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体育辅导员

时间:2022-10-21 10:00:12

导语:在小学体育辅导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体育辅导员

第1篇

知识经济是计划经济体系未来的转型结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必定会有多个方面的隔阂,如文化、认知、情感等。导致隔阂问题的出现既有辅导员个人知识更新速度慢和偏好问题,也有师生之间价值观取向差异的因素。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出发,阐述该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人际隔阂问题,同时根据隔阂问题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知识经济;高校辅导员;学生人际隔阂问题

目前,由于社会形势和经济体系变化速度的加快,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高校辅导员将受到社会和学生双方的信任冲击。在这种教育局面下,有着社会的客观评定和校内教育环境的两方衡量,因此,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隔阂问题应该被大家所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隔阂距离将随之被拉大。

1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人际隔阂的主要表现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着年龄、文化、理念、身份、情感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因素。也正是这些差异因素的存在,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受到阻碍。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只是师生关系隔阂的显性表现,而更加深入的隔阂则是师生关系冷漠,是情感方面的隔阂,出了课堂谁也不认识谁。

1.1多方价值观的冲突,学生认为辅导员太烦,辅导员认为学生不好管

在活跃知识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世纪大学生,他们的思维通常较为活跃,都具有不一样的人格特点,做任何事情通常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其自身的观念替换让很多辅导员都不能跟上节奏。例如,现在大多数的“95后”大学生,大多数都只是关注自身的需求,对于集体荣誉和需求则比较淡漠,通常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以前多数大学生都比较注重集体荣誉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上的需求。现在的大学生具有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师的理念。他们反对自我的压抑发展,敢于表达自身的情感。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特点让高校辅导员难以快速适应。

1.2两方之间兴趣与爱好的鸿沟

兴趣和爱好可以说是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的主要因素。生于不同时代的师生导致他们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目前,大学生的性格多数偏静,喜欢沉迷在网络世界当中,爱好新的潮流知识,崇拜明星偶像,喜欢探险和追求刺激,此外他们还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事物的结果对过程往往比较忽视。他们多数不喜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认为这样很土,教师也看不惯他们常用的语言或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认为他们这是在扭曲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1.3双方信仰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都是生于“95后”,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信仰的不再是雷锋、焦裕禄而是超人、蜘蛛侠,他们信仰的是网络里面的英雄,这与辅导员所信仰的对象差距较大,辅导员难于理解大学生的信仰和追求,因此常常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2高校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分析

2.1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让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与时代脱节

高新的科学技术是知识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促进知识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两大技术之一,但是由于辅导员长期倾力于辅导事业当中,对于这些技术难以快速掌握,甚至是根本不去了解这方面的内容。2.2社会环境的变化从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辅导员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思想观念都比较传统,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比较保守。而出生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们,长时间受到先进思维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里大都比较娇惯,一些年龄较大的辅导员就与之有了代沟。

2.3教育环境的变化

辅导员成长的年代对教师有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们视教师如父母,当他们成长为辅导员时也希望在学生中的地位就如当时教师在他们心中一样,然而,现代大学生由于中国教育环境的改变,教育体系内某些不利因素通过网络的无限扩大,降低了教师在现在大学生中的地位,因而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会由于预想的差异而引发冲突。

3拉近师生距离,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3.1开展以“思想自由”和“和谐”为主的师生交流会

以心相交是拉近师生距离的最佳方式。如果辅导员能够放下辅导员的身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畅谈人生和理想,甚至是向学生表达出羡慕和欣赏之意,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教师容易亲近,随之化解师生之间的隔阂问题。这种交流必须是合理适当的,不能过度亲和也会让辅导员在学生中失去威望。

3.2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面,尽快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

尽快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就必须要求教师掌握一两门现代的通信方式。高校辅导员都具有消费计算机和手机的能力,因此辅导员应该快速学会使用这两种现代交流工具,并通过这两种交流方式加大与学生之间交流力度,在吸收现代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分享一些自身的理念。另外,教师还应该注册自己的QQ、微信和微博账号,进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名能够紧跟时代的教师。

