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酒店实训报告

时间:2022-11-28 22:53:37

导语:在酒店实训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酒店实训报告

第1篇

一、学校出资建设,酒店自主经营

百川花园酒店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出资兴建的四星级酒店,自2007年建成至今,酒店位于校园内,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有四层,整体呈“品”字型结构。酒店拥有3个不同标准的会议室,可承接20-120人不等的各类会议培训;酒店共有8个包间用以承接宴会,大厅可容纳团体就餐,咖啡厅可提供品种自助餐和西餐等料理服务;酒店拥有各式客房近80套,除去标准房、大床房外,还有日式房、老年房、欧式风格房、中式房、残疾人房等,这些特色房都有相应的设施配套。

百川花园酒店内部常规部门设置与普通星级酒店并无差异,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酒店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是酒店员工,面向客人的一线服务人员全部是参与轮训的学生,同时酒店管理人员还要兼任学生实训的指导教师。酒店客房部、前厅、宴会部、咖啡厅和传菜间保留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常规工作的管理和督导,一线工作人员均为轮训的饭店系学生;在面点间和厨房同样是酒店的正式员工在担任日常工作,期间还有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此轮训和学习;酒店的收银员、厨师、安保、电工等专业技术工种的任职人员是聘用员工。

考虑到酒店的经济运营和功能定位,百川花园酒店的初始投资完全来自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并委托山东百川对外交流有限公司以企业法人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百川花园酒店承担着两项职能:其一,作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训中心,除了要完成学校饭店系和烹饪系学生的实训任务外,还要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展示等;其二,独立进行对外经营,需要完成酒店运营的年度财务指标等硬性条件。

二、精简管理人员,学生轮流实训

为加强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为了确保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百川花园酒店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先后多次调整管理方案,其实训工作思路如下。

(一)多形式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

针对每轮参训的学生,培训内容包括酒店介绍、应知应会、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服务流程、酒店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安全常识、设备维护等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每期实训过程中采用座谈、调查、表彰等不同形式进行,充分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既能遵守酒店的制度,又能愉快融入酒店工作中。

(二)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准

学生实训主要集中在餐饮部、房务部和前厅,依据酒店管理专业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学生实训岗位逐步扩展到营销、总办、人事、文秘、大堂副理等工作岗位。以餐饮部为例,酒店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方面非常具体,包括餐前准备、上菜服务、餐中服务、结账程序及餐后收尾工作等现场训练,以及托盘、斟酒、摆台、餐巾折花等实际操作,利用工作之余安排学生参与酒水培训、厨房设备、菜品知识学习。房务部和前厅部等都有针对实习学生的具体的实训内容和流程安排。

(三)规范实训流程,严明激励机制

按照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规定,实训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配合学校安排和规范实训流程,酒店建立实训生在酒店实训期的考核档案,每批实训生到酒店安排分岗,按岗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复印下发各部门,原件在人事部门存档,实习结束后各部门上交实训学生综合测评表至总办,由总办汇总整理并交至学校各系部。

百川花园酒店各相关部门在每个实训周期的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和酒店中层人员担当评委,现场评出名次。根据部门技能特点和理论考试选出优秀实习生,酒店在每个实训周期最后一天召开总结大会,根据实训测评结果,通常每班评选10名优秀实习生。

三、经营和实训有机融合,造就学院派特色酒店

百川花园酒店将学生实训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这一模式逐渐规范化和流程化,实现了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的有机融合。对于酒店而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首先必须保证经济收益平衡,实际上百川花园酒店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就导致经营难度较大,仅是酒店的人力成本就会使其入不敷出,而结合学生实训的客观事实恰是弥补高昂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酒店在校园内成功持续经营,并为学生实训提供了良好场所,尤其是逐渐规范的实训流程和考核方式,也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符合当前旅游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酒店市场,百川花园酒店的学院派风格逐渐显现,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正成为酒店的突出优势。百川花园酒店秉承“学校是旅游行业理论的前沿阵地,酒店是实践的前沿阵地”指导思想,借鉴行业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教育年度2011》课题组.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25.

[2]于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建设分析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144-145.

[3]王中利.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2(10):153-154.

[4]吴志[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伦,卢艳.基于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继续教育,2010(12):28-29.

[5]范恒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5-58.

[6]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文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87-91.

[7]王莹, 唐静.法国酒店管理的教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内江科技,2008(9):76-77.

[8]周艳.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的探讨—奥地利MODUL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学习的启示[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0):62-63.

[9]徐敏.设计自我成才之路、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借鉴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校教学模式,也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08(31):71-73.

[10]狄保荣,王晨光,杨秀东,等.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02-158.

第2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专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湖北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是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改革目标。然而,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特色不够鲜明,出现了以下问题:毕业生动手能力不足、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实训基地使用率低下、实践教学缺乏指导文件、实训基地管理无从下手等诸多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如何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就成为问题焦点。

湖北省教育厅于2007年来台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通知》,笔者主持了“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三年的建设通过了验收,被授予了“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称号,笔者以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且也推动专业发展,如何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将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要点。

一、培养人才定位为实训基地建设导向

要从专业人才定位着手建设好实训基地,以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重点,注重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经济性相结合。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确保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训练,确保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本领。

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笔者调研部分院校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定位,大致有三个方向,其对于实训基地建设都有指导意义如下:就业型人才,培养一线服务高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应突出认知、仿真、技能、素质教育功能;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懂得经营管理模式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创业型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应除了要突出认知、仿真、技能、素质,更要突出生产和经营功能;在职培训,培训在职人才,发挥社会服务与辐射作用,实训基地应突出职业鉴定功能。

