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09:20:30
导语:在中专学生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激励机制;提升;以人为本;学分制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日益普遍,加之当前中专学生就业困难,导致中专学校生源素质下降,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很大,简单的严格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养成自律意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新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如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进取意识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所谓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亲近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中专学生管理,提出以下几点:
一 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实施学分制
目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良好的家庭背景及新的“读书无用论”使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只靠传统的严格管理方式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于受到“知识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中专学生个性明显,渴望得到学校及家长的认可和鼓励,当今社会不再需要“填鸭”式教育下的高分低能学生,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此我们决定实施学分激励的方式。不再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更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一贯表现以学分的形式予以考核记录,对于综合学分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使学生能够扬长补短,学有所长。
二 实施兴趣激励,开展各种学习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
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已成为现在中专学生的通病,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活动,包括体育、文学、文艺、医学技能等几大类,目的是给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特长、树立自信心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生活在集体中的充实感和收获后的愉,从而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促进思想认识和人生观的转变。
三 实施情感激励,尊重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管理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一个有效方式,有位诗人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以真情投入来感染学生。现在的中专生正处于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从依赖成人逐渐走向独立生活的心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他们常常表现出思想多变、感情易冲动、控制能力差等特点。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避免情感投入的盲目性。其次要建立亦师亦友、亦生亦友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面前要放下架子,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与学生交往,进行心灵沟通,在思想上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这样才能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学生才会主动接近老师,敢于讲心里话,乐意接受老师教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学校管理者只有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 实施榜样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的一面旗帜,他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励,教育,简便,并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其他激励他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奋进之帆。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和自信心,也达到了我们的管理目标。
五 实施荣誉激励,让先进学生闪光。
在量化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奖励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荣誉激励就是诸多奖励方法中的一个。所谓荣誉激励,就是学校对在学习与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作出较大贡献的同学给予认定。给予相应的荣誉,以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以先进带后进,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这种荣誉激励,可以使优秀学生巩固取得的成绩,进而争取更大的进步;让落后的学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
六 实施目标激励,调动学生积极,
目标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目标激励模式可分为信仰目标激励、道德目标激励、成功目标激励。
1 信仰目标激励中,信仰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政治信仰、等。信仰激励模式一般为在学校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时,使信仰目标借助相应的话动体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
2 在道德目标激励中,管理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道德激励模式,一般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橱窗宣传、主题班校会、先进事迹介绍为学生树立道德目标提供参考,并通过批评教育、适当惩戒等形式对没有达到道德目的行为进行纠正。
关键词:学生管理;文化宣贯;践行措施
Abstract: A new rou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econom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eighteen" proposed becomes the cor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To cut the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 pulse,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propaganda, realize and develop the cultural heritage, let the students i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overall fullness.
Key word: student management; culture and practi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7
自十以来,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了方向、指明了道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切入到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大中专学生培养成实现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团队,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具体目标。学校文化管理的推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发挥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特殊作用;二是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及其主导作用;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大中专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文化管理过程中对大中专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部分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主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自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学校文化管理要求学生在实施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学校文化管理的价值性、知识性、合作性等,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共进。但就学生而言,仍有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薄弱,不能合理地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较突出的个性缺陷,未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自身管理功效。
2、大中专学生文化管理的形式与方法
2.1 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校园精神是学校文化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信念,是学生奋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学校塑造以办学目标、教育思想等为主导的精神文化,使学校的人、事、物都要承载学校的精神文化。学生便可以更全面接触学校文化,在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感悟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提高自我管理的质量。
2.2 强化自我管理的理念
学校明确学生是目前学校管理的主体,与学生形成互动关系,促进学生民主参与学校事务,不断引发和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激起他们积极进行自我管理的动机和需要,增强自我管理的原动力。
2.2.1 加强引导大中专学生利用校园资源
学校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和掌握学生利用校园资源的情况,及时提供最新信息,使学校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从新生入学开始,引导他们掌握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学生在掌握利用资源的方法后能更快地适应大中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如选择选修课,学校利用图书馆、校园网、教务选课培训系统、社团活动等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学生接触利用这些资源实践自我管理。在适应学习生活后,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使他们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自我整合学校资源,从而形成独立个性的自我管理方式。
2.2.2建立建全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它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建立建全学习共同体,能让学习者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将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相互交流探讨,选择合适的学习组织形式,保证学习者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大中专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2.2.3丰富大中专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
