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20:07:27
导语:在四年级科学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是的,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精心锤炼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争取更多的机会,趁着年轻,好好地学习,以便更早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静下心来想想,有得有失,在这里结合科学老师们给我的建议谈谈自己不足的地方。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教学用语,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用语方面应该比较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过程之间衔接语言用得不太好。
其中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位,应该把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数据,而其中又有些数据比较雷同呢?是因为误差的存在,导致这么多的不同,而误差又有很多种,比如线没有拉直,听筒的关系,或者有噪音,或者材料有损坏等等多种原因,有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多,大概就是因为它的传声效果比较好的缘故。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点评不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材简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准备】
弹拨类制作:组装纸板、皮筋、琴码
打击类制作:烧杯(500ml)、水、勺子
吹奏类制作:试管、水
小乐器设计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1.图片出示几种常见的小乐器。
你认识它们吗?这些都是什么小乐器?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原理发声的小乐器、选择什么材料实现。)
2.听一段《欢乐颂》乐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出示课题)
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
1.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能发出声音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在基本准确的音阶上)
可先出示三大类小乐器的制作所需材料
问题: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皮筋振动/烧杯与水共同振动/空气柱振动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改变皮筋松紧/改变烧杯中的水量/改变空气柱长度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借助调音器(电子屏)
梳理标准:
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
2.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
3.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
4.制作精美,成本节约
5.分工合作,卫生整洁
出示材料,
(1)6根皮筋、组装纸板、琴码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烧杯(500ml)、勺子(金属勺)、水(12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3)试管、水(1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明确任务分配(3分钟)
(1)小组讨论确定三大类小乐器的设计制作小组:你想做弹拨类、打击类、吹奏类这三类中的哪类乐器?小组确定选择材料:用你选择的材料和工具,画一画设计图。你打算怎样让它演奏出1、2、3、4、5等的音节?画出示意图。
(2)分享两个小组的设计。
问题: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哪些优点?(找到不足,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二)制作与调试小乐器
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
(1)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
(2)制作成的小乐器,能否用它试着演奏《欢乐颂》,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
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小乐器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制作时要注意安全,注意小乐器美观度。
(学生开始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对其他的同学起榜样示范作用。)
做完后组内自我交流。
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
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欢乐颂》。
四、拓展:小结延伸
1.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
2.看一看:这些都是其他同学制作的小乐器。利用家中可以得到的材料,做一做其他类型的小乐器吧!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板书设计】
8.制作小乐器
黑板上贴上学生制作小乐器的设计图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辗转几翻,我又和各位朋友见面了,都是老朋友了,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这份支持是沉甸甸的,因此我时常告诉自己要带好每一个孩子,无愧于你们的重托。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人文地理,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可见语文的无穷魅力!而四年级下期则是由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桥梁,怎样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跑得稳、跑得快、后劲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期的期末考试。一直以来,我校的英语特色尽情彰显,而语文和数学则没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这次恰好抽到全市四年级的语文,经过教研室的统一评改。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了教研室的好评,开学第一天下午,教研室老师还专程到我校进行了调研,我们还做了经验交流呢!这无疑验证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是正确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让我更加有信心教好孩子们的语文。
二、现存问题
我们都知道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在上期的语文学习中,孩子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在阅读习惯,习作水平上进步显著。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孩子在阅读方面没有形成习惯,仅仅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缺少自主性阅读,导致理解能力不高,习作时语言贫乏、内容空泛,叙述简单;
2、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存在依赖老师和父母的意识。
三、本期设想
1、方法引导、放手自学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大小“金钥匙”和对话框中的内容,教给孩子学习语文的方法。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孩子的能力,以及在预习中做批注和质疑解疑的能力。
