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项目式学习

时间:2022-02-11 13:01:15

导语:在项目式学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项目式学习

第1篇

关键词:PLC;项目学习;学习兴趣;知识迁移;自主学习

PLC其实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与PC机基本相同,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通信模块等。PLC是一种可编程的控制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指令,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实践学习性较强。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讨论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如何在PLC学习中利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PLC的学习基础是自主学习兴趣的开始

PLC是代替传统继电器和计数器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其名称术语来自传统的继电器和计数器名称术语。只有掌握了电工学的基本术语和原理,才能在PLC学习中找到相应的名称或含义。如PLC中的输入输出、常开常闭触点、延时等都沿用电工技能中的名称或含义,不同的是前者是看不见的称为软元件,后者是可见的像交流接触器这类的具体器件,但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开关量的控制。PLC的控制原理也跟电工技能中电气控制原理相对应,只是在电工技能中需要大量的器件实现不同的电气控制功能,而且更改控制时电路改变烦琐;而PLC作为程序控制,接线简单,更改控制功能方便、灵活、快捷,仅需改变程序而不需要改变电路,这使得PLC的学习比电工电气控制的学习更有趣。

学生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储备,就会在PLC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无尽的学习投入。久而久之,智能知识与技能知识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迁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提高。

二、PLC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积累

PLC编程语言中的梯形图语言名称也是按电气控制原理编制,助记符语句则是将梯形图语言翻译成了机器语言,所以我们可以按梯形图语言设计控制程序,也可以按助记符语句进行编程。关键是我们要思考它是怎样的逻辑开关量关系,并建立起必要的PLC编程控制系统认识,然后进行有趣的PLC实训。PLC学习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有趣的实践训练中掌握编程语言及应用的过程。

PLC学习初期阶段的关键是将PLC的编程与简单的电工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对比,把PLC控制融入电工电气控制操作之中。在这一时期其实教师不需要讲太多,比如,完成简单程序并连接线路控制LED灯的亮、灭或组合闪烁等,只需要强调PLC的基本术语和规则,学生即可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动手练习。学生或教师则应重点关注电工学基本技能的迁移与再应用,学生遇到困难一般都能自行解决。经过几个简单项目实训,学生不但对PLC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先前的电工学及技能知识的成功运用,领悟到一种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对中职学生来说这就是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项目操作性获得,同时也是学生思考、探研、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开始。

然后是PLC学习的提高阶段,这时的PLC学习继续进行项目式学习,只是教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进行有区别的项目分组和练习。学习项目同样可以是很简单的,也可以不急于快速完成项目,但不能半途而废,并逐级增加学生各自的学习项目内容和能力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是简单电动机控制的点动、自锁、互锁、延时以及主控等逐级增加并完成电路连接和实现控制功能。学生的项目练习操作过程也是PLC编程语言的熟悉过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自学互帮、分析解决问题、逐次提高。经过这一阶段的项目学习,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都与日俱增。

三、PLC的总结应用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期的基本项目操作学习,再往后就是命题项目式学习,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按组合作找出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不同能力的组别应有不同的实际问题和要求,但最终都要实现既定项目目标。至此,学生对PLC的学习已能学以致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有必要可以以大赛的形式统一题目和要求,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再一次总结和提升。

当学生从一开始不知道有PLC,到会应用它解决一些问题时,经过了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经验积累和学结,自然而然就有了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当学生每完成一次PLC项目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升华,沿着这种项目式学习方式,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将被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还找到了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建.PLC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第2篇

一、探究式写话项目的前期学习实践――选择话题

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难题。探究式写话从学生视角出发,紧扣学生生活,采用“学生为本+家长为辅+教师梳理”的三合一方式较合理地选择话题,让学生拥有话题权。

(一)学生为本,选题来自平等交流

探究式写话项目的前期选题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从学生中收集、整理。如以班会形式开展的选题调查,首先由二年级语文教师组成调查团队,接着两人为一小组展开调查,一位教师组织“我喜欢的生活”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或大胆说出自己的喜好,或在生活中生发的疑问,或提出描述平时在家的业余生活,或讲讲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等,另一位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交流情况,然后教师从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寻找适合探究的写话话题。

(二)家长为辅,选题来自全面反馈

二年级学生具有仿他性,平等交流中提取的话题肯定还不太适合全体学生,而家长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旁观者,因此,设置“家长调查表”(表1)可更好地了解家长眼中孩子的生活兴趣点。

