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程机械专业论文

时间:2022-02-23 07:53:44

导语:在工程机械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机械专业论文

第1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是突飞猛进, 市场上的需求已发展到目前高质量全方位的竞争, 迫使厂商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 改变经营方式,各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方式不尽相同。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立足于市场,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还要重视营销。

    一、不同营销模式特点

    工程机械企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营销模式:直销、一般销售、授权销售、区域独家( 专营)销售、融资销售和租赁销售。

    1.直销。直销方式就是企业自身建立营销机构、设置办事处,在所属区域内开展营销工作,与终端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由企业与终端客户直接签订最终的合同。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及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国内,对于经营规模较小且产品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程机械产品适合采用直销方式营销。

    2.授权销售。授权销售被定义为“ 执行联系生产者和用户,以完成营销任务的活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工程机械产品的终端客户较为分散,产品价值较高,销售过程需要特别的服务,销售周期较长。一般来讲,授权商无权独立制定销售政策,如价格、折扣等。

    3.区域独家(专营)销售。区域独家(专营)(以下简称区域总)销售是企业在一个界定的营销区域内仅仅授权一个商,这种制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区域总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在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有力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2篇

论文摘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公路项目建筑技术及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也对公路项目建设中所必须的机械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本文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当前筑路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具体对策,以期通过高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的档案制度、及时的维修保养,以及充分的现场管理,达到机械设备功能的优化,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最终为整个基础建设事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一、筑路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一)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公路系统改革的深入与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都促使公路施工不断向着高技术、高质量、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在公路施工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高效的设备管理实现建设目标和经济效益,就成为了现代筑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承包和完成工程任务的物质基础,工程机械设备的数量、质量、先进程度都是企业高效、安全、优质、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就目前的设备管理现状而言,其水平仍未完全满足现代施工的要求,因此,提高工程机械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及企业效益的实现,就成为了筑路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不完善与管理观念的误区。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始终跟不上施工管理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机械设备管理缺乏统一的调配、指挥制度,机械管理人员的队伍也不够专业、稳定,甚至仅靠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负责,致使生产设备不配套,特殊设备不到位,设备的档案管理分散、混乱,常造成设备损毁丢失、企业资产流失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重施工轻养护”的思想导致项目部为缩短个别项目的工期,使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甚至带病运行,直接影响了设备性能的发挥及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长期效益的实现。 

 生产施工与设备管理脱节。由于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部工作参与较少,而项目部的生产管理者则多为路桥技术人员,对机械的施工方法、保养知识及设备施工管理等知之甚少,生产与管理双方的交流机会也不多,因此现场操作管理水平必然会受到影响,一些较先进、特殊的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为生产服务。 

 设备利用效率差,失修情况严重。各自为政的各施工部门因缺乏统筹安排而无法实现协调合作,工程建设阶段设备资源不足与非建设阶段设备闲置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短缺和挤压都导致了设备投资效益的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企业对人才培养过度专注于路桥建设方面,忽视了对工程机械人才的选拔培训以及专业机械保养管理队伍的建设,导致项目结束后常留有大量需要修理、更新的设备,对企业造成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 

 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一)以企业长期效益为着眼点,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机制建设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与设备负责人一道,深化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管理人才开始,建设一支现代化、具有专业技能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设备管理队伍,确保施工使用的需要。 

 其次,应针对筑路工程点多、线长、面广,部门复杂,流动作业频繁等特点建立统一的设备调配、核算中心,结合设备管理目标进行采购、租赁,并监督指导项目部的机械管理工作。机械管理部门应根据工期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机械以最高效率来完成生产,应根据企业设备状况和各施工项目对设备的要求,对机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计算调遣费用和租赁费用,优选机械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应定期地对机械进行养护,冬休期间设备应统一存放,由专人负责看管,并进行彻底的保养和修理。 

 此外,完备的设备档案管理也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设备情况,及时总结施工经验。档案管理应对设备统一分类编号,妥善保管和准确记录,并应用计算机软件等管理辅助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以便其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二)全面、高效管理的实现 

 除人员、档案的管理外,要实现设备全面、高效的管理,还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日常保养管理、维修管理以及备件管理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施工中,应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机械操作人员每天强保机械设备的权力,施工组织者也应从企业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过度使用设备的短视行为。设备的保养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方面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人员完成,巡检的工作则由修理人员负责。项目部应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惩。在维修方面,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组织专人维修、并作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则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此外,还应做好设备易损件、专用件的储备工作,其余大部分零配件也应选择质量、信誉俱佳的配件生产单位,以保证施工使用的需要。 

