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9 20:32:03
导语:在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1-02
又是一年毕业时,在紧张、忙碌的毕业设计之后,迎来的是毕业季所带来的抑或兴喜,抑或迷茫的时节。回首数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心中总会泛起几分惆怅,几分欣慰。面对学生们的成长经历,笔者发现毕业设计这段时间,师生们的朝夕相处,从相互熟悉到相互信任的情感交融对学生们的成长有着魔力的作用。在整个毕业设计的指导期间,师生们经过一起探索,相互激励,共同创造的作品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学生们主动思考,教师们以平等探索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正如哲学家邓晓芒先生所说:“教育绝不是一种片面的技巧,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吸引和碰撞,是两者发自内心的需要”。尽管我们的毕业设计还有许多的遗憾。但是,作为师者,很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的努力,可以在思想上让学生们有信心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指导经历进行总结,期望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一些探讨。
首先,探讨的是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误读设计中的艺术性,将艺术性等同于装饰性。
强调设计的艺术性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普遍要求,作为学院派的毕业设计,艺术性的要求更甚。艺术性意味着个性的充分展示,意味着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艺术性的设计在于强调多元性和设计家个性,给观者不同于市场上低劣熟悉的版式。但“艺术”不等于装饰,“个性”不等于无序。在实践中,学生往往简单地将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装饰性的布置,五花八门的字体,横七竖八的放置在图片的周围,唯恐画面有一处是“空白”。空间就是这样被装饰着。仿佛到了一个装满杂物的房间,没有了落脚的地方。很遗憾,在毕业设计的时候笔者还在强调本该在平时专业课程就该解决的问题。但它就是存在着,不可忽视!
2、漠视尺寸的概念。
尺寸代表的是比例关系,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传达。学生在设计工作的开始总是习惯于A4这一种比例关系。例如,在书籍设计或者是画册设计中,很少有同学会注意到开本、比例等的问题,大抵源于我们对设计还停留在“感觉”之类的评价。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需要具备客观的视觉经验,建立起理性思维基础,掌握视觉的生理学规律。虽然设计是源于艺术,但是也有别于艺术形式。尺寸、比例的观点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秩序和节奏、韵律之感,而且是理性思维的素质培养。这很重要!
3、忽视整体的系统性。
也许在平时教学中,对整体性就认识不足,这是因为平时的练习就存在着“个体性”,例如,在书籍设计中,平时作业实践局限于封面这个方寸之地,缺乏对书籍整体设计的有机系统性进行练习。但是在毕业设计意识中,设计的概念就会由单纯的封面设计发展到整合内容、材料、版式等一系列书籍因素的整体设计。所以,毕业设计中的书籍设计或画册设计应尽快从单纯封面设计的误区中走出来,进入有机整体设计。一本好的书籍设计或画册就像一首具有音律的乐曲,画面节奏在“起、承、转、合”之间拥有了节奏。读者在翻阅图书的时候亦会体验到这种音乐的节奏。
4、盲从“国际”。
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审美还在屈从于“西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设计在很多方面还在模仿西方的模式,以招贴为例,许多学生尽量避免使用汉字做主题语,问其原因,答案多为:英文字体看着比汉字时尚、高端、大气。究其原因还是学生们过分依赖电脑排版的字体带来的方便,没有从设计的根本来看待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反映出同学们盲从所谓潮流。既适应潮流,又引导潮流,尽快从屈从“国际”的误区中走出来,提高中国设计的文化品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探讨的是在毕业设计中为师者,该如何做?上述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能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学校的扩招带来的大量的艺考生源,其中不乏因为“投机”而来的速成生。为了上大学的梦想进行了为期不到几个月的艺考培训,在类似“流水线”作业的培训中,不管思想,只管技能的训练中,怎么可能让这些“填鸭式”教学成长起来的学生去适应一个讲究宽松、自由的大学教学环境?又怎么能够希望他们迅速成长呢?艺术的领悟岂是课堂上能够解决的呢?牢骚满腹也罢,痛心疾首也罢,都不能解决目前的境况,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味的抱怨也于事无补。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传到授业解惑的师者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对此笔者在此做如下阐述:
1、美感切入法。在毕业设计中,如果把美的理念融入到设计思想中去,从美感这个切入点展开思维,并产生一种要求,要求学生们必须学会从生活实践中收集、分析、归纳一切美的信息,并将此升华为理念层次的美,并以这种美感来指导毕业设计。创造形式的美,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版式的要求;理念之美,可以帮助他们塑造主题的理念与行为。总之,美是设计的灵魂,要塑造形式之美,就要选准这个时代“美”的切入点。
2、求异法。所谓设计的“创新”就是“求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必然是旧思维“异化”的结果,因此,毕业设计的一个形式化特征就表现为求异性。求异的方法是否有效,关键是学生们在针对同一主题,是否做到了海量收集,只有经过前期大量的收集工作,才会对主题进行有效地对比分析,进而归纳属于自己的观点,才会产生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构思出别具一格的毕业设计。
3、问题归纳启示法。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时,同学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该做什么?在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笔者也相应提出总计为7W问题,即:(1) When什么时候?(2) Where什么地方?(3) Who谁?(4) Whom为谁?(5) What什么?(6) Why为什么?(7) How怎样去做?这是一种条理性清晰、逻辑性极强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我们碰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问题法来理顺思路,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解决问题的通路。在毕业设计中,每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一个思路的发展点,继而可以在此进行思考、创作。百试不爽!说一千,道一万。作为教师,在毕业设计这个阶段,我们只是作为启发者,而非命令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探讨的是,作为学生,毕业设计你准备好了吗?
1、夯实基础知识,迫在眉睫。
大学专业课程一般是从点、线、面的认识开始,学习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基础。这些课程的因为具有极大的抽象性,不容易被刚刚脱离了繁重的、机械的艺考模式的学生所接受,没有一定的美学知识体系和实践的学生,面对从复杂的审美认知抽象而来的理论将会一筹莫展。所以,很多学生也不会下足够的功夫来潜心学习这些至关重要的基础理论,甚至抱怨学习这些有何用。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行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可是依然有种脑袋空空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基础不稳的现象。所以,在毕业设计的时候,再重新认识这些曾经的基础知识,这个阶段也许是一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知”到“一知半解”的解惑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有时困惑、有时欣喜,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会对设计整个运转流程逐渐掌握,开始向成熟设计师迈进。
2、专业技能必须熟练。
第一,就是动手能力,“艺术劳动首先是一种诚恳的手工劳动”。1998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调查结果,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10项技能第一位就是:“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视觉图形表达能力,绘画艺术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绘画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的设计的基础!”手绘有着一般图像所达不到的效果,我们利用照片的细节、个性、场景等特征来完成对某件事物的写实性叙述,但是最能表现设计师的专业素养,还是手绘能力的体现。它是一种设计师必备的能力,电脑永远也不会取代人类的智慧。
第二,真的会用设计软件吗?我们可以利用软件将照片处理的非常完美。利用“退底、合成、影调、质感与特效等”PS技巧,把图片进行更艺术的处理而达到可能事先未先想到的效果。但是,值得提醒学生们的是:一味追求PS的绚烂的特技效果,不是真正意义上掌握软件。一个成熟的设计,可能很少使用到PS中的特技效果,更多的是对图片的色调调整,例如:如何得到理想的锐化效果?这就需要知道一个功能的参数值――半径(Radius):它用来决定作边沿强调的像素点的宽度,如果半径值为1,则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两个像素,如果半径值为2,则边沿两边各有两个像素点,那么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4个象素。半径越大,细节的差别也清晰,但同时会产生光晕。很多同学在学习PS的时候会忽视这些功能的学习,这是片面地学习。
第三,最好提高自身的审美知识体系。在加强了设计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之后,便是一个伴随一生的学习体系――审美能力。它是构建一个设计师个性的灵魂所在。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就是在说明:一个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决定了他的艺术作品。
文章至此,也是尾声,笔者套用代福平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新定位》一文中的叙述作为结尾:“一个毕业设计,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却为我们生活的某一方面悬设了理想性远景,这不正是改造现实的第一步吗?一个毕业设计,没有照抄照搬中外文献,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意,这不正是艺术的永恒魅力吗?一个毕业设计,经过了对未知艰苦的探索,最终却失败了,这种失败不是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吗?没有对失败的宽容和尊敬,就不可能推动创造。想让年轻的艺术类学生像申报科学研究项目那样列出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和最终成果并加以考核,就把艺术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非逻辑性这些重要因素抹杀了。即使硬让学生这样做,他们也知道这些命令化、程式化、行政化的东西与促进他们的创新无关,反倒是一种累赘,只能敷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尚未迈出校门就学会了敷衍,这实在令人堪忧。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因此要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的理念定位。大学不是工厂、农场和市场,它同现实的工业、农业、商业保持了一段距离。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这个距离,如同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中所说:‘生命在这时还没有被束缚于迫切需要的整套狭隘目的,并且自身能有从事淡泊名利的科学工作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227-238.