二(2)班家长调查表

表2所呈现的是在二(2)班所作的调查情况记录。从表2的数据来看,学生的日常活动既有循规蹈矩的普通性,对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用品、身边的动物、植物”比较有兴趣,这两类就占了49.1%;对“游戏、旅行、看电视、做家务、手工制作”等能独立体验的活动也很有兴趣,占了38.2%;也有“离经叛道”的独特性,如研究文字的字形、做义工等,占了12.7%。

(三)教师合作,选题确定于共性梳理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选题,教师对调查结果加以共性梳理,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最终形成了探究式写话的选题系列(表3),包括一级选题和二级选题。一级选题来自于学生、家长心目中“人气”最高的三大类别,即生活用品类、自然科学类、自主体验类。每个类别中细化的话题为二级选题,这些选题突出操作性、多选性,如种类系列,学生的写话内容可选择调查市面上销售的铅笔种类,可选择热销儿童饮料的种类等。另外,在活动时限的安排上,根据一级选题相对应的调查人数,给予人数选择多的选题更充足的活动时间。“固定的一级选题+开放的二级选题”这样的序列安排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

探究式写话的选题序列

表3

二、探究式写话项目的中期学习实践――创新写话

探究式写话中期的学习实践发力于“探究”,着力于“写话”,前者是途径,后者是根本,是重中之重。根据各类探究活动的特点,创新了三种不同的写话方式,强调把写话资源活动化,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活动中寻找、积累写话素材,鼓励表述成果多元化,促进学生能写话、规范写话、乐于写话。

(一)“刨根究底”两段式写话

“刨根究底”两段式写话适用于生活用品类选题的探究活动,其创新点有二:一是根据活动的计划和实施设计了两个写话点,指活动准备阶段和结束阶段;二是设计了写话记录表格(表4),该表的填写其实就是用一种事先设定的语言形式“填入”学生在活动中的想法,将写话与活动无痕融合,突破了“写什么、怎么写”的困惑,降低了写话的难度。如在进行“洗衣粉能清洁衣服的原因”这一选题写话时,活动前建议学生及时写写对洗衣粉的初步认识,寻找清洁衣服原因的各种方法等;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建议写写探究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如何去搜集资料,有什么发现等。不管哪个阶段的写话,不要求学生完整地表述探究全过程,不要求写“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地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只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做法、感想即可。有一位学生在“洗衣粉”探究活动后,写道:“洗衣粉摸上去有点烫烫的,好像很热心地要为我们清洗衣服呢!”学生就抓住整个活动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用完整的句子来抒写发现、体悟,这样创造性的语言来自活动本身,无需矫揉造作,必然是有生命力的。

“刨根究底”两段式写话记录

表4

(二)“汇声汇色”递进式写话

这种写话方式适用于自然科学类探究活动。所谓“汇声汇色”就是以“汇报”的口语交际为桥梁,连接自然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和写话过程。这种方式把原本活动结束后单一的写话“训练点”拓展成一条连贯写话的“训练链”,由此形成“汇声汇色”式写话流程:

1.分解选题,指导观察。根据学生选择的二级选题的难易程度,可适当指导他们分解成一组更微小的题目,让学生从易于切入的角度进行探究。如在“绿豆发芽”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绿豆发芽的全过程,还可建议学生直面更微小的问题――绿豆的样子是怎样的?绿豆有什么作用?影响绿豆发芽的因素有哪些?……分解选题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观察角度,学生收集与绿豆相关的信息,其实就是收集写话的素材,从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心得交流,丰富内容。活动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等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心得交流既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也成为丰富写话素材的过程。如,在绿豆发芽的连续观察中,每天都安排学生就前一天的见闻来交流想法,每个学生都觉得有话要说,如学生A在活动第二天交流时说:“绿豆小小的,抓一把放在碗里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好听极了。”学生B说:“绿豆很小,穿着绿色的外套,摸一摸,很硬,放在嘴里咬一咬,我真怕自己的牙齿会咬坏了。”交流尽量避免相同或类似看法的重复,重视个性发现的补充。教师则做好双重引导,一是肯定学生认真探究的态度及收获,二是对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伴的分享、补充,教师的指导,会让学生在后续的写话中写得更具体、形象。

3.独立写话,二次交流。分解选题、指导观察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在心得交流、扩充交际环节给予了“怎么写”的指导。有了写话的素材和一定的技巧,就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独立写话,然后安排二次的特色交流:一种是问题特色交流,展示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并指导修改;另一种是“同内容不同表达”的特色交流,如针对“观察绿豆”的第三天写话,一位学生写道:“今天,绿豆好像变得软了些。轻轻晃一晃杯子,绿豆壳就和绿豆分离了。小小的绿豆芽这时也冒出来了。”另一位学生写道:“今天,我发现小绿豆们迫不及待地脱去绿色外衣,白色的肚皮就这样展示给我们看了,一点也不难为情。”通过对比交流、问题点拨,学习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方法,使得写话作品更有趣。

