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07:05:29
导语: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 解读
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的载体。依靠文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潜能,更能延伸扩展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解读文本步法之一:走进文学作品,作身临其境的感受
任何作品,要从内容到形式把握适当,首先就要将语言还原为作者所建构起来的意象,然后让自己置身其中。如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就应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眼前浮现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雨后,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唯有这样身临其境,我们才能理解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语言抒发性灵之妙趣。而要做到身临其境,有两种办法:
1.1 有感情地诵读。通过朗读,文字符号又变成了富有感染力形象化的声音符号。眼与心谋,耳与口谋。可以有效、快捷地领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构思匠心和语言运用技巧。当“书读百遍”读流畅了,读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处理得恰当好处了,其义也就自现了。文学作品就要活化成鲜活具体可感的情境,学生就不知不觉就身临其境了。使人物之话,如出己口;使文章之情,如出己心。
当然,朗读训练要得法。教师的范读与指导要准确到位。如能采用录音或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如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
1.2 绘声绘色地转述。转述其实是激发学生调动一切可用信息,使文本文字尽可能准确地意境化的方法。转述将我们的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作品描写的情境用语言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转述可以逐步完善,也可以多人互为补充。随着转述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我们想象中的情境也就会愈加鲜明与形象。比如李煜词《浪淘沙》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能把昔日“帝王”与如今“囚徒”这两种天壤之别的生活情境,用语言绘声绘色地转述出来,学生自然难以忘怀,哪用得着教师喋喋不休地条分缕析?需要指出的是:训练之初,学生往往发现不了文中重点之处,老师应多加指点。
2 解读文本步法之二:转换作品角色,换位思考
言为心声,作家写诗作文的愿望,都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所以,身临其境之后,读者要准确细察、咀嚼、体味作者之心。即将心比心,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由于不同的作品之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理等等所以将心比心也有不同的切入点。
2.1 换种说法试一试。比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如把“执”改为“握、拉、牵、抚、捏”等动词,表现力有何不同?在比较中让学生准确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2.2 抓住悬念想一想。比如《虞美人》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面对良辰美景,词人为何盼望快些了结?抓住这个悬念想一想,顺藤摸瓜轻而易举就能抓住到词人绵绵不绝的愁绪,进而感受到词那不可抑制的故国之恋。
2.3 紧扣文眼品一品。如《扬州慢》,只“空城”二字,思想感情全出。其余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便迎刃而解,真有势如破竹之妙。
2.4 知人论世揣一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结合当时被贬永州的背景,结合作者渴望昭雪重用的愿望,学生便不难发现:诗中的在恶劣环境中依照倔强地垂钓的老者,不就是对梦想苦苦追求的诗人的化身么?
2.5 找粒水珠映太阳。如《荷花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两处细节描写,就是可以映照太阳的水珠,学生可以借此领悟妇人心底的瞬间波澜:突出其来的惊讶,深情的依恋,别后的为难,种种情感一时迸发,又继以理智的自律,从而认识到一个进步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
2.6 跳出言外觅真言。如《荷花淀》中“这有什么看头哟?”《雷雨》中的“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都有丰富的潜台词,都有一定的言外之意。
3 解读文本步法之三:理性分析作品,动情达理
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强烈的感情,是建立在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理性之上的。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路的“有”、“无”到决定“走”的比喻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也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哲理。我们领悟文章之妙,仅仅领悟到感情过于肤浅,我们还必须透过感情悟理性,对文学作品加以理性解读,从而实现由动情至达理的飞跃,完成悟情至悟理的升华。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身临其境、将心比心的对文学作品有了感性领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提出含有较大信息量与挑战性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的感知中总结规律,深化理性顿悟。
理性解读的悟性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首先,要配合其他学科,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原理,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成果。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面前,能从各种不同角度去了解它们的方方面面。准确把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联系与区别。在反复玩味与思考中,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审视文学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还应鼓励学生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琢磨文章的意义及语境氛围,让学生在“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研究,理清思路,找出相同之处,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地言说和书写。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理解力,鼓励他们发挥想像,作理性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也是学生创新精神所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蔡明,范富来,米学军.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5.