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现代服务业[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告专业创建于1995年,并于1999年招收高职学生,15年来培养毕业生500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100余人,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和中国广告的“生态文明”[2]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区域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到2009年底,恩施州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26个,较2007年增长35.5%;广告从业人员850人,较2007年增长5.1%;广告经营额达5400万元,较2007年增长63.6%。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4月)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8月)精神,重新认识广告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定位广告业,重视广告人才的培养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才能赢得广告业的大发展[3]。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广告业急需五类人才:一是需要了解国际市场、通晓国际广告运作经验和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需要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三是需要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需要能够自己创作、设计的人才;五是需要高层次的各类广告制作,特别是擅长影视广告制作的技能性人才。学院应立足恩施,面向武陵和湖北省,辐射全国,加强广告教育的专业建设,提升广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优化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4]这些都对高技能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标准制定
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培养目标: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业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商品包装设计、CI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与作品制作、广告策划创意等项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面向职业岗位:各广告公司、文化传媒机构、印刷装潢公司、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制作、策划、创意工作岗位,从事商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会展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橱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成为设计师助理、设计师。按照广告设计师素质与能力要求制定专业标准。构建基础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业务流程重点建设业务核心技能课程,制定标准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利用校内外资源条件,建设真实的广告公司学习情境;实行毕业证书、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加大力度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骨干教师;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把本专业建成有实力、有前沿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点特色专业。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广告行业“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的人才需求目标,坚持广告人才定位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创建“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高职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要求是:技能艺术融合:以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为本位,通过校内教学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与社会需求研究结合等教学形式,学生集多门类艺术的应用为一身,成为技艺兼融的广告专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把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情境、专业业务流程学习情境以及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中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融为一个整体的能力训练;把学生对“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的体验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建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真实工作情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作品完成。岗位证书对接:毕业条件要求,学完所有计划课程考核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考核合格获得广告设计师证书(三级)或平面广告设计证书(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创意创新创业:广告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学习与工作过程就是创意过程。要求学生全面具备专业岗位应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在学习领域里有创意思维、项目实施中有创新成果,毕业就业时有创业精神。“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岗多证,三创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校内广告实训室”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经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深度融合,采取课堂内外的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意创业创新能力。
四、建设“三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师”结构教学团队:老中青相结合的艺术师(美术师、书法师、工艺师)、职业师(广告设计师、助理广告师、广告师)、教师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力争一年建成院级教学团队、三年建成省级教学团队。
1、培养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制定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各1名,首先成为“三师型”,带领专业教师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到企业锻炼或专业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实施培养计划确实培养出多名“三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教学设计和主讲;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下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并与企业合作完成主讲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参与企业课题;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掌握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手段、最新的教学方式。
3、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书画艺术研修会”为平台,积极举荐教师加入州内相关艺术团体。不断提高作品鉴赏与创作能力,创作艺术精品,产生社会效应。
4、以“广缘艺术设计公司”为平台,鼓励老师参加“广告师”专业职务考试或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5、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按照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的比例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参与实训室建设并承担教学任务,根据教学需要动态地聘请实习指导教师。使兼职教师队伍的规模适应教学需要,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体系结构改造
以就业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广告设计与制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项目所需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有素养、懂艺术、善策划、会设计、能制作”为目标,构建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项目任务导向”制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完全按照广告公司“设计业务项目”流程为依据,具体安排设置课程及课时。广告公司的“设计业务项目”的主要流程为拉定单、客户沟通、创意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与印刷、作品提案等,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广告设计项目”。
1、设置广告设计岗位业务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广告业务核心课程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紧紧围绕广告公司业务流程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字体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软件)、图形创意设计、版式设计、广告摄影、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与制作、型录设计、广告客户与媒介、毕业展示设计与作品制作、设计师业务流程实训、广告市场拓展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建设。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广告业务核心课程相结合。课程系统开发与广告职业技能证书开发相结合。广告业务核心课程课时占50%,每门课程课堂实训50%、企业顶岗实习50%,实行课堂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学习与管理。
2、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需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广告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普遍认可的“CIW网页制作专家”证书和“PHOTOSHOP平面设计专家”证书等。
3、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现有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按照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构建,需要进一步加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力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六、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
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的真实业务项目引入教学中,按照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完成项目的立项、调研、设计、制作、成果提交;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先导,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广告业务工作的先导。教师应依据服务于“恩施州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型工业,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5]的原则,从企业项目中精心挑选典型工作项目,加工后形成教学项目库,并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做到真题真做,即毕业设计作品就是企业的真实设计项目。尽力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现有课程体系中项目教学偏重于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尚未完全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每一门课程设计中,尚未完全做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把“真实的工作”和“雇员情境”真正落实到以技能培养为目的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按照广告设计师工作岗位要求和业务流程,重点建设“工学结合”的广告策划、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页与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与制作、CI设计、字体设计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并确定教师负责项目化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七、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展开深度合作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突出项目教学中工与学的结合,把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模式做真、做实、做深、做透,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一)完善校企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
在2003年艺术类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专业建设委员会,吸收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管理,重新构建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领导体制。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师资互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为企业提供服务;吸纳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或承担合作项目等。
(二)制定校企合作年度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
1、校企合作年度计划实施: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为企业培训员工;三是用设计技术为企业服务;四是聘请企业专家讲课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2、稳定和发展校企合作企业。延期州内规模以上上广告企业合作协议;与州外多个广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体制。落实校企合作政策措施,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按照学院校企合作的文件,规范校企业合作行为。
3、规范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在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1、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材开发。
2、增加与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现有实训室的利用率。
3、学习先进的典型经验,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和经验总结。
4、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依据学院的校企合作政策,增加实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类型,在时间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利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搭建校企业合作服务平台。
(五)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快专业改革和创新
1、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入,深化教学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人才培养的前期要以“学中做”为主,侧重基础性学习、基础性技能训练,掌握更宽广的职业生涯基础技能;后期要以“做中学”为主,侧重专业性应用、职业性的工作训练。把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
2、以校企合作的长远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专业“三师”教学团队建设。
3、以校企合作的互利为目的,主动寻求专业教师为企业服务的项目。
4、以校企合作宣传为依托,让广告及相关行业认识广告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校企业合作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进一步改善。
八、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一)有效利用校内实训室创建真实职业环境整合资源,构建“公司+实训室+教研室”运行机制。成立“广缘艺术设计公司”。在公司内设置相应机构,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为各部门负责人,在校学生为公司员工,师生融“教、学、做”为一体,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
1、艺术设计作品制作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喷绘机、写真机、条幅机、冷裱机、割字机等生产型设备。承担广告喷绘、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2、图像处理实训室为公司业务机构。拥有高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生产型设备。承担电脑美术设计、CI设计、型录设计、标志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实训(工作)项目。
3、建立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与应用成果展示室。
