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9 06:31:19
导语:在心理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优势。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要求。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学业负担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等等。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增多,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探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确定为课程目标领域。并指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以往我国学校体育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相比,在观念上是一个突破,在课程体系上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怎样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尚无理论依据和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为此,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体育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指社会成员“基于一定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活状态,以促进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含了心理调试和行为调整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体育实践课程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身体练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其实,以什么布粕勺内容为主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在调查中得知广大学生夕小尧技体育项目还是非常喜欢的,关键祠题是要以什么丰勒7目标为主。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因而,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体育锻炼原理和运动保健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受到关注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在选择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加强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家注意外,教师要强化培养意识。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加鼓励和激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情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这种气氛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第三,提高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中情况变化很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对情感的调控。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学生情绪和教学气氛,以使教学活动向着提高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
4结束语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内容设计和方法运用须符合体育学科要求、项目特点和课程发展规律,否则会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目前该门课程评价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评价目的定位偏离;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范围过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缺少反馈。当前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偏离了高职高专应用技能型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借由课程评价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多数学校该门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闭卷期末考试,试卷都有“标准”答案,以期望达到评价的公平性,但统一而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层次复杂、基础和能力各异的学生。只侧重终结性考核,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缺少对学习过程监控和把握,不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也很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考试的内容多强调基础知识与理论,忽视了技能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热情。
2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注意要点
2.1评价知识技能并重
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高职高专教育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够用、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强。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要摒弃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模式,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实践检验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和内容的设计当中,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2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实施中,要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方面监控学习过程,及时反馈信息,督促及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在以上两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判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改进课程,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必须转变仅仅以“考核”、“分数”为出发点的课程评价观念,考核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分数不是绝对标准只是一种相对性参照,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必须以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目的为导向。
2.3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监督作用
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消费心理学课程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介绍经验,让任课教师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总结评判,提出合理的建议。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自我激励作用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下会主动刻苦钻研,这种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监督,通过课程评价,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资金存在的不足,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
3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3.1导向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消费心理学的评价,还应注重时效性,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发挥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
3.2科学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相关的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专业授课情况,并结合该专业的基本发展概况,不断做出调整,在相关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的更新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3.3可操作性原则
消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际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几项评价指标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测试,提高相关评价的可操作性,注重细节技术性问题,提高消费心理学的评价水平。
4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的三个转变消费心理学课程在实现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改革基础上,实现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4.1评价内容转变
实现评价内容全面性,知识与技能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侧重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养与态度情感等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教学实过程当中应摒弃“知识本位”的思想,强化能力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必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展示环节,针对每一次任务设计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既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也兼顾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既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也要兼顾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既要包括职业素养也要包含职业思维意识。
