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21:37:46
导语:在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环境污染;教学过程;环保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我国已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一种自觉性认识,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环保意识,才能去关注环境问题,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深刻领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成为社会、家庭中环保意识的传播者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不少化学污染物,而中学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事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止的措施。例如:1、初中教材讲到空气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空气质量,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 ,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学习到,这对环保教育做了铺垫。 2、初中教材在介绍 CO 的毒性时,向学生介绍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导出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中毒原因是它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3、在教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教师要关注课文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再峰回路转提出人类拥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怎么还面临水危机呢?然后引出一些问题,如“面对水危机,我们能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呢?”“为什么我国出现南旱北涝?”等,从而将课本知识扩展到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确课文内涵,从中加强环保意识,自觉节约用水。在化学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化学成果的不恰当应用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化学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时,教学内容涉及到燃料与环境、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开展低碳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设定活动背景
正当人们期待全球经济复苏之时,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全球危机却步步紧逼,这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地球变暖所带来的危机。能源,宇宙恩赐的生存物资;绿色,大自然具有的生命之色;环保,全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地球只有一个!没有地球的美好,就没有我们的安康。
(二)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
在学校开展低碳生活系列宣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使我们的校园将更加‘低碳’、更加绿色!我们的地球将更加‘低碳’、更加绿色!”并且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全面认识低碳,形成低碳意识。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论文摘要:基于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任何发展都是有一定环境背景和起点的。当今人类的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由环境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军事问题以至国家安全问题,正从各个层面冲击着“人类健康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在此背景下,如何定义“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此,本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1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1. 1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再认识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种现实:今天的环境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健康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的问题;不仅是地区性的、局部性的和暂时性的问题,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因为,由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生态方面的负影响除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外甚至已进一步影响到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同时,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也势必将对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然而,目前人们似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层面上,仅仅从环境规划、开发、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和从科学技术等硬件方面寻求解决全球环境危机的对策,却忽视了从人类学研究角度发掘由其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各类化学品—特别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和持续影响;气候易变和变化、常见的公众健康问题、新的社会问题,如疾病、流行病肆虐、失业、贫困、社会组织接替、崩溃、冲突、异化等;自然资源继续退化、环境性反映的不足和可再生资源的紧张所导致的粮食不安全和冲突的局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及酸化作用等。这些问题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地方、区域和全球社会带来了更严重的发展危机。可以看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所有区域范围内环境和政治越来越密不可分,生态、社会和政治安全问题一起交织着提前到来〔‘〕,在不断加重环境危机破坏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及国际关系变化,并在更深更广层面上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
1. 2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而“疾病”就是生理机能失调川,这只是传统的最简单的生物模式。自工业化和城市化革命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文化与精神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0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接受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规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健康”逐渐由简单的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多维健康观。在意义上包含了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z7。世界卫生组织于1946年将“健康”的定义重新修订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概念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和多层面的社会状态,强调的是系统原则和完整人健康观念,特别是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起源。这点恰与《布氏报告》中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最高宗旨为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全面发展’,[s〕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要求对“健康”的理解必须放在一个宽广的文化背景下考察,既要从动态发展和历史变迁角度看,更要从宏观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角度思考。简言之,新的人类健康标准的提出既标志着个人健康议题转变为社会健康议题的过程,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健康化时代的到来。
1. 3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发展关系框架
虽然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自身健康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存在重大影响,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人类系统又是怎样作用的,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从大量的事实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关系:一方面由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由环境变化牵动的社会政治效应引起的各式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两大方面共同决定着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图所示:
2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发展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全球环境变化正从个人健康化和社会健康化两大方面影响着全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2. 1全球环境变化对个人健康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预言,人类体质退化将成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致命因素。预测世界在未来的100年内气温将逐渐升高。长期暴露在高温,热浪中的弱势群体(老人、小孩、穷人)将面临更高的危险;因CO:增加最终导致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的加大,将致使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急升;各种污染及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鼠疫、霍乱、脑炎等一系列的传染病提供致病环境同时间接加大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研究发现妇女、儿童和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土着人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受环境影响最大}4}
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此类影响属于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次一级的影响。如社会环境质量和社会生活处境的改变引发的精神心理卫生与健康人格的扭曲,处理个人社会角色功能、社会关系状况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下降,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人类社会新的分化和不稳定。联合国人口出版司出版的《世界人口展望》(1997)资料称,在40年后,全球人口每一代将开始减少,2040一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减少8500万,以后世界人口每一代将递减约25,人类将可能出现“濒危”危机。同时心理学家预测,世界各地人的智力水平增长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的100年里发生逆转。表现为:随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智商的人群生育子女的数量在减少。英美的研究表明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智商每隔一代人降低1/2-1/3个智商点〔s7。很明显,健康的体魄虽然重要但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功能角色健康和思想意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全人健康才是真正现代化的个人健康体系,也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
2. 2全球变化对社会健康化的影响
如果说个人健
康化是全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社会健康化就是保障。健康社会的精髓就是社会的质量。这里提到“社会健康化”概念主要体现在政策反映本身。包括: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卫生政策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欧美的卫生实践表明,社会化程度越高,服务超越卫生领域向整个社会生活渗透扩张的趋势就越明显、强烈困。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健康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完善。包括宏观层面上社会生活管理和制度安排、医疗社会化和保险市场的发展、全民保险成为普遍的政策选择、新型公共卫生政策框架的形成等。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已被传统的医学所认识,但却没有将环境考察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治决策很好结合起来。众多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全球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与环境保护和找会发展方面的投资相伴随,国家政府不更加重视个人和全球的健康幸福,那么社会各部分的服务将很难实现更加公平、健康及持续发展。考虑到关于健康决定因素的不同估计,对健康福利环境(包括农业和水)以及社会服务(包含教育)的投资就显得至关重要。
3。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人类必须实现多层次的连续性飞跃:个人层面上,由关注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转为更加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质量;社会层面上,由关注经济发展转为关注整个社会系统(包括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家庭生活和个人)的结构质量;国家层面上,由关注民族国家发展质量状况转为关注全球性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认识只是第一步,决策行动才是关键。
3. 1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GEO— 2000》表明,我们对有关当前环境状况的信息仍充满了弱点,还缺乏用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如何影响其他地区以及一个地区的理想和期望是否与全球民众的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有效手段C}7。另一个严重疏忽是没有努力发现新的环境政策和花费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知识上的缺陷无疑起到一种障碍物的作用,掩盖了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于此我们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国际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掌握全球环境变化、海平面上升、污染扩散等的规律,及由各因子引发的健康效应,利用现有的观测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和研究,逐步建立完整的检测和预测系统,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否则羲们的发展只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Ca].
