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6:25:17
导语:在安装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通过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容易看出学生知识积累的能力与欠缺,明白学生的个人思考过程,进而为今后的课程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实践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训,从而僵化学生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制约学生的发展。互动式教学突破了这一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紧密联系,更容易适应实际工作;第二,思维形成:教师通过为学生指派任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概念空间沿着恰当的轨道开发智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训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积极学习: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是在合适的时候加入一些激进因素会让学不相同。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行动了力,让他们的大脑更多主动的思考,从而创造出额外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第四,综合能力:如口语表达、沟通、团队协作等。
2.1实训与操作方法讲解
首先,需要设计实训流程,同时将主题引入,这样的形式可让主题更加突显,加大以学生位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力度;其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实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从而全面提学生综合能力和技术指标,达到师生共赢的目的。最后,学生先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帮学生补充总结,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为全面。然而不同岗位下的施工项目技术主线的具体应用也不同,可通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保障授课的质量,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水泵房的给排水系统——实景参观+演练训练——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需要结合幻灯片资料对水泵房的给排水系统工作情况进行演讲。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景观察,对相关实物进行一一讲解。最后,评选出本次实训的优秀小组;卫生间管道安装与预算——安装模型+操作面试——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首先,分组对相关散件的功能和安装方法进行了解,然后将各个图纸的进行标号,让个小组进行抽签,根据图纸内容在散件箱内找出对应散件进完成安装,考验学生的灵动能力。最后,评价小组成绩,进行相关奖罚等。
2.2实训效果分析
某校对13级工程造价专业三班和四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对互动式教学效果与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88份问卷,回收86份,有效问卷85份。其中,表示互动式教学对自身有很大提高的有45人,较大提高的有31人,一般的有6人,没什么变化的有1人,降低学习效率的0人;对互动式教学的态度持非常满意的有50人,很满意的有26人,较为满意的有8人,还行的有1人,不满意的有0人,非常不满意的有0人。由数据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在建筑安装工程与预算实训中的应用,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间接说明了实训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拆装 网络基础 课程建设 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4-02
1.研究背景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学型独立学院,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支撑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是承载信息技术的硬件平台,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这个平台便成了我院必修实训课程。
自2004年成立到2007年,学院的培养计划一直依赖母体学校的教学体系,母体学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独立学院学生虽说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实践应用能力差,远远跟不上社会对独立学院人才的要求;因此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总结,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学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特色,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在“保证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下,形成了符合实际、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何践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培养计划的实施,便成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 课程建设内容、方法和过程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领导和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于2007年暑假建设了IT试验中心。其中计算机实训室是中心富有特色的信息实训平台,专门用于学生进行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的实验实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学院的其他平台实验教学起到示范作用。
2.1 实验课程内容建设
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是学院培养计划中独立设立的一门实验课程,这门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生涯在大一学习的第一门实训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既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2.1.1经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实验实训的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拆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网络基础实训三部分内容,授课学时16学时,1个学分,在拆装实训室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等实践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形成覆盖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的多维教学系统。建立以体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采用以实践操作结果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灵活考核方式,既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核实践操作技能与态度。
2.1.2 2007—2008学年第一个整学年实训教学后,教学团队总结发现实验实训内容和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内容存在重叠,经研讨并申报教务处后,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微调。保留重叠内容,改讲解为实践操作考核;授课学时改成8学时,0.5学分。
2.1.3 2008—200年第二个整学年实训教学完成后,教学团队及时总结这两个学年出现的问题:实验室面积狭小,不利于教师近距离指导讲解;实验实训安排不合理,一个班学生进行实训部分设备闲置,两个班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容纳不下;实验室设备经过学生多轮次拆装后,损坏严重,即使计算机硬件安装成功,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已无法进行安装,网络基础部分也只能进行网线制作,不能再进一步进行简单的网络调试,致使多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进行软件安装和网络调试实训。
2.1.4学院领导对教学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在实验中心抽调两个机房,每台计算机加装光驱,用于计算机拆装和网络基础实验进行实验实训。于是我们把实验实训内容调整如下:
a.把原来的实验实训教学的三部分内容分离,在拆装实验室进行计算机基础考核,计算机拆装实验实训教学和考核;在实验中心两个机房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网络基础部分内容实验。
b.实验实训安排调整,两个班可以同时进行实训,一个班级先进行计算机拆装实训,另外一个班级进行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实训。
c.调整实验实训用计算机,申请报废第一、二学年度已无法使用计算机,补充部分计算机用于计算机拆装实验。
2.1.5为了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我们还组织全院学生积极参加了两届计算机文化节的计算机拆装大赛和网路基础知识抢答赛。
2.1.6为了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展开,我们教学团队还在积极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设计制作了计算机硬件展示平台(台式机和笔记本),在计算机拆装实验实训教学中加入笔记本硬件拆装展示和台式机组装流行硬件展示讲解。
2.1.7在实验实训期间增加计算机硬件新技术讲座。
2.2 实验教师建设
好的实验实训还需要好的实验实训教师来组织实施,在实验实训课程成立伊始,就重视实验实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学团队主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为主,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
2.2.1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院举办了计算机拆装和网络基础实验实训培训;
2.2.2让教学团队里的青年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以助教的形式来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实训训练中,经过第一学期的指导质检科考核通过后,正式进入实训室进行授课指导学生;
