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机械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3-30 20:38:11

导语:在机械专业技术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机械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

2016年至今我已经在xxx项目管理公司工作近三年了,先后参加了三个项目的工作;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xxx工程项目担任现场工长一职,主要负责组织每天的现场生产工作;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完成领导部署的任务,合理的摆布现场的人员及机械;工作做到不窝工,有效率,有层次,有质量。

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xxxx一职,主要负责现场组织生产工作,并协助生产经理完成现场沟通工作。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安排人员机械生产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现场生产沟通,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019年1月至今,xxx项目副经理一职,主要负责组织项目生产工作。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安排人员机械以及能够有效地进行现场沟通,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现场生产成本。

通过对近三年的工作进行自我分析,现总结如下:

1、工作中能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将总结方式方法运用到工作当中;

2、有一定的自我学习接收能力;

3、团队意识强,有较好沟通协作能力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细心不足,有待提高。

第2篇

1.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推进农机服务的热情到户,春季农忙,广大农民下田地干活,没有更多的时间购买新农机具,办理补贴资金,我镇农机推广站同志经研究后,首先要坚持正确完善农机服务工作目标为方向,加强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之所急,建立农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积极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到广大农民家里,田地里,宣传新型机械的优势,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机户对于购买使用新型农机的热情有了空前高涨,最近几年,我镇发展农机装备水平逐年提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作业领域近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化在我镇发挥了重要作用。

2.合理利用时间宣传农机科学技术和合理推广使用农机。

近几年我镇农机推广站,逐年总结过去在农业机械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和生产中存在的失败经验教训。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广大农民特别春秋季很忙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各地区学习参观新技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镇农机推广站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下乡到户到车,宣传农机新技术应用推广,需要更多的广大农机户,尽快提高文化技术水平,推进农机新技术应用,镇农机推广站采取了新办法,利用有效时间组织农机大户到较近市县里短期学习培训,内容是农机驾驶操作和技术培训实验等,农机具的保养方法和新型机具的了解和使用。

3.合理作好管理服务,解决实际问题。最近几年我镇农机推广站对于当前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之后,积极组织人员到户到车,介绍补贴内容车与机具补贴政策,使农民得到了解,购买农机与新机具的热情有了新提高。随着购买农民的增多,促进了农机的发展,我镇农机数量有一定规模。

热情服务完善安全监理工作,使农机户遵章守法是当前我镇农机推广站面对一些困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向解决好安全生产,结合年检审工作的开展使拖拉机驾驶员愿花钱办证,年审等项工作的开展顺利。怎样才能作好这些工作,首先,提高服务农机推广人员素质,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水平,热情实际认真下乡工作了解实际情况。开展研究解决困难和处理好问题的办法,把存在驾驶员换证、年检、补证等项内容作好,帮助拖拉机驾驶员提高学习农机安全生产作业的思想,认真遵守法律法规等常识,农业机械操作安全常识,监管好拖拉机驾驶员的麻痹和侥幸心理,不在给农机生产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建立良好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思想,使拖拉机驾驶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明显提高,有了新的变化,为道路交通安全有了安全保障。

第3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

引言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相对称。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

由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机制的特点,构建一套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实现其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

1.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类专业转型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大多借鉴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由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殊教学性质,使其在实践教学上还存在一定欠缺,不能满足培养目标。

1.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过度借鉴本科高等院校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方针,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体系陈旧,不能很好的体现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1.2师资队伍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应成为学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从出校门到进校门的中青年教师既缺乏教学过程的磨练,也缺乏从事专业工作的经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1.3实践教学方面,教学资金投入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很多应用技术型大学依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没有完全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对实践教学要求的特色。大多数同学,不能得到充分的动手能力,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些课程实验课时偏少,实践教学环节的规模和水平不能与应用技术性大学的主旨目标相一致。

2.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类专业转型实践教学的措施

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于,培养适应现代机械科学技术,系统掌握机械类基础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培养与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机械类设计与制造、技术服务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1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的思路建立新型学科体系

