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时间:2022-07-02 06:11:39

导语:在儿童心理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玩具设计;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TB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94-02

工业设计专业和玩具的设计在基础课程的设计上是一致的,都要对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学习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等课程,而且这两个专业都需要借助美术知识,运用色彩和线条的比例设计出精美的作品。在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时,也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国玩具设计课程建设大都倾向于艺术设计课程方向或机械设计课程方向,轻玩具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课程教学普遍呈现教学效果不明显,效率比较低和效益成效少的状况。玩具设计教育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而呈现出很多特有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玩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匮乏;原有本科教育模式与玩具人才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又只重技艺培养;玩具人才培养质量出现偏差;高等院校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设置,以致中国玩具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环节日渐脱钩等诸多令人忧心的教育现象。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玩具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建设阶段忽略了对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发展与玩具的关系,缺乏相关课程建设。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玩具设计特色课程改革与实践是玩具人才培养研究的焦点,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课程内容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是比较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实践才能完善。在课程改革中,应该设置好中心课程,促进课程的整合,将课程之间的关系搞清晰,分析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分清各类课程之间的界限,防止各类课程在讲述中出现重叠的现象,使课程体系更加清晰,主要改革方式如下所示:

(1)提升“儿童心理学”“玩具与儿童发展”等特色课程,使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更新,并且使课程在讲述中一直贯穿技术设计类知识,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征,然后设计阶段性的玩具。儿童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培养优秀的玩具设计师,就应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本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进行。玩具设计应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该开设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在设计玩具时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计出适合他们的玩具。

(2)加强“玩具安全检测与法规”“玩具与科技博览”等课程行业内和科技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引入,包括先进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加强对学生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的培养。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革旧图新,重视新课程的建设,传授前沿知识。

(3)完善玩具形态创意设计基础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基础上,对玩具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在教学中,应该加大课时量,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将玩具形态的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中心环节。由于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的学生,他们的艺术造型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提升,而且玩具的设计是具有自身规律的,玩具设计造型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显得非常不生动,呆板,所以,在进行玩具形态设计时,应该通过观察实际,分析造型规律和线条,设计出理性和艺术化结合的作品。

二、特色课程实践环节改革

设计课程是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评,模型制作课程也是独立开设的,学生在进行了玩具市场调查后,再完成作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会将设计课程、模型制作和论文的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实践。在传统的课程中,这几门课程是比较分散的,而不是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后,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实践,老师应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专题设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完成整个项目。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作为辅助学习,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结合,将不同知识的界限划清,同时又可以找到不同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加大玩具模型制作类等项目实践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在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在课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对设计的想法进行反复的实践,切实提高设计能力。

三、课程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中,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是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后、工作时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老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市场情况的分析。所以,在课程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使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工作设计课程体系中,应该让学生融入设计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对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要求建立有特色的课程,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应该是清晰的。通过课程基本框架的设计,以及对课程整体功能的分析,打破课程的局限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

知识,毕业后尽快适应市场。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完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工业设计专业(玩具方向)特色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玩具设计课程教学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罗聪.玩具设计表现技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梁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0,08.

[3]罗庆锦.高校玩具设计教育问题与思考[J].中外玩具制造,2012,09.

[4]尹玉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特点及个案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09.

[5]罗聪.“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玩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工业设计2016,06.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第3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95-03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发展的新视角和新范式,这项研究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一、心理理论的缘起

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推知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心理理论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论发展良好的个体可以根据他人的思想和需要解释他人的行为,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2]。

(一)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的研究及影响

在《行为与脑科学》(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1978年卷中,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报告了一个检验黑猩猩是否拥有他们所谓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将“心理理论”界定为:某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时,意指该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物种)。在研究中他们宣称黑猩猩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因为他们的被试Sarah能够在某种实验情境中表现出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不是复杂的或高级的行为,而是一种原始的行为”,并提出了幼儿是否也具有这样一个心理理论的问题[3]。

之后他们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批评,评论中三位哲学家(Bennett,1978; Denne tt,1978;Hurman,1978)独立提出,只有采用类似下述程序,才可能发现某一动物是否拥有信念的概念:动物被试看到某一个体将某个物品置于A处,然后离开;然后在这一个体不在现场的时候,被试看到另一个体将物品从位置A转移到位置B;如果这个时候动物被试表现得好像预测第一个个体将在位置A,而不是在位置B寻找物品,才可以认为被试拥有了某种信念认识。这一程序构想就是现在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之一“意外转移任务”的设计蓝本。

(二)儿童错误信念的缘起

80年代早期,奥地利心理学家韦墨和伯纳(Wimmer&Perner,1983)以上述测验程序的构思为蓝本,设计了着名的“错误信念经典任务”,即“意外转移任务”。他们采用这种任务探究了儿童基于他人关于某一客置的错误信念而预测其行为的能力。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以后的研究表明:能否认识到故事人物拥有错误信念的年龄分界线为4岁。

另一测验(糖果盒故事)验证了上述的结果(Perner,Leekam,&Wimmer,1987),实验者向被试出示了一个盒子(如糖果盒),从盒子外观不能知道盒子内的内容,并问被试盒子里是什么。在被试回答为“糖果”后,实验者打开盒子,让被试知道里面是铅笔,然后将铅笔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研究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铅笔”。这种任务也一样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在看到盒子里的真实内容后,断定自己一开始就认为盒子里装的是铅笔。

二、“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心理理论的发展理论面临一个更为特异的问题,即儿童是如何习得意图状态的认识的。以下将呈现相关的五种理论观点:

(一)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发展着的心理理论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的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者理解在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强调经验在塑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经验能为儿童提供其不能理解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最终致使儿童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并修正和改进他们已有的心理理论[4]。