 (三)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在机械设备大型化、精密化、高附加值的背景下,设备的价格一般都在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以上。这种情况下,单靠企业自身确实力不从心。因此,必须转换经营机制,通过职工集资入股、债转股、合资等各种融资渠道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设备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对闲置的机械设备,则可通过租赁方式把各类机械设备有偿租给其他单位使用,并用租金这个经济杠杆来调动租赁双方爱护设备的积极性,使机械设备的忙闲得到调剂,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地实现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筑路、养路总需求的不断增大使道路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而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就成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实现长期效益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设备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不断加强工程机械专业素质的知识储备与实践,力争对设备资源做到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及时养护,提高其利用效率,以最终实现其对企业发展及基础建设事业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j].化工之友,2006(08) 

第3篇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原则与方法、维修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倡“预防检修制”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多年来,在机械设备管理上习惯于把维修工作看作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少研究机械维修的经济管理,使机械维修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这种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公路高速发展对机械化施工企业的管理需要。为此作者就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指导原则、制度等有机的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1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新晨

3机械维修制度

第4篇

关键词:设备管理;安全运行;机械设备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是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是使用能力的确保。设备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体和中心任务。工程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是工程机械管理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所以综合管理、安全运行及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实际管理工作中机械设备的问题所在

1.1有时机械设备会存在问题,维修技术薄弱,综合素质较低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对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维修举要很难适应。

1.2当机械设备不够时,用“拼设备”完成工程任务。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和使用相互脱节,失修严重,负责人只重视产值和效益的联系,考虑的是眼前利益,不是长远打算。损坏和老化的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得不到保证,从而造成新工程整修运费和精力的大量浪费,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上升。

1.3不合理的工程机械设备,存在与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不合理(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直接影响,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施工企业的有效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1.4思想严重的“轻维修重使用,重效益轻管理,”制度不健全,结构不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需要明确人员的职责和管理体制的完善。

2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运行的措施

对于机械实际在施工现场的情况加强管理,为了企业更好创造经济价值,保证机械设备有效运行和特殊作用的发挥。

2.1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其培训力度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的方法,使企业各级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逐步提高,其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得到不断加强。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全体维修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2.2统一管理机械设备的实施

(1)在本单位工程得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减少设备闲置的实践和企业支出,设备出租得到了增加的机会。

(2)实行单机成本的真正核算,利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高。同时,设备管理方法能有效推行以及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3)更多的工程管理组织者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的建设管理十分有利。

(4)社会资源减少了浪费和重复购置设备的同时,节约了工程资金。社会各企业间增加了横向联系。

2.3信息化机械管理的实施

实现机械管理现代化是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购买到批准报废建立每台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为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在使用过程中详细记录设备的表现。其包括:维修保养记录、机械履历表、交接班记录、台班登记、机械运行状况。

2.4维修保养工作的认真执行

(1)定责任、定岗、定任务、定人是在安排人员的工作中要做到的。

(2)维修保养要配合时间安排在不影响工程实施的情况下配合实施计划,设备不能带病过夜,施工任务完成后进行每天的保养工作,以便于第二天正常工作的运行。

(3)基本实行“零库存”,配件安排上以旧换新,常用小配件做详细登记管理。

3关于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规则

3.1按规定要求操作人员熟悉保养要求和使用设备的维护和特点,并持证上岗。

3.2“谁管理,谁使用”项目经理部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为各项部聘任具备机械设备管理经验设备员.

3.3维修人员应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认真做好《设备维修记录》、《设备运转当班记录》

3.4严禁要求所有机械设备带病和负荷运转,规定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4实现设备优化配置,做好机械设备的租赁服务。

4.1有效供给保证及租赁管理内部的强化

(1)结构合理的机械装备,保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机械效能的充分发挥,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2)提高机械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和业务,搞好租赁工作。

4.2积极推广机械租赁制。因为一般施工项目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不具有自己的机械设备,并属于社会和企业提供。

4.3以合同明确租用和出租双发的利、权、责,提高机械利用率,改进工作,强化制约了机制作用的发挥。

4.4机械租赁方式

(1)以操作工配置方式分为不待人和带人两种

(2)以工程项目机械来源划分为劳务层自带(小型机械)和项目部租赁(大中型机械)两种

(3)以机械租赁范围划分为社会租赁和企业内部租赁两种

结语

设备完好率的提高、设备稳定为目标的保证需要机械设备管理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并且能够强化维修保养、紧紧抓好搞好设备现场管理这项中心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好,机械设备效能才会充分发挥,保障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秋.本刊来稿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分析[J]. -中国医药.2010(12).