3. 2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为各项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变化是一个较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已被认识,但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僵化的地球科学专业体制,将学科体系从学科中心推向学科边缘,与现代环境学、社会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交叉渗透和有效合作[9];其次,建立专门的环境与健康研究机构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环境与健康实验室,组织环境保护学、医学、化学、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联合、积极公关,发展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同时促进医疗、制药产业的调整和创新;此外,改变环境的理解方法和管理环境方法,将环境问题纳人主流思想,使其与有关农业、贸易、投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和财政的决策更好结合起来。显然,包含广泛社会因素的环境政策将会比单纯地解决部门问题产生更长久影响。
3. 3提高公共参与的力度,减缓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
全球环境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地关系长期失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human一caused)['0]。人是主动者,全球环境变化也必须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源”上减缓和降低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包括所有有关的个人、非政府组织、工业界、地区和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行动。据((GEO— 2000))的政策分析证实,公众参与是改善环境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的是,一是无论国别、种族,环境关系着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二是正确对待公众参与,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明白,公众参与环保不是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和保障。没有利益有关方特别是贫困人口和丧失社会权利的群体的广泛参与,所实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
3. 4深化人地关系的认识,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心理健康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问卷调查,文章分析了师范生在科学素养方面最需要的是探究式学习,最大的问题是自发形成的不正常的科学实验观、科学价值观等。文章总结了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部分实践方法,对同类学校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上有一定借鉴作用。
[
关键词 1科学素养;探究式学习;科学价值观;科学实验观;科学决策能力;公民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10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无锡市级课题“无锡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结构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编号:J/D2011/33)的科研成果。
2003年秋,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开始普遍使用《科学》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样阐述《科学》课的意义:“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教育部门对《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定位非常高。 《科学》新课程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与初中和高中理、化、生自然科学课程目标是统一的,小学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课程九年一贯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科学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是顺利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基础和保证。韦钰院士曾指出,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更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另外,1996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到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概念、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科学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为了使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培养的师范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使我院承担的教学培养任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笔者从科学探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三个主要层面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养成式培养。我院化学组申请了市级课题“无锡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结构及培养策略研究”,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得以推广并转化为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利用探究式教学养成探究式学习思维
在课题研究前期,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关于“探究性学习中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调查随机选取了无锡大市(含江阴、宜兴)15所学校的130位教师,采取访谈和问卷形式。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反映的热点话题是探究式教学,最希望在探究式教学方面得到培训。问卷调查显示:45.57%的教师听说过探究式教学但不了解,49.37%的教师了解但没系统学习过。说明无锡市小学教师对探究性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要培养合格小学科学教师,就必须进行探究式教学实践,使探究式学习思维成为师范生的思维习惯。目前,何为探究式学习、如何设计探究式教学过程众说纷纭,笔者比较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学习理论之后,借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表述: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因此,笔者遵循“解释性原则”制定探究教学七个环节:发现科学现象、提出科学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尝试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尝试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安排顺序、教学进度,在一年级下半学期集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实践,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常适合运用“解释性原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从“水雷事件”为切人点探究金属钠的性质,以“食品安全”事件为切入点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以“氯气泄露”为切入点探究氯气的性质等。
二、通过实验设计交流、实验操作养成实验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发现,七个环节节节相扣,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走多远和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高度关联。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效率,需提前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笔者把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做了调整,把除杂和提纯由原来的1课时扩展为5课时,讲解物质除杂、提纯的思路和方法后,在实验室给学生几包混合物,由他们自由发挥进行除杂和提纯,撰写实验报告并按组交流。教材“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设计原本只占半个课时,现调整为3课时,分别学习实验设计范例、实验设计原则概括和方法总结、实验作图和实验设计交流,利用三节课系统讲授物质制取、除杂及性质检验的综合性实验的一般流程、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在纸上作图,将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师墙上供大家学习,同时将理论知识向感性认知延伸,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熟悉实验仪器的种类和用途。课堂授课、实验设计交流、动手操作等都为开展探究式学习搭桥铺路,笔者也深刻体会到探究式学习不能只强调学习探究的方法,降低科学知识的掌握,相反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只有将元素化物知识和实验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才能把科学探究顺利进行下去,因而探究式学习对科学知识、实验技能的要求会更高。
三、通过课堂反思养成科学价值观、科学实验观
