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07:16:51
导语:在有关大自然的资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天有不测风云》是有关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的认识,通过课堂学习使小学生明白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要充分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一、教学方法
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的学习和吸收,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对《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法。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作为这节课的开端。“纯净的天空,潺潺的流水,花香鸟语的大自然世界,令人无限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吸引力。
2、提问法。通过视频的观看,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魔力,除了美丽的一面还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灾害认识。
3、情境教学法。通过声音、画面的结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自然灾害的视频,并通过教师意境的营造令学生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加深学生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
1、全面了解大自然,对大自然中存在的灾害进行学习和认识,对历年来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进行普及,同时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判断和分类。
2、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了解到大自然具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对一旦发生的某些灾害具有一定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对大自然两面性进行全面认识,学会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减轻或避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设计课堂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内容设计既要保证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也要注意对学生年龄和学生经历的考虑,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视觉感受,认识全面的大自然
首先播放一段大自然美好的视频片段,包括和谐相处的动物,纯净湛蓝的天空,草长莺飞,鱼翔浅底,一切美好的大自然景物尽收眼底。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丽。这段视频的作用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语言总结进行一段过渡,再播放另一段视频。某年洪水肆虐,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海啸、沙尘暴、地震等等近年来发生的灾害情况,让学生看到大自然残酷的一面。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会受到大自然强有力的回击,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
两段视频的有效结合,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认识教育。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
(二)沟通交流,增强对大自然灾害的了解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这些自然灾害都是怎么造成的呢?这些灾害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当灾害来临时我们能够做出哪些自我保护呢?
教师可以放映“雅安地震”的相关视频:地震来临时,房屋的剧烈颤抖,房屋楼宇瞬间坍塌,人们的生活瞬间被地震倾覆。教师给学生们发放“四川雅安地震”相关的地震资料,同时请同学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教师的提问与指导,帮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有了一定的认识,认识到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导致,认识到地震的特点:突发性强,不可预测性高,范围广,破坏性大等。同时,地震灾害发生后,往往伴随着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教师再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教育学生当地震灾难突然发生时改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保护。例如,地震发生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时躲在桌子等遮挡物下方,而不是慌忙的逃跑。
(三)从我做起,尊重大自然
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共同朗诵“尊重大自然,从我做起”。认识到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一面,要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充分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例如,在生活中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教育学生,每人每天节约使用一双筷子,一年下来,保护的是一片绿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大自然。
结束语:
如今,学校的科学课大多注重课内非生命物质实验,如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也是把动植物带到课堂上来实验或研究,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下的科学探究和体验,很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非常淡漠,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更无从谈起,难以实现我们环境科学课的实际教学总目标。为了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尊重证据、敢于质疑、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笔者尝试着把科学课堂拓展到大自然中,小心呵护学生的自然情结,尽可能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实验探究。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更应该多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点亮学生探究的激情和思维的兴奋点,耐心细致地教给学生洞察各种事物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探究的快乐和情趣,不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如,在上科学课“美丽的彩虹”时,笔者准备把它搬到室外。那天,天公作美——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着我们的面颊,笔者将准备已久的课堂搬到了校园里。依照惯例,师生各自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经历了“展示资料—猜想—推理—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的过程。那天,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组内的学生配合得也比较默契。
按照课前的备课内容,大家做了实验“找彩虹”,实验工具有三棱镜、水槽、镜子、水等。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放在水中的镜子反射阳光在对面纸屏上时,大家只找到了反射的光却没有出现彩虹。难道是课本、教参中的实验有错误?学生迷惑不解,于是我们师生共同动手,各自寻找其中的原因。“找到了!找到了!”“有彩虹了,有了,有了!”在三组学生的一阵欢呼声中,摇曳不定的彩虹在纸屏上出现了。
这时,别的小组就来取经,在三组“小老师”的指导下,其他小组也都找到了彩虹。方法是这样的:水槽中的水量高度与镜子高度要成不低于1:3的比例,镜子正对阳光一半在水下,斜放角度在30°~40°之间,纸屏在镜子对面离桌面20厘米左右,美丽的七彩虹就跳跃在纸屏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积极性高涨,接下来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很默契,学生提问很主动,回答问题也经过了深入的思考。
另一个实验是“制造彩虹”。依照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提示,笔者也准备了可以加气压的喷雾器,它有很远的射程。每个小组有两名学生用这种喷雾器对打,没有出现彩虹。问题在哪里?带来小喷雾器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在乒乓球案边喷洒起水雾,周围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他们。“快看彩虹!出现了!出现了!”学生终于发现了彩虹。
有时教师设想的实验是没有效果的,而学生的探索却有另一番景象。师生经过反复探究,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大的喷壶喷出的水雾的水滴比较大、稀疏,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光的能力相对比较小,透视的能力强,彩虹的出现率低;用小的喷雾器水的雾化强、密度大、水滴小,学生在有阳光的地方喷雾,有乒乓球案、冬青树深色的背景,这时美丽的彩虹更容易显现了。
这样,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找到了彩虹形成的秘密。