学校为学生自我管理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尽力提供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和必要的场所,完善和巩固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学生公寓和网络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运作,突出自我教育约束和自我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型的组织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独当一面,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管理的能力。
2.2.4大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
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研究,加强由专业咨询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学生本人组成的,从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等多层次立体服务网络的建立健全。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教育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外部环境,确立自我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评价指标并付诸于行动;能使学生了解自我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保证身心健康发展;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3、大中专学生文化管理的内容、形式与重点
3.1传统文化与当下先进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
校园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当下社会,充斥着各种思潮,学生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同样的文化,不同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意境。我们在学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不拘泥于形式,把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进行结合,开展各种文化宣教活动,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和评判,鼓励交流,让各种文化在学生之间产生交流、共鸣,并且由专门的教师去指点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新老文化及其背景。
3.2加强有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做人文文化体验
先进文化是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校门直观感受。有些理工科学校学业重,学生很少接触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造成学生对社会、对各种文化的无知,我们提倡让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科学,走出校门学习文化。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体验人文,要不拘泥于形式,也要求教育者自身具有对文化的比较透彻的认识以及科学的灌输方法。20世纪9O年代以来,学校文化管理成为教育改革新的生长点,成为学校发展的新阶段的明显特点。学校文化管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新理念、新策略,是知识信息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专业共同体的管理。为学校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3.3以网络平台和学校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教育和知识渗透
网络是21世纪最大的信息载体,课堂上的时间是不足以将千年文化、百家思想和先进思潮都传输给学生。通过网络的巨大信息平台,让学生们找寻感兴趣的文化理念,并且扩展成课外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课内交流,课堂上提纲挈领,课外挖掘补充。有些文化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可能比课堂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将一些优秀的文化网站介绍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来推荐优秀的文化网站,并且让学生自己点评这些网络资源,就可以无限放大学校文化教育的课堂了。
关键词:学校管理 问题 对策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影响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摆在各中等专业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1.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
大部分中专生对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念模糊,他们对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若明若暗,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所以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有一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也较差,凭个人意气用事,唯我独尊,抽烟、酗酒、追星、扮酷现象随处可见;还有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创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图慕虚荣,不思进取,生活上过于高消费,在他们身上找不到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2.求知主动性差
据社会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认识不足,学习上缺少压力和动力,大约有80%的学生不明确学习的目的,不知道将来自己在社会上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设想,学习缺乏方向性。有5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学习,求知的主动性差,上课睡觉、旷课现象严重。
3.心理承受能力差
部分学生内心空虚,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问卷调查表明,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原因,使性格内向的学生感到精神郁闷,情绪低落,空虚孤独,听不进家长和老师批评劝告,不能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失败与挫折常常苦闷,忧虑抑郁。一部分外向性格的学生则争强好胜,感情用事,常以暴力改变压抑心理,一些看来平常小事则诱致打架斗殴。对学校、老师批评教育不以为然。
4.不良习惯与日俱增
中专学生一般在15~20岁,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心灵上的迷乱期,自我约束能力差,旷课、逃夜、打架斗殴、赌博、考试作弊、无理取闹、敲诈等恶习和违法犯罪行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不健康录相、书刊、网络的影响,面对不良诱惑,容易模仿跟风,容易造成价值取向的倾斜、扭曲。
5.就业焦虑感尤其明显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使得中专生一入学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负担,对就业产生焦虑的心理,这也是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学习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消极和逆反心理。
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1.伦理化管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根本途径
伦理化管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以学生主体自律为主、管理者监控为辅的管理模式的动态过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建立伦理化管理机制,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得到师生认同。学校管理纪律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动,学校要利用伦理化管理,在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伦理化管理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尽展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社会影响力,为将来就业开辟途径。
2.构建学生素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人才素质要求多元化的发展,过去传统的以学历、档案为主来评价人才的方法不能把人的能力、个性、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素质全面地反映出来,不能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因此,传统的评价人才的方法已不再适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评价必须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评价的指标体系表现了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变化,尽全力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鼓励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和努力。
3.以市场需要为中心拓宽就业渠道,彰显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个性,鼓励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培养自己。在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又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网络,及时准确了解市场动态,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对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强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政工干部队伍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校规校纪,合法、合情、合理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要想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双向思维,不断参加业务学习,努力打造一支有威慑力、有说服力、有魅力的政工干部队伍。这对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5.建立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
如例会制。每周一次的学生干部总结例会。每周一次的班级班会制;每月一次的学生管理通报例会制。学生个人操行评定制、奖罚制、先进班级和文明班级考评制、学生先进个人考评制、文明宿舍考评制。星级学生评比制、学分制,等等。
6.加强学生法制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板报宣传、问卷调查、党工团活动等形式加强有关教育,如《中专生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如,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并定期通过放映有关内容的教育影片,开设知识讲座,举办图片展,开展辨论、演讲、征文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工作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校才能在严峻的挑战中破浪前行!