第5篇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工程机械;研究

工程机械行业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近5万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自2013年末以来,由于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崩盘”,导致中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持续低迷期。依据中国报告大厅()消息,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1]。逝去的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行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随着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但是太多的人员流入城市中,势必会造成城填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5年内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棚户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也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而由于棚户改造要带来大量的工程建设,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2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的概念,同时也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就工程机械而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体现在数量的简单增多,更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不断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对于为主机配套服务的各相关供应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方针,打造绿色制造的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抓住互联网跨界整合的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结构优化、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优势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因此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研发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工程机械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

3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伴随着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为工程机械企业树立了创新的目标,确定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新年伊始,各城市纷纷提出了加强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增设跨河通道等项目,比如:沈阳市在2016年计划再新建东塔浑河桥、浑河金阳隧道2座跨浑河通道项目,使浑河的南北交通更加顺畅;长沙市继万家丽路在去年10月1日快速化改造、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车后,湘府路也谋划发动快速化改造施工并在近日发动勘测及规划投标;柳州市推进柳肇、湘桂等铁路,三柳、柳梧等高速公路,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项目和柳江航道二期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轨道建设不单单是建设城市地铁项目,同时也衍生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城市高速公路建设等多类项目,伴随着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势必加快,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必定会带动工程机械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加大市场需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工人的技能等级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既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年限、外语、论文等内容上,不少人觉得职称评定,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个人能力水平,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想去提升相关技能和职称。所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对规范学术队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活”了,企业的运转也就会踏上复苏的轨道上来,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必定会熬过“严冬”,迎来美丽的“春天”。总的来说,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为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改造传统制造业”、“辅助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职称制度”和加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等内容,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EB/OL].

[2]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3(14).

第6篇

统力的十年耕耘

对于回转支承这种产品,广大读者朋友们或多或少有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回转支承是近四十年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的新型机械零部件,它有内外圈、滚动体等构成。该零部件在机械产品中应用很广泛,被人们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原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人、隧道掘进机、旋转舞台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统力公司虽然创办时间较短,但它的缔造者侯宁先生和他的团队已深耕回转支承技术研究多年,在侯宁先生麾下汇聚了多名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就从事回转支承生产设计工作的技术骨干。这其中统力公司的技术顾问罗世俊先生最具代表性,他已经从事回转支承研究30多年,是中国第一部回转支承标准JB2300和JJ36标准的领衔起草人,国家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研究员,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原所长。在统力主力产品面对的液压挖掘机领域,侯宁先生和他的团队编著了国内的权威技术著作《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支承章节,这也是为什么只有10年历史的统力公司打出来“我们三十年只做一件事”的标语的原因。

专注经营行业与技术的统力公司旗下产品目前拥有三大系列,主要包括回转支承、回转机构、回转立轴。自2003年侯宁先生携三方股东创办统力以来,十年耕耘,已形成年产6万套、直径达4米的生产能力,以及各种结构型式回转支承、两千余种规格,广泛为国内各类挖掘机、汽车吊、塔吊、随车吊、高空作业车、环保机械、轻工机械、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主机配套外,同时批量出口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出口比例为50%,是“马鞍山市回转支承出口基地”。各类进口和国产挖掘机、汽车吊用回转支承也为广大用户和配件商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力量下的荣耀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掌握了技术就是掌握财富的道理亘古不变。统力公司的技术人员累计有十余篇回转支承专业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拥有近两百种进口挖掘机、汽车吊用回转支承的制造技术,掌握风电回转支承的设计技术和额定动、静容量计算。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进行回转支承基础理论研究,组建了“马鞍山市风电支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在危机与低迷声音四浮的工程机械产业整体氛围下,丝毫看不出有任何踌躇写在统力人和他的掌舵人侯宁先生的脸上。分析目前国内回转支承的竞争格局,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类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一是与国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的企业以及外商独资的企业,因为其产品和技术生产设备先进,竞争力强,主要为外方或外资主机企业配套,这点侯宁先生在统力的官方网站上大范围的贴出了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与他们的配套整机企业,侯宁先生把对手作为目标以明志,以此不断提醒着自己与企业在技术竞争与市场竞争的路上要永不止步。同时,在第二类企业方面,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时间较长、拥有一定规模的国内企业,生产能力增加较快,品牌信誉度较高,显然目前在建第三家分公司的统力是属于该范畴之内的。

