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22:46:18
导语:在图书馆特殊人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束曼之邀参与《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课题组岳西馆基地的实践工作。本课题将系统研究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服务的理论,发展和丰富我国公共图书馆理论;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探索公共图书馆为特殊人群服务的方法与措施;指导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障碍者服务,提供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方法、技能和服务模式。
一、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概况与现状
读写困难(Dyslexia),是对阅读和书写能力不良儿童的神经医学判定名词,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为阅读、书写等能力缺陷的神经综合症,是儿童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的主要类型,约占其中的85%,也是学生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
国际图联从上世纪起就开始关注阅读障碍群体的服务问题,强调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者提供各种资源以满足其特殊需求。提出“获取信息:服务阅读障碍者”、“阅读障碍无处不在,你的图书馆做了什么?”。许多国家图书馆在阅读障碍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如瑞典、丹麦、美国、英国和日本。
我国关于特殊群体服务的研究始于世纪之交,国内的图书馆较为关注弱势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而对阅读障碍群体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尚未足够重视和深入服务实践以及服务政策层面设计。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在这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对于读写困难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在中国大陆地区,存在读写困难的儿童数量高达千万,但得到帮助的孩子寥寥无几,这跟读写困难在中国没有基本认知有较大关系。读写困难的概念,目前急需在国内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在图书馆领域也是如此。
目前,课题组已经着手与广州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合作开展读写困难症系列活动。岳西县图书馆于2013年11月加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的实践研究工作。成为全国首家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课题的实践,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基层公共图书馆实践基地。
二、阅读障碍儿童服务课题岳西馆基地实践的案例分析
1.阅读障碍服务研究课题的目的
在我国大陆对阅读障碍症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社会上没有阅读障碍的意识,不知晓什么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这一词汇在中文工具书中也似乎难以查找,更不知阅读障碍词语的释义。服务课题的实践就是使全社会对读写困难有个基本的认知,读写困难的概念及基本知识在社会得到普及,使阅读障碍群体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关注、足够重视和深入服务实践以及服务政策层面的保障等。
2.阅读障碍儿童服务课题在岳西馆基地实践的方法与措施
2.1馆员首先对读写困难症知识有充分了解
首先让图书馆馆员对阅读困难症基本知识有充分了解,通过让馆员观看知识宣传片《拯救聪明的“笨小孩”》,使馆员知道什么是读写困难症,了解读写困难症概念范畴等。提高馆员对所有人都享有文化和信息的权利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之一的意识。在平时工作中如何帮助读写困难症儿童,开展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使阅读改变人生。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的实践更深入付诸于对读写困难症的研究。
2.2读写困难儿童知识宣传普及和问卷调查
2013年11月初,岳西县图书馆与华南师范大学读写困难儿童服务研究课题组正式启动岳西馆基地服务实践,着手建立课题实践基地,实施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计划,开展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各项实践活动,承担课题实践任务,开始谋划课题宣传、问卷调研等前期工作。
2014年新春伊始县图书馆正式启动课题的实施工作 ,印制2000份读写困难儿童知识宣传折页和1200多份调查问卷,普及读写困难知识,为问卷调研工作做好准备。在此期间县图书馆课题实践小组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广泛开展读写困难知识的宣传,几次前往岳西县实验小学与该校共商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活动和调研工作事宜。经过课题实践小组的知识宣传、阐释实践的意义,岳西县图书馆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该项工作最终获得该校师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随后,县图书馆针对实验小学老师、家长及学生发放1200份调研问卷和1800份读写困难知识宣传折页。宣传折页主要是让老师、家长了解读写困难的基本知识,使人们对读写困难症有个认知。调查问卷主要是社会对读写困难症知晓度和图书馆为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调查,课题实践小组对有效回收的1100多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调研数据――《关于读写困难儿童研究调查数据统计报告》,并通过网络发与华南师范大学束漫教授,为公共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的课题研究提供科学准确数据。
2.3举办读写困难儿童知识专场讲座
组织读写困难儿童知识专场讲座,呼吁全社会关注“特殊孩子”。4月11日岳西县图书馆实践基地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图书馆学专家范并思先生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授、著名图书馆学者、《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主持人束漫女士做客岳西县图书馆“古岳大讲堂”,为大家讲述读写困难知识。呼吁更多人去关注读写困难儿童和认识读写困难症状,进而促进社会对读写困难儿童的理解和尊重,让读写困难儿童尽早地被发现并及时得到正确的帮助和治疗。同时,与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密切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
2.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障碍服务活动
为探索公共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的服务方法,开展阅读障碍的创新服务,提升公共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水平、能力和模式,岳西县图书馆开展了系列的探索服务与模式研究。
系列活动之一:“说好普通话”。目的是使读写困难者正确掌握发音技巧和口语表达方式。内容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读写困难儿童进行语音的纠正,学习鼻边音、平翘舌、去声变调等的发音方法,方法是老师运用制作的课件和一些典型的词组、绕口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行教学。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系列活动之二:“读喜爱的书,讲趣味故事”。“六一”儿童节主办“读喜爱的书,讲趣味故事”活动。邀请阅读障碍儿童、家长五十余人来图书馆与我们的馆员一起参与此次活动。让读写困难儿童与我们的家长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我们的馆员一起阅读图书,分享有趣故事。使家长、孩子在图书馆共享亲子阅读的时光与快乐,达到陪伴孩子阅读,矫正消除孩子读写困难障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系列活动之三:“优秀书刊漂流暨千人签名活动”。举办优秀书刊漂流阅读――“中国梦 我的梦 家乡梦”图书漂流暨“走进图书馆,共享阅读精彩”千人签名活动。让阅读障碍儿童走近社会、亲近社会与广大市民一起参与借阅漂流图书,分享阅读经历和感受读书乐趣。引导阅读障碍儿童读书、爱书、藏书。
2.5购置障碍阅读服务的图书和基本设备
岳西县图书馆为做好实践工作,保证课题实践的正常开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从有限经费中拿出10万元购置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最基本的图书和设备。引进一批电子版少儿启蒙教育和国学经典有声数字书籍,采购阅读服务所需的电脑、教学显示屏和有关有声伴读设备,切实丰富障碍阅读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满足读写困难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为亲子伴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几点思考
现代公共图书馆在对社会大众发挥着传播知识、启迪民智等阵地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延伸服务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对特殊群体服务以及对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对这方面的探索仅仅是开始,涉猎这方面的工作远远不够,理论与实践差距还有很多很多。因此,在现阶段读写困难儿童基本知识宣传、问卷调研和讲座举办等一系列活动实践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就如何改善对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做出几点深刻思考:
1.提供一些更适合读写困难儿童的图书资料和数字资源 。诸如有声伴读数字读物、色彩鲜艳的绘本图书和大字体书本等。
2.提供特殊设备和工具,支持读写困难儿童有效地阅读。例如装有阅读辅助软件的电脑、辅助视听的设备、读笔和放大镜等。
3.从保护儿童的角度出发,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必须设置读写困难儿童阅读专区。
4.先进行馆员教育,让馆员了解什么是阅读障碍。馆员应怎样关心并主动向阅读障碍孩子提供帮助。
5.针对阅读障碍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制作宣传栏目,在网站和图书馆公共阅览区域向社会大众宣传服务阅读障碍孩子的理念。
6.通过亲子阅读会、读写困难儿童阅读辅导和读写困难儿童家长交流会等,家长和图书馆相互配合的方式改善“特殊孩子”读写困难现状。
7.图书馆应与公益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政府、医疗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读写困难儿童阅读的相关服务。同时,应从一开始就实行跟踪服务,不断测试读写困难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变化。
8.政府和相关部门首先应从政策层面对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给予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出台相应的、必须的法规与章程。改善和提升公共图书馆对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能力,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确保公共图书馆读写困难阅读服务基本设施设备和必须的教学用书及图书数字资源,以解决读写困难儿童阅读需求。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学习型社会;资源优势
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在缩短,创新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因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比任何时候更高,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增强学习意识,就成为个人,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背景而提出来的。就其特征来看,我们可以说,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其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产物,但它不会自然形成,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从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开始,一句话,首先从人的学习开始。学习型社会由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由此各国前后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步较晚,2001年,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才提出,21世纪的中国同样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继而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正式把创建学习型社会列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学习型社会的特征
首先,学习型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全民性,社会全体成员都要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努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次,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又体现在学习成员的终身性上,它要求学习行为有持续性、持久性,意即终身学习。全体成员应该以终身的时间用以学习,以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生活、工作变化,进而形成人的社会“生存概念”与“生活方式”,也就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再次,学习型社会的特征还体现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意即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学习与工作、生活和发展相结合的主导性,也就是由工作、生活和发展决定学习的内容,而且自觉地以此为学习的动力,自觉性与内容的自主性得到统一,日常生活、工作、兴趣和自我发展所需的知识内容成为社会成员学习的最终目标。
最后,学习型社会的特征也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在学习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享到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而公平,除传统的读物外,还有现代科技的产物,如电子读物,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在县级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县级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二、县级图书馆在县域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在县域内,建设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硬件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是学习场所,一方面与民众的学习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民众的经济状况和居住条件有关。因此,要在县域内建成“人人皆学之邦”,县级图书馆是首要的设施之一。相对来说,县级图书馆因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成为建设县域全民学习型社会的最佳的学习场所。笔者这样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是主导性学习,是以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和个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这与县级图书馆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是一致的。在县域内,县级图书馆是公共信息资源重要乃至唯一的聚散中心,它给社会提供着可为全社会共享的教育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免费的教育资源,比起学校来要开放的多,要适时的多。这就为以公共教育为主的、全员学习的社会提供重要的、丰富的文献信息,为县域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重要条件。同时,学习型社会是全体成员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为民众可以提供恒久的服务,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了终生学习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县级图书馆的公共性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民众提供公开服务,倡导终身学习,引领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人人学习、不断学习的学习氛围有着其它学习场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发挥学习行为带动和示范作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县级图书馆的公共性同样为弱势群体、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强、个性化的特殊,提高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为他们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如前所述,在县域内的民众,由于各种原因,在家庭里学习的机会或时间较少,环境也较差,只有县域内县级图书馆才具有可以促进民众学习的环境,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最为理想的场所。加之当今时代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在不断更新,民众的文化素养也要求不断提高,落后必然会给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因而县级图书馆就成为了 民众“终身学习时代的终身学校”。这也为县级图书馆发挥其职能,主动为社会营造读书、求知的良好的风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培养民众的读书意识,成为“学习型公民”,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Internet信息为县级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其他阅读环境不可替代的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等功能,为学习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为与外部联系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民众可以从更高一级的图书馆获得文献信息服务成为可能,为民众与外部世界联系、交流创造了条件。因而,县级图书馆也就自然成为了全体社会成员学习的文化、学术、学习和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图书馆免费开放,能够使市区中的公民阅读量提升,开阔眼界、增强对时下热点话题的理解,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公民的公共思想道德以及个人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保障了人们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能够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非常注重公民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现出对公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视和关心,加强免费开放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符合公共文化需求,对保障公民基本权益有重要作用,是丰富公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
