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9 10:59:22
导语: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 要】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质量水平,探讨实践教学改革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一般特点及所存在的题,提出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等教学环节着手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对实践性要求很严的课程,要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以此来适应相关岗位技能和创造性的需要,培养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院校的任务。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服务于社会为主导宗旨,将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合二为一,融为一个整体,运用创新的培训方式培训学生,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着重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能力和综合实践技能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高度强化。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当前形势,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加强,使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学习关于实验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设定一些验证性实验,关于什么原理,学生很少做出分析。一些设计性的实验,也是教师做出设计,学生用实验来进行验证。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式上主要包括实验课教学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
(1)实验课教学方面:增加实验课教学的比重,把每门课程的实验分为四个方面:由单一验证性的实验变为复杂的基础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来完成的比较复杂的设计性实验;学生独自选题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学生操作能力的操作性实验。这四个层次的实验的内容由浅至深,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性实验着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设计性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着重于使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的内容,掌握多个重点和知识点;操作性实验着重于使学生加强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通过四个层次的实验,学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完成实验,做出优秀合格的作品。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动自发的学习,牢记理论知识并做到自主创新。课程设计任务要有灵活性,使学生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有充分的创造机会。教师要多为引导,在授课过程中,不时提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思考并进行讨论,每组在统一后开始实施操作。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之上的设计方法。它具有图形直观、仿真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它运用到理论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弥补了传统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有效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使学生接触到现代工程技术,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设计,运用到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中,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工程实践技术与基本理论的相互结合,数字解析方法与计算机辅助方法的相互结合,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次重要飞跃。
四、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改革
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践制作,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些电子产品电路的原理图,对学生的要求标准提高,学生可以自主选题,看懂电路原理图之后,选择一个课题并给出其基本的设计原理,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设计过程。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自己亲手设计掌握了制作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实战技能。还可以在校内建立电子科技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进行技术创作,设计不同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积极的参加全国、全省的电子设计大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五、总结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设想,在实际运用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需要,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是需要长期改革和实践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文全. 徐建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68-70
[2]别其璋. 王向乔.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5):516-518
[3]王汝言.电子设计类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论文集.2007;10:288
[4]史捷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职业教育研究[j].2005;(3):102
关键词:电子类课程;数学与信号类课程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方法
本论文受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研究基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0719)和四川省2008年精品课程《数字通信原理》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423 文献标识码:A
由电子与通信和计算机科学交叉而形成的电子信息科学, 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最具生命力的技术领域之一。而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专业的技术体系,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它的更新换代, 该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是其他领域的4 倍。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大。
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接收更多的知识,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需要长期研究如何把电子课件等新型教学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电子类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单一的教学方式丰富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老师长期致力于此方面研究与实践,并于2007年申报了成都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首先研究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然后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研究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
近些年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调整,但仍可以将课程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即:
(一)电子类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等;
(二)数学与信号类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与处理、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
(三)计算机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引论、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
电子类课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部分,数学与信号类课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与处理》,计算机类课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引论》、《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这三类课程对学生的功底要求各不相同。电子类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相当的物理知识;同时,对学生在实践方面也有较强的要求;数学与信号类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数学功底;计算机类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强。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课程的类别难于划分。如《DSP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既需要信号类课程的基础,又离不开在实际电路方面的编程。在考虑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考虑。
二、针不同类课程的不同内容,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在课堂教学中,过去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都是被动接收知识。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 大多数的课程教授已经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有了更多灵活和直观的方式。