(二)模拟论

模拟论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来了解他人心理的,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是指儿童能够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模拟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上的重要性。此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假装游戏或角色采择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越来越高级的心理理论[5]。

(三)模块论

模块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该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的时候,心理理论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内。儿童需要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从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作用。模块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心理理论发展与其他认知发展领域之间的分离,但它们难以解释关于社会经验的影响方面的发现,比如关于接受口头教育的聋童的发展延迟问题。因此,模块论本身的发展也有两个阶段:1、心理理论先天模块观;2、修正的模块观。模块论获得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是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有关自闭症的相关研究表明,自闭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同时他们还存在相应的神经生理缺陷,这支持了心理理论特化模块先天就存在的的观点[6]。

(四)匹配理论

匹配理论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儿童需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都处于一定的主体地位,并且是等价的,即儿童在心理活动情境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关于心理生活的知识[4]。

(五)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

相关研究发现社会交流,尤其是成年人或者同龄人中的年长者和儿童的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把这种成年人或年长者占主导地位的交流称为“主导性社会交流”。主导性社会交流与匹配理论不同,其并不是一种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一般来说成年人或年长者对儿童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主导性社会交流对儿童的心理理论起着引导及矫正的作用。

以上五种理论各有千秋,其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解释,孰优孰劣各家说法不一。当前理论论、模拟论与模块论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三大理论。李小晶等人认为把上述五个理论结合起来将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理论论被称之为一种理论,强调心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相关性;模块论的兴起主要建立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观察与实验之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验事实根据;模拟论强调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的,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匹配理论强调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等价的主体地位之上,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对心理理论发展中的社会交流问题进行了限定,匹配理论和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可以看作是对理论论的一种补充[4]。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拓展的过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5岁的儿童,并只对错误信念、表面―现实和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展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都有拓宽。

陈英和在研究中曾提到: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早期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7]。近期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发展机制、在特殊群体上发展差异及心理理论的干预性研究等方面。

陈健芷,李巍巍的研究结果表明: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儿童从7岁开始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急剧提高,可见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9岁以上儿童已经基本具备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并且儿童在面对不同地位的说服对象时,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差异,但面对地位高的说服对象(如父母)时表现得则略差一些[8]。

张婷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9]。

莫书亮,苏彦捷在研究中曾指出衡量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大多是言语任务,即使有一些是非言语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完全排除语言的影响。很难把语言和心理理论完全剥离开来,以便了解在二者的关系中谁是更加基础性的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怎么衡量是否存在内部言语,以及内部语言起什么样的作用,相对于外部言语而言,它的作用机制也许更能体现出心理理论操作过程的特点。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特殊人群(如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进一步考虑个体对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知觉和推理中语言所起的作用,以便从更广泛的心理层面来探讨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在个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系[10]。

任真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结论指出:和同等言语智力水平的正常组儿童相比,自闭症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组的儿童,说明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自闭症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正常组儿童,但是两者的发展序列基本一致,这与Sparrevohn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和年龄、言语智力的相关都显着,但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和言语智力的偏相关不显着;言语智力可能是理解心理理论任务所必需的,但不是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充分条件[11]。

四、心理理论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心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观让人存在一定的质疑。Mitchell认为,不同的操作要求可能会影响到儿童认识错误信念的年龄阈限[12]。现有测评心理理论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实验法,测量任务主要采用故事法。具体是通过一些木偶道具、玩具模拟故事场景,或者是通过图画卡片说明故事情节过程,然后向被试提一些问题以确保其对故事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记忆,然后提问测验问题。“错误信念”任务测量的是儿童的社会理解水平,主要是让儿童听一些短故事,回答关于理解心理状态、情感或错误信念的一些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如果主试需要向被试讲解故事,这对实验的整体操控和主试的能力将会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3―6岁的儿童,他们的各项心理机能正在发展但尚未成熟,那么在研究中做到完全的实验室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验中一般采用多个主试参与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就很难控制不同的主试对被试产生的影响。例如:主试对指导语的表述(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不同,这时对被试是否会造成暗示将不可估计。那么是否能够克服这一问题呢?或许我们可以将实验程序中的故事情节设置为动画形式,然后由主试将被试的注意力引向屏幕,再播放动画画面,放映结束后主试向被试提问题,为了避免儿童受到短时记忆差异的干扰,可以在提问过程中辅助相关的图片。这个设想是否成立还没有验证,因为儿童心理理论实验任务的重测效度很低,我们对同一名儿童进行两次相同的实验任务似乎不太合理。

五、对心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心理理论”的研究走上了成熟的道路。如今,“心理理论”的概念、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发展机制等方面都趋于成形,心理理论成为众多研究者都熟知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多产的研究领域。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它的研究也将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首先,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或认知,研究心理状态的每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心理状态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在注意、想象、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上。并且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需要多加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很有必要研究。

其次,一些早期的实验任务信息量往往过大,且过于复杂,这样难免导致儿童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任务设计上可以设计一些儿童容易理解的简单实验任务。另外,过去的研究一般使用言语性任务,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言语技能有一定关系,所以这很有可能低估言语理解有困难的儿童和聋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如果使用非言语性任务进行研究或许能获得新的突破。

最后,尽管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所涉及的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宽,它的研究从儿童期、青春期一直扩展至成年期,但毋庸置疑,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年龄阶段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儿童早期,迄今最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来自对该年龄段儿童的探究。当然,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只打开了年龄的界限,而且对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聋童等)的研究也逐步走热,关于特殊儿童的研究虽然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会让人非常欣慰,当能够给予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庭些许建议时,我们的研究就是有意义的。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对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对特殊儿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虽然现在关于心理理论特殊群体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确切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机制还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应该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成果或大或小,但滴水穿石的逐步研究总会慢慢地揭开“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面纱。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的观点自提出至今,在理论建构、实验范式、应用研究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着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能够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

参考文献:

[1]Happe.,Winner E., 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2]丁艳云,赵俊峰,李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86-90.