2 图书馆在免费开放工作中的问题
2.1 经费紧张, 财政保障乏力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为每馆50万元,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每馆2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为每站5万元。这项政策的出台为图书馆免费开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但与免费开放后读者数量的急剧增加、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和运转成本的提高相比,仍然有不少的缺口。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范围与经费的多少有着密切的联系。资金的缺乏不能保证图书的更新速度和报刊杂志的订购种类,也不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2 人员不足,馆员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图书馆到馆读者数量成倍增加,文献资料流通频率加快,呈现井喷的状态。但为了更好的方便读者,很多公共图书馆实行了“365天不闭馆”制度,延长了开馆时间,馆员的工作量加大、服务难度增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为例,平均每周开馆时间为70小时。由于编制有限,人手不够,很多工作人员都超负荷工作,身心压力巨大。
第二,学科馆员数量较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提供借还书等传统服务,更应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从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积极探索信息的检索、加工和管理技术,为宣扬优秀的社会文化、公民终身教育、传播商业资讯等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曾高度评价图书馆的价值:警察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答案。图书馆要实现这种备受期待的“超能力”,关键在于馆员的素质和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文献情报专业训练的学科馆员数量太少,无法提供深层次、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职能,所以增加学科馆员数量,提高馆员素质,是图书馆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2.3 读者活动重量不重质,盲目跟风
读者活动是图书馆组织的,以读者为主体,通过讲座、展览、诵读、汇演、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传播信息、宣传和推广图书馆传统服务和新型服务的一种新的途径。开展读者活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S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提高文献利用率,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在文化部对各级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中,读者活动的质量、数量都占有很大的分值。再加上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读者活动作为核心业务工作来抓。于是导致举办活动跟风、攀比、流于形式等问题突出,盲目追求场面大、人数多,甚至很多经费紧张的县级图书馆也不切合自身人、财、物的实际情况,热衷于花高价请名人,追求轰动效应。不少图书馆还为了应付评估和上级检查,仅仅将举办过多少活动、多少人参与作为政绩宣传和上报,不重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忽视了举办读者活动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3 对策
3.1 提高图书馆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在公共免开图书馆中,图书馆员是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图书馆员的素质高低以及业务能力会对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发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图书馆员是免开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图书馆有面向读者、服务读者的特点,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要求。为此,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馆员队伍是关键。鉴于免开放图书馆的开放性,必须首先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3.2 强化群体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公共免开图书馆面对的服务群体较为广泛,主要有工人、农民、儿童以及外来的打工人员,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还是儿童都是服务对象。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给以特殊的关怀和照顾。为此,在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能够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免开图书馆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成为地区文化的传播者。随着免开放图书馆数量的不断增多,免开图书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3.3 在免开图书馆中,逐步改善服务态度,使社会效应提高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知道,免开图书馆面对的群体多种多样,社会上的各类人群都能到免开图书馆中阅读喜欢的书籍,因此,要对民族差异以及读者的不同需求予以理解,并积极与这些读者进行交流,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读者的思想为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通过免开图书馆员辛勤的劳动,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并能够在与读者沟通中得到一些工作上的启发,使自己的智慧得以增长,文化素养得以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能够始终将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和蔼、平等的处事态度对待每一位读者。
3.4 不断提高免开放图书馆周围的环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管理;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对电子阅览室实行了免费开放,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功能阅览室也迎来了发展高峰期。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免费环境下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管理方面进馆人员成分更加复杂,甚至有读者将电子阅览室当作免费“网吧”;服务方面虽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公益,但是在满足科研读者与娱乐型读者的需求方面有一定分歧,增加了服务难度。所以,公共图书馆需要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优化创新,确保电子阅览室在免费环境下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在我国推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典型的公益属性,为确保较高的服务质量,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当然,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一定要基于国家相关政策与图书馆免费服务理念,确保一切工作尽然有序。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要对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改善读者进入电子阅览室的排队体验,确保读者按号入内,一旦发现抢位、随意损坏电子设备的情况,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其次,需要对电子阅览室的内部硬件设施做好维护管理,明确维护规范条例,为读者带来良好阅览环境;最后,还要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方案,保证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能够按照制度落实。
二、坚持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免费环境下的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同样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要想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创新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需要由过去的集中式服务模式向开放式服务模式转变,如对电子阅览室中的数字资源利用IP控制、VPN技术等方式去提供远程访问服务,不仅能够带给读者更便捷的服务,也能缓解电子阅览室压力;其二,创新服务手段。电子阅览室属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心,所以应当配备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设备与技术手段,实现服务创新;其三,创新服务内容。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为互联网、数字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方面,同时还要面向务工人员、退休人员等特殊人群,对于这部分信息素养偏低的人群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保证每一位读者需求得到满足。
