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考地理学习材料

时间:2023-02-03 05:49:29

导语:在高考地理学习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考地理学习材料

第1篇

一、注重思维引导,淡化结论记忆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回答高考地理试题需具备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更需要有灵活的思维方法。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学生思考的对象”。高考试题只是借助知识载体,考查学生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以及提取、解读和运用信息等思维水平的高低,而不是单纯考查试题表面所呈现的需死记硬背的知识。

试题知识作为一种学习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向学生传达的应是学科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应以学科思想为灵魂,使学科知识上升为学科思想,从而发挥学科教学的智力开发功能[1]。”讲解高考试题时,应将试题内容作为提升思维水平的载体,重点分析思维过程,注重培养思维能力。

例Ⅰ:(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Ⅰ卷)根据图1,完成第(1)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该题如果套用强记区域知识的方式进行解答,则学生需先记住“甲所在图位于汉水谷地,甲城市位于秦岭山脉南坡,乙所在图位于黄淮平原,1月我国大部分盛行西北季风”等知识。这样学生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忆海量的区域地理内容。

讲解时可采用以能力为核心的形成性知识链教学方式。根据整体性原则,依据铁路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就能推测地形及气温的分布特征。遵循这一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甲城市所在区域的铁路与河流分布一致”这一信息推导出该区域为山区,从“乙城市所在区域的铁路、河流密布,且铁路与河流的分布不一致”,推测该区域是平原。再结合两地纬度相差不大,甲城市又位于河谷地区,南北两侧地势较高。由此推断甲城市受北部地形阻挡作用,冬季风影响较弱,而乙城市由于北部是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所以冬季甲城市气温比乙城市高。

只强调知识类的记忆是没有智慧的学习,它只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例题教学宜从“重知识传授”向“重思想传播”转变,应避免只强调零散的知识积累而缺乏思维训练的现象发生。如例题Ⅰ应重点指导学生应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学会从已知信息推理出未知可能存在的事实。

二、注重本源回归,淡化新知深究

高考试题为了避免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的现象发生,地理试题多选取课本以外素材,并以新的情境呈现。同时,有些试题的语言表达专业性很强,明显超越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然而专家命制试题时,仍然是以中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依托进行设问。解答试题所用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课标和教材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不能迷恋高考试题而忘了“来路”,忘了教学的初始依据是课标和教材。

例Ⅱ:(2015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Ⅰ卷)阅读图2和文字资料,完成第(2)~(3)题。

材料: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2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2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2)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并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2b)的原因。

尽管本题出现了超出学生认知的专业术语,而且试题情境也非常复杂,但该题涉及的地温、气温和太阳辐射等学科主干知识是各种版本教材重点表述的内容。讲解时首先将影响冻土形成的原因回归到人教版义务教材中国地理的“气温与气候”以及高中地理的“太阳辐射”和“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东北地区冬季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气温很低,而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时间长,温度较高,所以东北地区年温差很大。青藏高原冬季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所以气温较东北地区高。夏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比东北地区低很多。因此,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比东北地区小很多。”以上内容是教材观点的具体化。借助这些知识,学生能理解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青藏高原因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所以要形成同样的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就需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其次,将热棒新技术回归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热力环流”部分,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热棒的工作原理。据此,学生就能较易理解如下新知:“由于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使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到温度较高的地上部分,并与较冷的地上管壁接触,产生凝结,释放出潜热,然后回流到温度较高的热棒底部。经过这样反复循环,就可以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的大气。热棒倾斜设置可以使热棒深入铁轨正下方,增强散热效果,更有利于铁轨下的路基附近保持多年的冻土状态。”

试题出现新知识是高考的新常态,但掌握新知不是学习的重点。新知识只是考核学生能力的载体,不能因重视新知识而补充大量与试题新知有关,但却是非学科主干的边缘知识。“考生解题过程不仅需要现场学习题干中的新概念,还需辨析与选择该概念相联系的原理和规律并灵活运用[2]。”高考试题考查的新问题往往从平常所学的旧知识中迁移。讲解例题时,必须指导学生回归教材,分析考查的知识依存于教材中的章节内容,同时将学术形态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形态的学科知识。

