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动物卫生监督所

时间:2022-10-14 01:48:33

导语:在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动物卫生监督所

第1篇

动物卫生监督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技术工作,学习是掌握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学习不放松,始终坚持每双周周四上午集中学习的惯例,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今年,特别加强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和“增强执行力”、“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掀一轮发展新”等专题活动的学习,通过这种制度的长期坚持,使我市广大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法律、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二、加强动物防疫,控制动物疫病流行。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关系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声誉,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2009年,我们在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特别是五月份以来,更注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根据省政府、省局文件要求,进一步的加强了各个检疫环节的监管。一是严把生猪进、出(屠宰、养殖)场关,做好进、出场生猪的查证、查标工作,对无规定检疫合格证明及免疫耳标的生猪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场(屠宰、养殖)生猪体温的测量工作,对进、出场的生猪逐头测温,发现体温异常的,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三是对病死猪, 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的要求,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对屠宰检疫及市场检疫时发现的未经检疫和病害的生猪及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三、狠抓动物卫生监督,保证肉食品质量安全。

1、加强法制宣传。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面向社会各阶层,涉及面广,难度大,切实加大宣传,增强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增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制观念,我们加大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半年来,全市先后组织了10余次大型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把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宣传牌、动物产品病料标本、检疫标识识别方法、检疫挂图等实物摆上咨询台,发放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万余份,提供广大市民咨询服务2.5万余人次,出动宣传车50余台次,悬挂宣传标语50余条。在宣传的同时,还邀请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真正做到了“电视里有影,电台里有声,报纸上有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为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减少了工作阻力,不仅提高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树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形象。2、稳步推进动物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今年我们进一步深化产地检疫工作,要求动物饲养者在出售动物时,必须提前向当地动物检疫机构报检,动物检疫员对出栏畜禽实施临栏检疫,凭动物疾病预防机构在执行防疫任务时发放的免疫登记卡及佩带的免疫耳标,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调出县境的动物及其产品出具相应的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并对检疫结果负责,严禁无免疫标识及规定检疫证明的畜禽进入流通领域和屠宰场。目前,以乡镇为单位,我市产地检疫开展面已达到100%,农户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达80%以上,规模化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检疫是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的关键环节,虽然我市屠宰检疫体制没有理顺,仍然实行“联合检疫”的检疫模式,但我站严把生猪宰前检疫、宰后监督关,做好生猪宰前检疫和宰后监督工作。今年,我们除继续对进场屠宰的生猪、肉牛进行常规的"三证"查验、疫病临床检查外,把免疫耳标的佩带情况作为宰前检疫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无标的生猪、肉牛一律不准许进场。同时,继续在屠宰检疫环节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残留的抽样监测工作,按照8%的比例对待宰生猪进行抽样监测,半年来,共抽检生猪500余批次,通过实验室检测,均未发现“瘦肉精”残留呈阳性,为我市市民吃上“放心肉”把好了关口。半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量质化目标管理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岗,岗位到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确保了进场屠宰的生猪、肉牛检疫率达100%,出证率达100%。市场检疫监督一方面对定点屠宰场(点)经过检疫后的动物产品上市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对直接上市的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是检疫环节的最后一道关口,情况复杂。今年,我们在继续实行检疫员同市场开、关市时间同步上、下班制度,全天候的进行巡回检查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检疫监管力度,继续对肉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要求上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持证、带标销售;实行强制索证,索票制度,对不能提供有效票证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实行强制退市制度;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督促各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方建立健全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定期休市等管理制度,对活禽经营和宰杀场所、活禽运载工具和宰杀器具等坚持每日消毒,对活禽粪便、污物及废弃物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家禽必须通过市场检疫人员测量体温、严格检疫合格后方能销售。同时,要求各生鲜超市、冷冻动物产品经营户、品牌肉食专卖店凭检疫合格证明、检疫验讫标志才能加工、出售动物产品,并建立购进动物产品检疫情况台帐制度。严防了未经检疫和病害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上市流通,使我市的检疫管理秩序走向了良性循环,为我市市民食肉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半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力度,对100余家单位(个人)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进行了审核;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1起,结案11起,立案、结案率均达到100%,有力地打击了违反《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处理案件时,我们始终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文明执法,依法办事,热情服务,没有发生一例要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存在的问题