3.3注重高校学生的心理教学

“智商过高、情商不足”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高度的智慧能够帮助快速的前进和让其具有一定的闯劲,而对于那些他们信服的人又可以表现出足够的信任。对于班级中一些难以教育的学生,只需因材施教,加以适当的引导,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其能够成人成才。

3.4调整心态,应对新一代的大学生

时代在变,作为辅导员的教师也应该改变,特别是心态方面,在学生面前要改变教师的优越感和地位感,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角色的转变进而改变学生对辅导员的态度。

4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师生隔阂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也会受到制约。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努力完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走入学生群体当中与他们做朋友。

作者:杨阳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万志昂.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人际隔阂问题初探[J].知识经济,2010(01).

[2]张磊.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9(28).

[3]彭晓敬.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及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第2篇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及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导师,就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在新形势下,辅导员采用哪种方法和手段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应是辅导员重点思考的问题。

目前,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效应已逐步为人们所认知,探析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与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1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健康的实施手段和途径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又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对学生社会适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效应。

研究已经证实,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减轻抑郁和焦虑状态。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中,尤其是集体活动特别利于增强大学生间感情上的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加彼此间的亲密感、安全感,利于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项目,这又可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研究提示,参加课外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的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比参加个人项目的大学生得分低,且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经常参加课外集体项目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经常参加个人项目的学生。

2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健康手段的要点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手段,可有效的提高或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在手段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项目的选择: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员可联合体育老师给出针对性的活动项目。整体以集体项目或混合类项目为主,宜选择那些娱乐功能较强的项目,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活动的形式:宜以非竞争性的方式开展活动。邱新宇等的研究显示,娱乐、健身等非竞争性活动可双向调节心境;黄志剑等的实验表明,竞技性活动的结果对学生的心境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失败会使活动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受到影响。

(3)活动时间、频率:研究显示,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越激烈、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理想。叶景山的实验研究表明,每周锻炼时间在3 h以上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每周锻炼时间在3 h以下(平均每天不足0.5 h)的学生。提示每次1 h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改善效果比较好。

3 总结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

201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以下简称为《能力标准》)定义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及标准的要求更加明确,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笔者试从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为着力点,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例,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队伍,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主要从辅导员自身成长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谈起。

1、辅导员的现状及其成长需求

目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以下简称“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年轻化,“80后”占78%,“90后”占22%,缺失“老一中一青”梯队结构。年轻辅导员工作热情高,易于学生交流沟通,但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把握有待提高,同时应对一些突发危机事件时缺乏经验,而目前只有37%辅导员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习或培训I。国家和学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职业能力提升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如党团和班级建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但是辅导员队伍年经化,工作经验有限,学历或技能结构单一等不同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处理、理论和研究等领域工作能力匮乏。天府学院辅导员/学生比例为1:200,或者更低,面对“95后”学生如何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促使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辅导员对职业能力系统的培训需求由此而产生。

2、学生的现状及其成长需求

经过2014级本科新生SCL90测试,发现6.08%高校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前人研究比例10%-30%。与SCL90全国相应的普通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低于同龄青年的水平;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既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需要给予的甘露,更重要的是谁引导给予,怎样引导,如何给学生成长提供平台和服务,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甚至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内容,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期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促进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

1、自主研发教材,打造心理健康“云课程”,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理论方面,不断外派辅导员参加心理学专题专业认证培训学习,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以研发教材促进专业学习。历年一年半,辅导员团队结合天府学院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设置了9个专题,涉及生命教育、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板块,编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教材。学校“雅典教学理念”和“云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方面,精选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拥有一定资证的辅导员老师作为教学队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教学”模式,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学习24课时,线下集中学习8课时,共计32个课时,不仅给全校大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提升辅导员的教学实践水平能力。

2、打造特色心理主题活动,开启自助式体验,提升辅导员的指导能力

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助体验为主体,以学生干部带领班级学生为抓手,根据年级特点,学生实情,以“5.25心理健康月”为契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5.25”心理情景剧大赛活动,旨在使同学积极正视身边人身边事,以情景剧的形式参与体验心理的蜕变,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辅导员需要确保对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针对问题进行预见性指导。每年十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主题班会,各班级围绕既定主题自行筹备特色班会活动,辅导员全程予以关注、指导、点评,使同学们和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成长。