三、注重学生解题体验,淡化教师思维直白

“学习体验是领悟知识的前提,在学习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构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3]。”解答高考的每个题组都类似于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试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可寻,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变未知为已知。因此,试题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已从单一的练习功能发展到通过试题体验知识的呈现方式及立意要求,体验信息的隐藏方式及设问选择角度等功能。

例Ⅲ:(2013年新课标全国高考Ⅰ卷)阅读图3和文字资料,完成第(4)~(6)题。

材料: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3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4)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5)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6)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高中各版本教材均没有该题设问的具体内容,学生回答该题需要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已有的观念、知识、技能去观察、分析、推理、探究,从而获得结论。讲解该题前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任务,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知识的存在,在解答中体验原理的应用,在困惑中反思自身认知的不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以此为基础再展示自己的分析过程及依据。

第(4)题依据图中信息和文字材料可以得出,维多利亚湖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为高原上的盆地地形。由图可知该湖只有北部通向尼罗河,故地形较封闭;尼罗河由南向北流,所以维多利亚湖向北流入尼罗河,可推出维多利亚湖到尼罗河地势由高到低,结合图例可知尼罗河上游有多处瀑布,落差过大,因而阻挡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第(5)题重点依据食物链原理,结合题中材料“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等信息,可以推出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这为体型较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丰富的鱼类又为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此外,维多利亚湖缺乏尼罗河鲈鱼的天敌,从而导致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

第(6)题同样依据食物链原理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结合材料可知,由于尼罗河鲈鱼是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类,需吃掉大量的其它鱼类,这会导致原有的一些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比原有的鱼类大,导致不能用当地传统的捕捞技术和方法,这会冲击传统捕捞业,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新技术。

地理学习是一个主动发现、探索的过程。“许多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尤其是地理技能,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良性的师生互动就是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获得静态的符号性知识[4]。”教师必须提供学生阅读与表达的机会,搭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平台。讲解试题时,应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索,而后教师再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矫正探究过程与结论。

参考文献:

[1] 蔡明忠. 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教学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2):11.

[2] 沈海燕.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J]. 地理教育,2014(3):28-30.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模块;地理教学

一、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活动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调查显示,约有63.2%的教师认为活动使得课堂任务变得更艰巨,难以把握教学进度,难以驾驭课堂气氛,难以协调讲课与活动的关系;56.4%的城镇中学生和超过75%的农村中学生反映活动量偏多,偏难,每课时至少要解决2个以上的问题。

(二)受当地的实际条件限制无法正常开展

例如《必修1》中有关褶皱和断块山的区别,如果当地没有山,或者离学校比较远,那就不能真正开展实践活动。又如,进行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活动,同样受当地条件的影响。

(三)实践类“活动”普遍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实践类活动可做可不做,是学习之余的陪衬,甚至把其跟课外活动等同起来,并且实践类活动更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因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与课本有联系的活动,像辩论会,出黑板报等,可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次实践活动比理论上的说教更有效。

(四)知识与能力的认识不清

现在的课堂理念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说能力更重要。以前总讲太重知识而轻能力,而现在是不是又走入了重能力而轻知识的另一个极端中去了呢。应该强调一个平衡点,知识和能力都很重要,不要失之偏颇,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五)时间与效率无法结合

这是每位高中新课程老师都会碰到的问题。有的活动模块探究起来比较耗时,课堂时间与教学进度存在严重的矛盾。更严重的是有时花了时间却没有取得好效益。其实活动是可以选择的,教学不在于活动的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质量,提高45分钟的探究活动的效率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之,地理活动模块渗透了一些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核心能力”是支撑着地理新课堂知识体系的骨架。因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训练,是教师在活动模块教学中应重点对待的首要问题。

二、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活动模块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个种类。

(一)思考活动模块

往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其教学策略如下:

1.营造心理气氛,发挥情感作用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对学生的情绪及情感体验不关心,因而引起了学生的困惑与沉闷。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师生在理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因此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思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状态之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动学生的激情,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思考,建立思维线索