[3]邓赐平.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19.

[4]李小晶,李红等.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

[5]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6]Frith,U.,Happe,F.(1995).Autism:Beyond“Theory of Mind”. In: Mehler, J. ,&Frank, S. eds. Cognition and Cognition,The M IT Press, 1995,13-30.

[7]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56-59.

[8]陈健芷,李巍巍.5―9岁儿童在税负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心理科学.2009,32(2):375-377.

[9]张婷,吴睿明等.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

[10]莫书亮,苏彦捷.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86-90.

第4篇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前身是儿童心理学。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形成与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并形成了不同学派相互竞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标志着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更加明确。20世纪80年代,研究领域扩展到对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学科发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并逐渐形成了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在我国,1962年朱智贤教授《儿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也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和种族发展。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发展心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小学生智力与品德发展、独生子女的教育、青少年犯罪教育等。近些年,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发展进行了多视角、多角度的解读,并尝试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教育改革当中,这种结合对学生智力和品德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这两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且应试化教育色彩较为浓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是想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仅有文化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适应能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因此,一些学校开始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在保证文化课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重视,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过程中,部分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有效的探究,努力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引入到教育改革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很高专业素养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较少,这使得教育改革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并不理想,当然,在推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改革中发展心理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体现如下。

1研究发展心理学不够深入

发展心理学源于西方社会,大量的研究结果都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这些理论和研究结论未必能很好地适用中国文化。因此,需要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将发展心理学较好地运用于实践。而现如今,我国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水平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力量不足。我国研究发展心理学的主力军多出自师范院校,其他机构对其研究的力量较弱,甚至从未参与研究。因此,发展心理学研究力量的局限性对其在教育改革的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阻碍。第二,研究设计与方法相对落后。我国研究者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多为横断研究,只有少数高校和研究者采用了纵向追踪或聚合交叉的研究设计。此外,大部分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多采用传统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较少采用较为严格的实验法,从而导致已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深入,结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第三,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在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而对大学生和成人群体的关注较为不足,这导致发展心理学研究结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推广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研究,以提高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适用性。

2重理论而轻实践

根据调查,我国部分院校在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理论讲解,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通常较为抽象,只有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同时,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个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将发展心理学更准确地应用于教育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3教学手段与内容较为滞后

虽然部分院校已将发展心理学融入于教学改革之中,并且向学生传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但对于发展心理学的开展依旧有些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延续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学生接受程度不高。此外,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2]。因此,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产生了制约的作用,针对学生的教育也较为偏离实际,这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途径

人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体发展研究的多学科性,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遗传学等等。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如何将发展心理学研究更好地融入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1将发展心理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时,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结合本国国情和教学实际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规律、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设置教学方案,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推动个人的发展。

2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型社会,各种压力逐渐蔓延到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每个学生都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面对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与发展心理学皆属于心理范畴,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尤为重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所在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譬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开展。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同一性的形成是这一时期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亦能有效提高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

我国发展心理学能否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提高课程设立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行为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思想,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应该运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较为符合学生心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提高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真正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运用发展心理学探寻学生的内心世界,采用适应的教学手段。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可对较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对较为容易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讲解,教会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独立思考,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出较为优秀的学习氛围。

第三,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网络形式进行教学。现如今,网络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之中,成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新型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多加交流,展现出一种平等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4丰富发展心理学教学内容

在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各类课程时,要丰富发展心理学的内容,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发展心理学来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4]。教师要确立好每一部分的重点知识,明确教学目标,严格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之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发展心理学的新型结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扩充其知识含量。并且用新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维持其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之间要共同参与,编写专业的教科书。各大院校通用的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较为深奥,专有名词较多,不利于学生对其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在保持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正确的通俗解释,并且设立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运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解,研究其内在理论,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之中,提升其专业素养。

5创建完整的考评体系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心理健康课程大都开设为公共必修课程,考核时也大多运用论文或开卷考试形式。这类形式的考核,结果多为优良,鲜有不合格者,如此一来难以甄别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这种形式虽然满足了学生的高分心态,但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教师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有效。高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考核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闭卷考试,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二是合理的情景模式模拟,主要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师要将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根据记录进行有效的分析,探寻出现此结果的具体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有效的改正。此外,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并且以此来保障课程设立过程较为完整。

6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学生在学校与家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家长并不够清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可以探寻家长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程度,寻找学生产生不同思想状况的原因。而且,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以此来规范学生在家中的行为,真正达到“表里如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改革发展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之中,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对发展心理学应用教育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要将发展心理学应用进各类思想教育课程之中;第二,创新教师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第三,丰富教学内容;第四,设立完整的考评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与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第五,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224,226.

[2]王晋.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6(10):237.

[3]薛亚萍.《发展心理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30—31.

[4]缪小春.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J].心理科学,2001(1):71—77.

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inEducationalReform

ZHUHaidong,LIXiang

(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0,China)

Abstract:Withthesocialdevelopment,thedemandfortalentsisincreasinginourcountry.Inordertocultivatemoreexcellenttalents,ouruniversitieshaverespondedtothecallofeducationreformandmadeinnovationsintheoriginalcurriculumsystem.Developmentalpsychologyhasbeenwellusedintheprocessofeducationalreform.DevelopmentalpsychologycaneffectivelyinterpretthepsychologyofallkindsofstudentsinChina,andapplytheresultsofinterpretationtothereform.Thisreasonableinterpretationcanimprovestudentsideologicalqualityandcultivatetheirindependentlearningability.Inordertomakedevelopmentalpsychologybetterappliedtoeducationalreform,thispaperstudiesthemeaningand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andproposesitsapplicationstrategyintheeducationreforminordertoprovidemoreexcellenttalentsforthesociety.