4.写话提升,超越自我。二次特色交流中,学生又一次获得表达的技巧,这并不是终点,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修改,下面是一位学生在二次交流前后的语言, 真是“语句不厌百回改”。见图1。

(三)“现身说想”开放式写话

这种写话方式适用于自主体验类的探究活动。在前期的选题调查中,“自主体验”类占据了班级的“半壁江山”,可见,游戏、做家务、旅行等都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玩耍的快乐有天然的感受力,所以针对自主体验类活动的写话指导,与其说教师是在指导学生学习写话,不如说是引领他们在用文字记录属于自己的童年成长历程。这种方式的写话内容开放,作品的方式也开放,可直接用文字记叙,可采用“绘画+文字”描述,还可用“照片+文字”描述,所以乐写成为一种真实。见图2。

三、探究式写话项目的后期学习实践――成果

第3篇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设计主题式项目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可以组织主题式项目学习,及时揭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原有的知识点连成“线”,适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表征的研究表明,在某一知识领域中,所有知识点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来组织的,所有概念都被纳入到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点之间既存在纵向的联系,也存在横向的联系。知识领域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因学习、训练或经验而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组织的主题式项目学习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组织主题式项目学习,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借助于完整的知识网络,能使学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当前所学的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实现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基础。

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下第一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的内容,一般分为6个课时。本节内容知识点多,表面零碎孤立,没有联系。通常情况下,学生前学后忘,知识点混淆。而本节内容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教材的研究过程是从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到一般式再回到顶点式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主题式项目学习,以顶点式为中心,以函数图像为“连线”辐射到其他知识点,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网络。

二、教材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情境着手,引入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变量关系及其规律,研究与认识了形如y=ax2、y=ax2+k、y=a(x-h)2、y=a(x-h)2+k、Y=ax2+bx+c这五类二次函数与其图像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在学生眼里,这就是五种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会刻意分开讨论学习,难度当然较大。实际上,这五种类型是互相联系的。前四种其实都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而对第五种二次函数的一般式的学习,也是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来完成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式项目学习,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把看似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形成系统的认识。掌握每个类型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就成为本次项目学习的目标。

三、主题项目设计与实践

(一)第一次项目设计

教学设计如表1示。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授课中,我们尝试对教材的内容加以重组,尝试以顶点式为中心并贯穿始终。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二次函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实都可以看成顶点式,试图让学生用顶点式的知识解决本节的主要内容,形成关于二次函数的系统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学生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层面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反思1: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由于函数概念的抽象性较强,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比较欠缺,在没有对最简单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有所了解之前,直接揭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有些操之过急。

反思2:教师先入为主地揭示了顶点式,采用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较多,没有实现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进行观察、实验,最终掌握二次函数知识的目的。

反思3: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里特征、认知差异,开始就创设顶点式的问}情境,有极少数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学习只能死记结论,学习效果较差。

反思4:教学过程没有体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而利用函数图像是解决本节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一次设计与实践体会:在第一次项目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积极引导学生构建二次函数知识的网络结构是必要的。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必须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和认知基础,忽视感性材料的铺垫,学生的感知就不充分、不丰富,就难以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知识的网络就失去了支撑。

在讨论过程中,围绕本节探索主题,有的教师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应该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在第一次实践中,通过顶点式来推动教学,整体感比较连贯,但教学中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却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顶点式的形式之中,对二次函数知识的横向联系明显不足。应该让学生适时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结构,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结构,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认知基础自主构建,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被动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他们主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较好地构建,也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真正有所发现,知识才能记忆长久。在教学中,由于限定,学生只能像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没有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毫无选择地完成学习过程,这对学生的自主构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二)第二次项目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78-03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只是采用授课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不仅是被动的,而且是狭窄的,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只能专注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方法,以应对各种考试。这就导致学生不仅知识范围窄,而且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更谈不上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现代高职教育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以获得职业能力。所谓项目教学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理论技能,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富有个性的能动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指导性的。然而我们在实际的项目教学过程中,由于新生学习方式依然停留在中学的传统学习模式,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刚踏进大学门槛的新生而言。面临着尽快转变学习方式的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传统的教学大多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课堂中的核心是教师,学生依照教师构建的教学过程,间接获得知识。师生关系常处于“授课――接受”的状态,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以及个性没有得到发挥。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通常采用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从职业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在教学中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构成,学习的过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完成每个项目来完成工作任务。

