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05:52:14
导语:在感恩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珍惜,对“珍惜”产生认知需要学生首先“被珍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感恩教育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采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采用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当学生学习退步或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舞学生。
2.灵活使用教材,拓展“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感恩教材。如在《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他感谢母亲,是因为母亲之前对他的严格教导、培养以及爱。这让学生明白了,教师、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爱;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事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使父亲陷入了困境,但他仍然强忍着悲痛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的强烈、父爱力量的巨大,催人泪下。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揣摩课文中的人物和人物心理,再阅读和分析课文,经过角色扮演,学生不难发现课文中包含的“母爱”“父爱”“师生情谊”,体会到“恩情”的真正含义,领悟到“感恩”的真谛。
3.巧妙布置作业,给学生表达“感恩”的空间
无论哪种教育,都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他们只是对感恩的领悟较少,疏于表达感恩的心。当学生领悟到感恩之后,笔者精心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如在布置作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发现一件值得你感动的事情,并从感恩的角度来写,鼓励学生发现、表达生活中的感恩情节,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和幸福。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作用
1.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以身作则,会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有所认知。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他们会更加珍惜学校的学习经历,尊重教师的劳动。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感恩教育后,课堂纪律明显有所改善,不交作业、顶撞教师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拓展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
感恩教育除了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使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变化。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更懂事了”。而笔者也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友善。在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感恩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浪漫,是救人于水火而不留姓名的英勇;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是社会温暖之所在,是人性本善的表现。因此,感恩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本能,这种本能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关键词:生物教学;感恩教育;渗透方法
当今世界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当今社会关于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宣传太少了,尊重生命是人性的基础。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化解社会矛盾的热潮中,中学生物教学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感恩教育,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当前的生物教学中,对感恩教育方面的渗透,仍普遍做得不够。针对这一现状,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教材内容,培养感恩意识
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紧扣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中有关教学内容,使生物学知识与感恩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明确教材各章节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既获得了生物学知识,又懂得感恩和珍爱生命的道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1.讲述课本知识,树立学生感恩意识。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中有许多关于人的生理结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能将这些知识与父母、学生、自然、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例如,在“人的生殖”这一节中,我首先用“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来描述孕育一个生命的不易,然后再讲述怀孕、生产的过程的艰辛、不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形成感谢父母、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再如,在讲“青春期”一节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爱护身体,加强锻炼,为自己一生有个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我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健康的身体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珍惜,是感恩的一种形式。2.介绍生物现象,使学生懂得感恩。在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在自然界中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现象,说明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有一句话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就是告诉我们吃的、穿的来自自然,来自他人,来自父母,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感恩意识
在学生牢牢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去实践。例如,我在讲“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节时,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合理营养”,再问“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为父母或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要完成好这个作业必须对父母或长辈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这就促成了学生与父母长辈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父母长辈,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再如,在讲“输血与血型”一节时,在学生掌握了血型和输血的相关知识后,我讲述了一位澳大利亚现年74岁的老人哈里森在献血长达56年的时间里挽救了200多万名婴儿的生命的故事,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懂得感恩,树立无偿献血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观念。
三、丰富课外活动,与现实联系,强化感恩意识
组织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能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1.举办感恩教育讲座是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可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重要。如学校举办的感恩形象大使丘礼飞的“感恩让我飞得更高”的报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意识到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2.利用特定节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等都是与感恩教育有密切关系的节日,也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关键时间,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墙报,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摄影、小论文、小报比赛等,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意义,时常怀有感恩之心,使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1.领悟父母之恩