教师和学者普遍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式学习之后自发形成的。在谈到探究式教学促进科学素养形成时多用“潜移默化”这个词。然而,韦钰院士曾指出,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更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是否正确掌握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发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否正确并不容易被知道。为了弄清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后形成了怎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笔者在每次探究学习后都做一次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自发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存在三个严重问题:认为科学是罪恶之源,认为实验是终端证据无需被检验,认为从事科学的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有这三种思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91.4%、52%、71.2%。其中认为科学是罪恶之源或将对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胁,如可能产生否定科学、抵制科学、将食品安全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归罪于科学的行为。为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观和科学价值观,笔者在探究式学习之后以课堂讨论形式开展反思与交流,主要针对化学伤害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反恩人类的行为和科学的本质,追溯科学史反思科学技术的意义。通过不断地反思与交流,使学生形成以下观点:①科学只是工具、钥匙,人类决定了科学如何被使用,不能把错误使用科学而产生的罪恶归咎于科学:②科学的发展呈现螺旋式,科学实验的结果能帮助归纳出科学概念,但不能迷信实验结果,它需要被证明和检验;③科学的最终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功利目的的科学研究是不可取的,反对与人类、自然和谐发展背道而驰的科学研究。探究反思后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得到明显改观。
四、通过科普教育养成将科学应用于个人决策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全国科学教师协会认为个人“科学决策能力”属于科学素养。在我国科技场馆、科普读物、网络科普(果壳网、维基百科等)、科教电视节目组成的科普网络正在发挥强大的科普推广作用。像全球变暖、酸雨、食品安全、雾霾、纳米材料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普通民众来说耳熟能详,这不得不说是科普网络的功劳。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终端技术的升级,学生想要获得这些科普知识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忽视化学教学的科普责任。学校科学教育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教育,而科普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手段之一。因此,应将学校科普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的主阵地,与校外科普教育相互配合,使两种科普教育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利用教学科普,提高学生科学决策力。例如,被烫伤后该怎么办?洁厕灵和漂白粉能不能混合使用?如何选择油漆?能不能经常染发?涂指甲油好不好?等等。如果学生学习了化学这门课,但是并没有了解化学品、没有在生活中运用相关关化学知识的能力,就是化学教育的失败。
五、通过调查活动和论文比赛养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谈到公民责任意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李志明撰文认为“科普的责任在于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从而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公民科学决策能力,确保科技发展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教育除了要做到让学生爱民族,知礼仪、有追求,还应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哪里。我院化学组承担了无锡市专员技术人员公修课《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师任务,在交流中发现城市垃圾分类虽然提了很多年,但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垃圾分类回收效果停滞不前,在道路上增设了可循环垃圾桶,而响应的人并不多。另外,中水、雨水利用率极低,装修商品房时私自将洗衣机废水接人雨水管道,增加废水处理成本,一所新建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厂因公众不理解而搁置等。这些是人的意识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因而要将环保工作的背景、前因后果、现实危害、具体实施方法等问题具体化、细节化,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鸣。笔者带领学生走访环保局、城市垃圾管理处、水污染处理厂,调查无锡市化工厂、印染厂、纺织厂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实地走访无锡市垃圾处理厂,并让学生拍摄照片、制作短片、撰写论文,将以上成果在校内交流,优秀论文选送参加江苏省学生论文评比。
关键词提高 化学课堂 教学效果
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一些教学方式或做法有可能难以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要应对这场改革,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对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觉得以下一些途径值得去尝试:
一、渗透情感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朔造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公民,我想这是对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化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德育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当然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也可以利用环境保护的素材让学生去理解保护自然,真爱生命的意义,还可以利用一些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去锻炼学生努力学习,勇于攀登,不畏艰难的科学品质[1]。
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事情,因此可以适时的利用国内外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去理解和思考,去感受科学的魅力。笔者前段时间在讲到《合成氨》时,让学生看了一组资料之后,讲述了德国化学家哈伯的故事:一战中哈伯作为德国的军师,利用合成的氨来制取硝酸和炸药,导致130万人受到化学武器的伤害,其中有9万人死亡,幸存者中约有60%的人因伤残离开军队。这些都与哈伯研制的化学武器、指挥化学战有关。后来瑞典科学院考虑到哈伯发明的合成氨对全球经济巨大的推动作用,决定给哈伯颁发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消息传来,全球哗然。一些科学家指责这一决定玷污了科学界,他们认为化学家的发明不是用来残害人类的;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不必总是受制于政治,科学史上许多发明既可用来造福人类,也可用于毁灭人类文明。随后我让学生展开讨论3个问题:第一,你怎么看待哈伯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第二、你怎么看待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平的关系?第三、假如你是化学家,你觉得合成氨的技术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进和突破的?学生的讨论和发言非常积极,各执一词,最后我进行总结,对他们进行哲学思想教育,让他们了解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树立良好的自然科学观,让他们也当了一次“化学家”。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并多让学生动手参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为关键。而在课堂上多穿插一些演示实验和趣味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上来动手,可以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理论课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在不具备很好的开单独实验课的条件下,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多挖掘一些化学实验信息,多做一些现象明显,探索性强的演示实验。自己边做边讲解,动作要规范,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然后请学生回答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最后让学生自己上来动手参与,再纠正其错误或不规范之处。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课的压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中穿插实验课,我认为效果可能比单纯的理论课要好。
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进行碱金属的化合物的教学,遇到Na2CO3同NaHCO3的性质比较与鉴别的问题。在我们教师眼中,鉴别二者的确很简单,但是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很少触及碳酸氢盐的化合物,而且部分学生对盐类物质的溶解性不熟悉,所以一筹莫展。倘若直接告诉他们用CaCl2溶液来鉴别,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并记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区分它们:首先我拿出试剂瓶,让学生看清楚两种盐的形状特征,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前者是白色粉末,而后者是白色晶体;然后,再通过溶解这一操作,使学生加深取固体药品的方法以及溶解固体药品的实验操作;最后,我分别向刚配好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然后振荡,这一操作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难以掌握向试管中滴加试液的操作规范。我们可以边操作边讲解,然后走下讲台,让学生看看2个试管中的区别:可以发现NaHCO3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而Na2CO3溶液中出现浑浊,这时我们可以从盐的溶解性来帮助学生理解,写出离子方程式,然后再做总结;最后,让学生上来示范刚才的实验操作,教师随时留意观察,不规范的地方对其予以纠正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参与实验并且从中得到实验结果的喜悦。