2.2.3外聘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讲授实验实训课程;
关键词: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 模拟排故机床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1.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头羊的地位。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蔓延,引起一场职业教育的“革命”。它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能力的锻炼。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起着引导、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则占据了主体地位。
2.基本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一点说,就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强化“怎么干”“怎么才能干得更好”,淡化“是什么”和“为什么”。
3.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五个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名称:首先由教师布置项目,并且解释项目含义;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项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习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练习的是哪方面的技能;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学生制订计划: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评估计划的可实施性,做适当提示,以便改进。
(3)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及时向教师汇报完成的进度;教师则观察、记录、答疑、指导。
(4)检查阶段:学生自行检查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5)总结评价阶段:小组成员先自我评价,各组再实现互评,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在学校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实施背景
学校在调研和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之后,研究决定在机电应用设计专业中率先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并且学校成立课题小组,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电工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选定一个有40名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选择5名双师型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分三个阶段来实行。
2.时间安排
(1)2010.9―2012.9(第一阶段):项目课题的调研工作,确定项目名称和设计方案。
(2)2012.9―2013.9(第二阶段):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六个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项目的研发制作。
3.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先在浙江、江苏等地部分中职学校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进行调研,学习和借鉴他们的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功经验,然后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名称和具体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
①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模拟普通车床、摇臂钻床、平面磨床、卧式镗床、万能铣床、桥式起重机床维修电工排故实训台的制作。
②成立项目小组:由3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30名学生组成:分成6个项目小组,5名学生为一组、每2组配备1名指导教师,分别完成6种模拟排故机床的制作。
③实施阶段:教师给出各机床电气原理图;各组组员进行具体分工:1名学生负责模拟机床外框设计,2名学生负责机床原理图、安装图的绘制、排版、打印,2名学生负责机床电路所需电器元件及材料的购买,5名学生都参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④学生分组展开制作,教师做指导、记录。
⑤评价总结:6个小组先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然后由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⑥评价总结:2个小组自评,再实行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分别做总结,填写评价表,给出成绩。
4.评价总结
我们制定了一张项目教学法评价表,作为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后评分的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名称:X62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
小组成员:杨鑫、王晓平、赵海杰、于洋、李恺强
指导教师:胡建华
1.项目设计目标
(1)参考相关资料,对万能铣床模拟排故实训台进行外框架和安装图的设计。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电气原理图,然后进行安装接线。
(3)根据指导教师要求,设置线路故障。
(4)完成万能铣床的通电试车调试和故障模拟调试。
(5)填写项目评估表。
2.项目设计
(1)电源设计。采用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380V±10%,频率50Hz±5%,实训台上装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强电输出若有漏电现象,即报警并切断电源,确保实验进程的安全。控制面板上装有电流漏电保护器,控制面板若有漏电现象,漏电流超过一定值,即切断电源。
(2)外框架设计。外框采用尺寸分别为195cm×100cm×30cm的不锈钢材料和绝缘板,划分为三块区域:上端区域放置万能铣床实物照片和本电路的原理图;中间区域安装电路,将电器元件安装在4mm厚的绝缘板正面,接线和故障设置在绝缘板背面,从而保证故障的隐蔽性,设置了一块用于放置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的搁板;底部搁板用于放置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底座采用4个定活两便的滚轮。
(3)电气安装图设计。安装图左侧放置万能铣床的实物照片,指示出铣床各结构的名称,右侧放置万能铣床的电气原理图,用红色数字标明走线顺序,并对原理图做了一些改进,添置交流接触器分断动作的信号指示灯。在安装区,我们先测量断路器、熔断器、控制变压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行程开关、按钮等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再进行电脑排版,将动作指示灯设置在面板正中下侧,圆形工作台工作转换开关设置在面板正中位置,行程开关设置在面板左侧,按钮设置在面板的右下侧,电源和电动机的接线用接线端子引出,最后打印并贴在绝缘板正面。
3.项目实施
(1)万能铣床维修电工模拟排故实训台成品。
(2)检查。根据万能铣床电气原理图,分别检查电路的接线是否正确,接地通道是否具有连续性,检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和熔断器中熔体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用兆欧表检查电动机及线路的绝缘电阻是否良好。
(3)试车、调试。试车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接通电源后,我们先点动控制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冷却泵电动机的启动,检查各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再通电空转试车,观察KM1、KM2、KM3、KM4、KM5、KM6、KS、YA、FR1、FR2、FR3等电器元件的吸合和M1、M2、M3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试车成功后,再逐个把故障开关打在断开位置,通过观察各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状态来判断设置的故障是否达到指导老师提出的要求。
四、经验总结
学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节的掌握、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精心策划、研究,收获了许多经验。
1.学生能力提高
在项目各环节中,以“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这样一个主旋律贯穿项目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项目设计环节,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这一系列过程起到培养学习方式转变的作用,即从原来的接受性学习变成自主研究性学习;项目小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2.订单式教学
开展项目教学法以来,我们发现这个班学生的专业课鉴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在2010年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合格率只有70%左右,而2011年、2012年、2013年这三年的合格率却逐年上升,2013年已经达到95%。
学校的机电应用设计专业2010年被评为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场地被评为杭州市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拥有各种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机床维修实战演练,将项目教学法的理论成果付诸实践,相当于提前实习上岗,这样毕业生一进入用人单位后就能立刻上岗操作,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
本学期学校与杭州某电炉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了一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班级,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实现订单式教学。
3.存在的不足
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其实还需要编写一系列配套的项目教学法教材,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争取把项目教学法实施得更加完善,为学校其他专业以后的实施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09(3).