二、职业教育集团为实训基地建设平台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多局限于个别企业,没有形成职业教育集团,笔者所在专业组建了湖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结合湖北省“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与圈头企业共建战略伙伴关系,与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本土酒店集团合作共谋专业发展思路,还与湖北省多家酒店专业合作共同商榷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后形成了多所学院和多家企业协调高层次、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机制长效性的合作关系。我专业成为合作集团的培训中心,培养学生、培训在职员工;对于集团的棘手技术问题共同研发;集团旗下往往有湖北的单体企业,由旗下当地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利用我校自主创业基地,培养一部分创业型人才;科研方面,企业技术问题是学校科研课题,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集团提供教师学习基地,每年不定期地培训教师,教师也不定期的到企业授课。最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创造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包括了企业集团负责人、典型企业代表、高技能一线代表、学院领导、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就相关问题协商,对于行业人才培养与集团发展的重大问题商榷,建立稳定长效的联络机制,确定专门的联络人员是必要条件。

由于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我专业深化了校企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效益性

许多专业负责人早就意识到实训基地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对于实训基地投入就明显不足,最终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内学校和多家企业合作,企业成为实训基地筹措的主要来源,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实训基地资金,实行校企共同投资、互惠互利,提高了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专业建设的酒店专业博物馆、模拟中餐厅、模拟客房,甚至旅游楼的标识都由企业来投资,以酒店博物馆为例:设计初期,确定实训室功能为素质教育与参观,整体策划展位后,告知旅游企业自行投资建设,建成后用于新生入学教育、酒店在职^员培训等,学生通过参观加深了对投资建设企业的形象,在职人员也了解到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互补性

传统理解实训基地多局限于校内,但随着专业发展许多实训内容在学校内部无法完成,笔者认为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充分和职业教育集团地方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我专业利用集团下属企业要求若干课程负责老师带学生赴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课程,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时企业方更方便的提供了行业教育,形成了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的模式,学生、教师、企业反馈良好。

3、共享性

职业教育集团提供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共同合作的平台,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在区域范围内面向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开放,使其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的桥梁、校企合作的载体、工学结合的平台。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应成为企业的创新中心、培训中心,并使基地成为展示企业文化、介绍企业先进设备、行业最新信息的窗口,成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场所。

我专业实训基地每年负责和湖北省劳动保障厅共同举办高、中级饭店服务师资格证书考核,获证率达95%以上,参与培训的人员有在校酒店专业学生、专业群学生、社会人员、酒店在职人员;职业教育集团下面多家合作院校教师到我学院来学习,时间短的是一周,时间长的达半年,来培训教师都在我专业实训基地内完成培训任务,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培养其他院校专业教师场所。

三、形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都有清晰的认识,但对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够明确;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训课程,但又缺乏独立的体系,笔者在建设期间,专门研究实训课程,最终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让专业实践基地教学有章可循(见图1)。

这里没有提实训教学,而是实践教学体系是因为它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和校外实习三个层面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实践性原则指导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校内实训环节。以酒店专业为例,按学生成长规律将其分为图中十个方面内容。

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教育,除了传统的军训和辅导员老师讲解外还应包括:专业介绍会、学生实地参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介绍;校内外实训基地技能实操旨在提高学生技能;学生赴实习基地实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是和湖北省劳动保障厅共同举办高、中级饭店服务师资格证书考核;社会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在抽象理论的调研能力、数据分析和总结、写作能力、汇报能力、沟通能力等;面试课程为学生职场就业提供帮助;酒店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建立管理岗位实习机制,培养具有管理潜力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职业素质活动,如:酒店经理讲座、师生座谈会、优秀毕业生讲座、系主任专题报告等;毕业论文设计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四、开发实训课程教材

为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人才,实训课程必须要有实训教材支撑,现在理论课程教材随处可见,但是针对区域经济和学校具体情况的校本实训教材还比较少。学校实训课程教材开发要充分考虑行业的需求,在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与集团共同编写了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训课程教材,始终把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了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由酒店评价,教材的开发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参与,建立教材建设的专题调研制度,列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专业要求酒店管理教师及时了解酒店的需求,包括酒店服务更新、酒店设备的变化、酒店电脑系统升级、酒店管理和操作更新等,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完成了《酒店实训综合教程》,对实训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五、构建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中尚处于摸索阶段,专业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多半停留在务虚层面,笔者参加了全国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大会,目前就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悠久的院校对于实训基地保障机制也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资金不到位、人员没有保障、领导不够重视等问题,这些着实令人担忧,笔者仍以酒店专业为例说明实训基地管理。

1、校内外实训教学管理文件

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严格。对于课程体系中的入学教育、客房部运行与管理、餐饮部运行与管理、前厅部运行与管理、酒水与调酒、形象设计、形体训练等课程全部要求在校训外实习基地完成。

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实训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实训室的日常工作管理,管理文件包括:《实训进程表》、《实训内容表》、《下学期模拟功能室所需易耗物品采购单》、《实训日志》等内容;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文件有:《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实训报告》、《酒店反馈信息》等。