第2篇

1.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立及人员现状。石河子市现有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15家,其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家及各团场镇动物卫生监督所14家,共有监督执法人员173人,其中:30岁以下人员有24名,占总人数13.4%;31~45岁人员有55名,占总人数31.7%,46岁以上人员有95名,占总人数54.9%。本科及以上学历49人,占总人数28.3%;大专学历97人,占总人数56%;中专学历23人,占总人数13.3%;高中学历4人,占总人数2.4%(统计截止到2016年3月)。1.2监管对象现状分析。石河子市范围内现有规模养殖场425家、定点屠宰场14家、养殖小区1家、14家宠物诊疗机构。由于团场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团兽医站合二为一,没有单独的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只有相对分工是承担部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石河子市基层团场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都存在人员年龄老化、畜牧兽医后继无人的断层窘境,无法保障基层团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延续和有效开展。同时,当前团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学历较低,执法能力有待尽快提升。石河子市范围内90%的规模养殖场分布在各团各连较偏远处,呈现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由于面多点广,监管人员每月监督检查一次存在点能跑到但是监管质量无法保障,有的规模养殖场已进畜多日才发现、病死畜禽已处理多日才知道,造成监管滞后,多为发生问题以后才发现。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改革不到位,造成现阶段各团在动物卫生监管中存在经费无法保障,运行车辆不足等问题。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了团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造成人员、经费的极大浪费,不能把有限的人力和经费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风险评估网格化监管实施的必要性

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分级及网格化监管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动物检疫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和网格化监管的法律基石。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分级与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监管的各种现象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根据划分等级情况在进行网格化监管,做到责任到人的工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只有进行了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才能开展网格化监管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使用在动物卫生监督最需要地方。

3风险评估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3.1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运用石河子市智慧畜牧大平台数据,以团场为单位划分片区,以各养殖场为点建立相关坐标点,系统初始默认各团各场的风险等级为100分,根据免疫、检疫、监督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分值逐步降低。3.2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度。根据智慧畜牧大平台建设的相关项目,结合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规范,由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动物疫病防控部门与各行业技术专家一起制定智慧畜牧大平台中各项监督检查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评估进行调整。3.3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根据相关动物疫控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综合评判,计分采用百分制,80分及以上判定为A级即风险较低采用绿色标注;80-60分判定为B级即风险一般采用蓝色标注;60分及以下判定为C级,即高风险采用红色标注。借助智慧畜牧平台,在平台上以颜色进行风险评估的标示,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3.险评估主要方法。3.4.1初次建立风险评估等级初始由智慧畜牧平台默认为100分。3.4.2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监督检查。根据风险评估等级划分,针对各风险等级内的企业由各团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风险评估监督考核,根据当前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监督检查、抽查、群众举报、舆情曝光问题、周边动物疫情形式等方式方法进行调查,根据制定的智慧动监网络平台进行监督打分,对各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等级的动态调整。3.5网格化管理。基于风险评估等级划分后确立的等级,开展市、团动物卫生监督所划分网格化管理,团场动物卫生监督所首先对管辖区域内监管企业根据等级划分责任到人,高风险企业必须由各个团动物卫生监督所领导负责亲自主抓。同时团动物卫生监督所主要领导作为总负责为该辖区内网格化负责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依据各团风险等级划分综合考量后制定所领导总负责,科室相关人员具体负责到团,直接督促高风险企业落实整改责任。

4结论

第3篇

关键词: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监管;加大投入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48-01

几年来,在上级农业局的领导下,河北省涿州市建立了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工作管理体制;以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为重心,突出“千千百”层级考核机制和饲养场法制监管的创新;科学整合畜牧、兽医执法资源,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为执法主体,扎实推进检疫、医政药政、饲料、种畜禽等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监督执法、证章标志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为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力推进了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开创了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

一、理顺体制,抓基础

一是健全机构、人员到位。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是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2006年9月涿州市农业、林业、畜牧等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涿州市农业局;2008年11月涿州市在畜牧兽医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生监督所的基础上改革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七个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分站;全市共设动物监督员15名、动物检疫员38名、村级防疫员兼协检员413名。

