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移动信息技术

时间:2022-06-01 15:21:12

导语: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移动信息技术

第1篇

绿色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推广包括基站和接入机房、不同层面设备的投资、信息通信数据中心机房和通信机房,以及通信技术的运营成本支出是作为电信的运营商需要考虑的参考数值,以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技术应用为推广项目,实现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绿色”。参考数值中的基站和接入机房用电量是电信运用用电量的七成其中基站耗电量是设备总耗能的一半,因此,对于发展绿色的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基站的节能减排。

1.1TRX关断和PA关断

现代化城市生活规律趋于一种“潮汐效应”,即处于工作时段,会形成大规模客户端的中央集中式的涌现在商务区域内,但是出于下班高峰客户端重新会带生活区,因此,基站设备的设计应该体现这一特性。完成这一技术难题的BSC技术,根据载频板情况判断,当空闲时长属于超过门限时间,此时应该关掉话音载频板其对应的PA工作电压,话务荷载上升,超过门限范围,BSC就会及时的将已经被关断的TRX进行激活,来进一步的满足于话务的相关需求。相反的空闲时间段也是同等道理,关闭PA电压,但如果增长的话务,运用毫秒级时间打开偏置电压,以满足客户端需求。

1.2分布式基站技术

分布式基准站使用射频处理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分布式通过二者进行整合而衍生出的一种通信技术。二者之间的连接对象时光纤,网络部署是基带处理单元和无线网络、核心网络的是处于机房内部的,射频将单元拉远并和光纤产生连接效果,实现大范围的网络覆盖。这种分布式基站技术节约了地理空间和使用设备耗损,促进了单元升级与技术扩展,同时也体现了绿色通信。

1.3高压直流电源

基站和机房之间能源连接方式是高压直流电源,其实用性能优势在于不停电切割模式的执行功能,同时避免了相位和频率问题,减少电源耗损。高压直流系统的标准化,使得现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监控系统中的母线绝缘情况等,保障了电源安全性和转换效率。

1.4通信运营建筑用房

通信运营建筑用房设计移动信息通信每一个环节,通过建设绿色通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能源妥善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源高效利用等。如果在通信运营建筑用房方面体现“绿色”节能,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通信运营成本和能源耗损,实现环保型的经济高效益。

2结束语

第2篇

一、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概述

信息技术的水平的增强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信息服务作用下,图书馆将移动信息服务作为主要目标,进而有利于实现转型。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前提,通过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等,依托诸多信息技术,为用户搭建数字信息服务平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用户运用不同的移动设备就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文献信息,并浏览和查询相关信息。因此,全新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从本质上讲,为广大用户创造了良好的图书馆服务环境,增加了体验感,通过将用户作为中心,从而有助于向用户服务。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要针对用户的特征,包含职业、学历和年龄等内容,对用户的诸多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进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服务模式[1]。总之,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从用户角度出发,对提升用户满意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然后将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开发出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打造优良的服务模式,从而提升移动信息服务质量。

二、移动服务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征

对于移动服务下图书馆而言,由于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在不同情境下会发生改变,所以移动服务下的图书馆与特定的图书馆服务环境相比,移动环境下用户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在不同环境和地点等不同条件下,移动服务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征也有所不同。

在移动信息服务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两种。比如,与时间相关的信息服务需求涉及到实时性、即时性和纤细闲暇性等,所谓即时性需求指的是图书馆用户在实时和临时等时间条件下,合理的运用图书馆资源,并接受相应的服务,对于服务内容而言,主要包含用户即时提醒和公共通知、即时借阅信息查询和数据库检索等内容。图书馆信息服务闲暇性需求主要是在用户并无事情可做时,运用片段时间从图书馆媒体和文本等中获取相关信息,从中掌握娱乐或者是专业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消遣[2]。总之,移动服务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具有如上几个特征,在移动环境下,最大程度的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

三、基于用户需求做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措施

1.将资源加以整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图书馆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服务,而且开拓了网络资源和共享资源等,所以基于用户的需求,为了做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应当将资源加以整合,从而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保障。

面对移动信息资源存储问题,需要将充分运用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等,通过实现云计算时构成大规模的服务器,在最短时间内,服务器快速的处理相关问题,然后将数据完整的复制到其他服务器上,备用的服务器可以继续服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图书馆中信息数据的丢失和损坏,最大程度的增强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安全性[3]。同时,需要在移动信息的条件下,将图书馆的所有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相关标准,按照学科和专业等条件,将有价值的信息加以收集,然后将各项资源加以重组,构建成具有特色的数字化馆藏,确保图书馆中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最大化。通过加大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力度,向图书馆用户提供网络资源浏览、下载等移动信息服务,并且有助于将网络信息和学生信息加以整合,搭建网络资源导航系统,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信息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4]。