2、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教学管理文件

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特点,我专业改版三次,最终编制了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部门对应运作流程表》和《实习运行流程图》,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实习教学过程和实习教学如何运行、同时有了流程表各个教学部门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了确保学生实习无后顾之忧,设计如下文件制度以保障实习顺利完成,有:《告家长书》让学生家长支持实习工作,要求学生家长签字,以了解学生一年实习安排;《实习生资格认证标准》和《实习生资格认证表》确定学生是否具备实习资格,由辅导员老师和相关教师填写,学生签字以确认;《实习生的实习前教育与培训》阐述了实习前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方面的知识;为确保实习生在校外实习遵守学校和酒店相关规定,我们总结了若干实习生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实习生行为规范承诺书》;学生学习了酒店和学校规定后,提出实习的要求就要完成《实习申请表》;为了明确一年实习教学要求,制定了《实习基本内容及要求》、《实习文件撰写要求》和《实习成果及评分方法》。

3、组织和制度保障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 能力层次 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举措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现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择业。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为酒店各个部门和岗位培养服务人员和管理人才,还要为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更要考虑酒店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需求。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教育部的指导思想、酒店行业的发展和高职自身的特点,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很有意义的。

二、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层次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是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按照“基本技能层次、综合应用能力层、管理与创新能力层”三个层次来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基础技能层次

包含通识基础课程的实训、专业认识课程的实训。其中通识基础实训主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外语(英语,日语等)的对话技能。专业认识实训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饭店的各个区域,使学生全面了解酒店业的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度,初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二)综合应用能力层次

这主要包括了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和综合实习。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主要是结合相关课程对学生的基本服务技能进行训练,是为今后从事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打基础的,通常有:酒店服务礼仪训练、前厅技能训练、客房技能训练、餐饮技能训练、酒水茶艺技能培训等,这些项日通常在校内的实训中心完成。校内的酒店实训中心可以分别设置礼仪训练室、前厅技能训练室、客房技能训练室、餐饮技能训练室、酒店管理仿真训练室。综合实习是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可以是长期或短期的。长期的可以是为期几周甚至几个月,在指定的酒店进行系统的服务,比如寒暑假到酒店实习;短期的可以是几天甚至几小时,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实训或者服务工作,比如外派服务、礼仪服务。

(三)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层次

这主要包括第二课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部分。第二课堂是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安排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或者开展讲座,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并开拓眼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是按照培养目标设置饭店各部门和各岗位实习,由酒店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学生在旅游企业进行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加强对酒店服务和的体验,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只是综合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也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举措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学校或者每个专业都有适合自己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我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不一样,但目的都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需求的人才。因此,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能力层次分析,可以通过如下一些举措来践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途径,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软件”支持

要取得实践教学的成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软件”支持。

(1)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模式中应该明确把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为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2)重新选择符合要求的教材。在践行更新后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选择能紧密结合本专业特点、本校特点和当今最新知识的教材,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与技术。许多高校现有部分教材趋于老化,知识内容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针对此情况,应与时俱进,在全校范围内选用优秀教材、新编教材和经典教材,特别是积极选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材,为顺利推广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3)“走出去”,增强感性认识。“走出去”,是指个体师生深入酒店行业,参与旅游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社会实践能力。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参观考察。对于所开设的课程,可以有组织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实地考察,如在讲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时,带领学生到规模较大、管理正规的旅游酒店去参观,了解酒店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等情况,通过耳闻口睹,使学生对酒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该课程的后续实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专项调查。各专业课程的教师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定出实践项目和具体内容,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内容参与各项实训。

(4)“请进来”,拓宽专业视野。“请进来”,是指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邀请酒店行业一线的精英、经理、专家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业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尤其是新生入学教育时,可邀请酒店的总经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直接聘请酒店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部分课程的授课。

(二)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保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硬件”条件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需要依托现实的客观条件。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保障,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条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建立优良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根据对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实践经验的探索,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一般可以分别建设酒店管理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酒店餐饮、客房、前厅、酒水、茶食品营养配餐等服务实训:通过酒店餐饮、前厅和客房部基本服务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酒店基层服务技能和方法,熟悉酒店服务的操作流程和基本管理方法;综合技能实训:包括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计算机操作能力、美容化妆训练、形体训练、礼仪训练和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2)创设校外实习基地,校企结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创设并不断发掘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酒店企业之间架起一座互动的平台和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可塑性较强,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提供放飞理想和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犹如新鲜的血液,能够给酒店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酒店企业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为酒店企业解决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酒店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可造之材。高职酒店专业应与各大星级酒店合作办学,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各个旅游酒店企业培养和输送符合其要求的人才。

四、酒店管理专业较好实现实践教学的措施保障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这决定了教学必须将实践教学放在第一位。为较好地实现实践教学效果。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建好校内实训环境的管理机构

校内实训室建设成功后,要设立专门的实训管理员,这个管理员绝不是单纯的设备设施保管员,他必须负责科学管理每一个实训场所的正常使用。同时,各个学校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实训硬件设施设备都能跟上现代酒店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旅游与酒店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可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星级酒店、酒店管理机构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大,在质量规格上也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我国的旅游酒店业表现出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据《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旅游约36亿人次,增长10%;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元,增长11%……在未来35年,我国将从大到强、从快到好,实现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必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格、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酒店管理人才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必须同酒店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了解酒店行业岗位需求,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共同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星级酒店有着特殊的氛围和环境,学校很难在校园中进行百分百真实的模拟,而且有很多相应的设施设备也不可能完全达到高星级酒店的标准。因此,最好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将学生投入到酒店真实的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从事相应的工作岗位,担任酒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同时在酒店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达到做学合一,这就是工学交替。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时可以考虑酒店行业季节性的特点,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灵活地实施教学管理,安排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如旅游淡季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短期的酒店参观、技能实训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体验酒店企业各岗位工作流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素养;旅游旺季时安排顶岗实习,可长达6个月以上,通常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五学期,使学生作为职业人完全投入到酒店的工作环境中,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专业技能。这样,使实践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融合,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相互衔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人才培养规格最大限度地符合酒店企业的岗位需求。