Keywor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educationalreform;appliedresearch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Jun.2017Vol.36No.6

第5篇

关键词:儿童 欺骗

一、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欺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心理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并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儿童时期是社会性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儿童欺骗的研究成为心理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二、欺骗的界定

(一)欺骗的定义

欺骗(deception)是指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的行为[1]。有学者给出了目前较认同的关于欺骗的操作性定义,即表达的内容与自己的信念不一致;篡改或者消除线索证据;提供错误信息[2][10],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就可判断为欺骗行为。

(二)欺骗与说谎的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将欺骗和说谎(lying)通用。但Thomas Carson(2010)曾对欺骗和说谎的二者关系进行过专门辨析,他认为二者主要有两点不同:首先,欺骗暗含欺骗行为的“成功”,即一个行为必须确定造成他人拥有错误的信念,这才构成欺骗;说谎是一种有意识的错误陈述,他人不管是否相信都已经构成说谎。其次,说谎必须有一个错误的陈述,欺骗可以不包含错误陈述[3][9]。欺骗比单纯的说谎需要更高的认知能力,刘秀丽等学者也证明了这一点[7]。由此,说谎关键在于“说”字,即会产生一个有意识的陈述行为;欺骗关键在于“骗”字,即成功让他人产生错误信念。因此,说谎必定构成欺骗,反之则不一定成立。

通览上文阐述,我们可以认为说谎是欺骗的一个下位概念,即说谎是欺骗的一种。说谎所具备的判定要素都是欺骗所具备的,欺骗则是要以说谎或者表达出的谎言为基础,使他人产生错误的信念,并只有当他人进入有意识编造的错误信念之下,谎言才能真正成为欺骗的一个情形。这就说明,对于儿童来说,进行说谎或欺骗要拥有不同的心理认知水平,而欺骗较之于说谎要求个体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平。

三、儿童欺骗的理论模型

20世纪80年代,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的一个浪潮―― “心理理论”(即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出现后,很多学者开始了从心理理论层面来探讨儿童欺骗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心理状态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6]。其基本假设是我们人们以信念为基础,通过行动来实现他们的需要,对行为和事件赋予意义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心理的水平,主要研究假装、欺骗、错误信念等心理状态,其中错误信念是关键,学界普遍将错误信念任务的通过作为儿童掌握心理理论的标志,并认为儿童只有获得一种完整的“心理理论”即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以后,才拥有欺骗的能力。

四、儿童欺骗研究的进展

(一)欺骗的发生时间

纵观当前研究对儿童欺骗发生时间的解释,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儿童真正意义上的欺骗发生在4岁之前,甚至认为2、3岁儿童已经能够欺骗[6]。Hala、Chandler等人运用“找与藏”的游戏实验研究儿童的欺骗行为,结果发现4岁儿童已经会撒谎骗人,甚至更年幼的儿童也能做到,即欺骗在错误信念理解之前就已经出现,2、3岁儿童也能表现欺骗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儿童的欺骗出现在4岁以后,因为只有拥有了心理理论的儿童才能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欺骗以及欺骗和理解欺骗的能力[4]。如Sodian用竞争游戏的实验,测试儿童是否能够理解“欺骗”就是通过操纵他人信念,使他人采取错误行为而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这一概念,结果表明4岁儿童才可以理解欺骗概念,但3岁儿童做不到。

其实看似不同的两种研究并非矛盾对立,刘秀丽等人(2004)通过设置“找钱币”这一欺骗任务和标准误信念任务,研究结果发现3岁儿童是能够使用“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行为主义的欺骗策略来达到成功欺骗他人的目的,但对于“制造虚假痕迹”这一心理主义欺骗策略要到4岁以后才开始出现。当然研究者并未在欺骗发生时间得到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评判标准[7]。

(二)儿童欺骗行为技能的研究

Lewis等人(1898)对参加“抵制诱惑情境”实验儿童的所有非言语进行分析发现,儿童有无表现欺骗在表现如微笑等积极情绪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就表明,3岁儿童已经学会运用改变自己情绪来欺骗成人了。

Peskin(1989)在自然情境中测试儿童隐藏自己意图能力的实验中发现,4岁儿童已经会因为自己的某种动机来隐藏自己的意图进行欺骗。

Talwar和Lee(2002)观察成人对儿童录像显示,成人不能根据儿童的非言语行为区分是否说谎,却能凭借言语内容来判断出表现欺骗的儿童。这说明对于需要较强逻辑思维的语言,儿童还未达到进行欺骗应有的心理水平,但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区别欺骗与非欺骗可能出现的行为并有意识的加以掩饰。

Lee等人通过检验3~11岁儿童隐瞒父母违规行为时发现,儿童能够根据情境和潜在的利益来说谎话或真话,同时还会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三)影响儿童欺骗行为的相关因素

纵观目前的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欺骗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内部原因

(1)控制 Zuckerman等人(1981)第一次系统解释了在欺骗中的心理过程,认为在欺骗过程中包含着许多影响行为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控制因素说,认为说谎者总是试图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控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从而避免谎言被人识破。

(2)道德感 Asendorpf(1992),Xu(2010)和Fu(2008)等人的研究认为不同的道德感、动机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欺骗行为的发生[8]。Xu和Fu等人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白谎和集体说谎评价越高,更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

(3)人格特质 Kochanska等人(1996)发现有高抑制性和低冲动性的儿童在玩游戏时会比一般儿童更多地内化规则从而更少说谎。Jensen和Graziano (2005)也发现高宜人性、高责任性的儿童会表现出较少的欺骗行为。一般而言,懂得抑制自己行为并且有责任感的友善儿童,会表现的更加诚实。