三、加强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自免费开放之后,出现明显的读者數量骤增的情况,原先配备的计算机设备一时之间难以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而且电子阅览室利用率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差异情况,一定要通过切实可行的策略予以解决。因此,笔者建议电子阅览室应当采取分类管理措施,将时段、区域、读者年龄、具体用途进行换分,对读者实现分流,错开高峰期与低谷期,保证电子阅览室的阶段性差异能够均衡,缓解目前供求失衡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一,规定读者上机时间,每位读者每天上机时间不超过2小时,如无人排队可适当延长;其二,对电子阅览室进行区域划分,分为成人区与未成年区,同时也要为视障人士安排专门服务区;其三,对电子阅览室用途进行调整划分,如到馆人数较少的周一则用作馆员培训,周二到周五则主要面向成年读者,周六周日则以面向未成年人读者为主。当然,如果急需查阅资料或用到本馆数字化资源的读者,可适当优先安排。
四、提高馆员素质,提供高效服务
馆员素质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而电子阅览室作为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阅览室,对馆员提出的要求更高,一方面,不仅要求馆员具备较强服务意识,能够良好应对免费开放后骤然上升的读者人数;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解决读者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计算机操作、信息检索、外语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公共图书馆要培养馆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紧随时展去掌握更多先进技术,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多元渠道去提高馆员素质,如自学、培训、轮岗、进修等,保证馆员为读者带来更优质且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均等化服务 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方面,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涵义
所谓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是指图书馆无差别的普遍,狭义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地位、居住场所、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区别,都能就近获得知识、信息、文化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发展
国际图联于1994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也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起步较晚,1951年,杜定友先生在《新图书馆手册》一文中明确提出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精神。进入新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研究也日趋成熟,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的《图书馆服务宣言》,其中明确提到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保障全体公民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
三、我国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低,人均占有率低。虽然建国后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但比起欧美国家仍有差距。笔者所在的山东省,2010年共有154家公共图书馆,平均约60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这远远低于国际图联规定的每五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家图书馆的标准。覆盖率低,人均占有率低造成了一部分公民不能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地域差异大。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不合理,造成了服务范围有限,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民很难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有差异,这严重影响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实现。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合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主要是“一级政府建设与管理一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体质,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服务不均等各种问题。这种体制下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显然很难达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所要求的“全面覆盖”、“布局均衡”的服务体系。这种体系使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更加困难。
(四)国内公共图书馆法律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只有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制定了地方性的图书馆法规,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很难强制推行实施下去的。
(五)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资源总量偏少。我国公共图书馆很多都存在文献类型较少、图书陈旧且更新缓慢、语种文献不多、数字化资源发展滞后、视频音频资源较少等各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投入不足。
(六)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不平等。我国在这方面还做得不足,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关注比较低。对于少儿、老人、残疾人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淡薄,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
四、能够改进的措施
(一)财政支持。加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建立完善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公共图书馆硬件配置及软件配置;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科学合理地对公共图书馆进行规划和布局。公共图书馆的布局要尽量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全体民众的辐射度,要让尽可能多的民众享受到图书馆服务,这是公共图书馆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之一。同一个区域内的图书馆,其承担的对象或范围要合理分工。
(三)服务体系建设。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普遍采用总分馆服务模式,这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有两种尝试,一种是大城市的以延伸服务为特点的“区域网络”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另一种则是基于中小城市的总分馆模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四)法制保障。服务理念的落实要依靠制度保障,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能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对象、内容和方式,使普遍均等化的基本服务理念成为图书馆服务效益和图书馆评定的指向标。
(五)服务资源建设与共享。我国图书馆需要加大传统文献的采购量和采购频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技术平台,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完善网络渠道,将传统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相结合,借助最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全体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六)关注弱势群体。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权益维护,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如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图书馆建立了康复阅览室为老年人的阅读交流提供便利;建立盲人阅览室、图书进社区大篷车、图书下乡流动站、特殊教育学校送书上门、建立真人图书馆等等,使所有读者都能公平、自由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五、结语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保证社会公平的使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重要意义,这不但需要党和国家的支持,更需要全体图书馆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 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
[2]岳慧艳.对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思考.现代情报,2011.31(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
