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7:49:25
导语:在语文教育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育的灵魂和当前语文教育的观念中最致命的欠缺都是创新。语文教育观念,是对语文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看法,扎根于人们的头脑,形成思维定向和心理定势,控制着语文教育行为。众所周知,高科技发展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以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因为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不是能轻易根除的,而树立新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使教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否则难以纠正长期形成的语文教育的盲目性与片面性。
2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常听到语文教师这样说:“当年我们只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上课,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既可以上图书阅览课,也可以在微机室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的语文素质却不尽人意。”不少人这样埋怨学生:“当初我们用很多时间读文学名著,现在人们课余都懒得读书,沉浸在网络游戏中。”语文教与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为此,应对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有所认识:
自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适龄儿童都可以就近免费入学,导致受教育人数猛增,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可避免地负面影响。
物质生活极度贫困时,老百姓家的孩子大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资格,只有家境较好且比较聪明的孩子才能接受学校教育,这样的受教育群体素质相对高得多。面对高素质的教育对象谈语文教学,当然显得轻松;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能上学了,这时,受教育者的智商和家教修养客观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在此基础上谈语文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语言学习尤其是母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是其他学科教学无法相比的。
学习科目增加了,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从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不可能再和过去一样专一投入了。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科学和语文科学发展迅猛,一些新发现、新成果为基础教育增添了不少门类,充实了许多教学内容,以现在为例,仅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就有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等十余个门类学科;人的能力是一个常数,传授知识的门类增加了,某一方面钻研的程度必然受到影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读四书五经了。而且科技的发展十分需要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地接受科普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让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学全每一门学科知识,又要精通每一门学科知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途径
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中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教学形式看: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的场所,时间和教学形式不再受传统授课的束缚,师资也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渠道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看: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从教学效果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在课堂上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知识,体会文本情感。
如教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片断,以此为本课的切入点,配上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老师极富激情地解说以及精美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然后为学生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加深学生对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国的印象,进而油然而生豪迈情怀,利于诗歌的学习。此时让学生聆听虹云老师朗诵《长江之歌》,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为学生领悟诗歌内容打下基础。在学习之余,我又让学生欣赏有关长江的一些诗句,描写长江的成语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语言的伟大魅力。最后,我让学生欣赏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歌曲《长江之歌》。这首歌旋律激越,会将学生情绪带入,引出学生的激情,这时可以适时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为他们澎湃的情感开拓一个突破口,从而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氛围。
4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凡是有害的,必须否定、抛弃,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现代语文教学观念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更新、完善,以符合时展的需求。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语文
在全国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其实,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之式呢?究其根源,标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1.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把“齐心协力”判错的那个小学语文老师大概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吧?我真为他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感到悲哀。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了语法,语文更注重的是语感、感觉,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就没有感觉可言,整个教学自然是死气沉沉。语文不是数学、物理,不能用唯理性思维模式。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标准,应该多渠道,多思维,多方向的,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那所坚持和强调的真正的工具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2.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
3.“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掌握工具要与实践结合。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1)对工具性的强调要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的基本规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时,也要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对工具性的强调不能是笼统的,一概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不同年级的要求不同,不同教学单元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期,是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工具性”的比重要适当加大。在掌握工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贯彻“人文性。”
