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4 05:07:55
导语:在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三亚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消费认知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受时间、经济能力限制,而且旅游往往比较盲目或随意,缺乏计划性。
研究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34.2%的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性、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19.5%的学生虽意识到作用但并未完全认识其重要性。从中看出,大学生普遍注重文化课程学习,对旅游活动没有太多关注。42.3%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度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消费没有确切的概念,普遍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就是四处旅玩。这个比例接近调查对象的一半,客观地反应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的不足。面对旅游消费发展趋势,大学生旅游消费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部分教师或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完全没有一定的认识,4.0%的学生、教师、家长仅注重于课程教学,对旅游消费没有概念。
2.对旅游消费的熟知度不高
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佳时间、景点、优惠等,学生并没有充分的熟悉,熟悉和较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作用的师生不足31%,真正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人数仅占19.1%,与教育标准的要求相差较远。60%对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其中多数为教师。这反应了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意识薄弱,并不熟悉现行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相关内容。8.6%的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值完全不熟悉,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旅游消费环境中,未能体会到大学生旅游消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
3.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一般旅行可分院短途旅行或长途旅行,短途旅行主要指省内市县的旅行,长途旅行泛指国内跨省或者出国旅行。在校大学生受课业影响,进行长途旅行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短途旅行则可以集中在周末或者五一或十一法定节假日。调查显示,选择寒暑假旅行的占40%,选择在周末旅行的占10%,选择不经常旅游的占50%。
4.从众心理突出,更愿意结伴而行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追求潮流和时尚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旅游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多,且同龄学生之间对旅游消费的认知观一致,均热衷于时尚旅游消费,“志同道合”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共性点。例如,调查显示,75%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结伴旅游,与同学、朋友之间以集体旅游的方式参与互动,比如闺蜜游毕业游等,体现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结伴行为。
5.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45%的学生在旅游消费中投入成本较少,除了日常生活费之外,很少投入部分钱用于旅游消费。大学生旅游消费来源中,70.0%的学生是源自于家庭父母支出,仅有10%是凭借个人兼职、勤工俭学等赚取旅游费用。有10.%的学生,对旅游消费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强,这不仅会限制了其参与旅游消费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6.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点因年级、性别、地区等因素而各异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偏好、动机等情况上也不同。
(1)年级因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认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三年级学生的旅游消费消费评估指数要比一年级学生的高出0.1915;教师指导方面的评估,三年级学生平均值比一年级学生高出0.1868;此两项标准对比有 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消费行为的认知水平的差距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判断。年级越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识水平越高;年级越低,因学习经验方面的认知较少,往往参与旅游消费活动越少。
(2)性别因素:消费行为在大学生旅游消费工作中与男、女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大。这说明了男、女学生产生大学生旅游消费,与自我价值评价缺失没有直接或间接性的关联,或者此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小。本次回收的382份问卷中,男女占据比例基本均衡,男53%,女47%,无论是男女大学生,在当前的校园学习及生活中均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旅游行为活动。
(3)地区因素: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消费行为的自我评价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地区学生的消费行为方面评估的差异性显著,农村地区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对大学生而言,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旅游消费意识的形成。本次问卷中,40份有效问卷来自于r村的学生,其普遍存在着受管意识薄弱、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活动无秩序等,整体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状态明显差于城市里的学生。
(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独立院校大学生对于出游的愿望强烈的,但受经济等条件影响,旅游出行计划并未按时实施。出游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寒暑假,时间充裕又自由,一小部分人会选择法定假日、周末、其他课余时间。而且大学生经济不够独立,所以旅游消费水平不高。出游喜欢结伴而行,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家庭情况的学生之间也有不同,大多会按照经济能力以及专业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来定旅行消费计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数量众多,其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他们喜欢冒险、个性、挑战、创新等特点与其他群体不同,所以大学生市场亟待更好地开发,而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就需要旅游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认真了解他们,分析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按照他们的兴趣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达到双赢。
(二)建议
1.旅游部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扶持旅游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为旅游行业经济建设提供多元化保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旅游消M群体,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旅游物价部门可适当降低大学生景点门票费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旅游消费,如评学生票可以打折等,团购优惠等,吸引更多大学生旅游消费者。
2.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项目
优质完善的旅游服务及质量,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好的服务质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学生旅游消费者,他们背后有更多潜在的顾客。此外,旅游景点应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在景点设置,游玩项目开发等方面,要贴合大学生旅游消费者的自身特点。
3.高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高校应结合当地乃至国内外旅游资源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旅游消费活动,以此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做到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比如说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我大好河山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进行公益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消费应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并做到量力而为,切不可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杜炜.旅游消费行为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6-39.
