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师专业实践

时间:2023-02-21 12:21:55

导语:在幼师专业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师专业实践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男幼师生;免费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2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幼儿教育,更重视幼儿教育中男性角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不能没有男性,这一点在有些国家几乎已成为了法律。如:日本规定每个幼儿园里必须有1/4以上的男教师;美国规定每个幼儿班至少有一名男教师。国外研究表明,男教师加入幼教领域不仅有益于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还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幼儿教师有90多万人,但其中的男教师却只有2000人左右,以至于在很多幼儿园,男教师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幼儿教育迫切需要男性的加入,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幼儿师资比例,更重要的是男教师可以教给孩子阳刚、坚强、宽容等特质,使幼儿在成长之初,性格平衡全面发展。

江苏于2010年起开始实行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培养学校在男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一、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生源质量和数量

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是女性的职业。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工资待遇低,男生不愿报考幼教专业,因此幼儿园中以女教师为主。江苏省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男教师稀缺,全省幼儿教师男女比例为1:99[1]。为吸引男生报考幼教、从事幼教,江苏省针对幼儿教育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决定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每年招收一批五年制幼儿师范男生实行免费教育,力争到2020年为江苏每所幼儿园培养一名男教师。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从2010年起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师范生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制度,为培养造就优秀幼儿教师奠定基础。”这一决定充分认识到了男性教师资源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江苏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从2010年起,江苏每年招收免费师范生300人;2012年起,招生数量扩充到每年600人。三年来,大批优秀男初中毕业生踊跃报考,至2013年6月,6所培养学校实际共录取1139人,分数线均达到当地四星级高中分数。江苏省教育厅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举行男幼师培养工作汇报会,展现了男幼儿师范生的良好素质和才能,显示了江苏男幼师生阶段性培养成果。

实践证明,男幼师生免费培养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地解决男性幼儿教师紧缺的状况,从而实现幼儿教师资源的结构均衡,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广泛积极调研,科学设计培养目标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2]幼儿师范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因此应重视落实专业标准,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

从全国范围看,男幼师生数量少,一般都是与女生同校同班接受培养,没有集中培养男幼师生的先例。因此,幼儿园需要怎样的男教师、男幼师生的培养课程应如何设置等问题,成为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和核心课题。

《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对幼教工作者的调研表明,幼儿园需要两类男教师:一类是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开展常规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另一类是具有某种特长,比如轮滑、球类等体育特长,或者擅长课件制作、音频视频制作、摄影摄像以及幼儿园安全管理等等,这些特长正是女教师所欠缺的。当然,男教师如果既能够从事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具有某种特长,那将会更受幼儿园的欢迎。

经过多方调研与商讨,培养学校认为:现代男幼师生应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在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特长。

三、围绕专业标准,优化课程设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培养学校必须将《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据,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定教师教育课程。[4]围绕专业标准,依据男幼师生培养目标,学校在科学设置课程方面作了有力探索。

针对男生特殊性,进行独立编班。由于男生女生的学习特点、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培养学校采取了独立编班的形式,并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男性特点:根据男生体力好、运动量大的特点,将舞蹈课、体育课两节连排;专门聘请男老师教授舞蹈课程,突出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减少艺术类技能课程必修课时数量,增加适合男生的健康、科学等活动设计课程数量。

拓展文化课学习,提倡终身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并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5]根据男生的学习特点,在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上,学校适当拓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内容。同时鼓励男生在校期间参加自学考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设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能力。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程,设置硬件、软件维护,视频处理技术,电教设备使用维护,防身术、健美操、武术、跆拳道、轮滑等选修方向。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为男幼师生一专多能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平台,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促进了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通过多种活动,增强专业认同和职业信念

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秉承“师德为先”的理念,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为了稳固男幼师生的专业思想,增强专业情意,培养学校带领男学生前往有男教师的幼儿园参观、听课,进行专业入门教育;邀请男幼儿教师介绍自己鲜活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让学生明确未来的角色身份,知晓将来的工作要求;经过优秀园长的谆谆教导和热情激励,男生清楚地了解到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几年来,培养学校通过定期组织男幼师生下园见实习等活动,加强了学生对幼儿及幼儿园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投身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增强了专业认同。他们为自己是一名男幼师生而感到光荣与自豪,对将来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实现教育理想满怀憧憬,信心百倍。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不仅创造了“活教育”理论,更是怀着“一切为儿童”的深情,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儿童教育。陈先生这种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是男幼师生首先应该学习和发扬的。因此,学校带领学生研读陈鹤琴教育思想,把“乐于从教、善于从教”作为开展男幼师生德育活动的首要任务。根据男生特点,学校设置了如认识自我、感恩教育、责任与担当等不同的德育模块,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