结合这一点,我想说一说预习的要求。在学习新课之前,孩子要对课文进行三读,一读圈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二读,画出文中优美的和重点的句子段落,进行批注,可以和文中人物对话,可以谈体会,还可以给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质疑问难,在老师讲课时留意自己的疑惑。三读,出声进行感情朗读,注意不掉字,不多字,不错字。让孩子在预习中养成自学的习惯,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目的的听课,势必事半功倍。
2、基础知识的预习检测
基础知识的检测一般随课文在课堂上检测,利用新课前五分钟随堂检测;一单元结束进行单元检测,要求人人过关。早读是孩子记忆的最佳时间,可以记忆生字新词,也可以朗读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让预习更深入。虽然,我们的到校时间推迟,但很多孩子七点半就到校自觉早读,从不让老师督促。而一部分经常来迟到的孩子就会跟不上早读,影响了学习,所以个别家长朋友一定不要忘了提醒孩子早点起床,保证七点四十准时到校进入学习。
3、阅读教学、常抓不懈
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期的阅读教学坚持课内精讲解惑,课外则自读引导,老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点拨,在上期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孩子记笔记和质疑能力,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本期我们的必读书目是《窗边的小豆豆》,推荐书目是《我们爱科学》。每周,我们都会让孩子填写一次阅读记录表,希望家长朋友能借此机会认真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评价。
4、多维方式、培养口才
口才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知识、见识、性格、气质等综合素质的反映。我校一直倡导孩子写一笔好字,做一手好文章,练一副好口才,今年我校确立了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让口才炫亮童年”。配合学校的活动,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课堂交流,重视朗读与背诵的训练,在课堂上我们会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的口语训练,依托教材中的“畅所欲言”强化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每天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不断给孩子提供发展口才的机会。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说、会说,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说清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5、习作教学、多读多写
习作是语文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仍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鼓励孩子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提倡孩子每天记日记,但不做硬性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期我会加强写作方法的渗透和小练笔的次数;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重点培养孩子自我修改和小组合作相互修改的能力。让孩子在评改他人习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采取“习作奥斯卡”即满分作文,“未来小作家”等形式激励孩子,提升写作兴趣。
四、作业方面
“少做题,多读书”是我们布置作业的宗旨,在家庭作业方面,除常规作业外,晚上只留一种书写作业,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别的作业。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重、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五、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第一课
一天的垃圾
本课作为环境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调查家中一天的垃圾情况,开展讨论,从而意识到日常生活垃圾的数量之大,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也为后续教学开展打下基础。
一、从学生出发,处理教材
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纠结谁去分捡垃圾,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学习的主动,另外教室学习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课前在家中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并用卡纸片记下每种垃圾的名称和重量。课堂教学时,分拣、分类垃圾活动就变成分拣分类垃圾卡纸活动,改变了学生对垃圾厌恶心理又能进行实际操练。虽然垃圾卡片不能给学生带来嗅觉恶心,但ppt中垃圾图片却能给很大的视觉恶心感。
二、结合STEAM观念,落实新课标
利用新课标STEAM观点,与数学学科结合,利用数学中的统计和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垃圾数量多。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平均每人每天日产垃圾量,以此为标准计算全校学生家庭日产垃圾量,计算一个区甚至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但是可以换算成一个教室相当于装多少吨,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一系列数字变成比较直接形象的空间,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工程技术的结合在本课得以体现。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1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
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2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
经过运用实验计划,最后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描述实验过程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
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 冷水、热水 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
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三: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
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
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3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
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试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1)、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
一、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常常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方法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常常听到学生们说“某某教师上课真好!”有些教师用的功夫也不少,可教学效果不佳,这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关键要素。