二是健全体系,夯实基础。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自2003年以来,在全市合理布局,建立了7个动物防疫监督分站,招录分站工作人员41名,均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分站办公用房均在400平方米以上,各类化验仪器、办公设备齐全,办公环境美化、亮化、畅化,全部达到省一级站标准;建立健全了以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核心、基层防疫分站为主体、村级防疫员为基础的市乡村三级防控体系。

二、创新机制,抓关键

一是建立三级队伍管理机制。机构的建立,人员的到位,并不等于工作的上位。为保证个每个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制定下发了《涿州市畜牧兽医工作千分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千千百”层级考核机制,即:市局对局属科室站所实行千分考核、对基层分站实行千分考核、分站对村级防疫员实行季度百分考核,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加快畜牧兽医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进程。年终市局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各单位工作任务目标,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调整、经费核定、优秀奖励的重要依据。分站对村级防疫员实行严格的季度百分考核,重点考核村级防疫员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防疫档案填写、检疫报告、防疫宣传、参加例会等内容;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的为合格,90分以上的为优秀;考核合格的防疫员,发放本市防疫补助每月200元;对于1次考核不合格的扣发50%的补助,年内2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扣发的防疫补助全部用于优秀防疫员奖励;考核结果为优秀防疫员的,除发放本市补助外,还将按照免疫实际数量利用中央资金予以奖励,确保防控成效。

二是饲养场的法制监管。立足本地实际,在充分考虑检疫监督、食品安全、疫病防控、土地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协调发展”的原则,于2009年9月21日制定并下发了《涿州市动物饲养场分级管理办法》,实施了硬件分级、过程控制、季度评分、建立信用体系和项目筛选等综合监管措施。根据动物饲养场选址、布局和硬件水平,将现有动物饲养场科学划分为A、B、C三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的条件要求和评分情况,对全市饲养场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差异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控制,市监督所及分站对养殖企业实行严格的百分制季度考核,对企业检疫监督工作、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生产等逐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经执法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建立企业考核档案,作为企业今后申请认证、市场准入和争取项目的重要依据。通过政策拉动、法制推动和市场互动,饲养场管理实现了免疫程序化、监测经常化、消毒日常化、病死畜禽处置制度化、检疫法制化和档案规范化。全市规模动物饲养场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程不断向前推进。

三、突出重点、抓成效

一是强化宣传。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首先要宣传到位。坚持五个面向做好宣传:一是面向领导宣传,提高领导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深入了解,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投入;二是面向相关部门宣传,提高部门配合意识,推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三是面向本部门宣传,使全体人员坚定信心,形成合力,全力以赴,重点突破。四是面向管理相对人,使他们真正懂法、守法;五是面向社会,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和法制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

二是强化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工作中充分发挥全市报检点和413名协检员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刷写产地检疫标语,制作产地检疫报检牌,多措并举,通过7个重点环节促进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开展产地检疫面达100%,规模饲养场的产地检疫率达100%,散养动物的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

三是强化屠宰检疫。全市所有畜禽屠宰场100%由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分站实施检疫,严格执行24小时上岗制度,严把“四关”,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实施检疫,做到随宰随检,有宰必检,不漏检,不误检。

四是强化监督执法。监督执法是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工作到位的关键,也是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行政成本也是最低的。通过监督执法,打击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积极与公安、工商、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特别是对于运输、加工、贮存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予以打击,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打压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突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实效。据统计,2011年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58起,结案48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起,移交追究刑事案件6起,罚款7.7万元。

四、加大投入,抓保障

第4篇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问题;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兽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兽医工作的发展方向。十二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自成立以来,肩负促进我师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任,为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实际执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现阶段全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十二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从总体看基本实现了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的目标,但是离“兽医体制改革到位、规章制度完善、队伍素质合格、执法手段完善、执法行为规范”的总目标任务还相距甚远。相当一部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执法主体不合法,执法人员身份不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必须隶属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对同一管理对象既要服务又要执法监督,就是既要对养殖户进行防疫、技术咨询、诊疗等服务活动,又要对自己进行的防疫活动监督执法,因而二者开展工作相互牵制,执法势必存在很多漏洞。