3、组织辅导员开展多元化心理咨询活动,提升心理咨询技能水平

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基本理念,以预防为本,发展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组织辅导员老师以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以及家长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来访咨询和主动预约同时进行。天府学院针对心理健康普查,在保密原则下对SCL-90测试总分超过200分和单项因子分超过3分的学生,遵循“班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并予以排查、关注、跟进。既加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在心理健康网站中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咨询效果,提高辅导员咨询水平。二是团体辅导活动。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中开展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于个别咨询,它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形式,即由辅导员根据同学们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使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他人的心理,以便改善人际关系,调整心态,促进人格成长。

4、鼓励辅导员申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认知危机,思想上发生了一定的异化,高校辅导员需要采取必要的心理措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将心理学技术充分应用到学生思政工作中,对学生形成更有力的指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但是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方面内容,心理过程主要有知、情、意组成,个性心理则有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的理论基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导师,同时担当教育者和指导者,属于高校基层教育工作者,主要负责基层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英人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密切相关,心理学理论有助于辅导员提高对学生心理掌握认知程度。人心理是思想产生的由来,思想是心理的升华,能保持很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调节和支配心理,正确、科学、健康的人生观才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帮助个体化解自身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冲突,释放心理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个体成长更为关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对学生的引导,使之发扬社会主义集体精神,所以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关系。

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学能够为辅导员提供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辅导员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能够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减少工作开展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在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理论,能够提高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学理论将大学生个体差异性依据提供给辅导员,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心理与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的思政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因人而异,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理论的方法

大学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对其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近些年心理学理论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开始开展一系列心理学相关讲座与培训,充实了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并且有效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应用心理学理论,重建师生关系

心理学理论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尊重学生,心理学上的尊重是将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有内心体验,有生活追求和独特性自主性的人来看待。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对学生的尊重要求辅导员需要将学生视作独立的个体,同时相信学生拥有好的本性和巨大的潜能,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作为学生的促进者、督促者、帮助者、辅助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辅导员应该在思政工作中做到与学生共情,辅导员应该应用心理学理论,主动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应用技巧深入学生内心体验对方情感与思维,并将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学生。共情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关怀与理解。例如异地大学生往往思念家乡父母,辅导员就可以应用共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出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克服这种情绪,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嘱咐学生好好学习注意身体。

(二)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倾听是咨询心理学中最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谈话”环节,通过必要的心理学技巧让学生打开心扉,吐露心声,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切忌分神,要保持全神贯注,倾听不仅仅是听,同时还要思考,通过不断的思考来判断求助者谈话内容的合理性,并注意掌握学生的谈话重点。与此同时,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不应该随便打断并评论,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诉说机会,不能断章取义,妄加评论,同时也能够避免随意插话导致学生思维受影响,遗漏想要表达的关键问题。

(三)帮助学生建立理性信念

成长是一次盛大持久的自我辩论。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分子,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活动,现阶段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从进入大学开始就为了自己将来的找工作问题焦虑,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迷茫的心理障碍,为了缓解大学生种种不良心理情绪,需要高校辅导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人的情绪障碍是自身不合理信念导致的,需要采用理性治疗非理性,减少不合理信念带来的不良情绪。大学生思维复杂多元,更容易走进非理性信念之中,例如一些学生信奉“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辅导员可以教育学生,作为人,我们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只能决定自己而不能决定他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纠正这种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不合理信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辨证,建立理性信念。

结束语

心理学理论知识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实际情况,引导过程中应该放弃自己权威者、领导者的姿态,保持高度的耐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误区,帮助学生走出迷茫与焦虑,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

参考文献

[1]韩沛锟.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职教研究,2011,(7):4-5.

[2]李晓娟.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9).

[3]邢莉莉.论合理情绪疗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和艺术[D].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0):133-137.