1.教师要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处理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学之本,钻研处理教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钻研教材,要明确教材的系统性,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因素。教师要能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通过情态的变化,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此外,教师的语言还应简洁、明白、准确,要讲究节奏,轻重缓急,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师要有组织课堂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组织安排学科知识的能力,更要有管理班级学生的能力。因为管理不好学生,讲得再好也是白费力。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严格要求学生要以爱为基础,以爱为前提,严得有理、严中有爱。同时,爱要有度,有方,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当然,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学生的榜样。教师上课要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条理清楚,便于学生做笔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共鸣。
3.教师要注意选择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要选择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及时表扬、肯定,发扬光大;对一些较差的,要循循善诱,鼓励他们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提问对象。具有幽默感的教师的讲课往往引人入胜,学生课堂反应活跃,接受知识轻松愉快。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数学
数学学习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问题当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因此,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景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从获得问题到概念的理解,从获得抽象化的知识到应用于实际生活,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设置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其基本思路是:选择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知识联系的问题引起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于形成的技能,这样学生就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最后形成技能。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思考的时间。动手操作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验证其思维的准确性,所以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二是操作活动应该适量,适度。
2.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节课,可以向学生展示树叶、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说出这些图形的性质。学生探讨后会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学生在探索氛围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鼓励学生交流合作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利于促进一学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即然教学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切不可一二种工具走个过场,更不可看看插图说一说来“画梅止渴”。
1、工具的准备。要准备多种工具,对教师而言是增加了不少负担,很多老师会通知学生自带些工具,虽然减轻了教师准备的负担,但是学生要么忘记带了,要么带的不多,就那么几种常见工具。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带”+“就地取材”来解决这个材料问题。学校的劳技器材中有榔头、螺丝刀、剪刀、锯子、镊子、木工刨、卷尺、尖嘴钳等十多种工具,而且数量较多,完全能满足四人小组的使用。有了那么多可以动手操作把玩的工具,学生的上课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2、“选用什么工具好”的活动安排。此项活动,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将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螺丝钉应分一字和十字螺丝钉,而给学生小组提供的螺丝刀只有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故意制造些麻烦,让他们更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干活”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通过不同小组间的借调工具,来加强组与组之间的合作配合。对于这个活动材料的准备,平行班的第一班教学,需要老师辛苦一下,准备好各组的材料,而后续的班级,一则为了避免准备上时间紧张,二则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我在让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取出各类钉子后,又安排了一个“选择合适工具快速而保质地将这些钉子再钉回木头里去”的活动。这样,即再一次让学生选择工具使用工具,又完成了下一个平行班的准备工作,一举两得。不过,在进行这两项活动中,有部分小组的同学为了偷懒,用榔头将螺丝钉拔出或敲入木头,教师应强调一下这种操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有其缺点,会减少该枚螺丝钉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实际操作应用时不可取。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技能,并为后续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等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
2、杠杆的科学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螺丝刀撬开筒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操作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可结合夹煤饼的火钳,比较能说明问题。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建议专设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如果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4、轮轴的秘密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潜意识的苏醒,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研究轮轴作用”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两组实验。为什么难?一难在材料,二难在操作。因为两组实验有先后层次关系,需要三个大小不等的轮来完成两组实验。我利用了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因为最小的轮无法和其他两个轮固定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轴”“轮”不同步转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502胶水,将小轮粘在了中轮上固定了起来。