在具体的课程中,我们应根据情况来制作相应的课件。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对电子类及数字与信号类课程的基础理论,考虑到它是整个课程的基础, 我们要进行详细的、系统的介绍,在教学上要注意加强例题及定理的讲解,尽量板书书写推导步骤或将其动态地在课件中播放出来。例如在电路类的基础课程《电路分析中》,戴维南等基本定理的讲解就需要反复讲解,占用较长的时间。而对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课件内容则要丰富得多。
对于基于原理的应用等内容,我们则更强调其应用。如对电路的器件,则重点讲解其外部特性、作用、主要参数等,而简化其内部结构介绍。
对于基本方法,我们更注重加强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淡化纯粹的解题技巧的训练。如在《通信原理》的课程中,多次讲到信号的频谱成分的分析,我们则重点强调分析方法的使用,忽略推导过程,注重其计算结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课堂综合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案例进行互动教学,拓展了教学途径。首先,我们将大量的教学信息预先放置在课件当中,延长了课堂的有效讲解时间。这在各种课程中都有体现,其中电路类中的复杂电路图的讲解往往都将电路图预先画在课件中,节省了教师画电路的大量时间。其次,为了避免课件中信息量过多,对重点和难点,我们还注重使用Flash 等工具将静止的内容进行动态表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去思考。如我们讲解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时,就采用Flash将信号的传递过程动态地表现传来,让学生对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变换和处理过程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最后,由于课件不能回答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师生交流,设置必要的提问等交流过程。如计算机编程类的课程中,程序的设计就应当通过必要的提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将程序流程图逐步引出,逐渐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解答整个问题。
(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仿真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也在尝试建立一种基于模拟仿真实验的新的教学模式,如将EDA、Matlab等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利用仿真工具制作出的电子课件具有更多的功能。例如我们在信号类课程中利用Matlab制作出的系统框图具有信号的仿真功能,教学效果较好。还有我们课题组中的教师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公选课,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性很强,其中电子类课程强调学生的硬件动手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和信号类课程强调学生的软件动手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实践及实习整个课程体系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对一些对动手能力要求高的课程,我们将课堂教学直接引进到实验室。例如,原来的《电子CAD》课程是把讲课和实验分开,上完一次课程,然后在实验室上一次机,这样学生不能马上自己动手实践老师上课讲过的东西,教学效率不高。我们后来将该课程改为全部引入实验室,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二)在课堂实验方式中加强了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制定了支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鼓励政策,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认定,保证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质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和教师普遍反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知识、有深度、有难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际课程中,我们通过个人实验和小组实验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我们设了个人制作网线,小组组网等内容,在《通信原理》课程试验中,我们就增加了设计完整的通信系统的任务。实践证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通过实验室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各种实验项目的开放实验。我校电子类实验室根据学生预约,及时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计算机类实验室在无课时基本全天开放。通过开放实验室,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断得到提高。充分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保证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为例,五年内,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国家及省市赛事中获得各类奖项12项,效果较好。
(四)安排合理的实习课程,制定了一系列的实习措施,使学生能够了解生产组织与管理过程、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情况、质量检验和控制程序,锻炼和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提倡使用网络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通过机房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实践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现有的网络平台搭建教与学的平台,将教师的课件等资料上传的网络上,有条件的课程还建立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同时还使用BBS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作为辅导答疑的手段,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其中四川省精品课程《数字通信原理》就在逐渐完善自己的网站,争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提升的机会。
通过以上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我们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感知,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我们力求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旗,《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J],扬州: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2.4,P60
[2]王秋华,章坚武,骆毅,《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哈尔滨:中国科技信息,2006.17,P193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一、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义
对高校而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企业中有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技人员,由他们来指导研究生实习可弥补高校多数教师在生产实践方面能力欠缺这一不足。[1]
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实习可有效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强化其创新思维、培养其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扩大研究生就业。另外,加强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结合,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学校同企业“零距离”接轨。
对企业而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可以将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引入,从而使得企业得到人力和智力的双重支持,借力高校资源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优秀研究生毕业后若留在企业工作,则拓展了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
二、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的基本原则[2]
1、选择具有鲜明电子信息特色的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遴选单位应具备先进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一定的生产规模且生产经营效益好,能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校外实践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应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校外导师队伍,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相关技术研发项目或与校内导师有课题合作。
2、紧密结合校电子信息专业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
选择与校电子信息专业发展方向和校内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相同或者相近的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地,这样有利于研究生校内和校外培养环节的顺利衔接,有利于校内外导师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拓展高校和企业的深层次科研与和人才方面的合作。为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有效保障。
三、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内容
1、明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目标和整体思路
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整体思路,如下图1所示,通过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管理模式与制度的建设来构建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研所创新技术工程项目为支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军工专业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优质基地,为国家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2、探索“2+2+1”的联合培养模式