二、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定位

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它既要求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者商业经营活动,能独立进行操作,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要求学生不仅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学会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项目教学法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复述”和“再现”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它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对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更多地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需求在项目的学习中获得职业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求知识,改变新生的学习观念,由过去的“学会”变为“会学”。

三、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理念

新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对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项目的概念从未有过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因此要建立好的学习方式,首先通过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一个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让学生知道这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的教学,对知识的积累以及技能的掌握是要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来获得。

1.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工作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环境中体验或者参与工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职业技能的学习必须在工作中完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一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因其操作性、实用性强而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如何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的意义呢?我们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有客户想购买计算机,而你是计算机的销售人员,商家如何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呢?”要求学生直接到当地的电子科技广场里了解信息,并要求学生将自己作为一个计算机销售人员,面对一个需要购买计算机的客户,实践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配置计算机,并将计算机的性能及配置信息对客户解释,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为客户将配置好的计算机组装好,并能正常使用,当计算机出现问题时,思考如何解决。这种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就是让刚入校的学生摒弃原来只是“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法,在工作中学习,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建立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并且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以工作过程的体验完善项目教学的内容

基于职业工作岗位的任务,可以用项目的形式构建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分别由以下几个项目构成:计算机的安装、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安装、计算机数据的备份、计算机系统的优化、Windows XP注册表与组策略的应用、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完成项目的实训。由于学生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了解了这项工作的内容,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对每个项目的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确定这个项目需要实现哪些功能;确定要把这个项目分解成哪些任务,以及每个任务要涵盖哪些知识点和技能。完善项目教学的内容过程。就是使学生自己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的课程项目逐步完善,使学生角色逐渐由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发生转变,并且从思维方式上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理念思路。

三、在项目教学法中转变学习方式

要尽快转变学生被动、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就要在项目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来实现。

1.学会分析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

分析是工作以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决定一项工作所应包含的工作项目以及从事此项工作的必备知识、技术和能力。工作任务分析使学习和训练有明确的目的;并为职业生涯计划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我们提出一个工作任务:“如果你现在是计算机销售人员,客户是一个动漫设计人员,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配置一台适合动漫设计需求的计算机,并安装好计算机?后期的维护怎样进行呢?”

完成这份工作要有一个主体的工作过程思路:前期为客户购置计算机配件并安装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并进行计算机数据的备份。后期为客户进行服务的工作包括计算机系统的优化、Windows XP注册表与组策略的应用、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在明确工作过程后,学生根据客户需求,确定适合动漫设计的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后,为客户组装计算机硬件,并安装相应的动漫设计软件,同时对常用的数据进行备份;后期在为客户服务方面,做好计算机的优化和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对于工作任务的分析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工作过程。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每一个过程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结构。

2.采用“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完成工作任务

人的能动性根源在于人的动机,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就是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将学习变成自己的事。学生要自我选择和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了以及要“通过学习掌握什么”。

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学生发生的变化。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项目对于刚接触这个任务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为它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才能完成。可能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即使这样,在这个项目实训中,教师仍然没有提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引导学生针对故障自己分析,然后自己解决。实训过程是一个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因为同样故障的出现可能会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导致,这迫使学生不仅要运用学过的知识,了解知识点之间联系,还要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去学习新的知识以解决故障。

随着项目实训的进行,学生渐渐意识到课程内容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学习自觉性也渐渐提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兴趣盎然。教师的放手给了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也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在“体验、质疑、反思、探究”中完成工作任务

以专题、问题或项目作为载体的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说教灌输、依照书本按部就班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它将课程实践生活化,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

以注册表的使用为例,当我们操作系统的注册表出现故障时,会出现各种故障现象。如何进行修复呢?有的学生提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但是需要的时间较长,有的学生提出在Windows XP下用备份文件还原。也有的学生提出用Windows XP的“系统还原”功能还原。学生将上述方法逐一尝试,果然解决了故障。但是如果没有备份文件或“系统还原”如果没有设定还原时间,仍然无法完成。此时我们建议学生进一步查找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法。有了前面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到还有“使用上次正常启动的注册表配置”、“使用安全模式恢复注册表”、“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修复损坏后的Windows XP注册表”几种方法。比较几种故障解决的操作过程,建议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各种故障现象的原因是注册表?反复操作过程,针对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现象探进行究。

(接上页)

由于课程的学习是置于一个具有诱惑力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这个环境使学生以市场为平台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各种问题,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是指导性的,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师引导大家就问题进行争辩、讨论,并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了问题,再由学生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途径,建议学生进一步尝试解决。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对旧思维方式的更新,这样就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走出误区,澄清认识。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在“体验、质疑、反思、探究”中完成工作任务,得到实际的体验与感悟,自然而然地化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

四、结束语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形成多种的学习方式。摒弃了中学时代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了质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讨论、探究,直至把问题解决。正是这种要求学生经历与实际工作相似的过程。使他们都会接触到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难题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既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又掌握了有关知识与技能。而克服苦难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使他们为今后的发展储备强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培.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应用研究性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93-94.