三、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可能有些人会不理解,化学作为理科,需要学生进行阅读吗?笔者认为,化学虽然是理科,但是很多内容是了解性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求记忆的,况且我们虽然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可事实上很多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去预习教材或参考资料。所以在每堂新课中,我们可以首先针对教材的疑难点提出一两个问题,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他们带着这一两个问题去看教材或者教辅书,让学生从中再提出疑难问题,再记录下来,这样上课,由于重难点突出,所以针对性较强,而且给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教材,所以他们接受知识也相对较容易一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当然,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我还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联系以前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牢不可破。
笔者在讲《环境保护》这一节时,由于内容繁多,而且大多是了解性的内容,所以先让带着2个问题去阅读教材:第一,你认为环境保护在意义何在?第二,当前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这2个问题贯穿了整节教材的内容,而且跨度比较大,只有学生认真看书和思考,才能回答出来。我用投影仪播放了环境保护的一系列资料之后,让学生来回答上面这2个问题,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环保专家,该如何制订你的环保计划?通过学生的讨论,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有的想法虽然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由此可见他们是花费了时间去认真思考的,只要学生去思考了,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指导学生去阅读的目的,也潜在的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四、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突破自我,课堂上尽量的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并不枯燥,才能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投入到对化学的学习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然而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实不简单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2]。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要多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科学中的环境、能源、材料、交通、医疗、电子、生命、农业等都是以化学为基础或与化学紧密相关,所以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多了解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涉及到相关交叉学科时,才能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进行形象而生动的解释,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无处不在,从而意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化学就在身边,很多知识或生活常识只是化学中的一个简单的原理而已:例如,我们在讲盐类的水解之后,可以联系农药化肥的使用:钾肥水解显碱性,而氮肥一般水解显酸性,所以草木灰一般不与氮肥混用;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分子的极性之后,可以联系洗涤剂和一些常见分子的溶解性来解释“相似相溶”原理,加深学生对分子极性和非极性的认识与判断;我们在学习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之后,可以用电极反应来向学生解释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原理。总之,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上是我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得出的一些体会。总结一下就是:教师要多动脑子,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情感教育、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0-0120-06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
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1] (P353)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因为国际化大都市不过是晚近五六十年才出现的,而全球性都市文化模式存在的时间还要更短,因而出现上述问题也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相信,都市文化研究要想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世界性前沿学科,其道路也必是相当漫长与曲折的。在当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首先树立起对都市化进程的理性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主体角度讲,都市的出现使人类在整体上被“都市化”了。尽管一个当代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对城市生活方式激烈地批判与否定,但无论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他们都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因而,那些激烈反对都市文明的学术与思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产物。如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说:“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油然升起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2] (P502) 从对象角度看,都市环境本身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存在的最新空间形态。在都市里固然存在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问题,如社会学家讲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危机等,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能构成反对城市文明或大都市文化的理由与借口,因为它们不仅是当代人生存最重要、最直接的社会环境,也给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生产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世界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对人类及其个体的影响更是变得无处不在,要想脱离这个现实背景去谋求更高层次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能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全面发展的个人”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终极目标,其内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3] (P500) 这当然也是当代人在都市化进程中的最高发展理想。但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特别指出的:“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4] (P21)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不可能在低级的原始和谐状态或不发达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达成的。把这两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当代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影响人“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中小城市转移到国际化大都市,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与历史的新篇章,因而,如何减少人自身在城市化进程的异化,如何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社会背景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最深刻的价值理念。在这个意义上,都市文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以便整理他们在都市化进程中混乱的内在生命体验与杂乱的外在都市社会经验,帮助他们在“都市化”了的生命主体与迅速发展的都市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真实的关系与联系,实现他们生命的本质力量并在真实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 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二) 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5] (P123) 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
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都市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学科渊源,可追溯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研究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运动,是中国文学从自身分化出文化研究的直接原因。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它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对寻根文学的阐释与评论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话语转型。由于文化批评更关注文学文本背后与外部的东西,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人种与民族、深层心理结构、性本能等,因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学批评的理论思维空间。而对当时以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为三项指标的文学批评模式的反感,同时又不满于简单运用西方文艺观念与审美尺度解释中国文学现象,也是造成文艺批评方式发生变革的重要原因。(二) 在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观念与话语引导下,文艺学、美学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做基本理论与纯粹学术研究,而是将有关理论成果直接运用于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现实世界,于是,非文本的影视网络、非文学的大众文化、非艺术的审美文化、非学理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娱乐、非书斋的日常生活与超级市场,以及与经济学等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旅游文化等,就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成为文艺学、美学的研究对象。