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底蕴,统力在2007年刚成立4年的节点实现了产量、销售收入跃入中国行业第三的位置。在2008年1月至10月,该公司产量、销售收入等均以40%以上速度增长,创出了新辉煌,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新“巨人”。在工程机械行业风向标开始下降的这些年来,统力仍以“一枝独秀”的姿态逆势增长,过去的一年,在工程机械行业普降30%以上的情况下,统力的生产经营保持增长。在2013年,统力瞄准了20%的增长率不断努力前行。

创新的果实

侯宁先生在今年年初曾经说过,自2010年起,统力便以技术为先导开疆辟土,更以新产品椭圆滚道回转支承为契机全面打开国内市场,模式创新,强势营销,让诸多主机厂家感叹道“不敢不用统力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并在过去的2012年,与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柳工、中联、山河智能等的合作愈加深入,主机配套销售增长12%。但纵观市场,形势变化、激烈竞争带给我们众多挑战,因而不能固守成规,“外抓市场”即要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继续思路创新,增强市场敏感性,摸索新办法、探索新路子,勇于否定过去,以变应变。

因为创新而收获的名利双收的果实。统力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年积淀,实现了其在回转支承领域的新的突破。成功验证了20年前的设想——有限元法,验证了椭圆滚道比圆弧滚道承载能力高的科学依据,并且成功实现承载能力提高30%,使用寿命增加一倍以上的突破。侯宁先生曾简单的介绍这项成果的重要意义:为什么一项发明专利会受如此关注?打个比方一看就知:如果一辆载重汽车所用的是圆弧滚道回转支承,载重量为5吨的话,那么,改用椭圆滚道回转支承,其载重量则可达6.5吨,即承载力可提高30%,且回转支承使用寿命增加一倍以上。推而广之,如果全国的回转支承均采用椭圆滚道生产技术,被称为工程机械的“腰”的回转支承将会瘦身变得“苗条”,则每年又可节约优质钢材10%约10万吨,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7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机械制造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67-02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1]。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制造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2]。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本科教学工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方法[3],探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原理及其规律。构建融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集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4],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传统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教育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概念陈旧,涉及面宽泛,含义模糊[5],可以覆盖学生毕业后一生中从事的工作,无法与我国日益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需要相对接。其结果是导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其目标也比较难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陈旧,工程能力训练不到位

目前机械工程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课程较少,专业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出现了有环节要求[6],但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手段滞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缺失

教学方法单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也并不高,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7]。在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深层次改革有一定难度,如产学研合作等。合作教育渠道、层次有待拓宽和提高。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课程体系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机械工程专业为研究试点,提出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素质创新型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优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微型计算机原理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公差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等为专业理论基础;以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为相关和拓宽知识,构成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资源

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实验、课程与设计的系统协调和有机统一,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1.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设立教案评估制度,并与教学考核相结合。2.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评估和奖励。3.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三)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新引进人才全部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学院组织新教师职工的听讲评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环节上,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方式上,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知识相互兼顾,同时体现现代科技中学科交叉的特点,特别注重机械工程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建立四段式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体系、参观实习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落实“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设计与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1.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一致,改革培养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做好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优化。

2.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从选题到具体指导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完善实验室设备,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创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承担专业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

(四)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全部大学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检查与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毕业设计字数、参考文献和图纸等进行量化处理,主要分为五类:1.理论研究型;2.工程设计型;3.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4.计算机软件型;5.综合型。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看,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得到了提高,工程意识和素养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毕业论文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部顺利通过院和小组答辩,成绩优秀率达到14%,获得校优秀毕业生标兵称号的8人,占常州大学总数的8.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制定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议教学效果机制,每学期将评议结果公开,向各个教师反馈评议意见。由专业教师负责成立课程评估小组对专业课程进行自我评估,采取“主讲教师负责、逐课评估、达标验收”的办法实施,采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手段对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与实施。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组织学生评教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师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注重同行评教和领导评教,强化教学督导。

三、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在1984年原江苏化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是常州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在长三角人才市场上就业形势一直处在前4位。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源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农业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大量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常州大学发展目标和本专业现状,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工程应用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在长三角地区和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对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基础上,形成了本专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优化课程、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方针,及时修订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从课程体系的学习方面衡量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在知识、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各级科技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考查学生能否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能否从市场研究、设计构思、生产制造中分析思考,以此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近几年来,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就业率为100%,这些数据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面向“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探索了一种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

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2]吕春芬,宋绪丁.工业4.0时代的特征与高校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刘玉梅,状军,王本亮.基于现代机械工程师技术应用能

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

坛,2014,(23).