(2)工具性要与人文性相结合、相渗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语文;教育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汉语言文学本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者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从属于高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内在修养,而一般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两者教学的重点虽然具有差异性,但都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对接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职语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开发的思想理念将汉语言文学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在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方面的对接措施。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它更偏重对学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教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以两者的共同点为突破口,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优势是议论文、科普文等实用性文体不能比拟的,教师要发扬汉语言教育的优势,将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关注对学生人文关怀。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陶冶学生情操,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情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的目的,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优化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汉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上有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提高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对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开设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整合起来,综合发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其读写说三方面技能的培养,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调研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用性。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为媒介,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组织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赏析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感受文学魅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视听读写能力,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
(四)以情感体验为媒介
高职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封闭性,显示了一定的开放性,汉语言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重视这种情感体验的作用,鼓励学生将自身带入到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去,从而打破自身生活经历的限制,突破时间和空间,体会到更广阔的思想境界,以情感体验作为媒介,学生可以从人物表现、故事情节中领会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脉络,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文章表达出的精神面貌,实现汉语言文学和高职语文教育的对接。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语文;教育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汉语言文学本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者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从属于高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内在修养,而一般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两者教学的重点虽然具有差异性,但都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对接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职语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开发的思想理念将汉语言文学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在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方面的对接措施。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它更偏重对学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教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以两者的共同点为突破口,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优势是议论文、科普文等实用性文体不能比拟的,教师要发扬汉语言教育的优势,将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关注对学生人文关怀。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陶冶学生情操,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情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的目的,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优化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汉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上有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提高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对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开设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整合起来,综合发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其读写说三方面技能的培养,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调研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用性。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为媒介,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组织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赏析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感受文学魅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视听读写能力,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
延续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制肘了大学语文的发展
我们不妨以某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学校将教材分为古代诗歌鉴赏、现当代诗歌鉴赏、古代散文小说鉴赏、现代小说鉴赏四个模块,选择重点篇目讲授。目的是以点代面、举一反三。学时安排分别为:古代诗歌鉴赏模块24学时;古代散文、小说鉴赏模块8学时;现当代诗歌鉴赏模块8学时;现代小说鉴赏模块8学时,共48学时。这样的鉴赏性学习,只能是老师讲作品,讲得好,学生听听,纯属娱乐;讲得不好,学生自顾自地开小差干私活。讲完以后,老师让学生或讨论或分析或回答或写作,不管哪种练习方式,学生都非常容易敷衍了事、蒙混过关。而大学语文则在“一本教材,一个学期,一次期末总成绩”之后,完成教学任务,光荣结课。这样老套的教学方式不仅被学生排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认为怎么到了大学还是在跟我“填灌”这类诗词歌赋,如今还抛开了统考这一紧箍咒,学生能够自觉扩大阅读视野和学习兴趣,作品是好作品,但如果教学方式不做大改动,这个课程就比中学语文更无力。既没有时间上的持久,也没有意识上的启迪,让大学语文的境地变得十分尴尬,不知不觉就成了中学语文“填鸭灌药”式的延续。如此可见,大学语文面临的直观问题就是,第一,高校中的乏味无力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应该取消;第二,如何提高大学生们不容乐观的语文水平;第三,是否继续让为数不多的大学语文课以老套的教学方式继续延续。不少学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有所承担。”的确,当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时,我们既不能延用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也不能在明知道大学生有提高语文水平的需要时停止语文教学,因为在中国学生从小填鸭式的教育套路下,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他们习惯了被灌输,一旦大学里停止了语文教育,他们就停止了语文学习,甚至认为,语文学到中学,就够用了。但实际上,当学生们语文能力停留在中学阶段,几年大学下来,那些从不主动动笔写作的学生已经不能简洁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因此,对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是不可停止的,教师的教学引导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