(4)理解力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逐渐发展到人们是在错误信念的基础上行动的,他们就会使用心理理论,通过欺骗手段,使自己得到好处。因此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越高,欺骗能力和策略也就越高。

(5)自我认知 拥有较强的意志、较高的成就动机或对自身的自我概念明确的儿童,会对自己这种欺骗能力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进而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

2.外部原因

(1)年龄 丁晓攀等人(2012)通过猜硬币实验发现,欺骗行为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并且个体欺骗行为也呈现同样规律。因此,年龄较长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欺骗次数和更好的欺骗能力。

(2)同伴地位 Rubin和Hubbard(2003),Koenig等人(2004)发现被拒绝、易被忽略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有更多的欺骗行为。在同伴群体中,如果儿童有更高的集体融入感,能受到同伴重视,会表现更少的欺骗行为。

(3)情境因素 Jensen和Graziano (2005)的实验发现成人的话语对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及其表现有重要影响。如果成人没有明确告诉儿童“欺骗是不对的”,儿童会尝试欺骗。同时,儿童在进行欺骗后所获得的奖励越多,就会表现更多的欺骗行为。儿童的欺骗行为也是随着外部情境尤其是情境压力的变化而相应产生变化的社会[5]。

值得注意的是,从现有的文献看,儿童对于欺骗的认知并不直接决定欺骗行为是否发生,而可能是通过某种或某些中介变量的作用而影响实际行为,而这些中介变量正是儿童欺骗研究有待拓展的方面。

五、儿童欺骗研究对教育的启迪

儿童欺骗研究给儿童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迪。结合上文的研究,我们给父母、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成人应自律,减少儿童对不良行为的模仿。

一般而言,儿童会有意识的模仿父母和教师这类榜样人物的行为和态度来学习社会行为。我们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对孩子和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误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改正,尽量减少欺骗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二)创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家庭和校园氛围。

在家庭和学校的积极氛围下,儿童不会因犯错误而感到害怕和恐惧,也不会过分受到惩罚,而会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诚实的告诉家长和老师,促进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尊重儿童并根据不同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

成就动机较强、意志较坚定、自我概念较明确的儿童,对欺骗概念较为明确,会更有技巧使用欺骗的方式来获得成就,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少量说理、加深道德教育的情况下,更多用行为指导、模仿示范等教育方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欺骗。性格较内向、气质类型较弱不稳定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时就更应该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适当指点即可。外向、开朗、活泼的孩子,则需要成人反复的教育强化,完善孩子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秀丽.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及欺骗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3-18.

[2] 史冰,苏彦捷.儿童面对不同对象的欺骗表现及其相关的社会性特点.[J].心理学报,2007.3 (1): 111-117.

[3] 李东斌, 毋静芳.说谎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96.

[4] 刘秀丽,车文博.学前儿童欺骗的阶段性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6,29(6):1340-1345.

[5] 史冰,苏彦捷.儿童欺骗的情境依赖.[J].心理科学,2005,28(4):816-819.

[6] 徐芬,包雪华.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有关欺骗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53-64.

[7]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C].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4.

[8] 丁晓攀.欺骗行为的发展及其社会认知神经机制[C].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

第6篇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视知觉 听知觉 感觉统合 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1自闭症儿童概况

1.1自闭症儿童的概念界定

最早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的学者是美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1943年发表的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介绍了他对1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结果。1944年澳大利亚的医生Huns Asperger独自发表了关于儿童期的“自闭性精神病质”的研究论文。两者对于自闭症者的描述有相似之处:自闭症的社会是天生的,一直延续到成人期之后,带有缺乏视线的接触、言语与动作的刻板性、特殊的兴趣以及对变化的强烈抵抗等特征。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研究与界定。

此后,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多以Leo Kanner的研究发现为基础展开。在临床学领域,已逐渐达成共识――自闭症是由脑功能障碍所致的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组行为症候群。1980年DSM―III将自闭症纳入广泛性发育障碍。

1.2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

Leo Kanner认为,自闭症儿童特有的一组特征包括自闭性孤立、对同一性的强迫性要求、出色的机械记忆能力、模仿言语的迟误、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缺乏、良好的潜在的认知能力、以及高智力水平的家庭。

后来Kanner与Eisenberg 总结出极端的孤立与保持同一性的强迫性要求为自闭症的核心特征。有学者(Wing & Gould)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他们指出自闭症儿童中还有与他人接触时始终被动的儿童和积极但古怪的儿童。

Wing和Gould于1979年在伦敦南部的Camberwell地区以15岁以下的所有居民为被试进行了大范围研究后指出:“具有社会的儿童全部表现出反复性的刻板行为,几乎所有的儿童在言语和象征活动上表现出异常或欠缺。”

A.Shah等人基于对成人的调查结果指出社会化障碍、交流障碍、想象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这三个主要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特征。

目前,临床上总结出的主要特征为:在社会相互作用上存在质的障碍――社会性发展障碍;在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以及想象活动中存在质的障碍――言语发展迟缓和异常;活动和兴趣的范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兴趣狭窄、刻板行为。

1.3自闭症儿童的成因分析

关于自闭症的研究已有70年的历史了。研究者们关于自闭症的成因研究和结论从单一因素逐渐转变为多因素的交叉。

Kanner认为造成早期幼儿自闭症的主要原因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的人格偏差和不良的养育态度、方式,但并未否认生理性因素的影响。1967年,Rutter等人的研究开辟了从认知领域认识自闭症成因的新思路。