[4]王亚良,梁利华,董晨晨等.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机械类

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5]田君,钟守炎,孙振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学

习产出”(OBE)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

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

[6]罗红旗.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分

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

[7]孔德军,胡爱萍,朱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

计教改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7-8).

第8篇

【摘 要】为了适应公路建设工程机械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目前公路建设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公路建设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Talking about how to do the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Qi Ming-feng

(Qinghai the second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Ltd Xining Qinghai 810003)

【Abstract】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machinery, roa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work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usiness problems, and on how to improve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roa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proposals.

【Key words】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agement

1. 前言

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一方面公路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高质量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的发展,给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着力调整和改组国有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就要求把设备作为其生产经营、创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资产。机械设备作为公路施工企业承包工程任务的主要物质基础和进行机械化施工的主要物质丰段,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好,组织好施工机械显得越来越重要。

2. 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大部分企业受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影响,其设备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市场经济模式的需要.很多单位难以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对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相应地企业所有的设备也不能为其创造最大的价值,潜力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2.1 新体制下旧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现代施工要求。 许多企业在完成转制后,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机械设备管理上重视甚少,或者说客观上只重视了机械设备管理中的“机械设备”这一硬件,而忽视了“管理”这一关键的组成部分。仅仅依靠原有的约定俗成习惯。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而言,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以至于公司和工程指挥部之间在机械管理上没有统一的调度安排,形成了机械设备管理的真空地带。

2.2 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只考虑使用,忽视机械效益。 企业各施工部门的机械管理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供需失调,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工程的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和统筹安排使用,因而机械设备难以全面和配套地投入到工程之中。由于公路建设阶段性强,往往工程忙时机械短缺,而在非施工时期,大量施工机械被闲置,造成资产积压浪费,投资效益低下。在非施工时期的期间内,项目部解散,又会出现设备管理、维修的真空。

2.3 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 主要原因“重使用、轻管理、轻保养”笼成性能下降,工程项目部往往从本项目经济利益考虑,为追求进度与效益,往往忽视设备的保养维修。机械专业技能和知识力量相对薄弱,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只注重路桥骨干的培养而忽视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专门的机械管理队伍。使该保养的不保养,该修理的得不到修理,该更新的无法更新,致使待修机械增多,有时为赶任务只能带病作业,其结果是项目完成了、设备也垮了,使得做下一个施工项目时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恢复设备,不仅影响施工进度,也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2.4 机械设备档案分散、混乱。就我区公路施工企业而言,设备档案管理基本上属于真空,或者还是在以往经济体制下,机械设备的档案走的还是材料账目,没有设立机械档案设备管理及制度。个别部门或基层甚至没有设备管理人员,或只是其他负责人兼职而已,从而造成设备无人管理或管理力量不足,使得有些设备损坏、丢失却无人问津,造成了资产的不明流失。

3. 对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效益型设备管理新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施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由于公路建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工作流动分散、生产单位繁杂,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经常互相调配,因流动作业而进行频繁的移,这就给管理和核算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想求得企业更大更强的发展,施工企业就必须认清形势,针对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依靠并参与设备要素市场,如设备维修市场、租赁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结合设备管理目标,制定评价设备经营指标体系,并逐步建立起效益型设备管理新体制。

3.2 以职能为导向,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结构。 企业应成立专门负责机械管理的机械管理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工程机械用表。监督指导项目部的机械管理工作。根据工期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采购、租赁,并优化配置以保证机械以最高效率来完成生产。项目部也应增设机械管理部,负责对本项目部的机械管理工作,同时抓好生产一线的机械管理,例如依据工程量合理安排机械,负责机手成绩考核,统计工作量等。配合公司管理处做好项目部工作,并注意机械各项常用数据的收集,为将来的机械配置和维修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第9篇

1、往往作为附属配套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且工程量零星,工作面分散,大多要等待主体工程结束后才可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进度控制;

