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生陈述报告

时间:2022-06-04 02:29:57

导语:在高中生陈述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陈述报告

第1篇

目前高中生写议论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理讲不透,事例往上凑,以叙代议。论证的过程就是举例子,无法对问题做精辟、深透的分析。二是文章只有辞藻的堆砌,没有实质内容。即使传播广泛的高考高分作文,“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课题组组长,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给予尖锐的批评,认为它是不讲道理的议论文。具体的表现是观点没有明确而清晰的内涵,议论缺乏清晰的逻辑线路,词语内涵不明,外延不清等,认为这也是高中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

而来自于域外的尖刻的声音,让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欠缺的问题显得更加尖锐。一报纸的新闻标题是“中国学生考SAT低美国学生300分,应试教育现软肋”,Lucy Haagen说,《2011中国SAT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

造成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是高中语文学科没有贯彻思维教学,没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认知工具和思考利剑。批判性思维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思维训练学科,训练人的反思的理性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现实,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写作中的语言出了问题,直接说明内在的思维有问题。文章的论点模糊不清,说明思维清晰度不够,没有想好。论点缺乏一致性,论述离题,是思维的相关性不足导致的,论据充分是思维有深度、广度。同时,只有思维具有逻辑性才能保证论证的连贯性。反过来,锤炼语言,可以让思维严谨。现在说明高中写作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来提高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自觉性。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

首先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21世纪,国际竞争激烈,一个国家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国民的创新能力。我国为了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实施了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这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应有之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批评就没有创新。“教育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会造就反思型学生、思想深刻的公民和致力于终身学习的人。”[3]

其次是满足国家对高中生培养的要求。

思维品质中的批判性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思考・领悟”提到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这条目标设定对思维的品质中的“批判性”有了明确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同时明确规定“作文……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4]这些阅读和表达目标的达成无不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再次,研究证明批判性思维训练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写作课程,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美国学者对高中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科学研究,结果证实可以提高写作的思维能力。Scanlan(2006)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美国圣地亚哥某校十二年级学生修辞与作文课程中引入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并对学生作文的五个关键指标(写作清晰度、论点分析、支持信息运用、组织结构以及语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五个方面都有显著进步。[5]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批判性思维定义

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鉴于学术界对于批判性思维定义的纷争,美国哲学协会于1990年运用德尔菲得出了专家相对一致的定义:“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它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核心技能包括:解释――包括归类、阐明重要性和澄清意义。分析――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及其成分。评估――评估主张、评估论证。推论――质疑证据、提出猜想和推出结论。说明――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自我校准――自我审查和自我校正。这些技能并不完全独立,而是互为辅助,甚至相互间有着某些交叉。

情感特质,也可以称为“批判性精神”、“批判性思维品质”或“批判性思维倾向”,它也是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批判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德尔菲报告》批判性思维者的主要人格品质包括:(1)探索真理;(2)思想开放;(3)分析性;(4)系统性;( 5)自信;(6)好奇性。[6]批判性技能的养成的过程中有利于批判性精神的养成。

从他罗列的技能看出,这些技能和议论文的要求很多是密切相关的,而议论文是能考查学生思维逻辑的一个文体。的确,批判性思维的来源之一就是非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就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用自然语言进行的论证,它以合理性为论证的标准。如果用批判性思维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就可能让学生的写作论证严密,思路清晰连贯。

第2篇

语言的本质之一就是动态发展。对我国的学习者来说,依靠互联网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互联网能快速、大量地向学习者传递真实而地道的语言资料。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不断提高自己使用英语的能力。笔者以一次教学经历为例,介绍利用网络语料库来帮助英语语法的学习。

笔者在进行模块5第四单元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单元的语法专题是倒装结构。学生workbook的(P64)第二题,要求学生把下列的正常语序的句子改写成倒装结构的句子。第一个句子是这样的:Now comes your chance to shine.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很清楚在倒装结构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充当时间状语的副词now,then位于句首时,句子要构成完全倒装。因此,根据所了解的语法知识,这里的正确答案应该是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 now.