[2]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硕士毕业论文],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2009年.
[3]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4),19-22.
一、引言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445万人次,同比增长9.77%;接待国内游客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7.16%;旅游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20.38%,“三大指标”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6.7、9.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智慧旅游成为当下企业和旅游者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便捷的网络设备及时了解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旅游经济等信息,合理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各大旅游网站的出现为方便旅游者外出旅游、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针对安徽大学生的旅游网站仍然是一个空缺。我们对大学生旅游网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掌握更多的旅游信息,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为网站的建设提供参考,网站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为其提供更经济实惠、高效快捷,更具有人性化的服务。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研究现状
通过CNKI检索发现,搜集硕博论文、期刊等127篇(2006-2015),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调查了解大学生旅游需求(杜江等,2006),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宋佳捷等,2015),总结得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张杰、李竹等,2007年)。
(二)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旅游动机和消费方式的调查(杜继淑、郑惠等,2010年),以及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的研究(张小红等,2009年),得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吴俊珂等,2011年)。
(三)对“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研究,分析现有的较知名的旅游网站的发展现状(陈益锋等,2006年),以及对各网站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吕萌、孙紫君等,2010年),总结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经验(余菜花等,2011年)。
综合来看,大学生旅游网站数量偏少、总体质量偏低,相关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市场调查层面上,很少涉及深层次的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
三、安徽省大学生旅游网站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生的外出旅游动机
大学生在校期间拥有较多的休闲时间,除了有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传统的寒暑假,大约有172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因此,大学生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旅游,并且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多数学生更愿意与朋友、室友以小团体的形式结伴到著名景点去旅游,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促进彼此的感情;还有不少学生为了今后踏入社会,走上岗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因此他们怀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外出游,或者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外出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安徽省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约80%的大学生对旅游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网站的可行性提供了客源基础。
(二)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方式
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自助游的方式旅游,跟团游所占比例较少,其中自助游分为完全自助游和不完全自助游。完全自助游是不需要旅行社参与,所有行程、票务、食宿都需要自行安排;不完全自助游是借助旅行社或一些专业的旅游预定组织或者旅游网站进行订住宿、交通票和门票,其他的则自行安排。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是自行安排旅游中的事项,会通过旅游网站和其他旅游组织等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对旅游网站的依赖程度比较大。
(三)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及频率
调查研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识别大学生网站在大学生旅游活动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消费者对信息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对旅游目的地信息更是看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是上网查询、朋友同学推荐、电视报纸、旅行社传单和其他途径,其中网络在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旅游网站在获取旅游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浏览旅游网站时更多侧重于景点景区信息,住宿酒店信息和票务信息,因此旅游网站提供的信息应当更加注重这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多样性,满足大学生各类需求,以此来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其次是查阅最新的旅游攻略和输入时间、价格等内容寻找商品,可以看出人们再浏览旅游网站偏向于用最方便、实惠的途径获取相关产品和旅游信息,所以在网站中要及时更新各类旅游攻略,不断丰富旅游线路等产品,使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在旅游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要考虑顾客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钱获取到想要的信息资讯。
四、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网站竞争激烈,存在被取代风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旅游网站在运行,去哪儿网、携程网、同程网等旅游网站发展比较成熟,拥有广阔的市场以及稳定的客源。根据2013年1月艾瑞监测数据,去哪儿网以7474 万月访问人次高居旅行类网站榜首,移动客户端“去哪儿旅行”更拥有超过3400万的激活用户量。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者,想要建立一个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网站将会困难重重。不仅如此,如果建立的大学生旅游网站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就极易被这类旅游门户型网站所取代。
(二)网站缺少人性化服务
大学生旅游网站建立的是为了给大学生出游提供便利,大学生能通过我们的网站及时获取旅游信息,购买产品,进行预订等。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化服务还存在困难,我们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让顾客从登录我们的网站到享受服务这一个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这不仅要求大学生旅游网站对当代大学生需求要牢牢把握,同时还能够满足大学生自己目前意识不到的需求。俗话说众口难调,当代的大学生充满活力,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性格,想要满足这样一群人的需求,需要更加细致周全的服务。
(三)网站盈利周期长,维护耗资巨大
大学生旅游网站网站盈利周期长,网站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网站进行宣传,其中包括广告,商家免费入住,客户免费体验等,不管哪一种宣传方式,见效都需要一定时间,也有可能没有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盈利周期。从网站建立起,要进行网站的维护,内容的更新调整等,所需费用高昂,尤其在网站盈利能力有限的时候,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完善网站的人性化设计
我们将依据大学生群体的独特需求来完善我们的网站,专门为大学生群体服务。在如今各大旅游网站的良好发展的态势下,我们提供的业务应当更加细致,更加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减少和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全面收集、提炼和整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更好的为大学生提供详细、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不断发掘新功能、改革创新,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大学生旅游网站的个性化特点。积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研发,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出最新的旅游攻略;同时,加强在线解决问题的力度,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展现大学生旅游网站的人性化。目前,研学旅游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而学校方面也积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入生活,游与学相结合,我们将专门为各大高校设计专门的旅游路线及服务,使得我们的网站长远的发展。
(二)及时更新网站的旅游信息
我们网站在初期建设中将设立论坛天地,进入我们网站页面的游客都可以在里面谈论自己的想法,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促进我们改善网站,完善服务。