一堂探究“彩虹的秘密”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了。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在不同的实验环境条件下,实验会有相应改变,也引领我们进行更深一层的科学探究,把我们带入了更高的探究境界。巧妙地利用好大自然,无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都是大有益处的,会让科学课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能融入到科学探究实验中,给科学思维创新打开一扇大门。
总之,在科学课中,多让学生在丰富真切的生活实践中探究,能使其深刻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领略到大自然的奥妙,研究大自然的规律,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形成了科学的自然观,在自己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插上了飞向科学殿堂的翅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22-01
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渗透环保意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古诗+演讲
《唐诗三百首》中很多诗歌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如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甫的《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还有韦应物的《东郊》、王维的《青溪》、柳宗元的《溪居》、李白的《蜀道难》等等。孩子从小背诵这些诗歌,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在学生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抽出每节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自选古诗中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文,学生进行朗诵和注释,通过描述美好的自然风光,带领全班学生共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更让学生明白古代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是何等的美好纯净,使之在无形中产生对美好环境的爱怜和珍惜之情。
二、教材+教授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新要求。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许多涉及自然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如《美丽的小路》、《黄山奇石》、《清澈的湖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等等。这些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现状,有的是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优美,有的是描述大自然在人类的干扰下变得非常脆弱,有的则是描述了人类如果不遏制破坏大自然的行为的话,我们将无家可归。那么面对这些教材,教师应该分门别类,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正确的理念,在课堂中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渗透环保意识。
例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其中文中有一句话:“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教师在讲解“什么”一词的内涵和破折号表示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挖掘“什么”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做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所有的东西都失去的原因是村民们乱砍滥伐的后果,是村民们不热爱大自然而得到的残酷惩罚。由此激发出学生要保护周围环境,爱护树木,维持生态平衡的决心和意愿。
又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利用科学小品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找出论证“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论点和数据,把事实摆在眼前,教育学生“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的深刻道理。
三、娱乐+作文
作文是塑造学生思想,锻炼其独立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小学教育阶段,借助作文训练,可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环保意识的教育中,作文亦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如何借助作文完成这一教育过程?势必要从小学生的特征入手。众所周知,钟爱玩乐是孩子的天性,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寓教于乐。
比如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以围坐讨论的方式,现场授教,让学生用最优美的词句描述眼前看到的风景,并让学生做好笔记,过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当天最美好的事情。设置奖励,以激发学生创作和学习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之余,通过交流达成善待大自然的一致看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共鸣。
每个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与劳作教师合作,让学生自行组队,或者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心中的家园”的作品,作品应充分表达学生自己心目中美好家园的形象。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上台演讲的形式,评定奖项。在布置任务之前告知学生设定的奖项有“最具环保精神奖”、“家园最美奖”、“最具创新奖”等等,由此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做出理想的作品。
一、以学生的生活情境导入,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刚接触《科学》时总感觉这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对之有种敬畏,而联系生活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觉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从而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带来一个常见的午餐肉罐头,桌上放一些铁条、小尺、起子等物品。然后问谁能打开?学生用手打不开,用了桌上的其他工具将罐头打开了。然后我提出问题:刚开始某某同学用手去扒,结果如何,可以再问问他用手扒时的感受,然后再说说用了工具之后的感觉,大家来共同分析两种不同的体验是什么原因,此时,学生会表现出求知的欲望,借此契机,导入新课,学生感受到了杠杆的基本原理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热情。
二、结合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乐于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查阅和整理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更重要。尤其是作为小学科学学科,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紧密。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其亲身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土壤》一课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土壤,采集土壤,学生户外学习的机会不多,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都十分兴奋,积极行很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发现我们常见的土壤有着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有的土壤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它们颜色会不同,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哪些土壤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Internet网去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图片,或者向父母和其他有知识的人请教,然后集中汇报有关土壤知识、图片资料的成果,比一比看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多。为了使同学们能把这次的外出活动在头脑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老师还就土壤讲了许多华人华侨回国以后热衷泥土的故事,并在一起讨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原来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壤对人类有恩,学生可以采集一些土壤,用精致的小瓶装起来,互相赠送,也可自己珍藏。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贴近大自然,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必将成为他们今后幸福的童年回忆。这样坚持做下去,无疑从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有了这种能力,那要比你直接教给他书本知识强得多。学生们在实践学习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好多学生都期待着下一次到大自然中实践学习。