2.构建图书馆移动微博和书目定位系统

通过构建图书馆移动微博和书目定位系统,能够为图书馆用户搭建信息共享和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移动微博的作用,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与用户进行交流。同时,用户运用书目定位系统,可以便于索取文献,对信息的检索具有重要作用。

3.加大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的设计力度

为了使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加大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的设计力度,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构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而且整合资源和管理系统等,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才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5]。因此,图书馆应当结合广大用户的需求,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设计出更加健全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系统应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便于用户搜索相关信息。此外,根据用户的兴趣和爱好等,为用户定制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用户获取有价值的最新学术动态和企业移动信息资源等,增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第3篇

    一、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角色价值分析

    绿色信息通信网络是电信运营商、用户、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以及政府和相关的协会组成。各个环节在绿色信息传递的实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用户作为信息接收者,是电信供应商的服务对象,应享受信息通信网络服务。电信运营商是通信技术的运营者和提供者,在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电信运营商负责网络信息通信绿色化的实现与推动,同时还应负责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方案制定、执行。而政府应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为绿色信息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是整个系统的上层,负责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提供,现代通信技术供应商多为设计与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基于绿色通信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各个单位扮演的不同角色,我们对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如下。

    二、绿色移动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功率放大器和截波关断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形成了规律的生活状态。因此工作时段,商务区的客户端密程度高,网络往往处于繁忙状态。而在休息时间,生活区则转换为客户端密集区。实现智能化的运营过程是实现移动信息的重要条件。基站设备的关断控制技术应满足人类的生活规律,因此,基站控制器的设计要以载频板的话务为基础。在使用中关掉话音载频PA的电压,并在话务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激活以断开的TRX。根据话务的长短,选择关闭或打开电压。通常,如果话务少则应要求BSC电压关闭,反之则应打开,以满足客户需求。功率放大器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移动过通信效率的提高,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污染。

    (二)分布式的基站技术

    分布式的基站是通过射频处理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光纤结合实现网络连接。这种网络连接技术同时应用了室内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因此可实现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并且在占用空间上明显小于以往的网络基站模式,使空间使用率大大提高。分布式基站在降低使用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降低了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完成了基站模块的升级。

    (三)高压的直流电源

    高压直流电源是绿色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使用的主要电源模式。它将电池直接连接于直流电源的输出模块,其优势主要表现为:首先,高压直流电源对能源具有保护作用。其次,高压直流电源解决了传统电源的电源谐波耗能问题,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相位和频率问题。最后,作为标准的电压供给设备,高压直流电源能够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可以实现不停电模式的运行。因此相比以往的电源来说,其运行效率和实用性更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通信运营的相关设施建设

    通信运营设施是由营业厅、生产机和办公室构成。绿色移动通信技术厂房在建立过程中完全遵从了节能减排这一理念,综合考虑了设施场地建设、运营环境和能源利用等问题。在楼宇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建筑材和能源消耗控制问题。全新的通信系统建设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未来在绿色通信运营设施建设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第4篇

1 移动通信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2006年6月,贵州省档案馆率先在全国开通了手机短信查询档案和现行文件目录业务,向社会各界提供查询的档案盒现行文件条目约有15万条,当地用户只需要编辑短信“查询内容A年份”或编辑短信“BX”发送到06688123,几秒钟后便可收到回复的短信,资费每条0.10元,回复短信免费。手机互联网用户也可以输入网址gzda.gov.cn,通过WAP界面进行查询。贵州省档案馆率先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转变档案服务模式的实现为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上开辟了新途径,让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开始在档案界引起关注。目前,从移动通信引领改变生活模式来看,移动手机应用在档案馆业务上就是通过专门的移动服务器将档案馆资源数字化信息链接或存储,然后将档案服务由档案馆对人过渡到服务器端对口到手机用户客户端,用户通过手机,以无线接入方式接收及反馈档案馆的信息这样一种服务方式,完成档案信息的交流、咨询、公布等功能,从而实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与档案数据库以及档案管理员互动,是档案馆扩大外延服务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2 移动通信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彰显特色