[4]刘洋.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第5篇

一、目前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现状

1、农村小学师资相对缺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少先队工作重视程度有限。目前,我县农村小学整体师资力量比较缺乏,虽然近年补充了一部分特岗教师,但相对来说,素质高、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教师还是不够。作为学区、学校等管理机构,往往考虑的是如何使教学能够正常运转、提高成绩,于是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松了,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了。

2、农村少先队工作开展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农村小学规模小,经费少,方方面面的开支却不少。学校能够投入到活动中的资金相对少,最终使少先队工作成了无场所、无资金、无法组织。

另外,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人员变动太快,辅导员刚对少先队工作了解、掌握了一些方法,又因为调动等各方面的原因,换成另外的人员来兼任少先队工作,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小学的少先队工作的开展。

3、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缺乏有效带动和指导。乡镇一级设少先队总辅导员,用来指导本乡镇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少先总队辅导员要么是学区安排一名专干负责,要么是由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兼任,但两者皆有弊病。学区专干负责少先队工作,就会上级安排,将活动转发到各学校,不去管各学校具体是如何开展活动的,当了“二传手”;而中心小学辅导员一般都是教学骨干,担负着较重的教学和教研任务,他们来兼任学区总辅导员,至多只能做好自己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无瑕也无权管理其它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这就严重的影响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整体发展。

4、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和发挥。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指导者和亲密朋友,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农村小学辅导员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缺乏少先队的专业知识,对辅导员的职责并不明确,活动不知道怎样策划、设计,孩子们被动地充当某个角色,去表演一下,参与一下,导致活动成人化,缺少童趣,缺乏吸引力,队员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力度。联合县级少工委,针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特点,制定工作计划,召集农村辅导员开会、开展活动、听取意见,为他(她)们出谋划策,每学期安排一次城乡之间少先队工作的观摩活动。要经常到农村小学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工作,保证对一线工作情况及时掌握。

2、重点加大农村学校分管领导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加大党建带团、队建设的工作力度,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党政领导要定期听取少先队工作的汇报,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少先队的工作,少先队工作才能取得物质上的支持、发展的空间。建议区、市、县团委、少工委加大对分管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培训的力度,对他们分批进行轮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要求辅导员不能仅靠上级组织的培训机会来学到知识技能,还要通过网络、订阅杂志等渠道来获得少先队工作方面的知识。辅导员必须有学习、“充电”的欲望,才会使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充满活力。

3、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开展好少先队活动,促进少先队工作发展。农村少先队活动要切实符合农村地域特点和实际要求,不搞“大而全”,而要搞“小而精”的活动,从“小”人手,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精华来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反复锤炼主题,使之切合实际。每一次少先队活动必须要做事前有计划,要明白活动的目的,要有具体操作方法步骤,如果是户外的活动还要考虑有无安全隐患,做好活动预案。事中组织有序,事后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为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少先队活动提供保障。

4、进一步督促落实农村辅导员的待遇问题。根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辅导员待遇,调动其积极性,对农村辅导员实施聘任制,享受津贴。尽量减少课时,使开展少先队活动时间得到保证。

第6篇

我是xx镇一名小学老师,我叫xxx,男,1980年10月生.家住原福港建溪。1999年参加工作,分别在xx港的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任教过。在这期间我曾任过学校小先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学校校长,并荣获过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校长的殊荣。XX年调到xx来任教至今。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我热爱自己的家乡,关爱自己家乡的教育事业。国家重点工程——xxx水利枢纽工程起动,它必将会带动xx小学,该校将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校,可至今,该校还有带课教师。我家住在该校附近,为了支援家乡的教育工作,我愿意放弃市近郊学校——洪源小学优越的教育环境,投身到家乡的教育建设当中。

恳请局领导根据工作需要给予批准!