此后学者又开始从神经医学、神经化学医学的角度,以及对脑电波进行分析等手段,探索自闭症的成因。

2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特点与干预技巧

2.1自闭症儿童的视知觉特点

2.1.1目光接触异常

自闭症儿童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缺乏目光接触追视,即使具备此种能力,持续时间也极短,多数只能维持在2秒钟以内;其它情况下几乎处于目光游离状态。目光交流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渠道和依据,自闭症儿童缺乏与人的目光交流,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缺陷了。

2.1.2面孔识别能力较弱

国内有学者使用眼动记录仪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面孔觉察与加工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于不同情绪面孔的觉察时间都显著长于正常儿童,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对恐惧面孔的注意偏向;然而,自闭症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内部特征区的注意分配不同于正常儿童正常。正常儿童能注意最能展示该类情绪特征信息的区域(如恐惧的眼睛),而自闭症儿童对情绪面孔特征区的注意分配方式却是集中在了面部的下半部分,即嘴。可以想见,除非被观察者的嘴部特征非常明显,否则自闭症儿童难以凭借对嘴部特征的加工而成功完成面孔识别。

2.1.3视觉优先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加工是以视觉优先为原则的。也就是说,这类儿童在听到的信息和看到的信息之间会优先选择看到的信息加以注意和加工。即在自闭症儿童当中,常见“充耳不闻”现象,却少见“视而不见”现象。

2.2自闭症儿童的听知觉特点

2.2.1对环境声音敏感或迟钝

一位曾是自闭症儿童的畅销书作者在《敲开天堂大门的那只手》一书中回忆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还是一个自闭症儿童时,他的感知觉是混沌的。就像自己被罩在了一层厚厚的玻璃罩里,唯一的声音就是总能听到有一只手在敲打着这层玻璃,那只手就是他的妈妈。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听我们的声音就像是隔着厚厚的玻璃,是不清晰、混沌的。这表现在对于某些特定的声音,他们的听觉过于迟钝以至于“毫无反应”、“听而不闻”。

同时,还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对于环境声音非常敏感,在自闭症儿童群体中大约占总比例的40%。这类儿童对于某些特定的频率的听觉阈限低于正常人的范围,因而对这些声音极其敏感,对这些声音的反应也较为剧烈。对于正常孩子而言,可能只是感知为吵闹的环境,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就是巨大的难以忍受的噪音环境。

2.2.2语音分辨困难

对于大部分自闭症儿童而言,无法区分需要进行加工的信息和无需进行加工的噪音,以至于造成超负荷信息输入。这或许可以解释自闭症儿童在注意力上的分散现象――他们无法分辨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信息、哪些是需要过滤的信息,因而不得不将注意力分散到所有他们感知到的信息上去,而难以达到注意力集中与一个或少数几个目标上的状态。

2.2.3两耳的听力曲线差异较大

这是指自闭症儿童在感知相同强度的声音时,往往有一只耳朵听起来更响一些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双耳的听力曲线差异较大,造成对同样的声音在强度上的感受力存在差异。

2.3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特点

2.3.1触觉防御过度现象

这种现象在正常儿童中也偶有发生。有报道称,一些剖腹产儿由于未经历过母体产道的挤压,因而对于触觉异常敏感。例如一根掉落在手臂上的头发很难引起正常儿童的注意和警觉;然而,对于触觉防御过度的儿童而言,一根头发足以引起皮肤瘙痒的感觉而立即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反感。

部分自闭症儿童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对于他们而言,正常人认为的轻柔的抚触实则会给他们带来痛觉,因而他们往往厌烦和回避和他人的触碰。

2.3.2难以适应新事物

表现为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狭窄,对新鲜事物几乎无兴趣。在行为上也可表现为仪式性动作、刻板行为、刻板言语等。

2.3.3以仪式化行为调节感官刺激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通常有一些独特的、固有的仪式化行为,他们通过这些仪式化行为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感官感受的输入和加工上,并屏蔽掉其他的感觉输入,从而避免过多感觉刺激共同作用带来的不适感。

在行为上的外化表现为刻板行为。例如,机械性单调的声音重复;仪式地摆弄玩具;不许别人改变事物的固定模式等。

2.4干预技巧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目光接触异常,一般选择较为强制的目光接触的练习:用手扶着宝贝的头,使之与干预人员有目光接触并计数,在逐次练习中累加目光接触的时间。

利用自闭症儿童视觉加工优先的特点可以由干预人员自己动作示范需要干预的目标行为,让宝贝看着,重复多次后即可要求宝贝进行模仿。比如,教宝贝学画画时,可以让宝贝观察志愿者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的过程。反复多次示范后,手把手带着宝贝画图,最后由宝贝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需要干预者的耐心和责任心。

对于一些自闭症儿童而言,仪式具有减轻焦虑的作用。可以将这种仪式作为干预中的阳性强化物加以利用,帮助宝贝建立起其他良。

参考文献

[1] 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闰国利,张灵聪. 7 ~10岁白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情绪面孔的觉察与加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

[2] 刘惠军,李亚莉.应用行为分析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3).

[3] 桑标,任真,邓赐平.自闭症儿童的中心信息整合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 29(1).

[4] 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的视觉性自我认知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6).

[5] 卢天玲,李红.国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规则使用研究[J].首都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 周念丽.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2(1).

[7] 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8]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4).

[9] 徐光兴.关于自闭症的临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

[10] 丁明亮,陈隽.自闭症患儿言语康复训练系统的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13(1).

[11] 片成男,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

[12] 郭兰婷,单友荷.孤独症的临床学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3).

[13] 刘秀丽,李力红.西方关于自闭症研究的新进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2).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钢琴的学习;    练习;教师教育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会购买钢琴并且聘请好老师,不辞辛苦的带着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已经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里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钢琴教学。

     对于“钢琴热”现象我们不禁会问孩子学琴时为了什么?我们曾做过调查,对于孩子学琴家长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音乐而让孩子学琴,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学琴,有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而让孩子来实现,有的是看别人在学所以才学,也有为孩子增添一技之长而学习……..但对于初学儿童,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培养孩子,是其在学琴过程中锻炼意志,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训练注意力和准确性等.