第5篇

项目式学习方式(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 询问式学习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1986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 Barrow H.S.教授提出。项目式学习被认为是被动学习和机械背诵之外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项目学习的课堂里,除了由项目的实施者学生外还有老师的些许指导,或者说督促,但不能说由老师的地方就是教学,毕竟主体不是我们老师,而是学生,整个过程不是教,而是学,是体验。老师给出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解决。学生不需要背诵知识点然后使之在记忆中存留,老师会为学生提供他们在探索各种概念以及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允许、甚至是被期待去犯错的。由此,他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并且得以培养一些现场技能。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5个关键要点,(1)建立项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 严谨的项目是学习的关键;(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4)辅助开展由学生引导的项目; (5) 在项目进行中随时评估。项目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生头脑中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占主体地位;任务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内容是掌握关键知识和核心原理;最终目标是完成头脑中知识的建构。项目式学习方式可以更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进行改正自己并尽心探索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模式有所区别和创新,集中体现在课程关注内容、课程的范围与顺序、教师角色、评价的焦点、教育特征、教学材料、教室环境、学生角色、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等。项目式学习强调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建议者,在课堂上提供教学资源,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强调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作品生成过程中体现的实际能力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内化。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材料是直接的或原始的资源,是一手文献。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最终建构和生成信息。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即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学习,而这目标必须是某个现实的目标,而不是一种教科书上的编造。在现实当中,我们实际使用技能时,并非是条块样的分割,才能把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际运用。项目式学习虽然强调的是探究的深度,而不是广度,但是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围绕项目主题自然拓展知识的广度。

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作为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最高形式近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高职的教育科研和实践都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传统的重知识面轻技能思想的存在,使得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学没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就学生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总体偏低,水平层次不齐,英语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小,阅读能力不强,听力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2.就教学内容而言,虽然一些新的根据高职教育内在要求建设的新教材不断出现,校本课程建设也开始兴起, 但对缓解高职英语教材的不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当前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过于陈旧、形式较为单一,教材体系陈旧、侧重于基础知识教学而没有结合专业教学、不能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3.就教学内容而言,从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来看,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单一,课堂上,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讲,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和时间花在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对于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口语练习不够,课堂交流不够。

4.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方式来看,形式过于单一、方法一律,基本采用考试的形式,且考试的形式又多为笔试。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总的来说问题依然突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三、项目式(PBL)学习方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

项目式(PBL)学习方式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项目活动是一个兼动手和动脑学习的复杂的认知和元认知过程。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行动为导向的,其重点在于做什么而不是学什么。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在以下四个领域得以实现的: 获得知识并应用、交流、协作以及独立学习。 教师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就是要促进学生发展的认知技能。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方式通常分为设计项目、分组分工、制定计划、探究协作、小组制作、汇报演示和总结评价等七个基本步骤。

1. 设计项目,创设情境

教师设计的项目应包含一系列非良构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真实性的问题, 并尽量让学生参与议定。项目的内容构成一个专题,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进行探究、学习。一个项目不需同时涵盖很多课程目标,对知识的深度探究和理解才是?目式学习的核心。我们只需选择一两个重点知识,深入研究和扩展。这重点可来自同一个章节或单元,也可跨越几个章节,甚至可以跨学科。比如:以Job interview单元为例,设计一个总的项目,即将毕业的学生David准备开始寻找工作,创设情境如何用英文写简历,如何用英语进行面试等。

2. 选择主题,分组分工

每个学生从老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一个主题。 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选择的主题也不尽相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主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 5~8 人,确定组长人选、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明确分工。各个小组根据教师设计项目下的每个任务,集体协作。

3. 分解问题,制定计划

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主题,每个小组要列出所选主题所应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

4. 探究协作,收集整理信息

小组成员收集有助于回答或解决主要问题的信息。 这时学生需要学习收集信息的技巧,要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并很好地合作。 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访问相关专家等),并按一定规则对资料进行分类,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 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供各小组共享。