关键词: 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 实践积极性 实习训练 应用性
1.引言
服务社会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三个职能之一[1],即是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需要实践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和从而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实训中掌握、巩固和加强知识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为适应以上要求,在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我们尝试进行了以下改革:在暑期,首先选拔出十名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善于思考的学生组成特训小组,直接由老师指导。在集体学习了控制任务的情况下负责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元器件选型,电气接线板、电气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元器件位置图的设计,然后招标购买和定制相应器件,自主完成电气控制柜的安装,接线,并结合回火炉控制系统[2]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3]的控制要求编程、下载、调试,完成电气控制柜的整体设计和实验,反思问题和总结经验,撰写相应报告。学期开始后由这十名特训成员直接带领其他学生小组进行实训,重复以上实训内容,取得了很好的实训结果。
2.当前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或PC)是专为适应工业环境的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4]。它采用了可编程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工业或生产过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PLC自身已十分成熟与完善,尤其在顺序控制、开关量逻辑运算和处理这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模拟量闭环控制也已成熟,并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PLC的结构和速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岗位也是非常丰富的,需要大量能够熟练设计,操作,控制和维护此类工业控制应用设备的人才。对电子类专业而言,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然而传统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学生实践基础较差,缺乏主动锻炼的乏环境;(2)填鸭式课堂教育对学生吸引力小,常有逃课现象;(3)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认识阶段,不能将讲授知识和实际应用客观地联系起来;(4)未能掌握电气常识,导致在传统实验中,停留在“依葫芦画瓢”,老师查线后简单记录数据的被动阶段。这也就削弱了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目的。
3.学生主导、突出工程的一体化实训
这次实训的主体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07级电子专业的全体学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从具体控制系统的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到电气与可编程控制柜所有元器件的采购、安装、接线,到最后完成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调试和实训报告的全部参与和实践。如图1所示:
3.1控制系统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工业过程中,为适应自动生产、加工而应用广泛的车床、流水线等工艺,并分析它们的控制过程,以掌握其电气原理,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次综合实训选择了两个典型控制系统,分别为回火炉控制系统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它们的运动结构、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实现原理,不同电机之间的协作关系,然后思考完成相应控制功能需要的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量,对应的驱动形式,以得到所需元器件类型和数量,达到一个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最后让学生开始思考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原理和组成,所需要的保护、报警、显示等故障保护措施,尝试设计其电气原理图,以达到对系统的全面理解。
3.2电气原理图等的设计
基于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认识,结合低压电器控制原理和电机控制理论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图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位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这也就要求我们首先设计电气原理图,在掌握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系统的考虑控制需求、电气安全等从而进行器件选型,然后综合以上知识进行电气接线板的设计,即设计电气元件位置图,并结合所选型号器件的尺寸,获得了电气接线板的制作图纸。步骤如下:
(a)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采用标准电气符号和标识,设计符合绘制准则的电气原理图。
(b)器件选型: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和电气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器件选型。首先计算输入输出点数,并考虑适当冗余进行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然后选择交流接触器、电机等器件,并充分考虑功能、尺寸、额定电流、电压等指标。
(c)电气元件位置图和电气接线板的设计:结合电气原理图和所选器件,集中配置电气元件,以求美观,安全和接线方便。
(d)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设计:针对设计的电气接线板和元件位置图,结合电气原理图,对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及照明电路等接线进行设计。
(e)电气控制柜的设计:考虑电源的接入、接地等因素,以及移动和学生实验接线的方便等,设计双向可开门,正面为有机玻璃,操作面板直接可视且带滚轮的电气控制柜。
通过以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基本掌握了控制任务和实现方式,对低压电器控制有了很好的了解,同时需要阅读大量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资料,以及其他电器的资料,对低压电器目前潮流和实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3器件采购
在选型阶段,我们和学生已经走访了很多次市场,基本了解了低压电器的市场行情,但是为了减少现场采购的压力,我们采用了网上竞标和现场采购两种方式进行,针对像SiemensS7-200PLC这样的标配器件,我们采用了网上竞标方式购买,而螺丝、电线等则采用了现场购买方式,所以这次采购相对比较轻松。
3.4安装和接线
学生以组为单位,每个团队各负责一台电气控制柜的安装和接线。参照电气元件位置图,把大概120台电器或配件安装在电气接线板上,大概是一天时间的工作量。
在进行电气元件接线之前,要求每位同学首先学习电气常识,掌握电气装置的安装注意事项,以及接地与接零的相应知识,然后结合电气元件接线图,进行接线,做到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尽量避免交叉和平行走线,减少干扰;做好过电压、过电流、漏电保护和接地,等等。
实际动手操作比理论难很多,很多学生都表示,接线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体力和技巧的劳动,每一个拐角都要折成漂亮的90度角,并且还要掌握每个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和布线技巧。而有些问题一旦没有注意到,很有可能导致短路,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所以需要很强的安全意识。接线的工作量比较大,时间较长,在接线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同时掌握低压电器以及控制工艺。
3.5程序编写与调试
因为实训选用了西门子S7-200CPU和相应模块,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STEP7编程语法的学习,分别掌握语句表、梯形图和功能块等不同的编程实现方式。考虑到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各有差异,我们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四种不同的编程方式:(1)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2)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3)使用移位寄存器的编程方式;(4)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用不同的编程方式。接着从最简单的一个按钮控制一个灯开始学习编写程序,渐渐地加入自锁、互锁、计时器、计数器、顺序控制等控制功能。当对STEP7编程熟悉之后,开始让学生思考回火炉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的地址分配、控制要求及实现逻辑。
由于在校大学生基本不具备继电器控制的设计经验,因此经验设计法不适合,我们提倡学生使用逻辑设计法。而为了增强逻辑性,便于理解和编程实现控制功能,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分别对各子任务进行编程,最后将子任务的程序合理的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帮助同学们清晰的认识到各个控制子任务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为了增强安全和可靠性,程序的编写要充分考虑手动和自动方式,遇有紧急故障,可及时手动停止。程序在下载到CPU之前,需要不断的修改和仿真。比如把程序导出后下载到仿真软件S7-200sim2.0中,进行反复仿真和调试,直到不仅能够满足控制要求,而且具备一定的鲁棒性、预防突发故障和紧急停车等性能为止。
3.6联机调试和编写实训总结报告
虽然在仿真软件中已经反复进行过调试,但并不代表程序一定能够满足控制要求,联机调试是必备步骤。在联机调试之前,需要制定周密、详尽的调试计划,充分考虑工业加工环境可能遇到的干扰和突发事件,不能盲目调试而忽略安全隐患。
通过联机调试之后,让程序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做到这一步,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已接近尾声,凝聚了众多的汗水和精力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整的电气控制柜,内含满足回火炉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实现的软硬件。但是为了让学生回顾实训内容、总结实训经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求每个组以实训总结报告的形式编写技术文件,包含实训目的、平台、内容、步骤、结果和心得等六部分。
4.结语
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应用广泛性,使得它与其他课程不同,仅仅靠理论学习,没有实践锻炼,将使得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直观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了系统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低压电器、电气常识、PLC、编程和调试等的认识,开展PLC综合实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能让大学生提前认识到工作所需要的汗水、耐心、责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彪.回火炉燃烧控制系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9,(5):113-114.