2.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应仅仅由专业教师进行,而应由专业教师和酒店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结合酒店企业的职业标准,通过详细深入地研讨论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及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有英语、商务办公技术、应用写作、形体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电脑操作等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二是专业必修课程部分,主要有酒店管理概论、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礼仪、酒店服务心理学、经济法、酒店财务管理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酒店营销能力和管理的实战能力。三是专业拓展课程部分,主要有食品营养与卫生、中外民俗、酒水与调酒、宴会设计与运作、酒店企业文化、茶艺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专业建设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师资团队。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但是,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是走出大学校园后,直接登上高职院校的讲台,并没有从事过酒店的相关工作,不具备酒店管理专业必须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而且由于较重的教学任务、职称评审对科研课题的要求,以及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缺乏激励等原因,大多数教师对到酒店企业第一线进行锻炼和提高缺乏积极性。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的现状。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1.要为专业教师多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高职院校要与酒店企业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多创造到酒店企业第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专业培训的机会。同时,对双师型教师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工资、奖金、福利等分配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到酒店企业,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酒店的经营管理运作,获悉酒店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积累教学第一手资料,从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2.要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酒店专业技术能手与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既熟悉酒店情况和行业状况,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为了保证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和实际教学效果,应该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

三、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企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熟悉酒店行业环境,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酒店管理专业应建设校内拟景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拟景实训室。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分为单项技能实训(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形体训练、酒水服务实训和茶艺实训等)、综合技能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类型。这几种实训类型必须环环相扣、互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校内有必要通过模拟现实情景组建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配套的实训室,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需求。在建设实训室时,最好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备,使实训室既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又能为酒店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鉴定。

2.校外实训基地。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在酒店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酒店的经营理念,直观地了解酒店经营及管理活动,掌握服务和管理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选择一些知名的星级酒店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长期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之前与酒店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大纲、顶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标准等;在实习过程中,由校外指导教师按照所制定的方案指导学生在相应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并要求学生定期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评价实习效果。这样,确保学生的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科学有序的进行。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也大,在质量规格上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康,宋建.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第5篇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关系分析

通过高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陈述,可以尝试分析该体系当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酒店实践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处于该实践体系的中心地位的只能是目标体系,其直接决定了余下子体系的构建,是该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三大体系都是围绕着目标体系来具体实施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原则分析

1)工学交替。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尽量以实习为主线,上课来深。通过课程教学,安排与高职酒店管理相关的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通过实习,借助理论指引,必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相关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

2)岗位轮换。学校要在实习之前与酒店进行相应的沟通,确保高职学生在实习期能够进行一次或几次岗位轮换,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酒店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轮换,可以使学生增强实习效果,增加实践的接触面。

3)专人监控。要设立一个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及时的与酒店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同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后的生活、思想、工作等进行帮助和指导。

4)动态多元评价。在学生的整个实习结束后,其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指导教师、酒店方、学生三者要有机结合,形成多远的评价主体,评出优秀实习生,得出实习鉴定。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具体方法分析

1)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我国高职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情况下无法与实际相联系,学校及专业负责人必须要顺应酒店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目标设定必须以能力为本质,即实行能力本位教育。本着尽早安排,多用途使用的原则,使得实践教学能够真正的在全真环境中实行。此外,在顶岗实习之初,学校要做好联络相关酒店的工作,尽量寻找不同类型的酒店,如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社等都可以参考。同时,最好允许学生自己联系酒店,给与其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改善高职校内实践设施设备。要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的流行趋势,增加更新目前校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如前厅模拟大堂吧的构建、酒窖的构建以及餐厅等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派上日程,并做到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起期间,酒店专业教师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要尽量多安排一些与酒店行业直接接触的实践性任务。如让学生对周边的各类型酒店进行调查、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由教师带队去相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交流考察,让学生切身感受酒店的真实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酒店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尝试构建新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起三级体系:第一级为基础体系层,第二级为提高体系层,第三级为发展体系层。

1)基础体系层。基础体系层主要是包含了高职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等。其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酒店相关知识如旅游行业知识、外语、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等。使学生对整个旅游大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从而为第二层体系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通过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边的酒店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包括酒店的运营、制度管理、人事体系等。

2)提高层次。提高层次是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目标,一般而言,随着就酒店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得学生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能够胜任中高级管理岗位。据此,应该开设的基础课程的实训项目有:礼仪训练、前厅技能实训、客房技能实训、前厅相关软件的使用、客房服务能力实训、餐饮技能实训等,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发展层次。发展层次主要是指为了最终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而制定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它对于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施起到了具体的导向作用。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部分。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环节是在学校、学生和酒店沟通后由酒店统一安排实习岗位,主要集中的酒店的三大部门即:前厅、客房和餐饮。学生进入酒店后各方面都与在职员工相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践,从而充分锻炼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适应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小结