4.2评价方式转变
实现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化。结合消费心理学课程任务要求,布置多样性的任务完成和展示方式,根据任务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操作、课堂汇报、消费调查、书面报告提交、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主题讨论、实例分析、校内竞赛等多种形式。每个任务根据内容和形式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任务实施过程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表现,以任务调查、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评价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真正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实施,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各评价主体要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
4.3评价主体转变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主体,从全过程和整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的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自评、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可能实现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例如,课程小组任务———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需要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主要任务环节: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具体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与企业交流调查结果,以及具体产品消费者需要的课堂汇报。这个任务评价主体设计上包括了企业对学生联系企业和调查实施与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任务过程及成果的综合评价,小组间完成情况互评,以及完成任务中组员之间协作、态度等的互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任务评价,既保证课程任务评价的全面客观,也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
5结束语
心理健康课心理训练新课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获取自我调适心理健康的知识,从而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知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激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把此课搁浅,只抓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课有名无实,是个空设。
一、现状与问题
1.心理健康课是虚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在我们西部学校教学中只是个虚设。表面上看课表上有安排,实际上由于资源匮乏等原因,心理健康课名存实亡。课程排在体育老师的名下,但体育老师不代班,不熟悉学生,根本无法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被占用。再加上教育评价的问题,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语数成绩,无人过问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心理健康课就成了一种摆设。社会上,人们也存在一个观念问题,本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非要说成是犯法,人们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无人重视这堂课。家长从不过问学校有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在家长会上,不问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想不开或不痛快的事?只是追问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课的成绩,孩子的施暴、恐慌、压力甚至失眠无人过问,再加上寄宿,2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
2.缺心理健康课教材
义务教育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端正学生态度;疏导心理障碍;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与应试技能;纠正不良习惯等。目的是解决学生厌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叛逆、欺霸、过激、考试焦虑等问题。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在这期间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心理,本来是一个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可我们的中小学只是有课程安排,却无正规教材进行教学,条件好的学校,老师上网找教学资料,条件差的教师无教案,我对8所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教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内容五花八门,深浅不适,有的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如三年级的健康教案中出现“性成熟心理早期教育”这显然是安排过早了,而在八年级的健康教案中安排了“生活要自理”。也许老师准备的教案只是应付检查的,上课根本不用。此实例说明,心理健康课缺标准的教材。
3.缺心理健康课老师
心理健康课是老师在心理学的原理上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调整的活动课。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是把训练的内容放在心理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心理训练。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授课,利用谈话、活动等形式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情感方面进行调适、转变、矫正。从而纠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良习惯,塑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品质。老师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和各种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训练,如“健全人格”“寻找自我”“头脑风暴”“行为治疗”“人际关系的调适”等方面训练。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悟,不要“开错了窗”。但没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没办法完成的,不会给学生带来满意的“心灵鸡汤”。
二、方式与方法
1.给孩子上心理健康课
课改不能只管语文数学,学校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重视健康课。和语数课一样,有具体的安排。
2.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呼吁全社会人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管学业成绩人生安全,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安全。要意识到有些安全问题是心理不安全造成的。
3.把心理健康的教学纳入学校工作的考核中
期末考试试卷中应该有一张心理健康课的答卷。
4.配备正规的教材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亟须配备正规的教材,让老师上课有书可依。
5.培训心理辅导老师
培训具备专业水平的心理辅导老师上课。
6.心理咨询室
中学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调适、转变、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7.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心理健康课也要像语数课一样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让心理健康课和其他课程同步发展。
三、期待与关注
1.早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人们已认识到心理课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健期”和“最佳期”,也引起专家和老师的关注。但是这项教育“只打雷,不下雨”,只不过是会议上说一说,并没有把工作做在实处。出了问题后由班主任处理,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找不到原因。毫无前瞻性。造成好多学生埋下“心理隐患”。如我校撤点并校后,在八年级的宿舍里发生了一起不安全事故。一个男孩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引起心理紊乱。用一把小剪刀捅伤平时欺霸他的几个学生,自己打开窗户要跳楼,幸亏老师及时制止,没有酿成大祸。后来,从这个孩子压在床下的日记中了解到他没有倾诉的对象,没人缓解他心中的焦虑与不满,缺乏心理疏导,造成情绪偏激酿成的。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健康课跟不上造成的。因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像预防流感那样,提前打“预防针”,一但学生消极的挫折习惯化、稳固化,就难“医治”了。所以对中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尽力消除教师的影响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对于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朋友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要求的设置目标和实施要求和现实落实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实践中仍未得到落实。