5. 讨论策略,制作作品

小组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开始实施。 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电子文档、多媒体、动电化教育研究画、表格、网页、程序设计等)呈现所研究的结果。

6. 汇报演示,交流成果

完成主题研究后,各学习小组要相互交流,并在全班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演示。成果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等。各学习小组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

7. 自评互评,总结反思

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师生对所做主题研究进行总结反思。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指标,为各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并制作合适的量规格式。

四、项目式(PBL)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师角色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专家,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者和指导者;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建议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认识清楚项目是不能独立于知识而存在的,鼓励同学们通过“项目式学习”建立知识体系,明晰学习方向,合理并广泛地运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在项目前期做充分合理的设计和准备,以及在学生项目的进展中恰如其分地协调管理, 避免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自由无序、闲聊发呆的状态,看起来玩得很开心,可是他/她们却得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第6篇

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使用,但是面对应试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它的生命力在哪里?能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有力方式呢?带着这种疑惑,我来看一些项目学习的案例,体会项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案例1:项目学习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金滢老师曾经上过一堂数字化环境下的统计课,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了有关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他们在一堂课中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学会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了这些知识,但是并不清楚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金滢老师接着设计了关于这个主题的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复式统计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012年10月22日,宁波镇海PX项目震惊了所有人,从这个问题延伸,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都直接与宁波居民的生活相关,如禽流感、沙尘暴、雾霾等,学生平时也会简单讨论这些问题。金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地将数学中的统计与真实社会问题结合的主题,非常适合项目学习,于是她沿着这样一种思路进行教学:

课前:

学生进行小调查: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分享浙江省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网址,下载excel表格记录每日空气质量指数。

课中与课后:

1.利用微视频学习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3.完成与展示学习成果:关于环境问题的演示文稿和数学小论文,如《从AQI指数看镇海的空气》《空气质量统计后的思考》《化工区背后的隐患》《数据分析,让我们重新看环保》等。

金滢老师的这个项目学习设计,是基于对教材学习内容的重构,将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关心的环保问题与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起来,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分析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既学到了课程规定的知识,又学会了在真实世界中思考与应用这些知识,体现了项目学习的优势。

对很多老师来说,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是首先要考虑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更多地考虑以讲授和练习的方式进行。它的好处是大部分学生会很快掌握这些知识点,但是就学习的长远效果来看,多数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较无趣,学习结果在考试之后也会慢慢淡忘。而项目学习能够给学生机会真正探究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能够得到展现和提升,项目学习要求的成果展示与交流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表达能力,最终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能力的培养与展现也将是全方位的。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的吴继波老师的物理教学,她利用学生对未来汽车的向往来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热机的知识;上海市洛川学校的马晓珉老师执教的“美丽人生”,鼓励学生阅读系列优美的和生命相关的散文,结合种植植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最后表达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上海市控江初级中学徐文俊和嘉定实验小学龚京合作设计了“小筷子力量大”的项目学习,两校的学生合作研究数学和物理的跨学科主题,从筷子着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调查、实验、观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方法,寻找最佳材料,设计最佳的筷子承重结构,体验到材料结构力学的奥秘,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可贵的是在该项目学习中,WEB2.0技术用于远程协作,使项目学习能超越时空,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崭新形式。

这类案例说明,利用项目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实际上是可以做到的,学科知识学习与项目学习并非完全对立,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思考如何从项目学习的视角对教学内容做必要的设计。

案例2:项目学习与身边真实生活问题的解决。

上海市洛川学校的杨钰晨老师执教的“宜川街道的变迁”,是完全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出发,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居住的社区的现实问题,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了如下学习活动:

1.在Google Earth中根据坐标快速定位宜川街道。

2.从卫星照片、模拟3D图像和文字资料中整理归纳宜川街道的变化。

3.根据其他城市的案例,总结出改善本社区交通出行问题的措施。

4.提出改善本地交通问题的方法。

5.通过了解宜川路街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了解乡情,培育热爱家乡的情感。

整体的学习活动共分六个阶段:

1.情境设疑,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同属宜川街道的社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2.同位分组,脑力激荡。根据学生居住方位,确定小组成员,参与问题讨论、调查研究。

3.角色扮演,读图规划。学生扮演社区规划者的角色,积极投入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4.收集资料,制订方案。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社区调查、参观规划馆、与专家对话等方式,收集论据,并进行分享。这一过程中,学生共提了三种可借鉴的解决方案:参照石家庄案例,铁路地下化;参照德国汉堡案例,铁路高架化;参照虹桥枢纽,铁路郊区化。