2、它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的综合建造技术,它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都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总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具有园林意境园的绿色空间;

3、园林产品不仅追求功能价值,更讲究艺术性,其施工过程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在充分体会设计理念前提下,发挥其创造力,筑造最佳的景观境界,而不能仅仅是按图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二次设计;

4、园林绿化工程特别足绿化种植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必须遵照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选择最佳的施工时机。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反之完全违背自然规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得不偿失;

5、园林工程所用的材料,除了须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外,还要满足美观要求,如植物材料不仅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冠形、姿态还需具有观赏价值,才可作为工程材料使用;各种铺面材料除强度、规格符合规范要求外,色泽、纹理还应具有装饰、美观效果;

6、同林绿化工程作为一种室外工程,环境条件对其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连续阴雨、高温酷暑、严冬寒流等不利气候条件都会对其进度、质量、费用产生影响,具不可控性;

7、一般综合性的园林工程施工程序是,先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后绿化种植,养护管理。

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目前在园林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普遍推行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它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为了更好地提高监理质量,要针对园林景观工程的特殊性,在其质量控制上有其侧重点:

1、控制要素: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园林工程质量监控要着重这五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人的因素是影响园林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园林工程的实施,往往不能按图纸生搬硬套,而需要通过管理者、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因此监理工程师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专业工种的资格审查工作:其次,材料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而园林工程材料种类繁多,而且新材料层出不穷,更拥有植物这种活体材料,对材料的质量控制除遵循一般建设项目控制原则、方法外,还要注重材料具有艺术价值,如对苗木质量的控制,工程所用植物,除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孤植树尤应注意树型、姿态观赏性要强,列植树要高度、姿态较为均匀,监理工程师须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植物材料坚决不能使用:影响工程质量的“方法”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监理工程师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开始进行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针对工程实际。从不同专业出发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尤其要注意其中是否报包含反季节栽植措施、苗木养护计划措施等的审核;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工程,如假山、喷泉、园林建筑、广场铺装等还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后才可付诸实施:经在实施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审批过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再次,园林工程机械、机具是影响工程质量不可疏忽的因素,主要分为:园林土方工程机械、种植养护工程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几大类,作为监理工程师,应以园林施工机具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使用方法、操作技术作为控制要点;最后,环境是影响园林工程质量的客观因素,园林工程的建设发生在室外露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其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夏季高温暑热、冬季寒流、干旱、反季节施工等将对绿化种植工程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气象条件,预见不利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施工方案中就制定有效对策,避免不利情况发生时,措手不及。影响工程质量:又如不同的植物品种所适应的土壤ph值相差很大,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检测报告,要求施工单位针对性地换土或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特性统一起来,植株才能长势良好,提高绿化工程质量。2、园林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是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等,园林绿化工程讲究艺术性,而某些方面施工图纸不能完全表达,设计者可能只提供其设计意图,要达到的景观效果的文字表述,具体实施时,还需要通过施工技术人员在完全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设计,因此监理工程师需要深入下去,跟随设计思路,深刻领会设计精髓。同时帮助施工方制订施工预案,并取得业主、设计单位的认可,最终实现设计的理念与境界。如中国园林中广泛应用的假山、置石,体现了“体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一般设计图纸中只提供假山定位、大概体量、石材质地等信息,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方案指导施工,施工中把好艺术观,使其施工始终应贯彻设计意图,又要有所创新,而不只是照搬图纸,以取得最佳的环境艺术效果;类似工作在不规则自然种植、自然式水景、园路工程、雕塑装饰等施工中大量存在,均应列入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管内尚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独立完整的园林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标准,1999年建设部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各地区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园林工程质量标准,但其主要是绿化工程。少量涉及园林古建、假山叠石、园林养护工程,园林土建内容很少。在监理实践中通常参考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但参考执行到什么程度,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没有统一的规定,没有法规依据,不具权威性,不便于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尽快制定出够反映园林建设分散性、综合性、艺术性强等特点的工程质量标准,以提高园林建设工程质量,促进园林行业发展。

3、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应贯彻“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原则,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结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制定质量控制的实施细则,以预控为重点,对施工阶段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巡视、平行检验、旁站等控制手段及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三、结束语

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要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另外,在园林景观建设初具成效后还应加强园林景观的管理与维护。管理是个重要环节,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前功尽弃、劳民伤财的后果。必须要设专人常年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园林景观得到专业的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