第6篇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要素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或创造条件将这些设计付诸实践,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因此,需要我们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机会和可能,与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动手环境中去完成课程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将来要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新生来说,首先,要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从业特点,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树立岗位工作的荣誉感和职业忠诚;此外,还需要明确一名优秀的酒店员工需要具备的良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找准如何成为酒店优秀员工的途径,为自己今后的学习设立目标;最后,要明确今后发展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树立工作的自信心。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新生入门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酒店企业的岗位工作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探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专业能力目标上,能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能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能了解酒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以及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方法能力目标上,具有学习资料的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思考能力;在社会能力目标上,初步树立积极、诚实、自信的职业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以职业生涯发展为背景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我院酒店专业的《新生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设计,是以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背景,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强调“校企共建”,以讲座、座谈及实地见习为主要形式,在与丽笙酒店、柳州饭店、柳州宾馆、丽晶大酒店、南疆宾馆等本地四、五星级酒店共建过程中,多渠道、多途径开拓学生对酒店行业及专业的认识,主动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大学之路。通过多次调研走访,我们将该门课程整合为七个模块,具体如下:(一)专业介绍模块教学内容包括系部介绍、专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参观校内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调酒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及会议实训室、洗衣房等),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对专业的认可度。(二)酒店行业认知模块教学内容包括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酒店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国内外著名酒店品牌介绍,并以一两家合作较紧密的校外酒店为例,介绍该酒店的员工待遇、发展空间、职业前景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职业发展前景,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愿景。(三)职业角色认知模块按照酒店工作的岗位类型划分,初步分为酒店职业经理人角色认知和酒店服务员角色认知等两项内容。其中,酒店服务员部分又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取就业面向比较广的岗位进行介绍,比如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前台接待、客房服务员、市场专员、酒店培训生等。目的是让学生能了解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及能力要求等,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一个目标。(四)体验现代酒店模块根据酒店的类型,我们选取两家在本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五星级酒店为参观对象,分别是政务型酒店代表“柳州饭店”以及商务型酒店代表“丽笙酒店”,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内最高等级现代酒店的魅力,重点感受餐饮工作环境、客房工作环境、会议工作环境、前厅工作环境以及员工活动环境。目的是让学生能获得对酒店行业的感性认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中建立起对专业的归属感,并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五)优秀毕业生座谈该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转变心态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校学习的方法、学会在酒店中学习的方法等内容,目的是让新生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树立学习的目标,从容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六)职业经理人讲座通过邀请本地酒店的总经理做专题报告,由高管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的奋斗经历阐述酒店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以及社会能力要求,目的是让新生了解职业岗位的发展前景,为自己树立奋斗的目标。(七)“我的未来我做主”主题总结会本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对专业、行业和职业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因此,在这个模块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是主题发言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我眼中的酒店、我眼中的酒店职业人、我对未来职业的憧憬”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对专业、行业和职业的理解。

四、以学生需要为主体开展考核评价

第7篇

(一)实践认识的误区

(1)很多学生对实习的真正目的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没有非常透彻地进行理解,不清楚实习是对自身技能的提升、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等,而是把实习当做一种进入社会必要的阶段和进入社会的一种有偿活动来对待。

(2)对专业性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一线做起,不愿意做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作,觉得这和专业性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铺床、扫地等一些日常基本工作,一直幻想直接从学生到管理者,这种很大的跨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现实的,因为管理者之所以能够自如地进行管理,是因为他们也是从基础做起,对整个流程有非常全面的了解。

(3)对薪资的选择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客房和餐饮部实习,劳动量很大,但是薪资却很少,比正式的员工要低,很多学生认为劳动量和薪资严重不符,导致心理不平衡。

(二)实践前培训不够

(1)学生实践前的培训不够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应当学习专业应具备的高素质和高服务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在自己头脑中深深地产生烙印,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实习很有可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岗位,需要从酒店管理基层做起。学校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培训中没有做到位,单单是对一些理论安全知识进行了初步讲解,离实际酒店管理相差甚远。

(2)缺少实践教学方案

很多高校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态度尤为认真,教师也费尽心思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指导,但是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实践过程不是全面的服务管理,更像是一种保姆式伺候管理,教师往往只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处理,没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

(3)没有系统的考评体系

学校很多时候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考评的时候不能科学地进行考察评价,学生只要把实践报告交到有关人手中就说明实践考评很好,一些考评中的具体事项、学生在考评中得到的体会和一些经验收获等,教师没有认真地去对待,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

二、应对酒店管理教学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更新,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从理论的角度寻找到一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进行优化。

(一)加强学生管理水平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中,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专业的发展,学生的技能要能够适应未来酒店管理市场的需要。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以专业技能和酒店管理为主要核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育。还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市场化教学,层层剖析酒店管理中的具体流程和一些事项,形成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科学、高效的实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长期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职业素质、专业服务技能和管理应用等一些课程,每个课程根据酒店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内容上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目的。在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酒店管理水平教学的质量,并且把这种管理水平切实地落实到实践当中去。还需要实践教学和酒店实习相结合,使学生的酒店管理水平有一个更快的提高。学校也应该开展一些与酒店有关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管理水平,比如开展一些礼仪、接待等活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水平,使学生走上酒店工作岗位以后,能够以熟练的业务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酒店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计划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为市场输入人才的基地。酒店实践教学和传统学科相比,不管是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形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强的行业独特色彩,所以把握好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完全符合我国实践教学模式。提高酒店管理人才的质量是我国人才培养计划的最终目标,所以要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研讨和强化。合理地实行实践模拟和实践基地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是实践教学模式最好的延伸。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实践基地的培养工作,比如客房实训、餐饮技能的实训等一些实际岗位培养。在酒店进行岗位实训的时候,校内进行的实践模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大作用,很好地弥补理论和实践岗位之间的差距,为更好地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落实制度

第8篇

论文摘要:爱岗敬业、礼仪礼貌、服务意识、团队精神、t苦耐劳等是酒店人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酒店的中基层管理岗位。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