所谓“2+2+1” 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前2个学期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及专业课程学习,第3、4学期学生在科研所进行项目实践,第5学期学生回校完成实践报告和学位论文,由双导师共同进行监督与指导。学校教师队伍理论知识扎实,通过学校的学习为下一环节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科研所的项目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双导师共同完成实践评价和指导学位论文;三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旨在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效果,共促研究生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
3、构建协同培养体系
协同培养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定制式培养。根据科研所对人才实际需求,双方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授课。其二,协同管理。由双方参与,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负责基地研究生管理及双方协调沟通。其三,严格过程管理。双导师集中进行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确保培养质量。其四,工程化评价体系。结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制定不同的学位论文类型和评价标准,并明确各类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评价指标注重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理论和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解决效果等方面评价。
4、完善基地管理模式和制度保障
基地采取联合管理模式,如下图2所示,可在企业设立基地管理办公室,由学校和企业协同进行管理;为确保实习质量,可建立过程监控与反馈机制,由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委员会落实监督;出台学校制度和基地制度做好制度保障建设。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100-0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育人模式的教育同质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学校整体缺乏个性与活力,教育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模式的传统轨道。
1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同质化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各高校纷纷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七八百所本科院校开办含有“电子信息”字眼的专业,加上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全国约有60万名在校生,每年毕业生达到十几万。这些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办学方向模糊,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困难 现在的课程结构主要由普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本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组成,课程设置存在很多问题,知识信息量小,内容陈旧,落后于社会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还是诸如传统JAVA、C#语言等课程,对于目前流行的Android语言和苹果iOS语言相关的手机软件课程并未开设,导致学生毕业后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缺人才,真正专业类的实战性人才太少,毕业生难以很快达到实战要求,从而形成人才供需矛盾。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的需要和具体的经济结构产生断裂,导致市场的正常需求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满足。
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是教学环节中的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又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探索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照搬书本,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仅限于对单纯知识的领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以学科本位为培养目标,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教学时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课程结束后再配以一周作为实践训练,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没有完全形成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部分教师过于将主要精力花在发论文、做课题、接项目上,上课时间缺少师生互动,只是一味按教案从头到尾自说自讲,导致学生无法系统连贯地掌握知识。改革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转变观念,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要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开始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从外延发展向内在品质提升、从重管理向重培养转变,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出发点,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采取“1.5+1.5+1”分段培养:前1.5年学习基础知识;后面1.5年学习专业知识;与校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最后1年,学生会在合作企业实践、学习。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入推进“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并大力支持各专业开展校校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及国际合作,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从硬件和软件同时着手,着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实用为原则,整合课程内容 面对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各自所处的区域不同,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办学风格,依据学生发展规律,创造丰富的课程,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依据本校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改革,要加新课程、新内容、新技能、新标准,教学手段也要丰富多样。学校着力推进课程改革,兼顾职业性、技能性,兼顾通识技能培养、人的发展目标培养、职业培养;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你讲我听”的传统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构建以学习为中心,师生共同成长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开放、个性化的“生命浸润”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学生的美好成长。
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进行展开,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要将人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高度尊重广大师生的多样基础、多种需要和多元选择,全面构建“基础广博、多层拓展、多元开放、自主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促进他们的高水平差异发展。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理论与实务、区域特色创业等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程学习;开发数字化互动教材,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探索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构建一个各行业都能参与的教学体制,形成对接紧密、内容先进、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教学内容上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对话与交流,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有关知识融入学生的感悟、情怀和思考中。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学生评教等形式对课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予以改进,以便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学生、更受学生认可和欢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体制机制。
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可以直观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业绩上,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兴衰成败。高校教师应坚持理论知识学习,接受再教育,鼓励教师“多读、多看、多听、多实践、多积累”,结合其他高校及西方教学理念,对教学课程不断改革创新。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改革考评机制,加强培训力度,通过自学和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熟悉学院情况和教学工作要求,加强自身修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高校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始终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学生的需求及社会的需求,转变发展观念,更新价值排序,改变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方法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学习习惯,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完善考核管理,兼顾通识、品德、技能。倡导“学教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学习放在首位,教师教授在后。聘任学生助理、学生助教来上课,教师当听众,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更能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与生机。