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调整、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完善等方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引进人才,请有关专家讲课、做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及各类机械创新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坚持“强化平台、环形布局、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强化平台”是指以机械电子学科核心内涵为主干,给予重点建设;“环形布局”是指依托平台适时派生新的专业方向或新的专业,以外延发展的方式争取生存空间。“协调发展”是形成学科各专业相互交叉,优势互补的局面。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遵循“引进、培养、聘请”并举的工作思路,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具有多年机电设计、制造及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的老教师充实专业技术教育的第一课堂,保证教学质量,起引领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老教师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教案展评比赛,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专、兼并举,稳妥地扩充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作补充的教学团队。以老带新,滚动发展,培养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进入精品课程组,培养优秀教学专业教师。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由老教师领头,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开展校企合作,派送有一定专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实习、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到学校挂职,采取双向交流的模式,与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编写实训教材。配合学校的有关政策措施,从已有教研项目入手,滚动发展,提高教研水平和级别,多发表教研论文;引导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通过教研和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2.3丰富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加强“课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选择平台和开发工具,带着设计任务进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在学习中完成任务,在竞赛中展示成果。

加大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除满足公共教学设施需要外,加大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综合性强、规模较大的专业实验室。

2.4逐步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应结合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突出重点,鼓励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专业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力度,用于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职能的水平。抓紧建设综合实验室;充实已初步建成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室。

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同时,逐步开展面向企业的科研服务,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在可能情况下,争取把部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放到基地去做;抓紧做好对青年教师实行的专业技术技能岗位培训,有计划的使他们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以此扩大对学生专业技术职能培训的范围和水平。

3.我学院机械类专业转型实践教学的成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机械类专业全体教师默默工作,尽职尽责,付出了许多艰辛努力,经过几年的努力,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专业转型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人才培养方案明确

我校机械类专业通过近几年对社会行业及各大高校的调研,不断调整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结合专业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西南及重庆地区为重点,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以新的人才培养观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实践、实际、实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现设置理论必修课程28门,总计1888学时,其中公共必修课14门计920学时,专业基础课10门计712学时,专业课4门计256学时;实验课程13门计272学时,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共40教学周,保证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3.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一支专兼并举、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我校机械类专业各教师均为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近4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教材、科研成果数项,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多项。

为促进学术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学院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教案比赛和课件比赛;定期在教研室内部举办教学研讨主题报告会;定期组织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讲公开课或示范课,通过多种形式,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3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显著加强

围绕具有个性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实验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机械基础及工程技术检测实验室、EDA/PLC实验室、单片机微机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力拖动及自动控制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除重庆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外,现已与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重庆鹏程机械厂、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关系,为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学生的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多组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得“S”项目一等奖、重庆赛区特等奖、重庆赛区二等奖两项等奖项,参加重庆市大学生“盛群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奖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市二等奖、成功参赛奖等奖项。

4.总结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顺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既是全国新升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与挑战,也是学校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向着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方向转变。

总之,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该立足于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行事例、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及动手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小强,袁建宁,王焕,孙志强,潘华彬.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55-59.

[2]张颖,赵京鹤,孙德志.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职业化教育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2013,28(3):55-58.

第4篇

关键词:公路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的顺利,同时又是衡量公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修,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特飞猛进,大量的高等级公路有效提高了路网密度。保障和改善公路交通环境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公路养护技术,而先进的养护机械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前提条件。但目前不少地区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程度仍然较低,依靠于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比较低,劳动效率和养护质量都难以适应高等级公路行车的要求,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始终处于一种不容易被重视的尴尬状况,设备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无法保证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高效性和连续性要求。机械设备更新缓慢,设备管理人员缺乏,致使待修机械增多,一些设备甚至带病作业。专业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设备配备不合理,设备的利用效率较低。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忽视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超负荷连续施工,导致机械磨损严重,故障率增高。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培养,机械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在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主要是依靠机械设备,只有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机械,才能提高施工效率,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通过实际应用状况的调研,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环境恶劣

公路工程一般都是野外施工,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环境比较恶劣,机械设备行走道路都是临时搭建的便道崎岖不平,机械行驶时振动剧烈,加速了机械磨损和损坏。野外施工的气候条件恶劣,夏季气温较高,机械设备各部件系统易产生高温发热,设备达不到需求的效果,加剧磨损,机械的效率下降。冬季气温严寒,发动机启动困难,机械由于摩擦造成的功率损失增大,降低了效率。

2、超负荷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过度追求进度,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忽视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超负荷连续施工,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盲目地抢工期、赶工期,突击作业。增强了机械强度和运转时间,不能及时保养,作业机械带病施工,部件超限磨损,加剧机械设备的过早损坏,设备故障增加,使用寿命缩短,降低了经济效益。