关键词:重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策略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从2004年9月开始,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之后的六年里,又有六批省、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至2010年9月,随着四川、重庆、甘肃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所有省、区全面展开。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的国家,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并且西部地区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时间比较晚,到2010年9月,四川、重庆、甘肃才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因此,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部地区新课程改革将会面临与东、中部地区不同的困难和不同的要求。针对重庆特有的地区文化和教学特色,必须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一、强化校长职能,引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和中心。高中语文新课程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校长对新课改的理解、认同、重视以及对课程改革的积极领导与有效管理。校长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的态度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关系到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和实效。如果学校校长对新课程改革都不够重视,那么学校就难以营造课改的良好氛围,高中语文新课程就很难推进和发展。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学习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差异的主体,学生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相信学生有成长的动力和发展的潜力。
教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讲授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而且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困惑和问题,可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启发。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做好三点:第一,要分好合作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性格以及性别上的差异性,选好学也是关键。第二,课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第三,设置问题的难易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里面应暗含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线索,即问题应具有启发性。
三、加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首先,要加强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要求,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量,图书室要设专人管理,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室要向全体师生开放,各班级可以设立图书角,集中学生的图书资源,在班级内互相借阅。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
“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从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论文格式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文章含义,进行前后文的解释。有的文章还会留一些空白和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理解作品后进行填充,学生填充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过程。
(二)课堂增加“佐料”,教学绽放光彩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读”,学生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从而领悟文章的真正要义,获得心灵的启迪。所以,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开展阅读游戏、阅读竞赛等,学生在游戏中激起了参与的热情,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讲求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涵,获得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适当地增加他们的阅读时间,多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例如,在《雅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题材内容、背景环境、情感主旨等相关知识;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裁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相关知识。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融汇贯通,有助于他们真正学会阅读、分析、鉴赏文章,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所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使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钥匙。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延伸”
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阅读要广,但不一定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积累越多,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纯熟,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一)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很适合学生阅读,如《视野》《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杂文报》等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既切合生活实际,又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是“与时俱进”的优秀课外资料。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
一、课堂教学应注意避免表面自主现象
目前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练习、评价、展示,很难看到学生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练习。有自主学习之名,无自主学习之实;二是有的体育课堂,有教师淡化出场的尴尬局面,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注意避免无效合作现象
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应该明确,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问题;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知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力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目标、时机、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同时,教师要积极、大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三、课堂教学要注意避免随意探究现象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探究性学习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意向,确定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进入探究性活动;二是尝试体验实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进行点拨、提示,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以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表达交流小结。要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给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要有教师的小结,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升华、提升以及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希望和要求,以期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避免以下几种倾向:一是整堂课事事探究时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二是只重过程,忽视结果;三是不重课内重课外。这种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益。
四、注意避免课堂教学的无度开放
如何设计体育课的教学环节,自始至终渗透着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学应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开放”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心态也应开放,放弃权威意识,敢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应重视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但是,无度的开放就等于“放羊”。课堂的无度开放,就失去了体育课堂的功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五、注意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用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碰撞