加强工程实践训练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工程实践的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使学生能接受到更系统的实践培训,避免到工作场地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应该增加实验课程比例,增加实验内容,把相关的课程整合到一起,可以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衔接起来,更系统地体验与认知。
为了鼓励学生不断地学习、探索,允许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为实验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项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改革创新,对部分仪器设备进行重组和改装,所有的实验室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
发挥企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外聘教授的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持续开发优质企业,巩固与原有合作企业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当前就业环境,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研究新形势,开创新高度,为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人才提供现场操作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平台;改革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优化运行环境,推进教学园区与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搭建研究平台,推进科研与技术的融合。
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与延伸,电子设计竞赛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事,主要考核参赛选手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基础理论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背景。高校要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校内外各种科技竞赛,构建让学生在创新氛围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分层培养;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12-02
一、地方院校的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成果往往较少,以本科专业教学为主,分布在省会以外的中等城市,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服务支持,生源往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处于劣势地位。就山东省而言,办学历史较短及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类型、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无法与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等)和教学研究型大学(老二类本科)在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但地方院校的优势就是了解地方的需求,知道地方需要什么,错位发展,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电子类专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通讯、计算机、数控人才显得缺乏,社会急需大量这类应用型人才,而山东省多数理工科院校都设有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并且学生在校数相比其他专业是比较多的。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制等诸多方面都与培养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山东高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基本相近,只是在课程的深浅度上有所不同,无各自的特点。现有的课程体系尤其理论系统性强、知识结构较完整的优点,但弊端是理论性占学时偏多,需较高的数理基础,不适应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偏重实践能力的需求,分层次培养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三、调整培养模式,分层培养
我们借助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的先进理念,采取分层培养,大一、大二基础课、主干课统一要求,拓展课、考查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
1.首先鼓励学生考研究生,给他们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加强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学,从时间、学时、师资上给与政策倾斜,安排优秀的辅导教师,安排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面式,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图书资源、实验资源,提高考研录取率。
2.调整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学时,课程安排紧密。联系学生顶岗实习半年,解决学生大三、大四学生课程相对偏少的问题。
3.鼓励优秀学生考取公务员、村官、选调生等,安排有经验的老师作专题报告会、辅导会。
四、校企联合,顶岗实习
联系企业,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实现企业走进学校,学生走进企业,既可以为企业培养员工,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企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利用教师的社会经验和关系、往届学生在企事业单位上的作用,通过培养方式的调整,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上顶岗实习,短则三个月,长可以半年,对于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起到积极作用。
五、多渠道增加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上,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了由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课程进行了分类。在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按照实验类型可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课程四类。基础实验为:计算机操作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为:多媒体技术、MATLAB、信号与系统实验、现代电子设计系统实验。实践环节为:软硬件知识与实践、课程设计、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在培养思路上,还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强化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1.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面向对象编程与应用实验、MATLAB语言等。基本保证学生每个学期都有上机实践的课程,同时通过和社会上的劳动部门、职能鉴定部门联合,使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维修合格证。
2.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体现理工科特色,分阶段实施。从一年级开始,基本每学期都设置有带实验学分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具体如下:
一年级:C语言编程仿真设计;大学物理实验;加强实验教学。二年级: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同步进行,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软硬件知识与实践、创新活动。三年级: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顶岗培训、技能培训同步进行,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电视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Protel设计、高频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电子实习、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四年级: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增加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工作,现代电子系统课程设计、综合训练、学年论文、电子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六、多种形式实现人才的创新培养
1.构建学生的创新实验模式。创新是灵魂,对于电子信息类学生尤其如此。学生通过课堂上、书本上的学习,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形式非常多,应该说是不拘一格。
2.多证教育。学校利用与社会劳动部门的关系,让学生取得一些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如计算机维修培训、电工技能培训、电子工程师培训、焊接培训等。通过培训,学生不仅可以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还可以拿到劳动部门认可的计算机维修证、高级电工维修证、电子工程师中级证等。通过业余时间培训、办证教育,既增加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3.大学生竞赛。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针对大学生教育,也开展了很多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电子工程师大赛、山东省物理实验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培训,凡是获奖的同学都非常受社会的欢迎,即使没有拿奖的同学,也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
4.科技创新项目。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启动,很多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科学素质,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每年从泰安市申请到科技创新项目十几项,学生完成项目,写论文,并且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点,有的学生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发明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赵华君,程正福,朱家富,等.石东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1):73-75.