(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恩施州和声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印刷、三维效果图制作、多媒体动画及企业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项目: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印刷、三维效果图制作、多媒体动画及企业公关活动策划恩施市超力广告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广告喷绘、在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企业公关活动策划等方面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条件。项目:大型广告喷绘、广告创意、策划、平面设计、企业公关活动策划恩施州天成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专业广告设计、企业文化规划、包装设计、小区规划、市政工程等业务。能满足本专业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训要求。项目:广告设计、企业文化规划、CI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施工等业务。
一个专业办得好坏与否,受到直接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教师,还有学校。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财校,选择我们这个专业,是家长们对我们的信任。那么,我们可以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就有义务把这些孩子培养成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下面针对这个专业已经开办的三届学生谈谈几点感受:
1.学生知识水平结构较差,艺术设计功底弱。
2.班级学风较差,很懒散。
3.学生懒得动手,主动能动性差。
4.对于专业作业大多数学生向来只求按数量完成,不求质量。
5.还有甚者经常旷课,学期末再补考、重修,反正也不收费,对他们没有什么压力而言。
我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三年所培养的学生更应该讲求应用型的服务人才。艺术设计应用型服务性人才是指有别于大学同类专业本科而言。本科为社会培养的是研究型创作人才。教学强调理论化的系统性,要求在传授知识中,掌握技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上创作,重探索性与实验性。作为应用型服务性人才,教学强调技能的操作性。它要求在实践技能中,了解理论、掌握知识。对于技能的掌握,特别强调与社会市场对口的使用性与实践性。
鉴于以上思路,作为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原则,应该是:
1.培养目标的服务性。
2.学习时间的速成性。
3.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4.教学方式的操作性。
教学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特别强调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为此,培养方法上,要坚持先市场考察后课堂教学;先实际操作后规律梳理的倒装句教学法。实行“先看后教、先仿后创、先实后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程序。
作为培养应用型服务性人才,其间有着不同的岗位与层次。本专业根据我院实际与社会的大量需求,总体定位为设计师助手的设计制作人,成为勤动脑,更精于上岗设计操作的高级手艺人。
我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成为平面设计、排版、策划、美工等专业技术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次改革我们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1.在专业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平面设计的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建设专门的艺术绘画室、平面设计机房等,通过平面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2.在设计操作中,强化动手能力。以校内操作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校企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印刷、包装等操作规程、广告材料的选择、应用、室内装饰等教学过程中不易掌握的相关技能和知识。
3.在管理模块中,培养学生的创意、策划能力,任何一个设计行业都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对于整个的设计也需要全局的把握能力及管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广告的整合营销及策划设计能力。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我想在基础课程上增加速写课程、插画设计、展示设计、装饰材料等课程,并把原来的部分课程进行了细分,例如原来的POP与字体设计分开教学。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1.培养视觉反应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2.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3.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教学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开放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我们可与社会某单位、企业、印刷厂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或者订单培养的方式,让学生以设计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广告项目,以实际的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在毕业答辩时既能见到学生的实际设计作品,又能见到实例图片或现场。这样不仅摆脱了“压缩型”“三段式”教学,还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尽早地踏入社会,获得心仪的职业。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初步形成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依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H标.总体上来说,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几方面内容
1. 利用课程设计环节开展专业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广告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成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课程设计可以包含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电视广告制作、企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围绕一个题丨3进行策划,主耍考査学生在创意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策划方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平面广告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在现论知识的指导下对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电视广告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分镜头脚本,培养学生创意、摄像、编辑、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企业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视觉识別系统、理念识別系统和行为识別系统的设计。
2. 通过实习环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习可以划分为广告市场调査、广告实务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方面.广告市场调査厲于认识实习的范畴,在市场调查中,学生应根据调査H标要求,选择科学可靠的方法,刚绕广告市场、行业现状、广告受众、广告从业人员等方面展开调査,形成调查报佐.敁终完成调奄任务。广告实务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广告运作各个环节的理论之后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实习地点包括广告公司、义化传播公司、媒体部门以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等。实习中,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依据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参与广告宣传的各个环节,熟悉各环节的运作技巧及相互关系,最终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实习中学生主耍根据毕业设计题目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调奇,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毕业实习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实习,对于学生认识社会,熟习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3.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进行综合素质考查
广告学专业的準业设计既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汇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演练。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九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工作方法。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特K,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写作价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创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把握,准确提炼个人观点,体现出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应该是对M论教育的扩展与延伸,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要。广告行业信息与市场变化较快,专业理念与专业要求也时有更新i如在对学生进行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Miil丨练时,教师应在集中指导环节向学生介绍Ai新的策划理念和创意思维,带领学生分析最新的广告案例和作品,使学生随时了解广告行业动态。
2.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模拟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从过程的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敁后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广告学理论教学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街利于让学生真正了解优秀广告作品的创作真谛,了解创作者的思维及现念,提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广告学实践环节的教学通常包括集中现论讲授、分散指导和实践作品点评三个方面.集中理论讲授将对学生的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IW实践作品点评是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取K补短。单纯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会使讲授和点评的效果受限,多媒体技术既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乂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友好平等的交互方式。因此,在理论讲授和作品点评环节,依靠多媒体辅助手段则更为直观、清晰和贴切.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践教学平台
依据广告学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建立与专业对口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实践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并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践基地一般可以是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学生可以通过在媒体部门的锻炼,了解媒体运作规律,掌握媒体特色,街助于在广告宣传中进行媒体选择与组合;通过在广告公司实习,了解广告活动开展程序,尝试与客户迸行沟通,掌握广告运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实习,了解对内对外宣传的方法与技巧,拟定宣传计划,开展活动策划,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形象设计等。
四、提高实践教师指导能力,提高实践环节指导质量
1. 将专业教师指导与实践单位人员指导相结合
尤其是在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通常III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共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下发实习任务,规范实习内容,介绍实习方法与手段,并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集中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分散到各个实践基地,I丨丨实践基地工作人员与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并负责现场指导。基地工作人员对岗位要求、I作流程更为熟悉,可以较快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提高实践环节的效率,使整个实践过程更为流畅。
2. 幵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
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实践活动结束后,教研室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可以找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一次实践方案,为今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践教学经验交流可以围绕实践目标、实践任务、实践方法与手段、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方案设计等展开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参与交流与研讨,将街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和方案。
3.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学习与培训
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X、丨11身能力进行强化,尤其是刚从校门出来的新教师,积极投入广告活动实践,能尽快走出从珂论到理论的闲境。另一方面,教师应处理好现论与实践的关系,不要一心埋头于实践活动和公司业务,忽略了备课和现论研讨。广告学专业现论内容复杂且更新速度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实践、培训、进修等方式充实自我,以适应教学需要。
五、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实践能力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1.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对实践过程的参与程度、每天的工作H记等.学生首先要对实践打正确的认识并持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因此.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做准确的记聚与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与评价的方式来完成。
2.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实践成果,如实践报告和实践作品。实践报告足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总结和感悟,学生应围绕己的实践选题,详细介绍作品的构思、来源、创作过程、创作思路以及创作体会。实践成果是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的专业作品,对实践作品的评价需要依据评价标准来完成、教师也可以组织实践作品展览,做到公开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兴趣。
采访时间 2015年6月11日
采访地点 中央美院艺讯网办公室
章燕紫(以下简称“章”):王老师,这次毕业季,学校呈现了新的面貌,设计学院在毕业季里是如何展示毕业成果的?
王敏(以下简称“王”):今年毕业季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因为毕业设计、毕业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学校通过毕业展向社会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一方面,也是一个向社会推荐我们学生才能的机会。所以每年毕业展我们都会很重视,都会跟老师同学讲要重视毕业设计。但是以往每年毕业设计由于场地问题,大家排了档期,这星期设计学院,下一星期可能是建筑学院,再下一个星期是其他学院,因此展览时间特别短,时间一短大家觉得很可惜,花很多时间准备的毕业设计展几天就要撤掉了。我也经常听到业内和外边一些设计师一些公司的人很希望看到我们学生的东西,听说有毕业展赶来,已经结束了。所以这次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展学生的作品,我觉得真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坚持下去,每年都应该有这样长的时间让我们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因为社会上对我们的教学成果尽管可能听说过一些,也见过我们一些设计师的作品,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全面地展示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成果,另外也展示一下学校的整个风貌。有毕业季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开展不同的活动,方方面面的人可以来和我们学生对话,这是特别好的举措。
我经常跟同学讲,做一个设计作品,做一个项目,做一个行活,这是一辈子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以后每天都要靠这个吃饭,每天都要做。但是做一个毕业设计,完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没有甲方,自己就是甲方,没有老板在旁边看着你,让你做得红一点,绿一点,大一点,小一点,没有这些因素,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触,自己心灵的东西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个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我是希望同学把这次机会利用起来。毕业设计千万不要做成行活,千万不要做成一个项目,而应当是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和对设计的激情、追求,同时也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更有探索性,有一些实验性,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做一些发自内心有创意的东西。
章:王老师,你说毕业创作没有甲方,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更加偏艺术家一些?