我们将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及时更新各类旅游资讯,积极欢迎游客在此平台上提出发表各类创意以及想法,我们将根据提出的创意的可实际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提供精美小礼品,并对于那些经常在网站分享信息的顾客给予更高级别的奖励。利用大学生群体来开发、完善新的产品市场,这样既促进了网站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网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声誉。
(三)通过大力融资确保资金周转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研究其消费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内容的特点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1.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2.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电脑消费。好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沟通方式也多了起来。QQ、MSN、BOLOGE因其互动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新途径。同时,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成为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3.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4.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抠”出来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根据我院两年来对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05级06级学生一年的消费总额有明显增加趋势,05级学生在校一年的消费总额在6000元~9000元之间,06级学生升为7000元~13000元。
二、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内容表明,他们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讲究实用性:从相关统计数据中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是知识、事业和健康,其次是友谊、爱情、家庭和金钱,而后才是理想、权力、地位和名誉。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大学生对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较高,而对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较低。
2.崇尚个性化: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当代新青年表现出的时尚化和风格化,表明青年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反映出当前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例如,手机、银行卡、电脑、MP3等物品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必备之物,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自己独有的消费现象和观念。
3.追求前卫性: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品牌,崇尚权威;二是追求新颖、时尚;三是理性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对于品牌商品,青年大学生不太注重的产品的功能,而是追求品牌商品的文化价值,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价格”以及“文化”的权威性,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如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买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要查阅价格、性能等有关资料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4.差异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较高的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对年收入人均才数百元的农村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尽管国家充分给予考虑和支持仍然不堪重负,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心理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社会上的高消费现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倡导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他们的虚荣心态和炫耀行为造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导致校园平均消费水平水涨船高,同校特别是同专业、同班、同宿舍同学间消费水平的明显反差。三、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而传统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或生存型消费正逐步向有营养讲质量方面发展。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也将日益增大。
3.健康、健身消费增加,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消费在校园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大学生对各种美容与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
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在校大学生渴望理解,喜欢交友,用于请客吃饭的费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岁~30间岁,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们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几点启示
1.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费,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2.营销企业应把握大学生注重个性、时尚性、模仿性的消费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运用不同的销售方式,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要肩负起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2.5
关键词 大学生 休闲 体育
一、国外大学生休闲体育
在国外高等院校是休闲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他们开设了与健康、体育、娱乐、休闲服务、公园等有关的高等院校。如,在北美,各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休闲课程,以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ern Lown为例,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系开设的课程有:休闲策划、休闲史与哲学、休闲教育、休闲旅游、休闲问题研究、休闲心理学等,休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要经历二十门左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半年以上的实习体验。关于休闲体育国外强调兴趣,他们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某些体育活动,一切体育活动均以促进全民参与为出发点,以“平等、自愿、快乐”为原则“尊重所有人的平等权利”是他们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休闲体育是娱乐人们身心的活动,也会使一直忙于工作的人,尤其是在21世纪快节奏工作环境下,人们更需要通过一些休闲方式来放松身心。
二、国内大学生休闲体育
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是指列入普通高校正式列入教学计划,面向全部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其课程基本可分为两类:公共必修体育课程和公共选修体育课程。全国高校相继开设了多样的体育课程,篮球,足球,网球,武术,太极拳以及各种的休闲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更可以通过这些休闲体育项目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和公共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纲要》对教学目标表述为五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里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运动技能类内容,其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三、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分析
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许多,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中又会罗列出许多小问题,比如人们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不够,认为休闲体育不过是在浪费时间,休闲体育不仅可以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加强与别人的交流,建立以融洽的友好关系,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制,将自己的身体锻造的更加强健。外在因素中: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是需要许多外部条件的,比如打篮球需要篮球场,踢足球需要足球场,一些场地设施是必要的条件。天气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大雨天在室外跑步不仅不会使人们身体健康,可能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一些小麻烦。
四、大学生有关体育消费体质与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体育观念的更新及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行为及体育消费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消费。[4]大学生做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拥有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是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调查研究可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大学生是体育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有些大学生家境富裕,在消费方面非常阔绰,都会选择一些名牌体育用品。