[2]李陶深,苏一丹,胡强,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程型、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3]乔闹生,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50-51.
论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类;全程化;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虽然各高等院校都在加强和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设立了就业指导相关部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2010年9月,我们在西安某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非毕业班)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就业调查,进一步了解了目前非毕业年级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心理状况,根据调查反映出的具体问题,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工作提出建议:在大学生中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是当前高校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调查实施的方法与相关数据处理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西安某高校电子信息学院2008级本科生(目前大学三年级)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其中男生209人,女生51人。调查所设计的本科生就业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调查、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内容,主要选择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获取、就业能力准备等方面来解读该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意识,问卷发放方式为实地调查,问卷为自填式问卷,均以单选题的形式呈现,以方便学生作答。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调查中发现,46.15%的学生曾经对自己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24.62%的调查对象尚未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9.23%的调查对象尚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上述数据说明,在大学三年级之际,尚有半数以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这是因为很多学生现在都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它势必将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2.就业前景调查
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反映了对该专业的认可度。调查显示,有8.08%的学生认为该专业前景“很好”,大部分认为前景“较好”和“一般”,但是也有5%的学生认为前景“渺茫”。这说明,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后,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认同,但是认可度不是特别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针对学生开展的专业前沿辅导报告较少,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认识较少;另外,学生们在低年级期间主要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不多,从而缺少在专业应用中培养起的自豪感。
3.希望就业行业调查
调查显示,有7.69%的学生希望出国深造,有5.77%学生想到科研院所工作,有18.46%学生有到企业工作的意愿,而有50.39%的学生希望考取研究生,13.46%的学生希望到国家事业单位就业,4.23%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这说明学生们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有一定的思考。但是希望考取研究生和到国家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势必要远远高于实际比例,进一步验证了目前社会上的“考研风”和“公务员热”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4.就业去向意向调查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意向调查中,有36.15%的学生选择去北京、上海、广州工作,选择去其他东南沿海城市的占31.15%,有20.39%的学生选择在西安就业,而这一部分学生生源地也主要是来自陕西各地区,选择去其他西部城市的学生仅占4.62%,也有7.69%的学生没有思考过此问题。这说明,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收人水平相差悬殊,毕业生都愿意到高收入的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5.就业能力准备情况调查
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准备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6.92%的学生对未来顺利就业做了充分准备,29.3%的学生感觉准备情况一般,有47.31%的学生认为自己准备不充分,另外有16.54%的学生对就业还没有概念。通过进一步的访谈获悉,当前半数以上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均用于网游和网聊消遣,未能将自己的学习和就业建立起合理的关联,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这也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误区和意识缺失。
6.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
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直至顺利就业,需要经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技巧指导等阶段,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它对学生实现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和认可情况。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3.84%的人表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做得不好,43.08%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前三年接受就业指导的机会几乎没有,30%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而仅仅只有3.08%的学生认为比较好。究其原因,应该是目前设立的就业指导部门功能相对单一、事务性工作繁多,从而很难系统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7.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调查
目前,各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开始于学生毕业学年,但在向学生们调查“何时开始就业指导工作合适”时,发现只有26.15%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适合在大学四年级开始,有将近43.08%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征求学生们最想了解的就业指导内容时,有34.62%的学生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这就说明了学生们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迫切性。同时也有27.69%的学生选择心理咨询,显示出目前大学教育心理指导工作还需要加强,另外有37.69%的学生选择求职面试技巧。
以上结果及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从中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非毕业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他们大部分由于没有意识到日益紧迫的就业压力,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就业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这与目前就业指导主要侧重于毕业年级的学生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全程化就业指导在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在大学四年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就业指导,主要开展“一年级培养就业意识指导、二年级增强就业能力指导、三年级提升就业素质指导、四年级加强就业技巧指导”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四年系统的指导,能够使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规划开展相应的知识提升工作,从而培养出学生较强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大学一年级侧重培养就业意识