每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需求之间发生碰撞时,似乎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中学体育课面对的教育对象处在青春少年时期,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组织教学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样的局面教师感到很无奈。这样的课堂气氛、这样差的教学效果不是体育教学的初衷,既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又达不到教学效果。成功的体育教学在于成功地寻找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探究最佳结合点。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潜能的最大发展。这就需要将体育教学置于研究基础之上,力戒“照本宣科”的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学行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意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个别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体育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摘要: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问题无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贯彻,还是对教科书的编写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文本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四个版本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在课程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方面的吻合度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相关的问题和争议。
关键词 :不同版本;教科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的研究”【批准号:GS(2010)G0988】的阶段性成果。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制定与教科书的编写是两个关键性问题。课标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在“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格局下,不同版本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问题无论是对课标的贯彻,还是对教科书的编写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现行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科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
课标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教科书编写要“严格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切实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教科书如何才能有效地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呢?结合课标和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来看,教科书要有效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知识方面重视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线索规律三方面主要知识结构的构建;能力方面要为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为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学科认知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素材;过程方面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可操作的学习过程;方法方面要加强史学方法的学习和具体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则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教科书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是课程三维目标落实的基础。四个版本教科书在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叙述和基本的历史概念的概括上都与课标有较好的吻合度,但在基本线索和规律的总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新教科书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完整的历史线索和脉络是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的作用评价中唯一给予否定评价的一题,同时也是学生、教师、教研员三个群体对教科书的作用的评价中均值最低的一题。这也是在访谈中教师反映最多、最大的问题。”
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教科书编写的一个隐性问题。四个版本教科书主要通过课文引言、资料卡片、问题思考、课后习题、活动课、课外读物和网站推荐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些方面,四个版本教科书与课标都有相对好的吻合度,但在史学方法运用方面和“学本”特征方面还有待加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科书最容易实现的,所以各版本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也是最高的。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教科书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促进作用是学生、教师和教研员对新教科书作用评价中最高的。”
二、教科书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吻合度
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呈现课程内容标准时,基本分为五个层次,即册、单元、课、子目和具体知识点,以对应内容标准中的模块、专题、内容要点三个层次的内容。
模块具有确定性,四个版本教科书都分六册,对应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专题也有确定性,教科书都以单元来对应。专题层面各版本教科书与内容标准的不吻合主要表现在标题表述的不准确、专题顺序调整合并的问题。标题表述不准确的情况如:人民版与北师大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内容标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不吻合。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内容标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不吻合。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内容标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吻合。这些不吻合的情况主要是课的标题不能准确表达内容标准的完整意思。专题的顺序调整与合并问题颇有争议。除了人民版严格遵循课标,没有改变课标内容标准中专题的次序和数量外,其他版本教科书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专题顺序上,人民版按课标先中国史后外国史编排,其他版本都以中外对比的形式编排。在专题合并问题上,除人民版外,其他版本都对内容标准中“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了合并。对专题调整程度最大的是岳麓版教科书,对此拙作《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教科书中课、子目和具体知识点对应内容标准中的内容要点。课标内容标准中绝大多数的内容要点表述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都较好。但是,课标内容标准中有些要点表述本身就有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就不是太好,而且难以测量。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等专题,就属于此种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已使用近十年,期间关于课标与教科书方面积累的问题和争议也不少。这些问题和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研究都有密切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与以前的“一纲一本”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课标是指导性的,教科书是多样性的。教科书编撰既要遵循课标的指导性建议,又要进行创新。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主要对三维目标,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数,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很显然,课标对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鼓励教科书在提出的这些原则性建议下进行大胆创新。所以,教科书只要遵循课标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了。我们不能对教科书在体例、具体知识选择等方面有太多的苛责,创新其实更重要,在研究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也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弱化历史学科地位,甚至是放弃历史学科体系。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只字不提以历史学科为基础,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课标解读中提出“历史学科也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重要依据”,并进一步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建立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上,以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依托,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这不能不说是对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忽略历史学科特点的考虑,对此聂幼犁、任世江等学者都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课标和教科书使用调查、评价和修订机制也是一个问题。课标实施近八年,教科书使用近六年,教育部才启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项目,项目研究成果在2013年才相继完成,而相应的修订又不知在何时能完成,这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吻合度问题的研究的现实意义有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侯桂红,郑林.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12,(2).