五、通过社团活动,塑造男幼师生特质

男幼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将会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业需要,对幼儿的成长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江苏之所以出台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制度,“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幼儿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更好地培养幼儿刚毅和勇敢的品质,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6] 因此,男幼师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

学校重视加强男生自我人格的塑造,塑造男性心理特征和男性气质,以保持自身的性别优势不被女性同化。自信刚强的性别特质不但能够帮助男生从心理上突破传统的职业偏见,而且也是男生将来在幼儿园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条件。学校充分依托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科活动,促进男幼师生形成阳刚的气质、阳光的性格。男生们发挥个性特长,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活跃在校园电视台、文学社、记者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摄影社、舞蹈队、合唱团等各类社团活动之中,许多男幼师生已经成为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的骨干力量。

另外,在艺术月、读书沙龙、书法比赛、朗诵比赛、幼儿园环境布置展等社团活动和学科活动中,学校注重专业熏陶与德育活动的结合,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幼教事业的热情,更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热情开朗、吃苦耐劳,善于与人沟通,善于团结合作的能力。

六、与幼儿园合作,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7]在培养男生的专业能力上,学校构建“全程教学实践体系”,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健全实践环节,全面促进男幼师生的专业化发展。重点选择了几所有男教师的幼儿园,与学校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教研课题合作、教材开发等项目的合作。

学校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育实习见习活动,力求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综合实习与分领域实习相结合,随机穿插与定岗实习相结合。除了开学之初的幼儿园参观体验,每学期都安排一周以上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另外,幼儿园开放日、六一儿童节等幼儿园重大活动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观摩、管理等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加强男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男生积极收集学前教育的活动案例;鼓励男生深入社会、家庭和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并协助开展保教活动。学校要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作兼职导师,以确保实习见习的质量。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更多的男教师进入幼教领域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虽然男幼师生的培养已成为幼教领域关注的话题,但男幼师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

幼师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中职学校管理职能的行使。为了更直接有效地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笔者在所任教学校幼师(1)(2)班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你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吗?

调查内容 没有 有过 有(但不系统)

选择比例 59.5% 9.4% 31.1%

(2)你希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吗?

调查内容 非常希望 希望 一般 无所谓

选择比例 48.5% 42.3% 8.1% 1.1%

(3)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吗?

调查内容 了解透彻 知道一点 一般 全然不知

选择比例 2.1% 11.3% 35.9% 52.7%

(4)你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重要吗?

调查内容 意义重大 一般 无所谓 不重要

选择比例 82.8% 10.2% 5.1% 1.9%

(5)你所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调查内容 抑郁 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 心理素质

选择比例 51.3% 9.4% 18.5% 20.8%

(6)你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你的未来有何影响?

调查内容 更好地生活 有利于工作 会有影响 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选择比例 47.7% 31.5% 11.6% 9.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幼师生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过于狭隘和片面,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学生渴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有责任帮助学生消除一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者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二、采取适当方式对中职幼师专业女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1)“全面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将幼师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原有的德育课以及青春期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中心活动式”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幼师专业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室、热线电话、心语信箱、《心语心愿》编辑部,对中职幼师专业女生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咨询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该机构的性质和功能,以加强对消除心理困惑的求助渠道的认识。

(3)“专门活动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活动—— “心理班会”。根据一些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主要内容有:心理平衡训练、自信心训练、适应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幼师职业礼仪训练等。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充分发挥不同性格女生的特长,让她们各负其责,多鼓励和表扬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女生,让她们多关注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点。

(4)“家校合作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萌生爱心,学会宽容地对待家人和同学好友,学会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3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幼教专业;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41-02

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倾听音乐、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这种能力,更缺失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因此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急需我们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使音乐欣赏教学更加适合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那么如何上好幼师专业的音乐欣赏课呢?