第7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农村未成年人实际,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注重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和改革创新,努力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

二、“乡村少年宫”建设标准和功能定位

建设“乡村少年宫”是促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是举行青少年文体科技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将之打造成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村民满意的文化中心。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乡村少年宫”在硬件建设上,配备满足德育教学、课外艺体活动和特色项目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功能用房;建立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和音乐室(琴房)、舞蹈室、绘画室、书法室、节目表演室;具有满足三项以上特色项目开展的场地、器材。

“乡村少年宫”必须具备下列功能: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体魄健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要过“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向农村未成年人普及科学技术、劳动技术、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城乡交流的平台。“乡村少年宫”不仅是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的阵地,同时也是城区学校的农村教育基地。“乡村少年宫”可以作为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城区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的第二课堂。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乡村少年宫”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主要是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灵活性很强的活动来实现的,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未成年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乡村少年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传播中心和知识信息中心,要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联谊活动、亲子活动,营造新农村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农民参与,以点带面,促进乡风文明。

三、“乡村少年宫”建设基本原则

公益性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资金投入坚持以政府财政保障为主,以社会资金支持为辅,免费开展文体活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公益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使“乡村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公益性活动的主阵地。

基础性原则。“乡村少年宫”坚持面向全县农村未成年人,保证农村孩子能自觉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其基本任务是过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能力,为农村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依托学校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主体是学校。依托乡村中小学校(包括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教育中心)进行建设,不仅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楼、场地、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而且投入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维护也比较有保障,解决了长效运作的难题。

共建共享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既要统筹规划,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学校教育资源,又要积极争取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等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充分利用团委、妇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的资源,实现各方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发挥现代传媒在开发、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中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决策,全面提高“乡村少年宫”建设的管理和推进效率。

特色发展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突出各校特色,真正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各具特色的“乡村少年宫”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最终形成县域特色。

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少年宫”的社会效益,努力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乡村少年宫”建设机制保障

建立组织。县成立县“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运作和考评工作。各镇成立相应的“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镇的发展计划和扶持政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和交流学习,并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各镇中小学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校长担任“乡村少年宫”主任,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担任副主任,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乡村少年宫”依托中小学(或社区教育中心),一套班子,两套管理,实行主任(校长)负责制。学校制定“乡村少年宫”建设具体规划、远景,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试点推进。“乡村少年宫”采取先行试点再全面实施的原则。今年,各镇均要选择一所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小学(或社区教育中心),作为首批“乡村少年宫”建设试点单位,挂牌成立开展工作。并重点建设1—2个有特色的“乡村少年宫”,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推广经验,广泛开展“乡村少年宫”主题实践活动。

优化队伍。要加强“乡村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社会教育专业素质的人才担任“乡村少年宫”的专职辅导员。县“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不同乡镇的优秀专业辅导员进行跨镇支教,镇域内“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域内走教,实现县、镇范围内辅导员资源的共享。同时,要加强与社会艺术团体的合作,可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吸引专业特长突出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积极与文联、团委、妇联等群众组织合作,争取他们在人力上的支持和配合,拓展师资渠道。向籍大学生发出支持建设“乡村少年宫”的倡议,积极吸纳有特长的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参与“乡村少年宫”建设活动。

第8篇

一、情况分析

1、思想重视,地位落实。团县委、县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少先队工作,县教育局还把少先队工作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估当中。基层学校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给予统筹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并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经费,保证少先队活动顺利开展。为进一步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待遇,*年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联合下发了云团联(*)2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云和县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规定大队辅导员按副教导主任以上条件选拔管理和使用,并享受同等待遇;中学大队辅导员一般兼任团委副书记并享受同等待遇。辅导员工作实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依据。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序列。目前,全县已有32名校外辅导员,先后涌现了以省、市“优秀辅导员”、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为代表的基层优秀少先队工作者。

2、组织健全,制度明确。学校能按要求建制大、中、小队,按队章规定民主选举队干部,做到指责明确,并经常组织队干部召开学习例会。适龄儿童入队前做到“十知道”,入队达到“三个一”,做到“三个会”,队员人人参加升旗仪式。每学年召开一次辅导员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评比、表彰优秀辅导员、先进集体和个人。

3、活动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活动来进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少先队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少先队教育质量的高低。各校依据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大、中、小队活动,充分发挥了少先队活动的教育功能。