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缺乏对大学生活的系统了解,认为自己是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佼佼者,应该过相对轻松的“象牙塔”生活,从而忽视日益紧迫的就业压力。因此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主要侧重使大学生系统了解大学生活,加强学生专业认知,并结合自身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举办“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会,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明确地知道,上了大学不等于有了工作,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激烈的竞争。举行“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使广大新生们能够从自己身边找到成功的样板,从而发挥优秀毕业生“典型引路”作用。邀请学院知名教授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前言进展”报告,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的认知度,提升专业兴趣,从而能够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有不断填充自己专业知识的信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2.大学二年级侧重增强就业能力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已基本了解了大学生活情况,此阶段学生需要在进一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相对空闲的时间完善个人综合素质。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在各学生社团组织、参加各项文体活动,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挥电子信息类专业特长,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从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作科研,提高了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不要因为一年级时知道将来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开始惧怕,要能够正视现实、敢于挑战、敢于竞争,以最佳的心态迎接就业的挑战和竞争。
3.大学三年级侧重提升就业素质
此阶段是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期,是学生们根据自身条件决定未来就业方向的重要时期,就业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及对自己的将来作出决策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相应工作。针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邀请考取研究生的高年级学生分享自己选报学校、考研复习等方面的经验,消除低年级学生复习的盲目性。针对想到企业就业的学生,鼓励他们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生产实习活动,进一步了解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同时,通过召开“模拟招聘会”,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就业招聘会,使学生对就业应聘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从而利用大学剩余时间及时调整自己专业技术知识结构。另外,举办“创业先锋”等形式报告会加强创业指导,使广大学生对创业所处环境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从而合理利用周边资源开创自己的事业;还可以开展“留学经验交流会”,提高学生们获得国外知名大学入学通知书的技巧等工作。
4.大学四年级侧重加强就业技巧
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项能力的储备也基本完成,学校此阶段需要根据学生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以及做好就业指导的服务工作。
首先,面向毕业年级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技巧进行系统的指导,如自荐材料的准备、职业洽谈的艺术、专门的政策规定及签约注意事项等;开展小范围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成功就业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就业经历,把自己好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学生。
其次,加强就业服务职能,完善就业信息系统,通过积极联系知名电子信息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网上查询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就业信息网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建立网络化的就业信息资源库,从而将就业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给广大学生;同时,在前期面向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年级人才信息库,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就业意愿(包含就业去向、单位性质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招聘单位需求和学生意愿,向单位进行毕业生推荐工作。
最后,要重视就业咨询服务,学校要对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实施个别咨询或专题性咨询,引导学生调试不良心理、合理定位,学会收集并筛选合适的就业信息,以免陷入择业误区。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wi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is one of train objectives for students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abstract is substantial compon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and is also difficult teaching content for related lesson. The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The properties of English abstract is provided firstly. The common phrases are summarized. And teaching method is presen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much reading, practice and collective correcting.
Key words: writ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English abstract;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在各类本科生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中,科技论文的撰写是需具备的能力之一,而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英文摘要写作能力的训练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闫丽萍等分析了目前电子类专业英文摘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英文摘要写作训练贯彻教学过程的培养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法[1]。笔者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教学以及指导本科生科创大赛、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学生英文摘要的撰写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本科生该项训练的匮乏,需通过大量实践提升该项能力。
本文首先总结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要点,对常用词汇进行了汇总,然后从三个层面介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训练的教学方法。
1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要点
科技论文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等特征,与一般的英文写作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英文摘要特点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1) 运用的时态:根据论述的情况不同,可以分别选择一般现在时或者过去时;
2) 语态: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可根据摘要特点而定;
3) 人称:可使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
4) 摘要中句子较长,结构严密紧凑。
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有些词语是常用的,现归纳如下,如表1所示[2-3]。
2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教学方法
针对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特点以及学习难点,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多读、多练、集体纠错的教学方法:
1)多读:即以大量阅读为核心的词汇与句式积累。学生撰写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多数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此类文献阅读少,不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特别的,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大量的专业文献,相关词汇和专业术语只有经过多次的阅读才能加深记忆。同样,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模式与一般英文作文有区别。因此,要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首先需要大量阅读。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资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建立了科技论文资料库,目前科技文献已有362篇,文献多源自IEEE、Science Direct、Springer等常用文献数据库中的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涉及的主题为近年来热点领域,包括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无线传感网络、神经计算、类脑计算、图像检索、视觉场景分析、生物信息处理等。这个文献库一方面可以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的文献能力,同时,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熟悉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方法、常用词汇和句式。今后我们会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文献库的内容,特别的,会增加部分经典电子版教材、专业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技术报告、英文专利等,以适应课程教学的需求。