S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虽然有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他们也对政策表示肯定的支持,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意义,没有落实国家的政策文件的指导思想,导致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课程。这就形成了政策上工作者与实践落实者的矛盾。总的来说没有落实心理健康课程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没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缺乏相应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支持系统,这些地区的人们对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较少,缺乏对它重要性以及开展意义的理解,所以开设和实施心理健康课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他们大多数的人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只是一种观念上的理解和形式的做法,根本不需要开设这个课程来增加学校领导者的负担,这些思想和观念导致心理健康课程无法落实。第二,经济发展先进的地区,虽然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某些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如何去开展缺乏方法。即使他们课程表上有这门课程,上不上不重要,怎么去上也没有人去关注,这就导致了心理健康课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展。第三,功利主义充斥着学校,一些领导尽管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意义,但是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具有延迟性,也就说它的滞后性导致了这些领导把心理健康课程放在了一旁,学校的功利性和学生成绩带来的满足使他们把心理健康课程放在了次位。学校管理者认为升学率是最重要的,是学校以后开展各项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心理健康课程会占用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些科目的时间,占用了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成为他们考学的障碍。
其他课程的占用使课时得不到保障。在整个应试教育体制下,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和开展。
(二)实施中当作学科课程来灌输。知识本位课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影响深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落实过程中当作和数学、语文一样的学科来看待,带有很大的学科性。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还是照搬其他学科讲课模式和方法,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从头到尾向学生灌输心理学的历史概括,没有联系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种讲课方式让学生感到乏味,课程气氛低沉,缺乏有趣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死板。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师生的互动,教师和学生没有开展活动,这样也就很少有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大多通过成绩排名来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没有达到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设置目标和意义。在这种开设环境下,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意义已经被歪曲,并没有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扰。违背了《纲要》政策上设置任务最初的目的。
(三)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表现:心理健康课程老师主要分成两类,一些学校选用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多是用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老师来代替,他们不像专职心理老师一样科班出身,有专业的心理知识;此外还有一些学校选用的是专职心理教师,但是教师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加强、丰富以及更新。这些专业的心理老师数量极度缺乏,他们要管理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这样就使这些老师的工作量大增,很难保障学生的教学任务。此外这些学校把教育经费用给了语文、数学和外语老师的培训,这也就导致了心理健康老师没有经费用来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的地位也得不到保障。
(四)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的随意性。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大概分为有两类:一类就是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自编的教材,编写的内容大多偏重学科知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凌乱性,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较远,与现实生活中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典型材料和范例较少,缺乏了对学生主体性的探讨和发掘,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与学生需求相差较远。这样也就从某些方面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和设置。还有一类就是学校根本没有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他们上课大多都是简单的心理健康读物,但是这些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不好,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身心特点和人格特点,脱离实际,让心理健康课程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二、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策略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一、学校开展集体心理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心理教育(或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注: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概括起来看,心理教育的形式大体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种。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尽管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集体教育方面,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深入研究不够,还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个别教育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对于少数“敢于”去咨询的学生来说,提供的帮助也往往是“被动”的,即属于补救性的,不能发挥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另一方面,个别教育(心理咨询)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中小学里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员的实际水平还较低,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处于经验水平,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更为困难的是,尽管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但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如果照此比例推算,我国目前至少应有2万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则相距遥远。美国马里兰州的MontgomeryBlair中学有2500名左右学生,共有10名专职且具有心理辅导专业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要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队伍则是不可能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要迅速发展,从当前来看,重点应放在加强对集体心理教育形式的研究上。当然,强调集体心理教育,并不是放弃或忽视个别教育的作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功能是互补的,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片面地强调一条途径,而忽视另一条途径,都是不健全的”。(注:吴增瑞:《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但是,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条件下,应该分析哪一种形式具有更大的价值,可行性更大,然后,有重点地去研究它,发展它,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带动另一种形式的发展,逐步提高其整体水平。