而事实上,根据教参,修改后的句子应是: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很明显,这是非常矛盾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参上的答案是错误的;二是now放在句首时,可以倒装或者不倒装。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查阅了词典(牛津高级英汉双语词典第四版)。查询到如下三个例句:(1)Where are you living now?(2)Now I can get on with my work.(3)Now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the gardens.从查询的例句结果看,例1中now置于句末,充当时间状语,并不构成倒装。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例2和例3中,now都置于句首,例2不倒装而例3却倒装。那么这是否就可以说明now放在句首时既可以倒装,又可以不倒装?

然后笔者去查了很多有关语法的教学资料,得出的结论大抵上差不多,都是关于当充当时间状语的副词now,then位于句首时,句子要构成完全倒装。浙江省教育厅编写的《2009英语总复习导引》一书中是这么讲解的:当here,there,now,then等副词位于句首,且谓语动词为be,come,go,follow等时,要采用完全倒装。如“Now comes my turn.”这样一来,刚好解释了词典上例2例3两个句子的不同。但是,对于书本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还是矛盾的。于是,笔者想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登录 http://natcorp.ox.ac.uk/英国国家语料库。该网址为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语料资源,嵌入关键字“Now comes the”,得到36例报告,如:

A18 148 But now comes the idiosyncratic twist.

CE4 488 Now comes the part that calls for real concentration and a steady hand―applying the glue or adhesive.

EW6 429 Now comes the second step,the act of measurement itself,the ascertaining where the electron is or how it is moving.

所得到的36例报告都是now置于句首所构成的倒装结构。

嵌入关键字“Now is the”,得到221例报告,如:

A0G 460 Now is the time to start taking cuttings of miniature roses.

B1R 502 Your prescription has worked and now is the time to repeat the same remedy.

CBC 9952 Now is the season to be very merry.

在列举的50例报告中,有37例报告都是关于now置于句首构成的倒装。

嵌入关键字“Now goes the”或“Now go the”检索报告没有这样的搭配。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 the”得到6例报告;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s the”,得到5例报告。可是这11例报告中,没有一例是关于倒装的。

根据这些检索报告,可以断定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确实可以构成倒装结构,不过是在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虽然很多教学资料上都有提及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谓语动词是go,follow时也是需要倒装的,更多教学资料上表示只要now,then置于句首,句子就要完全倒装。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至少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未见到过now,then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go,follow的倒装句的例句或者相关的练习题。

但是now置于句首时是必须用倒装结构吗?笔者再次使用语料库进行了解。

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_is”,得到248例报告。例如:

ABF 1261 Now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enough members of the Knesset are keen enough on the peace talks to support a government led by Mr Peres.

AMS 1585 Now the figure is 350 ppm.

EBV 1411 Now the field is wide open.

由此可见,now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为be动词时,并不总是倒装结构。再回头观察关键字“Now is the”的37例倒装结构的报告中,有34例报告中的主语是the time;其他三例报告中的主语分别是the winter,the season,the opportunity。关键字“Now the_____ is”列举的50例报告中,没有一例的主语是the time。根据以上的呈现,大致可以推断出now置于句首,且谓语是be动词,主语是time等与时间有关的名词的时候,通常采用倒装结构。

另外,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comes”,得到3例报告,如下:

ANT 269 Long years ago,we made a tryst with destiny,and now the time comes when we shall redeem our pledge,not wholly or in full measure,but very substantially.

FUT 322 Now the problem comes of course,well that's all very well but how do you define what is a reasonable time?

H83 1329 So that now the GCSE comes along,and lo!what do we have but composition,performance and listening over four terms,and continuous assessment,etc.

虽然只有三例报告,但足以说明now置于句首时,可以不倒装,那么也就说明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不存在错误。但是假设把这个答案给学生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亲手打破自己所教给他们的“规则”了?学生拿到了这样一个答案,只会感到更加混淆。教师也不需要再引导学生学习“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句子需要完全倒装”这样的“规则”。因为在学生看来,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同时,笔者发现,2009年福建的英语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For a moment nothing happened.Then all shouting together.