1职业养成教育的涵义

养成教育是一种渐渗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外化一内化一外化”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倾向于把职业养成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1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王启田和丰宗立(2007)认为养成教育是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预审标准(试行)》在“专业建设”指标下的子指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中提到“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有效地、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活动。”这一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更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及时无缝接轨的有力保障。

2.2酒店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

酒店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据估计,到2010年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酒店业人才缺口约5O万。酒店业的员工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识和素养、运动员的体魄、明星的仪表和气质、演说家的口才和风度、从零做起的心态、先进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服务技能学生只有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弥补酒店业巨大的人才缺口。

2.3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要求进行职业养成教育

当今学生多为80后、90后,这些学生的特点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家备受宠爱,自我意识较强,工作、学习比较娇气。如果在校期间不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很难适应酒店高强度的工作氛围。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瑞士的旅游学家若泽·塞伊杜博士认为“接待是旅游的本质”。塞伊杜所说的“接待”并非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打破隔绝的同义词,是服务、礼节和微笑的同义词.是人与人间神圣义务的同义词。酒店业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一个行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我院校友、全国劳模邓建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第一要求。

3.2礼仪礼貌

礼为内容,仪为形式。没有形式就无法体现内容。心意要到,礼仪必不可少。酒店业是国家和地区的窗口行业,礼仪礼貌、仪容仪表的合理得当至关重要。

3.3服务意识

服务就是为他人做事,使他人从中受益。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做好酒店工作的前提。现代商业饭店之父斯塔特勒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服务.谁给他人的服务多一点好一点,谁就能够走在前面。”

3.4创新精神

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带给客人惊喜,每时每刻令客人喜出望外。现代酒店在传统的标准化服务之上要求员工能够因人而异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甚至带给客人惊喜。个性化服务要求员工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3.5团队精神

酒店是一个合作密切的组织,客人在酒店入住期间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客人住店期间是否有一个愉快的经历取决于各部门员工是否紧密配合、精诚合作。

3.6优秀品性

斯塔特勒说生性温厚善良的人、爱笑常笑的人适合做酒店业,尖酸刻薄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做好酒店业的。北京千禧大酒店(五星级饭店)总经理Kurt Wehinger表示.从事酒店业的人才应该是谦逊的,而不是自大、骄傲的。

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4.1塑造仿真职业氛围是职业养成教育的环境基础

4.1.1建设仿真的校内实训场所

南京旅游学校借鉴“洛桑模式”,在建校之初就是实行了“前店后校”的办学方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校通过建设模拟客房、中(西、日)餐厅实训室、模拟茶艺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仿真的职业氛围。学生身临“职业环境”,举手投足会因环境的职业化而深受感染,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加以“素质训导”,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4.1.2重视细节建设,传递行业气息

可以开辟专栏,张贴优秀毕业生的工作简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介绍酒店业知名企业以及行业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动态;办公室、教室悬挂酒店业名人照片、名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评比文明宿舍、免检宿舍等活动,向学生宣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酒店人作风。

4.1.3师生统一着装,带上“紧箍咒”

酒店业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容仪表的行业,师生统一穿着职业装也是创设职业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专门的旅游、酒店院校有条件做到全院师生统一着装上课,从外部形象上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一些综合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则要求学生、老师在上实训课时一定要统一穿着职业装,在整个学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形中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穿着西装套裙的学生站、坐、走都小心翼翼,言谈举止文质彬彬。

4.2与行业沟通零距离是职业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4.2.1专业认识环节让学生走进酒店

在教学计划中第二学期专门设有专业认识周,在一周内统筹安排学生走访参观各级各类的酒店,加深对酒店的感性认识,在对不同酒店的对比分析中,激发学生对酒店业的热爱。

4.2.2专题讲座请酒店专家走进学校

定期请酒店各部门经理为学生做专题讲座,部分课程请酒店员工为学生授课。如我校香格里拉班每周一次到合作酒店由各部门总监在酒店内为学生上课.一方面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以及酒店人的行为做事风格,另一方面了解各个酒店的不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日常教学工作是职业养成教育的主要环节

4.3.1以技能训练带动职业养成教育

职业习惯的培养应当人格化而不能单纯的技能化,实训中要渗透人格化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进入实训室,要求学生遵守实训室纪律,不大声喧哗、爱护实训器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托盘练习从轻托到重托、从重托站立半小时到重托曲线行走,引导学生挑战自我、吃苦耐劳;翻盘情况时有发生.要求学生快速补位、清理现场,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是工作快乐的法宝。

礼仪实训引导学生评选“微笑之星”、互相敬礼、互相评价对方的站、坐、走等姿势,学会真诚赞美、正确评价、积极接纳对方,培养学生温厚善良的优秀品质

4.3.2以理论教学提升职业素养

理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案例教学、设计典型知识模块,引导学生及时跟进行业的最新资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如讲到“客人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要求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举行辩论赛,在思辨中深刻理解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培养先进的服务意识。在酒店法规中涉及到很多行业内的争议如“退房时间定在中午12点是否合适.客人是否可以自带酒水进行消费”等,教师提供素材,学生深入调查酒店业现行规则,积极展开讨论,加深了对酒店行业的认识

酒店服务心理学中全程贯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方式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4.4社团活动是职业养成教育的辅助战线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成立酒店协会、礼仪队、茶艺社、调酒协会、Singer Club等社团,举行缤纷多彩的趣味社团活动。如折花比赛、托盘马拉松、承办各级各类的文艺晚会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4.5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是职业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校期问.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4.5.1为学院师生提供服务