[3]王兆京.维修电工(高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训室授课,教师既要完成规定的实训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学生、课堂和设备的管理任务,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又需要消耗额外的时间进行处理。所以,实训室授课经常容易存在一些问题。
1.实训室氛围松散,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由于实训室摆放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会阻挡学生的视线或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一种松散的氛围。每个实训台前有多名学生在操作,加上各种仪表和工具箱,有限的空间显得拥挤和凌乱,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2.如果实训课的容量和难度安排不适,也容易使课堂秩序陷入混乱
如果实训任务比较简单,学生完成实验以后会无所事事。反之,如果实训任务安排过于繁重,会出现多组学生争先恐后咨询教师的局面。教师就可能一直忙于一组一组地辅导学生,从而无暇顾及课堂管理,使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实训中难免有一些学生会偷懒或者滥竽充数,倘若教师监督不充分,这些学生就得不到充分训练。
3.实训室授课如何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通常学生在实训室只想动手实操,不喜欢听教师讲解。可是如果不能清楚领会实训原理就动手实验,就会出现学生虽然照猫画虎完成实验,但是对实验原理不理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实训之前对实训任务进行交代和分析,实训之中进行指导和把控,实训之后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改进实训教学效果的探索
1.实训教学的设计
高职课程设计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其中实训教学体系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息息相关,尤其要紧紧围绕职业素养规范和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设计,应力求把实训任务设计得难易恰当、容量适中、丰满厚重、重点突出,从而为保证教学效果打好基础。以“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课程的设计为例。
第一,实训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其特点是教学内容复杂,设备种类多。首先,根据高职教育思想和课程特点,把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设计为总学时的50%。其次,课程设计尤其实训教学设计,遵循了“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的设计原则。基于真实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先把实践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当的学习情境,然后把学习情境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实训任务,以实训任务为教学单元进行详细设计和实施。该课程的主要学习情境设计(如表1)。
表1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编号 学习情境 实训内容简介
1 系统认知和体验 参观实训室,体验视频监控操作。
2 简单监控系统的构建 从前端设备到终端系统,从模拟系统、数字系统到网络系统,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实训,属于课程主体内容。
3 模拟监控系统的构建
4 数字化监控系统的构建
5 系统设计和分析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学习视频系统设计。
第二,学习情境的分解
首先对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涉及的设备和工具、要求掌握的技能和计划达到的目标,根据合适的课容量,把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实训任务,一般包括多个单项训练和一个综合训练。然后进行每个实训任务的设计,需要确定题目及内容,目标及重点,所需设备和工具等。学习情境的分解和实训任务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步骤,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各项任务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学习情境的分解和实训任务设计,实现了工作过程到学习过程的映射。学习情境的实训任务分解为:
任务1:视频线的制作和测试
任务2: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任务3:云台和镜头的控制
任务4:参观校园安防系统,分析摄像机安装和使用
任务1和任务2属于单项任务,分别针对摄像机及其信号线进行学习和训练。任务3是一个综合实训,使用摄像机、云台、云镜控制器等多个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监控系统,对于学生初步掌握监控系统的知识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任务4是研讨任务,属于理实结合的综合实训,通过参观和分析校园内多台摄像机的真实工作场景,使得学生对摄像机的安装方法、监控角度和监控范围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真实。
第三,突破实训室的局限
任何一个实训室,都不可能完备到囊括了本学科、本课程的所有需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训室都会变“旧”,出现落后于时代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对实训室进行整改建设;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促进教学,摆脱实训条件的客观限制,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受实训条件的影响。例如:由于学院视频监控实训室建设较早,缺乏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对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实验环境。笔者得知学院新部署了一套先进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借用监控中心进行授课,对新型的设备进行了参观讲解和功能演示,使得学生见识了最新的系统,弥补了实训室的不足。
2.实训教学的实施
第一,加强实训室管理,保障实训顺利进行
学校关于实训室的管理规范多侧重于卫生、纪律等通识方面的条款,授课教师应摸索出每个实训室的使用特点,把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和注意事项列举、总结出来,充实到机房管理规范中,以确保学生和设备的安全。例如:电工电子实验中经常会发生接线错误导致短路跳闸的现象,笔者总结了实验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并进行强调,并规定学生必须请教师检查电路、确保正确以后才可以加电,有效地控制了短路、跳闸、烧毁保险的现象。另外,对实训室大量的设备、工具和耗材进行管理也是一个十分繁重的工作。为了管理方便,笔者给所有的工具箱和实训台编号、贴签,分配到固定的学生分组。每组的设备和工具箱,下课前由学生设备员进行整理以后和教师进行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检修或报修。公用的材料进行定点存放,每次实验前按组分发,发现存量不足要提前采购和补充。良好的实训室管理为保证实训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采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对于实训课堂里讲解和训练环节的分配,笔者曾经尝试过先讲解、后实训、最后总结和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松散,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将讲解和实训一体化,逐组进行辅导,效果虽不错,但是很耽误时间,而且在教师进行辅导的时候,其他小组十分容易陷入应付其事、混乱无序的状态。
受高职教育理念的启发,笔者探索和采用了“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授课效果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如下:教师先进行任务交代,对实训任务的目标、环境、步骤和要求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训,教师四处巡查辅导,巡查中教师会密切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纪律维护、实训指导和过程性评价。实训中学生遇到问题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会详细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予以适当启发和鼓励,发现不当的操作要及时制止和纠正。这样,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化“有心”到“无痕”,变“被动”到“主动”,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现在实训室建设很完善,但是如“视频监控”“智能楼宇”这类课程的实训室,均采用了大型、中型实训台,一个实训室只能容纳4套~10套实训设备,学生必须分组操作进行实训。学生分组是开学初就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确定的,每个小组分配固定的实训台和工具箱。小组的人员和设备分配一旦确定,保持一个学期不变,组内学生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共享小组成绩。学生小组是一个有组织的团队,每组要推举一名组织能力强、负责任的学生当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管理;另外,每组安排一名设备员,负责管理设备和工具。如果时间充裕,鼓励学生之间互换角色进行实训,从而保证每个人得到充分训练。
在实训教学中,每组都会涌现出一些思维敏捷、操作熟练的高手。这些学生作为小组的技术骨干,负责演示和辅导任务,给予加分奖励。有时候会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高级的实训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既充分发挥优秀者的模范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讲解能力和实训能力,便于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得教师腾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全局把控和重点、难点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训任务进行不断充实完善
对于每个实训任务单元,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视频线制作和测试”实验,这个任务最早只有“制作BNC接头视频线并进行检测”一项基本任务,学生制作完一根以后容易感觉枯燥,于是进行了以下的改良和扩展:首先制作一根两头都是BNC接头的基本视频线,训练基本技能;然后制作一端BNC、另一端莲花插头的视频线,夯实基本功,拓展知识。测试方面,最早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为了更贴近工程实践,实训室又购置了专用的工程宝进行视频监测。
第五,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旧设备促进教学