对于采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在肺活量、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台阶实验指数等于各方面身体机能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在专家的研究基础上,可分析出造成这些身体机能差异的原因,并结合学校可以因地制宜设置一些休闲体育课程,将我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的体质差异减小,对于本论文的研究分析具有更强的说服力!目前许多论文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等等。在体育运动中受伤是难免遇到的问题,然而很多同学在受伤后会对该运动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失去对该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很多学者是没有过多的来阐述如何在各种运动中规避运动伤害,以及如何在受伤害后及时处理,将受伤程度降低到最小。
根据这些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休闲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相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先培养学生,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达到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需开设各种休闲体育课程,来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1.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天气原因最为重要。
2.大学生有关体育消费的分析:大学生目前消费十分盲目跟风。
3.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认知的分析:本校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知不足,对于机发性体育事故不知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膳食营养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健康的来源。正确的营养膳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因此,借此项目得出大学生营养膳食的现状以及对待饮食的态度,并探究如何健康科学的搭配适合大学生的营养餐,让广大高校的大学生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的重要关系。所以,此项目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认识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食物,从中获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此项目的研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因为正确的营养观念可以促使大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营养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为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营养膳食结构,是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好平。
我们对大学生营养膳食项目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明智地进行食物消费,努力帮助他们改掉不利于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习惯,全面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优化膳食结构,预防与营养相关的各种慢性病。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成都10所不同的大学。
方法:参照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报告(RNI)等,查阅国内外营养饮食研究成果衡量当代大学生的饮食状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网上问卷与现实发放问卷结合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用Microsoft 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在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的具体目标
饮食是否科学,食物营养是否合理是人类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包含两方面意义:‘首先是营养上主张的合理腾食(平衡膳食),指摄食者不仅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而且应该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种生理上的平衡,:其次要达到饮食方式及经济上的合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当代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学生们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课题。这次课题主要是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1、了解成都各大学的在校学生们 的膳食饮食结构。
2、通过网上问卷与现场发放问卷结合,收集数据并且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大致了解成都各大学生的基本膳食营养情况。
3、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参考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此次调查的结果的进行一个总结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对于成都各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4、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调查,总结,可以帮助解决到当代大学生关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题。
四、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研究的原则。以国内外的各重大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科研成果,文献资料为根据,以明确清晰的目标对成都各大学的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且以确切的标准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统计分析。
2、研究方法:a: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b:由小组成员对初步处理的数据进行汇总,编制表格。C:查询网上的信息与各种书本资料对汇总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d:小组各成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关于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e:对前面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科学的选择与淘汰。f:综合以上,得出结论。
五、阶段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的阶段成果
从此课题开始以来,经过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问卷的设计与制作,发放与收回,其中调查问卷还包括网上问卷。在我们的综合考虑讨论下,我们选取了成都的十所大学,包括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长江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标榜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学院。最终,在小组成员和各高校的积极配合之下,我们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864份。
经过对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以后,我们经过上面所列出的步骤对现如今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文字性的论文总结,其摘要为,当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其解决方法与对策。其关键词:膳食营养,保持健康,平衡饮食,保持健康。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由于初期选择的学校不多,选择的学生太随机,也太少,故代表性虽强,但是针对此次的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而言,还存在一定的误差。还有就是作为经济系的学生来说,我们对于膳食营养健康方面的认识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具体,还需要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以确保得到更为科学的报告。
七、课题下一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对各高校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2、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收集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针对总结出来的综合信息,并参考各方面的文献资料,最终通过小组所有成员的交流,探讨,对此次的科研项目形成合理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报告。
3、最后在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工作下,将我们关于这次的科研项目课题《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状况》的总结性结论报告转化为研究性的学术论文,并在有关的期刊上发表,为此次科研项目划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一、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研究的背景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适应于所有专业群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情感等。
根据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概念。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是学生胜任不同旅游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它在不同旅游专业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具体包括以诚信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态度、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形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职业心理、以现代旅游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等要素。