尝试用“大语文“的教学观念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高校中,专业知识理论很重要,但是人文传统,具体到母语的学习也不可以忽略的,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到的“大语文观”跟大学之“大”,不谋而合,有且只有大学语文的教学可以克服高考应试的填鸭教育,洒脱地对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观念。什么是大语文观?大,就是兼容并包,就是不拘一格,就是和而不同。正如大学语文观中所提倡的,大资源、大教学和大评价。如此,就不是一本教材、一个学期、一场笔试的大学语文了,“大资源”包含了大课堂、大教材、大课程、大方向;“大教学”包含了大教育、大能力、大学习、大文化;“大评价”包含了大考试、大题目、大作业、大答案。若是以如此的“大语文”教育观来面对高考,估计没有哪所中学能有这个精力,不针对书山题海的应试备考,以学生自身语文硬实力硬积累去面对考卷想得到一个好分数,恐怕有点不现实,这是中学语文教育之痛,但大学不同,大语文观的职能,是可以在大学里得到实现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一直都被定得很高远,比如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表达、阅读、理解、鉴赏、书写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审美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充实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等。试问大学语文作为课时只有一个学期的公共课能起到这么多作用吗?语文教学永远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改变学生也不能靠灌进去的知识量,要靠改变他们的观念与态度。所谓大,都是从点滴小事积累而来,不论是大学语文还是大语文观,既然要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就不能盲目从大处来看,把目标定得高远飘忽。试想,那些上了大学却没有像样的语文水平的学生,应该都是中小学时语文基础不好或者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好的,那么大学语文是否应当提倡一种语文学习的回归。就像2010年9月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曾被自己的大学同学评价:“在华中师范大学上学时,每节课他都坐在第一排,老师讲的每一个字,他都认真记下,态度就像个小学生。”如果用小学生的态度去学“大语文”,相信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中能造就一份单纯和虔诚。这也许才是让语文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大学语文可以尝试抛开应试语文的单选、阅读、古文翻译等考核模式,把握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大方向,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深入训练,把语文教学门类细化,每学期以公共课的形式向全校每个专业的学生开设12~16课时的语文类课程,每周2节课,6~8周结课,按书法、普通话、演讲、写作这样的小门类分四个学期开设。选好适当的教材,结合各种实践学习,变换考核形式,利用小课堂,短课时,培养好习惯、大观念,让语文教育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渗入其中,培养终身语文学习观,让每一个学生对母语文字保持一种虔诚感,不会对自己惨淡的书法无动于衷,不会随手写一句话就面无愧色地当做申请书交给老师。能在有需求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找准正确的学习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我们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目———“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大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中小学语文的积欠不可能在一两个学期几十节课中全补起来,教育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补,使他们有较浓厚的兴趣去自觉补,培养他们的“大语文观”,在生活学习中,能主动去留意语言文字小细节,让语文学习伴随学生终身发展。
作者:刘婕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关键词】语文教学 真实性 个性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96—01
我国倡导的教育方式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培养。其教育目的可归结于培养人与发展人。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呆板的,而应该是高素质、充满个性的综合性人才。现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提高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难题,时代呼唤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体系的改革,尤其是改变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法。此外,教学内容,方式的真实性时刻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接受的程度,因此,提倡具有个性化与真实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途径,更是时代对改进教学方式的新要求。
1、缺乏个性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的矛盾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包括兴趣,性格、气质、爱好等。学生的个性是每个学生区别于其他个体的重要表现之一,时尚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能力,如知识迁移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学生学习某一教学任务时,使学生对该学习任务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兴趣、动机。譬如写作文,有些学生把作文作为表现自己写作能力的机会,并渴望能写的更好些;有些学生把它作为一种义务即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是为了应付老师,还有些学生把写作当作负担,害怕写作。并且由于学生所处生活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生活情趣不同,后天个性发展进程也不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实施教学个性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但是,纵观我国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大行其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整齐划一,还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忽视了针对学生个性的。长期如此,势必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对学生个人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只有教师选择适当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成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的。
2、实现真实性与个性化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融合
2.1 融入学生个性特点的人本语文教育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人的生长与发展是与全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的声张发展过程中,教育现象无处不在。学校教育在人的生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从而造成受教育对象在其行为、心理、学识方面上的变化。语文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时不在伴随着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语文教育目的是要让学生进入一个最典范、最优美、充满营养、并且使之高度吸收的语言文化环境中,让学生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沉浸浓郁,给自己内心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有追求、有活力、有韧性。