实验一:用细绳(一定要细绳,不然摩擦力太大,实验会不成功)在轮上绑紧,要求达到“轮转绳动的效果”,小轮作轴直接挂钩码当重力(阻力),中轮绳子绑紧后绕上两圈然后挂钩码当用力的大小,就能带动轴(小轮)转了。(不绕两圈,垂直时直接挂钩码是不会带动轴转的),通过实验,能发现“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的道理。
实验二:将实验一的装置扣上机械盒中最大的那个轮(两者有卡扣和槽),仍以小轮作轴挂钩码当阻力,大轮绑紧绳后绕个圈挂上钩码当用力大小进行实验。大轮省力的效果非常明显,2个钩码居然能提起6个钩码!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对“轮越大越省力”的道理刻骨铭心。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咧。
5、定滑轮和动滑轮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此课教学,同样应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可将原来机械实验盒中的有关器材作为分组实验材料供学生使用。
1、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有学生会认为定滑轮费力,因为要用三个钩码的力才能提起两个钩码的重物,教师应对此予以引导,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均衡状态,说明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算上摩擦因素,那还是有些些费力的)
2、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甚至有学生在汇报时,能发现用了一个动滑轮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课实验,包括6、7课实验,均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因此,教师课前应好好检查一下弹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将极大影响课堂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我在课前准备弹簧秤时,发现20多个弹簧秤居然只有两三个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松动而导致弹簧脱离,不得不一一拆开进行修复,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还好极早准备极早发现,不然上课时就只能做演示实验了。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上课所需的材料应提前准备,并进行细致检查,以免误事。
4、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不能走过场,应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6、滑轮组
此课教学比较郁闷,好好的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导致第二个分组实验效果不佳,心想:让我开课,不挑此课。
本课教学,通过复习定滑轮、动滑轮的特征,从而引出“能否合二为一”导入对“滑轮组”的研究,学生也能结合前知,预测滑轮组的特点:即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预测。实验一问题不大,借助上节课用过的机械实验盒中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进行组装,在实验中能够发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定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即能改变用力方向也能省力的特征。不过个别小组在操作时有误,只绕过了动滑轮而没有绕过定滑轮,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也可提醒参考书中插图。让学生少走歪路,以免影响实验进度。
实验二是要研究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有何作用?因为材料原因,教学活动遇到了很多了障碍。因为各组材料中,没有如P15插图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动滑轮这种装置,工具箱中没有,学校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也没有,只在另一个大机械实验盒中找到了类似的一两个,根本无法满足分组实验的需要。于是,只能借助于实验一所用的材料,虽然经过指导,但学生在组装、实验过程中,错误百出。很多小组想法简单,想着就一根线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就行了,于是有了如图一的这种组装方法,接下来就遇到了“钩码挂在哪个动滑轮上好?”这个问题,其实这种组装方法,随便挂在哪个动滑轮上,或者两个都挂,实验都无法取得正确数据。后来指导学生按图二方法进行组装,才测得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但组装有一定难度,小组成员间配合不好的话,又手忙脚乱,影响了实验进度。
感叹:材料啊材料,科学教师的命哪!没有材料,只能化繁为简,没有材料,只能变分组为演示,没有材料,只能空口白话纸上谈兵。
对于最后一个游戏,学生兴趣还是相当浓厚的,而且效果明显,值得一做。但由于牵涉到课堂教学时间、场地、器材等多种因素,四人小组都做不太现实,所以我就选了两组学生进行演示游戏,其他学生课后找机会再试了。对于这个游戏的材料,我课前试了很多,最后向体育室借来了体操棒,然后套上PVC塑料管,可以减少摩擦力,提高实验效果,缺点是因为两边用力不均衡,绳子会被拉向一边而导致游戏无法继续。后来,找来了绕线圈用的小种小木筒套在体育棒上,绳子绕在木筒箍里,这样就不会滑到一边去了,但是摩擦力有所增加。总之,多多尝试,找找效果好的材料,游戏才会效果显著,让学生印象深刻。
很想了解其他老师教学此课有何经验之谈,好学习学习。
7、斜面的作用
本课教学的“斜面”是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学生对于斜面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也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本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通过数据,使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了解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有何区别。
在引入教学时,除了看图看录像片断认识盘山路之外,学习他人的做法,让学生体验直接搬一桶装水到讲台上,和沿着斜面运到讲台上,所花力气大小的区别,使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到“斜面应该有省力的作用”。本课的两组实验,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有了前几课实验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制订出实验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严格安照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对于所测量的物体,尽量让学生选择相对较重的物体,这样实验数据才能有较明显的区别,如果提升一支笔之类的物体,实验数据的差别不大而影响学生的分析判断。
实验后,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讨论、思考、发现,找找生活中各种斜面的应用,学生谈到刀刃、斧头之类物体时,最好能够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一下,以加深印象。对于螺丝钉是一种斜面的应用,学生更多的是从“螺纹像盘山公路”这一感性认识上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补充一个以前常识教材中的小实验,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斜面上涂色以方便观察)绕在笔杆上,就能直观形象地看到斜面原理在螺纹上的应用了。还可以结合生活现象问学生:去五金店买螺丝钉,老板拿出来两种螺丝钉,一种螺纹较密,一种螺纹较疏,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上面那个简单的实验方法得到验证,使学生了解到螺纹密,是因为斜面的坡度小的原因,可以更省力。(不过延长了距离,需要多花时间)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本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其中的各种简单机械原理,也算是第一单元的一个小结性活动。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了解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到了车轮上;了解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学生是较为熟悉的,很多学生还骑过自行车,但骑过变速自行车的学生不多,所以对“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了解不多,需要着重指导。而上课准备工作前,我遇到的麻烦是:学校里教师骑自行车不多,变速自行车更少(学生是不能骑车来校的)。最后总算找到了一辆破破烂烂的变速车,总算能用来讲解使用,而分组观察活动,只能分四个大组,观察四辆普通的自行车了。