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在2011年底之前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将面临那些问题,而又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和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应当有这样的人文精神和气度,它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价值取决于知识能否被传播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公共图书馆馆藏的书籍与知识需要流动,需要被借出、被阅读、进行创造和转化,其作用与价值才能被发挥出来。公共图书馆向民众免费开放,是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回归社会的体现。
既然公共图书馆是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回归社会的体现,“公共”二字显然并不能以任何理由被打上折扣,平等与共享才是“公共”的内涵和真谛所在。这样的公共图书馆才算是真正配得上“公共”二字。也是公共图书馆本身的“职能回归”。
公共图书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公共性”,不是局限于特殊人群,而是具有普惠性的大众服务。所以公共图书馆对于民众和社会的影响最大,往往被认为是“民主与自由社会”的必要的基础性设施,是“民主与自由信念”的教育工具,因故而有言“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其功力之宏,收效之著”。
对于个人而言,不仅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是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学习知识、完善自我、改变命运、提高自书的志趣、心灵和境界。
对于社会而言,公共图书馆是最好的社会教育学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它负担着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设施,它的各项免费服务,实质是以整个社会的名义体现同情、善意和关怀。它对于社会的发展方向、价值导向和动力提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面临的问题。
1、投入不足。目前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区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及投入不足。有些小县城的公共图书馆每年投入资金只有几千块。更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区县根本就没有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和设备严重滞后。由于经费不足,很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藏书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图书,新书比例很小,很难吸引读者,就更谈不上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了。
2、服务滞后。公共图书馆即使免费开放,如果不能改变现在一些公共图书馆的“高高在上”,社会大众究竟能从中获益几许,仍是个问号。图书馆本应是贴民的,重流通与致用,但一些公共图书馆却更接近藏书楼,其功用更多是对书籍的保存。暨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继武曾撰文抨击这种现象:公立图书馆将国家藏书变成垄断资源,将借阅演变成“租书”、“抵押”,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现在虽有免费开放的政策,但图书馆在政策的推行中会不会“留一手”,仍然奇货可贾,排斥流浪汉、农民工等基层群众,仍是问号。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要使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成为现实,仅在现有图书馆实施免费还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力度。一是要实现每个市、县都有图书馆,逐步建立社区图书室,完善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二是要对市县级图书馆加大投入,应确保每家基层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所必须的经费,比如文献购置费、设施维护费、读者活动经费等都必须达到确保基本服务的临界水平;三是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实行区域内的总分馆制,促进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构建以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为目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创新服务理念。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改变现在“以书为本” 传统的服务方式,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观念,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和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二是要建立服务品牌的意识。服务就是产品,品牌就是生命,应随时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并使其具有生命力。
3、加强人员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他们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在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今天,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公共图书馆应鼓励职工提升学历,提供升本的条件,立足于本馆的现状,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规范的培训班,推广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传播最新的发展理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激发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履行图书馆职业使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定他们传播知识、服务大众的职业荣誉感。同时,组织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参观学习级别较高的图书馆,学习规范的工作方法,交流经验,互学互补。
参考文献:
[1]刘爱红.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刍议.读者工作[J].2009(1).
[2]李敏琴.免费开放环境下县级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读者工作[J].2011(5).
关键词: 桃江;流动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48-04
传统的流动图书馆,即为巡回书库,定期或不定期地为馆外的读者送书上门或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设立图书流动站,为当地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它具有独特的节约、灵活、快捷、方便、主动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边远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不高的不足,是推进地域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方式,它解决了乡镇社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资金有限,藏书量少等问题,既方便居民阅读,又营造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
桃江县公共图书馆位于县城西区,建筑面积2007平方米,馆藏图书12万余册,但具有流通价值的仅6万余册(件)。如何整合资源,拓展图书的流通利用率,在免费开放新形势下,给那些不方便利用和不能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人群送去优质、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是图书馆一班人经常思索的问题。送书上门服务,并非新鲜事务,县图书馆历年都开展了此项活动,但都是小规模的。现在,要打造服务品牌,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根据县情,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桃江流动图书馆的成功模式。
1想方设法解决“三大”难题
开展流动图书馆品牌服务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桃江公共图书馆仅是国家二级图书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搞流动图书馆服务压力很大,甚至有的馆员说我们连绩效工资也迟迟没有到位,馆内设施设备也陈旧破烂,哪还有多余精力开展大规模馆外服务活动,弄不好是背起磨子唱戏----费力不讨好。面对不同声音,馆班子没有气馁。我们组织开展了关于流动图书馆到底要不要搞(意义目的),怎样搞(如何创桃江特色),搞什么(活动内容、形式)大讨论。通过大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大困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送来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这是桃江公共图书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全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将阵地前移,走出去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服务质量,主动出击,不等不靠不要,以“大作为争大地位”,引领桃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1.1多管齐下,解决流动书源问题