三、巧用科学知识、原理,让科学服务生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既要解决一个人能自如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能驾驭和享受各种高科技的成果,具有使用日常科技新产品,参与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又要有科学创造与发明的能力,能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科技问题的开发与研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还要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积极参与各种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问题的讨论与行动,能自觉抵制科学技术有损于人类与社会健康发展的种种负面效应,正确对待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课的学习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到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去,才能体现其教育的价值。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用科学触角感知社会科技动态。
例如,在学习《怎样搭配食物》这一课之前,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有很多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生活态度。养成了各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贪食、偏食、少食,但在学习了本课科学的食物搭配知识之后,教师通过让学生重新制定一份“一天中的营养食谱”,调查自己一周的不良饮食习惯,设计一份“一周的家庭食谱”等活动方式,把科学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树立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用科学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使用方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电路之后,让学生维修坏了的台灯,根据电路图组装一个自制手电筒。又如,在学习了《我们身边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存在哪些噪音污染,并提出整改的措施。学生提出了在小区内设置提示标语,在汽车上安装消声器在小区内栽植树木和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让小学科学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科学这一门源于生活的课程,就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吧!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 皮亚杰.《智慧心理学》.
关键词:职高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理念
环境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尊重自然规律,以实际行动去保护自然、保护地理环境,培养学生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想通过学生的力量传递给社会一些正能量,促使人们对环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地理环境人才。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而环境问题来源于自然,因此,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环境教育在职高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1.环境教育理念的渗透
在职高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理念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人文地理是职高地理教学中的一个新观点,在学习地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时,学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人文环境是因人类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是因为人类活动不断发展形成的,它关系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也使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因此,人类应有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意识,以此长久持续地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存。在当今社会,人类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是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为我们身心沉重的地球母亲减轻一些负担,为大自然尽一份绵薄之力。
2.环境教育资料的渗透
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大都是来自于那几套固定的参考资料,能够给学生传递的环境知识很有限,因此,地理教师应多查阅一些有关人文和环境保护的资料,以便在地理教学资料中更好地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前将人文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印制出来,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更清晰地听教师讲授人类与环境发展的种种,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大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环境污染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通过学生对人文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使学生对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进而就会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决心,亲自去大自然中实践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
3.环境教育方法的渗透
在职高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高高在上的那种教学态度,多运用一些比较新奇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情,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地理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清晰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中渗透环境教育,成功地给学生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影像,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坚定地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大自然环境。
二、职高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影响
环境教育的渗透使职高地理教学领域更加宽阔,学生所认知的地理知识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环境问题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利用课堂教育使学生重视环境问题,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在职高地理教学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知与理解,还能使学生拥有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理论,能够从点滴开始减轻环境问题的危害,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地理学习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其他学科知识微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问题,使学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上创设奇迹。
环境教育在职高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多元化,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启发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技巧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自然环境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职高地理教师用多样的环境教学方式,能拓宽学生学习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地理环境。
综上所述,是职高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地球母亲的负担,让学生认识到更全面的地理知识与地理问题,用环境污染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使学生下定决心环保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总之,当今社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地理问题,保护环境势在必行,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拓宽教学资料与教学宽度,带领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竭尽全力为地球母亲减轻负担,将生命力还给大自然。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陈艳霞.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0(18).