A. voices had come B. came voices

C. voices would come D. did voices come

高考试卷意义重大,所有试题都是经过专家审核,是具有权威性的。既然“then置于句首,句子要完全倒装”这个语法点能被列入高考试题,就说明对于高中生而言,这就是一条不变的“规则”。由此可见,教参上的答案是不正确的,至少对于高中生的那道练习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第3篇

关键词: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作用;和谐;高效;个体差异;进取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224-01

我是一位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改变,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情感共鸣,营造一种和谐、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和谐与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一、充分利用学生主体作用,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一个和谐与高效的地理课堂,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去学习。因为主动性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想去学习的事物,会主动去掌握它,认识它。教育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知识主动了,课堂自然也就高效了。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构建和谐与高效课堂的关键。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来表述。

1、利用课件或身边的地理事件引入新课,活跃学生课堂气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新的教学手段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激起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高效的传授地理教学,我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改变传统新课引入法,而是从学生的兴趣、生活入手,用我的实际地理活动内容或地理事件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讲“山地的形成”时,我用飞机上拍摄的横断山脉的图片给学生展示,让学生惊叹老师去过的地方,专注图片所展示的山地形成,进而想要了解山形成的成因。新课程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是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2、结合实际传授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结合乡土地理,提出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必要性;(2)地理信息系统时经常要与电子地图打交道,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好新科技地理;(3)结合旅游所见,学好地理走边天下都不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个地方的风俗人情都在脑海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师生平等,共同演示地理活动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地球运动的教学是学生最难学习的知识,也是教师最难讲解的知识点。我邀请学生当做行星,我来当恒星共同模拟运动轨迹和产生的现象,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带领学生到地理园做游戏。结合地理园的模型,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比课堂更生动活泼的。让学生比赛找红包,按照地理信息去寻找红包,增加了兴趣又学习了地理知识。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学习进取精神、保证和谐的地理教学氛围

1、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注重学生自主差异,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地理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把学生定位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让学生有充足的、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高中生心智比初中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很多,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比教师满堂灌更有效力。

(1)新的地理教材,课本在内容的编排上增加了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好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学,让地理知识就在身边,高中学生自主能动性就被调动起来。讲到水资源的情况,我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让学生写上报告,学生对身边的事情非常关心,能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能很快写上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来,语言非常到位。这就让学生为了家乡好好学习,学习也有进取心,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欲望,保证教师地理教学的氛围。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问题的提出,一定要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不要孤立地理解问题,一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会有几种原因造成的,要从多个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如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而有“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表面蒸发增大,并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简明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必要时,教师要做拓宽、延伸。

(3)提倡学生多思多想,鼓励创新思维,注重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对学生学习中迸发出的“思想火花”,要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教学中要多设计多样答案,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的问题,

第4篇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忽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学学时安排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低落。此外,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经济学常识的积累,陌生的经济学概念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一)教材缺乏本土元素。经济学教科书是普及和发展经济学教育的基石。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流传甚广。与其他国家多样化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我国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是通过翻译、压缩国外原著来编写,陈述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缺少情景案例,不利于学生把现实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原理进行直接的联系、建构整合信息,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感到索然无味。(二)学时安排不合理。高职经济学课程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为48~72不等。迫于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经济学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通过解释概念、推导公式、描绘曲线来阐明经济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进行被动性的接受学习。(三)高中、高职经济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经济学部分共有《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两本教材。《经济生活》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理论;《经济学常识》概述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史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理论。与高中经济学知识不同的是,高职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思维,分析市场各个部分是如何运行的,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和资源市场的相互作用,政府决策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宏观部分解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分析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各个经济表现指标、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贸易,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不连贯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使高职学生缺少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识。