流动的书籍不够,采取三条措施解决:一是请示县人民政府转县财政局,增加购书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在2011年的基础上,资金增长率达140%。有了项目经费,就可以增加购书量,充实采编力量,尽快将新书建好数据库,进入流通;二是“化缘”。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关系“讨书”。近年来已募书上万册;三是整合资源。我县农家书屋至2011年已建成235家,每家有1700余册书,共计399500余册书。这是一支充实流动图书馆书源的“潜力股”。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协调,农家书屋参与到流动图书馆中来。
1.2 群策群力,突破经费短缺瓶颈
经费短缺,是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搞流动图书馆,虽然有上级免费开放补贴资金垫底,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怎样使活动养活动,既解决人民群众借书难的问题,又做到不亏钱。桃江图书馆集中全馆智慧,充分挖掘人脉资源,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这就是广开门路,找县直部门支持参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人家甘心为你掏钱,你就得尽心为人家办事出力。其办法是联系桃江县文广新局流动图书馆祝贺单位(包括企业)。一类是取得县内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舆论支持。如县委宣传部、团县委、桃江公众信息中心、桃江县电视台。二类是有经济实力的部门支持,如县民政局、县人口计生局、县农业局、县科协、县房地产管理局、县国税局、县移民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三类是开展活动的当地党委、政府、文化、民政、学校等部门积极协助。对支持单位采取挂宣传横幅冠名,做宣传展板、介绍成就、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部门政策法规、送流动图书馆文艺专题光盘等办法进行回报,达到双赢效果。
1.3自力更生,解决交通工具缺少问题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配送了专车,演艺惠民配送了流动舞台车,但国家四大文化惠民工程有其二(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的县图书馆至今还没有配送专车。至2011年底,桃江已建成269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占全县284个行政村的95%。235家农家书屋,占全县行政村的83%,还有179所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县图书馆都负有业务指导任务。加上社区、部门建立的近30多个免费阅览基层服务点,一年下乡达100多天,长期以来,县图书馆都是租车下乡,虽然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了极少的交通费,但事实上远远不够。搞流动图书馆,意味着进一步加大了下乡的工作量。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为了为那些不能利用、不方便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特殊人群服好务,县图书馆没有因为交通困难而畏难,而是勇往直前创服务品牌。2012年上半年,已下乡60多天(次)。
2编织流通服务网络
桃江县图书馆特色服务----流动图书馆,馆长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副职具体抓。在安排活动、调配人员上做到全馆一盘棋,通力合作。以县图书馆为核心骨架,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桥梁,以村级农家书屋(图书室)为依托,构建全县三级服务网络》。如下图:由县图书馆组织书源,在全县各基层服务点之间定期有序流动。
2.1建立流动图书基层服务点
县城设立了县政务中心、电视台、县文化馆、县老年传统文化协会、兰秀图书馆、县佛教协会、计算机协会、县特殊学校等13个基层服务点,定期上门更换图书,相当于建了13个图书分馆,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和居民阅读,又达到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共享图书资源的目的。把县城建设成为书香浓郁、读书蔚然成风的文明县城,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2.2 “流动图书馆”服务车进驻乡镇
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惠及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县图书馆联合团县委、县人口计生局、县农业局、县科协、县民政局、县国税局、县房地产管理局、县移民局、县机关事务局、各乡镇文化站等单位,编印了大批的国家惠农政策、农村实用科学技术资料、部门法律法规政策等宣传资料,挑选注重实用性、指导性和普及性、非常适合基层群众阅览的书籍,其中包括农业科学类、政治法律类、文化教育类、工业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以及各类工具书近千册,将“流动图书车”开到乡镇人口相对密集的集市区(利用乡村赶集的传统节日),采取现场赠送、现场阅览、现场咨询、现场免费办证借阅图书等方式进行服务。
2.3 关爱留守儿童,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流动图书馆”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与乡镇中心学校保持长期联系,每次现场活动都组织一批少儿书籍,送至当地学校,组织学生集体阅览,并留下一批书籍,集体借阅。今年,县图书馆已在全县建立25个服务点,覆盖全县大部分乡镇。在全县5个乡镇开展大型服务宣传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迅速建立长效机制,由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中小学校、农家书屋书籍在本地域有序流动阅读。除了关爱孩子,县图书馆还特别注重关注丰富全县孤寡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两年时间,建好全县敬老院、光荣院基层服务点,今年将建好一半以上的点。与县科协配合,在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新增设科普阅览室,在乡镇精选管理到位、作用发挥得好的农家书屋加挂“桃江县科协惠农服务站”标牌,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扶助,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来推动全县农家书屋更好发挥作用。
2.4 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同步进行
“流动图书馆”除提供印刷型文献的流动服务外,还携带录音录像磁带、科技和放映设备到流通点播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3建立流动图书馆服务长效机制的尝试
建立流动图书馆,建起来容易,管起来难,长期发挥作用更难。如何避免“一场活动一阵风,风声过后了无痕”,使流动图书馆不流于形式呢?县图书馆分三步走,进行了制度层面上的创新。
3.1 解决活动经费和交通工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组织流动图书馆大型服务宣传活动,每次需经费8000元左右,今年计划搞20次,需经费16万元,去30个基层服务点换书,每年120天(次),每次费用(租车、人员补助)600元,计72000元,今年需专项工作经费24万元左右。县图书馆采取从馆办经费中挤一点,向支持单位收取一点宣传费用的办法解决,至于流动服务车在目前上级还没有配送专车的情况下,仍然是租车解决。
3.2 建立流动图书馆工作制度
一是及时了解读者需求,掌握流通情况。在各基层服务点悬挂“桃江县图书馆基层服务点”标牌,设置图书外借登记本、读者意见本。工作人员每季度上门更换一次图书,根据读者需要及时做好图书采购工作,补充图书内容。 二是“流动图书馆”服务车每季度在乡镇跑一圈,并做好跟踪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台账,专人做好管理。四是对基层服务点统一考核考评,对管理不善,作用发挥不好的,取消资格。
3.3 加强队伍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
县文广新局流动图书馆纳入县图书馆全年主要工作任务,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纳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保障了执行的到位;县图书馆组织对乡镇文化专干、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知识培训;县图书馆通过协调,多途径争取管理员待遇,并在每年年底召开专项总结表彰大会。
4结 论
在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桃江县文广新局创流动图书馆服务品牌,通过文化的自觉行为,增强作好文化工作的信心,“以为争位”,充分发挥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扩大文化社会影响,提升社会地位,流动图书馆的实践,变文化下乡为文化在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失为推动县域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措施。桃江县流动图书馆的做法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通过转变观念,开拓思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图书业务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各行各业各阶层的关系,整章建制、明确职责,走出了一条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更有效地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礼仪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图书馆管理措施时也有所差异,但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图书管理服务,因此有必要对两国的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特点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两国之间管理措施的差异,便于两国相互理解对方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相互学习经验,促进两国的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方法的共同进步。
1 中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特点
1.1 建立图书馆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激发馆员工作热情