一、地位、任务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这就决定小学自然课是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自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一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从而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自然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落实《课程计划》的规定和体现《自然教学大纲》的需要,决不是穿靴戴帽,另搞一套。
根据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然课要完成的任务中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教育。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加环保意识,在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上烙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印记,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影响他们一生,以致他们将来长大了走向社会后,不做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事。
二、内容、要求、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时《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应正确反映自然事物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环境内容,找好结合渗透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我们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按其渗透和结合的程度,分为典型环境教育课和渗透环境教育课(简称典型课和渗透课)。1~6年级典型课共14节,渗透课共38节,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
中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行为习惯。
高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造和探索的一些情况,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
三、课堂教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依据《自然教学大纲》和《武汉市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指导意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全面、明确、具体、适当,然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教学都必须指向目标这个核心,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1.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多,集中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就是一个具体的环保内容。
低年级以环境保护启蒙教学为目标,结合实际,诱导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例如《美丽的大自然》,可以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具,展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鱼虫鸟兽、神秘太空、珍稀动植物等,也可带学生游览校园,让他们用眼睛看大自然,用语言描述大自然,使之通过感官的感知和语言的加工,将感知到的一个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大自然美丽的具体表象。以此实现本课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中、高年级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关键年级,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自然事物的个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知道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在利用、保护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做过的探索。例如《水的污染与保护》、《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保护大自然》等课,要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或借助录像资料,让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深切地感受到当人们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就会破坏大自然,甚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使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不做或少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2.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的环境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一类课教师授课时,环境教育的知识不必展开,只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到自然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点到即可。例如《声音》一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知道了悦耳的声音对健康有利,嘈杂的声音则损坏人体健康后,告诉同学们:“嘈杂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还要注意教材前后有关知识的衔接。例如《溶解》可为《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以及《雨和雪》作铺垫,空气中如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溶解于雨雪,就可能形成酸雨,对动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
总之自然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无论是典型课,还是渗透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接受的能力,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切忌不分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用同一模式进行,在渗透的深度上,也要把握好。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喧宾夺主、牵强附会,为渗透而渗透,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厌烦心理。
四、课外活动