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思潮中,文艺学、美学既是其始作俑者,又是其学术重镇,既掀起了巨大的学术波澜,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举其要者,如王岳川、王宁、徐贲等人的后现代文化研究,高小康、王德胜、肖鹰等人的大众文化研究,陶东风、姚文放、王纪仁等人的当代文化研究,吴中杰、陈炎、周宪、李西建等人的审美文化研究,王一川、尹鸿、戴锦华等人的影视文化研究,金元浦、花建等人的文化产业研究,也包括一些新的边缘学术方向的建设,如童庆炳、李春青等人的文化诗学研究,胡经之的文化美学研究,刘士林的中国诗性文化及江南美学与文化研究,王杰等人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等。从文艺学、美学学科发展出来的文化研究,在扩展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对象与空间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传统研究方式与评判尺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对此中是非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它直接呼应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当代历史进程在中国学术研究范式与思潮上的具体反映,因而在生命力与影响力两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三) 它还具体体现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向。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大本营,古典文学研究向以老成持重、传承有序乃至相对保守为特色。但受“文化学转向”影响,特别是由于引进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现代民俗学等新思维与新方法,在这个原本平静的领域中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以叶舒宪、肖兵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人类学派,在“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的总名目下,对许多中国古代典籍作了全新的阐释与评估。尽管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打破古典文学相对封闭的学术框架、丰富人们的学术观念与研究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实,受“文化学转向”学术思潮的影响,文学的文化研究并不局限在上述二级学科,如当代文学界对都市文学题材的研究,现代文学界对海派、京派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界对上海与巴黎或其他国际化大都市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等,尽管道术各有不同,但都殊途同归于都市。对都市文化研究而言这些也都应予以充分关注与思考。
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缘性。当代都市文化(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本身及所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且与国际大都市的交流与联系十分密切,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文学研究者,出于对当代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的亲身体验与学术敏感,率先开拓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学术背景的中国文学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与有机构成部分。
二是延续着文学的文化研究之学脉,在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及古典文学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都市文化研究话语。早在文学的文化研究中,中国文学的研究对象就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主题即由传统的乡村让位于当代的城市,如文化研究涉及的大众文化、审美文化、影视文化、文化产业等,本就是当代都市空间最典型的文化形式,只是最初人们未能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已。随着当代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都市群的初步形成,特别是上海等182座国内大中型城市(截至到2004年)相继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以后,作为文化研究更高形态的都市文化研究,必然要进入到中国文学的学术框架中。在文学批评方向上,如蒋述卓、李凤亮等从1996年开始,先后承担了“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国家教委专项任务项目)等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了《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文学:涌向都市的潮声》(《粤海风》1998年第1、2期)等著作与论文,认为城市文学应该成为都市人诗意栖居的精神方式,并提出通过建立城市诗学,从积极的角度肯定都市文学、都市艺术的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精神人格的塑造作用等。在文艺学、美学方向上,如高小康、刘士林等从1995年开始,将文化研究进一步定位在“文艺与当代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上,高小康发表与出版了《论文艺活动的都市化》(《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演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市场与文学的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等著作与文章,开辟了从城市生活方式角度阐释文学与文化的新思路。刘士林出版与发表了《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文学批评的终结》(《文论报》2000年3月15日)、《90年代的娱乐文化研究》(《东方》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8期转载)、《当代文化趣味的粗俗化》(《天涯》2000年第5期)、《关于城市音乐文化的阐释语境问题》(《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等专著与论文,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比较、文学批评被文化批评取代、文化消费与城市精神再生产、城市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都市文化与审美生态等角度,推动了文化研究在对象上的具体化与在学理上的深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孙逊、潘建国等从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近代小说与晚清上海书局等独特角度入手,发表了《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等论文,在城市生活背景与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典小说,为中国古典小说与文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空间。
三是以文学为学科背景的都市文化研究具有明显的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性质。就前沿性而言,如有学者指出:“都市文化研究具有前沿性,是因为它所面对的各种都市文化经验与问题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新问题都是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没有遇到的;有些问题尽管在表面上看与过去的一些历史现象相似,但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结构的巨大变革,这些问题在性质、程度和范围等方面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这也是在学科建设上之所以要提出‘都市文化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6] 将都市文化研究界定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是对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在学科归属上的首次界定,对于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就交叉性而言,以文学研究为学术背景,广泛借鉴与吸收相关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如发表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的《江南都市文化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一方面,它不同于对江南文化传统的文史研究范式,突出了阐释历史经验中的现代性价值,目的是“从城市化进程这个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发掘与探索中国都市文化传统及其精神遗产的现代性价值,从而为21世纪的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本土性的理性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不同于当下一般的大众文化、审美文化那种宏大研究范式,而是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选择了江南都市文化――这个“以中国民族为生产主体、在本土历史文化背景中创造出来的都市文化模式”,主旨在于“还原与建构出一种真正属于中国民族的都市文化的特殊形态与深层结构原理”。[7] 这不仅表现出都市文化研究鲜明的学科交叉性质,同时也在努力探索中国都市文化走向学科独立的经验基础与理论方法。
总之,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及其成果构成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而晚近十年开始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中国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其现实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8] (P505)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 西方的没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劳承万. 审美的文化选择[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6]孙逊. 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 光明日报,2005-9-13.