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全体员工共同配合,热情工作,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工作人员认真为学生服务,配合图书馆管理工作。这种激励机制并不是一味按照工作量或资历来评断一个员工工作是否认真,而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员工,通过学生的评价来评测工作人员的服务标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激发馆员们的工作热情,使得他们更加认真负责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我国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时也十分关注馆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建立福利体系帮助馆员。图书馆高层管理人员任人唯贤,录用优秀负责的人来进行管理工作,为馆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更好地达到人性化管理的目的。
1.2 创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我国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时,非常注重图书馆环境的创造。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国高校图书馆一般建立在噪音较少,周围绿化面积大,空气流通的地方。不仅周边环境的建设人性化,图书馆内部阅读体系也非常人性化。我国高校大多采用大开间结构,空间安排、室内设施都以满足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原则进行人性化建设,配置的桌椅符合人体结构,在阅览室大厅还配有沙发等以供学生休息。图书馆的功能区划分也尽量按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配,方便老师和学生的查阅。这种人性化阅读环境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好地进行服务和管理工作,给读者带来舒适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1.3 建立人性化服务机制
我国高校为了更好地对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建立了人性化服务机制。我国高校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仔细分析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爱好,开展平等、自由、开放的人性化服务,尽量满足多数人的阅读需求,对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等建立单独的便利借阅区,在每个借阅室里安排专业老师进行借阅咨询和管理。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借阅管理,读者可以在网上进行预约,以免图书被借走,同时管理人员也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借阅信息进行合理记录和整理,以方便核实和管理。我国还有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试行虚拟网络图书馆,以方便学生借阅书籍,目前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通过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机制,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方便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不仅为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图书馆能够有效进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2 日本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特点
2.1 设施管理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内随处可见人性化设施,这些设施都是为了给学生和教师提高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而设置的,例如日本的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每个楼层配备了复印机,读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投入硬币即可进行资料的复印;在进行图书和资料检索的电脑旁放有便签纸和签字笔以便随时进行记录。日本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设施对所有读者开放,并且贴上使用说明,以方便读者掌握一些高科技设施的使用方法。图书馆设施的设置和管理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也加强了读者借阅的自主性,减少了图书馆管理步骤,简化管理流程,从而达到更好人性化的管理效果。
2.2 借阅程序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没有非常人性化的借阅程序。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提供的电脑上查询想要借阅的图书的资料,然后在馆员处填写借阅表,只要填写清楚书名、作者和图书编号,然后馆员拿着借阅表到库房直接取出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籍,免去读者的找书环节,也方便了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进行图书借阅。当然,读者也可以自由地在图书馆中进行查阅,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登记借阅。这种借阅程序不仅方便了读者,也方便了馆员进行借阅信息的记录,便于图书馆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管理。这种借阅程序相比于国内来说简化了环节,同时由于有专门的配书人员也不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
2.3 细节服务人性化
日本高校图书馆十分注意服务细节,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人性化。例如在电脑旁边放置便签纸和中性笔,这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服务,但是却大大方便了读者。日本高校图书馆还有许多这种细节上的服务,例如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正门会放置伞架,以方便读者在雨天存放雨伞;在大厅中通常会在小架子上放置一些图书馆分区简介、读者借阅说明、专家学者讲座等宣传手册,并且为了方便留学生,日本高校通常会放置多语对照版,方便各国学生和老师查阅;日本许多图书馆设置有还书窗口,读者如果来还书时已经闭馆,就可以将书投入窗口,等待第二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日本高校图书馆非常注重读者的细节体验,因此尽量考虑读者需求,完善人性化服务特点。
3 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
3.1 管理措施相同点
虽然中日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有所不同,但原则都是为了加强人性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两个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本国人民的文化特点。例如在创建图书馆阅读环境时,虽然具体环境建设会非常不同,但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因此建设时都充分考虑本国人民的喜好,建造具有本国特色的图书馆环境。可以说,尽管具体措施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具有相同的人性化精神。因此两国也就能够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互相深入分析读者需求。并且,中日高校图书馆也都注重人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尽量做到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为图书馆树立更好的形象和口碑,促进图书馆发展管理。因此在人性化服务措施方面,两国也可以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经验。
3.2 管理措施不同点
中日高校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这是由于两国文化和管理理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更注重整体管理和整体氛围的营造,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则比较注重细节管理的人性化。中国高校图书馆善于制定措施来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氛围,激励工作人员主动进行管理工作,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却注重细节管理,他们希望在每一个细节中尽量做到人性化管理,以小见大,从而促进整体的人性化管理。
第二,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共同配合,而日本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则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国高校图书馆为了优化读者体验,所以在许多方面需要读者配合图书管理员进行管理工作,例如进行借阅信息登记时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和读者共同完成,读者也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帮助。而日本由于更加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因此极大地减少了读者的借阅步骤,方便了读者,同时日本高校图书馆重视读者隐私,不会长时间保留读者的借阅信息,完成借阅后不久就会对借阅信息进行销毁,这种管理也是符合日本人民的心理特点的,也方便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人性化管理。