王:我想毕业设计可能比平时做的项目更偏艺术胜,在这里边可能有更多的对设计语言的探索,可能也有更多的更偏个性化的表达。但是设计毕竟跟纯艺术还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的同学也都知道,既然要做设计师,既然你的项目是一个毕业设计项目,那在这个设计的过程里面,应当还是要贯穿一个设计思维。也就是说,在这里边我们的同学更多的还是要去发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面,还是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毕业设计展示出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也鼓励学生要去关注社会,要去关注更多的社会创新问题,更多的去关注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够为身边的环境解决问题,能够真的为这个社会带来一些正面的东西,带来一些价值。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美院的学生做的很好,他们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从每年的毕业展里也能够看出来,有很多的学生的作品更多思考怎么用自己的设计,通过自己的手中的这支笔,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技能能够变成社会创新的一个手段,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章:设计学院有一些学生毕业之后也成为了职业艺术家,而且有一些很出色的职业艺术家。您刚才讲到的设计思维对成为一位艺术家有没有什么帮助?
王:这个我很难下判断,可能这种设计思维让他们在思考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时候,有不同的角度,就像我们经常也跟企业讲,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它可以让设计师运用一些不同于企业管理家的思维模式,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一些他们新的思路。这些思路可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产品生产会带来很多良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这种设计思维,对做艺术作品可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的设计专业,中央美院的设计专业,因为出身在美院这样一个大的氛围里面,在充满创意和艺术家的氛围里面,我们所培养的设计师身上多多少少的具备了比其他院校培养的设计师更多的艺术家的色彩,我觉得这是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做东西可能更有创意。
章:其实好的设计师和好的艺术家也是很难区分,好的设计师就是好的艺术家。
王:美国有一位设计师保罗・兰德说过一句话:“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艺术品”。但是反过来不能这么说,你不能说好的艺术品是好的设计。
因为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当然了我们今天在谈的这个设计思维恐怕更多是超越这个范畴的,更多的是讲到怎么样解决一些问题,怎么样让设计师能够在社会现象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里边可能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边有跨学科的合作,有团队合作的因素,不是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的过程。
简单的把艺术家和设计师用定义作区分是很难的。因为艺术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定义,但是设计师很难定义。设计门类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师,有方方面面的设计师。在设计师里边有一类的设计师更接近于艺术家,有一类设计师他们做家俱,他们设计的一些产品,可能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是为某一个特定的顾客群做的,甚至是为自己。或者是一个小圈子做的,可以是特别像艺术品的,特别小众的。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设计师,可能这些设计师大家永远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在一个很大的团队里边,在团队里面他们对产品的产生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有的设计最后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你不能简单称之为艺术品。
章:你刚才也讲了,美院的大环境是一个硬件环境,设计系的老师很多也在参与纯艺术的展览,设计学院在这个大环境里边,可以更多的跟纯艺术有一些互动和关联。我还想知道,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和你所知的国外设计学院相比,其中的差异,以及我们的优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就你刚才谈的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老师本来是设计专业的老师,可能是平面的,也可能是数码和产品的。但是他们也在外边参与一些纯艺术的展览,我觉得这是一件好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设计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学科要发展,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推动,也需要对设计语言和设计艺术方面有发展。这个发展需要有人能够在设计语言上,在设计的偏艺术方面有所探索和努力。所以我觉得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有一些老师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我经常讲中国有一千多所设计学院或者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或者这些专业,每个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综合看这里面很多的都是偏职业性和专业性训练的。我觉得在中国应当有几所学校更注重设计探索和研究,并对设计发展和设计语言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学校。我觉得美院应该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我们应当有一批老师,他们应当不断地探索新的语言,不断地探索新的设计发展的可能性,要去开拓这个行业,或者是开拓这个学科。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或者从材料的角度去做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很像纯艺术的作品,但是这种探索对我们的学科发展会起到一种开拓性的作用。所以这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
第二个问题,如果比较美院的设计学院和国际上的一些好院校,当然在有些地方我们是有差距的,但是从大的教学理念,包括学科设置等很多方面,我们跟国际的很多好学校又是同步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点,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同学在毕业出国留学后也有同感。他们会觉得去了以后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落差,甚至到了有的学校后还觉得有点留恋美院。当然一方面这些年我们教师队伍里的老师,很多也都是从一些国际知名学校毕业的。这些老师把他们学习到的一些好东西,把很多好学校的教学理念都带了回来。所以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大方向上,我们跟国际的一些好的院校有很多共同点。从教师队伍上,应当可以很自豪地讲,我们是有一个特别强的教师队伍。当然在这里边因为我是做平面的,我也是经常跟别人讲,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视觉传达的教学团队应当是很难再找到一个学校有我们强。当然,我们的教学设施还有缺陷,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改善的。我们想把教学设备,工作室,教研室,实验室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好多时候我们觉得应该做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设计学院已经具备了一所优秀设计学院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2∞9年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把我们评为全世界最好的30所设计学院之一。
章:时间很短,设计学院成立才多少年啊。
王:我们是2002年下半年挂牌的。
章:在这30所里面中央美院是最年轻的?
王:对,可以这样说。美院不是最年轻的,设计学科是很年轻的。但是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学科在中央美院也不是那么年轻了,1918年就有了,当时美院有一个绘画科,一个图案科,图案一词是从日文里借鉴的,实际上就是设计。当然到了1956年学科调整的时候,中央美院的设计系分出来了,成立了中央工艺美院,所以从那之后我们有很多年没有设计专业,一直到1993年才在壁画系里边开始做设计专业,1995年开始正式成立系。
章:设计学院在毕业创作的展示时,其实可以更加多样化,现在似乎是按照美院造型的展示方式来的。
王:对,明年毕业展我们可以提前一点准备,今年有点仓促。另外,今年参与负责展览的老师也都写了总结,大家把今年的问题都凑了一下,明年准备拿出一个新的办法来。我们明年也可能想办法在展示方面做得更有趣一点,更好一点。这个涉及到空间,涉及到经费,所以还是要去动脑筋的。还有设计学院的时装专业,以往是每年都有时装秀,今年是在毕业季开幕典礼上做了,后来就没有单独做,明年我们希望做得更好。
章:对今年设计学院的毕业生,有一些什么样的期望?