一、音乐欣赏课应该由浅入深

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经过一个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过程。我们的音乐界前辈黄自先生提出在欣赏音乐时,欣赏者必须经过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受外部的音响展开想象和联想引起情感共鸣理解其中的认识。因而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守这一心理反映的过程,指引学生逐渐由低层次阶段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阶段的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方面去发展。教师可以将曲目音响、画面和言语进行组合并设计,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引起必要的兴趣。比如在教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时,首先让学生们观看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中描绘的战争场面录像,并提出:该段描绘战争场面的音乐是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请想象一下,如只用一件乐器演奏,是否能表现出战争中的悲壮场面?思维定式会使学生认为不太可能,但又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可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接下来播放《十面埋伏》中的“九里山大战”一节,让学生积极思考:该段音乐勾勒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是由什么乐器演进行奏的?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十面埋伏》音乐所表现出的场景,从而激发他们研究我国民族乐器琵琶和我国琵琶古曲的强烈动机。这样由表到里和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既符合了学生心理反映的过程,也有利于教学活动。其次,在相关曲目安排上,可以从小到大,由易入难,由有歌词再到无歌词,这样既贴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欣赏音乐的关键是“听”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一切的实践活动都必须依靠听觉,所以听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支撑。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聆听音乐作品中去,在听中感知、鉴赏和参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含义呢?用提问的方式去听和对比的方法去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有效手段。

1.提问方式去听。就是在听之前,教师有意识和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和略带启发的问题。比如鉴赏唢呐曲《百鸟朝凤》时,听之前教师先提出几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比如曲子的主奏乐器是哪种乐器?全曲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模拟出了哪些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聆听。结果听一遍后学生们都举手抢答:主奏乐器应该是唢呐;全曲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模拟出了布谷鸟的叫声、公鸡的叫声和蝉鸣。通过这种提问的方法,即便问题相当简单,但是能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思维想象也变得积极和主动,积极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得到了初步的一些感性认知,效果非常不错。

2.用对比的方式去听。这是听的积极深入,也是在音乐欣赏中最重要的方式,有比较才有区别,对学生们来说,只有对比才能获得对音乐特点、风格和形式的感性认知。在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力度和形式这些方面的比较,既能在同一作品中进行比较,也可对不同的作品进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灵活使用对比。如在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中,在提问方式听的基础上,已经知道全曲分为三个段落,再要求学生分段仔细听,并进行详细对比;第一段与第二段进行对比,第二段与第三段进行对比,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得出:第一段速度比较徐缓,用复调形式写成,旋律此起彼伏和连绵不断,就像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手持竹笛,在田野里忘情对歌,组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图画。第二段速度比较快速,用主调来写成,旋律比较热烈,突出了舞蹈性,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完全再呈现,让学生体验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曲式结构(A,B,A)。对比的方式听,不仅使学生们对《牧童短笛》这一作品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

三、要积极调动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手段。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这是它与绘画和雕塑等艺术最显著的区别,但这并不是说音乐是不能感知的,它可通过联想把各类音乐要素联系起来,从而使比较模糊的东西实现具体化。所以在音乐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应当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如可以让学生把体验到的音乐情感和想象到的音乐意境,用写诗、写听后感和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用这种方法一定要谨慎引导,而且还需要有较充足的时间。另在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又不能轻视教师的积极指导作用。由于学生们的年龄、智力和审美能力等的局限,他们的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区别,这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精心引导,具体的做法:既不能让学生毫无限制地联想,也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个故事,而要有步骤地启迪学生,在不脱离音乐本身的前提下,感知音乐,展开充分联想,最终实现自主性地理解音乐作品。

四、结合各种感官通道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

音乐欣赏虽然是以听为主的,但是我们只有结合更多的感官通道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才能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具体方法有“唱”、“说”、“想”和“动”。

1.“唱出来”。主要是唱出主题内容,这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石。音乐主题才是音乐作品的核心内容,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要素,指引学生听前唱出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辨认出主题的变化,让他们的音乐细胞积极调动起来,获得更好的音响体验。

2.“说出来”。让学生说出聆听音乐作品后的内心感受。依据音乐欣赏的分析理论,音乐作品欣赏的理性认知并不表现在欣赏者对于乐曲做出抽象结论的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些理性认知融入对音乐的音响感知、体验和想象之中,让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感知的指导下,到达更加深层次的阶段。因而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说的参与,并及时指引学生说出听后感是十分有必要的。

3.“想起来”。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根据音乐作品展开积极的想象。由于音乐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是由情而动和由感而发,具有多解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因而,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能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空间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欣赏教学的终极目标。