参考文献:
[1]略论伦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绩效.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2]素质评价模型及其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中专生;班级管理;四项转变;成才
每个中专生都有一个“小宇宙”,要想走近他们五花八门的内心世界,班主任“以一敌几十”的能量太有限。这样管理起来,不少老师觉得自己是书童,是保姆,是清洁工。最终精疲力竭,收效甚微,就像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为了能够轻松管理,必须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教师抓宏观,以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运行。具体说来,教师可尝试如下四项转变。
一、变“追求先进”为“淡泊名利”
班级的常规管理关系到班级和班主任的荣誉。于是,为了名誉,许多老师凡事亲力亲为。如搞卫生,从布置到监督,甚至和学生一起干。长此以往,不仅劳动委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且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出现老师不来,学生就不搞卫生的情况。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学生,不要怕最初的成绩不好,影响班级评分。坚持下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良多。
二、变“苦口婆心”为“少管少教”
许多班主任常感觉工作烦琐劳累,那是因为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当作了班级管理的主体,把学生当成了客体。干涉多、灌输多、管束多,学生自我表现空间狭小有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完全被束缚。老想着办法管学生,结果越管越乱,越管越累。尤其是我们中专学生,问题多、习惯不好,越管学生越无能越反感。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做事,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梳理和善后。如影随形、亲密无间并不一定是师生的最佳相处状态,师生应当保持一定距离,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
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教师往往苦口婆心,恩威并施,步步紧逼,学生则左耳进右耳出,效果差。绝大多数学生本能地抵触居高临下的说教。所以我们要少说教,多感染;少唠叨,多忠告。学生听不进去的时候不说,学生知道的事理不说,学生有悔意时不说,用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我曾经带的模具班有个学生,经常旷课,打架。有一次体育课没去操场上课,他在教室里为抢电视频道跟同学打架,致使另一学生受伤。事发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带着他到医务室看被打伤的同学。后来他写了张纸条给我,表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很对不起同学。自那以后,他不仅再也没打过班上的同学,而且经常维护同学、维护班级。这让我深深感到学生内心是有杆秤的,让他自己领悟比说教有用得多。
三、变“包办处理”为“交付处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有的是学习人才,有的是交际高手,有的擅长做事,有的擅长管理。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任命班干。对班集体情况要心知肚明,其余事情交付班干执行就可以了。这样教师既轻松,又培养了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提出“人人都是班干”的主张,轮流担任“值日班长”,让所有学生都试着管理班级,增添学生的责任感和班级凝聚力,真正把管理权和解决问题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潜在的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所带的英语班女生居多,总人数不多。从入校开始我就有意观察学生,任命班干。从日常管理的小事教学生怎么办事,让学生想想怎么做,学生也会触类旁通。遇到紧急情况,一般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向学校各方争取更多的权益。同时我还提出了“人人都能独当一面”的主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长此以往,学生越来越能干,教师也自然越来越轻松了。
四、变“遵守规则”为“民主约定”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事务繁多杂乱,制定好的规则更不可少,校规班规往往让学生感觉被动。班规制定上,应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让学生做到“遵守自己定制的约定”。这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对班级更有责任感,使班级民主管理有章可循。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规范”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必要约束,学习、成长靠的是自己,而不是教师强加的。这样,就能达到“无师自治”的境界。
我所带的班级班规都是学生开班会民主讨论决定的。我们的班规不需要强调他们记住,他们已经了然于胸。如果遇上学生违反纪律,就会有其他学生站出来指责,这样就有了良好的班级舆论。用舆论这种精神的力量去约束学生比单纯地规定,学生要自觉得多。学生自觉了,教师也就轻松了。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抓宏观重点,其他交给学生处理。既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减负,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责任感,为中专学生特定的培养目标——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这么一举多得,教师偷偷“懒”又何妨呢?
参考文献:
[1]娄强.践行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J].科教导刊,2012(1).