移动通信档案业务可以实现档案馆和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因为使用该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登移动通信平台查询、利用、咨询相关的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料,而档案馆也通过移动通信平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一些特色服务。总的来说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档案业务中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2.1 档案服务的人性化 传统的档案服务用户要想获取信息资源,只能通过主动查看浏览来获得,难免造成信息堵塞和服务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若是档案信息化资源结合移动通信平台,就既可以由用户通过移动手机等平台向档案馆提出利用需求,也可以由档案馆通过移动手机等平台主动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而且这种双向互动式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手机等通信平台进行,非常便捷和实用。

2.2 档案资源利用的多元化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手机等通信平台查询本地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和现行文件资料及其相关的馆藏介绍等,也可以WAP方式登录各档案馆的官方网站,去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数字化或者信息化的档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到对口的档案馆移动通信平台,档案管理员接收消息后可进行处理,将相关的档案信息制成电子版或者调出已存档电子版,然后通过专用档案移动通信平台以彩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用户,也可以将其挂接到专用网站上,供用户网上查看。由此可见,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档案馆业务上可以使用户接收到比传统档案馆更为广泛的档案资源和现行文件资料,信息更为全面、广泛。

2.3 档案资源利用的移动化 移动通信平台至少像手机这样具有可移动性,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手机平台去查询利用所需的档案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不仅可以缩短利用的时间,还能够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平台应用到具体档案业务中能弥补很多传统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的空缺点,本身特殊的内涵适应了信息化的具体化、普及化,也彰显了移动信息平台的服务方式、功能等的特色。

3 移动通信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档案信息传播方式与社会档案利用需求之间矛盾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档案的利用方式倾向于更便捷的互联网引擎搜索式。虽然目前根据发展需要档案资源逐步进行数字化,但是数字化后效果并不显著。在目前看来,档案向信息化迈进的路途并不开阔,社会对于档案的利用需求在不断加速,档案信息的传播方式却并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历史发展,我们必将找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来缓解这种矛盾。而在这个移动通信技术无孔不入的移动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是信手拈来的贴合。

3.2 实现档案馆的社会价值的需要 现阶段档案馆的社会价值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档案资源的重要性,大量的档案资源仍然是在档案馆里沉淀发酵。因此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去引进移动通信这样大众普及可行的技术来逐步改变这种现状,最终实现档案馆的社会价值。

4 移动通信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可行性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4.1 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 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超过10亿,其中3G用户达到14391.9万用户。由此不仅可以说明手机在我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还体现出手机上网功能的强大,这些都为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档案馆建设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在哪个地区,你不会看到每个人都拥有电脑或者随身携带可以随时保持网络畅通的平板电脑之类的上网工具,但是,人手一部可以随时收发信息连接互联网的手机还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说,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为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2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功能正在不断的增强。智能手机的出现和3G技术的成熟都为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4.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建设。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被纳入规划,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各行各业都把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大量丰富的馆藏资源转换为可方便存储船舶利用的介质,摸索起步颇艰,但是成效显著,各单位纷纷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接再厉。档案馆藏资源数字化后的介质均可实现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船舶,一旦实现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引用并开发应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用户或只需通过手机登陆相关网站或者发送信息,就可以实现数字档案馆的利用。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行,各种符合发展需要的档案网络平台纷纷开始崭露头角。用户浏览这些网站,既可以了解国内外档案动态,馆藏介绍等,更重要的是可以查询权限内相关的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料。随着档案网站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技术的跟进,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与这些网站平台对接后,用户甚至可以简单的通过手机注册就可以通过相关平台登录对应的档案网站,查询利用档案信息。档案网站的盛行,为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提供了一个归口管理平台。

5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档案业务上的发展前景

第5篇

本研究出于对网络覆盖范围以及维护难易程度的考虑,使用以太网线连接装置(ethernetlineterminationequipment,eLTE)宽带集群作为本地大局域网的承载。使用1.8GHz频段集群,eLTE集群单站可以最远覆盖4km距离,在4km范围内通过部署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计划技术、用户端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将LTE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供CPE周边WiFi设备接入。集群单站与CPE之间不需要线缆连接,通过无线LTE信号进行通信,只需对CPE进行供电即可快速搭建起帐篷周边局域网络。

2车载式移动医疗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2.1业务需求分析

围绕医疗通讯车设置“帐篷医疗点”,帐篷相当于科室,内设医疗设备和电脑等,设备需要通过本地无线网络,访问车内数据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同时,本地桌面会诊、远程医疗及物资管理信息等也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2.2带宽设计