开展集体心理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事集体心理教育的教师容易培养,培训时间短,见效快,且需要的数量要大大少于个别教育的教师数量。教师的培养可以这样进行:由每所中学选送1至2名素质高且热爱这项工作的教师到高校或教育学院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一些开发性成果,然后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若没有,应尽快建立)统一指导开展工作。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负责所辖区内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定期到学校中去检查指导;二是组织各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在一起交流经验,开展研讨,不断提高水平;三是与社区内的其他心理教育力量(如高校,教育科研部门,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参与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并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与这些专家学者牵线搭桥,使他们能够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既主要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又借助校外力量的工作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既可保证心理教育的高起点和科学性,又可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和连贯性。如果这个网络能够建立并坚持下来,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就可大面积推开,使多数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得到帮助和指导。与此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校心理教育教师队伍。长此下去,如果能再不断从大学心理咨询、学校心理专业毕业生中得到有效补充,就不仅能够开展集体心理教育,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个别教育的水平,满足个别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心理教育课程是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自我国近些年来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以来,有些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将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坚强意志、人际适应、反应适度、青春心理、升学与择业心理、健全人格等八个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法指导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有的学校则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分设系统教育和及时指导两个方面的内容。(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笔者认为,除了在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之外,集体心理教育主要应通过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来实施。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课和心理学专题。心理学课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般性原理和概念,心理学专题则帮助学生分析、应对、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一般和个别的互相转化,再加上其他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如课外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为中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既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相一致,符合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规律,又可为学生所接受,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当然,由于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不少人往往看重它的实用性,而忽视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当前国内一些学校的心理教育也同样如此。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确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群,他们还存在着一个构建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这就提出了一个我们应以何种形式将心理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问题。结构主义大师布鲁纳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认为各领域的学科知识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就使得经验中的规律性更富有意义。因此,教师就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发现和创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也只有在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轮廓的基础上,在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如心理的发生机理、发展规律、生理与心理、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知情意之间、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知道如何去做;才会有意识地去做,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被动模仿。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专题讲座,就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概括的程度,学生就不会利用所学的这些知识去举一反三,实现迁移。因此学生在没有获得心理学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的情况下,只能获得一些在具体情景中如何应对的心理技能,而不可能获得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应付学习、生活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使自己的心态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
开设心理学课程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社会各方面都对未来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做出大的改革。在这个改革中,对于课程的调整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据统计,过去10年来在美国公立中学所设课程中,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程的学校高达77.1%而占首位。”(注:刘佛年等:《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在笔者访问过的一些美国中学里,学生对心理学的选修率相当高,而且反应也很热烈。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它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许多有关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我国过去的教育中却没有给予心理学以应有的重视。例如,从学生入小学起,学生所学课程多是关于外界自然、社会的,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学生基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客观世界,但是对自己的认识却远未达到同步水平,而处于较低阶段,甚至许多成年人也视人的心理为一种神秘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心理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更早地进入学生的课堂,而发挥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呢?笔者曾给一些刚入大学的学生讲授心理学。讲授结束后,许多学生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早几年了解这些知识,就会避免一些不该走的弯路。
中学生能够接受心理学这似乎比较抽象的理论体系吗?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按照皮亚杰的智慧结构理论,中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命题运算,即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在个性的发展上,中学生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他们提供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为内容的心理学系统知识,正好可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受教育和发展的广泛基础,即增加其可教育性,那么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帮助作用的心理学为什么不能进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呢?
(二)“活页夹”式的心理专题讲座
如果说开设系统的心理学课给学生一个有关心理学的一般性知识、原理和体系结构的话,这只是对学生一个“面”的指导,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将一般性的原理和知识与学生生活中所发生的具体事件相结合,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一方面,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可能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事件,使其顺利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将所学过的心理学一般性原理运用于实际中,并从中获得应对技能。出于这种目的,在心理教育课程中,除了心理学课之外,还应有一些专题讲座。