对于第一项活动“了解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到了车轮上”,通过讲解分析,学生还是能较好理解掌握的。需要指出两点,一是有部分学生会把齿轮+链条这个结构,当作滑轮,是需要澄清的;二是在观察大小转动圈数时,可以用粉笔来用记号,效果比较好。而且明白这一圈数比的关系,也是为下一个活动作铺垫的。第二个活动“齿轮大小与车速快慢及用力大小的关系”因为每班骑过变速车有过切身体会的学生不多,所以除了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之外,在通过自行车实物进行分析后,可以让几个学生骑一骑,改变一下齿轮比,来体会一下速度和用力大小的变化,从而加深印象。在这个活动中,速度关系因为有了第一个活动的铺垫,学生较易掌握,但对于用力大小的区别,有部分学生会简单的认为速度快就省力了,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机械原理分析思考后再作答。整个后轮是一个轮轴结构,变速齿轮就是轮轴的“轮”,那么齿轮越大,就是轮越大越省力的道理了。这样讲了之后,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了。第三个活动“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动手感知才好。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主要是杠杆和轮轴的应用,在分析时,如果认为是杠杆的应用,就要让学生找找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如果是轮轴的应用,就让学生找找轮和轴,这样可以加深理解,避免走过场,有看没看。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课上下来也碰到一些问题,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下面三点思考:思考一、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关于纸的长短会影响抗弯曲能力的认识?我的理解是孩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们的前概念是很丰富的,他们对纸的抗弯能力有自己初始的认识与理解,应该值得肯定与研究。所以我将课的密度临时拉大的,将研究纸的长短影响抗弯能力的研究作为演示实验放入课堂教学任务中。思考二、课本中从生活中来,最后到生活中去的研究任务的安排与实际生活问题思考的活动安排似乎很合理,可是我感觉我在教学中比较生硬,我想这主要是我自身的原因,我对课没有仔细地思考,很多环节的衔接课前没有仔细考虑,导致感觉课上下来有点不自然,主要表现在纸的研究很难与横梁联系起来,学生对横梁和竖梁的认识是很牵强的。思考三、孩子对纸的宽度和厚度影响抗弯能力的研究,我里面存在不少不科学的问题,就纸的厚度我是将纸对折来增加它的厚度,课后回想起来,觉得还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纸弯折后有不少的弹性,弹性也势必影响其抗弯能力,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免类似这样的情况出现。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这一课我们听得很多,感触也很多,初期给我感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中只要突破各种形状的制作已经测量其抗弯曲能力,基本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挑战性的问题比较少。
实际教学中,我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圆形的和方形的形状制作非常麻烦、检测其抗弯曲能力也是相当麻烦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比较各种形状抗弯曲能力的强弱,我们要强调与一字形的相比,纸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是否增强了。对于圆形和方形为什么容易坍塌,在后续关于力的分解中,我们可以探讨相关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班级中对于为什么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的原因能从圆形和方形会坍塌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波浪形作为再一次的突破口,帮助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孩子理解其中的原因,我尝试中效果还可以。
课本中瓦楞纸的提出,我们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为什么抗弯曲能力增强了?我们要在这个点上挖深挖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瓦楞纸有五层(我准备的就五层),两层波浪形,三层一字形,为什么制作的时候五层都制作成波浪形呢?这样的抗弯曲能力不是更强了吗?学生能从瓦楞纸中受到启发,改变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增强,那是要在形状不改变的前提下,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抗弯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瓦楞纸用三层一字形的夹住两层波浪形的,其目的就是固定波浪形的形状,使其抗弯曲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为前期学生已经对于圆形和方形的形状容易改变形状而坍塌有了认识,所以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看似简单的一课,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说明什么?我们要更深层次地去关注我们孩子的前概念和教材编排中的实际容易受忽略的问题。
3、《拱形的力量》
这课教学,对于拱形为什么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我之前提出了一些渐进的教学预设,感觉还比较顺利,我将4枚垫片压在拱形上,让学生观察,与没压之前,在形状上发现了哪些变化?学生都能找到一些,如:放垫片的地方塌下去了;与它相邻的区域鼓起来了;拱形的脚弹开去了或者伸拢来了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拱形的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顺利与自然。
研究西瓜皮搭一个拱形来研究西瓜皮是如何实现力的传递的,无疑是比较形象和直观的。但我认为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无疑没有考虑到当地学校的困难。这些教具的准备是不太现实的。这个季节的西瓜价格贵不说,西瓜的量也是很大的,我上的是平行班,总共5个班级,试想如果我不做演示实验,意味着我要准备10个大西瓜。如果碰到50多人的大班,资源的浪费会严重。所以我建议教材编排的专家多考虑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不能用其他的物体代替?我还想到,建议大伙多考虑
4、《找拱形》的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感觉很累,累得原因是课的难点很难突破:从拱形中去找圆顶形和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课上下来,感觉是教师在作传授性的教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反而变得笨了。印证了刚刚在办公室同事间讨论的一个话题:“老师是怎么样将孩子教笨的”。
到现在我还是理解不通学生为什么很难将拱形与球形和圆顶形拉上关系,或者为什么总是将拱形和圆顶形和球形混为一谈。初步推测应该出在教师的引导和定位上,到底这里的教学要给孩子定位到什么程度,这是我比较模糊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总是被学生拉着鼻子走。其实圆顶形也好都是有无数个拱形组合而成,而因为各个拱足又形成了底部的圆,使得拱足很难再产成对外的推力,所以圆顶形的抗弯曲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半个乒乓球承受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我会引导不过来,可能旁观者比较清楚吧?可是常规课堂我们又有多少是清者清呢?