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例如学校与环保部门挂钩,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参与社会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创办校园教育园地,举办知识讲座、演讲征文竞赛、学习动植物的养殖等。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对自然界都充满高度的兴趣与认知力,有的只停留在基本的喜欢上,并不会刻意做研究。不过培养孩子认识自然、接触自然是必要的,因为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环,让孩子了解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他们才会懂得重视生命、珍惜生命。
亲近大自然 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
培养孩子的自然智能,一定要让孩子接触自然。很多父母常常苦恼孩子唯一的嗜好就是看电视,即使吃饭时也是边吃边看。专家建议,应该用一个取代电视的活动来调整,例如看书、踏青、到户外走走等。
不过重要的是,父母本身也要多亲近自然,如放假不要只在家打牌、看电视;也必须懂得尊重自然生命,看见昆虫,如果只想到“打死它”,那就糟糕了。
以下提供几个亲近自然的活动。
赏鸟活动:带着孩子到赏鸟区,听听解说员讲解如何分辨不同鸟的特征,认识鸟的习性。除了到野地赏鸟之外,也可以到鸟店、动物园的鸟园区,认识不同的鸟类,和孩子讨论饲养与放生的意义。
倾听、观赏大自然:单纯地聆听与欣赏大自然,就是一种享受。可以带孩子到野外,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另外,也可以引导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的变化,带他上山看雪,或是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说说他看到的自然。
种植花草、养养动物:除了观赏、接触自然之外,也应该让孩子懂得照顾自然。可以和孩子在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植物,如栽种绿豆芽,并纪录豆芽的生长情况。也可以让孩子饲养宠物。如果空间允许,可以养小猫小狗,或者可以养小乌龟或小鱼。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动植物,让他体会生命成长的可贵。
看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或影片:认识自然还需要多了解自然知识,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书籍。电视上专属的自然节目也很受欢迎,全家一起讨论,会让自然之旅变得生动又有意义。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接近自然时,也可以利用几种方式循序渐进,激发孩子的自然观察智能。
观察:例如观察蚂蚁,带孩子仔细看,用心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
搜集: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包括图绘、文字的描述等,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印证书本相关知识,甚至可以发掘书本中难以学到的经验。
预测:让孩子学习预测蚂蚁的行径和可能发生的现象。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突然发现班上两个孩子在兴致勃勃的玩“投掷”游戏,走进一看,原来是在投石子。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正在这个时候,班上的小文跑来了:“你们是从哪找的石子啊?怎么这么小阿?也太好投了!我在公园里还见过比这个大的呢!”“那我还能踢呢!”小元说。“我有个好主意!那我们一起踢,看谁踢得远。”看着他们玩的高兴劲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为了更好的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生成了“有趣的石头”这个主题活动。
主题教育目标:
1.关注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石头及其用途。初步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想像力、认知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让幼儿参与收集各种各样石头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主动保护良好环境的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到户外进行石子的探索,帮助孩子寻找新发现,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提高孩子的求知兴趣。
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用碎石头作图,创作“石头作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和幼儿共创意愿画《奇妙的石头世界》。
4.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创编故事《我身边的石头趣事》。
主题目标:
1.健康:①保持个人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体验环境保护与人的健康的密切关系。②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
2.社会:①自觉参与“我爱我家”捡石子环保活动。②乐意与同伴分享对石头的见闻经验。
3.科学:①积极查找有关石头方面的资料,了解关于石头形成及用途等方面的基本常识。②知道两种以上常见的石头的作用和对人类的意义。③能关注“石艺馆”石头的变化,有一定的观察意识,并能得到发现。
4.语言:①主动与人交谈,分享对各种石头的知识与见闻。②对周围环境中有关石头的图画、实物等感兴趣。③专心听老师讲述关于石头的故事,收集有关石头方面的图书或信息。
5.艺术:①能以审美的眼光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它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学习利用不同的石头的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石头拼贴、绘画等方面的创作表现。②结合美术方面的学习,歌唱表现石头的歌曲,欣赏大自然中奇石、怪石和石头艺术品的图片资料,朗诵赞美石头的诗歌,丰富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体验与感受。
资料准备:各种石头的图片、故事图片、磁带、头饰(小猪、大灰狼)。
器材准备:玻璃器皿、豆子、石头、录音机、棉签、水粉颜料、棋盘、有坡度的木板。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
场地准备:室内布置石头展台,幼儿围坐展台周围。
活动一:石头石头真奇怪
目标:①通过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的石头。②发现边缘圆滑的石头滚得快。
准备:各种石头的图片、石头,有坡度的木板,玻璃器皿、豆子、水。
过程:
1.参观石展。让幼儿了解石头的形状、颜色。
2.收集石子。利用远足活动带领幼儿进行石子的收集。
3.游戏《神秘宝盒》。让幼儿摸一摸,感知石头的特性。
4.做“比比谁跑得远”的游戏。把形状、大小不同的石头放在有坡度的木板上从上往下滚,让幼儿观察、比较,看什么样的石头滚得远。
5.出示一些比较珍稀的石头图片,让幼儿充分观察、欣赏。注意事项:不随便抛扔石头,注意安全。
延伸活动:小实验:石头是无生命的。
把黄豆和石头分别浸泡在实验器皿里,观察谁能发芽。了解石头是无生命的特性。
活动二:石头石头本领大
目标:①了解周围环境中石头的用途,知道石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②能够复述和表演《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准备:故事图片、磁带、录音机、头饰(小猪、大灰狼),小石头若干,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过程:
1.欣赏图片,讲故事《小猪盖房子》。
提问:三只小猪分别盖了什么样的房子?谁盖的房子最结实?为什么?
2.讨论石头还有哪些作用?