对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对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二、国外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的研究观点有:韩国的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两个层面,并且强调基础能力教育应始于中小学教育,使这些能力深植于一个人的习惯之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基础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等。美国职教界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的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其知识体系的设计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和对职业的综合认知能力。
针对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and)教授创建素质体系冰山模型,形象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两部分,即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戴维认为,“冰山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三、国内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本文以“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论文,相关的成果很多。当前,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研究尚无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主要有:周晓梅(2006)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结合旅游企业需求,创新高职旅游专业“店校联合,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韩颖(2009)从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入手,具体分析了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构成,导出了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并从职业素质培养的质量保障入手,分析了进行职业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和目前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以实例的形式对构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说明。
近几年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研究成果在期刊论文方面成果颇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类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归纳起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
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界定。庞文渌(2007)指出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盖晓芬(2009)运用“冰山理论”分析,将职业素质分为显形素质和隐形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动机、价值观等作为隐形素质,像潜在水面之下的冰山,深层次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谭满益,王磊等(2008)提出职业素质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韩颖(2009)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分类,根据职业素质获得渠道的不同,职业素质包括了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从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别,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从构成要素识别的难易程度,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
李晓梅(2007)明确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质,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种提法,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对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概括,突出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隐性要素,较好地体现了旅游职业特点,但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还存在缺陷,还不能满足实际从业要求。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索生安(2012)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方面:对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色、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手段单一。文章特别强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除了职业道德、通用的职业能力外,还包括旅游行业职业能力。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强调服务意识、礼仪礼貌、沟通技巧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余平(2011)指出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职业认识不到位,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热情;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缺少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还比较欠缺等。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市场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对策。索生安(2012)提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专业教学实践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形象等内容除了依托“两课”、就业指导、旅游礼仪等理论课程接受外,加强实践教学,可划分为团队意识培养实训、旅游礼仪实训、口才与沟通实训等模块实施。庞文渌(2007)具体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朱海岳(2012)针对当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产学合作教育的薄弱和难点问题,探索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模式”,提出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基本构成和实施对策。盖晓芬(2009)提出通过加强各类课程的建设、成立素质训练中心、强化校园文化感染等平台的构建,着重通过品德优化提升职业道德、专业深化提升职业知识、能力强化提升职业技能、仪表美化提升职业形象、文化熏陶提升职业精神,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韩颖(2009)在评价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形成了基于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学生职业素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将旅游行业和岗位从业的具体要求作为素质评价的考核要素和依据,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行业需要与学校教育过程的全方位融合。在评价环节设计上:以旅游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为线设计环环相扣的评价环节,形成贯穿整个学生在校过程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从业者的具体要求作为评价环节中的评价指标,突出了评价体系的职业特点和实用特点。
(五)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策、途径的理论探讨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切实的职业养成教育,落到实践的落脚点。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制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方案》(试行),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体系实施细则,主要涵盖了课程体系和集中强化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具体到细节,例如,每个年级的养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授课形式都是不同的。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年级侧重在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三年级侧重在团队建设能力。并且,各学院成立相应培训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学院职业素质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素质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研究,国内外却很少,再具体到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养成教育更是少儿又少。现有研究中,大多定位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现状研究及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等理论探索,具体落实到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却不多。