在设计专题讲座时,应该考虑两个因素。首先,专题设计应针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性需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如升入中学后的学习适应问题,与异性同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考试,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随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出现,如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妨碍他们心理正常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因此,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就可以针对问题(也可以从学生中征集)设计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发展性问题。其次,专题应针对社区发展中的现实性需求而设计。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学生所在社区的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通过间接媒介影响学生,有时则可直接发生作用。如国营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直接影响到家庭,进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对待这种现象,使他们从中获取积极的影响,而不至于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果能够以此为题开设讲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其家长进而扩展至社会。再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近年来在我国尤其在城市呈上升趋势。虽然教师应当给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以特别的关注,但在学生面前能够正视这种社会现象,在集体场合能够公开进行这方面的讨论和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离婚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应该怎样对待父母的离婚,父母的离婚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顺利修复由于家庭变故而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使来自健全家庭的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在更加珍惜自己家庭幸福的同时,又发展了他们对别人的同情心和爱心。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种现象或认为不宜与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而在学生面前采取回避态度,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就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情绪,有的会仇视父母,有的会产生恐惧,还有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导致父母离异的原因,因而产生负疚感。这种不良的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根据学生社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开设专题讲座可以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些专题的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介绍社会事件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可能对他们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蕴含在其中的积极因素,避免消极或变消极为积极因素,并学会如何应对的技能。
这些专题内容的使用可采用“活页夹”式,以保持活页的流动性。有些与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有关的专题可重复使用。因为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他们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出现相同的困惑和迷茫,因而这些专题作为“保留节目”可以不断充实,重复使用。有些根据社区发展需求而设计的专题则不可照此办理,必须不断调整内容,去掉一些过时的“页子”,补充新的专题,保持“活页夹”的流动性,从而使专题讲座更具有针对性,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真正发挥专题讲座的作用,在设计专题时,应在市、区心理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下,由下属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共同讨论,并邀请校外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研究有专长的心理教育专家及社区的有关部门同志参与进来,并给予指导,力求专题讲座更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同时,在专题讲座的开设形式上也应比心理学课更为灵活。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也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可以由心理教育教师开设,也可以请校外专家讲授,必要时还可以请学生来讲。形式不拘一格,力求解决问题。
以上就心理教育课程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这种课程还应结合其他的集体心理教育形式,如活动课程、其他学科教育渗透等,实现学校集体心理教育的最大价值。
三、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协同合作。这个支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内外环境的支持系统
心理教育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课程本身的质量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即内外环境的支持。内部支持环境除了下面将要单独谈的课堂气氛之外,还有赖于学校管理者给承担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师以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自由程度,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并帮助他们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促进其建立和谐、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惟有如此,心理教育课程这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才能与其他隐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加影响。外部支持环境主要指来自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保障,教育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指导,社区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参与协同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意图的基础上,可以在家庭里实施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教育。总之,成功的心理教育课程,需要学校内外支持环境的协同合作,方能实现它的价值。如果说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算得上一个局部的改革的话,它的真正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没有这个转变,任何局部的、个别的变化所产生的功效,则是非常微弱的,其生命力也将是短暂的。
(二)师生之间的良好气氛
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何感受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业成就及学校适应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营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被教师关心、支持、信任、理解、尊重的气氛,就成为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持系统之一。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两点。
1.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氛围,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应时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我是受欢迎的”,“老师认为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在班里是很受重视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等的培养和学业成就的成功,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有重要作用。
2.师生之间应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感情的对话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作为一个特定个体的理解和尊重。目前,许多学生抱怨,老师不尊重他们,不倾听和接受他们的意见,缺乏应有的信任和尊重。而这种状况则不利于心理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如果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这么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信,无论是目前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能成功地面对一切问题,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价值就可以完全实现。
(三)有效的心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系统之一。这个评价体系大体包括上级对心理教育课程教师的评估,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估和学生的评估。上级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可以从教师在课时安排,专题选设,师生良好气氛的建立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在课程教学安排方面,要检查心理教育课程是否按计划开设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原定专题是否如期完成,教学方式是否合适等。在专题的选设方面,要检查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看该专题与该校原来的工作水平、该教师原有教学水平是否一致(如远远高于原有水平,就不能保证它的真正落实)。同时还应注意该校的管理者是否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同事是否大力合作等。
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评估除了上面涉及的几个方面之外,在评估步骤上可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1.确定目标和预期结果。
(1)该专题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这个专题你准备涉及多少学生?
(3)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检查实际完成情况。
(1)原计划专题中的内容是否完成?
(2)学生对此有何反应?
(3)反馈信息中哪些可用来改进这个专题?
3.评价这个专题的即时效果。
4.评价这个专题的长期效果。
学生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以通过口试、笔试、问卷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的改进等来评估这门课程的成功与否。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问卷供参考。
1.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或专题对你有否帮助?
