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时间:2022-03-28 23:10:27

导语:在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我崇拜现代物理开创者爱因斯坦,可是他参于制造原子弹;我热爱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可是他的中晚年却不再研究科学了;我喜欢一生发明了六百多项产品的爱迪生,可是他到了晚年却傲慢无比;我学习身在轮椅上全身瘫痪的霍金,可是他不能长久为人类造福;我尊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因为曾有《三克镭》的故事,把他伟大的人格记录在了人类历史长河之中。读了《三克镭》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什么才叫“无私”。

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提炼成功,在现代意味着一个世界巨富的出现,可在镭问世的几十年里,我们随意提取着当初曾高达数十万美金的镭,它的发现者却从不过问。居里夫人把它献给了全人类,献给了她最爱的科学事业,她只留下了五个东西,她留下了自己一种无私的精神,她留给了自己一丝奉献的快乐,她留给了自己一点心灵上的财富,她留给了自己一些隐藏的幸福,她留给了自己一个伟大的人格。

最伟大的居里夫妇发现镭后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镭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荣誉,可对居里夫妇来说一切只是过眼云烟如同最柔弱的蛛丝风吹丝断。为了改变科学,工作者那注定的贫穷生活,为了改变科学事业的层次,他们作出了放弃。放弃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离成功与幸福只有一步的居里夫妇从此再没有机会。放弃代表着居里夫妇让世界人民得到拥有镭的快乐。放弃代表着他们失去了一切本应是自己的东西。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为世界人民造福才是科学家应该履行的责任。居里夫妇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为人类与科学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现在有太多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用了多少下流的手段,害了多少可怜的人。即便是现在的科学家,哪个有了发明不申请专利,哪个在保障大众的福利时不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哪个不都是把自己的创造据为已有,哪个不都会三番五次地往专利局申办处跑,哪个不都先狠狠地给大众剥削一层皮后移植到自己的身上,有谁会像居里夫妇这样不会去想自己的利益,有谁会只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做具有沉醉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梦想者,有谁在发现一种可以让自己变成“超富”的东西后不会纸醉金迷,花天洒地,有谁会比居里夫人还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没有。原来,居里夫人真的好伟大。

在人生的天平上,一端是你自己,一端人民,你只有一个很轻微的法码。虽然它微不足道,但它却主宰着整个天平。居里夫人把法码放在了人民的一端,致使她伟大的人格举世闻名。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真的是一个沉醉于事业的梦想者。她的心中只有公,便激励着她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了整个世界。居里夫人你是我们所有人崇敬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的未来都要为世界而付出,做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的品质早已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她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这夜,我真的难眠……

第2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则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一位端庄的女学者,科学教科书中的新名词“放射线”,物理学中的计量单位“居里”。一条条科学定理,使她成为了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使她的美名被载入人类文化的史册,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红颜美貌,以至她的闺中密友需要用伞柄赶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这个,而是对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历久弥新的;居里夫人也赢得了无数的崇拜和敬意,人们用诗歌赞美她,媒体大篇幅报道她,可她不为所乱。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冲宠坏的。”不求名利,不为赞扬,不怕挫折,自由轻松地驾驭着自己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驶向科学的彼岸,“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坦荡的胸怀。

本来,她完全可以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专利权。她的放弃,使得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传颂着关于三克镭的感人故事。“科学是全人类的”,这是她对人们的回答,穷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内心世界是充实丰裕的。孔子说过:“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着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由衷地体会到什么是“贤”的内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贤哉,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居里夫人,你跨越那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把你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洒在百年后的今天。

第3篇

关键词:兴趣;主动;互动;指导;启发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一人讲解,冗长琐碎,学生被动听讲,头昏脑涨,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枯燥而乏味,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怎样让课堂学习的氛围活跃起来,怎样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试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依据教学的内容,努力通过优美的音乐、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等创设适宜的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我了解到班上的学生几乎都未见过大海。因此,上课前,我首先播放有海浪、海潮声音的录音给学生听。听完后,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次(这时我把挂图挂在黑板上)。当学生再次听完睁开眼睛时,“海上日出”的挂图已经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了。这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话描述听到大海录音时的感受和联想。邹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看到大海一片鲜红,我们也成了红人。海水波光粼粼,像千万双眼睛一闪一闪的。面对这种情境,我感到心旷神怡,这种景象好壮观呀。我要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原来学语文也这样有趣!”另一个学生也站了起来说:“我看到了蔚蓝的天空下,湛蓝的大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尽头。微风吹来,掀起层层浪花。那浪花雪白雪白的,就像美丽的雪花。”接着,其他学生都大胆说出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海上日出究竟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顺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就这样,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自主阅读与表现自我中愉快地开始了。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现自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及“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听、说、读、写、议等活动,理解课文,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教学《猫》一文,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又是怎样真实、具体描写猫的?你们家中的猫跟文中所写的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接着让学生在课堂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立足课文说出了作者对猫的观察和描写,并争先恐后说出自家猫的特点。我则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和点拨。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说说我们写猫都写外表,老舍先生为什么写猫的性格呢?谁还能说出老舍先生为什么能把小动物写得这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呢?最后,我又让学生结合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想进一步了解的相关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解决。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在积极参与中发现自我,课堂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倍显生机与活力。

三、以读为本,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自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为此,阅读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齐读、导读等,通过朗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全班齐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理清课文的思路;然后以导读的形式,指导学生初步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最后,让学生小组读,选择文段中最能体现居里夫人性格与精神的文段,或者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文段,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有的学生找到了文段“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并饱含感情地朗读出来,将作者对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献身科学高尚人格的赞美、钦佩之情充分表达出来。整节课,以读为本,书声琅琅,学生通过齐读、自由读、小组读、个人有感情地朗读等多样的形式,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高贵品质,在朗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4篇