上课如果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开发,因此上课可以通过情境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时,学生能够轻松的脱口而出,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如果角度变小,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将如何变化?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路也得到拓宽。

3.剖析地理规律和原理,养成思维习惯

高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如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要学会规律提炼。文综高考重视知识的因果关系,突出原因分析,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原理剖析。

(二)探究类活动模块

往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和了解的情况,或者结合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有些题目教师在课前就要预先进行布置,许多题目最终的答案可能具有多样性,但一些题目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重树观念。如必修一第24页活动问题:要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借助现有的学习材料和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和老师,同学密切合作,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列表,比较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特点,提高自身素养。

(三)实践活动模块

要求学生课后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实地调查,目的是为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实践类活动既可以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单独开展课堂内的“活动”,其形式有组织辩论赛,如必修一93页活动“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确定正方:主张造林,反方:主张种草。开展主题班会,如校园环保调查的交流会,知识竞赛等等。

实践类活动课外形式也多样,如办一期保护森林的宣传板报,或者进行参观调查,社会调查,社区活动,还可以动手实验等等。如学生调查自己家用水情况,交流讨论并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样可有效地把学生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的现象联系起来,既扩大学生的眼界又引起学生的兴趣;既使学生接触了大自然和社会,又可从思想上教育学生。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学新的机遇,给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热情与生命。活动模块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地理教师应认真研究“活动”内容,对“活动”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及要求来安排教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能力,积极研究,合理安排,加强交流。教师应善于对“活动”情况进行积累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以达到使教材日益完善,使教学目标完成更加顺利的目的。如何让活动模块教学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孙根英.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关键词:追问;策略;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结合的课程――地理课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有效教学是指学生能学习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发展终身受用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要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力求获取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有效课堂的基本特点有:教学目标明确、科学、具体;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度参与,使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看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分析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对自己的适时反思。为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如下尝试,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并着力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生活是课堂的生命之源,课堂教学若偏离了社会,也就失去了生命之源。最有效的学习在于学习者切身的实践体验,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那么,如何让在校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接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地理课堂还特别关注现实,每一节课都能做到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优势,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把原本枯燥、呈现形式单一并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变得有现实性、生活性,让知识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学知识。新教材中每一单元后的问题与研究,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身边鲜活的生活事例。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无疑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案导学”是教学时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一问题求解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学案”中将学习目标示意给学生,能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本中的学习及课后的检查中,都以“学案”为导向进行学习和小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编制学案,充分利用课标导航、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案评价等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过多的讲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充分运用好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努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上最常用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于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就可寻找出确切答案的问题,或可通过其他更简捷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就不必安排课堂讨论;对于“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也不能安排讨论。教师必须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一般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能多角度地理解;问题的难度应适宜;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所联系,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问题的派生应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不能一味地为迎合学生口味而设计出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广度,给学生较充足的讨论时间。

四、围绕一定的主题组织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

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体验主题教学,要注意与相关模块的逻辑关系和学科内在的联系,要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主题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话题(真实情景)切入―探究文本(知识)一比较拓展―连接生活―升华认识。

为了提高实效性,以适当的话题来体现主题,组织教学。以话题作为教学的导入或基本平台,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主题教学模式则围绕主题,以问题和活动为主线,通过问题思考和活动体验解决思想上或情感上的困惑,来实现“三维目标”。以问题和活动为主线,能够较好落实过程和方法目标。带着问题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离不开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用问题来引导。

(1)使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课时,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得到增强,教学进度也得到有效的控制。(2)由带有思考性的话题导入而不是由课题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较快进入学,习状态。(3)由于以问题和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层层递进的思考,课堂质量得到改善。(4)在坚持问题和活动为主线的同时,发挥各要素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投入学习,增加了愉悦感。(5)这一模式对教师在处理教材以及课堂组织艺术等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的“作品”,虽然在实践中,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但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模式推动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累并快乐着”,享受创造“作品”的快乐。

五、自我反思,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必须经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后获得。而自我反思性评价,正是在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的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师的主观分析、灌输能够代替的。通过自我反思性评价,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这一过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认知结果和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得以展示。接受评价,继而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