3、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缺乏

设备管理技术人员以计划和组织工作为前提,是做好控制工作的关键,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就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人员来说,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理解维修技能的人才很少,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而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培养,机械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4、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公路施工企业针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不健全,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贯彻和执行力度不够,不能适应目前公路工程建设高速化发展的步伐。公路施工企业领导看重工程进度,机械管理和维护的意识淡薄,以至于工程施工和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各个环节自成体系,难以实现工程施工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协调一致。

重使用轻养护很多企业迫于工期压力,不顾设备运行状态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而超负荷连续施工,导致机械磨损严重,故障率增高。加之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 设备维修管理常局限于施工完成之后的普通检查,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及早发觉、预防和修理,以致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必要的浪费。

6、维护保养不到位

设备的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但目前我们好多单位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淡薄,经常出现机械设备维护不到位或者超过检修期却未检修,导致设备加剧磨损,过早损坏,耽误了正常施工延误了作业时间,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只有按时按期按照设备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才能正常发挥设备效能,延缓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维修管理过程中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的日常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设备制度,确保定人定机,做好交接班手续和记录,做到专人负责保养,管好、用好、修好机械设备。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新员工上岗必须经过教育,使之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要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修理、会排除故障。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场所,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和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湛的专业维修队伍。

做好设备的档案记录与保管

设备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设备的变化情况、运行时间、维修记录和技术状况,合理的安排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使其在优势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维修提供比较科学有效的依据。所以应当及时的填写机械设备的档案和交接维修记录,做到档案随机移动,严禁抽换、涂改和损坏。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

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应该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管理水平,对违章操作、重用轻管、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严厉制止。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支柱,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合理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通过技术、经济的措施对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坚持维护与检修结合,修理与更新结合,以达到最经济的使用价值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坚持先维护后使用、预防为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状态监测,提高设备的维修技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故障发生。在管理过程中找出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检修到位

检修是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部分,是消除设备故障、恢复和提高设备功能的有效管理办法,在检修的过程中,认真检查设备输出是否达到要求,紧固接头是否牢固,油温、声音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是否平稳等等,采用各种有效的检测办法和监测手段进行检查和判断,做到故障不明不放过,故障不清不放过,对存在的隐患和缺陷,积极研究对策,及时排除和修复,努力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维修的经济效益。

总结

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是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准备周全,态度端正,注重细节,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就会形成一套正确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才能加大工程机械的利用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增加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崔巍.筑路机械的使用与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2] 高峰.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5期

第5篇

机械管理对成本控制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机械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文化水平的要求都较高,但实际中这些人员的素质及文化水平都偏低。首先,缺乏专业的操作管理人员;其次,欠缺对现有操作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很多操作人员原本技术水平较高,但由于新机械应用后没有接受培训,职业技能无法提高;最后,工程行业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机械操作及管理人员竞争激烈很大,导致人才流失频繁;最后,新员工培训时间仓促,无法掌握操作要领,不仅无法完全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也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这些因素都导致成本增加。

2加强机械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机械采购环节的管理机械采购是机械管理前期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机械采购具有决策地位,决定后续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等环节,因此做好机械采购可以促进机械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机械设备,需要经过分析、筛选方案和决策后再进行采购。通过研讨会征集机械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见,确定多套可行性高的方案,结合机械性能和价格等因素综合决定,最后再进行采购。

2.2科学合理的运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应用要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在确保施工质量、效率及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将机械动力、燃料及劳动消耗降到最低;第二,实时监测机械运行情况,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实际上,机械设备应用评价要素就是产量、时间和出勤率,其中产量是根据机械自身性能确定的,所以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机械设备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就要从机械出勤率和时间利用系统考虑,不断提高这两项指标,同时加强维修保养,延长机械作业时间,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3加强机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很多工程类企业没有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核心,是将管理的内容及细节明确的标记出来,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才会提高管理水平。因此要做好机械管理工作,就要有完善的制度为其支撑。机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结合工程企业特点,将管理内容、职责、细节及落实情况都做出明确规定,坚决杜绝存在“形式化”或逃避的情况,必须做到严格按照制度落实,控制好工程成本。