对于生物中的拱形的教学一会拱形,一会儿又是圆顶形,一会儿又是球形,搞得更是晕头转向。其实想想都是拱形啊,只不过圆顶形和球形是拱形的“变种”罢了,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5、《做框架》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曾经在嘉兴南湖参加省网络研修班课堂教学研讨中了解过,咱们的兔子先生对课作了比较精辟的设计与定义。
本想这课难度不大,可是上下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正方体如何加斜杆的讨论研究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很多人都关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好,然后在四边形的研究中拉一个斜杆主要是将四边形变成三角形,稳定性自然好了。
其实在正方体加斜杆的研究中,我们很多孩子也是框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认为只要将四个边框拉成三角形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的教学中我们又要思考,怎么样拉的三角形稳定性是比较好的,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是非常费时间的。正方体有八个角,拉住每个角,使他们既不能拉伸也不能紧缩,用斜杆起一个固定作用。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在这里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了,我想教材的编排肯定考虑到一个理解的递进问题,但是这个递进会不会显得跳跃过大?总感觉学生有点蒙了。
6、《建高塔》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了前一课《框架》的材料,结合身边的饮料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竹筷不能采用单独直立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最高的塔能搭建到近4米。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创造,动手能力都比较强,但是课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时间的把控上存在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如何制作,对制作的思考切到位。感觉这课放两课时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7、《桥的形状和结构》
上这课之前,我在网络上寻找了50多种造型各异的桥梁图片,在研究拱桥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五种典型的桥梁图片:多拱形、单拱形、拱形在上、拱形在下、多层拱形,让学生研究这种桥梁在增强抗弯曲能力上的有效举措。
在研究钢索桥的时候,我更是展示了多种造型美观的钢索桥,让学生在图片的观察和研究中,让学生理解这些桥梁是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的。
总的感觉,这课的图片展示给课堂带来不少的亮点,他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建立思考的基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虽然熟悉身边的桥梁、也在前面学过很多的抗弯曲知识,但要在此基础上思考、并融会贯通是有一定难度的。
8、《用纸造一座“桥”》
这课的教学,说真的,我进行了大量的改变,我把本次造桥作为一次小型的科学小制作比赛了。为什么要这样?第一、因为我觉得要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努力提高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第二、丰富我们科技教研组的活动安排,让学生在动手中能提高其综合的能力;第三、减轻六年级孩子过重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好好“乐”一把。本次活动中,我对教材中只能使用报纸做了一些调整,我鼓励孩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让他们大胆创新,只要符合两个条件:美观、实用。这次活动自我感觉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前段时间忙忙碌碌,加上学校开运动会,评比学生的桥梁的事一直拖后了,有机会我会将我们学生的桥梁作品贴到上面来。这课的教学我认为还要关注制作后的反思讨论,这点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其实我也淡化了很多,回头想想,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回忆电流的路径是很必要的,这即能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同时还应回忆的知识是“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
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这一条,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或板画一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还要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在利用短路增大电流活动前,要再三强调只能短暂接通,可以让学生三秒倒计时,以此保证电池不会被过于损耗。通过这两项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
在“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活动中,我利用2米长的网线内芯一股,演示了如何绕一个线圈,然后直接给了各小组一个绕好的线圈,因为考虑这个并没有什么难度,学生知道了如何绕线圈就行,课上就节约时间了。给了线圈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任意摆放,来比较线圈的不同放置对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影响,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将指南针套入线圈中时,产生的偏转程度最大,甚至是飞速旋转了。此项活动也是为了后续教学电动机作下铺垫。利用通过线圈能产生强大磁力的原理,制作一个“电流检测器”,教师应准备电力几乎耗尽的的电池,演示一下无法点亮小灯泡了,再利用“电流检测器”来检测,发现指南针产生了偏转,从而了解到废电池中仍有部分电的。此活动可在实物投影上演示进行。
总体感言,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单元,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活动器材,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快乐,我快乐!
