采用的一种新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如果能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讨论式”教学法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能得到很大改进,能克服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政治课教学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师都能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而是有少数教师运用此法时仅仅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比如某些教师为了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便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
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具备以下条件:(1)讨论的目的已达到;(2)所有学生,包括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3)教师的方法运用得合理得当。那么该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使讨论课获得成功呢?笔者想就“讨论式”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环节即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分别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精心拟出讨论题
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这是一堂成功的讨论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讨论题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具有代表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2)要选准切入点,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无所适从,无从答起(3)要有梯度,有层次,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全班学生都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达到整体参与,普遍提高的目的。(4)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如果讨论是在讲授新课前使用,那么讨论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堂新课的兴趣;如果讨论是在讲完新课后进行,那么讨论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如果是专题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上一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讨论题,并让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做好社会调查,准备好讨论提纲,以便讨论时有言可发。
二、真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真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是“讨论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流于形式,除了上面提到的拟出过于简单,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以外,还表现在没有真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时间上没有给予充分保证,讨论题一出示,有的学生还没有充分思考,教师就已宣布讨论结束,这种情况在公开课中较常见,由于教师没有合理掌握时间,所以使讨论流于形式,走过场。另一种情形是在讨论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是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答问,而很少有让学生自己提问的。一直以来,教师提问、学生答问被认为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事实上,这一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发问并展开讨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进程表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所以,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老师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真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内容时,有一学生提出:“集体主义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属不属于宏观调控的范围?”教师在肯定此问很有水平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课后,这一学生还为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而自豪。
三、选出代表发言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相对滞后的“学困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不要总是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优等生,而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学困生”发言,并且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防止那些“学困生”因得不到发言机会而放松思维的紧迫感,随便“安全休息”,降低听课效率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心五,《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姚敬华,《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法》04年4期
[3]《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置教学环―谈高中政治五步课堂教学法》,上虞教育信息网 2001-9-2
高中政治小组合作现状意义应用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高中的政治课不像语文,拥有字字珠玑的文章,蕴含缠绵悱恻的情感,像是一张精心布局的油彩画,精彩、丰富、耐人寻味;也不像是历史,拥有古今中外的故事,包揽世界发展的长河,像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泼墨画,悠远、震撼、引人入胜;而是长篇大论的,就像是一张布满密密麻麻黑字的演讲稿,繁琐,枯燥,毫无头绪。高中政治课之所以会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坏印象”,都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力求高分,而忽视对知识的“探索”。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说“NO”,改变势在必行。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但仍然是由教师组织的。在政治课上,是否开展小组合作,就什么问题开展小组合作等都取决于教师的考量和判断。课程教育改革实施的如火如荼,很多教师也大有改革的热情,不仅精神上大力支持,而且实际上也付诸于行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又“误入歧途”:
1.形式主义严重
主要表现在:其一,统一、完善的教学设计,其间学生小组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完成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形同虚设;其二,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随意选择合作探究的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探究,小组合作意义全无。其三,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不给学生留有一点的准备和思考的时间,就仓促的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形式的小组合作,只不过是课堂的点缀,毫无实质意义可言……
2.缺乏实时监控
主要表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和监管,导致本应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模式演变成了“放羊”模式。由于没有实时监控,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学生“滥竽充数”,聊闲篇,自由散漫,这种状态,只会是浪费时间,于教学效率无益。
3.参与度不均衡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这样的情景: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其中发言多,占主导的地位;反之,学习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则甚少发言,充当陪衬的角色。在小组总结发言时,表现更为明显,一两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整理,总结,并代表发言,而其他的学生则是处在游离的状态,学生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4.合作态度消极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团队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然而在合作实践过程中,教师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之间都是友好、互助的。学生之间争吵,不友好;自私,不分享;自我,不合作的现象屡有发生。学生合作的态度消极,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部分教师之所以会“误入”以上“歧途”,主要是因为没能深入的学习、认识、探究和体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意义所在。教师要在思想上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为上做出正确的考量和预设。
(1)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教学中,大部分的高中生对于政治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尤其是一些学习能力较低,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最为“忠实”的“听众”。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在其间呈现出了教学的优势:一方面,小组人员较少,讨论、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出现死角,每一位组员都能在小组内找到自我价值,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和发言人;另一方面,小组人员分工明确,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司其职,不仅有效提高参与度,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身潜力的挖掘和发挥。