王: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说几句话,每年都提出期望。有些年给大家讲梦想,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梦想,可能大家耳朵都起老茧子了。但是作为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经过这么多年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有一个梦想是特别重要的。
有一个梦想,有一个追求,也就是说有一个方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有时候也跟同学讲,很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幸福的人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这就是人生的幸福,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我也经常讲,希望同学能够让母校为他们骄傲,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是每位毕业生应该的,你应当让母校为你骄傲,应当让母校为你感到自豪。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美院在国内的声望,在国际的声望,就是靠毕业生们做出来的,毕业生们的成就才让美院成为众所周知的名校,成为一所优秀的美术院校。
当然了,同学毕业也挺替他们可惜的,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毕业了以后大家回想起来应该是怀念的。我现在想一想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就是在学校的时候,可惜回不去了。所以对毕业生,一方面恭喜他们,祝贺他们毕业,取得了学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替他们可惜,大学时光结束了,包括研究生阶段毕业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一段时间很难了。
一、 A-H-CDIO的含义
在学科的意义上,艺术设计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既包括艺术类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工程学科的一些内容。因为,艺术要素的点、线、面以及色彩、构图,乃是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设计、运作等执行能力,既是每一工程项目所需的基本能力,又是每一设计项目所需的基本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与纯艺术的教育教学模式相联系又区别,另方面与工程类的教育教学模式相联系又区别,它兼收并蓄二者之长。
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和人文精神,同样其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也就是A―H,即艺术灵感(arts)和人文精神(humanity);工程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执行等综合能力,与之相对应,它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就是CT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可见,所谓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即 A-H-CDIO模式,即就是兼备纯艺术类和工程类教育教学特点的模式。在模式中,A-H强调人文精神与艺术灵感,乃是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及其知识、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而CDIO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执行等综合能力。不言而喻,“A-H-CDIO”模式既打破了艺术设计人才一贯“先基础后专业”或“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又打破了工程类人才欠缺人文素养训练的传统培养模式。
二、A-H-CDIO模式的课程设置体系
A-H-CDIO模式要求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其课程的设置之中。概括地说,这一创造性课程设置体系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形成具有良好互补性和整体性的多个课程群
按照A-H-CDIO的要求,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首先在突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注重课程的纵、横两方向的结构联系,即以一门课程为核心,多门课程共同配套,形成具有良好互补性和整体性的多组课程群。
每组课程群既包括专业设计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包括专业文化课程、相关选修课程。它们皆涵盖着艺术设计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到文化创新等课程内容。比如“设计创意表达”课程组,以《图形创意》为中心,同时开设《字体设计》、《计算机色彩构成》、《版式设计》、《设计线描》、《综合造型基础》等多门课程加以辅助。
(二)实现课程多结构的灵活性
从艺术设计专业出发,改进课程结构的另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形成课程多元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灵活性。
1.多元分解。将课程划分为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均皆含有若干个依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所组成的课程模块,最终形成课程结构的多元式的基本单位。
2.单元组合。根据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各部分的基本单元加以合理组合,形成若干个由基本模式拼接而成的课程结构系列,就中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多元分解与单元组合式结构,对于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对于提高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均具有积极的不可低估的实践效应。
(三)构建出多元化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
A-H-CDIO模式是一种走出去的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它客观要求构建出同专业教育所在当地有关的行政机构、行业协会或相关企业而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平台,形成多元化或多层次的学生实践基地。
三、A-H-CDIO模式的实践教育系统
艺术设计的专业属性与学科特征,决定着多元化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在整个艺术设计教学的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构建出多元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最终以形成实验室、设计创意工作室、产学研行业联盟实训基地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系统。
(一)循序渐进地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
1.先初级设计训练,即基础设计。对学生进行单一课题训练,并注重其知识与技能的趣味性和过渡性。因为它是从一般基础课题通向专业设计课的桥梁。
2.系统设计训练,即设计方法论训练。首先从市场调查入手,分析、归纳、确定设计目标、设定设计方案,最终完成设计评估与市场反馈报告书等。
3.实题实作设计训练。采取真题目与真制作,以培养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的能力。
4.开发性设计训练,即进行超前设计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见能力,使设计教育真正起到了解市场,进而达到引导市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二)以项目实践为主线的教学
以项目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既含市场实业项目,又含客户委托项目,还有虚拟项目等。
1.真题真做
“真题”是市场商业项目。即是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单位所委托的项目。
所谓“真做”是指将课程群的教学团队成员与学科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使课程在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需要分阶段授课,然后交由学生分组、分项目内容完成。为此,真做,是指导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不是一件作业,而是一件商品,每一位学生都是它的设计者,开发者和最终的制作者。
“真题真做”是真刀真枪的设计工程。它必须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无疑,这一层次的设计实训与实践,每一个环节均会产生诸多实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或许会在就业过程中早晚遇到,同时,在设计实训的实践中,创意,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启迪。通常,真题真做,一般要安排高年级或毕业班的学生负责实施完成。
2.真题陪做
真题陪做,是指合作单位完成接受客户所委托的项目。
这一项目虽由行业本身的职业设计师完成,但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需要指定该设计师带几位实训学生,再一同外出调研、考察,一同出构思、设计草图、画效果图,再陪同参与整个设计程序的实战全过程。
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其实训锻炼的市场风险不大,因为它由主设计师全面保质按期完成,这样既完成委托项目,保证合作单位经济效益,同时又上了实训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造与市场竞争能力。通常,真题陪做皆安排中、高年级的学生负责参与完成。
3.虚拟真做
所谓虚拟真做,即是由实训合作单位配合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自拟几方面课题,有训练目标、有限定条件地展开实训锻炼。
实训学生可以在这些单位所提供的条件中开展实践设计制作,并经由实训合作单位的负责人、设计师协同专业课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市场竞争的压力小,学生容易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专业设计的信心。一般低年级的同学多参加虚拟真做的设计实训形式。
4.无题体验
无题体验,是指实训合作单位没有设计课题,学生到实训合作单位以参观访问、考察调研为主。
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以了解和培养专业兴趣为教学目标,学生在熟悉和感受设计程序、体验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设计的专业印象。通常,刚接触艺术设计大一的学生多被安排参加这一类的实践教学。
实践反复证明,上述几种以不同层次与方式来拓展教学与实践实习的结合,既需要保证专业设计课程穿插安排实践课程的连贯性,又需要根据课程进度的设计课题形式,实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可选性。
(三)开展艺术设计社会服务
艺术设计师生在不同领域各有专长,要让他们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创意与设计的优势,就需组织师生积极投入社会文化及推广相关活动,将学术专长、设计能力或文化积淀结合到公众社会活动,开展艺术设计社会服务工作。
(四)毕业设计面向设计项目和市场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而要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环节,A-H-CDIO模式则要求教师构建出与设计行业和地方创意产业无缝对接的毕业设计项目实施方案,以实现毕业设计从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再到进入商业市场的营运,从而使整个过程均同设计行业发展和区域文化创意市场的有机结合。
具体地说,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于设计行业和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毕业设计的过程则要求按照行业设计和市场商业运行的实际要求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学校的教师指导群构成;毕生设计的成果直接接受设计行业的评估与市场验证。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项目课程包+优质教学创意团队+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真实市场实战”的模式的有效实施,以促使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发挥想象力,并利用一切手段实现创意,最后在各个行业团队和市场环境中接受评价,最终再转化为设计商品而进入文化产业的市场流通环境中。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传统的设计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累积。通常,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是点和点之间的直线式的累积方式;学生的学习是一般以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贯通,串不成线,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在头脑中根本就产生不了印象,更不用说把知识综合运用了。正相反对,A-H-CDIO尽量培养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吸收知识变为主动吸纳、学习。
(一)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教学平台
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强调自由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个人独特的表达;强调观察、体验自然和生活,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来认识事物本质。为此,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序和时数具有一定的弹性。比如每学年、甚至每学期,结合一些重要的展示设计大赛、主题设计竞赛等活动进行课程教学,或者预留一定的课程进行专业的考察采风、社会实践等活动。
实践反复证明,通过上述自主型课程安排来丰富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学生的眼界,能有效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师生通过上述自主型课程时间,还能承担或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中的标识、海报、环境布置、摄影摄像、装点校园环境等设计文化活动。
(二)创设有助于形成学生设计思维的教育氛围
隐性课程在传统的艺术设计课程发展中经常被忽视,但事实上,它是无所不在的。
在A-H-CDIO的培养模式中,开发的隐性课程包括与其他学科教师达成协作默契,共同开发综合课程;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文化建设,用设计服务学校,用文化营造氛围;成立学生设计兴趣小组,用各种具体的设计活动突显设计,以点带面扩大艺术设计专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影响;适时组织设计文化专题讲座和展览;每学期的设计课程均定期成果自制展示和评价讨论等。与此对应的是向校外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和时间,延伸设计教育功效,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为中心,争取学校周边社区相关部门和产学研联盟各合作单位的支持,帮助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继续设计创新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比如,开展一些合理适度的专项研究。
(三)建立“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