根据现场救援环境需要,本网络按可承受全网80台业务访问终端进行设计。其中带宽需求最大的是PACS传输、远程视频及本地桌面会诊3个业务;HIS、LIS访问及语音通信等业务带宽需求较小。文件传输保留1.2Mbps带宽,桌面共享平均每方60K。由于终端的局限性,本研究设计语音按8并发、2路视频并发、1路文件传输及5路桌面共享计算,共需带宽设计为4种。

2.3传输距离设计

通常帐篷医疗点围绕在通讯车220m范围以内,相互间距<60m。在特殊地形地貌的救援现场,系统应能支持扩展1倍的距离,提供400m左右的通信能力。为进一步发挥移动医疗通信车的作用,如与离开一定距离的医护人员进行通信、从山上对山沟下需要救助人员进行现场环境采集等,系统若能提供千米(km)级的无线通信能力则更好,如支持4km长距离的通信,能够使医疗通信系统适应各种救援现场环境下的灵活部署。

3基于LTE和WLAN的无线通信技术

LTE技术,即3.9G无线宽带技术(准4G),是未来的通信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基于LTE的无线宽带专网集群系统作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具备同时传输大容量的下行和上行数据的能力。单站情况下,单小区的下行峰值速率可达到90M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达到40Mbps。在4km超长距离下,系统认可提供0.9Mbps的通信带宽。通过强大的宽带数据接入功能,现场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端数据快速查询、现场采集信息便捷上报以及工作电子流现场处理等业务,极大的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单个CPE的WiFi可覆盖40~90m的范围,<60m范围的WiFi信号衰减较弱,不影响通信带宽,相邻数个CPE同时存在时WiFi设备可以接入信号最强的CPE中。为保障系统能够提供WLAN无线定位功能,本研究在系统设计时将LTE网络上叠加WLAN网络,形成LTE和WLAN的本地无线网络。AP通过CPE提供的LAN接口接入到网络中,以LTE为管道承载数据通信业务,AP由AC集中管控,上电后可自动部署。采用LTE通信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基于LTE的集群通信功能,实现清晰、易于操作的语音通话以及语音对讲功能。

4LTE和WLAN安全性分析

医疗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保密信息,故整个系统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LTE高安全加密集群通信和WLAN无线信号支持WIDS/WIPS无线攻击检测;MAC/802.1x接入认证等保障无线网络安全,能够满足一般民用设计的要求。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一、引言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第7篇

【关键词】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FODM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4G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期望通过4G系统来解决3G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等的无缝衔接并相互兼容,真正实现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简要介绍了4G和3G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别和优势,4G系统网络结构及核心技术,4G研究现状及前景等。

1 4G和3G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别与优势

1.1 区别

4G是fourth generation的缩写,而4G移动通信系统和3G移动通信系统到底有何区别?与3G移动通信系统比,4G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

(1)比3G系统更接近于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实现任何形式通信;

(2)在技术上,应比3G更上一个的台阶,各种新的4G核心技术被引入到系统和业务中;

(3)在服务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业务类型、应用和网络形式;

(4)在应用上,4G移动通信系统终端不在局限于手机,可以是任何类型的。

1.2 优势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与日俱增,使得大力推广的3G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因此,人们在享受3G移动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期待着通过4G通信技术的引入,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相比3G系统,未来4G系统应具有如下优势:

①高速率、高容量: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Mbit/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Mbit/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Mbit/s;其容量至少应是3G系统容量的10倍以上。

②网络频谱更宽:每个4G信道将占100MHz频谱,相当于W-CDMA 3G网络的20倍。

③通信更加灵活:4G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可使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以不同方式通信。

④智能性能更高:4G采用智能技术,使得终端设备具有智能化,同时系统可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

⑤兼容性能更平滑:4G系统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在不同系统间无缝切换,传送高速多媒体业务数据。

⑥实现更高质量、低费用的通信:4G系统可提供良好覆盖性、高速数据和高分辨率的多媒体服务,因此4G移动通信系统也可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同时,其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行者和用户的费用

2 4G系统网络结构及核心技术

2.1 网络结构

4G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其大致可分为三层,分别为物理网络层、承载层和应用层。物理层与承载层提供开放式IP接口。应用层与承载层之间也是开放式接口,用于第三方开发和提供新业务