4.“动起来”。在音乐作品欣赏活动中让学生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自己的舞蹈语言表现出来,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真正发挥创造的功能。当欣赏一段明快的音乐时,引导学生手舞足蹈,这是学生表达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的方式。比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时,先让学生带问题“这首乐曲表现了哪些场面?”进行聆听。听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热烈,有的说仿佛看到了农民们正在地里割麦子;有的说听到敲锣打鼓的像是在扭秧歌庆丰收,还有的说音乐很轻柔时像是收割累了坐在地里休息;等等。复听乐曲时,我顺势播放多媒体课件,运用声像结合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兴趣昂然,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哼唱主旋律,一边律动或舞蹈,结果好多学生融入到音乐中,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农民,随着音乐挥舞起镰刀收割麦子,扭起秧歌舞动起来,加入到庆丰收的锣鼓队中,热烈的场面,也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

教师要想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只有跳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课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鉴赏活动的主体。我们音乐课教师只有积极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进步的观念,多角度地让学生自由体验和探究,才能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鉴赏热情,提升审美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和领悟音乐的分析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J].中国音乐教育,2004,(03).

[2]孙小钧.沈心工乐歌教材览释[J].齐鲁艺苑,2011,(06).

[3]马春莲.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方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

[4]朱静.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音乐大观,2011,(09).

第4篇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理论的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实习第一次完整地观察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要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日常生活的突发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在实习初期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不可以帮小朋友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如果有小朋友遇到什么不会的,做不了的,只可以耐心引导他们去完成。如果帮他们做了,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觉得其实幼儿教师的心中应该有一把尺,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很努力的去完成我的工作,认真写好教案,教具都一一准备好;虚心接受赵老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将好的意见吸收过来,重新修改、制定。教学活动中,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发扬孩子们的长处,让孩子自由的去说他们想说的,给每一位孩子一种畅所欲言的环境,但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当我写好一份教案,认真地在脑海模拟几次上课的流程和情景后,我以为那节课可以上的很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间的把握,各个步骤的衔接,幼儿情绪的调动,课堂秩序的维持等不确定的因素,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比我想象中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也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提高的。

我把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在这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也领悟到作为一名新老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观察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己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专业 实践教学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而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各个层次的旅游教育也得以迅速发展。而旅游职业教育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在解决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问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旅游职业教育还不够完善,如存在高职高专教育“本科化”、“普教化”等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服务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优良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要很强。所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基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在适当的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要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现在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注意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会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但在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有效执行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当前高职院校一般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的计划,大概都是从认知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三个方面去进行组织、安排。但因多方面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如在酒店模块实践教学上,仍有很多院校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例如资金和空间等,只能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而难以在校内进行仿真实践学习。而安排到酒店后,又因酒店用人的需求限制,学生几乎只能呆在一个岗位上进行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在其他岗位上的技能锻炼。

校内实训设施缺乏,或是没有很好的校外实训基地,或是因为经费短缺、实操型师资不足等,所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原本安排的实践教学计划难以取得很好效果,甚至最终又回归到了课堂的理论化讲解。

2.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偏低。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计划中,实际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30%左右。这个比例不能适应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和北美的CBE及澳大利亚的TAFE,它们的实践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都超过了50%。而就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更不同于其他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操性更强,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无论是旅行社方向还是酒店方向的专业课程,其实践课时都应比理论课时多。但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存在高职高专“本科化”、“普教化”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居多。高职高专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准,所以,在高职高专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不强求学生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究。

2.2实践教学执行效果差。

虽然安排了实践教学课时,但很多院校没有制订具体的实践教学制度和实施大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导游模块的校外实践教学,因为实践内容涉及用车、门票等费用支出项目,这些经费问题,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更是难以审批,而实践教学中的经费也直接地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离不开专业教师的策划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在导游业务校外教学中,没有前期详实的计划及学生的充分准备,只是纯粹地把学生带到一个景区让学生自由参观,后期也缺乏总结与讲评引导,以致实践教学效果低下。

2.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旅游管理专业涉及旅行社和酒店等旅游企业的不同岗位工作,每个岗位的特点相差甚大,在实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

一般院校都采取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由于设施设备因素影响,校内实训难以取到较好效果,而校外实习,一般都是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实习,因旅游相关企业考虑到经营管理效益,只能长时间地安排学生在某个岗位上,影响到学生全面专业技能的掌握。

2.4校外实践教学前缺乏动员与教育。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几个不同的利益体。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乐意使用实习生,而学校也正需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以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对于学生来说,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校外实践机会都是在基层――一线服务工作,且工作量大,工作岗位低。而在校外实践教学前,大多数院校都是用一两个课时来动员、教育,主要宣讲的是集中在实习注意事项等方面,以致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旅游专业“90后”的学生更不愿意去实践。