2、《电磁铁》
本课在上一课了解了电和磁的关系基础上,制作电磁铁,了解研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本课活动的前提是要制作电磁铁,给学生分组使用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应仔细考虑,做线圈的线可以选用网线的内芯,长2米为宜;选用的铁芯更要经过处理,用火烧红后自然冷却,这样的铁芯能在断电后磁性即刻消失,从而避免剩磁对活动的干扰。
首先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一段导线和一枚铁钉制作一个电磁铁,此活动不难,重点要说明线圈的缠绕应有续,一圈挨着一圈,要认识电磁铁装置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这也是为下一课教学作下铺垫。测试制作的电磁铁,学生发现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大头针,断电后磁性消失的有趣现象。联系上一节课“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性对指南针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活动中,铁芯是关键,如果有剩磁就会产生误解。如果有剩磁,可以向学生解释是材料的原因,可以通过敲击铁芯使其磁性消失以继续下一次实验操作。在测试过程中,也有学生会在交流中发现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并不相同,从而会对磁性为何有强弱产生疑问,这是下一节课要开展研究的内容,这节课不再展开。
本课的重点活动是了解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学生制作的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有磁性能吸起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概念;建构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英国的温・哈伦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就提到“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用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可能会部分有助于克服上面提到的困难。这些核心概念及进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此处提到的核心概念也可以称为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科学的核心概念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发展起来的一些思想和一些观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涉及四大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技术。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技术领域,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教育,是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如何在科学课堂中构建科学核心概念
1.把握学生的前概念
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可能会通过电视、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自然现象和人类的一些科学产品,当然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也会产生一些自己的认识了解,而这些印象必然会被他们带入课堂。这些印象就是他们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的“日常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前概念。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核心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书面测试、访谈分析、个别交流、画图等。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视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随意用的,要针对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
比如,画图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这个方法比前几种方法简单易行,一张白纸,一支笔,不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暗示,而且这个方法已被大多数老师运用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因为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很难只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利用画图的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加贴切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因为有时学生所说的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所想,并不能完全表达他们所要表示的全部意思。利用画图可以更多地暴露他们隐藏于大脑中的隐性思维。
2.找准概念生长点,引导感知科学核心概念
基于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的脑袋中存在着一些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的可能是错误的,但它包含着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假设,这些原有的经验和假设正是核心概念的生长点。科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前概念,通过深入地探究活动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各种构建活动,建立起新的概念体系,达到核心概念建构目标。这些活动可以是通过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来消除错误的前概念,也可以是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消除错误的前概念,还可以是为学生提供符合客观事实的事物,发展学生不完整的前概念。但是科学核心概念的建构还要借助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实现。
3.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
帮助学生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以及他们个体科学概念发展的水平。近年来,为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现状,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广泛提倡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当然探究活动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计好的探究活动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
4.促进学生深化科学核心概念
深化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把科学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转变成他的一种素养,通过实践发现有这样两种深化方法。
概念图构建法,它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脑中的概念思想,把隐藏于人脑中的东西变得现行化、可视化,便于交流与表达。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他所掌握的科学概念,加深记忆。并且可以区分出大概念和小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让学生应用科学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深化科学核心概念。学生能将自己所学转化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正是我们教学最终所期望的。通过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当然也只有通过运用才会暴露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理解上存在的缺陷,也就便于我们帮助修正和深化。
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及其进展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他们在校学习或是离开学校以后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件和现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需要有趣的、能参与的以及与他们生活相关联的学习经验。要达成这些条件,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程序进行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