西餐厅为学校来访宾客提供中西式接待服务:茶艺室为访问我校的友人进行茶艺表演:酒店专业学生全部参加值班站岗服务,在学校的教学楼前、电梯间进行迎宾服务:实训室全部由学生承包定期打扫

第9篇

关键词 酒店管理 高职 教育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世界酒店业前50强的客房总数占300强客房总数的比例约80%,基本上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大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全球酒店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而中国酒店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从品牌和利润上与酒店业强国美国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要想追赶,首先要从酒店管理教育入手,从源头上解决人才与市场和国际酒店业发展前沿的差距。

毋庸讳言,现在从事酒店业的大部分员工和骨干力量都是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高职酒管专业是整个酒店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现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大头越来越倾向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生源,但如何解决中职生酒管专业课程和高职课程重叠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因为重叠课程致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自然也影响到酒店业的追赶步伐。

我们首先来看下现行体制下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模式: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总结出了很多的衔接模式,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贯制模式:即一个高职院校与几个中职学校形成的衔接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 即学生在受完中等职业教育( 3 年或2年) 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 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是有合作协议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

(2)对口升学模式: 即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 部分中职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完成三年中职学习,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中、高职学校没有合作关系。

(3)直通制模式: 是在一所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三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三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两年,完成高职专科学业,考试合格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4)高职自主招生模式:中职生参加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组织的“知识+技能”的自主招生考试后取得高职的入学资格,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升学模式。

对口招生和一贯制是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两种主要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有协议,学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有沟通,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课程重复的多。对口升学模式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从办学规模上看,远超过一贯制高职,但是,由于之前缺乏中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沟通,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可以这样说,四种模式中对口升学模式和高职自主招生模式比较倾向于受学生欢迎,但这两者恰恰中高职之间课程是没有衔接的,这就急需从源头区隔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等,同时一贯制模式直通制模式尽管有有合作协议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但如果不在培养规格上做严格的监管,也容易流于形式,致使课程重叠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由于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生采取普高和对口升学模式,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主要是如何从未有协议或一贯制的形式的以对口升学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设计衔接入手,解决酒店教育专业中高职学生课程重叠的问题。

1从酒店业从业人员能力划分入手,来区隔中高职课程衔接

以往我们往往笼统的把酒店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笼统的分为知识和能力,致使课程设计重叠问题突出:比如――尽管现代酒店的营业内容与传统式的经营已大为不同,不仅营业项目包括了客房、餐厅之外的宴会及会议业务,而且在产品项目上也是经常推陈出新,甚至在软、硬设备及服务品质方面也要不断力求新颖出众。此外,酒店在业务推广方面更是各展身手,在销售策略的规划、销售活动的推行,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在新的时期,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并没有做多少改变,还是分为知识和技能:

1.1知识水平能力

(1)专业管理知识:熟悉酒店销售学、酒店管理学,掌握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旅游市场动态、特点和发展趋势,熟悉与各部门沟通联系渠道。了解各酒店的竞争手段,价格水平,客户状态,客人的需求。熟悉涉外工作的礼仪、礼节。

(2)政策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和酒店有关销售价格调控和工商行政管理的法规和政策。掌握酒店对外销售的方针、政策,了解主要客源国的旅游法规,熟悉合同法和有关旅游法规。

(3)其他知识:熟悉酒店产品的特点,了解酒店业的依附性和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了解主要客源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和风土人情等知识。

1.2工作技能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酒店对外销售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经理制定销售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源变化不断进行分析判断,提出适合酒店的销售计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客源市场的销售措施,以保证酒店的最佳开房率和收益。

根据客源市场变化的情况,不断巩固传统市场及客户;积极开发新市场,新客源,提出有利于酒店销售的新设想、建议,发展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渠道。

(2)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地组织和调动部门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销售工作;能协调酒店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业务难题。能同各有关业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得到客户的信任和理解。

(3)业务实施能力:能按照酒店经营的总方针,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对市场和客源的变化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可行的销售计划,监督和保证酒店销售计划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个别指导能力。

(4)社会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善于市场调查和信息沟通,能在各种场合与不同层次人员进行交谈,能圆满解决客人的要求,取得客户的信任,能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5)浯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起草销售部的业务报告、销售计划,草拟部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撰写专题报告、工作总结;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客人交谈、谈判和进行业务工作,阅读有关业务书信、资料。

有鉴于此,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把酒店从业人员能力分为三大块――服务、营销、管理三阶梯,建议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各分侧重:合理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操作型、技艺型,定位于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指导型,定位于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地挂钩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专业中职和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文化知识体现必需够用,中职侧重服务技能,高职侧重营销和管理技能,各司其职,而不是中职服务类和管理类一把抓,两头都没做好,反过来高职如果还要就服务技能来补课,完全罔顾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律,最后的结局就是高职学生还要从对课基本服务技能入手,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很多高职生因课程重叠厌学进而不愿意再从事酒店行业。

具体方案如下:

1.2.1中职服务能力和课程方案

比如中职课程更多侧重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培养,包括客房、餐饮、宴会、调酒、会议等基本服务能力,重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培养,从中培养学生服务意识,一颗爱酒店业的心。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方面应该把课程中心着重放在服务技能的培养上。应该加大这类对客服务实训课程的开设,调整理论课程的比重。三分理论,七分酒店基层实践。弱化管理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树立职业的服务标杆。

比如,我们和西方酒店业差距首先在对客服务的细节上把握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中职教育要着眼于此――因为酒店业衡量一个酒店员工是否优秀,除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和微笑友好的服务态度两项“硬指标”外,还要看在下面10个方面是否具有多种服务技能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酒店服务员,除具备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外,下面10项服务体现更是一种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表现。