关键词:话语置换;话语回归;文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 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61-05
一
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外而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丰富与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身份“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内而言,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内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日益发挥着强大的经济功能。
文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角色的变迁与地位的凸显,带来了文化理论研究的繁荣。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9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部文化学专著、留下第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义以来,短短一百余年之间,关于文化的论著汗牛充栋,关于文化的定义竟达数百种之多。学者们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切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与观点。21世纪初,伴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化交融与交锋的日益增强,学界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更是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散性与多元性趋势。关于文化的各式各样的新名词与新“话语”层出不穷,着实令人眼花缭乱,文化理论研究已经被淹没在形形的西方“话语”或当代“话语”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后时代,国际冲突将主要不再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对峙,而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尤其是不’同宗教传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文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他还将文化视为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亨廷顿所主张的显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更早一些的斯宾格勒、汤因比等人也持此类观点,把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史,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归结为文化,其错谬之处是显见的,因而亨廷顿等人的观点早已招致学界的广泛批评。在当今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如此露骨而直接的文化决定论实不多见,但各种隐蔽或委婉的类似观点却依然层出不穷。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等,便属此列。
就当前国内学界来看,文化研究的“去唯物史观”倾向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大文化观”,二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两种观点又往往相互交织渗透着。
有学者着眼于从人类社会这个“总体”出发来界定文化,强调文化的“总体性”特征,把和凡与自然物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社会事物都看成文化,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自泰勒开创了“大文化观”之先河后,西方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都延续这一思路,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对文化的此种理解在国内学界也较普遍。如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是不合理的,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将“文化”等同于“社会”或“人化自然”,按照这一思路,那么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也就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历史”或“社会历史”也就等同于“文化史”。很显然,这一观点模糊和混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现象之间质的区别,偏离了马克思所开创的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历史及其规律的理论路向。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根本不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我们说“先进文化建设”,这里的“先进文化”自然是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制度相区别的;再如我们将文化称为“软实力”,自然也是相对经济或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如果把“文化”等同于“社会”,我们的文化理论研究将失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失去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在当前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即概念上的“大文化”与研究中的“小文化”现象。研究者们常常在著作或论文的开头对文化做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宽泛定义,可一进入到对文化的某些具体层面、具体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探讨时,要么事先声明自己在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要么就直接将广义文化概念偷换成狭义文化概念。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大文化观”所包含的悖论。
另一种具有“去唯物史观”倾向的观点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类观点从人与自然或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认为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表征着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自由性。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思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如维柯、赫尔德、伏尔泰、康德等。20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人的主体创造性与主体自由的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思路与倾向进一步增强。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人定义为一个“符号的动物”,而所谓“符号”实际上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也提出了“人是文化的创造物”的命题。在中国学界,对“文化”持这种理解的学者也不鲜见。如《中国文化论争》中关于“文化”的界定:“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当今的文化哲学研究者也大多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本质。
这种观点注重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理解文化,强调人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重视文化对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其理论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中,往往抬高人的文化属性,而忽视或降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同时,他们赋予“文化”以将人类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并加以规定的“提升者”和“规定者”的地位与角色,文化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同一过程,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是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时代。这无疑隐含着主张文化对人类及其历史的决定性意义的倾向,无论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或是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上,都偏离了唯物史观,并最终在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 经济、政治与文化进行区分既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二是认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干脆将文化等同于人类社会,如前述观点),倘若从经济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就必然导致对文化及其作用的贬低或忽视。
稍加推敲便可发现,上述反对理由中存在两个理论误区:一是混淆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理论上的可区分与经验上的不可区分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或日三类事物,从经验的层面而言,的确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现实中,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深深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和角落,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便有文化的痕迹。我们并不否认文化无所不在。但经验上和现实中的不可区分并不等于理论上的不可区分。从理论上区分经济、政治与文化,并不意味着否认三者在经验上的不可区分。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从相互交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根据事物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性,将事物区分开来,进一步探究每一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从理论的层面,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各自的理论边界做出相对清晰的划分,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厘清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才能从这种复杂关系中最终把握人类历史的总体逻辑。