2.2 结合学生特色优势的整体化语文教育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在我国乃至亚洲的语言地位不言而喻。同时,汉语言文学与世界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学相比也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汉语具有特别的灵性,其文字笔划极具创造性与想象空间;其次,汉语的语法与内容是相互交融的,并且极富抒情性。汉语是非分析性的,从其特有的词组系统,尤其是大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中可以看出它的凝练、精警,寄意遥深,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人与丰富的宇宙万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语文教育是在自然与人性的交融中衍生出来的,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将个体人的特点与整体性的世界相融合。具体而言,语文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其真谛在于健康地哺育生命的精神纽带,让人从精神层面体验感悟世界的美好与人生的意义。
2.3 注重学生个性的生活化语文教育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教育要求。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联系学生的限耳鼻舌身意,联系学生的喜怒哀乐,乃至联系学生灵魂深处的密室,同时注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将语文教育根植于其中,这样的联系,不仅能叩响学生的心扉,而且能使学生学到活的语文,养成活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贯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1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在传授语文知识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那么,笔者该如何对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进行讨论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由于转变教育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儿童发展过程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素质教育”。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教学思维,明确教师只是知识上的引导者,而知识的转化过程要通过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中放下师道尊严,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保持一颗“童稚”的心,与学生拉近距离,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歌谣、故事和对话表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提升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提升语文素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语言情境和交流环境,例如:对于教材中问候、打电话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创设语文情境。部分课文如果有故事情节,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参与,除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外,还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可以从雪花飘飘的场景描述导入课程,通过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课文的教学埋下伏笔。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询问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由于小学生通常对于小动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会对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存在疑问,采用设问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还可安排学生分不同动物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选手进行鼓励,影响其他同学受到他们的感染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学习。通过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提升语文素质。
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跃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意义,感受生活,内化从阅读中汲取到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也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升华。(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去除功利性的思想,而注重知识的积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并将其内化,不注重阅读量的多少,而注重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并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3)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心智。将阅读的中心放在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上,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讲究一定的阅读方法,更关注学生能力和心智的培养。特别是要教会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心智,对阅读有所感悟,培养学生领悟式的阅读。
四、坚持整体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的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施教,恰当地运用教材,讲求教学艺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中,就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要真正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就丝毫不能忽视语文活动课。学科课和活动课相结合既发展了学生的智育,其德育、审美、品质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真正做到了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发潜能,发展健全的个性。
总结: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通过创设情景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提升语文素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思维,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应通过挖掘课文背后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强化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古代的语文教育一直在追求个人品行的完善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论是“内省”还是“外铄”,其主导流派都有着共同的主题。即为统治者服务,承传思想文化。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是“重道(轻德)”,“重文(轻语)”,“重教(轻学)”。在现在看来是有其局限性的。 尤其是“五四”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质疑、批判甚至是疏离的态度尽管在当时急于变革求新的背景下可能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今天,中国国力日渐强盛、自信心逐渐树立的时代趋势下,自觉有纠偏矫正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以平和从容的态度,通过借鉴对比,从古代文化传统中汲取经验,取其适用于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华,对语文教学肯定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仅从“师生关系”这一命题的角度作分析综述,探究其师生关系方面对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的部分,即现代元素。
一、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分析综述
按照教育史的分期作一综述。
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大致从虞舜时代开始就有了学校的设立。“国老”、“庶老”等部落的长者就成为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庠”、“序”就是供他们教育学生的场所。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经验传递。