(2)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执法力度不够。2007年新修订后的《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有些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加上我师兽医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执法队伍是由原团场兽医技术人员组成,他们熟练掌握兽医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对的基本防疫法规,但对进一步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农业行政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不熟悉,学习还不够深入,相应知识掌握还不够,因此在监督执法中,常常发生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一些薄弱化倾向,出现执法程序不到位、制作文书不规范等,或适用法律条款错误等现象。

(3)师团两级实验室疫病监测体系还不能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执法人员对养殖生产环节的防疫监管还不到位,产地检疫流于电话报检、检疫员不到场入户实施检疫的形式,团场没有设立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

2 十二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对策

2.1 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 对照法定要求,进一步完善符合法定要求的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特别是成立的团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切实落实检疫执法工作的合法化。并严格依法规范和加强检疫队伍,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实践证明,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决定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以农业部制定的“六条禁令”为核心开展作风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政治敏感度。定期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培训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相关部门颁发结业证书。开展职业道德、勤政廉政的教育和培训。

2.3 强化防疫监管水平,提升动物卫生监督监管能力 强化动物检疫监管,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是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中之处,也是对我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内容,因此,严把检疫关口,应做到“五个到位”,把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首先,人员管理到位;其次,台账规范到位;再次,监督管理到位。

最后,坚持“四不准,一处理”到位。第一,首先各团场要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场所,使病死动物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第二,要及时排查动物疫情,对染疫动物坚持做到单位和个人不收购、不宰杀、不转运、不制售,严格在官方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到位。

总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兽医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今后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要从改善卫生执法保障机制建设入手,建立适应本师卫生监督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优化执法力量资源配置,优化疫病监测实验室的资源配置,强化人员培训,挖掘执法力量潜能;建立科学、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法规体系。抓好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抓好执法检查,及时纠正执法人员的执法错误。形成对办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机制;从根本解决执法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的弊端,把一切执法活动都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保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执法的权威性,真正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动物性食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2005.9.19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农业部兽医局编著

[3]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 农医发[2011]28号

第5篇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解决方法

前言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由于机构设置不到位、机构高度整个导致职能繁杂、条件保障不到位等,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产生了阻碍。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问题,也强调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1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问题

1.1 机构设置不到位 突出表现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设置不到位。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编制核定过少或未设,人员编制实际到位数不足,执法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承担工作强度的需要;部分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还不是独立的法人,存在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的问题;还存在检疫工作由乡镇兽医站人员(雇佣)承担情况,其实际上是不具备动物检疫的法定资格,导致执法监管难以依法有效落实;目前各乡镇站在编人员大多年龄偏大(50岁以上5人,占56%),新老人员更替无法落实,在编人员退休后,乡镇站将面临无在编人员的窘境。

1.2 机构高度整合导致职能繁杂 该所因3个部门合设,在履行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职责同时还需组织、实施数万牲畜、10余万只禽类、多个病种的强制免疫、疫情调查、疫病抽样监测、临床诊断等工作,还包括承担生鲜乳监管、兽医医政、药政及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其中部分工作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一岗多责导致人力分配与实际工作强度间矛盾突出。

1.3 执法人员素质不到位 目前,基层执法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法律知识缺乏、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少数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甚至存在违法执法的问题。现今,该所及乡镇分站所有在岗检疫人员25人中本专业正规大专以上人员只有9人,占36%。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水平的瓶颈。

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1)动物卫生监督作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促进畜产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提升兽医工作、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好坏将直接体现畜牧兽医系统的风貌,监督人员一举一动将直接影响畜牧兽医部门在群众中的整体形象。(2)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不断创新动物卫生监管机制,“以监促检、以检促免、免检监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起到了关键作用,成效显著,为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对于及时发现、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避免传播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3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对策

3.1 落实体制改革要求,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对行业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由于多层次改革不到位的拖累阻碍了要求的满足,严重地影响了行业的执法地位和形象。目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畜牧兽医系统目前唯一的一支专业执法队伍,是推进畜牧兽医依法行政、保障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中坚力量,因此,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必须搞好机构和队伍建设。