【论文摘 要】 本文梳理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探索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地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认为只有根据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育对策,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实现发展与成长。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及特点分析
消费心理与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与外在表现,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日益受到关注。
在校大学生作为同一群体,身心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消费心理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为80后、90后,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具有较高的抱负与追求,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其消费观呈现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其次,尽管大学生的消费观主流是理性、科学的,然而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的压力,自我探索中的迷失、人格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均可能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盲目攀比、冲动消费、过分追求时尚、享乐、虚荣等种种问题也时有出现。最后,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者,大学生无固定收入来源,其消费来源主要为家庭,大学生消费者具有心理独立但经济未完全独立的特点,其消费行为在具有自主性的同时,又对家庭具有依存性。
然而,仅从共性的角度去探索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是不够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因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将大学生看做无差别群体将不利于消费心理教育的深入开展,关注大学生消费个体差异有利于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
1、性别差异
性别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大学生消费的总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关于消费总水平的性别差异,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总体消费水平高于女生,具体表现为男生的伙食、通讯和交通费较多(周丽,2007;王宝状等,2007)。而另一些更多的研究表明总消费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具体消费结构上有所不同。例如,陈玉珍(2007)发现男生上网,尤其是网络游戏消费支出较多,女生日用品、服装支出较多,交往支出男女生无差异;余文盛(2005)对西部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外聚餐、假日游玩、参加函授、自考等方面,男生花费高于女生;女生在上网聊天、个人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花销高于男生;王嘉毅等人(2008)也发现男女生的生活费没有差异,服装、手机等消费上女生多于男生;童玉英(2006)研究同样未发现男女生月消费额的差异,但男生在伙食消费、烟酒消费较多,而女生在衣服鞋帽消费和化妆品消费方面高于男生。
在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方面,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吴琪(2009)发现男生在消费计划性方面明显不如女生,男生网购、超前消费行为的比例也高于女生,而在选择名牌、追求时尚方面,女生比例则高于男生。苏创等(2010)发现在喜新厌旧的心理上,女生对某一种物品更容易喜新厌旧。余文盛(2005)发现在西部大学生中,女生独立意识和希望打工挣钱、减轻父母负担的愿望比男生强。王嘉毅等人(2008)研究表明男生的炫耀度显著高于女生。
2、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增高,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等逐渐提高,就业与升学的压力日渐突出,综合先前研究的结果,年级与消费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各个年级大学生消费总水平差异不大,但由于各年级面临任务与挑战不同,具体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大多数研究表明各年级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不存在明显差距(如陈玉珍,2007),但低年级学生的通讯费高于高年级学生(周丽,2007),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王宝状等,2007)。
其次,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消费心理总体更加理性成熟,消费心理有向健康理性发展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喜新厌旧心理在学生中的表现越少(苏创,2010),低年级学生消费不理智,易冲动,攀比心理更为严重(余文盛,2005)。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有超前消费行为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吴琪,2009),这可能主要与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与求职的挑战有关。
3、地域差异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地域差异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差异的研究。首先,总体看来,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农村学生消费更为谨慎(陈玉珍,2007;周丽,2007;王宝状2007;王嘉毅等,2008),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种差异其实反映出当前城乡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其次,在消费结构方面城乡大学生也存在差异。城镇学生在手机、恋爱、聚餐、假日旅游、上网、个人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费用较高,而用于函授、自考、抽烟等方面的费用则比农村学生低(余文盛,2005)。最后,在消费特征方面,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籍大学生在消费计划性方面明显好于城镇籍大学生,城镇籍大学生选择名牌、追求时尚、超前消费等的比例更高吴琪(2009)。农村学生的打工愿望和替父母分忧愿望强于城镇学生(余文盛,2005)。
除了城乡差异外,学生来源地的发达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苏创等人(2010)发现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时尚新鲜、更加盲目从众、攀比炫耀、冲动发泄、喜新厌旧,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更看重价廉实用。
4、专业差异
与性别、地域等其他方面的差异相比,文科生与理科生消费水平差异较小(周丽,2007;王嘉毅,2008),但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仍然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相比较而言,文科生在社会交往、游玩、注重外在形象等消费高于理科生(余文盛,2005);文科生攀比炫耀心理也更突出,更容易非理性消费(苏创,2010)。
5、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
月消费水平也与消费模式存在关联,不同消费能力学生的消费特征存在差异。发现月消费能力高的学生的时尚新鲜、攀比炫耀、冲动发泄、喜新厌旧等心理更加明显(苏创,2010);家庭收入越高,用于交际、生活等方面的支出就越多(王宝状,2007)。总体看来,来自中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总水平也相应较高(王嘉毅,2008),但学习等刚性消费差异较小,差异主要表现在交际消费以及非理性消费等方面。
此外,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仅与家庭收入总水平有关,也与大学生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有关。认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学生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可见,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是比较理智的,会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消费水平(童玉英,2006)。
三、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思路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表现出个体差异性的特点。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等的不同,其消费心理与行为,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不同群体大学生消费水平及结构出现了分化。
对大学生开展消费心理教育,在看到大学生总体共同点的同时,更需看到不同群体的差异性,不能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在细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例如,对于女生要避免其过度追求时尚、盲目消费,对于男生要关注其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消费,帮助他们做到有节有度;将教育重点放在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群体上,做到及时引导,防患于未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其升学、求职、就业消费加以辅导;对于文科生、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学生及来自于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学生要警惕其非理性消费的倾向,加大家庭“感恩”教育的力度,等等。
总之,只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育对策,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实现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玉珍.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1).
[2] 吴琪.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3] 苏创,张吉刚.湖北大学生消费心理成因及分布趋势研究[J].科技创业, 2010(10).
[4] 余文盛.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大学生个人消费问题调查研究[J].渝西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5] 周丽.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2).
