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数学教师研修总结

时间:2022-03-27 20:33:24

导语:在高中数学教师研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数学教师研修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 普通高中 数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3-01

数学是高中的基础性学科,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学肩负着非常重要使命和责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多数学生都对数学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高中数学过于抽象,教法和学生的认知程度不适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数学成绩上的偏差,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因素的思考

1.学生学习不主动

很多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以后,始终和初中阶段的心理一样,依赖性非常重,跟随者老师学习,不能对学习主动权进行掌握。具体表现在坐等上课、不主动进行预习、课上忙于做笔记、不了解老师课堂所讲内容等,不能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

2.学习方法不恰当

一般老师会在课上讲知识的脉络讲清楚,并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剖析,探索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然后将思想方法突出出来。然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做到专心听课,对其中的要点难点也不能深入领会,将笔记记了厚厚一本,但是课后不能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合巩固,也不懂得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很多定理、公式都是一知半解,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还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不重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只要知道怎样做就行了,不会重视计算和演练,好高鹜远,这类学生往往一旦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会出现中途“卡壳”的问题。

3.知识衔接不连贯

与初中数学教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一种飞跃,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知识的难度都非常大,方法也比较新,需要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例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空间概念的形成等。从客观角度来看,上述观点都是分化点,很多内容上都体现出了初中高中内容之间的脱节,所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衔接,知识点的分化是很难避免的。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尝试

1.勇于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要说新课改新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坚持与时俱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需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书本知识结合在一起。从数学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积极利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留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此外,还要认识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认识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上论述都要求教师要树立崭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2.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相关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合作探究提高自己利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该问题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展开合作交流,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集合的初步认知”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集合从未接触过,如果直接在教学过程进行讲解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如果这时我们可以结合集合的特点,将集合在一个特定情境中,当然这个情景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对集合的概念进行定位,不仅可以使让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3.从多方面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为学生设置问题时应该引领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一些数学练习题进行精挑细讲,为学生创造接触更多题型的机会,拓展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已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深敏. 多种媒体协同作用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19-22.

第2篇

更新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教学的引领者、帮助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构建知识.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切片”分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考试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教材懂、透、化,知晓数学知识体系和教材的育人本质.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教师要研究教学方法,研究高效课堂的策略.讲课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要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层次分明;教态大方、自然,运用体态语言和情感语调,控制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要系统且突出重点,美观大方.教学要发扬民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探究新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此环节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愿望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头脑活动起来,师生及时达到心理同步,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势.但情感激发的问题情境,必须与新知有密切联系,且时间要短.

2.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此环节的复习,一般是复习前节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以及本节课要用到的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重点是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复习从生长点到新知识之间所用到的知识.复习的目的是为探究新知识铺路搭桥.此阶段应当简单明了,不要浪费一节课伊始学生精力充沛的宝贵时间.复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教师引导启发提问,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出示自学提纲,由学生自学探究,选哪一种方式根据教材而定.

再谈一下知识的生长点问题,为什么一节课要找知识的生长点,并且把生长点知识激活、强化.因为这是本节课知识的基础,如盖房子一样,基础必须打牢固,房子才能盖得高.数学知识学习也是这样,必须打好知识的基础,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启发讲解师生互动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

启发讲解首先备好导学案,设计导学案时,应更多的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启发式教学:例如,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

方法讲解:先求底面的长方形对角线的长DB,再求直角三角形DBB1的斜边DB1,这里直接抛出解题的答案,失去了讲解的实际意义.

你想,对于已知解题方法的同学,这里你再重复讲解,浪费时间;对于不会的同学,仍然得不到解题思路的启发作用.然而对于有疑惑、不甚理解的同学,只学到了一个简单的一招一式的具体解题方法,是学会了举葫芦画瓢解题.

那么应当怎样启发讲解呢?

教师应当启发讲解,并且渗透数学的分析综合法.即:同学们,题目的条件是已知长体的三条棱长,问题是求长方体对角线长.你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求线段长?同学们会七言八语说,长方形的边长、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等.教师启发引导,本题欲求B1D,如何求? 题中的条件告诉长方体三条棱长,BB1ABBC,经过连线可以找到B1D所的直角三角形DBB1,而在直角三角形DBB1中,已知BB1的长,若能求出BD,则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出B1D的长.那么如何求出BD呢.这时有的同学可由图知道BD线段正是长方体底面的对角线,就会积极举手发言:“由已知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则底面对角线是长和宽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本题到此得以解决.”但教师不要评价,可以先让甲同学发言评价,再让乙同学评价,或者让丙同学发言对前面几位同学的结论给以评价.

这里解题的“理”是数学的分析综合法,它是解题的主线,也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是一种能力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隐性知识,但它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提炼、概括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特别是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暴漏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交流是1+1>2的思维收获,有时经过碰,还能产生出数学智慧的火花.

教师也要暴漏自己对新知中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即这个问题起初我是如何想的,走了那些弯路,后来又观察到什么条件或想到什么隐含条件等,才使此问题得以解决.这样长期下去,教师个性解题的数学魅力影响深远.

四、有序题组变式训练是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能力是练出来的!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解题.

练习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练习之前,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进行概括总结.课堂巩固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编造一些题组,每一题组解决一个运算方法和技巧,这样从时间上效果上都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2)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3)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得以强化.(4)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5)练习要变式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应采用口答、笔算、抢答、板演、题组测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