[3]李玉龙,王宇琦.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衔接表现在多方面,例如:
一、初中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一)初中现代汉语知识的淡化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在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几乎找不到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各地中考关于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都已作为非考试知识,于是,部分初中教师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就对相关的现代汉语知识进行了淡化处理。许多学生进入了高中,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这块知识成为了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
(二)初中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的淡化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评价建议”的:“评价学生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各地中考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考查便属隐性考查,例如借助句子翻译试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及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因此,虽然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入一些文言虚、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在总复习时也都会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归纳整理工作,但随意性仍较大,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在这些方面的教学尺度上不统一,更有些教师干脆不教,使文言语法的教学淡化了。这样,学生到了高中,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笔者认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国家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没有完全衔接之前,我们不必推却责任,那样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紧紧抓住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吃透实质,在教学中,促进初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衔接,让学生进入高中后顺利进行学习。
(一)抓住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教学。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大众传媒手段的合理利用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也为高中语文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就应在新课改中进一步开拓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更加活跃,进入高中以后,他们也必定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在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学生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难,教师就应丢开功利思想,不应完全围绕考试转,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如在文言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语法,把相关的一些语法知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在面对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时,能运用简单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广告设计、导游词设计、模拟新闻会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就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初中语文教学就应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这样,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进行大量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引导学生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展开审美,体味现代文、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等。这样,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会有力地推动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抓住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初中语文教师就应不以分取人,而应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照。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旨在打造有基础、有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在此过程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仅能满足社会需求,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各大学校要找准选修课实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办学水平不高。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有的高中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只靠基层教师进行选修课程改革,因此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单纯照搬大学语文选修课的内容,引进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需求。若是将大学生都鲜少问津的学术著作当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校领导者对语文选修课程不够重视,未能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于是偏离正确的轨道,使得新课程的设计和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难以提升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办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受限,选修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
目前普高语文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主要包含“诗歌和散文”、“新闻和传记”、“小说和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环节。学校应当根据不同环节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选修课程。但由于出版机构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模块存在预设限制的问题,因此学校难以变通性地实施选修课程改革。比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中的“诗歌和散文”部分应当设置“古代诗词选读”、“唐宋散文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国外诗歌散文选读”等内容,有关专家就会根据该标准的提议,出版对应的语文选修教材。这样教学内容就会受到限制,学校也不能根据学生需求自由设定课程。
(三)对选修课程制定统一要求,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直接把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和学分相对应。第一层必修10分,第二层必修10分加选修8分,第三层必修10分加选修14分。学生修满必修10分,就算是完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学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选修更高水平的学分,如果只参加普通高考,则选修四个板块即可。但大多数学校受到高考的影响,实际考试的内容早就深深刻在师生的心中。虽然有人文方向的加试题出现,但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已经在选修课制定时统一选考的板块,给语文选修课程打上地方化印记,使得课程只具有必修与规定选修的单一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
对于课程的领导而言,在开展课程设计、开发、组织、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时候,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及决策职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在课程变革的阶段,领导的力量可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效用。对于从上到下的课程改革而言,在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长时间被动实施课程计划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开展。只有以强大的外来力量推动课程改革,才能使新课程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因此,学校领导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会因地制宜,找到自身的长处并合理规避劣势,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例如某高中学校就开出“制定一门新选修课,立即奖赏7千元”的奖励标准,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开发新选修课程。该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当中的规定,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条件,如师资条件、物资条件等。
此外,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所必须具有的教学资源之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追求精神层面的积极意识,并确保所有语文教师都可以胜任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基本需求。学校要注重开发潜在的教学资源,比如邀请校外专家任课,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等,保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高效开展。
(二)改善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程。
在设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时,制定人员应当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当前,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自包括五个大的板块,整体看来已经较完善地囊括高中语文学科体系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如果仅仅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制定教学内容,则容易构成“套餐”式的教学方案。在《语文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五大选修内容当中,诗歌和散文都属于韵文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小说和戏剧都属于虚写的文学类别,因此存在共通性。但新闻是应用文的一种,旨在写实,传记却属于文学领域,两者不应当放在一起。对于文化论著这一系列,更包含文化、文学、语言等多个范畴,不可以同一而论,应该分别进行研究。所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制定者必须改善教学内容,整理好各个选修系列之间的关系,简化并重构语文选修教学的课程内容,提高其可行性。
(三)多样化设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重在“多样化选择”。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目标是,让学生阅读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多个文本,并按照不同的阅读目标灵活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因此,在选修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理清不同文本的概念,并坚持以多样化的理念进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选修课程上。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个性发展和考试之间的关系,在保持高考语文“必修加选修”的基础上强化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的多样性,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
学校和教师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要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改善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程,还要坚持多样化设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梅云霞.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12-14.