[2]崔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班级管理自动化[J].教学与管
关键词:人才流失 职业规划 顶岗实习
有关数据显示,人才的稀缺使酒店业成为人才流动最快的行业之一,流动率平均达到30%,有些酒店一线员工的流动率甚至高达40%。人力资源专家指出,一般来说,正常的企业人员流动应该在5%~10%。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流动率也不应超过15%。由此可见,酒店业人才流失严重。酒店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深层次的原因。但是,作为中职学校我们不用过多纠缠这些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探讨,作为职业学校,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酒店储备人力的基地,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使学生流失减少。
首先,作为学校,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不同,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学生虽然报了酒店管理专业,但是由于涉世不深,对这一专业缺乏了解,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传统的、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在酒店就是做“服务员”,做“伺候”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学校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时不能用灌输、说教的方式,而应该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例如,每年五六月份招生的时候,我们学校会请在校的学生当“导游”、“解说员”,带领即将毕业的初中生了解我们的学校;新生报到时,同样有学生做“向导”、“服务员”帮助新生拿行李、办理住宿手续等。2009年新学校建成以后,校长要求学生和老师每次在食堂吃完饭都要把餐盘拿到食堂工人刷洗餐盘的地方,而不是吃完饭一走了之。三年时间,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学生工作处也有一项特殊活动,叫“校园服务令”,就是让犯错误的学生通过打扫卫生等为他人服务的方式得到惩戒。这既是一种惩戒,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教育的方式。在这些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就把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改变养尊处优的习惯,形成吃苦耐劳、服务他人的理念,从而影响到他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可能学过一些浅显的有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但是,中专学校的学生文化课不扎实,到了中专学习阶段,我们的政治课、语文课还要发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专业课教师也可以利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让学生理解并亲身模拟、体会一下大家相互服务,相互合作的乐趣。比如我们在很多实训课中,都是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的,最后评价打分也是按组来的。这样学生既有了竞争意识,又有了与别人合作的意识。
其次,学校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很多学生刚开学听了几节课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们不是报的酒店管理吗,我们将来要做管理。怎么天天讲这些?学这些?你们招生时骗人。”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报专业的时候,最喜欢报财会这种将来可以坐办公室的专业,有的学生虽然报了酒店管理专业,可是,他们梦想着一毕业就到酒店做部门经理这种管理工作。这个时候专业教师、班主任甚至学校都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学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帮每位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每位学生性格有很大不同,有的人适合做客房,有的人适合做前厅,有的人适合做餐饮。老师要和学生一起规划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可以采取让往届的毕业生,已经在酒店中做得比较好的甚至做到管理岗位的毕业生来开座谈会,这些师哥师姐的经历对在校的学生更有说服力。也可以请酒店管理人员来开座谈会,因为几乎每个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们的职业经历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最后,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抓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酒店在旅游旺季、节假日、双休日这些时间用工比较紧张,所以,学生在第三年顶岗实习前都有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到酒店打工的经历。不管是这些短暂的打工经历还是第三年的顶岗实习,都会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影响。有些学生正是在这些打工和后来顶岗实习的经历中放弃了从事酒店行业的念头。因为有些单位用人不规范,和学生发生矛盾,学生的某些不满情绪和心理没有得到很好地调节,致使他们对于将来从事酒店行业没有信心。因此,我们的学校必须和酒店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平时打工和顶岗实习时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酒店实习,酒店要把实习生跟其他酒店员工平等对待,同时,学校也不能撒手不管,要及时跟踪这些学生,解决他们思想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学校和酒店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用工流失的局面,使酒店行业用工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马淑卿,魏晓露.酒店人才流失与对策浅析.中国商贸,2010(14)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关于问题学生,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智力一般的,一类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类是纪律涣散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冷淡与歧视,缺少理解与信任。在我刚当班主任时,往往带有歧视性的对待问题学生,在排座时,要么设专座,要么设隔离带,有时用游击式呵斥:一会儿坐这儿,一会儿做那儿,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这些问题生就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仅影响了个人进步,也影响了全班的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将来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侧重问题学生,研究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对问题学生的管理上,要切实做到抓在实处,管在要处。
一、教师应树立博爱的教学思想
所谓的博爱就是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遵循公平的原则,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一视同仁,对于真正的特殊需要的学生,在采取措施时,更应该注意该学生的心理,不能让他(她)感受到这是老师针对他(她)采取的严厉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逆反心理,真正造成“问题学生”。问题生的心像久旱的禾苗迫切需要教师播撒的爱的甘露,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诚的师爱能使后进生进入情景?老师播撒的爱心,用真情的语言,打动人的行为,触动感情点,就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达到与后进生情感交融,就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达到与问题生情感交融,心理沟通,从而使问题生达到热爱老师,同学和班级体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使问题生在集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新课改的今天,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尖酸的批评、一句刻薄的话语,会使一个进取中的学生心灰意冷;同样一句尊重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可以唤醒一颗自卑、沉睡的心。让我们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多一些宽容。从教育机智看,给学生一个台阶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让他走出尴尬的境地,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自尊,引发学生自悟,这就是宽容的美丽吧?