二、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PlacementCourses)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于1956年负责开发的,供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初级课程的课程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美国宏观经济学先修课和微观经济学先修课被广泛认为是一套衔接美国中学到大学经济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借鉴美国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打造本土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以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高中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2014年8月,以分层教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面向普通高中生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所优质高中开展试点项目,规定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安排36学时的课堂教学。(一)本土特色教材的研发。我国经济学者积极编写适合本土学生的教材,从持续、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本土经济发展历程中选取丰富的素材。李宏彬、周黎安编写的《微观经济学———中国大学先修课》教材中附有大量生活化的拓展阅读材料,如高三学生的最优学习时间表、快餐饮食文化、春运期间火车站购票长队、潮汕商人的经营管理理念、我国户籍制度的特征;文建东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收集了趣味性强的经济现象,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经济学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二)开放性考评系统的开发。为了考查学生积累的经济学素养和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避免学生使用题海战术,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课程考试以开放性的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索真知,激发学生的潜能。(三)自主性教学的实施。为了推广和普及本土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2016年6月15日,中国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程MOOC课程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38683人报名参加微观经济学第二期MOOC课程的学习,非试点学校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经济学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经济学教育搭建桥梁,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四)线上和线下教师培训系统的互补。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学会已经组织了四次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的教师培训,通过积极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加深了解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式的共识,推进本土经济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初,试点项目在爱课程网站开展第一次线上教师培训,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CAP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对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要使经济学发挥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作用,探索提高高职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迫在眉睫。借鉴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经验,高职经济学课程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一)将统计学原理纳入高职经济学的先修课程。基于高职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相应地融入微观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接触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边际量;强调样本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区别,展示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统计学原理和经济学应该分别作为先修和后续课程,避免把这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二)经济学教材本土化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核心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探索真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经济学教材也应该结合国情,以我国经济实践为基础,解释经济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学案例能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将课堂新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贯通整个知识体系,让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变得有趣味。(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鉴于课程学时安排紧凑和知识点繁多的特点,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最具有教育价值的经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高职经济学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14个重点专题,包括供需法则和弹性应用、分工和贸易、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指标、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短期经济波动、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教师对每个专题安排2~4个学时进行授课。(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样的网络媒介,高职学生能迅速地更新信息、接受新思维,把握时代的特征。在经济学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学生每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财经文章,积累财经资讯,跟上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了解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早接触经济学术语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而这种学习兴趣很难在课程开始后一两周内获得。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入课程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用分组研讨教学方能提高学生对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不同的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搜索数据资料、制定统计图表,将小组的调研结果制作成PPT并进行课堂陈述,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地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收集国民经济核算、人民生活、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对外经济贸易、就业人员和工资等状况,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新概况。课堂陈述结束之后,每位小组成员撰写一份有关我国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五)建立教学共同体。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经验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建立教师群体互动性的教学发展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是促进高职经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校、同行经济学教师之间应加强互动,地方院校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探讨课堂教学的难点,共同开发高职经济学教材及教师用书;定期邀请教学专家分享制作微课、慕课的经验,使不同年龄和水平的教师得以获得共同的教学发展。鉴于新教师缺少经济学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为新教师选择一个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通过观摩教学和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陈晓红 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 “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同时,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贯穿古往今来,横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影视的丰富性。

正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和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新课改下的教师来说,应该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历史课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些影视材料,是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影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历史影视资源是以电影或电视为手段,借用历史人物、事件、背景,借助文字、图像、屏幕,使消逝了的时空与人物得以“复现”,它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影视不仅走入了千家万户,也进入了我们的历史课堂,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与影视资源,并不完全一样,而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它包含着艺术的想象。

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历史的“时代性”,历史距离现实很遥远,它不像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去经历和体验。只能通过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想象、认识和理解历史,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

信息全球化是今天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是历史学科自身提出的要求和必然方向,且势在必行。通过以“展示历史情景、整合历史教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历史学科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显性学科。但如果用教条式的说教在历史课堂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特点,也不符合改革开放的精神。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或严谨客观,在课堂上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锻炼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又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插播影视剪辑是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的良好途径之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始终是我们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的教学活动得以胜利展开的关键。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影视作品恰恰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材料。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做到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而优秀的影视作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它以各种各样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产生了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还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更加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历史学科具有一度性和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能再现,这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实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影视片断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的真实现象,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历史画面。中学历史语言表达以史学术语为主,强调理性思维,如果加以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的导入,则可以令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与正史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优秀影视作品马上引发起学生强烈好奇和求知欲,而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和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不但培养了学生民族精神的观念,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陈述观点及其依据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影视剪辑上述问题,学生又立足教材,借鉴相关资料和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深入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逐一理解上述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论几乎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几个误区:

1.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2.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3.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得: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三、目的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3.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自由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注重总结。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确立教师都应该是教学的配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角。

参考文献

[1]申宣成.中考语文阅读开放题与PISA阅读开放题例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2]张淑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J].硅谷.2009(16).