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感恩之心。中职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素材,教育学生懂得要有感恩之心。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懂得“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的道理,感知比天大比地大的父母恩情,从而懂得要孝敬父母。
2.领悟祖国之恩
从教材中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感知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锦绣河山滋养我们的精神情怀,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更要从优秀中华儿女为国献身的精神感知祖国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树立学生要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思想。时刻准备为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领悟社会之恩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所以培养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教育他们要有爱心,主动关心他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使学生懂得用感恩的心创造美好生活。
二、利用课外资源,深化感恩
1.课外活动,体验感恩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活动,领略大自然之美和神奇之处;参观名胜古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尊严的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这些实践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深化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和社会。
2.走进生活,践行感恩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真正理解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洗礼,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三、结语
1.积极响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感恩教育就是在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下,根据自身情感的需要,在受助和报恩的双向过程中不断体验和回味,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2.有助于加强受助贫困生的道德认知和责任意识
自从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后,经济形势大转变,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个人存在价值观念浓厚,对于“返哺之恩”、“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认识严重缺乏。同时,现在大学生的责任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作怪,我校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紧紧围绕着航空修理,必须拥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仰。感恩教育是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并强调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教会学生对自己、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全人类负责,不断地由外向内渗透,从而达到德育目的。
3.有助于树立贫困生乐于奉献、回报社会的观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在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下,依靠“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完成学业,但是,他们之中却出现了负面情绪和影响,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感恩教育在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树立乐于奉献、回报社会观念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因此,感恩教育在高职德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高职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保障
(一)内部师生组织机构保障
德育是教育者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积极影响,感恩教育是德育中的一部分。我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形成了一支高质量团队,它包括了学校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教师、专职辅导员。这个团队是提高感恩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定会大大增强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感恩教育的实施,要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宗旨,以道德、责任为源泉,将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部门汇聚在感恩教育这一契合点上,建立健全完整的学生工作网络体系,形成一个学校重视、组织严谨、层级分明、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我校还创新性地设置了一些温馨的组织:共青团学生之家、心理成长辅导室、义务图书馆员团队和航队等,学生还自发组织了纪律监督委员,以便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这都为我校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体。
(二)外部环境保障
随着社会对贫困生的普遍重视,国家资助政策的出台,各种慈善机构的建立,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加之全国积极进取的势头,这些都为实施感恩教育创造出有利的外部环境。我校感恩教育工作者在工作激情中不断落实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他们满怀爱心和责任,对贫困生全心付出,是一支奋发向上、激情满满的工作队伍。另外,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见到老师问声好、做文明有礼航院人”入手,构建以感恩为主题和内涵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感恩教育的预期目标。最后,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三、感恩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培养感恩意识,巧用各种节日与课外活动
学院应该积极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雷锋日等特殊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让学生能够知恩、识恩,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二)抓住专业实训,稳固感恩教育
专业实践是高职学生提高工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校的专业实训环节更是紧紧联系中国军事航空修理服务的实际,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让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明白每一个实训机会、实训器材的来之不易,他们如何去感恩,如何对工作负责任,如何尊重人的生命等。通过让学生观看、学习航空维修史中的纪录片或者灾难片,认识到本校的专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责任重大,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注重细节,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对祖国、社会和人民报恩。
(三)深入社会实践活动,展现感恩行动
社会实践法即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则是德育的基础。在问卷调查中,许多同学都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通过这些实际的行动来诠释感恩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活动中提升感恩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可以形成感恩教育的有效平台,不仅可以锻炼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展现他们感恩、报恩的一面。