高中化学渗透三生教育策略一、“三生教育”理念的释义及内容构成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理念的存在。所谓“ 三生教育 ”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乎人的现实发展的理念,以生命的完善、生存的多样及生活的幸福为主要目的,促使社会群体对人本身的关注,是超越现实功利和社会浮躁的一种精神性的、指向未来的、终极的泛型。人的生命本质在于其所具有的精神性与反思性,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沉思本该以人的自然本质为依托,去审视自身的生存现实、生活现状及生命活动的价值。“三生教育”理念的提出,实践的落实,正是人类对自身这种精神性、反思性的最好诠释。“三生教育”从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之根本上对人的发展做了动态的刻画,为全面发展教育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动指南。人的一生,是从出生到死亡,生命作为这一过程的具体承载形式而存在,生存则是这一过程得以表现的保障,生活则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该过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生存即生活。因而,人的生活表现为复杂的社会生存现象,是被“社会化”了的“自然人”的生活。基于这样的理解,便可基本确定“三生教育”的内容构成: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核是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在此基础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发展、完善生命;生存教育则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在自然界中生存,亦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生活教育则旨在帮助受教育者和谐地生活,处理好生活事务,继而追求个人、家庭、团体乃至民族、国家、人类的幸福 。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意义

我国新一轮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化学是在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作为自然科学,新课程在淡化了化学的双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朦胧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接受化学科学知识同时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生活,并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引导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长足发展。

三、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三生教育因素,增强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

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刻,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深度的加深,教材中涉及到人类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内容也更加丰富了,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内容加以恰当地利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这些知识,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尽情领略化学给人类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同时增强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为人类带来灾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诸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能源枯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威胁,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化学本身造成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化学教材中相关内容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通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有机地渗透三生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关切生命、关注生存、关心生活的意识,在未来的生命成长中努力发现化学的价值,正确地用化学知识、化学思想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三生”

化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意味着化学教学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化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的发展正是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对于每一学生而言,生活的过程就是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课堂实践活动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获得生命与生存体验、生活快乐多彩充满意义的重要过程。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中搜集资料,体会到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在相互分工与合作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在知识提升、友谊加深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化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使学生不仅能了解化学知识,而且能认识到自己在用化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3.充分发挥化学家的榜样熏陶作用,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化学家奋斗的历程是严谨治学、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典范,许多化学家的一生,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在教学中以这些这些典范为背景,激励学生以化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楷模,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化学家的研究,化学家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美好而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往往承载着化学家的人生价值,在教学中融入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生命价值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例如,在讲授“纯碱的生产”时,引入侯德榜先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侯德榜先生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精神,学有所成后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怀着为振兴祖国民族工业的决心和信心回国,通过自己的刻苦专研,最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英国一家公司制碱业的垄断,赢得了国际化工届的高度评价的故事,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又如,在元素知识的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并在极其简陋的实验条件下通过艰辛的工作从两吨多的沥青中提炼出三克镭,却没有将镭的发现申请专利,而是以“科学无国界”的精神把它献给了全人类,让其为全人类服务,培养学生关心全人类的大爱情怀。总之,化学家的故事是很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内容中融入化学家们的经典故事,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价的教育意义。

4.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学生的生活审美情趣

(1)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美育,提升学生的科学艺术感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只是缺少发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在化学实验室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形态各异、质地不同、用途千差万别的各种化学仪器中,这些仪器就像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体验。如平底梨型的容量瓶给人以对称和谐之美,实验仪器之间的组合给人以结构的整体和谐之美,实验的设计思路更是给予学生以导真、求善、至美的创造美的启迪。实验过程中神奇的化学反应现象让学生视野开阔,看到而非描述性的真实美。实验中无色的液体的晶莹剔透之美,物质之间相互反应表现出颜色的千变万化之美,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一个实验设计,制得一种实验气体,发现一种实验现象过程中体会到的付出后的收获美、合作交流的分享美。这些美的体验不只是对学生感观上的熏陶,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

(2)以化学规律类比人生道理,使化学教学融入人生哲理美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是研究大千世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变化规律,从而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然而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质之中的规律并非与人类社会规律没有相似之处的。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恰当的类比,既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化学知识规律,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中的规律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时,可以这样类比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给予反而却能使你的价位身高;又如,学习了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作用后可以这样类比:SO2为品红褪色是暂时的,氯水为品红褪色却是永远的;而氯水让石蕊变红是暂时的,SO2让石蕊变红却是永远的,你是否找到值得你为之彻底改变或愿意为你永远改变,而好好学习的那个人呢?再如,学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后这样类比总结:人生有很多东西其实就像最外层电子,都是身外之物,得失乃瞬间之事,慷慨如钠者,贪婪如氟者,所差只不过几个微不足道的电子,生如夏花,何必要争得你死我活,被几个电子压得喘不过气来,钠原子也好,钠离子也罢,只要守住自己的“核”就不会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迷失自我。类似这样的类比,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从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体悟对待人生的态度,正确地看待生命中的得与失,追求与放弃的辩证关系,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更加通达,更富有智慧。

总之,教育每天都是新的,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三生教育,不仅是新课标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时展的要求。化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应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上,关注人的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生活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路径,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高等学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崔迎春.新《化学课程标准》与人文教育的实施[J].中学化学,2004,6(6).

[4]梁杏娟.新课标下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