2)多练:此处指的是句子写作训练。句子是论文摘要的基本组成单元,为能正确撰写科技论文的摘要,句子的写作训练是其必经之路。笔者在每次课中均给出2到3个常用句式,并布置相应练习题考核学生掌握程度。同时,我们初步建立了句子考核题库,其中包括中译英140道,英译中128道。在课程的阶段性测试中,我们通过随机抽取题目的方法,利用句子考核题库内容对学生进行测试。目前,该题库内容在不断更新、补充中。
3)集体纠错:即针对句子或摘要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体纠错。英文摘要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包括:主谓语不一致、缺少主语、缺少谓语、时态不一致、语态使用错误、从句使用错误等[4]。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的是一起来找茬的方法,即写作训练后,进行集体纠错,促进学生之间互查,同时鼓励学生针对同样的题目,给出不同写法,以此实现摘要句式的丰富性。
以下是教学实践中,部分练习实例,其中均包括了各类常见语法错误:
1)The paper compare the methods with the public data sets to explore which is the best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该句的错误在于主谓语不一致,主语是单数,谓语应改为compares。
2)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enormous developed.
该句的错误在于修饰词enormous使用不当,该词为形容词,而此处需要副词修饰谓语,可改为greatly。
3)Scientists have working on the solution of designing.
该句的错误在于谓语使用不当,应改为have been working。
5) This video is mainly introduce a new type of multi-touch technology.
该句中错误仍为谓语使用不当,利用了中文习惯直接翻译,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应改为This video mainly introduces a new type of multi-touch technology,或者用被动语态:A new type of multi-touch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 this video.
5)It changes the way interact with machines and make the application more convenient
该句中有两处错误,第一个是way后面的非谓语,应该为to interact with machines,第二个是and之后的谓语make与主语不一致,应改为makes。
多专业联动专业建设特色人才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和融合,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单一型人才需求模式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模式延伸,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范围。
二、多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1.多专业联动,构建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随着气象业务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往往只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气象行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需要,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分层架构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根据各专业在信息系统架构中的层次和上下层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
2.“局――企――校”资源集成优化,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局――企――校”共建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渠道,根据信息系统多层架构和知识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构建了基础平台、传感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五大实验中心和一个气象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3.优化三个结合,实现行业特色与专业建设合理融合
点、线、面分别与气象特色结合。点是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融入气象信息系统案例;通过气象特色模块,实现专业主线外延;面是根据专业联动的信息类专业分层知识模块,各专业在对应系统知识层面和与气象信息系统知识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专业的气象特色内容。这样既合理地融入气象业务对信息类各专业所期望的气象特色内容,又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4.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检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4年培养、就业1年检验的“4+1”人才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并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参与行业项目,增强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学生进入行业和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用人单位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反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的检验不是只停留在毕业后一年上,实际上采取的是持续跟踪,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创新举措及人才培养成效
围绕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遵循“边建设、边实践、边推广”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以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为主线,以多专业联动建设理念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
多年来,课题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信息类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下,从培养计划、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入手,实现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其中2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多个专业为局(中国气象局)校共建特色专业、5个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个教学团队为局校共建教学团队、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3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与局校共建精品教材等。
2.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了实践平台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根据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多专业联动的实验室建设。2005年以来组建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集成4大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企业研究院。这些平台建设实现了实验教学由封闭式的基础性实验向开放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比例,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科技创作等;以增设创新实践学分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相关社团活动,实行学年论文(作品)制,促进了学生“做、学、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近3000名学生受益。
3.利用局校共建和行业高校特色优势,开展气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共投入近亿元,建成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试验(南京)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由于这些基地集教学实训、科研引导、研究开发和标准认定4大功能于一体,是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由于教师全程参与基地建设,并投入到气象仪器国产化和自制仪器研发中,所以能有效地将基地自动气象站、雷达站点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大气综合自动化观测与对比试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前沿的气象观测知识和气象仪器与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仿真、综合气象观测等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联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敏之,李玉龙.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联动培养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20):41-42.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环节;电子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l 引言