我们的课前感恩词设计全面简单,易于诵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祖国的繁荣安定,感谢学友的关心帮助,感谢所有众生的付出”。上述感恩词涵盖了方方面面。实施时间为2011-2013年,对象为泸州医学院2010-2012级临床医学院本科护理、法学等专业共计33个班1000余人。每次组织胚胎学(含理论与实验课)、人体发生发育学(理论课)上课伊始,PPT课件首页显示上述课前感恩词,全体同学与老师肃立,闭目沉思,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齐声诵读课前感恩词。多次诵读后,要求学生撰写关于课前感恩词诵读的反馈文章,包括赞成、反对、建议及其原因,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46.81%的学生对课前感恩词诵读持赞成态度,47.52%的学生持十分赞同态度,3.55%的学生持中立态度,3.55%的学生持反对态度。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道德、良知紧紧融合在一起。医学生尤其应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职业的道德主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3]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4]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这一现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感恩教育不能大而空,感恩教育应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恩教育不能孤立,应与其他方面有机融合;此外,感恩教育方法、手段应具体、简单,学生易接受,可操作性强,同时应便于长期实施。经过三年践行,课前感恩词诵读活动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大家讨论热烈,反馈表明大部分学生持赞同态度,少数学生持中立或反对的立场,分析讨论如下:
(一)赞同课前感恩词诵读
这个世界有为我们默默付出、养育我们的父母,有细心教导、关心我们的师长,还有这个供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国家繁荣富强下的舒适的环境,有关心帮助我们的同学朋友,以及为了医学事业,为了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动物朋友们和尊敬的前辈们,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实用的临床技能。因此在我们学习和动手之前诵读、默念朴实动人的感恩词是对他们的敬仰与感恩,意义深远,值得推广。学生赞成的原因归纳如下:
1.警醒作用。课前感恩词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句,但是可以冲击学子的心灵,可激发学子对生命的思考。在学校呆久了,整天面对书本会让学子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渐渐变得麻木、浮躁、空虚,渐渐忘却了本真的东西。诵读感恩词可让学子的内心变得宁静安详,激发其细细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珍惜,可以时刻提醒学子要感恩。古语有云: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此话意在人要不断通过学习来警醒自己,以降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此功课不可一日偏废,须时时提醒,须持之以恒。今时与古时相比,人们面对的诱惑更多,精神污染源更多、更杂,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人们往往日渐沉沦而不自知,一些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感恩等渐渐沦丧,许多学子更是迷茫于繁忙学业之中,不知停歇脚步来思考做人的道理。不会做人则不会做事,不会学习,更不知如何警醒自我。当代大学生所欠缺的不是没有感恩之心,而是在这种相对比较安逸、浮躁的大环境里,学子们容易忽略太多重要的东西,偶尔脑海里亦会闪现像“感恩”这样最纯朴、本真的字眼,但很容易以其他事情重要为借口而将其抛之脑后,于是当想法过了的时候,感恩也便罢了。课前感恩词诵读这样的方式,正好对学子内心忽略的情感起到一定的唤醒作用。课前感恩词诵读可起一定的警醒作用,警醒学子处于何种境地,为何能在这里学习,为什么而学,如何学等。每念一次都在警示学子要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具体表现在:诵读感恩词让学生意识到,学生能够在窗明几净的学校生活学习,不是理所当然的,是有诸多人、事、物的默默付出,许多学子真切地表达了对父母、师长、祖国、同学、朋友和其他一切付出的众生的感激之情。有些学子表示这是生平第一次念感恩词,而且是以这种集体的方式,十分震撼。比如,有的学子写道:每当念及感恩词都会想起在外地打工的辛劳的父母,在外拼搏奋斗的姐姐,想起苦口婆心的师长,那些感人的画面一幕幕再现眼前,使心灵得到感化,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源泉,此之谓感恩。有了感恩之心行,报恩与施恩则来得理所当然,报恩、施恩是感恩的延续与结果。通过诵读,许多学生生起报恩、施恩之心,具体表现在诵读感恩词后,许多学子表示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要努力学习,不虚度光阴,不辜负父母的血汗钱,要学有所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提醒自己随时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有同学写道:以前在街上看到乞丐从不给钱,念了感恩词后,有一次走在街上,生平第一次给了乞丐钱,不管乞丐是真的穷或是一个骗子,我只管做我认为好的事就对了。这其实是一种施恩不图报的行为。感恩之心人人有之,很多学子感恩心之所以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感恩之心被自私自利等习气蒙蔽了。好比厨房的灯被污渍长期污染,尽管有灯光,但是因为污渍,外面几乎看不见灯光的明亮。课前感恩词诵读犹如擦拭人性灯泡上的污渍,让感恩之光照射出来,要时时勤擦拭,要持之以恒。
2.振奋作用。百人高声齐诵课前感恩词,可谓壮观,可以提神,振奋精神,使上课更有精力。有的学子认为每次的诵读可让自己连续几天沐浴在感恩气氛之中。在感恩的同时,诵读感恩词会让学子感受到自身的富有,因为周围的人都在以各种各样方式帮助我们,我们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有机体的一分子,这增添了学子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强化了学子对各种付出的人、事、物的感恩,让学子心胸更加广阔。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些这种形式,时刻让学子心灵得到振奋与洗礼。
3.提高学习效率。感恩词诵读可看做是上课的标志,有学子认为这是一种特殊而有意义的开课方式,可让瞌睡、玩耍等尚未进入学习状态的学子很快把心思收回来,让人抛除杂念,集中注意力,而在听课过程中,将感恩之心迁移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可鞭策学子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对本学科重视程度,提高听课质量,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
(二)反对课前感恩词诵读
部分学子认为课前感恩词诵读设计比较孤立,突兀感很强;课前感恩词诵读过于表面化,无法激起学生共鸣,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什么;诵读形式过于单一,多次诵读则流于形式,久了则会厌烦,感恩教育效果甚微。
(三)对课前感恩词诵读的建议
在课前感恩词诵读的实践中,学子们对诵读内容与形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原初设计的感恩词只有五句。有学子提出:感恩了那么多人和物,为什么不感恩自己呢?如果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坚强,不用大脑去思考人生,不制订计划,不用双手、双脚去实现目标,即使有再好的外在条件,也不会有所成就。该建议得到了采纳,我们在最后加上一句“感谢自我的不懈努力”,效果很好。
2.原诵读方式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对此有些学生提出了建议,可让学生领读,一来可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二来可锻炼部分学生的胆识。此建议亦被采纳,在后期诵读时,我们设计了各种诵读方式,如单个学生上台领读,若干学生同时上台领读,小班领读,男女生交替诵读等。另外,感恩词诵读时间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放在课中或课后。
3.为了减少突兀感,在每次课前还设计了放映感恩短篇视频的环节。
4.许多学生有感而发,建议这种形式应继续进行下去,应永远存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有的学生强烈建议此方式应在其他课程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生的认可让我们对在专业课堂践行感恩教育有了更加坚强的信念、更大的动力与更强的使命感。
(四)课前感恩词诵读的体会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是其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客观原因。独立学院是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由于面向社会经济市场,还需自筹经费,考虑收支,就让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包含了一种类似于买卖的经济关系。部分独立院校为追求利润所采取的行为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学校和老师给子的资源和奉献不懂得感恩。而且独立学院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明显滞后,尤其是两课教学,老师大多都是照本宣科,不能触动学生的情感。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鲜明特点是其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观原因。
1.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高消费现象严重。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为本科三批录取生,从家庭状况看,城里的学生,父母大多有稳定且较高的收入;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部分为家中有企业或做生意收入较高者。所以,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过分追求高物质的享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不顾及父母的钱来得是不是容易,对父母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
2.人情观念淡薄,功利性更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为90后独生子女,在家是当惯了“公主”“王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更不愿意为别人付出,人情观念淡薄。同时,他们出生及生长在一个经济急速发展,功利性也更加强。