实训设备只能用于观察和使用,不允许拆卸和破坏,设备的内部构造仅凭教师的讲解和图片演示进行展现,学生对设备内部结构充满了好奇。因此,笔者积攒了一些旧设备,指导学生拆卸并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学习完毕再组装回原样。课堂上笔者也使用拆开的旧设备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拆卸、安装这些旧设备,可以把设备里里外外连线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清楚楚,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学生对于设备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实训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6S管理 实训教学 职业素养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是一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基础实践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气安装、调试操作技能、故障分析、修复及设备检修技能、工具的使用与维护,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和安全文明生产等知识与技能,并具备维修电工中级水平,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高职业素养的面向职业岗位群的高端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访谈,发现尽管通过该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能够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但缺乏基本的操作规范,没有标准作业和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学生的生产行为不符合工厂实际生产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1 6S管理方式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它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和物)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做到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整理,即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整顿,即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整顿活动是建立在整理的基础上,是对整理活动的再深化。清扫,即清除工作场所内的不必要物品以及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清扫活动是对整理、整顿活动的深化,是整理整顿后的具体行为要求。清洁,即清洁活动室,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将上面的3S 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贯彻执行下去,并持续地改进。素养,即通过宣传、贯彻6S管理体系,人人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依规范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司职业氛围,整体提升公司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的观念,防范于未然。以营造安全生产的环境。6S管理的精髓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6S管理的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管理起源于日本,之后在英、美等国得到推广。6S管理进入中国后,也因其行之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迅速得到发展,运用领域已由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到各行各业。
2 6S管理方式在实训中的运用
为使6S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实训教学工程中,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和结合本课程特点以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我们制定了表1所示的“维修电工技能实训6S管理量化标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操作,提升学生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培养职业素养。
实训开始时,向学生介绍有关6S的基本常识,使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前制定实训分组名单,建议分组时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分配,一般为每组4人,设组长1名,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具体量化工作。班长负责全班考勤,并协助实训教师协调全班整体的实训过程监督。
表1中各项具体含义是:
2.1 整理 严格禁止学生将早饭等食物带入实训场所,保障实训场所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实训课前组长负责提醒组员将实训工具等用品按规定摆放位置摆好。不配合管理的,参照表1要求计分。
2.2 整顿 按照实训教师的要求,确定物品放置场所,标明放置场所,提出物品摆放要求,确定管理人(一般为组长),定期检查。
2.3 清扫 上下午实训结束前10分钟需清扫实训区域,包括实训设备、桌椅、地面。不得借口下次再来打扫,养成随时清扫的习惯。实训场地整体清扫工作也应如此操作。
2.4 清洁 工量器具每次用完均需擦净,按时保养,防止生锈。机床排故设备中有大量的电器元件,常常会由于雨天潮湿和灰尘等因素导致元件受到腐蚀或造成元件间的短路,引起非设定的故障,应当及时清洁。设备若长时间闲置,该设备应封存。
2.5 素养 强化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严禁串岗。根据表1的6S管理量化标准制定表2所示的记录单,对组员进行量化考核。该考核成绩占实训总成绩70%。每天实训结束后统计,第二天晨会张贴在显著位置,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使其本人增加信心,引导其他同学向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素养养成。
2.6 安全 学生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用电知识、消防知识、电工人身安全知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触电急救知识。凡旷课或请假的学生必须补上安全教育课,经过培训后方可进行有关的设备操作。不得带其他班级的学生进入电气实训场所,严禁窜岗或擅离岗位。未经实训教师同意严禁私自开启有关设备电源,严禁用金属丝(如铅丝)绑扎电源线,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开关、插座及有金属外壳的设备,严禁用湿布揩抹上述电器,堆放物资、安装其他设施或搬移各种物体时,必须与带电设备或带电导体相隔一定的安全距离。警钟长鸣,确保实训安全进行。
2.7 实训效果评价 每个项目实训完成后,都要进行集中总结,先由学生对所在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再由指导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对其实训效果进行点评,使学生通过互相评比实训效果间的差距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改进。每次评比活动结束后,将选取1个最佳实训效果在讲台上展览,让大家感受到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就会出优秀结果,以激励学生职业素养的逐步养成热情。
整个实训效果评价和总结是通过由实训教师团队组成的评价组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进行评价,以答辩的形式进行。
3 结论
实践证明,按照上述6S标准进行实训过程控制实施,使学生感到了实训过程的严肃性、职业性和实用性。从一开始的抱怨、逐步适应和最终养成习惯,从对学习的盲从到积极比拼,最终他们都能自觉地遵守6S标准,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实训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成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规范意识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日]佃律志著.图解丰田生产方式―图例解说生产实务[M].滕永红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孙兵,张晓明.6S精益管理一本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类课程;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电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子电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电子电工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要求和教学手段。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办法。笔者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观今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实验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电工电子实验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和电子元器件较多,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另外,实验巾提供的电源是220V的市电,远高于36V的安全电压,操作不当会造成触电事故中职学生的纪律观念淡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述问题。
2.实验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目前在大部分巾职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仍从属或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陈旧,脱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有些经典实验没有发展创新,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如单级放大器实验,就是孤立的一个放大电路.对放大信号是否失真.只是简单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在实验方法上,传统电工电子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存文验过程中不能结合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连线、测,片面追求数据的正确.不注重实验全过程,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理解、更有一些学生存在应付心理,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主动性的训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实验考核方式不合理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考核主要是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两种方式,但目前存存的问题是巾职学生自觉性羞,实验报告仅仅是抄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存在严重的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另外,由于学生多,实验指导老师少,很多学校甚至对实际操作能力不予考核。