一、学为人师的重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钢琴培养要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角色不同与家长,他在心目中一直是崇高而又神秘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其特殊的心理来分析教育学生.

(一)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和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八好奇心转化为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发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

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交识谱还是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志性乐曲时,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景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让他们多看一些关于钢琴的音乐会录像等。幼儿喜欢受到表扬或称赞。家长平时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进步得以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产生了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且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于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最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二)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有些老师不愿意接收年龄五、六岁的孩子学习钢琴。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易集中精力,所有进步不大,然而年龄大的孩子又有许多其他活动,因而也难有许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来,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钢琴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开发智力并且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他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蕴含的情绪和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的技艺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创造性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乐感,节奏感等。

二、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当然,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仍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做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做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二)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孩子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在联系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综上所述,要学好钢琴要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只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钢琴艺术.  1997年第一期;

[2]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 孩子 教育者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人社会 个性

什么是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指对孩子施加的教育既能满足孩子当时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构成隐患,坚持今天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明天的发展;在关心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德智体全面的健康成长,坚持孩子身心整体协调发展;允许孩子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最终求得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矛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要让今天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明天的发展。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明天更好地发展。那种只顾当前分数、识字计数的教育,它只能满足一时的虚荣和急功近利的需要,却对孩子成长无益,甚至有害。就像快餐,只能满足填饱一时,却对身体一点营养也没有。要对孩子的明天负责,首先要抓基础性的素质培养。重视道德启蒙,做到“以德为先”;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积极响应“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重视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学着做,学校的事情主动做。

其次要为孩子明日顺利进入社会而进行教育。明日社会需要的是能为社会创造财福的建设者,那么就需要具备丰富的动手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第三要为孩子的进一步发展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孩子对劳动的需要、求知的兴趣和崇高的人生观,培养孩子喜欢探索、文明礼貌、善于合作、动作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独立勇敢,以及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在遇外来挫折和困难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面临无所不在的良莠混合信息时具有择良汰莠的能力。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社会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持之以恒,以不变应万变,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孩子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

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要让孩子身心整体协调发展,首先要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那种“网其一眼”的做法应该摒弃。有的老师和家长把孩子进入重点大学作为孩子的终极目标,他们认为只有“高分”才能让孩子进入重点大学,于是他们把孩子的成长锁定为“争分夺数”上,多争点分,让分数尽量高一点。如果把孩子的素质比作一张网,那么应试能力,也就是“分数”,便是这张网上的一只眼。不同高考分数决定孩子进入不同等级高校,于是家长老师把分数作为孩子考入大学的唯一。可想而知,一只眼的网是无法网住鱼的!孩子单一的应试能力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重点大学时而出现的学生自杀事件,与“网其分数一眼”有着直接的原因。

其次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孩子身心整体协调的发展是结果,要达到这个结果,须若干个教育点的内容在若干具体时间里的实施,然后在积极情绪主导下,进行掌握消化运用,通过日积月累地形成。一个点在一个具体时间里的教育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须放在孩子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早期识字”好不好?这要看具体情况下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是在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识字”那么这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孩子的积极情绪强化了孩子的求知欲;如果孩子“识字”是在老师或是家长的要求下,长时间枯燥“识字”,孩子累了,但迫于成人的高压手段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本想是玩的,却被要求“识字”,孩子就不高兴了,这种不高兴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是重复次数的增多,逐渐转变成讨厌“识字”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若持续至入学,那么极易转变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厌学情绪无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它使孩子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随之“差生”与之俱来。

“点的教育”对孩子身心整体的发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除了科学的施教内容,还需要孩子在接受点教育时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的情绪积极、心情舒畅,那么这个点的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有益的。

衡量“点教育”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对孩子的身体的影响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重要的,但是须保证孩子足够睡眠,并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下进行。否则,这种“点教育”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是有碍的。如2003年轰动全国的长春女中学生“周晓旭事件”与透支生命有很大的关系,晓旭在“努力学习”的要求下,睡不踏实,后因脑出血在昏迷8天后悄然离世。

衡量“点教育”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孩子准确无误地背诵课文是需要的,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背诵,把孩子的游戏时间、思考时间、想像时间、观察时间、自理时间全都占用,那么对孩子的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都有碍。如中科院硕博连读生魏永康退学事件,魏永康有着复印机一样的记忆力,书面考试常得高分,可是他的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弱化,结果导致退学。学习需要时间,有的家长把孩子所有的事情全包下来,为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学习,结果剥夺了孩子有益的体验,孩子对外界事物的亲身经历是孩子学习的感觉经验,这对孩子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是十分有利的。

矛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外界的要求下(家长、老师、社会),引起儿童内心的需要,这种需要与儿童现有的学识及能力的条件进行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刚开始,对于外界的要求,家长、老师的要求,孩子都会在内心产生需要,只是由于能力不一样,因此导致解决矛盾的方式不一样:孩子的能力在胜任其要求的情况下,这一矛盾便得到孩子妥善的解决;如果孩子的能力还不能胜任其要求,那么这一矛盾就以犯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初,一般情况下孩子按家长、老师的要求去做的时候,常常以犯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错误的态度,决定着孩子从此后对待外界要求是否能产生内心需要的关键因素。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和老师宽容孩子、鼓励孩子,孩子就会从犯错误的经历中悟出做好事情的道道,增长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尝到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又促使孩子对家长、老师要求产生积极反应,在家长和老师新的要求下,孩子又会从内心产生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导致孩子努力去达到外界的要求。由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矛盾运动。