5.异位分组,探讨争辩。学生根据各自的考虑,讨论三种方案各自的可行性。

6.展示评价,归纳总结。学生各自都有自己倾向的解决方案,最后他们展示与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和对方案的选择。

在这样的项目学习中,学生有机会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学会了通过观测、调查以及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揭示地理事物的成因,提出发展前景,从而体验研究地理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他类似的案例还有:杨钰晨和孙一冰老师的另一个项目学习“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学生扮演“社区规划者”的角色,根据“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的理念,模拟讨论在学校所在社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设置问题,为改进城市交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杨东升老师的项目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了唤起淄川^或更多资源枯竭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和生活的信心,警示后人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探讨“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扮演环保小卫士角色,利用各种真实的技术工具研究当地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探究、合作,最后形成了《告资源枯竭城市居民书》,并到社区广为宣传。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景思衡老师的“工业区位的选择”也是一个直面生活问题的项目教学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闵行通用轴承有限公司”的卫星图片资料,分析现实中的工业区位,回顾分析该工厂在20世纪80年代选址布局的合理性,评价该工厂现在布局的合理性并预测该工厂目前所占据的土地在未来的用途,最后在网上检索相关资料,为学习中所分析的地块规划设计新的用途。这样的主题反映了书本中的地理事实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有机会真切体验到现实生活的问题是复杂的、动态的,需要我们不断正视与解决。

第7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项目教学;模式探析;实践运用;合作意识

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不同于其他的教学,这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过程都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因而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应当注重知识性与使用性的结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中职学生学习任务相结合,能更好地体现中职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应当完善好中职数学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为学生能在中职数学课程中获得更多、更有益于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而努力。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更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联系

在中职教学中,我们并不应当一味追求知识的深度,而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实用性与实践性上,并且要多用实践来教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性。我们应当针对课堂上的数学知识有重点地进行实践分析与探讨,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就吸收一些,可以更有效地增加他们的知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中职教育的数学知识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科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知识安排教学,把最适合于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教授给该专业的学生。

例如针对会计专业的有关培训,我们可以就数学计算在Excel中的使用进行展开教学。Excel不仅是会计学员的必学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计算工具。这种有针对性的中职数学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这样的数学知识与职业内容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知识的有用性。在课堂上,我们同样需要针对这些知识进行展开教学与实践培养。这样,在有关的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他们只顾学习或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的位置及用处。这种实践可以在提高学生专业应对能力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专业内容的吸引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

二、中职项目数学教学的开展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在我们现在的中职教学过程中,更加急需的是培养一批有合作精神与知识探求能力的新青年。中职学生很多都习惯了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因而团队合作意识差,不能很好地应对以后在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在这个有许多同学的大集体中,更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团结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分别让每个小组来回答,这样能让小组之间的成员更积极地思考,既能增加团队之间的竞争性,也能间接地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日后在实践中的问题。在项目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这种团队精神与探索意识。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使他们学习的目的明确、兴趣浓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分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中职学生学好专业的目的明确,与专业结合进行数学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布置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可以预设几个不同的题目分给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数学问题。为督促学生建立小组意识,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以确保学生只有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完成任务。这种小组的合作,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到不同的项目,在学生独立探求答案的前提下同样需要小组整合每个人的答案,才能完成一个整个的数学项目计划。我们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且能培养学生探寻知识的能力。同时,这种小组式的合作更能激发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

在我们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仅应当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而且学生在日后会自己独立面对许多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在这种教学的前提下,在进行数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安排学生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相关的训练。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免不了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总之,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日后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强.论项目教学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3).

第8篇

项目学习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产品)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主要是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具体地说,它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1.该项目过程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2.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项目完成过程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尽量结合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综合性。

4.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自己克服,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5.学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并可以把项目内容延伸,以适应以后的需要。

二、项目学习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学习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的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2.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

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

(1)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避重复。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解释清楚项目实施的步骤,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3.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4.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5.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并要把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一题多解”是各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三、项目学习的应用流程设计

项目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五个步骤:确定项目内容、设计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展示项目成果、评价项目成果。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下达某项任务,学生分小组集体制订完成该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由教师指点解决,但不包办代替解决。项目完成后,学生自己做出总结,教师对小组成绩予以评价。面对一个学习任务,学生独立确定目标要求、制订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要从认知上探求和理解,而且还要从情感上形成价值判断和责任意识。

四、项目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项目学习,可以参照职业教育的项目学习,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拓展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计划完成自选学习项目,通过项目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逐步显现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一般有五部分组成,即任务、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以苏教版五、六年级的课外拓展为例,把拓展内容设计成适当的项目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并合作完成。