从A-H-CDIO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总结出多年专业教学的经验,从而以大赛和项目设计为主导,践行“艺术设计理论与创新性设计技能结合、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专业与市场结合”的教学理念。
具体地说,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将参赛主题作为“设计创意工作室”的实践训练项目,首先集中专业教师集体研讨与解读,再根据竞赛主题要求确立出指导教师、教学计划、教学强度、时间安排、教学难点与重点等;在教学环节中,首先注重学生的设计竞争意识,重点以争夺竞赛奖项为目标开展突破性、针对性的教学实践,赛后再进行设计教学总结,对学生在大赛参与过程中所掌握、运用的环节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积累经验,最终促使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实践能力与竞争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力、王晓清、黎明编著:《网络广告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1课内精讲多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到,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每节课讲授的内容应由以往致力于更多地传授知识,转化为帮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环节的设置,讲授内容要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精简。因此,授课内容设计、问题的提出显得更加重要。在授课方法上,主动采用启发式、点评式、讨论式等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课、案例分析课、讨论课、实践课、设计课、提案答辩课等多种形式。同时,配合课内教学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教学环节向课外延伸。如:市场调研、经典广告、广告语的收集与点评、广告作品创意与设计、经典书目阅读等等。通过以上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2横向集中实践。为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在主干课程结束后,可以安排3-4周集中项目实践,如美术设计基础类课程结束后安排“手绘POP集中实践”,广告设计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实案广告项目设计实践,广告策划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广告策划项目实践等。集中项目实践环节,使学生心无旁骛,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践项目,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符合实践能力提高的学习规律,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
1.3纵向校外实习。校外实习不仅使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人才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入职前的岗位定位准备,是高校办学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实习环节上,除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外,其余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都可以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这样的实习安排,保证了学生能有较长的时间参与实习单位广告项目运作,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第七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进行实结和交流,并在教师指导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第八学期,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毕业实习,同时边实习边收集整理毕业设计材料,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进行专题写作和毕业设计,进行毕业答辩和毕业设计作品展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采用上述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促进了学生就业。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专业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肯定。
1.4搭建实践平台。为把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校内可以采取面向广告专业学生开放广告策划创意、摄影、摄像、平面设计、视频编辑、广告制作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有专业实验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开放的实验室成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广告实案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
2开展项目式教学
项目任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项目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学生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教师成为项目实践的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充分体现广告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根本特征。目前,学校教学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全国广告专业赛事、网上注册威客平台申请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在项目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项目的数量、难易程度及可操作性等需教师在项目引进前充分论证,保障通过项目实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针对具体项目的创作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讨论、设计、制作,课堂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形式,如案例分析课、讨论课、集体辅导课、单独指导课、分组指导课、提案答辩课、观摩课等。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就是参赛作品或企业实际项目实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把上述项目引进课堂,学生在专业比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信心,推动学生更深入地开展专业学习。
3进行团队式管理
广告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要求广告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学生入校学习就应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广告学专业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课程为载体建立责任明确的学习型团队。团队的凝聚主要采取共同目标、任务分工、深入合作、共享成果的措施来实现,团队成员在阶段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5人组成的学习型团队,要求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要承担工作角色并发表意见,这不仅使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学习动力、创新精神得到最大唤醒,而且学生的团队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每天工作及成效处于不断交流、评价和竞争的良性循环上升中。因此,团队式管理学习形式是培养专业广告学专业人才的良好组织形式。在团队式学习管理形式中,对个别学生“搭乘车”现象,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检查中予以规避。
4开展针对性辅导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及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保障学生学习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始终伴随教师及时、针对性的指导。如帮助学生团队确立阶段学习目标,开展项目设计、学习方法、团队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等。
5加强综合性考核
而我也有自己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在此就以我在某家设计公司实习两个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而看到的,学习的,理解的来逐步阐述我心中所认识的工业设计。
【关键词】:工业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模板制作、工业设计与企业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和煦的阳光照亮着温馨宜人居室,格调高雅的组合家具,造型精巧的吊灯,形态各异的家用电器……,无不都是你享用的工业设计的成果;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它可小到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随时随地都是工业设计的成果。
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工业设计越来越重视,逐步加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加深对工业设计的研究。“什么是工业设计”就成为大家探讨的一个首要问题。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固定的概念来表达,可以说是众说纷纭。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更有人说“我们在分析、研究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评判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领域很广的专业,同时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重视点不一样,带来的工业设计概念就不一样。而我也有自己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在此就以我在某家设计公司实习两个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而看到的,学习的,理解的来逐步阐述我心中所认识的工业设计。
在实习前,我认为设计公司是一个充满设计创意,比较随意,艺术气味比较重的地方。但一进公司的门,我就被公司的严谨气氛给震撼了。宽敞的环境,井然有序的布置,与我想象中的随意完全不一样。接待室的展板上写着著名工业设计师DYSON的8大制造业生存哲学:
1、没有人会因为画板上的创意而成功!有趣的问题和方案来源于接触世界和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与世隔绝或放弃必将无所作为。
2、与生活相关的产品才会有大市场。从现有的产品中找到弱点,虽然改进一个成熟的产品很困难,但在这个产品类别中大有可为,因为市场已经存在了。
3、引进新技术,真正的技术通过专利保护创意,从而削弱盗版与竞争压力。
4、爱迪生原则。工程技术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突破只会源于思考与努力工作。不断测试再测试,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公式套路。
5、不断革新,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再思考再改进,让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多有优势的专利。
6、设计是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产品好用才会产生美,好的设计在于功能的说服力,但陈旧的外观会失掉市场,设计是为了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7、毅力与判断。成功会比想象的来得慢,幸运需要自己为自己创造,坚忍不拔比聪明更易获得成功青睐。
8、全面控制,不偏离最初的想法会让产品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加工、生产、销售到市场与服务都获得成功。
看到这些,我的心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震撼,觉得这些感语,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公司的经理告诉我,DYSON的这些话是在长达好几年,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的失败成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而我才刚踩在起跑线上,因此还不能由衷的去体会已经跑了一大段路的DYSON和经理的话,不了解他们在比赛路上曾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以及看过什么样的美丽景色。虽然接触工业设计的时间还很短暂,但是在这期间,由于不断的学习、接触新的东西、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回顾以前的我,发现自己对工业设计的想法和了解也随之经历了多次的改变。
大学前,我只是一心想把事物用画笔漂亮的表现在图纸上,还不了解什么是工业设计,只是认为工业设计就是把产品外观画得漂亮一点。于是把精力放在素描的物体造型,用美丽的线条去表现物体,以及捕捉物体与环境那微妙的色彩变化。
大学初期,巩固、加深学习以前的专业基础课,像结构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除了这些还多了理论方面的知识,从中浅浅的了解什么是工业设计,在我脑中形成模糊的概念。想法还是停留在设计图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新意、空前绝后,就是好的设计观念上。改变的是在画物体写生时,开始注意物体的结构线了,即为了更准确的把物体透视表现好,花心思去把一个物体的结构了解透彻,同时掌握用线表达物体的技巧。
大学中期,我才真正接触工业设计,开始初步了解人机工程学、机械制图、模型制作等的概念,认识更多产品设计理论方面的东西,如设计原则(功能、人性化、经济等),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深入了一些。在专业表现上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去表现物体,即产品的效果图。而产品的效果图,只靠画笔和图纸是不完整的,必须还要用电脑工具去表达。于是学会用平面软件和三维软件去表达产品。
电脑效果图手绘效果图
带着以前的认识,我还是把产品的外观表现放在第一位,因此,把大部分心思花在电脑的表现效果上,却忽略了模型制作的课程,即忽略了设计创意怎样转为实体这一环节。
大学后期,开始进行了单一化产品设计、产品语意学等课程,接触了更多的设计实践,也更多地注意外观设计所考虑的众多因素,但这些都还是停留在草图和效果图中;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让我们开始用ABS塑胶材料制作模型,但没有真正的考虑、研究产品该有的结构,只是用材料拼拼凑凑的把外观表现出来。直到大四,参观了沿海几家设计公司后,我好像突然的被拉到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现实中。从参观实习中了解到:各个公司都反映了结构的重要性,一个产品的诞生时间花费较多的就是结构,出问题较多的也是结构,但最后追究责任时,大部分都是外观设计师,因为设计出来的产品结构开不了模。因此在设计公司中结构设计师就占了一大半。这些感受让我非常忧心,因为在大学期间,对产品结构接触的不是很多——应该说是没有把它与产品联系在一起,而是把重点全放在产品好看的表面上了。沿海之行带来的打击很大,因为接触结构方面的知识很少。但那时候的我,由于缺少实践经验,还是觉得产品外观最重要:既然专业名是产品外观设计,只要在产品的线条、颜色、总体造型上多费功夫,其他的由结构设计师、模板制作师去操心,自己只负责将设计清楚的呈现给他们看不就行了吗?