第三,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比较依赖于高新科技,而日本高校图书馆则喜欢使用人工进行管理工作。中国高校图书馆通常都会利用电脑等工具来记录借阅信息,利用学生身份卡来登记学生信息,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也减少了记录信息的流程,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但是在日本,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记录都是由人工录入在纸上的,借阅信息也由读者进行填写,这种方法虽然不能保证借阅信息的准确度,却可以更好地保护读者隐私,纸质的借阅记录也方便销毁,不会留下痕迹,可以确保读者信息不会泄露,这对于注重隐私的日本人民来说也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4 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措施的相互学习
虽然中日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办法各有不同,但是都秉持着同样的理念,因此有必要互相学习,以完善本国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促进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方法的优化。
首先,中国高校图书馆在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时,应该向日本学习多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的体验更能够带给读者人性化的体验。例如,中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在图书馆内添加一些方便读者的小设施,这些设施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十分少见,是我们应该改进的一个方面。这些小细节的添加不会增加图书馆的负担,反而会给读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更利于图书馆塑造人性化的形象,进行人性化管理。日本高校图书馆非常受政府和学校重视,这得益于他们有效的宣传手段,这也是应该借鉴学习的一方面,我国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管理工作,倡导政府和社会关注图书馆发展,合理使用图书馆获取知识。有效的宣传工作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关注度,引起更多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图书馆的总体发展。
日本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多加强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塑造出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从而使得读者也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责任心,帮助图书馆进行管理,这种方法也能有效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并且,日本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借鉴我国图书馆营造阅读氛围的方法,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今年4.23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其主题是,“阅读,使世界更丰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全民阅读的环境中,图书馆的使命就是引领人们沿着知识的台阶越走越宽。
一、全民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据2013年4月18日“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2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报纸阅读率为58.2%,期刊阅读率为45.2%,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研究发现,74.4%的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3.2%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9.0%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5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69.2%的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全民阅读活动宣传推广深入,人们的阅读形式日趋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阅读需求的形式更加便捷;阅读忧患意识增强,渴望更有效的阅读教育传播的平台和更加科学、专业的服务是当务之急。
二、图书馆的职能和现实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中介性对图书对图书馆的本质起了决定性作用。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收集、整理文献并提供使用。①图书馆应该信息资源丰富和传播路径高效。据《2013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显示,一方面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7076个(其中县级公共图书馆2683个)。根据《关于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工作意见》,中央财政按照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每年20万元专项资金下拨。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不断开展社会教育职能。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和政策要求存在脱节。截止2012年底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不足5万元的占51.1%。②宏观政策是国家大力支持文化发燕尾服。现实矛盾是缺钱少人与不能满足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多元化服务的窘境。
三、阅读时代图书馆的使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分四个方面阐释了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教育、文化、信息和扫盲。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收藏着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是学习的平台,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文化的根基,积累着国民的文化底蕴。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语言学家与生理学家都已经判定,没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深刻丰饶的思想的。阅读主要是通过语言符号来激活人的思维与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运用精神资源,取得融会贯通、发展充实延伸的最大化。③在全民阅读的环境中图书馆要侧重哪方面的使命呢?本人观点认为,推动阅读法制化,利用资源整合,开展阅读推广,提升国民素养。正如阅读推广委员会吴主任所说,使不阅读的人感觉到阅读的乐趣,使不善阅读的人学会阅读,解决特殊人群的阅读困难,让所有的人更加高效、便利的阅读。
四、对策研究
1.全民阅读活动法制化是国家宏观政策上对大阅读活动最有力的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推动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具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今年《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已进入征求阶段,必定会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这部法律,从提出立法到如今已经十几年了,时不我待。征集意见稿中第十七条(公共图书馆职能)(五)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六)开展公益性培训,提高获取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全民阅读活动法制化,有利于明确其在文化教育中的定位,民众阅读权利和义务,经费来源和使用,阅读受众分级等。
2.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管理服务和宣传推广全民阅读的活动开展的三大要素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活动的主体。在全民阅读中起着引领者的作用。
2.1资源建设是阅读活动的基础
资源建设法制化和行业标准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如果没有丰富的资源,就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要解决有书看,有地方看书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第四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规定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要求、资源采购、呈缴本制度、文献捐赠、文献加工、数字化建设、共建共享、文献保管、文献剔除。《公共图书馆建设有地指标》于2008年6月起实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已于2008年11月1日起实施。
2.2管理和服务是全民阅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保证
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办法去干。战略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与管理尤为重要。
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社会公益性机构的一大特征。服务的规范化是对服务的具体量化操作。《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已于2012年5月1日实行。主要体现了平等自由、以人为本、免费便捷的理念。
2.3宣传推广是全民阅读普及的推进剂
宣传推广是路径,阅读学习是目的。宣传推广的首要重点,是学生群体,这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源头工程。其次是大众阅读的推广和读者群的细化。各地有很多有实效有创意推广阅读的成功案例,这里就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