第一步:确定项目内容。根据语文教材的拓展内容和要求,在学生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布置合作学习项目。

第二步:设计项目计划。参照美国哈佛大学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方法,把小学高年级学生分好小组,每组都有项目负责人,负责人领导讨论设计项目计划,包括把学生分好小组,每组都有项目负责人,负责人组织讨论设计项目计划,包括怎样查阅资料、怎样调研等具体工作计划。

第三步:实施项目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具体实施项目方案。一个组以3~4名学生为宜,将基础好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实施项目活动的计划,包括任务分配以及各项内容需要的时间等。

第四步:展示项目成果。把各组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

第五步:评价项目成果。在检查评估阶段,小组间互评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对重要知识点、思维方法进行梳理与强调。由于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及呈现成果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五、项目学习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项目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学习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学生亲自制订计划,设置操作步骤,落实方案,评估项目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整个项目的完成需要教师的指导,授课教师还要负责协调疑难问题的解答及相关咨询。

2.较强的针对性。一般情况下,项目学习中下达给学生的项目均与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紧密相关,加大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内容中。

3.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项目学习以任务为依托,旨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主动找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以课本为主,适当拓宽知识面,寻找并查询相关资料。通过任务分工、团队合作等方式,学生多方面能力均得到有效锻炼并提高。

4.深化了语文教学改革。在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创新教学,寻找更适合当今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大势所趋。项目学习正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以项目的设计和完成为主要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小学语文的发展趋势,有力地深化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六、项目学习在小W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的反思

项目学习的实施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改革工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教学过程中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1.项目的选取上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现状。如果项目没有知识性,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就会失去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项目的实施缺乏趣味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突出知识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知识和知识的迁移及应用,以知识为本;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是按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展开教学,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以能力为本。

第9篇

关键词:高球篮球教学 项目教学 模式分析

项目教学法又称为跨专业课程,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中通常会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对该项目的实践,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然而在当前的高校篮球教学模式中,并没有有效的达到任务目标,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于篮球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投篮和上篮这些基本动作,没有为学生制定更深入的篮球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篮球教学采用放养的态度。学生在篮球教学中仅仅是依靠自己对篮球的喜爱来组队竞技,教师没有让学生体会到高校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篮球课的兴趣大大降低。

2.教学体系的老化

篮球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姚明、易建联这些名字在高校学生之中广为流传。但有些老师仍然不肯放开眼光看世界,对当今主流的 NBA等流行元素不加吸纳,不积极更新自己的篮球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与学生沟通就会很困难,教学体系陈旧老套,学生也会对篮球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方法落后

大部分的高校篮球教学都只是集合队伍、点名,做一下简单的准备活动,然后剩下的时间就全部由学生自主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内容基本没有。对学生的篮球技战术起不到任何的帮助和提高。学生只能被动的顺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将篮球教学中的竞技性和健康型丢的一干二净,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喜欢篮球课上的自由时间,而不会喜欢篮球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4.考核内容缺乏科学性

当前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篮球教学考核中,大多还是以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只是投篮、上篮、运球突破等几个简单的篮球动作。高校篮球考试存在着一定的弊病,考核目标导致教师在日常的篮球教学内容的布置,使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考试内容的学习,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也无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篮球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战术技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身体锻炼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二、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1.项目教学法应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应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目标,确定项目任务;然后以学生为主,制定教学项目完成计划,确定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步骤和流程,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切实保证教学项目计划的可行性;然后由学生负责组织各自的分工和合作形式,并且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的开展教学练习。教师此时负责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下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以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尤其注意,这一环节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评论项目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由师生讨论制定成绩评定的原则和当前教学项目的整体分析;最后,师生共同对教学项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总结,并对学生或者学习小组在当前项目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述和对比,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教师考核总分,最后将教学项目的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

2.项目教学模式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传统高校篮球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实行放羊政策的不靠谱行为,为学生制定了合理的教学项目目标,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项目教学目标指向的多重性。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转变学生的篮球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在项目教学法的实行中,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以往教学模式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相对于学校来说,项目教学法建立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学校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额实时,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新模式的更新,完善和整合学校的课程体系。

(2)项目培训周期短、见效快。通常项目教学在一个短时期内、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3)项目实践中可控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由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对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控制,对学生练习工程中对篮球的问题可以做到及时的解决。

结语

在高校篮球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以往模式中带领学生做做准备活动,而成为了一名学生学习篮球的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练习篮球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篮球项目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对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辛松和.网络环境下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信息,20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