奴隶社会时期
(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周朝的学校比起前代更加完备了。教师多是一些官员,而学生则是奴隶主们的后代。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么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更多地被染上浓厚的阶级色彩。
(二)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给教育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涌现了孔丘、老聃、墨翟、孟轲、庄周、荀况等教育家和标志性理论专著《学记》。
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可以从诸家教育思想中略见一斑。
1.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已有了雏形。强调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和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现在看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材施教”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扬长救短,有针对性地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当仁不让”体现了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以及应有的博怀。
2. 墨子的“虽不扣必鸣者也”表现了积极主动的教育思想和师生观。
3. 孟子以“深造独得”为基本追求,师生关系中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见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
4. 荀况开创了以“外铄”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尊师则国兴,贱师则国衰。师生之间是“师云亦云”,不得背叛。对老师的要求也因其地位的尊贵而变得更高。
5. 道家倡导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醒人们须注意教育的负作用,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
6.《学记》是对这一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总结。它强调教师的启发诱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封建社会时期
(一)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又退后到了单向传授。守师法,重依据的风气在当时是受到尊重的。对教师讲解的重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的需要,但对现代语文教育无疑是有其局限性的。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政治的动乱和分裂,官学呈现衰落的趋势,家学盛行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这种家人之父子传授在语文教育中更为普遍。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的叠加使教学更容易实施,但具体的教学关系却因为个体处理的不同而很难把握其规律性和整体特征。
(三)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制度相结合的隋唐教育。
科举考试的产生和确立促进了社会民众读书进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教育的下移。但科举取士的功利性,教育内容、人才标准的单一化也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师生关系的状况可以从韩愈的《师说》中有所了解。不以师传为荣反以求师为耻。尊师重道的传统在这里有了一个断点。但韩愈对于教师的全面阐述对后代有积极的影响。“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亦师亦友,视徒如己的理想师生关系承前启后,给后代一个效仿的范例。
(四)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1. 私塾
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是针对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教师多由落第秀才、举人充任,大多生活贫困而责任重大。存在注入式教育和体罚现象。但教师也会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 书院
书院有点类似现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生院,兼有读书讲学与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师生质疑问难、学生因材而习、师生共同研究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已经可以看到。这也跟书院重品学而轻功名,远离科举的影响和制约的特性有关。
3. 著名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
胡瑗讲经,“每有要义,恳之为诸生言其所以制己而后制乎人者”。教师应是学生的典范。另外,他还倡导快乐教学,重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传授知识的效果。
张载主张“教须绝四”,教师教学不要臆测(毋意)、不要武断(毋必)、不要固执(毋固)、不要主观(毋我)。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朱熹是宋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教育观点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其所起的保守作用使理学逐渐走向僵化和没落。`但是朱熹反对科举制约下的学校引导人逐利而去义,并继承“外铄说”的教育观,强调求知和力行,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师生共同追求一个理想。
王守仁的心学教育思想继承孟珂的“内发说”,提出“致良知”与朱熹的观点相抗衡。他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强调教育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天性。以达到“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效果,与“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恶劣的师生关系所能达到的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这与近现代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沟通。在我们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思想转变中是否可以借鉴一番呢?
(五)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批判教育的专制,讲究实用对语文教育有很大影响,但师生关系的特征未能有创新意义的突破。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
纵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周以后历代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的理论总结几乎都是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和沿袭。
其二,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类型有以下描述——强调师道尊严的专制型、尊重儿童身心特点的民主型;授业承传的单向传递型、教学相长的交互型;父子宗亲型、官教合一型;亲密型、冷漠型等等。可能这样的概括不一定准确和全面,但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确实是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基本都有可以找到参照的模型。
其三,古代语文教育以德为先,以文为主的传统使老师拥有双重角色——经师和人师合一,教师自身的严格要求和社会对他的高期望使得尊师重教形成一种影响至今的传统。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会有精神和信仰的承续。这一点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理想追求。
其四,师生之间除了学术思想的传承,还有政治地位的相互依附。生荣师贵,师显徒高,这一方面的影响至今不绝,需要辩证理智地去看,当然这一点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看出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一些积极的师生关系类型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被实践了。这可以为我们建设积极的现代师生关系提供借鉴和范本。这也是我们了解和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意义所在。
三、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学,这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它是人与人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任何教育,只要它一开始,它就必然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而这一关系肯定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只有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固然重要,但优良的教育装备,并非必然产生高质量的教育。这不像工厂里的产品,高投入就一定会高产出。师生关系很有点像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许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有着潜教育影响,其意义就在于此。