2.你最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3.你最不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4.在这个专题范围内,你认为还有哪些要点需要教师继续讲授或学生讨论?
5.如果再开设这个专题讲座,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磨难教育 健康心理 良好品质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愿望,再加之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的宠爱,他们衣食无忧,成了家中的“小皇帝”,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一旦“愁”上心头,个别学生无所适从:无助、情绪低落、发脾气、离家出走,甚至丧失理智,经不起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有的则养成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这些都是家庭、学校、社会难以接受的现实,因此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实施心理教育,要让学生经历一定的磨难教育,以增强其意志品质,培养其战胜挫折困难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社会的“阴暗面”
正如吴玉章所说“特别要舍得让他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教师要安排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体育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和锻炼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成绩的来之不易,甚至可以人为设置障碍,让他们品尝失败的苦果,以激发其上进心。
二、实施心理教育,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教师要及时疏导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教师在情感上要淡化优等生与学困生的界限,热爱学困生、相信学困生、尊重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鼓励、表扬,做到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优先、辅导优先、力争让沙漠变成绿洲,让春风荡漾在每学生的心房。教师要做到:爱学困生是教师最高德性,教育学困生是教师最大的职责,教育好学困生是教师工作最理想的境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
三、实施心理教育,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90年代以来,心理学教材开始不约而同地贯穿了认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方法、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中每个具体环节所涉及的认知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分为不同类型,对每类知识采用不同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将教学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等。这些新内容、新思想与传统教材相比可说
我们认为师范类心理学教学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首先,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其次,应使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性、实践性,提高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上两方面现行教材都有较充分的体现,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评。但还有一个主要目标目前仍处在忽视的地位,这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问题。当前中小学校相当部分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曾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却仍然沿用简单粗暴教育方式,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心智启迪、个性发展。有些读书时心理学得高分的教师对学生却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青少年脆弱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学了很多心理知识,眼中的学生却仍是无生命、无情感,只知服从与接受的“知识容具”或是“考试机器”。换言之,他们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的基本意识,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述问题也反映出师范类心理学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的盲区,教材中各种概念、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少,但总体而言多偏重于从专业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学术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使人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工作完全联系起来,而在教师相关意识培养方面更显缺乏。也许教材编写者们的想法是:师范生主要任务是把理论学好,等将来工作后自然就会把理论与教学实际挂上钩。但对于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这种想法则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因为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时,更多地是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学的,往往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那么他们在成为人师后,又会沿用早已习以为常的应试教育那一套做法。这样发展下去,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显得遥遥无期,可见师范类心理学课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师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教书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青少年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这门重要的教育理论课程而言可说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还应加强心理规律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实际,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相应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处、依照素质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复杂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遵循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避免或减少在未来工作中重入传统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它要求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要培养的个体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学课自然应着重于心理素质的发展方面,在教材中不仅要分析说明心理素质的各方面(如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搞好教学工作,还应讨论怎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各方面心理素质,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发展。这后一方面应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来教师相关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慎重、负责的态度。
【关键词】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1-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invisual two parts,which are playing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both visual and invisual curriculum. Often overlooked factors in teaching process is emphasized though curriculum division. Therefor,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curriculum Invisual curriculum Education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课程论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论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史以来,心理学主流学派都对当时的课程理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起哲学等其他学科来显得更为直接和具体。课程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按照特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和结构。[1]纵观课程论的心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无论是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为代表的学习心理学,还是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因为这些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2]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就在于为其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3]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或者说,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4]这样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这些课程,学习者还通过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获取很多非预期、非计划中的东西,这样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 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最早同时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的是布鲁姆(B. 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鲁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鲁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正式进入课程论研究的领域。[6]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思考,国内很多学者在系统的、宏观的比较基础上,对隐性课程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如华东师大陈玉琨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7]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8]吕达认为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舍建筑、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他倾向于把隐性课程看成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9]综合国内外各家的思想,我更倾向于布鲁姆的观点,既然称作“课程”,无论显性、隐性,终极目标都是学习,本质上也是从“学习”这个基点,划分出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显性课程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目的”;隐性课程则是通过个体与学校这个小型的生态圈的相互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学习目的”。随着课程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学习目的”,因而,现在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以后也许在人为的控制下会变成显性课程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又会出现新的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也会转为隐性。两个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界定这两个概念上出现的百家争鸣,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三、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1.从生态观看统一