2.4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控制要保证机械操作人员、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机械维修保养、使用方法、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实践等,帮助机械人员建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安全意识与服务意识。培训可以帮助机械人员快速提升自身综合水平,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使所有员工都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2.5加强机械进场管理在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做好机械的验收工作,包括机械质量、技术规范、外观状态、部件结构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问题机械进场引起事故或影响施工质量。同时要做好机械进场的移交手续和验收记录等工作。

2.6加强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机械维修保养是为了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正常运行,因此要有计划的做好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机械维修保养可以总结为:调整、紧固、、防腐和清洁。机械维修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每班保养,定期保养是根据机械实际使用时间分段进行的保养。机械保养要以保养替代维修为目标,就是加大保养力度以降低维修频率,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每班保养是指班前班后的保养,如零部件清洁、燃油油的补充、冷却水补充、制动系统灵活性检查等。

机械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很重要,不能讲机械管理局限于采购、使用、维修保养和报废等层面上,要将管理动态化,机械是企业的资本,要尽可能提升其流动性和运行速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依靠科学高效的机械管理,及时淘汰过时或报废的机械、及时补充新型机械并做好废旧机械的转让,维护成本低又可通过出租提高收益的设备,企业可以保留或继续增加数量,不断降低机械管理费用、简化管理流程,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3结语

第6篇

2、工程师外语培训合格证书。

3、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合格证明。

4、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合格证书。

5、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中所规定的一门课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7篇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5年内共培训农业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培训,使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2、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紧跟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4、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识更新工程”实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主要内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2、专业科目。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农业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种植业:包括粮食安全、种子生产与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

(2)畜牧水产业:包括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动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现代养殖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3)农业机械: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机械电子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

3、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4、依托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农业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培训方式

1、开展“菜单式”公修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学时)。

从*年开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修课就开始实行“菜单式”培训,增强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成果,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学时)。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3、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会同市人事局,结合重大专业技术课题,确定选择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积极向省人事厅申报举办5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5年内通过高研培训的人才要达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选派10名左右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省份或国外进行学习培训,5年内培训40人。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l)集中培训。组织必要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难的有效办法,每年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本专业领域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办法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步实施。

1、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下发实施办法,组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宣传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适合继续教育社会化普及的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重点扶持优质的施教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市人事局、市农牧局共同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创办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农牧局负责制定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识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关“知识更新工程”的领导、培训科目备案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证书的验证和复验、培训管理等,要严格按省政府《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通〔*〕132号)精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各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和人员的岗位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定期制度。市农牧局将定期通报“知识更新工程”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列入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工程”的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知识更新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知识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

(二)经费保障

l、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县(市)、区人事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加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市委发〔*〕28号)相关规定,积极筹措经费,现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知识更新工程”投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省人事厅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将对“知识更新工程”的部分重点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在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施教机构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服务体系

1、搭建服务平台。市县政府人事部门、农业部门、农业协会继续教育机构,要加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为继续教育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教材库,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第8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网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29

当前,在农业机械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业机械保有量和活动量都大大提高,我国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现在大多数农户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农业机械,方便了农业生产的开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农机事故频发也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困扰,所以加强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势在必行。而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农机化部门的重视。

1当前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机维护网点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起步晚,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个别地区不重视其建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的农机部门没有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其重要性,对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部分农民对于农机维修网点的利用不合理,对于很多需要去农机维修网点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与农机网点取得联系,影响农机网点作用的发挥。

1.2农机网点工作条件有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农机维修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由于农村工作条件所限,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导致设立在农村的农机维修网点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目前工作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多数都是在本村就近招聘的维修工人,很多技术人员甚至没有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维修全靠自己摸索和平时经验的积累,遇到技术难题很难解决,影响农机维修效果。同时也存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设备老化,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1.3农机维修网点布局不科学

农村网点数量和布局位置要满足当地农民所需,数量一般为1~2个,保证农民及时维修农机,尤其是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农村,建议设置2个农机维修网点,满足农民农忙时节维修农机所需,以免耽误农时。位置上要选择居中的位置,要满足大多数农民所需。

2解决农机维修网点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策扶持

农机部门要加大对于农机维修网点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积极利用农机维修网点,充分发挥农机维修网点的重要作用。同时国家要适当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各地口碑好的农机维修网点要给予较大关注和支持,保证其正常运行。