一、教育管理者应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清除路障
从课程教学管理层面看,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各级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勇敢冲出旧评价的樊篱,清醒地认识到新评价对于解放师生教与学的创造力的意义。只有真正转变传统的偏重于量的检测的单向度的课程评价思想,而转向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双轨整合的路径,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趋势,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新课程的稳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自然发展为个人化学习,个人化学习则自然要求要有与之相应的个人化的评估反馈机制。而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质的评价,就是一种比较合乎人性的评估反馈机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包括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等”(胡中锋、黎雪琼、刘桂秋《论新课评价中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的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原则就已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已经渗透了质的评价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这种评价体制的延续和深化,而不能因为有高考在前,而将评价异化为片面以高考分数测量来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与学的效能评估的唯一标杆,并以之为紧箍咒来束缚语文教师,从而导致“新课程旧教学”“新课程旧考试”(就2007年海南、宁夏两个高中语文课改试验区的语文高考命题看,仍然被笼罩在旧的高考语文模式的阴影下)现象的出现。
其次,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将课程评价的理论理性切实转变为课程评价的实践理性的勇气,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细化、实化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具体标准与操作程序。从便于新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规程应先于课程实施,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然而,当下我们面临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新课程实施了,却没有配套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切实并行,而往往流于表面与语文教材教学进度关联、实际与高考挂钩的书面限时测试。如此一来,课程标准关于新评价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就虚化为了空中楼阁。让一种新理念根植于人心,难;而更难的是执行,即让新理念成为看得见的行动。因此,为教育管理者松绑,卸下固有的单向度的量的评价的枷锁,是最迫切需要的。
二、教学执行者应该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开拓道路
从学校课程教学实施者层面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扮演好新课程评价实践“改革者”的角色。首先,从思想意识层面来看,要认识到彻底转变狭隘评价观的紧迫性。要扭转单一的量的静态评价的思想,而代之以发展性评价;亦即不仅仅热衷于高考的分数,更要关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增强、情感的丰富、素养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教师有必要学习、掌握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其次,要在评价的具体操作行为上尝试行
动研究。当前,高中语文课程实行“必修”与“选修”并行的模块结构课程,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领域内的各类课程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与要求。作为课程执行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把这些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细致的评价方案,努力建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
从评价方式来看,应该采用多形式、多侧面的评价手段。首先,要改革、优化传统的量的评价的手段,提高高中语文书面测试命题的信度和效度。传统的量的评价重结构的严谨性和量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书面的测试上,比如会考、高考等。书面测试的命题应该知识、能力、素养三者兼顾,而以素养为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体现所考即所学的原则),能最大程度地检测学生在一个特定学段之内的语文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养形成所达到的水平。其次,要研究质的评价技术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评价操作中的应用。比如,通过情景活动、课堂观察、过程记录、学习日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袋等等途径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落实主体多元的原则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是一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则强调主体多元评价,它吸纳了学生、家长等多个评价者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尊重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师学生”评价,应该发展为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生”评价,以及与以其他评价者为评价主体的多维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层次,不应仅仅由其任课教师来认定,还要吸纳同学、家长、其他科任教师、学校、社会团体等评价者的评价意见。这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体多元评价可以弥补旧评价的一个缺陷:因传统的一元评价所产生的偏见乃至歧视,压抑了一些有某方面语文特长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在书面测试中成绩并不突出或者很差)的学习兴趣。它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丰厚其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全人教育”的特质。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注重全过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