[6] 王宝状等.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及其消费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关键词: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退货处理
据cnnic统计,自2006年以来,我国网络市场交易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 亿,网购渗透率提升至37.8%。全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7 566亿元,我国网购用户人均年网购金额达到3 901元。由此可知,网购日益发展和普及,退货处理作为网购过程的一部分,影响着顾客满意度,而顾客满意度对客户忠诚度具有正向作用,然而, 目前国内关于客户满意的研究很少涉及到退货处理的实证研究。为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在理论考察的基础上,假设退货处理对客户忠诚度是有影响的,并提出了退货处理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然后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为网络卖家在面对学生这一具有强大消费力群体时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一、 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
企业要想成功不仅要吸引潜在顾客还要使老顾客对该企业具有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即让顾客不仅对该产品具有强烈的购买欲望而且基于企业的良好表现会再次购买该产品。对于客户忠诚度,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对客户行为的测度。有的学者认为,客户忠诚度是客户购买或重复购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有的认为客户忠诚度是对客户购买行为发生的频率、购买数量等的测度。国外学者对于客户忠诚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torsten j. gerpott 等运用lisrel方法分析sirgy & al提出了用购物次数、购物花费、网址分享三个指标来评价顾客忠诚度,yun and good(2007)以lee和overby(2004)均用这三个指标作为客户忠诚度的评价指标。
关于退货处理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退货政策方面,posselt等(2008)和su(2009)指出消费者是基于回收政策的三个方面来决定是否对产品进行退货,这三个方面分别是:(1)退货日期,退货日期一般有90天、60天、30天、7天这四个标准;(2)回收效率,即卖家对退货产品的回收效率以及是否提供退单;(3)退款金额,退款金额是依据货物管理费用、物流费用以及购物费用决定的。bonifield和cole(2008)在关于信任与回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该文的回收政策的评价指标包括退款金额、退货物流费用,指出宽松的退货政策与高风险的货物正相关,严格的退货政策与低风险的货物正相关;janakiraman和ordó?觡ez探讨了退货日期与消费者退货率的关系,指出低档商品的退货日期相对于高档货物来说可以更长一些;蔡路路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出"较长的退货时限,高效的退货受理服务,企业承担运费,宽松的退货利用率限制,使企业在较低的成本下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加顾客回头率,增加企业利润。
本文的实证分析借鉴了以上论文的评价指标并结合退货处理的组成部分考虑。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退货处理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2:退货日期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3:退货物流费用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4:退货方式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5:退款金额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6:卖家退货受理时间的长短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7:退货过程中卖家的态度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假设8:退货程序的简易程度与客户忠诚度正相关。
综上所述,由以上假设建构出以下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二、 研究设计
1. 测量项目和量表的开发。
首先,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找出适用题项, 形成初始量表。其中,退货处理的测量参考bonifield和cole(2008)、蔡路路(2012)等的研究以及结合退货程序的组成部分进行设定;顾客忠诚度的测量则参考了sirgy&al的研究,考虑到网址分享在我国网购人群中并没有得到普及,因此,本文的客户评价指标由购物次数、购物花费组成。其次,先后同3位有网购退货经验的消费者以及3名网络卖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调整、合并和补充部分题项。之后在此基础上,同3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授和硕
以及2名物流专业的硕士对本论文的问卷调查题项做出进一步的讨论,最终得到一个包括20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量表。
2. 样本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本研究选择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问卷160份,获得有效问卷136份,问卷回收率为84%。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占比分别为52%和48%;生活费(≤500、501~800、801~1 200、1 201)的占比分别为0.067、0.37、0.407、0.156;研究生人数为38%,本科生人数为62%。
三、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 信度和效度分析。本文对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针对潜变量计算其信度系数cronbach s' a值,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信度系数均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信度系数均高于0.70这一可接受的最小临界值(a≥0.761)。
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效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检验结果,我们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520.265,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1%的拒绝零假设;kmo的统计量为0.752>0.7。故数据的效性可行。
2. 研究假设的检验。本文数据采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回归结果significance f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0.05进行比较,由于significance=1.415 42e-18 四、 原因分析
通过回收问卷,提取相关有效数据,分析数据,我们可知大学生的平均每月网购花费金额小于100元,而大学生的月平均网购次数却为3.8次,平均每个大学生网购服饰或鞋包类商品占其网购商品总额的83.3%。综合2010年及2011年cnnic的网购调查结果,大学生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消费的金额相对较少;②网购频率高;③消费对象主要是中低端服饰鞋包市场。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专业化、低成本、高效性的服务。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接受新鲜事物的积极分子,对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及服务形式产生极大地热情,具有较高的参与性。退货处理作为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消费者对网址的忠诚度具有显著影响。作为大学生网购的主要消费领域中低端服饰鞋包市场相对于其他领域较成熟,竞争更激烈,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相比于实体商店价格、交易数量等信息相对较公开、透明化,故消费者退货价格、物流的要求基本能达到期望值,因而大学生群体很少将其纳入为退后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其次,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接受能力强,知识面较广,从而导致退货程序的简易性对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退货处理是否满意影响不大,但是退货处理作为整个交易过程中服务的一部分,由于店家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导致退货服务的态度成为衡量其对该店家退货处理是否满意的主要衡量因素。
五、 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可知,退货经历会影响大学生对其购物的网站的忠诚度,并且在整个退货过程中,卖家的客服态度是其对购物的网站的忠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购物对象主要为大学生的网购卖家或企业提供如下建议:
1. 网络卖家及企业应该在意识上重视退货处理过程。网购卖家及企业应该重视退货处理,退货处理是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退货处理不当,可能会失去忠实的顾客,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对于退货的处理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协商方式或者听之任之的方式处理,所以造成了我国企业对于退货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退货对于企业经营和战略上重要的作用,所以买家或企业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退货,认识退货逆向物流中所含有的潜在价值,采用全新的理念来处理退货问题。
2. 网络卖家及企业应该提升自身的服务态度。在进行退货处理时,卖家及企业应该注意其自身的服务态度,虽然网络让卖家与买家不需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在通过网络交流商品信息的过程中,卖家的态度可以通过说话的语气、用词等方面表现出来,可以使买家感受到卖家对其的态度,因此,卖家及企业对退货客服这一块要加以重视,具体措施有:第一,应该加强对客服人员的培训及教育,提升客服人员的素质;第二,利用薪酬与客服质量成正比的方式来监督客服人员的服务,从而保证客服质量。
参考文献:
1.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 ramakrishnan ramanathan.an empirical a- nalysis on the infl
luence of risk on relatio- nships between handling of product returns and customer loyalty in e-commer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1,130(2): 255-261.