在做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时,除了老师的个别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得忽视,就是依靠班级体的力量。因学习成绩下降或其他挫折而导致在心理上出现障碍的问题生,特别需要集体给予温暖的力量。班集体的暖流可以温暖受伤的心灵,振奋受压抑的个性,给问题生以信心和力量,当问题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时,就会忘掉孤独感,消除对集体对同学的厌恶感,自觉地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注意学生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利用问题生身上的闪光点是促成问题生进步的突破口。问题生的转化过程,就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扩大的过程。问题生的长处与短处交织在一起不易被发现,班主任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生的长处,发现问题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发光,使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消除自卑感的心理障碍,迈出前进的步伐,这是做好问题生转化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四、给予机会,激励进取
多给问题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品尝获得成功喜悦的滋味。实施转变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以期待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后进生也不例外。问题生同样具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由于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赞扬,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更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当老师的要充分理解他们这种愿望和心情,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时,点滴的进步就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尊、自信,从而逐步培养起乐观进取的心理素质。
五、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学生”的出现,是日常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学中实行“一帮一”的帮教帮会活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对于难于理解新知的问题生,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和课后多加辅导,让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的帮教帮会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另外,精心为问题生设计家庭作业、课堂练习,对后进生的作业降低要求,使后进生能够有能力做出来,而不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且对问题生还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反馈、补救。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并为问题生创造机会,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问题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班级中建立师生共同的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并师生共同监督实施,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他(她)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最大限度地避免“问题学生”的出现。
六、家校互动,和谐教育
学困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主动性差,甚至厌烦学习,逃避学习。调动积极性这把转差“钥匙”的关键是要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同样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自己同样也能取得成功。然而,许多学困生本身比较自卑,在班上总是感到抬不起头来,总是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创造机会,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给他们创造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让他们用自己的闪光点赢得同学们和老师的尊重。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批评指责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学困生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孤独、烦恼又不便诉说的心理特征,他们更加渴望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不要说冷眼相待,讽刺挖苦,有时教师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会伤害到他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更加悲观、消极。一定要不失时机地给他们好的期待,一定要让他们产生自己努力也能学好的信念。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用权威的谎言实验,创设了著名的“期待效应”。期待效应的核心是“给期待对象以特别的关注与喜爱(通过暗示或明示),并以此来刺激期待对象积极的行为反应,进而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作为教师,期待学困生会学好的前提是,我们要给予学困生自己会学好的心理暗示,要给学困生正面的、积极的期待,同时,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否则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反面运用期待效应,制造了学困生、过差生。
一、酒店管理专业从业特点与现状
1.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是对所有即将从事酒店业的大学生一句最凝练的经验忠告,这是对酒店管理工作现状最契合实际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体运作、相关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基础做起,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从基层做起,可以紧密地接触客户,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体力关、技术关等,要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2.酒店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国内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酒店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2010年,星级饭店达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数量达到5.5亿间;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新建酒店增速约为13%。“十二五”期间,随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品牌细分化道路,酒店业发展潜力无限。法国雅高集团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酒店业尤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仅北京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将在50万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业内一项调查显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但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其中进饭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数为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一年内流失。导致酒店专业大学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酒店产品自身特点的要求。酒店产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程序更复杂,质量的保证更艰难,而这几乎都取决于酒店服务员自身的性格、服务技巧以及应变能力。因此,酒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更要有较高的情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知识经济的渐入佳境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现代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多家酒店的总经理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质、高学历管理人员的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
2.高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根据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训练、教学实习、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与工作岗位在技能上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过度强化使大学生对从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定位,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对从事酒店管理相关的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准备和锻炼。进入酒店行业以后,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如此一来,就业前景良好的酒店业屡屡成为就业跳槽率较高的代名词,许多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酒店业,至少不把酒店业作为就业首选。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容忽视,提升职业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究竟都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有何联系,彼此之间排序如何?笔者通过对酒店和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排序,其结果如表一。表中列举的素质指标为20项,大致涵盖了酒店行业基本素质要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各项素质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酒店和大学生都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酒店作为用人单位,其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上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极强”“服从管理、听从安排”“待人热情礼貌”“自律性较强”这些软素质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们排在了前六位。