2.2 核心技术

与3G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4G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了一些不同的核心技术。

2.2.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3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而OFDM技术则被公认为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OFDM[1-2]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将给定信道分为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低速数据流,调制在每一个子信道上传输。因而,OFMD技术具有频率利用率高、抗衰能力强、适合高速数据传输、抗码间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图1 4G系统网络结构

2.2.2 软件无线电(SDR)技术

SOR[3]技术是一种基于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无线电技术。其核心思想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和D/A变换器,从而尽可能使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使用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和信号处理。

2.2.3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即波束间没有切换的多波束或自适应天线阵列,具有抑制信号、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调节等职能功能。其核心是通过选择良好的智能算法来实现对波束的智能控制。

2.2.4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MIMO技术是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集分的技术,可实现高速率、高容量、高传输质量。它采用多个分立式天线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就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

3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当前,世界各国对4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但4G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ITU计划在2004年征求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方案,2010年制定出全世界统一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就我国而言,4G移动通信的研究已经正式列入863项目,并启动“FuTURE计划”。

目前,D-LTE技术由中国自主研发,已于2010年10月入选4G国际标准。2012年5月,中国移动首次在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南京等五个城市同时启动了TD-LTE的体验测试,2013年7月杭州成为国内首个开放4G体验网络的城市,而4G运营牌照的正式发放也迫在眉睫。4G移动通通信网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未来指日可待。

4 结束语

尽管4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仍然不太成熟和完善,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4G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将可实现人们对个人通信渴望。

【参考文献】

[1]秦连铭,王香丽.OFDM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 2009(21):32-33.

第8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 信息共享 互补结构

一、前言

信息共享的意思就是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可以互相交流和共享信息产品以及信息量,也就是可以共享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这样就可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信息技术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共享效率,信息共享是一种映射关系,它不会影响到信息源。信息的交换结构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它的数量是没有最大值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新宿段与信源端之间的信息交流。移动通信中的信息共享结构有着非常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并且还具有双向传输的特征,这个特征是针对用户来讲的。

二、信息共享互补结构

依据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个人通信是信息交换结构的基础,并且依据个人通信可以将信源端间的信息交流提供给用户。通过研究发现,这种信息交换结构的个性化特征十分的显著,并且双向传输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项特征,具体指的是信息编辑者的广播结构只能够将信息进行单向,但是信息交换结构却可以将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广播结构则只能够将高热度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用户。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解决数字多媒体的传输问题,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信息共享,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宽带节约的目的,并且对于克服信道拥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移动通信网络不仅可以将广播信道传输的高热度共享信息单向提供给用户,并且还可以将个性化服务通过双向交互信道提供给用户,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信息共享互补结构来定义这种信息共享结构。信息共享互补结构是一种模块化的混合结构,它的基础是两大信息通道。移动通信的互补信息结构如下图所示:

双向交互通道可以将个性化服务提供给用户,也就是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对服务选项进行自由选择,其中双向交互通道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语音等窄带信号;单向广播通道只可以将共性的需求提供给用户,其中单向广播通道的典型例子则是一些宽带信号,比如STV、VOD等等。

三、基于信息共享度的分级制广播

移动通信中信息共享互补结构往往利用广播信道实现向用户提供主动服务,利用交互通信实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想实现上面的两种传输模式,就需要依据用户需求和信息热度,来开展信息共享结构的相关工作。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信息热度的定义、分类管理以及协调工作。统计信息的热度要求信息分类明确信息的兴趣概率和信息类别。通常情况下,信息的被关注度可以有效的将信息共享度和热度给表示出来。信息空间在划分的时候,一般依据的是语义的不同,这样就可以划分成几个子空间,这些子空间彼此之间有着特别强的关联性,并且层次结构性也是非常突出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用用户的兴趣度来衡量信息的共享度;每一个用户都是随机并且独立的进行访问行为,但是,相邻的两次访问行为却有着某种关联存在;如果从时间角度上来讲,个人在信息需求度方面,长度相关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特质。目前,一般将信息共享度用统计值来定义,也就是分类排列那些有着较高关注度的主题,然后划分共享信息广播的优先级,划分的依据是设定阀值,其中,主题有着较高的共享度,那么在广播中,就有着较高的优先级。如果从分级礼让的角度上来讲,那么也可以将共享信息分为若干类,比如紧急广播、立即广播、尽快广播等等,其中有着最高优先等级的广播就是紧急广播,立即广播次于紧急广播;尽快广播需要对广播宽度进行动态分配,但是需要保证能够正常播放立即广播;有着最低的优先等级就是争取广播,它往往无法全部播出争取广播,这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或者广播带宽额的限制,但是,针对信道带宽限制的情况,提前播放则可以有效的适应。