“传统的教育”这一与现代教育相对应的名词,有时会被人等同于“落伍过时”“需要摒除”。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中“重教轻学”的特点使人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认识误区是:僵化生硬,甚至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实所谓传统是一个相对概念。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累终究有它存在的理由,去除时代的局限影响,有很多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不是一概否定和丢弃。
鉴于此,在倡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适合我们的教育需要”的讨论中,我们一方面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顾盼千年,从我们的古代先贤那里寻求智慧的灵光。
总之,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在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在我们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寻求可以滋养现代文明的养分,让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更符合我们的文化特点,从而在结合西方先进思想时多一份理智。
参考书目:
[1] 张隆华 曾仲珊著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 《中外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念深入人心,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农村教育问题始终难以破解。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影响着全国教育发展水平。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新课改形势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和教育管理现状
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根基,是决定国家未来兴衰成败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已跟不上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步伐,暴露出种种教学问题。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纵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对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大,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阻碍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如师资力量弱,家长不重视,语文学科地位低,教学设施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教学模式传统僵化,专业水平不高
教学思路传统僵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偏重于教材,考试成绩决定一切,并没从提升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角度考虑,导致学生“填鸭式”“被动式”地学习。学校过度强调知识的一致性,抑制学生发散性思维;过分注重课堂的纪律性,未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弱,持有错误的学习目标意识,并且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策略的意识淡薄。农村小学中教学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不多,很多是低学历低水平,骨干教师人数严重不足。
(二)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老龄化趋势明显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农村语文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教育观念陈旧,身兼数科的教师数量较多;支教的青年教师大多因生活环境差、薪资待遇不高而不愿留下,再加上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这成了农村小学教育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三)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到了入学年龄直接把孩子扔给学校管教。学生没有责任心就会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重视,不遵守课堂纪律,形成随意散漫的习惯,这些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很有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十分不利于个人发展。另外,部分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的生活教育等问题推给孩子祖辈,而老人多对小孩溺爱娇惯,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四)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近些年,国家虽加大了农村教育投入,但是农村许多学校教学设施依然严重缺乏,十分落后,一些基本的教学活动都无法开展,如物理、化学课需要的实验教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同时偏远地区普遍没有网络,与外界联系少,获取信息手段匮乏。在教学环境方面,农村小学校舍差,严重影响学生就餐、住宿;图书阅览室书籍很少,多年未更新,图书馆不能被很好地利用。
(五)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家庭的知识熏陶不到位
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也落后,家长在生活的压力下每天努力地赚钱,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农村的孩子在家中更多地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过早地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轻视学习;而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成了学困生。
(六)学生写作崆榈
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学生除完成老师正式布置的作文作业外,坚持写周记、日记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写作持反感态度,对语文的学习充满抵触心理。学生懒开口,懒动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地复习和运用,上课时懒于开口,只等着教师给出答案,做作业的时候懒动笔,能少写一点就少写一点。久而久之,学生的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放弃语文课程的学习。
(七)教育管理状况差
许多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并没有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导致学校制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各项教学工作开展无序,缺乏执行力,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学管理的发展。
二、限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育思想把学习的最终目的归于升学考试,提高学历,以分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教师为追求高效教学,提高学生分数,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巩固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如此高压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学习质量低,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偏科现象。课上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交流,保持传统的“我讲你听,我写你记”和“考什么讲什么”的语文教育模式,鲜有课外实践活动的延伸,使学生的知识面只停留在课本上,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有的教师普通话说得并不标准,夹杂着较重的地方口音,更有甚者在课上课下全部用方言。而农村小学生源单一,均来自周围村落,唯一可以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就是学校学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应是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时期,目前看来,农村语言学习环境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