第二个误区在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曲解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唯物史观将文化界定为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区别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并指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社会文化结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文化是派生的,是以前者为条件并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经济结构的性质和水平最终影响文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本质变化或快或慢但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的变化。然而,强调经济因素的最终决定作用,并不等于说文化与经济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立即、直接地体现于文化结构之中。唯物史观从不否认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相反,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历代者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二者的互动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间接因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因此,强调考察文化现象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贬低或忽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民主政治制度的维护与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皆有着不容置疑、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从未否认这一事实。但是,文化的作用越是重要,我们对于文化起作用的性质、方式、程度与范围就越是需要作出一种恰如其分、合理科学的界定与说明。唯如此,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才能够始终清醒地洞察各种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的深层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才能够找到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强调考察文化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排斥其他视野与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哲学人类学的、一文化形态学的、文化批判的、符号学的、生态学的,等等,各种视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都从某些侧面揭示了文化的特性、功能、规律或本质。唯物史观不仅不排斥这些视野,而且以这些视野以及由这些视野出发所得出的理论成果作为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其中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方法,可以在批判、过滤之后被汲取和包含在唯物史观话语体系之中。在一些具体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纳或借鉴除唯物史观之外的其他研究视野与方法。但这样做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研究者必须对自己所采用的视野与方法有明确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纳的视野与方法的前提与合法性限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 室内环境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室内生态设计问题同时也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工业社会以来,人口剧增,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破坏以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亟需关注的问题。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将决定我们下一代继承的地球是否适合居住。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生活的发展,室内装饰设计已深入到各种类型的建筑中,室内设计所使用的材料也涉及到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陶瓷、塑料、玻璃等多种物质。事实上,室内设计的施工使用中所引发的种种环境和社会问题,都将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佳选择和共同任务。
1 我国室内设计的现状及生态问题
“生态”可以理解为生存环境或条件,人类生存环境的主体是建筑,由于人口膨胀以及天灾人祸所累积的负面影响产生的能源、土地、建房、环境等危机更加日益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日趋增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功能需求,而发展成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空间需求。对生活环境要求的增高,生态问题也随之增大。首先存在普遍存在追求豪华、新颖、气派的倾向,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人们特质文化需求的进程,追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于居室空间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其实功能需求,对于美观、气派、流行、时尚等的追求也日益增强。正因如此,在某些室内设计中他们会过分使用一些较为珍贵的装饰材料,像不锈钢、铝板、玻璃、磨光石材、大理石板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仅是用于大型的公共建筑室内空间中,甚至在某些所谓的豪宅中也用大理石板装修墙面,用不锈钢包柱子,以至于造成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珍贵装修材料,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室内装饰材料选用的偏差性。装饰材料已经成为室内装饰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材料本身的材质美、肌理感来装饰室内空间环境。正由于这种风气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往往会忽略材料本身所具有特性,忽略材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这些对于身体有害的物质。现代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还会长时间散发出来,不仅有刺激性气味污染室内空气,而且影响人的健康,甚至会有一部分人的身体会对此产生过敏现象,患上所谓的“住房症”。
2 可持续发展观在室内生态设计中的定位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人的需求及其共存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要求通过设计来促进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够持续地走向未来,而不是对环境的剥夺和污染。从而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当代设计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时刻应该思考如何在设计中使用健康的材料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有效并高效利用材料以便利于环境的生态保护。
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注重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验,提出了以“生态概念”理论为基础的边缘性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其目的是克服工业社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达到高层次的文明水平。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要求室内设计符合生态学的观点,运用基本无毒无害的纯天然材料和绿色建材,创造出回归自然,环保节能且自然,简朴、高雅的室内环境。人们寄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追求室内环境的风格与个性。
2.1 装饰材料的“绿色”定位
新材料的拓展赋予室内装饰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可以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在选择装饰材料上,人们已经不再拘泥一格,而是打破传统的思想,打破一些固有的思想形式,去选择一些新型环保的建筑装饰材料,同时还具有功能与美观相统一的材料。
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客易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研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上述目标。由于现在大多数产品都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因此装修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炭排放的材料,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环保、生态、绿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装饰空间中视觉的“绿色”定位
室内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俗说也就是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皆是对空间环境提出实用性、艺术性和个性等基本生活原则。是强调科学与艺术相合、强调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的设计,是人类社会的居住文化发展到千年文明高度的标志。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装饰元素、装饰材料都能表达出不同的空间形式。“绿色”设计也日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色彩、造型、肌理表现上都能体现出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追求的深层体现。
色彩的应用不需要额外的工作盆,只要事先做好构思,在进行其它环节设计时伴随着色彩的考虑就可以实现。因此十分简单易行。色彩应用又是如此的经济,在住宅中用较少的花费,例如重新粉刷、更换织物等,就可以使室内面貌唤然一新、赏心悦目。其次,使“绿色”造型,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永恒,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生态风格,迎合人们亲近自然、追求恬静的生活方式,
绿色能让人回归自然,放松、愉悦心情。同样,在材质本身上的肌理效果就加深了这种感觉,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享受,深入到了人的知觉享受,让使用者感知回归自然。显示素材肌理的的本来面目,可以起到一定的暗示功能性,如一般织物质地柔软、手感舒适,易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使人亲近。
3 可持续生态思想与室内设计创意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人的本性又是回归大自然,设计师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创意理念,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自然提供给设计师想象的空间无穷无尽,今天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的原型来自于“兽洞”、“鸟巢”;现代化飞机的原型来自于天空的飞鸟;现代化轮船的原型来自于水中游鱼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以“回归海洋”、“走向天空”、“返朴归真”等为设计主题的室内空间,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这些都源于自然界原型,然而又是通过设计师活跃且丰富的想象力,获得创造灵感而实现的。
生物为了存在和发展,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平衡地心吸力,防御一切外力,适应自然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合理、最稳定、最经济的结构形态。这就为设计题提供了一个成熟而可行的创意触点。
4 结语
综观上述,建造一个生态城市的热潮正在我国兴起。其实,任何一个居住城市都是自然和人文生态结合的“生态”城市,只不过有些生态合理,有些城市生态而已。居住区不只是一类避雨遮荫御寒的人类栖息地,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在呼唤生态,追求环保的室内生态设计思潮涌起的今天,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来进行室内生态设计无疑是正确选择,也是与自然和谐,体现现代审美情趣的重要设计思维。
注释
①夏云.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②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孙明军.走向绿色建筑[J].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2] 沈克宁,马震平.人居相依―应当怎样设计我们的居住环境[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窦伯菊.生态学与人类生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4] 邵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张月.室内人体工程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王洪涛.生态居住空间[J].新建筑.