2.2完善农机网点建设,保证布局合理

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农机维修计划,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在各个乡(镇)中选择几个优秀的维修点部进行大力扶持,包含对维修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对于农机网点的布局要合理,一般来说农机维修点部辐射范围在5~10公里。主要原则是便民、利民,让农机维修能到做到就近维修、时间短、质量好、少花钱。对于所建立的维修点,要根据当地农机使用状况分析,从而进行成本和利益的估算,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3加大农机维修人才培训力度,提高网点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维修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农机化部门要致力于农机维修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适时进行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给大家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要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指导,保证农机维修人员工作的安全性,提高农机维修人员法律意识,培养农机维修人员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保证农机维修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3 结语

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是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的重点,是促进农机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不能忽视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把农机安全生产放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个大局中去考虑,健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廖传亮.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05).

[2] 沈功伟,钱家坤.农机维修网点安全工作不可忽视[J]. 浙江农村机电,2004,(04).

[3] 翟志强,于红莹.加强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刻不容缓[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01) .

第9篇

【关键词】选矿机械;日常管理;维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企业的科学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选矿机械设备是构成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选矿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因此,对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的技术水平也必须相应的提高,正确的操作设备,及时的维修设备、合理的维护与保养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恢复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潜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选矿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提高选矿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降低设备事故率。

1 选矿机械设备日常管理的相应措施

1.1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操作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的使用情况挂钩,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选矿机械设备大部分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湿度,地质情况,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工作现场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加强操作人员责任意识对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将非常有利。

1.2 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

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生命周期,必须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使其熟悉机械故障的形成过程、充分掌握机械故障特性、修特维性,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克服盲目性维修等错误性的维修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1.3 检查机械使用与技术状态

机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这些能量的作用主要包括:(1)周围介质能量的作用,包括执行任务的操作人员、修理人员和环境条件的作用;(2)与机械运转以及各机构工作有关的内部能源,如各种载荷、振动、温度等;(3)在制造和装配中集聚在机械材料和零部件内的潜伏能量(铸件的内应力和装配内应力)。这些能量主要以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存在,当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首先将使零部件出现损伤,具体表现为磨损、变形、裂纹、疲劳、腐蚀等,损伤的出现使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间隙等的改变。结构参数的变化又导致了机械功能输出参数发生变化,如机械的输出功率、速度等的改变。随着损伤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逐渐超出允许值。若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而功能输出参数并未超出允许极限范围,则认为机械出现了潜在故障,对应状态为失常状态,此时应通过维护进行消除;若结构参数超限后,功能输出参数也超出允许值,则认为机械发生了功能故障,对应状态为故障状态,此时应通过修理排除相应的故障。若机械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都达到极限值,且系统功能输出参数严重超限,使用的经济性明显下降,此时机械处于极限技术状态,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新。

2 选矿机械设备维护的的相应措施

2.1 选矿机械设备的维护内容

选矿机械设备的维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依据各个机械运行规律、结构特点、工作条件和磨损情况制定强制性的实施制度。机械的技术维护按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类即定期维护和特殊维护。定期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分级维护。特殊维护包括:停用维护、封存维护、走合维护和换季维护等。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选矿机械的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指工作人员在交接班和上下班时间进行的维护,主要作业内容包括:清洁、、调整、紧固、防腐。对过滤系统、冷却系统、系统、行走及转向系统、安全装置及制动等部位进行的检查和调整。

2.2 采用合理高效的维护方式和方法

目前,对于选矿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经常使用两种方式,即综合维修和专业分别作业,在工作中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维修方式,方式对了效率也就提高了。通常才用的机械维修方法也有两种分别是互换修理和单机修理。单击修理法维修质量不理想而且耗时较长,一般最好不要使用。常在现场用互换修理法,互换修理法能够将机械零部件拆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将替换下来的零件进行修复,修复之后进行检验,如果合格可以再利用,这样会更加经济合理。采用互换修理法可以缩短修理时间加快修理的速度,机械完好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出勤率也有保障,在为企业增加效益的同时也为维修队伍的专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2.3 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增强各阶层工作人员的机械设备的维护意识,强调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大力推动机械设备维护制度形成。通过提高维修人员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只有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做好机械维修工作。对工人进行定期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工人的实际情况来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对他们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根据他们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维修知识,同时要培养他们诊断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选矿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设备,其管理和使用的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应当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