3.2 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通过加强检疫监管,排点领域、完善追溯体系、开展警示教育、正确宣传引导等措施,始终保持对养殖、屠宰环节非法添加违禁物的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时刻不放松。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2)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从事肉食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其经营规模依照“抓大促小抓源头”原则,实行风险等级管理。一是认真落实动物及其产品购销台帐登记制度。监督辖区内各宾馆、饭店,学校、食堂建立用肉制度,签订用肉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固定工作人员把好肉品关。在市场购进肉品时要到所在市场检疫室开具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做到证物相符,随货同行;对每天购进的肉品进行详细登记,注明购买日期、品名、数量、产品来源、检疫标志、检疫证明、出厂(场)日期、经手人等项目。(2)加强用肉监督检查。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定期、不定期到辖区宾馆、饭店,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检查,查物验证,查验《动物产品经营(加工)登记簿》、回收检疫证明。对宾馆、饭店,学校、食堂购买的肉品实现从产地、屠宰到加工的全程检疫监督管理,对所有肉品进行追根索源,确保肉品检疫质量,确保市民肉品消费安全。

3.3 深刻领会动物卫生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的概念 评价体系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制定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指标,通过对动物卫生监督各环节工作的量化考评,整体评价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对工作中出现的亮点、先进经验加以认真梳理,并向本区域广泛推广,对制约当地工作发展的问题,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及时整改,以达到全面促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整体发展的目的。

动物卫生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程序为: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实地进行绩效考核――专题考核评价分析――形成考核工作报告――结果运用。

第6篇

2012年3月底,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制工作研讨会,兽医局有关领导根据近几年《动物防疫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在会上强调指出,动物卫生立法工作要随着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断创新,抓紧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人根据长期从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积累的感受和认识,结合国内外相关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就创新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律制度进行了粗浅思考,提出动物卫生监督应全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初步构想,并对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简要概述,供同行在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时借鉴参考。

1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准入制度已成为政府管理市场和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为适应国际贸易需要,依据各自的职能,对参与市场的主体(单位或个人)和客体(产品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主体和客体才准予进入市场,以提高参与市场的主体的素质和客体的质量。因此,为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参与者的素质和保证进入市场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应全面建立我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即为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才能允许其进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对具备规定来源的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允许其进入市场流通销售的一种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制度[1]。

2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特点

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突破现有法律规定的创新性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2.1强制性即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时,必须得到有权机关的行政许可;进入市场流通销售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符合规定条件,并取得准运许可。

2.2实用性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在吸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借鉴质量认证管理理念及HACCP质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动物饲养方式的现状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许可要求。要本着既要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又能让大部分单位和个人经努力可以做到的标准设置。

2.3渐进性这种制度的设置,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能通过不断调整市场准入条件的办法来不断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安全动物、动物产品的需要。

2.4直观性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通过使用特定的证明、标志、标识来简单、直观地表达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以方便消费者鉴别、辨认,方便管理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3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

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行政许可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3.1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及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即对于具备规定条件申请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准予其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某项活动;对具备规定来源的动物、动物产品发放准运证,准许按规定运输,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准运输。

3.2对离开产地进入流通渠道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强制检疫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未经检疫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准进行流通。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必须附有检疫合格证明;生产、加工、贮藏、经营和运输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3.3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动物产品统一使用检疫合格标志、标识制度。对经检疫合格,进入规定市场进行销售的动物产品,必须附有统一的检疫合格标志、标识,没有标志、标识的,不准进入相关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提高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4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步骤

4.1完善法律制度市场准入,法律先行,要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必须有坚强的法律作后盾。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分类标准、准入条件等是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的前提和基础。要突破现有法律的约束,制定养殖管理办法、养殖场、屠宰场分级管理办法等,明确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明确相关区域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的规模、数量,明确养殖场、屠宰场的分级依据,明确不同级别养殖场、屠宰场(省级场、市级场、县级场、乡级场或AAAA场、AAA场、AA场、A场)生产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不同区域流通销售;制定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管理办法,明确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的资质条件,明确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所具备的条件等[2]。

4.2实施行政许可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对申请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发放许可证。

第7篇

一、工作目标

针对动物防疫条件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户),开展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县畜禽养殖环节的生产行为,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及畜禽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户)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疾病,有效防范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要求

(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按照相关法律开展畜禽养殖监管工作,重点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存栏万头以上的家禽养殖场进行监管,做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现场审核、畜禽养殖场管理档案建立等相关工作。

(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积极配合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做好相关工作,一年内要对该管辖区域的畜禽养殖场(户)进行两次以上的现场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发现动物防疫条件不合格的要督促整改,及时上报各乡镇养殖情况最新动态,并及时更新畜禽养殖场管理档案。