这样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物理电子的规律、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仔细学习和掌握。否则,学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而引起危险,比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电线的连接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等。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训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课程反馈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增加电子电工教学的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常用器件,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并掌握各器件、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通过实训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亲自体会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实训项目应随知识的更新不断深入和递进,根据当前技术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电子实训过程中,可以在万用表的安装调试、焊接练习、制作稳压电源等基础之上,进行数字抢答器、多谐振荡器、数字计数器等制作内容;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等实训内容。而且,在增加了实训教学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更多的优化教学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3.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和错误,勤于动脑,大胆动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常因机器发出噪音或电火花而不敢面对实训,导致不能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在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勇敢动手操作。比如,在做电动机转动实验或日光灯实验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别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不敢再次打开电源,实训课无法继续完成。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大胆操作完实验。而且,不要让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只要学生在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都给予认可和允许。让学生在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实验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中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渠道,搞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实验的特点,通过严格的实验管理、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电工电子实验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中职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工电子产品不断推陈新,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这门课程的不少知识涉及学生就业领域的基本操作技能。冈此,开没电工电子课程无疑是必要的,是合理的。电工电子实验埘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开展中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铁,高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5).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49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Electronic Component Basic Application" Training Course
ZHAO Pinzhu
(Fuzhou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11)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in particular to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electronic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unique "flip the classroom" to apply the new model, and presents flippe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源自美国,授课教师改变“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即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利用互联网丰富资源针对性地完成课前任务;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实践操作、完成任务、多元评价的主体学习活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电子类职业技能实训课,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重新建构,提出了“课下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教学过程强调“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教师不是课堂绝对的主角,更多地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表1是翻转课堂教学转成与现行教学模式的区别对比表。
现行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尽管在中职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也注重加入案例、实践等环节,但由于教师在授课中讲授知识占据大量时间,难以强化技能操作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方张龙名师工作室资源,在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及推广。笔者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课程中,结合现行教学模式运用翻转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行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由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在中职学生中更侧重其知识的实践特性,所以在运用翻转课堂中,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讲授材料在按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的前期储备,课堂上侧重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了解各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内化建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电子技能实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是课中问题探究和实训操作,将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前学习,而技能实践探究将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师生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电子技能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1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为更好实施项目翻转教学模式,笔者在实施前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笔者任教班级为二年级(04)班,为便于交流建立班级翻转课堂QQ群和微信群,借助学校的电子电工类教学信息化平台并提前上传教学资源,同时设计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思考题及练习题公布在网络群上,请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提交(鼓励多项提交)。
图1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2.2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下面以“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的实训项目“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为例,简要介绍笔者在“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中的应用。
(1)教材分析。“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是电子技能实训项目中一门实训课,动手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在万能板上布局及电路的安装工艺是本课程的重点,学生对于其电路原理的理解及安装工艺的熟练掌握是课程的关键之一。若利用现行教学法,教师上课的大量时间将消耗在电路原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工作过程及检测元器件及设计图纸的知识讲授中,而且学生对此极难接受,知识内化理解消化水平低,而翻转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教师团队制作的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动画视频及电路工作过程视频检测,检测元器件视频,设计图纸视频等基础知识全部制作视频并上传网络,提供学生课前学习。因此笔者制作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工作过程、检测方法及设计图纸方法的动画视频挂在网上以便学生学习,学生课前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网络自主学习。
(2)教学目标分析。在讲授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程时,教学任务是掌握多谐振荡闪烁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主要元器件名称、作用。
在课程知识层面目标上能掌握并理解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技能层面目标上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各种元器件,掌握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的规范工艺和方法,并有能力检查电路故障和排除故障。
(3)生情分析。电子类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接受度比较排斥,学生对感性的仿真动画和互联网视频比较感兴趣,而翻转课堂中制作的上述动画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中职学生缺憾学生课前观看动画视频吸收效果较好。