四、移动通信中信息共享结构的发展趋势

虽然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深入的研究信息共享结构。通过实践研究表明,采用现代信息共享结构,可以对网络信息拥堵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频谱资源匮乏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同时,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支持现代社会的通信需求,也就是说信息共享得以实现,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让人们的通讯需求变得更加的频繁和丰富。如果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通信技术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通讯产业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下,信息共享结构就需要充分的依据现代社会的通讯需求,跟上时展的脚步,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信息共享结构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优化升级,这些工作都需要将现代社会的信息需求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从而跟上时展的脚步。

五、结语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共享结构的优越性也逐渐的被凸显出来。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信息共享结构的构建,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第9篇

笔者担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又是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直想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抓住少先队工作中的机遇,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缤纷的网络世界,使学生学会正确选择。正好,2009年同志在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对当代少先队员提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我想,何不利用自己的特长,将两者结合来开展这项活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1.培养班主任老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四好少年”活动研究服务的意识,构建一支网络化的班主任队伍

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小学是一所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学校的网络硬件和软件都有一定的优势,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网络的使用和维护,也对老师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刚开始,老师们对“四好少年”的内容了解得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们利用班主任开会时间,集体在网上学习相关知识,观看相关视频,老师们还抽出空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收集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四好少年”,如何争当“四好少年”。大队部更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三月份开展“让校园充满爱”“让妈妈露出笑”“让草坪开出花”“让教室增添绿”等活动,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些特殊的日子,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枚枚雏鹰章挂到了学生胸前,一首首四好少年歌唱响了整个校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遍了校园。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网络,也正因为有了网络这个缤纷的世界,才让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2.促进大队干部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培养一支网络化的大队干部队伍

大队干部是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应是强有力的团队。作为大队辅导员的我,首先得抓好这支队伍,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开学之初,学校通过竞选的方式建立了这支队伍,刚开始,这批孩子积极性也很高,也觉得很自豪,毕竟是千里挑一啊!可是随着工作的开展,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多,这帮孩子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想如果老是开开会,教育教育,效果肯定不高。于是我想到了利用网络平台,因为学生对网络还是挺感兴趣的,于是每周的队干部例会上,我们都有几项常规工作:一是让一位队干部给大家介绍一位你所欣赏的小干部,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二是学习网上相关的队知识,观看一些队活动视频等。我还规定由大队干部轮流来主持会议,让他们事先用PPT制作好会议内容。结果,这批队干部的能力越来越强,工作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后来,我想我们何不自己建一个少先队网站,让我们的大队干部自己来管理这个网站呢?说干就干,我先将少先队网站的基础工作做好,将网站分为新闻速递、缤纷活动、校园明星、星星火炬、欢乐学堂、安全同行这几个板块,通过这几个板块向师生们展示最新发生在少先队和少先队员身上的相关新闻,呈现精彩纷呈的大中小队活动,推出在各级各类活动中的小明星等内容。然后将大队干部集结起来,一起商量如何管理这个网站,最后决定大队干部每人负责一个板块。因为要完善里面的内容,大队干部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发动班上其他同学一起来策划,学校里增加了各班对本网站投稿的考核,最后终于构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少先队网站,这次活动让大队干部着实体验了一回如何做事,如何共处。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健康向上的情感,建立一支积极争当“四好少年”的学生队伍

为了积极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学校通过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在校园环境布置和各项活动开展中体现“四好少年”的希望和要求。新学年开学后,组织全体学生通过网络观看《开学第一课》,帮助少先队员熟悉理解“四好少年”的具体要求,引导少先队员自觉以“四好少年”为标准制定行动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去。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都会挑选优秀的少年队员当升旗手,国旗下的讲话也向全体队员讲解了争当“四好少年”的具体内涵,各中队也都相继开展了主题队会,有知识竞赛、校园情景剧等活动,以小品、相声、快板等不同形式演绎了“四好少年”的内容,使广大少先队员更具体地理解了“四好少年”的意义,进一步营造了努力争当“四好少年”的氛围。学校也相应地开设了许多特色社团,像书法、舞蹈、信息学等特色社团非常受学生欢迎,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也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