第7篇

关键词理性思维;核心素养;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做准备[1],教育者必须慎重地选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然而,如今科学成果发展迅速,新知识不断出现,科学技术日益复杂化、专业化[2],无法确定哪些是学生未来人生需要的知识[1]。因此,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变成不易实现的教育目标[2]。而与掌握足够的知识相比,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更有效的途径[2]。理性思维已经受到了中、外学者和教育家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科学研究理事会(TheNationalRes-earchCouncil,简称NRC)在2009年公布的《科学学习的校外教育:人员、地点、追求》中指出,科学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报告提出,科学学习和科学实践的最终目标有6个,分别是“理解科学概念”“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参与科学推理”“反思科学”“参与科学实践”和“认同科学事业”[3]。NRC提出的这一科学学习模型认为,科学不仅仅是对科学概念的记忆和应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记忆的科学知识很容易被遗忘,而“参与科学推理”的过程会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促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3]。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其中就包括理性思维这一基本要点[4]。为了让学生有能力面对未来课堂之外的生活,理性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明确的目标,尤其应体现在科学课堂中。

1生物学课程中的理性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性思维有2种解释:一是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与感性的活动相对;二是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5]。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将理性思维视为基于逻辑和推理的加工过程,并与基于直觉和情绪机制的加工过程相对应。心理学家则将理性思维定义为推理的特定思考过程[6]。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的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4]。理性思维是一种思维的范式,需要思维者巧妙地管理思维结构,使用理智的标准,充分运用逻辑并精心权衡事实,以提高思维的质量。理性思维是自主、自律、自我监控和自我纠正的思维。理性思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有学者定义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即在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下,合理应用数学知识,灵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根据问题信息合理运用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解决问题[7]。我国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聚焦在:质疑是思考的视角、实证是判断的尺度、逻辑是论辩的准绳。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定义的理性思维与许多学者所说的“科学思维”(scientificthinking)十分接近。库恩(Kuhn)将科学思维定义为有意识的寻求知识的过程,包括以寻求和加强知识为目的思考[8]。科学思维是理论和证据相互协调的过程。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理论不够完善,需通过新的证据检验和完善已有理论,获取新的知识。库恩(2011)认为,科学思维并不是罕见的思维过程,而是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并不是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头脑中,普通人也应该具有科学思维[2]。由此可见,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从本质上反映的都是利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过程。

2理性思维对学生的重要性

每个人生来就会思考,这是人的天性。然而,日常思考常会参杂有偏颇、扭曲、局部甚至无知。卓越的思想和思维习惯并不会生来有之,需要系统地培养。理性思维便是卓越的思维习惯,是生物学课程可以实现,也应该实现的课程目标和育人价值之一。通过生物学课程和其他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能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性议题;能够将理性思维作为一种可以带到每一节理科课堂并可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能将“清晰、准确、质疑、客观、逻辑、深刻”等思维的要素内化为思考和决策的原则,将其应用于倾听和发言、阅读与写作等未来的专业工作或个人生活之中,使理性思维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人们制造、建造或创作产品的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或思维)的质量。低劣的思维会在财力或生活质量上付出昂贵的代价。理性思维是基于事实和严密逻辑达到更好结论的方法,是高质量的思维范式和习惯。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习得的理性思维,可用于改善他们在其他科学领域的认识和观点,也可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从认知的视角看,理性思维是获得正确信念或结论的艺术;从实践的视角看,理性思维是对所思问题获得明智答案的途径。

3学校教育和科学教育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知识和信息不是单纯的记忆和重复,而是需要主动寻找和使用,对世界进行探寻,知识学习的过程不可能完全剥离学习者的认知过程[1]。教育不是没有思维过程的事实性知识的累积,不是教师将思维传递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个人的思维过程[1]。杜威认为学校所能做或必须为学生做的事就是关注他们的思想,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布鲁纳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单靠对知识的机械理解和记忆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必须注重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布鲁纳强调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学习。布鲁纳的观点对学校的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库恩(1993)认为,理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最终目标[2]。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能够支持学生获取新知识,学会如何使用知识,构建并评价假设和观点[1]。具备理性思维的学生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能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为了理解科学过程,是促进知识学习的过程。理性思维作为智力发展的最终目标,这种能力一旦获得就不会失去,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索,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都需要使用理性思维[1]。库恩(2007)还指出,理性思维本质上是社会,不是只发生在人们头脑中的过程[8]。理性思维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就包括所有为获取更多知识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思维过程。理性思维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实际上,正是由于想要对科学进行理解,才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单纯地增加知识,而是概念转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确实是教育的目标,但由于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理性思维能力之上的,因此,促进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对于社会,学校教育应培养最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用合理的论证作出判断,而具备理性思维的学生才能成为这种人才。在学生步入社会后,理性思维可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作出决策。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过教育”的个体,他们能理解和评价与科学相关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决定,甚至进一步成为从事与科学相关事业的专门人才。这就需要科学课程应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作为重要的目标。