2.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在本课程设计中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知识提升,教学流程见表2所示。
3 实训课运用翻转课堂的评析、思考
3.1 案例评析
(1)课前(知识传授)。课前预习是实现翻转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现行教学模式中并不非常重视课前预习,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讲授实现。在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采用翻转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原理、工作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在实施该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作了共计长达二十分钟的五个学习子项目的视频及动画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提出基础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使学生可以根据网络工具进行前期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观看视频的节奏,也可以选择快进、倒退,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沟通,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
(2)课中(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通过网上观看视频基本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通过网络交流浏览课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并针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提前设计好上课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
首先在课堂上展示形象的熊猫眨眼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并对网络上课前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该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说明,在课堂上教师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小组合作、讨论,体现职教特色的“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色,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项目完成中。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引领、组织、巡视、解惑的作用,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适合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特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参与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课堂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课中知识的内化提升。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生上课期间借助学校平板电脑等先进教学工具登录信息化教学平台,登录、记录并归纳总结填写、提交《学习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做简短总结和评价。
(3)课后(知识提升)。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课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将学生制作完成的多谐振荡闪烁灯作品收集整理上传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可登入随时查阅。使得课前、课中、课后联成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实施中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笔者在任教三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班级做了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学生人数12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3.3 中职翻转课堂结构创新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教授,经多年翻转课堂应用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2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图
基于上述结构模型,笔者在中职学校长期教学过程中,得益于所在学校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视,基于中职教育和学生特点,通过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反思,总结归纳出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撑下实施翻转课堂,将中职电子技能实践性课程相关教学目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连接一起,有效地针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中职开展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翻转课堂中,看似教师上课更轻松,让学生成为主体,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引导能力、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方能较好地实施翻转课堂。(2)学生课前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在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课前学习不到位、导致翻转课堂不能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生情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不同层次的课前线下学习,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3)学校提供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保障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学习项目资源库的充实,让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登录网络让翻转课堂真正翻转。因此教师要能顺利在课堂上实施翻转课堂,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真正建立是保障。
综上所述,中职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并不复杂,学生也易接受,是一种适合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的多元智能复合型人才做出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关键词:二次回路;基于工作过程;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雪峰(1968-),男,河南鹿邑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工程师;赵卫东(1965-),男,河南登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电力实训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河南 郑州 4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19-02
“电气二次回路实训”是面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一门从专业岗位分析入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二次回路故障查找是其中的一个学习情境,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看懂电气二次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和绝缘表,会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二次回路故障的原因,并掌握现场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电气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安全技能。
一、传统模式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教学
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设置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第四学期进行,主要分成两个项目:项目一是电气二次回路安装,学生按照给出的过电流保护的二次安装接线图,采用相对标号法进行接线,锻炼学生识图和二次安装接线工艺的训练。项目二是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给出学生微机保护测控盘的安装接线图和原理接线图,让学生练习识图和二次故障的查找。每个项目15学时,共计30学时,一周时间。
分析这两个项目的实训内容,发现和其他实训环节有重复的地方:项目一的二次安装接线工艺,学生在第二学期低压电动机控制回路的实训中已经练习掌握;在识图方面,项目二中也有安排,造成实训内容重复安排,使二次线故障查找的时间较短,训练力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指挥者,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安排都是围绕老师教学进行的,学生受制于老师,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与现场的工作情境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不利于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的开发与设计,是通过查找二次回路故障来实现教学任务的。在教学过程的情境设计中遵循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查找,老师引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主动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实际技能。