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科学技术的面貌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在50年代以前是以电子管为核心器件,60-70年代逐步由晶体管代替,80-90年代则是以集成电路为主,并由全模拟电路转为兼有模拟、数字信号电路且以数字信号电路为主的信号系统。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深人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哪个行业有电子工业这么快速的惊人变化。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转变我们过去在计划经济休制下形成的教育思想,使教育真正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
2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及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2.1 专业教育培养目标
面对当前这一新的形势,新的教学改革大潮,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工程教育不可能什么都学,也不可能学得太专,工程教育只能是基础性教育,培养通用的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国家教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电子信息工程类核心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3大模块,即: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②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工学、电子学技术中已经成熟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它提供了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些课程的内容是今后学习专业课的基本知识。
2.2.1 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模块
①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工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核心技术的基础与核心。电路分析基本内容是:电路与磁路、交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等。参考学时为90-100学时。
信号与系统基本内容是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随机过程和信号处理等。参考学时为80-90学时。
②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核心技术课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是:电磁场、电磁波、传输线和天线等。参考学时为80-100学时。
2.2.2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样电路模块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教育中重要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半导体器件、放大器、信号波形变换、功率电路、频率变换等。参考学时为150-160学时。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逻辑门电路、数字电子学理论基础、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模一数接口电路等。参考学时为70-80学时。
2.2.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模块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规定,它包括9个领域、3个进程、12个基本概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认为包含以下基本内容:计算机数据录入技术、编程语言和基本算法、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
2.3 实践环节的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在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特别重要意义。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综合专题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验是实践的主要环节之一,实验课是综合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的联合体,它为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提供了最佳条件,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探索精神、坚强毅力和求实作风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综合专题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建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点和经济观点。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和考查,是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工程师素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一环节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
3 改革实践环节的方案
3.1 基础实验教学应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① 熟悉常用的元器件的性能及使用。
② 熟悉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测试方法。
③ 能设计、组装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 检查和排除常见故障。
④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 建立正确的工程观点和经济观点。
⑤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误差分析和撰写科学实验报告。
⑥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 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分析等。
3.2 关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初步设想
3.2.1 体系结构框图
根据原来按技术基础课分别开设实验课所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能力结构,设想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基础实验部分合并开设一门“基础电工实验”,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覆盖整个电子技术基础学科的前两个模块。再开设一门课程设计性质的综合实验与综合实习,突出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将计算机能力的训练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并与有关学科的教学环节相结合。考虑到计算机学科能为其它学科提供非常先进的工具,计算机学科的成果能为其它学科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在综合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地运用计算机学科的成果。
3.2.2 关于各实验模块的说明
(1) 课程设计性质的电路综合实验
电路综合实验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一个电子电路或一个简单装置,检查并排除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设计题目有:多级放大器、OTL功放、直流稳压电源、调制器、解调器、计数器、分频器及数字钟等。本实验安排在3年级分段进行。参考学时为60-70学时。
(2) 综合专题实习
综合专题实习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中的方案论证、工程计算、安装调试及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综合专题实习应是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的一个分机,或一个较小的设备,在技术上已较成熟,在设计与调试方面有典型性与先进性。例如:电视机安装与调试、音响系统安装与调试、数字调谐器、各类报警系统、电子裁判系统、家用电器的电脑控制等。本实验可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工厂进行,可与生产实习、勤工俭学结合起来,实习期约为3-4周。
(3) 计算机能力训练
计算机能力训练包括计算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接口实验等。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要求,根据目前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现状,可在第一学期安排计算机操作训练,然后是计算机编程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数学、物理、电路与信号、电子线路等课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和设计。另一方面,在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计算机接口实验,从而为利用计算机开发产品,进行综合专题实习作好准备。
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进行的综合专题实习应在计算机应用的典型系统选题,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多路自动监测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通信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上机时数为150-200小时。
4 结束语
本文在东南大学教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践环节教改的实施方案它将国内外教改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可以为绝大多数院校所接受。写作本文目的也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加快教改的步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