直到进了设计公司,进行真正的实践工作,我的“外观为主”想法才开始改变。
刚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已经设计好整体造型的电子词典来设计它内部面板造型,以及按键的造型和排列。参考其他电子词典按键排列顺序后,设计了按键外轮廓,并大概的按照间距比例排列起来。后经总监提醒,发现按钮之间的间距是有明确规定的,分别是上下2.2毫米和左右1.6毫米。我想:为什么要把间距体现得那么精确?设计完后交给结构师,让他去想这个问题就好了?!后来才知道,我做的平面图是要直接转换成结构格式交给结构师,然后结构师就按照我做的线条、间距来建模。这样一个小小的按钮设计被翻来覆去的修改,后来终于得到总监的认可。但没想到交给结构设计师后,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结构师反复的把我叫去,问的可说是以前从没考虑的问题:“表面的凹槽是圆角还是直角”、“这里的凹处深多少”、“按键表面是平的还是有弧度的,要弧度的话,高多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问了总监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全都是零点几毫米。后来设计电子词典的面盖。提供了几十款,被客户选中几个。做模板时,模板制作师还需我考虑配色以喷涂在产品实体上、考虑什么特殊处理效果以及用什么颜色丝印品牌字。
这次设计,让我大概了解了设计公司工作的总流程,也是公司拟定的工作流程:
--方案策划(产品规划的重要阶段)
--效果图绘制(准确表达量产产品时的虚拟真实效果)
--外观模型(为结构设计、开模提供最直观的参考)
--结构设计(为模具加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也是对产品设计的完善和规范)
--结构手板(是对造型内之结构的仔细研究,是模具制造前的检验)
--模具注塑(好的模具、注塑工艺是优质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根本保证)
--喷油丝印(色彩计划的具体实施)
这些程序,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而且要调节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实习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产品结构的重要性。很多客户与外观设计师讨论争执最多的并不是产品的外形好不好看,而是把矛头指向结构方面的各种问题。
“那以外观为主要学习对象的我们岂不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其实,一个设计公司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外观设计师。只不过,有一个观念是必须要去转变:不能称自己为外观设计师,而应该是工业设计师。意思就是,从事这个专业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设计效果图纸上,还要学习掌握结构、材料、生产工艺等,不能做到深刻学习,但得清楚产品设计的全过程。
在设计公司里,工业设计师是必须要从头到尾,一直负责到底的。无论是在做外观设计和结构的时候,还是在做模板的时候,你都要随时与结构师、模具师沟通,监督整个过程,来保证客户所选好的方案,能够准确、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从这点可看出设计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但是作为工业设计师的你不能把一个产品的结构完全的交给结构设计师做,因为你设计的产品的每一根线条的表现只有你自己最能够体会,而结构设计师只是根据你画的三视平面图来建模,一遇到以弧面为主的设计,他不能够协调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把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完美的表达出来。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业设计师在设计好产品后,都要用专业模具软件(PRO-E)把产品的外部结构做出来,然后交给结构设计师把内部的结构完善。因此我进了公司后,就被要求把PRO-E学好。
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为之后的数码相机设计(毕业设计,同时也是为XX公司做的一个设计项目)打下了基础。一听到数码相机,在我脑海中就闪过像尼康、奥林巴斯、索尼、佳能、富士等几个高档的数码相机的造型。
市场数码相机产品
但是一听到经理的说明,我就开始纳闷了。原来这个客户要生产的是市场销售价仅一百多元的数码相机。想一想,如今市场上的数码相机,都是价值几千元的,廉价的产品有市场吗?带着问题我开始从各方面进行调查。
长久以来,很多消费者一直认为数码相机的像素是评价数码相机档次的最重要指标,因此高像素的数码相机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地位。然而,由于高像素数码相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数码相机在家庭用户中的普及,目前中国城市家庭拥有数码相机的比例只有0.83%。这主要是因为应用环境还不成熟:价格与规格的壁垒导致数码相机的普及困难。如今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主流产品都是300~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而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达到专业级别。今年开始,由于普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需求节节攀升,国内外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低价格、低像素的数码相机。因此,当一批廉价的数码相机出现在市场上时,便迅速得到用户的青睐。XX公司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大量生产廉价的数码相机。由此可见,廉价的数码相机是有市场的。这样,我明确了设计的方向。
这次设计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因为XX公司提出了多个要求:产品大小都规定在900mm*600mm之间,厚度在30mm内;材质方面,不能用铝合金等高成本材料;功能简单,满足拍照就行,不带闪光灯,附加LCD数字液晶显示,尺寸在13mm*13mm之间,用AAA两节电池供电,内部有图片内存件,用USB接口导出;结构方面,尽量做到成型工艺简单,且时尚。总体来说就是——成本低且时尚。
为了设计好产品,我到各个商场进行数码相机外观调查。大小方面,现在的数码相机都趋向小巧化,大小就和XX公司所规定的大小差不多;材质方面,市场上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采用铝合金,由于其成本太高,在这次设计中不被采用;功能是市场上数码相机的主要卖点,里面的都采用高科技的元件,特别是镜头;结构方面,市场上的结构都是很简单的,重点都放在了材质(铝合金等)的处理上,大部分结构都采用一般常见的方体设计,因为铝合金等高档材料成型工艺成本很高,而且塑造有一定的局限;在颜色方面,大部分都采用白、灰、银等流行色彩,体现金属质感。廉价的数码相机要做到功能简单、材质便宜且易成型,其中材质是考虑的重点。近几年来,塑胶材料受到设计家的青睐,最重要的因素是它不但成本低,造型工艺简单且塑造性强,而且在设计中加以特殊处理,并采用最新流行色彩,能创造出独特的美感,使原本低价塑胶产品的附加值大为提高。因此塑胶是这次设计的主要“角色”。定下大概的方向后,就开始草图的绘制了。客户要五个方案,为了让客户满意,我从三个方面下手,设计三种类型的产品来让客户进行选择。定位上分为方体改良式设计、造型创意设计和使用方式设计。
--方体改良式设计
纵观市场的数码相机产品,大部分都是方体设计,简单且时尚。而它的时尚体现点就是铝合金材质。铝合金经过拉丝等处理后,体现金属那种光泽和硬度,就像钻石一样耀眼夺目。而在结构方面考虑到铝合金的成型工艺,所以不能做复杂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相机的造型都是方体的原因。而我的材质是以塑胶为主,所以造型和结构都可以灵活、复杂一点,多体现些层次感,以设计出与市场不同的方体造型。但是不能像市场上的那些数码相机一样,周围线条都是直的、硬的、面与面都成直角的,要运用些弧面来增添时尚。如果想要有像铝合金那样的光泽,那就用金属色来达到其效果。还可以运用亚加力透明材质,来达到独特的效果:在亚加力材质底部进行挖槽、蚀纹等处理,再在底面喷实色,会有透明的光泽度,颜色会显得特别柔和。
--造型创意设计
市场上的以铝合金为材质的数码相机是因为受到材质的约束,而且产品体积又很小,因此不能做到大的、复杂的曲面造型。由于材质的缘故,就可以设计出造型特别、有新意的产品。这一类主要用弧线弧面来设计,外形适度的夸张。在成型工艺上与上面的方体改良设计一样。
--使用方式设计
以往的数码相机都是方体造型,所以快门键都是设在长方体的顶部,称为竖式,这个当然是掌握平衡的最佳位置。为了体现新意,所以就从这个使用方式来下手,以打破这个常规。我想到的有横式、侧式、笔式。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从人性方面去考虑,不能盲目的追求新意,而忽略了产品的实用性。
以上三种设计思路都必须要充分考虑结构问题,一定要想清楚是否能够开模、是否能批量化生产,否则是不会被客户接受的。
这些设计构想真的有别于大学时期的设计想法。在学校时,没有受到大小、材质、功能、结构的限制,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尽量展开自己的创造思维,越独特、越有新意就越好,没有想过结构方面的问题,是否能够做出来,更不管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不过这并不是意味大学里的设计思维不对,这个就是大学与社会的不同处。要知道这个可是改良设计。从这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中,发现我的设计思路比以前清晰得多,考虑的东西也比以前多,像材质、结构、以及成本。其中大部分企业最重视的就是成本。因此单单看产品的工业设计是不够的,还要与市场、企业紧密相联。这种认识使我的设计思路逐渐现实化,也更接近市场产品的总体要求。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心中的问题和想法也多了很多。特别是对于工业设计这个词的概念。工业设计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校把它看作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企业依靠它开发产品和促进销售,老百姓通过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憧憬着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在大学里就知道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特别的广,工业设计的核心领域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师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多种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进行综合性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新产品。工业设计的长远意义还在于对人工事物应当如何存在的深层思考,并协调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关系,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融合全球文化和地方文化、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发现现在所从事的只是产品外观设计,与真正的工业设计差了很多。经理对我们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工业设计是一种最新智力资源,就如计算机软件一样,它是产品和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系统软件,发达国家对工业设计的作用深有体会,已将这种智力产品商品化。如美国青蛙公司为宏基电脑做了一次工业设计,收取设计费200万美元。工业设计在我国仍处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设计公司为企业产品进行设计定位后得不到承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尤其在北方更为严重。设计的价值得不到企业与社会的承认,必然会阻碍工业设计实务机构迅速成长,难以建立为企业及社会公共事业开展工业设计的社会服务系统。有些企业虽然逐渐开始自觉引入工业设计,然而工业设计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企业虽然引入了工业设计,却把它仅仅当作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事,各方面人员和科室以互为独立的状态开展工作,距离管理层、决策层甚远。影响工业设计进一步推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工业设计范畴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相当一些人,仍认为工业设计仅仅指产品设计,把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或广告设计等排除在外。实际上目前真正以产品设计为主的设计机构却又寥寥无几,大量的设计机构在从事上述工作,这些机构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当中,缺少行业组织,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无法形成合力,这也导致了工业设计无法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没有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这些就是中国工业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我想真正到了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会直接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进行产品从头到尾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形成真正、实在、密切的为企业服务的队伍,才能使工业设计形成一定的整体实力。