现实中,我们有相当多的家长和老师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当孩子在努力地按照家长、老师的要求去做时,由于能力的原因,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结果以犯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家长和老师的骂声、责备、甚至是棍棒相待,如此反复,孩子对外界的要求就会失去兴趣,慢慢地孩子对外界的要求便从内心失去了需求。只有外界要求,没有孩子内心需要的教育是很难有结果的。孩子作业错了,有的老师用惩罚的手段来对待孩子,罚孩子把写错的作业重写100遍;有的家长则责骂孩子……这些做法会使孩子认为大人们提出的学习要求太可怕了,达不到就要遭罚。于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对成人提出的学习上的要求再也不会有积极的响应了,“惧学”的差生由此而生。

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首先,犯错误是与人相伴终生的一种行为。只要是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人,就会遇到新情况,碰到新问题,就会犯错误。遇到挫折,一些天之娇子的自残行为,是不曾犯错留下的后遗症。

其次,犯错误让人刻骨铭心。犯错误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像自责、懊悔。犯一次错抵得上教十遍甚至百遍的效果。

第三,犯错误容易触及掌握事物的本质,“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9篇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很强,并且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且模仿力强,适于进行语言学习。存在于儿童脑中“布罗斯卡区”的灵敏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因此,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但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自控力较差,再加上幼儿园或其他英语教育机构的英语教育难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做为学前儿童主要生活提供者的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学前英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家庭环境下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儿童英语听说水平的策略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

1.父母参与概念。“父母参与”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卢梭和配斯塔洛奇的教育观。研究者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强调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的参与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参与,不但可以使儿童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并且还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及情感的健康发展。父母的参与,有利于完善儿童的学习及其他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母亲特别语的启示。母亲特别语理论备受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儿童要成功地学习母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期的陪伴人,特别是母亲的参与,以及和母亲之间的语言互动。母亲特别语理论对于学前儿童英语学习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借鉴作用。

二.影响学前英语听说水平的家庭因素

依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视角,他强调社会和个人在知识构建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外部环境,必须考虑到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儿童虽然是主动的学习者,但其学习行为必须得到周围人的引导。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家长作为主要的生活陪伴者,对儿童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1.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决定了对儿童英语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显示,在问及家长让儿童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目的时,受访家长中多数人的答案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及升学需要。少数人的答案是学习英语的意义在于内在的驱动力,出于对英语语言本身所蕴含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想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开拓视野,增进交流。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持有“英语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不大,如果自身不涉及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以及其他的涉外活动,那么英语的用处是十分有限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父母从自身角度而言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少之又少,即使是学习,也常常是被动地进行,较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由于受年龄影响的自身智力发展水平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限制,父母的态度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并作用于英语学习效果。父母对于学前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了解程度,将会为儿童提供不同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出的环境,进而对儿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2.家庭环境下父母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参与度。父母对英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点对学前儿童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父母对学前儿童在家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则直接影响儿童英语学习的效果。

从众型参与的家长,大部分对于孩子学前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及意义不太清楚,不能很好的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同时又担心与别的孩子相比,自己的会被落在后边,于是盲目从众选择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然而在家庭环境下,自己又无力进行学习的辅助活动。这样的家长盲从别人,花钱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不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反而花费了金钱且牺牲了孩子很多自由时间。

自主教育型参与的家长,多数以英语教师为主。由于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素质,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并深谙教育心理学的策略。能够立足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较多地关注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潜力,在经济和精力上都能够进行有效投入。这样的家长较重视孩子学前阶段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可以通过自主设计的各种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孩子进行英语学习与操练,并且还能够很好地配合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课堂教授之后的家庭辅导,以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家长投入精力较多的领域,孩子就容易显现出优势。

三.家庭环境下提高儿童英语听说对策

1.父母参与儿童英语学习,扮演好各种角色。父母若是想促进学前阶段儿童英语学习,延伸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尽可能的参与到儿童英语学习中,并扮演好各种角色。

首先,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决策者。由于孩子低龄的原因,较少孩子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父母根据家庭状况,结合自家孩子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决策。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程度,以及母语的发展能力等情况,决定孩子的英语学习。另外,由于学前阶段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学前英语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较好的学前儿童英语听说教材应遵循简单易懂,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等特点。因此,父母应帮助儿童对英语教育机构的教师和教材的选择做出决策。

其次,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鼓励者与陪伴者。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差,他们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同时也容易失去兴趣。并且低龄儿童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对学习的注意力。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好孩子的鼓励者,多支持孩子的英语听说学习,鼓励他们认真把英语学下去。同时,父母还应在学前儿童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尽量和孩子一起听,一起读,一起说,一起游戏。学习过程中,父母要充分表现出耐心和兴趣,通过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陪伴孩子进行英语听说的操练,使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2.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学龄前儿童英语听说能力有所发展与提高,父母应积极致力于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首先,创造活泼有趣的英语听说游戏氛围。许多家长认为自己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探究与思维力方面能够被大脑充分调动。父母可以采用一些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使用英语表达。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小老师”的游戏。家长不太会说的内容,就让孩子自己说,然后扮演老师,教由家长所扮演的学生英语课。这样既引导孩子操练了英语语言知识,并提高了孩子的英语组织与表达能力。其次,还应积极为孩子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父母应充分参与到孩子在学龄前阶段的英语听说学习,通过一系列听说游戏的形式,与孩子进行英语听说互动活动,使孩子对英语听说学习充满兴趣与期待。

总之,在家庭环境下学前阶段英语听说学习中,父母应积极参与,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结合自身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孩子英语兴趣,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为目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英语学习趣味化,生活化,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

[2] 余正,张明红.学前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

[3] 周建庆.幼儿双语指导全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