“业务技能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等专业及业务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间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对于“学历高”则排名最后。综合来说,在酒店企业自身看来,软素质指标是大学生的首要必备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素质,而学历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学历是就业的重要砝码,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软素质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学历是敲门砖,但可能更是就业的不稳定因素。
从学生的理解方面看,学生认为的重要能力与酒店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质指标,学生分别排在了第9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第6位(综合素质较高)和第13位(责任心极强),这些素质都是比较软的素质,容易被忽视,而酒店却恰恰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生最为看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酒店却把它们放在了第二层,供需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细化素质培养方案,做好职业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酒店业看重的软素质指标及早实践锻炼,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渗透和体现,高校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供需”错位,帮助学生及早纠正就业理解误区,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业服务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轻松,而技能的提升却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及足够时间的岗位领悟。依据酒店专业特点及相关素质要求,构建与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在学生实习环节,可以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时间安排,如安排在学期中间实习,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集中实习、双休日阶段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对顾客服务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顺利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
2.系统设置各类课程。现有设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操作技能课等,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课程偏少。针对酒店业的选才标准,在加强对学生酒店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方面的培养外,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诸如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软素质方面的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酒店职业环境。
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而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创造能力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而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三过程:
1.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
好奇是激素。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主要心理品质,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起点。有位伟大科学家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强是学生的特点,而神奇的旅游资源、奇特的旅游者心理现象等均为学生的好奇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朝晖夕阳、海啸潮涌、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成就了自然界无数的奇观异景,造化出千姿百态的壮丽景观,遗留下丰硕无比的文物诗篇、民俗风情与特产,等等。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
联想是途径。联想是回忆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易使学生产生联想,要顺利产生联想就必须克服和防止联想过程中思维的单向性,联想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在新的整体中,根据某一方面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多层次多角度所谓考虑问题。将一些分散的知识内容通过联想归纳形成网络,便于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如在学习《旅游概论》时由旅游者联想到旅游资源后联想到旅游业,再联想到旅游市场,最后联想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如在学习《旅游地理》时由中国的长城联想到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等等。教学实践证明,联想是激发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想象是钥匙。想象力是指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可以说是智力活动的关键,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契机。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认识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人们才能提出假设,进而创造出新的事物来。许多旅游之谜驱使同学们去想象,如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千古之谜金字塔、南极的“魔海”之迷、武夷山九曲溪悬棺之谜、峨眉山佛光之谜,等等。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基点:要求教师鼓励同学在下结论前先作多方面的思考,自己去探究。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具体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因此,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如让学生综合思考上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如何让乡村旅游逐步向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观、健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如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主题?政府应如何扶持农家乐的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合理的独到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条件:灵感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而广博知识是产生灵感思维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直观的、最新的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数据、图表、资料等,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旅游案例,使同学自己能完整地描述出不同的旅游案例及其特征,总结出旅游案例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向,寻找到旅游案例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其它因素之间的联系。如中菲黄岩岛问题引发我国赴菲律宾出境旅游的影响,乡村旅游逐渐红火原因等,使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的融合起来。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是榜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合作学习式、先行组织者等形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无疑激发不起同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更是扼杀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创新性教育的宗旨是通过开展创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如请学生们通过上网、电视、报刊查找收集近年来福建旅游发展的有关资料,分组讨论各地市今后旅游发展的趋势,从而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解放:创造的大敌是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创造就是出新,出新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走这条路的前提则是对前人创造中不合理成分的怀疑和否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学生围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营造竞争的气氛,集思广益,沿着疑虑深入研究,从而获得新发现。例如,学习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后,让学生课后畅想100年后的中国旅游业会是怎么样?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是途径: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既源于教材又多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在学习了地陪导游服务规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古田红色之旅导游服务”的小组比赛,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着创新的火花,让他们从导游服务的准备工作、迎接服务到日常导游服务、送站服务、后续工作全过程进行集体商讨、练习、模拟。训练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自编练习题,要求标新立异,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收获。
3. 在专业实训实习中形成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是广泛的接触社会的实践、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能力。
专业实训实习可以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吃苦头耐劳精神。人才的成功不仅得利于他们的智力因素,更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有些是野外的,有些需要与许多部门联系、各类人员交往。这就需要与困难、艰苦打交道,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养成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精神。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集体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是学生在今后创造性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