三、监管内容

1、在全县范围内“瘦肉精”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瘦肉精”检测工作,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检测每半年检测一次,全年累计检测不少于400头份,沙丁胺醇检测不少于100头份。检测方法以盐酸克仑特罗快速诊断试纸条、莱克多巴胺(尿液)胶体金法和沙丁胺醇金标快速检测卡检测为主。对检测不合格的生猪要及时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2、强化畜禽养殖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倡导使用环保型饲料,指导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提高畜禽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与养殖户签订《县农业局关于加强病死猪管理工作责任状》。

3、加强病死猪源头管理,对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猪场进行现场监管,由各乡镇干部配合落实养殖户具体实施情况,对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没有建立病死猪处理记录档案的猪场,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进行整改,并督促这些猪场建造化尸井或化制池,确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8篇

关键词 病死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现状;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55-01

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是指为了防止病原扩散,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进行处理。养殖过程中因病死动物无法完全避免,必须实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保障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惠农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现状

1.1 认真开展无害化处理机制宣传月活动

举办培训班3期,发放各种图文资料1 400余份、宣传挂图340余张,悬挂宣传标语24幅,接待咨询群众650余人次,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3个月,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共签订《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承诺书》62份,发放《关于加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一封信》320余份。

1.2 加强养殖、屠宰、运输等环节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对检查中发现的随意丢弃、不按规定处置及未建立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档案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要求立即整改,完善处理档案,有效防止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引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对辖区内12家规模养殖场不建立置档案的行为下发了《动物卫生监督意见书》。2015年惠农区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7 645头(只、羽),其中生猪127头、牛513头、羊4 881头、家禽2 124只。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

动物病死后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不按规定处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1-4]。

2.2 处置不规范

养殖户缺乏无害化处理常识,常出现掩埋不深、消毒不严、处理不彻底的现象,甚至随意丢弃和加工食用,致使环境污染严重的同时,也留下疫病防控隐患[1-4]。

2.3 处理成本偏高

动物养殖过程中,动物零星病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采用掩埋处理。由于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往往将病死动物私下处理,不上报,也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加上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无专项经费,致使无害化处理工作滞后[1-4]。

3 对策

3.1 加强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在加强《动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宣传随意处置、出售、加工和食用病死动物的危害性,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4]。 3.2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定期巡查;公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电话,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打击乱丢、乱抛病死动物、动物产品的行为,并按《动物防疫法》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1-4]。

3.3 规范运行无害化处理工作程序

进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时,要严格执行《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动物病死后,养殖者应立即上报,并进行临时看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立即派有资质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所[1-4]。

3.4 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处理正常运行

无害化处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养殖户无法承担全部费用。若政府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既有利于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也保证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4]。

3.5 建设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处理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保险联动、集中收集、统一处置”的原则,实现“多品种收集、封闭运行、全程监督、全区域覆盖”的目标,通过建设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集中无害化掩埋场、乡镇(街道)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点和规模养殖场(畜禽屠宰场)收集点,建立起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处理体系,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集中无害化掩埋场、动物卫生监督所、养殖业主、保险公司四方联动的无害化处理日常运行和监管机制,提升无害化处理水平,构建基本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环节的长效无害化处理体系。

3.5.1 建立完善的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收集体系。养殖业主及时向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报告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涉及保险业务的并同时向保险单位报案),乡镇中心接到报告后,及时联系收集点工作人员,收集点工作人员合理调度收集区域所有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并开出收集单交付养殖户,养殖户签字认可。定点屠宰企业定时将生猪病害产品自行送到收集点。填埋场动物卫生驻场监督人员对收集点收集的数量及时如实开出收据,收集点工作人员和填埋场负责人共同签字认可。实行月报账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当月无害化处理情况。

3.5.2 建立联动的保险机制。养殖业主负责及时报告畜禽死亡情况,已投保的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并妥善存放畜禽尸体;保险公司负责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勘验、保险理赔工作。在接到养殖业主报告后,及时通知填埋场收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并向动物卫生监督所通报查勘、理赔情况。填埋场出具加盖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印章的《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收集单》是进行赔付的必备依据。

3.5.3 建立工作监管体系。从事畜禽养殖的业主及运输经营者是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主体责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养殖和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的监管。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对违法弃置在城区以外辖区内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5]。

4 参考文献

[1] 徐丽芳,张庆林.惠农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9):10-11.