老师小结:做石雕、装饰品、架桥、铺路,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还能美化环境。另外,石头还可制作成工具,如石臼、石磨等。
3.听录音表演《小猪盖房子》。并能复述。
4.注意事项:使用石头工具要注意安全。
5.延伸活动:①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石制品。②通过石头的特征:坚硬――对幼儿进行坚强教育。培养幼儿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了解金刚石最硬――人人争做金刚石。引导幼儿克服困难。
活动三:花样玩石趣多多
目标:①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对石头产生兴趣。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②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互动能力。
准备:①棉签、水粉颜料、石头。②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③幼儿参与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过程:
分组游戏:①摆石头:用自己拣来的石头摆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幼儿间可互换石头进行拼图。)②画石头:根据石头形状,想像作画。③石头游戏:五子游戏。玩法:⑴把手中的五个石子撒在地上或桌面上。⑵从地上取一颗石子向―上抛,同时再从地上拣一颗石子抓在手,然后迅速接着抛上去的那颗石子。⑶手握两颗石子,把其中一颗向上抛,依次拣起地上的三颗石子。⑷把五颗石子抓在手中,一起向上抛(不能太高),然后迅速用手背接,谁接的多,谁为胜。
石子棋:玩法:同五子棋的玩法一样,需要幼儿提前由老师引导用石子涂色制作成黑白棋,再进行游戏。(教师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把石子制作成其他两种颜色或者其他形状或者画上小动物形状等。)
关键词:农村资源;综合性学习;综合探究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劳动之美;关注人文:探寻历史文化、体验现代文明、了解家乡特产、研究民风民俗等。农村小学教师怎样依托特有资源去开展综合性学习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一、走进大自然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回归自然,回归人文”。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天然资源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特有的资源进行开发。
1. 欣赏自然之美
美源于自然,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饱含深情的诗文来赞美大自然,书写了语文与自然的不解之缘。走进大自然,就是要观察自然、欣赏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综合能力的一种策略。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草木枯荣,四季交替,在孩子们眼中是多么新奇与神秘;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秋实累累,冬雪皑皑;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莺歌燕舞、虫鸣鱼游……这一切的景象,在孩子们看来都是多么迷人。春天寻春踏青、拧柳笛、挖野菜、摘野花、放风筝,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洋溢着快乐;夏天的晚上,摸金蝉、捉蟋蟀,听青蛙歌唱,看萤火虫跳舞,又是多么令人兴奋;秋天剥玉米,收花生,割豆子、摘棉花、丰收的喜悦充溢在孩子的心头;冬天,堆雪人、打雪仗,逮野兔、熏田鼠,游戏的乐趣充盈在孩子们心中。一年四季,欢乐不断、乐趣无穷。在这种自发的感兴趣的活动中,教师加以指导、点拨,使学生在玩乐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体验与感受。此时,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如:日记,作文、绘画、故事、歌唱、舞蹈……以此开展语文综合学习,一个个主题应运而生:“春之踪迹”“寻访小动物”、“沉甸甸的收获”、“绿色的课本”、“大自然的奥秘”……
2.体验劳动之美
春种、秋收、耕犁、灌溉。农作物的生长与管理,这些农村特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肥沃土壤,由此而生发出的实践课题不胜枚举:“小小农技师”、“盆栽葡萄的栽培与管理”、“农业机械的变革与发展”……
二、关注人文
浓郁的乡土、乡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含,这是绝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综合实践,了解本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文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探寻历史文化
安阳是著名的古都,甲骨文的故乡,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殷墟、h里城、瓦岗寨、欧阳书院、文峰塔、炎黄二帝陵、明福寺塔……每一个古迹,每一处胜地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都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任选一个都能开发生成系列化的活动。
设计举例:“殷都情”主题活动
激发引导学生了解安阳、热爱安阳,继承和发扬家乡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活动主题,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考查、收集资料、进行交流,成果展示,活动评价。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实地考察、感受、走访、听取介绍以及图书资料,网上信息查询等方式,学生对安阳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旅游环境、发展现状、资源开发等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每个同学对安阳的人文面貌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对家乡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为自己是个安阳人而感到自豪。同时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感受现代文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安阳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的生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设计了如下主题活动:“内黄枣乡行”,了解内黄大枣的特点,种植面积,产品加工,经济效益;“农民发明家之路”,了解农民发明家李官奇历经种种磨难,克服重重困难,发明大豆纤维提取技术,使学生受到刻苦、坚毅、不怕困难的教育。“家乡变化”,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城镇建设、乡镇企业的兴办、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3.了解家乡特产
特产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了解本地特产是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对家乡特产的探究。
设计举例:道口烧鸡的魅力
道口烧鸡是名满中国的一种特产,在滑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魅力。作为滑县人,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许多孩子提议想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道口烧鸡。于是,我们一致决定,把“道口烧鸡的魅力”作为综合性实践活动主题。(1)确定探究内容:道口烧鸡形成的文化内涵,道口烧鸡的特点,道口烧鸡的制作方法,对外影响,经济效益。(2)分组、拟定探究计划。(3)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在这一阶段老师加强对其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指导。(4)汇报展示、分享成果。孩子们经过整理后,对道口烧鸡已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把自己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各小组各显神通,尽情地展示自己。展示后,我们根据各组的表现进行了现场评价。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对道口烧鸡有了更深的了解,发现其特有的魅力,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
4.研究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