3. 王建军,张勇,池宏.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忠诚度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9).
4. m.j.sirgy, j.s.johar, a.c.samli,c.b.claiborne self-congruity versus functional co- ngruity: predictors of consumer behavior.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1,19 (4):363-375.
5. carolyn bonifielda, catherine coleb,ra- ndall,l.schultz.productreturns on the internet: a case of mixed signal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ume 63, issues 9-10, september-octo- ber,2010:1058-1065.
6. narayan janakiraman, lisa ordó?ez1,.e- ffect of effort and deadlines on consumer product returns.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 ogyvolume,2012,22(2):260-271.
7. 蔡路路.b2c环境下基于退货成本的退货政策的决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12,6(687):14-16.
关键词:高校校风;消费新特征;消费偏颇;健康消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75-03
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生活作风。而学生生活作风与学风连同师德师风,共同构成高校校风。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理应成为高校思想理论教学的重要课题,因为,任何学校的第一原则是“育人”。只有尽量关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环节,使其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人生与社会。
笔者从两个方面开展了调研:一是对广州大学城的442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9份(男生192份,女生197份),实测率为88%。调查问题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涉及消费的经济来源、家庭经济状况、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最深刻感受等五个主要方面。二是通过访谈等方式,对1977年以来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每个年代10人左右的个案调查,掌握了纵向比较资料。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新特征
1.电子结算成为消费新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在他们的钱包里,一般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使他们的消费更方便,就像流行语说的“刷刷卡,真潇洒”。
2.消费多元化。从1977年至今,调查结果的纵向比较(见下表):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他们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运动、影音器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占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主流。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元~2 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3 000元,主要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时尚和名牌是永恒的话题与追求。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9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消费时第三大考虑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偏颇之表现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水平低下。“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被问及 “什么是财商?”时,很多大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元~50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500元~6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600元~700元之间“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700元~8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其中2%的同学月消费大约3 000元,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非常明显,这与剧烈转型的中国社会大背景下贫富悬殊的现实相关联。
3.消费结构欠妥,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10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讨论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很多女生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在调查和讨论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超过男方。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被充分演绎。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偏颇之缘由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紧密相连。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有部分女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傍大款”,后来,多以分手告终。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难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子女。
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学校整体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影响。可事实上,高校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等教育要真正有效,就一刻不能放松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等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际调查开始的教学与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并不多见。由此推断,中国高等教育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人生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某些人品艺德不高的所谓“明星”奢华生活的炒作,使得校风建设中倡导“勤俭节约消费观”的难度加大。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1.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有些优秀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在广州大学城,笔者参与了“我的消费状况”调查。同学们积极主动,充分了解周围同学的消费状况,对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自我解剖与反思,对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始形成全面认识,还学到了有关财商的知识。诚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广大同学都乐意参与“我的消费观”调查这类活动,欣然接受理论教学真正联系实际的模式,学到了科学实用的调查方法,避免了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大学生体验了从认识问题、解剖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力上有了提高。
2.培养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3.力倡“健康消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激烈,经济成就卓越。但放眼世界,离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引导他们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培养,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正好将“八荣八耻”的学习贯彻落到了实处。更何况,健康消费习惯一旦养成,有利于形成文明校风,更利于大学生今后的事业与人生。
The Reasonable Guide to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is in Good Need
――the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in Focus
BAI Jie
(College of Music,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