只有开始真正实践或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工业设计的精髓。有资料表示工业设计人才的要求有:1.创造性的解决问题;2.2-D概念草图;3.口头及书面的表达;4.材料与工艺;5.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6.多学科的交流;7.概念模型制作;8.企业实习;9.设计理论;10.平面设计;11.数理知识.;12.工程技术;13.认知与消费心理;14.研究与信息处理;15.市场营销实践;16.艺术与设计史;17.艺术与人文学;18.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19.人体测量与作业分析;20.全尺寸模型制作;21.工作样机制作;22.展示样机制作;23.机械制图术;24.计算机生成图象。这些要求中前十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在大学里都要学习的,因此一定要把大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学好。因为实习公司的经理曾说过一句话:“毕业生刚来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只要去学习就没问题,但如果还要在这里‘补课’,那就说不过去了。”这即是要求毕业生不要有“到时候再学”的想法。
我们这一代属于工业设计的开拓者,艰苦奋斗将是长期的。但是好的事物总是要经历多种磨难才会露出锋芒,因此要吃苦耐劳,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中国的工业设计会成为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强大支柱,会变成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
----------------------------------------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建筑模型;运用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大约一个世纪前,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871―1965年)首次提出项目教学法,并且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随后逐渐被各国广泛接受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一般认为,项目教学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而“项目”可以是一个需要认识和解决的特定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以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提出一个由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任务构成的“项目”,并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等不同组织形式,围绕“项目”,通过查找文献、调查研究、讨论等方式展开活动。整个项目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探索研究完成,是一个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教学过程。
2 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现状
2.1 学生学习情况
高职高专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美术、构成以及材料等课程的学习后,在平面和立体构成、色彩、材料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造的课程教学打下了基础。
2.1.1 学生缺乏对模型制作课程的正确认识。
在很多学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学时减少到40学时左右,与众多设计课相比,其分量在减少。不少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设计软件上,认为今后主要是从事设计或管理工作,对模型制作技能要求不高,只要了解一点就可以了。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生投入学习的精力不多。
2.1.2 学生缺乏将平面设计转换为立体模型的空间分析能力。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将平面设计成果转换为立体实物模型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设计分析、空间想象、过程解析、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学生前期的设计课程学习都是以平面为主,很少接触立体空间的分析,立体构成方面的内容也较为缺乏,使得学生在将平面设计图转为立体模型时,对尺度、比例及细节方面把控不足。
2.1.3 学生缺乏对各种材料的模型制作方法全面了解。
对于同一种材料有许多可以采用的成型加工方法来制作模型,但在教学中,由于学校的不同,或教师之间的兴趣不同,选择实际模型制作的方法和过程有差异,每位学生实际参与制作的模型数量有限,掌握的模型制作经验不够全面。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仍缺乏正确选择模型制作方法与工艺的能力。
2.1.4 学生掌握的模型制作技能和水平普遍不高。
表现性模型非常强调模型的真实感,在制作模型时学生应能正确感知精度非常关键。由于学生的实际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不高,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处理造型、结构、保证尺寸精度、表面肌理效果方面与要求都有很大差距。
2.1.5 学生缺乏模型制作的综合训练。
虽然在模型制作课程之前开设了必要的基础课,但许多学生并没有认真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以致制作的模型作品与设计图对比有差距、用人体尺寸检查不够合理、分析色彩搭配不够协调、选用材料与工艺不够正确等,就是到了毕业设计阶段,这些问题还是经常出现。因此,加强模型制作的综合训练,是模型制作课与其他专业课和实践课程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2.2 课程教学情况
目前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考核和评价系统主要以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为主,主要针对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的考核评价。由于模型制作实训的过程主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很难对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做出准确的评价。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有相关的建筑模型制作员的专业教程和考核标准,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模型制作课程课时量的限制,理论教学相对薄弱,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存在难以实施的问题。由于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现在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个院校的考核项目和标准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形成完善的考评系统,还需要花费一定的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
2.3 实训条件情况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开设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其实训过程主要着重于建筑实体和小型规划上面。模型制作课主要是相关设计课程的辅助,培养学生设计创作、动手制作和立体空间思维三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实训教学手段主要着重于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没有针对模型制作行业进行教学实训。而且,由于成本和加工机械等方面的因素,一些模型制作行业中大量采用的材料很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一般来说,学生的建筑模型作品主要以“工作模型”和“方案模型”为主,相对简单,其设计的图纸常存在片面考虑局部和对比例大小掌握不好等问题。建筑模型的实训教学需要具备一定面积的实训场地,但由于教学投入的问题,目前很难提供设备完善和系统化的实训场地。
3 在《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3.1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针对性不同,园林专业主要以绿化设计为主,景观专业主要以景观小品设计为主,城镇规划专业主要以建筑及建筑整体空间营造为主。在课程主要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根据地块大小、设计比例、物件尺度、精细程度以及表达目的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在课程教学的设计、组织、流程、考评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别,从而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2 课程教学设计的组织
针对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及学时安排,结合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将课程流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型设计与制作、模型展示与表现三个项目阶段,详细内容及任务分配如下表1:
3.3 课程教学任务设计
课程教学任务设计,见表2。
3.4 课程教学进度设计
课程教学进度设计,见表3。
3.5 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方案考虑到教学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需要,采用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成果考核的方法展开,将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以职业工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内容见下表4。
4 总结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将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部里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在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了广西首届园林博览会柳州园模型制作、柳州市柳侯公园“中华园”模型制作,这两个作品分别被遴选为优秀作品参加了2012年、2013年中国-东盟学生技能展,2015年完成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模型制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马鹏超.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15).
[2]王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项目化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11).
[3]羊双全.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技术专业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