(2)合作学习有助于突出学生主体性,促进全面发展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事实政治的问题。针对一些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政治教学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不仅能有效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的见闻,而且还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讨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可以得到能力的全面提升。
(3)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交际性,培养合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走上社会成就自我的宝贵财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要参与小组合作,并共同完成共同的目标,就需要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交流、帮助、配合和支持,积极地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在出现意见分歧时,妥善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在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那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扎实、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收获,抛砖引玉。
1.精心准备是前提
“有备无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导学案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采用特殊字体或者颜色;添加时政链接,增加容量和课堂丰富性;采用填空题的方式,督促学生预习;页眉页脚设置名言警句等,大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到页眉页脚的设置,力求完整、大方、完善。
其次,是探究问题的设计。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备学生,充分结合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施政治,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等。在教学中,针对各个班级学生整体情况的差异,设置不同等级和层次的探究问题。
最后,是带头人的培养。小组合作中,必须要有一个学生,是在其中起到带动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政治的学科特点,经常性的设置一些时政分析活动,辩论赛等等,在培养一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同学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课堂引导是关键
首先,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落实。“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以教学质量下降为前提的课改都是失败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堂上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小组学习之前留下时间,一方面检测学生预习效果,另一方面对于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简单点拨。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3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难懂,抽象,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上实验课仅用黑板板书,操作也仅做一此简单的小范,生物化学挂图也很有限,这极大的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听不懂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对有此简单的仪器都不会正确使用与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更不能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视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比如在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实验中,需要反复进行离心和电泳,空闲等待时间很多。我们利用离心和电泳等待的时间放一此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光盘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学生正在做的实验的原理,他们正在做的步骤有什么作用,有哪此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会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使之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1.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提问应设置合理的坡度,这既是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国是否是科技强国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什么?③我国该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④是否只要有了经费的保障与法律的规定,我国目标就能实现?还需要依靠什么?人才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这需要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回答;第三、四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总结发言,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把握评价的主导性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要能准确简练、自然真诚,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体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爱护公共设施》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了小区公共设施的变化后,教师可以说:“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看到了社区设施的细小的变化,那你们看到了学校公共设施的变化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赞赏的力量,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衔接到了下一环节。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
3.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嘴上说的、手上写的与实际行为不一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常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在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一分而为二。”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过分重视了对学生的理智进行教育和影响,却忽视了道德的践行。而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正在于此:就是要在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并具体指导行为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我们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二、提问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围绕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运用,巧妙设计,易难适度,重在启发。
1.归纳式提问
就是把学生所学过的内容中带有共性的、有相同知识点的知识归为一类进行提问。例如,初三思想政治中关于“本质”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在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有关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比式提问
即教师在提问时把有内在联系但又比较相似的知识概念以提问方式列举出来,让学生比较、分析差异,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的内容。例如提问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就可以从时间、地点、标志、内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提问,使学生既有局部的思维过程,又有整体思维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3.启发式提问
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急需答案、很感兴趣的问题,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寻求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不是空洞的。如“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或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如“马加爵事件”,“悲剧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何联系”、“学校和社会又有何责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挫折”,等等。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这样,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补白式提问
提出一个巧妙的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学生回味空白上补白。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回味此问题(下转50页)(上接49页)的巧妙之处,提出他们心中所想,教师可利用“反问”“串问”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教师的“串问”“多媒体问”时刻给学生以激情和活力,让学生“自问”“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教师应在巧用回味的时间空白时,让学生在回味的时空中产生共鸣,时刻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5.矫正式提问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 价值观 意义 路径
1.高校创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各自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1]。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积极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内在的思想品质是一个人的本质[2]。当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被称为文化精髓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够发挥凝神聚气的力量,起着强基固本的作用[3]。青年学生是最具潜力的人群,他们理想的高度决定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高校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授之科学的做事方法和正面的思想观念,在传递教育知识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非常艰巨。大学生面对人生非常多的重要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收获美满人生的根本保障。