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强调必须要把“要素”放在第一位,所谓“要素”,就是“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基于这种认识,杜威提出,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准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杜威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10]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提供一个环境。杜威的这种思想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果斯基非常重视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体的作用。[11]他的学生,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更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基于勒温的著名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这一公式,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 ment(环境)。[12]而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为的创造一个环境,这个人造的环境通过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环境相互作用,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到课程论,这个人造的环境就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学校的计划教学活动和这个学校非计划教学活动,如学校特有的气氛。很明显个体的教育发展也必是这两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
施良方认为,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他进一步指出,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他把隐性课程看作“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如何算作间接的、内隐的?如何又算作直接的、明显的?恐怕就更难说清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位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划分,而显得陌生。
2.从维果斯基的理论看统一
有“心理学中莫扎特”之称的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头脑之中的或者说内部的过程起源于个体同别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观察在他们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儿童自己也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促进自己的发展。[14] 用课程论的话说,即显性课程是相对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不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用“相对”是因为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如儿童的性格、兴趣、已有图示(皮亚杰),甚至时间地点的不同都会对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微妙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意义不大。
他阐述的内化概念认为,内化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这个观点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些类似。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他们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且从中获益。例如,他认为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语言技能很强,就能更好的理解成人的谈话而且能够从谈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扩展了维果斯基的思想。我想这个“例如”非常好的证明了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相互影响。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经验对显性课程产生了影响。例如,课外形成的良好语言能力势必会对课堂的阅读、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说明了显性课程又是如何影响隐性课程的。既然这样,在课程论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要把隐性课程强调到目前显性课程一样的高度呢?这种被计划过的、人为的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作隐性课程呢?
一位维果斯基思想的发扬者Reuven Feuerstein发现,儿童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学习,一种是直接学习,一种是中介性学习经验。直接学习是指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士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中介性学习经验是指在学习情景中,成人或较大的儿童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来间接的帮助学生学习。Feuerstein相信,两种学习类型中,后者对高级认知技能的发展作用更大。在Feuerstein的观点中,强调学习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14]在他的观点中,我们看不到环境的人工与否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环境既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转换成课程论的语言就是“学习目的”的达成,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而课程是否显性则不是那么重要。
近年来,对学龄儿童的研究的新动向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过程,把学校教育看作一个文化系统。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11]其中,这种研究又是分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是学校文化,一种教室文化。在学校文化及教室文化中,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教室的环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马图索夫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罗斯(Roth)研究了教室文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室中的资源、实际操作的工具以及智力实践活动等对儿童的经验有明显影响,而这些经验又直接影响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宏观的看是学校文化,微观的看是教室文化。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而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显性课程按照上述理论似乎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显性课程也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和隐性课程交织成了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表面上我们似乎分的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自的效果,但站在学校教育是文化系统这个高度,区分出的只有结果,因为过程只有一个。
四、结 语
“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然而过于强调概念上的区分,使得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分裂成两个部分。融合“显性”和“隐 形”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本文作者从几个心理学的理论简单阐述了对课程论的一些思考。很显然,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本文无疑是管中窥豹。想对课程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就应高屋建瓴的,应用哲学、社会学、社会文化知识以及更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郑信军.当代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4.8:22~23
2 从立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25~31
3 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评述[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130~134
4 杨秀玲.课程在显性和隐性的互动中发展[J].澳门教育,1996(3)
5 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6 李 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景――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2):44~46
7 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9.(1)
8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9 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中信出版社,1991:196
10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204~205、373、207~208.
11 邹晓燕等. 维果斯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2~36.
12 颜 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
1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6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