真情服务:在对客服务中,热情不能少,真情更可贵。热情很容易做到,要做到真情自然流露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可没那么容易,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随时服务:也叫随机服务。酒店在对客服务中,有量化的服务分工、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时限,这些是构成做好服务的基本内涵。但如果是仅仅囿于条框的服务体系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服务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超值服务:每一个客人进入酒店消费前,心中都装着一个期待值,例如期待饭菜可口,物美价廉;住的卫生、舒适安全;娱乐项目齐全,富有特色等等,如果这些基本的期待值能够得到满足,算是初步完成了店方与客人的心理融合和价值认同。如果在次期间或第二次光顾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出品更好、服务更周全、服务项目更精彩,甚至包括能够记住客人的名字和固定消费偏好等。客人就更会有物超所值的感觉,久而久之,该客人必定会成为酒店的固定而忠诚的客户。

精细服务:书画说“细微之处见精神”,酒店服务无大事,多是一些细微琐碎小事,小事做细做精才能达到做好,做不细做不精就可能做不好。因此在细微之处精下功夫,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须锻炼的一门功课。

距离服务:酒店服务不仅要热情,而且要得体,要能够把握服务的分寸和距离,该到位时要在位到位,该保持一定距离时应该坚持做到距离服务,既不太近也不太远。

隐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有形的服务,又要提供无形服务或隐形服务,也就是说,在一些特定的服务过程中,隐形服务更能满足和照顾客人的潜在需求,比有形服务更能体现组中客人隐私、传扬酒店品质的作用。

贴心服务:服务虽有距离、间隔、频率、标准之分,但有一点不能因为服务形式与内容不同而疏忽的,那就是贴心服务。无论客人老幼、男女、国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渴望与盼得到酒店员工的贴心服务,尤其是心灵的融通与慰,一解离乡之愁和离别之苦。

婉拒服务:世界上任何再大知名的酒店,在满足客人的需求方面,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度的。那么对于提供不了的服务需求或是非理的性的要,优秀的员工会使用委婉的拒绝艺术,而不是简单而生硬的告之:“没办法做到”、“酒店没有这项服务”、“不可能提供”等。可见,婉拒服务也是优秀员工一项重要修炼。

远程服务:不要以为酒店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即时服务、当面服务,殊不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酒店也有远程服务的义务和内容。例如,客人通过互联网上预订、远程电话预订、传真预订、第三方预定等,虽然见不了面甚至信息交流不对称,但其服务的快慢与好坏同样影响酒店的品质与品牌。因此在此过程中,一个优秀员工不仅能够当面做好服务工作,而且同样能够充分选用先进的营销网络及时做好远程服务,为酒店创造无限商机和赢得客人赞誉。

错位服务:虽然旧点服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有时又避免不了交叉服务的可能,因为客人的即时消费意向可能发生在酒店某时某地某种情境下,这个时候,酒店就会出现错位服务现象。如果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话,服务升就有可能手忙脚乱,疲于应付,错失酒店赚钱的好机会。

而以上专业化、流程化、个性化服务品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仅靠靠在中职教室里是难以达到完全实际效果的,必须在酒店基层实训中来灌输。同时依赖于高职和高级星级酒店短期实训错位来弥补。比如武信就和喜来登,香格里拉等签署有短期实训协议,这样来弥补有些中职学校由于地域的局限,无法和高级酒店实训的局限。

因此我们酒店管理中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弱化管理类知识传授痕迹,而把主要时间用于这些实际服务能力的课程开设:中西餐知识、宴会设计。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等基本服务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酒店实训中来感受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个性化酒店服务的标杆。

但由于武信旅游系未与相应中职建立课程衔接协议,所以这个问题解决武信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课题组主要采取两个形式,一个是依赖中高职酒管专业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另外就是通过武信自身努力,努力弥补中职生服务技能培养不到位,管理营销只知皮毛的现状,具体做法就是前面所述,在高职课程中加入标杆酒店服务的短期实训来提升。

1.2.2高职营销管理能力和课程方案

首先高职课程则着重营销和管理课程的教学:比如酒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督导、酒店公共关系、财务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电子商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客源国知识等营销管理类课程。

同时高职实训课程的内容自然也不该重复中职服务实训,而应该加强管理和营销课程首先是案例教学,其次是酒店实践课程设计应该贯穿在学生平时学习中,让学生在平时学校教学中就承担相应酒店的营销任务何管理任务,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还是回到我们酒店业和世界优秀酒店业的差距――企业文化差距:我们用权谋聚集员工,世界级酒店用文化凝聚员工;绩效管理差距:我们管理员工的现在,世界级酒店管理员工的未来;公司管控差距:中国酒店业靠能人,世界级酒店业靠制度与文化;营销系统差距:我们利用消费者的幼稚,世界级企业促进消费者的成熟;领导力与团队差距:中国酒店业强调权谋,世界级酒店业强调认真――尤其是酒店企业文化方面与世界酒店业的差距甚大。

以上这些说明了我们高职类课程重营销与管理类课程任重而道远。

再有为了弥补中职服务技能由于在偏远地区酒店实训的局限性,也在高职课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标杆酒店服务的短期实训来提升。

2中高职衔接还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分层教学

这个有赖于教育部门中高职学分认证互换,暂且等待教育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再实施。

3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共享教学资源

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其投入数额庞大,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上要比中职院校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师资的交流、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源的共享等方面来实现中职、高职院校资源的互补。这个还只是初步预想,等待条件成熟在实施。

4加强沟通,提前介入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