[2] 罗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四川畜牧兽医,2009(10):16.

[3] 秦瑞英,常杰.病死动物尸体存在问题与建议[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8):40.

第9篇

Abstract: Basing on SOA design, the animal sanitation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Baoding animal quarantine are realized and the daily work records and statistics of law enforcement and supervision staff.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based on SOA and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object and ORM、Cache、Web Service technology and at last, the animal sanitation supervision system is realized.

关键词:SOA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设计;系统分析

Key words: SOA animal sanitation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systemat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38-01

1系统概述

本系统主要包含常规监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和进京动物检疫数据采集模块。

常规监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功能为月、年常规报表数据的上报和统计。各区、县通过网络系统将报表数据上报到后,系统自动统计数据,进行求和、汇总等操作,同时还具有报表上报提醒、报表打印、导出、统计图等功能。

2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在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方面主要有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动物溯源系统”,此系统采用二维码作为动物耳标上的电子数据标识,采用IC卡作为动物检疫数据流转的载体,采用GPRS广域无线通讯作为机读设备与数据库信息通讯的网络。

3SOA系统架构

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交互的人为依赖性。

SOA架构在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3.1 实现基于SOA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进京动物检疫数据采集包含如下子模块:①票据使用情况数据采集:采集进京动物产品的检疫单位、被检疫单位、产品票、消毒票等相关信息,实现统计汇总功能。②动物产品输送情况数据采集:采集进京动物产品的运输票、目的地、重量、头数等相关信息,实现统计汇总功能。

3.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对象关系映射技术(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ORM):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今企业级应用开发环境中的主流开发方法,关系数据库是企业级应用环境中永久存放数据的主流数据存储系统。对象和关系数据是业务实体的两种表现形式,业务实体在内存中表现为对象,在数据库中表现为关系数据。内存中的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和继承关系,而在数据库中,关系数据无法直接表达多对多关联和继承关系。因此,对象关系映射(ORM)系统一般以中间件的形式存在,主要实现程序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

缓存技术(Cache):SOA在带来高灵活性和业务敏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性能问题。设计良好的缓存机制可以减少分布式环境中相当耗费资源的远程服务的响应时间,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

4系统研发方案及难点

4.1 研发方案

4.1.1 基于SOA的动物卫生监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①建模:收集保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需求,对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然后再进一步优化,形成未来状态业务流程。②组装:使用相关技术实现服务,通过编排和组合实现业务流程,以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③部署:将组装好的业务流程部署到运行环境中,并对外。④管理:对运行中的服务和业务流程进行监视和分析,以保证它们能正常运行。

4.1.2 开发技术平台选型。虽然SOA不依赖于具体的技术,但是选择一个好的开发平台对系统的实现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有Java 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和微软的.NET技术两种。

.NET包含很多具体的技术,其中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是Microsoft为构建SOA提供的分布式通信编程框架,是.NET Framework 3.5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开发者能够建立一个跨平台的安全、可信赖、事务性的解决方案,且能与已有系统兼容协作。WCF可以支持的协议包括TCP,HTTP,跨进程以及自定义。安全模式则包括SAML,Kerberos等多种标准与模式。也就是说,在WCF框架下,开发基于SOA的分布式系统变得容易了,微软将所有与此相关的技术要素都包含在内。

系统采用.NET Framework 3.5作为技术开发平台。服务器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系统的开发过程采用敏捷软件开发方法。通过频繁的迭代和交付、完善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措施保证系统开发质量。

4.2 工作难点

基于SOA的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实际开发工作中具有以下难点:①服务的设计。构造服务最大的难点在于服务粒度的定义和选择,服务粒度与流程的细化程度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水平越高,流程会不断地优化和细化,也就要求服务可以暴露越来越细致的功能,服务粒度也要越来越细。因此系统服务的设计要考虑到业务管理的变化。②突发性报表的管理。突发性报表属于非常规性报表。表中的字段均不确定,统计汇总信息也不确定。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可以自定义的报表系统来进行突发性表报的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

5系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