3.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提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并制订具体实施大纲。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优良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大多数院校意识到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按照德国模式,以1∶1的比例来划分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根据我们国家教育现状和体系要求,我们更需要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如高职高专的第一学年,英语、计算机和“两课”等基础课程比较多,而在后两年中,校外实习又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必须增加在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才能让学生在校学到更多技能以为后面的校外实习打下基础。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等专业课程,更应侧重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提高其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如4∶6模式也并不为过。另外,无论是课程实践教学还是校外专业实习,首先都必须有一个实施大纲。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大纲,是实践教学有效执行的保障。

3.2创新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或场所。

实践教学一般被划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两种类型。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必须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实践教学能取得成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必须综合应用各种方式或选择适当场所进行,不能全部课程一刀切。例如针对《导游业务》,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有校内导游实训室,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景点模拟讲解,还是其他的实操内容,几乎都选择了校内的实训,但效果并不理想。相反,如果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有效资源,如博物馆、烈士陵园、公园和品牌企业等,让学生全程参与线路设计、景点讲解等,通过这样的校外实训更能取得好效果。

3.3强化学生对专业实践重要性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认识。

学生积极性不高和缺乏对专业实践的正确认识,也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教学前,特别是校外顶岗实践前,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动员与教育,让学生明确充分、积极准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旅游服务行业工作特点与现状,认识到只有经过基层锻炼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规划的教育。

3.4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体,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重要的行为主体,都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考核,更要侧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执行效果的评估。在对学生考核方面,可以以小论文、实践报告或教师现场督查等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纳入学生个人期末总评成绩。而对教师,可以根据教师实践教学大纲践行、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和学生评价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陈欣,郑海涛.论高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职教论坛,2003/16.

第6篇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实践内容

为了更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职业中专学校教学重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上,而应根据专业,紧密联系相关的单位或行业,实现所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以培养行业或市场需要的人才为教学和实践的目标。每年学年初,学校领导要带领专业教师走向市场,深入调研,了解各专业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如学前教育专业,首先要与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了解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情况,然后要深入到各个幼儿园,与园长和老师沟通,从基层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最后根据调研的情况,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

二、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制定科学的实践方案

科学的实践方案是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方案的制定不能关在校内“闭门造车”,要走出校门,调查、了解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或有关的行业人才标准。学校依据标准,由行业专家、工业顾问和学校领导及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形成不同要求、不同人才层次的成套的培训计划。还要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更新专业实践和技能的训练内容,克服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等弊端,实现专业实践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学生实践兴趣的有效途径。如举行校园文艺汇演、演讲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兴趣高涨,这正是旅游服务类、学前教育类专业学生所要强化的专业技能。又如举行学校专业技能赛,按专业和市级赛的要求经常开展,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教师找到专业实践教学的重难点,在今后的实践中有的放矢,逐个突破。这样的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为下一步的实践重点提供依据。

四、与社会和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专业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实践教育。要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和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专业的实践,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专业的实践。通过在现实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幼儿园的“听课、评课”实践活动。听课前,专业实践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听课后指导学生如何评。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的同时,自然也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通过观察、对比、探究及模仿等专业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将得到逐步提高。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专业实践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专业实践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已实践的位置和表现自已的机会,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究实践的过程。

1.实践前的有效指导。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有效的指导是学生顺利实践的保障,如光电技术专业《光电转换器故障判断》一课,教师在实践前先组织学生复习光电转换器分类,然后提出问题“光电转换器通常有哪些故障?如何处理这些故障?”在出现故障以后,首先插上电源看POWER指示灯是否亮,如果不亮说明电源工作不正常,需要更换光电转换器;如果电源指示正常,看光纤LINK灯是否正常,如果灭,说明光路不通,这时应及时检查光路问题;如果光路LINK灯也正常亮起,那么看RJ45LINK灯是否亮,如果不亮,查看连接交换机的接口是否损坏,或者端口DOWN是否脱落,或者查看网络连接线是否完好;如果RJ45LINK等工作正常,看两个ACK数据灯是否频繁闪动,如果闪动速度过慢说明网络数据交换不正常,这时候查看工作模式是否匹配,光纤是否插好,这样,遇到的光电转换器的故障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

第7篇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紧缺资源。这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现状以及其内容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第8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 市场需求 基础教育 能力 教学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第9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市场需求;基础教育;能力;教学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