以“五爱、四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全县各级少先队组织主动适应时展的要求,努力贴近新时期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各校少先队组织以港澳回归周年纪念,国庆日,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为契机,开展了“庆回归周年”、“党在我心中”、“城乡手拉手,互助结真情”、“争戴小公民章,做合格小公民”、“争做美德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等,积极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也成为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手拉手”互助活动深入开展。各校少先队组织,依据实际,开展了“手拉手情系灾区小伙伴”、“情系贫困小伙伴”等活动。几年来,全县少先队员为希望工程、灾区共捐资10万余元。此外,还开展了向敬老院、农村老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县少先队员先后与100多位老人结成对子,定期为老人送柴、送盐、送菜、送钱,帮老人们抬水、扫地、梳头等。

体验教育活动方兴未艾。各校根据实际,广泛组织少年儿童在学校、家庭、社区和大自然中参与各类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启发了少先队员的心智,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县实验小学以中队为单位开设“少年法庭”活动,这一活动既锻炼了队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云坛乡小开展的“校园吉尼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云和镇沙溪小学开展的“快乐星期三”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活动的快乐、自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各校结合每年植树节开展了“植树、护树,美化校园、家园”活动,让队员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

各校大队部还积极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建立“警民共建”学校,积极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军事表演观摩活动,学习消防、国防、安全等知识,让队员在实践中体验。

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各级少先队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结合素质教育目标,不断丰富雏鹰争章内容,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争章新模式,如设立了爱国知识章、社会考察章、手工章、种植章、远足章、国防章、小公民章等。全县涌现了多名省、市、县级“雏鹰奖章”队员和省、市级“红旗大队”、“优秀中队”。

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各校根据实际,设立了电脑、理财、劳技、体育、武术、舞蹈、音乐等兴趣小组,积极开展素质培训。目前,全县少先队组织已建立了60余个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队员的各种兴趣爱好,而且提高了队员的自身素质。

少先队特色活动有声有色。特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少先队的发展,使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更能吸引队员参加队活动,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如实验小学组建了苗苗团,并创建了中队、“七彩”中队、爱心中队等16个特色中队。苗苗团是少先队的预备队,是为队龄前儿童即未满7周岁的儿童设立的组织,开展苗苗团活动对团员进行队前教育,让苗苗团员们了解队的知识,为入队做好准备,增强入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共建立了23个红领巾广播站,板报24块(每校均有一块),展窗23个,鼓号队22个,劳动基地14个。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红领巾街、红领巾小银行、红领巾园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等40多个少年儿童社会实践阵地,使队员们在各种阵地中不断健康成长。

二、存在问题

由于诸多原因,近几年我县少先队工作有所脱节,许多活动开展还不正常,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今后不断改进。

1、城乡差别很大。城镇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农村有些学校少先队工作开展的很不正常,活动形式单调。中学的少先队工作还不够重视。

2、学校辅导员更换频繁,导致学校少先队工作脱节,影响了少先队发展的整体性、有序性,影响了少先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9篇

(一)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夯实基础保落实

1.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1)提倡做学习型辅导员。学习是使每一名辅导员不断进步的唯一途径,因此,学校本学期将积极为各辅导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除了组织学校的每月一次的班队研讨,鼓励支持辅导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明确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年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任务;提倡辅导员老师写教育随笔,举行班队活动展示,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辅导员队伍。

(2)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把辅导员取得的荣誉、奖励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为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激励机制。

2.积极探索少先队文化建设。

(1)培养一支有组织有活力的少先队组织,充分发挥少先队干部组织在班集体建设及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做用。中队辅导员要学会放手,充分发挥队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活动的主动权交给队员,进一步提高少先队干部的能动性。要求他们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做到日日检查周周评比,并加强反馈改进。完善大队部的各项管理机制,让大队干部在各项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起到锻炼能力、提高水平的作用。

(2)利用好校园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学校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增强少先队文化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各阵地的育人功能,教育少先队员坚持佩戴红领巾和少先队干部标志,加强队员的自主管理。鼓励师生积极向学校各宣传窗口投稿,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对于在少先队刊物上发表文章的队员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3)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做到仪式规范,教育意义显著。仪式上,要求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唱国歌,热爱国旗,行标准的队礼,知道升国旗时的礼节并身体力行。

(二)、深化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实践锻炼出成效

1.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主题活动。

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少年儿童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引导队员从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重点开展以“节水防污”为主题的漫画大赛、童谣征集、知识竞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