[7]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一理论、方法及应用[M].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
[8] 欧阳志云.区域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方法.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 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公共选修课 城市生态学 教学方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各类农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城市生态学》专业课,但是关于把《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普及的探讨还是非常少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研究。
一、课程定位
《城市生态学》在平顶山学院公共选修课中是第一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开设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高校本科生。学院开设《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扩展学生综合知识面,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爱好,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总体原则是开课内容不宜过于专业,须以课程中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全面扩展学生素质,以便能够完成学校设置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设计
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类等专业,专业方向涉及多,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加之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该课程设计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知识。
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选课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淡化专业性,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若知识讲解专业性太强或理论性太强,都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难度,无法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降低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程保持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入本学科方向的热点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特别是在生活实例讲解时,一定要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介绍实例对象,从而取得课堂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和兴趣为中心开展愉快性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并且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的方式展示课堂案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具体、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且以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为案例补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质量分析
(一)详细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就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这一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公元前36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和土地与人和食物的关系上。世界上早期城市生态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巴黎的改建和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上。20世纪以来,现代城市生态学产生并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城的出现是其典型代表,该理论学派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与城市生态研究紧密关联的学术会议、论文的频繁召开和陆续发表,标志着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中国 的城市生态学起步较晚,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究会”,会上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工作的开始。
(二)扩展课程教授内容,强调城市生态学的文化地位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有自己学科的文化,英国学者斯诺把学科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学中,利用学科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联,并以相互引导、相互促进方式进行授课。
在讲课之前,利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引入课题,这样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引用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欧洲的城市化发展等作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带给同学们饶有趣味的理论知识,同时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逐步深入阐述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历程里来,从而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自身聚居地入手,很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在进行城市生态学课程讲解时,还要引入自然生态文化。比如,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是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伴相辅的,城市生态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的。从而引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理论成果是怎么样深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通过著名学者R.Mckenzie(麦肯齐)对城市生态学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阐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城市生态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比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面,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在改善城市系统关系方面,在增加城市活力方面等。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具有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并为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较强。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教授对象是各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涵盖了文科类、理工类、师范类、艺术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知识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差别大。这就要求讲课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讲授内容要通俗易懂。具体做法如下:(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方式教学,针对学校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取景拍照,以及查阅其他较为典型的城市生态规划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感。(2)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涉及到已讲课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针对知识点结合应用需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与回答。可适当安排部分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们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进行研讨,最终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和课程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点评。如讲到城市环境一章时,安排一些关于城市人工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问题;讲到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一章时,提前安排学生去网上查资料,让学生课堂上阐述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呼应了研究城市生态学的意义一章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理解。(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学校和城市典型的草坪绿化场地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讲述合理的城市人工环境改造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程考核方式
《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态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学会利用生态学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期末进行课程考核时,以课程论文的方式提交考核内容,力求考核内容切入点灵活多样,能够覆盖的知识面广泛,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课程综合成绩构成计算方法为学生平时考勤占总成绩比值为20%,学生课堂表现及研讨情况占20%,最终提交的课程论文占60%。在成绩计算过程中,使用了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和个性(Personality)四个方面。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的作用下产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Performance),而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又是个性这个深层次指标的外在体现。使用这种考核计算办法,真正做到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走进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课堂,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要结合授课对象和各高校的实际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徐学华等.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
[3]胡宗达,杨远祥,朱雪梅.高校生态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
[4]耿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