1.2紧迫性。这一代大学生一方面由于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父母为子女未来谋算太多使孩子较晚意识到自己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由于接受教育时间年限较长,而校园环境相对简单,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心智成熟较晚,价值观还没发展完善,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生心智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其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具有紧迫性。此外,近几年高校爆出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给大学德育状况亮起了红灯,说明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工作没做足;拜金主义盲目攀比现象比较常见,价值观扭曲,部分青年学生迷失方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而缺乏自信丧失生存的勇气。这些都表明了高校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上的紧迫性。
2.高校需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细落小落实,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论断,揭示和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根本规律。价值观教育是个系统循环的过程,高校应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心理辅导四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各部分有效衔接形成完善的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培育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者和接班人。
2.1课堂教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一样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到大学,思想政治课都是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对高校来讲,改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深化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举措。
然而,一方面,当下大学生由于其认知世界的多元化、精神世界的分众化、意义世界的感性化、情感世界的碎片化导致的对抽象语意概念淡漠疏离[4]。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思想而不能结合学生关注的内容使抽象生涩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自说自话,学生的关注不复存在,教学成效很低。正如有人形象地比喻,价值观概念像盐,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5]。思想教育只有融入鲜活的生活叙事之中,才能发挥其精神的激励力量。
2.2社会实践。理论学习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主体的认知。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青年学生科学的崇高的价值观念,使其真正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是过程也是最终目的。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强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有效形式。只有走进社会,接受过现实的考验才能让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高校已经有了一些传统的实践活动如“雷锋月”活动,志愿者工作,中华传统知识文化竞赛等表现形式多样有趣的活动。富有涵养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更早更融洽地融入社会大集体中,更深入地认识思考社会现象,这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如此能够促成青年学生独立生活、善于思考、自主判断、关注社会发展等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丰富课余生活的必需品,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2.3校园文化。文化是岁月的积淀,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是人们对某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普遍认同感凝聚而成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那么校园文化也是类似的,是以学生、教职工、校领导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含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
校园文化内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内容,大学精神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具体的价值判断,与核心价值观内涵是一致的。大学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学校的魅力所在,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对其中人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持久性、渗透性等特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涵养的深远影响是潜移默化的[6]。
2.4心理辅导。生活的快节奏和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感让人们长期处于强压下,造成很多人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青年学生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不足,长时间地压抑心情或是某段时期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负面情绪不能排解容易导致思想过激走极端,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不理智行为。因此,对某些学生某些时期的特殊情况有必要提供特殊辅导,帮其走出困境,避免发生悲剧。
心理辅导作为思想教育其他三个环节的补充发挥作用,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辅导机构但作用非常有限,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很多人对心理辅导的认识错误,认为需要心理咨询的就是有心理问题,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关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宣传不够,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部门,不知道地址和热线,遇到困难也想不到寻求帮助;三是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能力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对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创新高校培育践行价值观教育路径升华价值观教育感召力
价值观教育要迎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当前价值观教育系统的现状不足,高校必须针对性地创新培育践行价值观教育路径以升华价值观教育感召力。
3.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事实说明老师一味地灌输思想的结果就是学生听得累,老师讲得累,而教学效果甚微。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形成良性互动。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与学生自身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大家思考讨论,老师作评判性的总结发言把握大方向。
3.2利用好新兴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我国大概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普通用户宽带网络,2010年以后宽带网络在国内普及使用。如今,高校已普遍实行数字化管理方式,个人信息、选课、教学等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学生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学习、娱乐、购物、阅读等活动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因此,新时期高校价值观教育无疑要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推进主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扩大网络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增强网络文化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和服务性。归纳发展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系,运用视频、动画、漫画等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推进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塑造大学精神是改变高等院校千校一面现状,实现个性化办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学精神是受学校地理位置、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学校办学历史、学生、老师、校领导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是深厚的人文情怀融合鲜明的时代要求形成的,体现着不同学校对国家、社会、个人未来发展的深刻认识。高校办学需要这样的差异性,因为有差异才有对比,有对比才能更快进步。
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人才,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工程,教学模式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宣传各环节环环相扣,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创新高校价值观教育培育践行路径应注意各方面衔接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2013(4):18-24.
[2]梁继峰.民族精神的培育与中国现代化研究[D].东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苗遂奇.文化建设30年――哲学路向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4):5-10.
[4]冯培.有形形象与无形氛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途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