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以现场实际工作的二次回路故障查找为导向,让学生在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过程中,加深二次回路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的认识,掌握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二次回路上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实训设计内容包括二次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二次直流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等,总共30学时。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安排在典型客户配电室实训室里,以“检修班组”处理运行设备二次回路故障来承载学习活动。典型客户配电室内有10kV高压配电柜、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和直流系统,采用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每个小组以工作班成员身份,根据老师给定的二次回路故障查找工作任务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制订查找方法,准备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在配电室进行带电和不带电两种状态下二次故障查找工作。查找过程老师做好安全监护,对整个过程引导指导,工作结束后,各工作班成员,填写工作记录,进行总结和反思,向指导教师汇报经验与体会,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1.准备阶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二次回路故障查找教学之前,要求学生会大致看懂二次安装接线图和原理图,每名学生每人发一套配电室的二次接线图,了解图纸包含哪些内容,不必要求很精确地掌握理解,每名学生提前认识二次设备,采用小组自查和老师抽查的方法进行准备作业的检查。
2.任务布置,编写解决方案
学生分成8个工作小组,每组5人,老师布置任务,提出配电室出现的故障,比如:某断路器不能电动合闸、某断路器在跳闸位置而绿灯不亮、母线电压指示不平衡、直流一点接地信号发生等,让学生填写工作票,并分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确定测量方法,查找故障点方案。此过程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完成,为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编写解决方案,打好基础。
3.基于工作过程的实施,下面以某断路器不能电动合闸为例说明整个教学过程
(1)学生制订故障查找方案后,各组之间互查,老师抽查并分析。在教学中预先给学生布置实训任务,留有做方案的时间,小组互查结合老师抽查给小组制订的方案打分。通过检查,分析方案的全面性,看能不能查到故障点;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比如有些想法在原理图上是说得过去的,在实际操作测量中是没法进行的;分析方案的效果,在二次回路的故障中,有些二次设备故障是现场经常出现的,有些不常出现,如熔断器熔断、接点接触不良等容易出现的故障,现场容易出现这些缺陷的安排先查,不易出现的故障安排后查。
(2)准备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准备和填写工作票,让学生了解、掌握现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认识设备,了解一次系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
(3)按照既定方案,先在不停电情况下,带电查找断路器不能合闸的原因。二次回路带电工作,故障点查找方便快捷,但安全系数不高,现场查找故障点时,一定要有专人监护,带电测量时,要两人配合,一人测量,一人读表,表计档位正确,严防直流系统接地和短路。
(4)按照既定方案,在停电情况下,进行二次回路故障查找。该方法是在断路器操作电源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的,二次回路的测量要注意电阻和线圈直流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前牵涉到的二次回路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以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帮助学生了解故障查找者的工作思路,整个故障查找和测量数据要在黑板上记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故障查找过程的安全性、可行性、时效性,直至最后查出故障。
(5)在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设计几个惊险动作,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其终身难忘。如:例举低压人身触电伤亡远高于高压人身伤亡,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例举二次回路工作时,不记录拆接线,致使二次线没能完全恢复,造成重大事故,这种人为事故在工作中会受到严重处理,甚至丢掉工作。例举断路器合闸时,控制开关合闸接点两端是直流220V,但是合闸时接通并不短路,是什么原因。演习一个从高低登上不小心摔下来的例子,只让表演者知道,其他同学不知道,惊险的一幕让学生们懂得工作时注意安全。
(6)故障点找到后,工作结束,恢复故障查找过程中所拆除的二次线,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最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各学习小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共同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打分。
(7)课后留一些思考题,如二次回路包括哪些设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为什么只有一点接地,直流系统为什么不接地,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有哪些危害等等,既能帮助学生对一些常识的掌握,又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获取的技能
通过对实训内容和训练方法的改革,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识图能力和故障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安全技能: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二次线故障查找实训,使学生加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技能。通过整个工作过程,学生理解了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的作用、履行工作票的手续。在整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中,学生们懂得了要遵守现场的规章制度,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识图能力:在二次回路故障查找过程中,不断在原理图中分析故障点在什么地方,并在安装接线图中找到位置来测量,这样就深刻理解和掌握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的识图能力。
二次线故障查找的专业能力: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会了拆接线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如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点可能在哪里,学会了如何判断排除可能的故障点,懂得了二次回路哪些部位容易出现故障。
社会能力:增强了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感受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客观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项目完成后,从以上几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实训经验和不足
1.用“任务驱动法”实施全部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积极主动
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单和学习引导文,制订故障查找方案。教师审核后,学生执行施工计划,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2.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工作组成员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操作实施过程中,按照现场工作票工作成员的组成,使学习小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工作负责人、安全员、工作班成员、值班员等,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在不同的学习工作任务中,学生的角色可以互换。
3.“讨论教学法”落实到方案的制订、方案的讨论和实施各环节,活跃了学习气氛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教学,从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障的可能原因,制订故障查找方案,到对方案的审核、执行,都需小组成员充分讨论,采用由小组不同成员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讨论,老师点评的方法。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小组自行组织讨论解决;在讨论中,学生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4.“演示教学法”用于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
对电气二次回路实训中基本操作,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教学,规范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行为,在实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演示教学法在二次回路故障查找的应用中,由于场地小,二次设备集中,学生不可能都能看到,为了能够兼顾40人的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到,可以采用教学现场配置多媒体教学系统,提前拍照片、录制录像,操作者测量到某个设备或端子排时,要配以照片说明。
5.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引导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来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6.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的考核
(1)学生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合作能力、情感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小组评价即考核小组方案制订、实施、效果及小组的团体意识。
(2)小组自评价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老师引导组织,不同小组派代表介绍并自评价,其他小组观察思考和打分,同时也了解了各小组的作业任务完成情况。
(3)学生自评和老师抽查点评相结合。为客观给学生打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小组、每位同学,利用学生相互检查,使检查更细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老师一定要抽查督促,使学生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六、总结
通过对电气二次回路实训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对采用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在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中学习,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实践,较快地掌握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适应可能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