3.父母娇生惯养,感恩意识淡薄。独立学院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现象严重,并且部分学生父母忙于事业,对子女的爱就是不断的物质满足。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我就经常遇到家长对老师要求改善宿舍环境,要求老师开假条让学生出去旅游等毫无原则的溺爱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懂得对他人感恩。
二、如何在独立学院《思修》课中渗透感恩教育
(一)教师是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主导因素。教师是上好《思修》课,做好感恩教育的主导因素。在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首先教师就应该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较为活跃、叛逆的特点,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一言一行从内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心服口服。
(二)《思修》课堂是渗透感恩教育的一大平台。
1.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修》课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着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被动为主动等优点。大多独立学院学风有待加强,通过案例教学法,整个课堂处在感恩的温情氛围里,学生听起来亲切而又感动,让学生在听课中提高了感恩意识。
2.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起来。《思修》课之所以教学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经调查,在独立学院《思修》课的到课率普遍只有70%左右,为了在《思修》课中有效的渗透感恩教育,教师就需要运用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从听到看等多方位传送,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3.学生参与互动让课堂活跃起来。在独立学院,《思修》课往往是大班授课,老师一般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采取课堂互动参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情形则大有不同。辩论、探讨、分享、角色扮演,在友好交谈、真诚沟通的氛围中,针对独立学院学生高消费、人情观念淡薄等特点,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采取综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达到最终课程目标。《思修》课因为内容涵盖大量理论知识,独立学院学生因为平时到课率差,期末采取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因此《思修课》理论考试可以通过50%的试卷成绩和另外50%平时表现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利于学生感恩观念和行为的养成,达到了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
三、《思修》课外延伸是渗透感恩教育的补充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四、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探索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二、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三、总结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父母。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且具有人文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百善孝为先”,然而,当前有许多初中生因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面对父母,感恩意识淡薄。为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到感恩社会,在感恩中修身立德,完善自我。
初中语文课本蕴涵着丰富的感恩父母教育素材,语文教学过程又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孩子们心中精心浇灌起“感恩父母的花朵”。下面谈一谈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父母教育的几点粗浅认识。
语文教材中具有感恩父母教育内涵的课文很多。这些文段句子优美,饱含深情,非常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体验父母对子女的恩情,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背影》中有一段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从这些神态和动作中,不难看出父亲买橘子是多么地辛苦。再看父亲对儿子的四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整个过程中,虽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每一句都道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和无限牵挂,父亲那一颗温柔、体贴的心好像跳出了胸外。
课文中还有直接抒发感恩之情的句子,如《荷叶 母亲》的结尾部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些语段非常精彩,或记叙了父母的辛劳,或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眷眷之情。教师让学生作为重点,反复地朗读、品味,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和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再顺势引导,面对这样的父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呢?从而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起他们的感恩意识。
口语交际能展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也能使情感产生共鸣。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如学完《背影》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从父母为自己做的哪些平凡小事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面对这些平凡却厚重的爱,该如何回报父母?假设父母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证明我们已经长大,让他们放心,我们怎样做。教师不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还鼓励他们敢于把自己对父母的爱当着父母的面说出来,并把实际报恩行动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这看似只是一个“说”的过程,但在“说”的过程却伴随着思考。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浓浓的亲情,感受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强化了对感恩的理解,从而为今后报恩父母打下思想基础。
结合课文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习作训练,也有助于感恩父母意识的培养与深化。的文章《我的母亲》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学到这段,教师布置了这样的练习:“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父母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又如学习《傅雷家书》后,教师让学生也给父母写一封信,让学生通过文字抒发他们心中平时不易说出口的对父母的爱和感动。学生的回忆、深思,在这次练笔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对父母感恩之情又得到加深。
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到行为中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布置很多活动课任务,如:回家和父母交流,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及生活爱好;周末回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刷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家务;另外结合“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假日,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做一顿饭等,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真正做并且要写在日记中。为了解真实情况,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话通知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把学生在家劳动表现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反馈给学校。
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不仅融洽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了珍惜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还能促使他们在校好好学习
;使感恩父母教育活动发挥出更多的教学作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学科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一切育人教育都会“随风潜入夜”,学生的灵魂无论是在 “有声”,还是“无声”当中都会滋润起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