4在科学和生物学课堂培养理性思维———论证技能的发展

如前所述,理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科学和生物学课程的明确目标。理性思维的培养应放在高中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多种策略和方式被研究者证明行之有效,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论证(argument)或科学论证,并以此发展学生的论证技能,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

4.1论证技能

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解释数据理解现象,通过其他学生的反驳辩护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参与论证以便构建、辩护和评价科学解释的能力被普遍认为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9]。2012年美国出版的《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明确强调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技能。无论是科学家发现知识或建立理论,还是工程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都依赖于论证技能[10]。

4.2论证技能对于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自然科学工作本身就是论证的过程。个人提出理论观点后,经过他人质疑,个人论证、解释才能最终被社会接受[1]。无论是科学事实还是科学理论,都要经过公众的争辩,经历论证的构建才能成为科学[1]。在一个科学理论被提出后,通常会有几个与其竞争的理论。理论提出者需要经历论证的过程,分析证据及证据在不同理论的适应性,以此在公众面前论证自己的理论。论证在理论提出者头脑中的思维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在进行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说服他人接受自己提出的理论。通过培养学生的论证技能,可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支持、评价及修正观点,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为研究问题构建合理的解释。在论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且这种思维能力可运用到其他任何情境中[1]。论证给予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现给他人的机会,通过交流,有利于学生表达和进一步修正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论证过程中回答“为什么”“有什么依据”等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和改进,在今后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善于询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自我管理和修正有很大的益处。通过论证,学生将学会如何针对一个主张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主张[1]。同时,论证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论证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会在写作中展现真实的论证过程,陈述主张然后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1]。若学生具备了有效获得知识的技能,就可运用这些技能获取知识。受教育的人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知道某些知识,而在于他们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运用技能研究问题获取知识。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人,就是应具备充分的能力和深厚的兴趣去学习和发现的人。

4.3如何发展论证技能

第8篇

关键字:新课标、阅读、高中语文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得: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告诉我们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当然说是由着学生“兴趣”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通过这种个性化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例如在《雅舍》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立足文本,引导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的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自由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注重总结。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确立教师都应该是教学的配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角。

第9篇

第一,“案例教学(case method )”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其目的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期达到对法律规则的理解,从而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最终推广到了全世界,在不同学科教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案例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某种情境的记录或是描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应包含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含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仅是对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最早倡导案例教学的先驱人物,哈佛大学Charles・I・Gragg教授曾撰文指出,正是“因为智慧不是经由别人直接告知而得来的”(because wisdom can't be told),所以才有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这一信念决定了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应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 ”、“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第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实践性等特点,但是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现成的知识和总结,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训练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需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可任意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及研究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案例教学因此而具有主体性价值、教育学价值和一定的社会价值。

第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剖析,达到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深刻理解,进而举一反三,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性,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和相关技能。

地理案例教学基本上遵循以下流程:

教师:精选案例---讲解案例---重难点及学习方法分析---介绍学习资源、组织引导探究---改造扩宽案例---案例制作及实现---评价教学

学生: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并取得成果---参与教学评价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包括案例选择、知识储备、表达陈述能力、机制保障等等。但是,在高中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探究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有很强的求知欲,只要能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课堂必将变得更加高效。

四、合适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地理案例教学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①材料的独特性和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地理案例的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现象都可以用作案例的素材。地理案例应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有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必要,地理学科的案例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数据或者景观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学习“北大西洋暖流和西北欧气候”这一案例时,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北大西洋地区的洋流运动,同时用图片展示北大西洋东西两岸自然景观的差异性,结合拉布拉多半岛和英国的气候示意图,呈现降水和气温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更多与北大西洋暖流以及大西洋两岸气候有关的内容。以上多种呈现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和专注。

②启发性和主体性。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找出关键词,厘清逻辑循序,明晰相关概念,在此,要注意教师的责任是启发和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例如,在学习“地中海式农业”这一案例时,先展示地中海地区的区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植被、交通、城市、人口等,然后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将这些景观图与地中海式农业景观进行对比,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问题确定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各组可以讨论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讨论不同的问题,最后汇总,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